百家讲坛的形象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1、形式新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于经典文化的接受和解读都是以文字为中介的,当电视媒体利用电视技术把传统作品搬上荧屏,进行摄像镜头的艺术性解读,把文学的语言艺术转换成声像艺术后,我们就可以发现,经典文学可以像戏剧、电影一样,以这样一种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
配以声音、文字还有旁白,再加上讲解者设置的层层悬念,都很好地结合了电视媒体的特性。
2、抓住受众心理对经典文化进行现代式演义和具有个性见解的阐释,以满足大众学习知识、提高修养的社会化需求。
《百家讲坛》正是找准了受众的这种心理需求,栏目定位以传授中国历史文化、普及优秀中国经典文化为宗旨,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适应受众的认知结构,了解他们的愿望、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电视化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充分挖掘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宝库。
同时,要抓住传统经典文化与观众的距离近、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容易并适合演讲等特点,以便制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产品。
3、将学术话语变为大众话语要将经典文化的学术话语转换为大众话语的语态,还要在节目的叙述方式上下功夫。
传播者要从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姿态回归到与观众平等对话的状态。
这种叙述,是一种口语和书面语相互融合的表达方式,需具有口语浅显明白的特征,但要摒弃纯口语的随意性;需具有书面语的节奏感和正规性,但要摒弃书面语的教条、刻板和非灵活性,它是两者有机的融合。
4、“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走大众学术品味路线:放下“尊贵”架子,即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回归。
在精神上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一脉相承,“以天下为己任”,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规范导向的功能。
5、学术根基是根本。
6、掌握了电视化的语言方式。
评价1、受众可以通过这个节目了解历史、文学等经典文化,同时在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代解读中,他们参与了经典文本的重新阐释,从而使经典文化典籍带给当代更多的意义与价值。
2、将现实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不光是“以史为鉴”,也不光是借古讽今,而是更多地把对普世价值的关怀贯穿到节目中去,向现实生活的源头活水去汲取丰富的资源,聚焦于当代人关注的命题。
浅析《百家讲坛》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作者:陈晓青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9期[摘要] 现今,电视媒介已彻底完成了从传者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过渡,《百家讲坛》传统文化主题的热播让我们对这些转变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更深的思考。
业界人士的评论多种多样,要么把其捧上天,要么全盘否定。
然而,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百家讲坛》巧妙地把握住受众的收视心理并运用电视媒介特有的优势将其与受众的沟通扩大到最大化。
该文对《百家讲坛》这一成功经验进行了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 电视媒介百家讲坛受众心理1 《百家讲坛》的准确定位对于电视栏目而言,定位准确是其成功的基础。
2001年,央视十套开播了《百家讲坛》。
该栏目最初将观众群定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味不俗的知识阶层,主讲人选也瞄准了全国最好的学者、教授。
第一个在《百家讲坛》亮相的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之后有李政道、丁肇中等学术名流,但是收视率却并不理想。
在经过了一系列对受众的分析,通过对受众心理的揣摩,《百家讲坛》抓住了现代人在文化上的危机感,对信息需求的短、平、快等心理诉求,寻求到了节目与受众的契合点。
如今的《百家讲坛》开始走起了大众路线,在面对不同文化层次受众的同时,选择了把历史内容人物化、事件化、个性化的处理,并将栏目定位为“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力图通过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目前人们最感兴趣、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都引入到节目中,充分满足现代受众的心理需求与收视需求。
准确的定位使节目迅速窜红,《百家讲坛》也成为了央视十套的品牌栏目。
2 《百家讲坛》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主要表现《百家讲坛》以受众为王的做法为自己找到了良好的生存方式。
类似《百家讲坛》这样的科教知识类节目有众多(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等),但是为什么《百家讲坛》一枝独秀?关键就在于它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40年代的H.赫卓格就对受众心理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对一个名为“专家知识竞赛”的广播节目的11位爱好者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发现尽管是同一个节目,人们的收听动机、欣赏的层面以及获得的满足是不同的。
始播于2001年的《百家讲坛》最初将其节目宗旨设定为:“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以一所汇集名家名师的开放大学为定位,注重主讲人的名声,并坚持学术的品味。
然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事件在给电视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电视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包括卫星、数字化、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电子媒体间的竞争与较量,各类媒介为聚积资产、壮大实力、扩充影响而在行业内外扩张兼并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百家讲坛》硬邦邦的说教和讲课方式及其过度学术和专业化的论调显然成为了节目参与竞争的硬伤。
因此,在之后激烈的节目收视争夺战中,它节节落败,甚至濒临末位淘汰!2004年.对于《百家讲坛》而言,实可谓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随着栏目领导班子及有关国家政策(如<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改进广播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制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的变动,《百家讲坛》转化了思路,进行了重新包装,实施了新的定位,也将节目宗旨改为“让专家为百姓服务”,形式由原来的大学讲堂转入演播室录制,无论是从拍摄的画面上,还是主讲人的风采方面都力求创新。
