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肥药对尖孢镰刀菌生物防治 一、茄科作物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技术 bb
- 格式:ppt
- 大小:12.61 MB
- 文档页数:53
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茄果类包括如:番茄、辣椒、茄子等主要病虫害基本情况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病毒病、番茄枯萎病、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茄子褐纹病、绵疫病、根腐病、