正是这种转变,使世人对其刮目相看。
《百家讲坛》节目收视率也节节攀升,甚至一度在CCTV-10的综合排名中仅次于《周末讲述》,位居第二!那么,这场转变究竟赋予了它什么,竟使它在世人眼中完成那般华丽的转身?1.故事式讲述《百家讲坛》最为纯熟的叙述技巧就是对悬念的营造和使用。
它往往在一讲时就设置一个总悬念和若干个分悬念。
总悬念一般在节目开始时出现,蕴含在片名之中,并统领着一讲的主要内容和走向。
而分悬念大体依附于总悬念,它们不断地出现、加强、丰富总悬念。
2.影像化呈现《百家讲坛》中电脑软件的运用、有效视频补充、图标制作、动画制作等电视的视听元素的巧妙融合使得节目结构变得更加紧凑,节奏变得更加明快,传播形式变得更加丰富。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
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开播时间:2001年7月9日播出时间:每周一至周日 12:45(首播)主持人:不固定节目类型:知识讲座栏目简介:《百家讲坛》已经成为CCTV-10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
其演播风格与学术性的理论研究相比较为平易,同时亦追求内容的学理性与权威性,力求雅俗共赏。
许多学术界著名人士由幕后推出,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许多晦涩知识传播于民众之中,个别议题亦受到专家及大众质疑。
栏目收视率逐年提高,成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
百家讲坛”是一个开放的大学。
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
形式多样,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
适合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观众。
选题范围1、大学通选课、选修课。
2、大学名校内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
3、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
4、中学文科类课程及第二课堂、兴趣课堂。
5、中国历朝历代大事6、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5.《百家讲坛》是一种新兴的评书艺术。
内容分析1、在栏目选题上注重系列化首先找准接近点,就是说节目的选题要从观众的视角出发,找出让观众共同感兴趣的内容,或从最能吸引并引发其思考的角度,找出最接近的一点,实现其接近性。
比如《百家讲坛》中播出了《生活中的数学》等系列节目,把生活中让人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和发明,用数学原理很好地做了解释,找准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找准了接近点。
再次体现系统性,从《百家讲坛》播出栏目的收视率情况可以比较出,系列节目的收视率普遍偏高,当一个选题拥有丰富的内涵,并值得细细品味与研究的时候,把其内容放大,制作成系列节目,保持其完整性。
浅析《百家讲坛》栏目一、《百家讲坛》栏目概况:1999年,湖南卫视凭借岳麓书院丰厚的人文地理优势,率先开设了《千年论坛》,开创了中国电视论坛节目的先河。
接着,电视讲坛类的节目不断涌现。
2001年,凤凰卫视匠心酿造《世纪大讲堂》;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百家讲坛》。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种讲坛性质的栏目逐渐出现在各级电视台,现在形势已经蔚为壮观。
在这些栏目里面,我接触的最多估计也是很多读者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央视的《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
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
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百家讲坛》栏目开播四年多以来,栏目的满意度逐年提升,2005年栏目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收视率日创新高,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百家讲坛》已经成为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经常重拳出击,力推精品,打造更多具有公众意识的专家、学者,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二、百家讲坛的一些定位:说起一档节目,首先必须明确一下栏目定位。
《百家讲坛》的宗旨定位: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内容定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观众定位:初中文化以上的大众;栏目定位:使专家学者走进大众的桥梁。
这个是制片人万卫先生的说法,应该是比较科学和可信的。
《百家讲坛》一、节目概述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创办于2001年7月9日,是一个讲座式栏目。
《百家讲坛》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栏目以传播中国历史、弘扬中国文化为己任,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引发广大群众对历史文化的喜爱。
栏目的播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成为科教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
1、节目发展历程《百家讲坛》栏目2001年7月诞生,但收视率不是很高,到2003年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
后来节目组实行了新的运行机制,对节目内容和形式都做了改变,收视率逐年升高。
到现在,《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11年,正是这11年,让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知道原来历史也可以用这种口述故事化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播出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中午12:40首播,晚上23:12重播,播出时长38分钟。
2、节目受众定位与风格特征《百家讲坛》栏目面向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用朴实的语言给大家讲故事,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场文化盛宴。
在节目风格上,《百家讲坛》将理论知识形成口语化,但又不缺少权威性,这是栏目做的非常成功的一个地方。
像历史这种严肃的东西,如果变得很口语化,加上讲者自己的话,权威性就会质疑,但是《百家讲坛》却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俗易懂,引发了大众对历史文化的喜爱和兴趣,对弘扬中国文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百家讲坛》的收视人群主要是男性,以中老年人为主。
3、节目形式与结构《百家讲坛》的开始是一小段画面和旁白,作用主要是介绍本期的主题。
下面就是主讲人开始讲述,最后栏目结束时同样是一小段画面和旁白,作用是引出下一期的主题。
《百家讲坛》的内容每一期都会有一个主题,很多期节目又有一个大主题,就比如易中天品三国,大主题是品三国,第一期的主题是“魏武挥鞭”。
为了是观众不产生视觉疲劳,当主讲人讲到某些典故或精彩的故事时,会配有画面,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观众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尽可能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目录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1 (一)精英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 (二)大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 二、从《百家讲坛》看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2 (一)栏目定位的转变.................................................2 (二)传播内容的转变.................................................2 (三)受众定位的转变.................................................2 (四)传播者的转变...................................................3 (五)传播方式的转变.................................................3 三、《百家讲坛》现象的意义............................................3 (一)《百家讲坛》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嬗变的典范......................3 (二)《百家讲坛》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4 (三)《百家讲坛》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嬗变的现实意义..................4 参考文献.............................................................4 英文摘要.............................................................5从《百家讲坛》看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内容提要近年来,《百家讲坛》的热播形成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透析《百家讲坛》——兼论经典文化的电视媒介传播文:陈小奇钱丹丹时间:2008-8-8论文提要:《百家讲坛》开播以来,以在学者和大众之间搭起桥梁的功能,让学术借助大众传媒走近了大众,受到观众的欢迎。
在节目成功的同时,《百家讲坛》更是显现出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掀开了中国经典文化所蕴涵的品牌价值,为经典文化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而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探讨也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电视讲座节目理清了思路,更为电视人的节目制作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关于“百家讲坛”现象的研究或是泛化性的,或是单角度、单侧面的,缺少有针对性课题的全面研究。
本文即由此缘引,欲对《百家讲坛》的社会背景、衍变策略、文化意义和由其引发的热点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
并以此研究为基本材料,进一步探索电视媒介如何更好地进行经典文化的再传播。
关键词:百家讲坛经典文化电视媒介传播传承一、研究的缘起近年来,一档电视讲座节目火爆荧屏,并在中国电视节目榜上一度跃居年度节目黑马,这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
这是一档时长43分钟、具有学术性质的电视讲座类节目。
该节目迅速窜红并持续升温。
自2001年7月开播伊始,《百家讲坛》便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文化品位的栏目之一,演讲者大多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
从2004年开始,《百家讲坛》的内容定位开始转向传播中国经典文化,从阎崇年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到易中天讲《汉代风云人物》,《百家讲坛》的影响逐渐扩大。
2005年邀请作家刘心武讲《揭谜〈红楼梦〉》,《百家讲坛》的受众迅速增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收视率大幅度提高。
《百家讲坛》以0.57%的收视率成为CCTV-10最受关注与喜爱的栏目。
2006年易中天《品三国》在《百家讲坛》播出,收视率一路飚升。
继易中天《品三国》之后,又有于丹讲《论语》、《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等,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经典文化高潮。
《百家讲坛》观后感500《百家讲坛》是一档以真实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讲座节目,通过讲述人物的生平故事、思想和成就,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和文化。
这档节目的优点之一就是专业性强,讲座嘉宾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研究经验,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
他们的叙述生动有趣,不仅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还能够增加观众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百家讲坛》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众多历史时期和不同领域的人物。
无论是古代文学家、政治家、科学家还是现代艺术家、企业家,节目都能找到恰当的人物进行讲解。
这样的设计既能丰富观众的知识面,也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兴趣需求。
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独特之处,能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思考和启发。
此外,《百家讲坛》还注重历史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内涵的传达。
在介绍人物的同时,讲座嘉宾会分析人物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样的切入点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从而对其贡献和影响有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百家讲坛》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节目时间有限,每个人物的介绍都比较简略,不能够深入到每个细节。
有时候,观众只能通过片段的介绍来了解人物的一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其次,由于讲座嘉宾的时间限制,有些讲解可能会显得有些仓促,不能够全面地介绍人物的思想和成就。
总的来说,《百家讲坛》是一档非常有价值的讲座节目,能够让观众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来了解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整体上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通过观看这档节目,可以增进对历史和人文的了解,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知识水平。
CCTV-10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
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
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CCTV-1科技博览《科技博览》以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倡导科技进步为已任,是国家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精品栏目。
严谨、精彩、贴近生活,变深奥为通俗,化抽象为形象,让人们在轻松有趣的气氛中领会科学的奥秘,把握科学动向。
播出时间:首播时间:CCTV-1 周一至周五16:40 周六17:17CCTV-1焦点访谈《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多年来为人们所关注和喜爱,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时长:13分钟播出时间:每晚19:38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CCTV-1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是中国中央电视台1套和新闻频道在北京时间的每天19:00播出的一个新闻节目。
其他省市电视台主要频道也会在同一时间转播其节目。
播出时长为30分钟。
CCTV-少儿智慧树《智慧树》节目是面向3到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的一档益智类节目,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寓科学的教育理念于生动的游戏当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智慧树》节目版块既有传统的美劳制作、动物世界、木偶剧场,也有全新编排的少儿体操、少儿生活写真、动态图书等内容。
每日三十分钟的节目采取现场串连,版块组合的形式。
每日的节目都是以适合学龄前儿童年龄特点的歌舞开场,由主持人带领现场... 智慧树播出时间:每周一到周六,晚上7:30首播CCTV-2开心辞典《开心辞典》是央视经济频道倾力奉献的名牌栏目;一个由高科技网络、声讯手段支撑、完全面向普通大众的大型益智节目;提供最广泛的参与空间和公平的参与机制;搭建最刺激的智慧擂台。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百家讲坛》【内容摘要】在今天的“大众传媒时代”,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在大众传播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同的电视节目会获得不同效果的传播影响,从电视收视率的高低上可以看出其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而《百家讲坛》从其开播到现在的十年间,从最初的乏人问津到现在的大红大紫,可谓跌宕起伏---诞生、发展、低谷、转型、突起、成功。
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百家讲坛》,浅析其成功的原因。
【Abstract】In today's "mass media age", television, as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s media,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the spread, and different TV programs will get the spread of different effects from the impact, TV ratings can tell the spread on high effect and influence. While the CCTV lecture room from its premiere of ten years until now, from the initial unpopular to now bright red, it hit ups and downs - birth and development, slow, transformation, bumps, success. This paper from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analyzing the success of CCTV lecture room and spread influence.【关键词】传播学《百家讲坛》电视传播【Keywords】Communication 《Lecture Room》 Television Broadcast《百家讲坛》在央视10 套科教频道播出,是典型的科教文化类电视节目。
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探析“学术明星”现象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
“学术明星”现象的产生自有其原因:现代传媒的媒介特性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学术明星”的自身素质是其产生的前提基础;受众的文化需求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平心而论,“学术明星”现象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架起学术通向大众的桥梁;推动传统文化的回归;引领大众走向文化殿堂等。
不过我们也要理性对待这一现象,不要哗众取宠,不要浮躁,更不要商业化、庸俗化,“学术明星”们也要严格自律。
标签:学术明星;百家讲坛;社会价值;理性反思据媒体报道,几个月前,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在《百家讲坛》主讲《论语》的于丹为自己的新书《于丹论语心得》一口气签售了8个小时,签售数高达8000册,比易中天在上海书展上创造的签售4000册的纪录多了一倍。
随着于丹的走红,《百家讲坛》再一次火爆,而关于“学术明星”的话题更是争论不休,炒得沸沸扬扬。
什么是“学术明星”?“学术明星”是怎样产生的?“学术明星”现象给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本文试图对基于《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现象作一些思考与分析。
一、“学术明星”现象产生的原因“学术明星”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造词,辞海里尚没有来得及收录。
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学术”是严谨而深邃的,一般百姓很难登堂入室,非学者专家不能与其相联系。
“明星”又显得极为大众化、娱乐化,常常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突然间接合在一起,这一雅一俗的“联姻”,使得“学术明星”这种全新的概念至少应包含两层含义,即在学术界是明星,在明星界是学者。
时势造英雄,“学术明星”实际就是我们这个“造星时代”的产物。
细细分析,“学术明星”的产生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现代传媒的媒介特性是“学术明星”产生的客观条件现代传媒具有广泛性、即时性和服务性等不同特性,作为中国传媒龙头的中央电视台,更兼有权威性和公共性。
所以坊间有“只要在央视出名,在全国就有名了”的说法。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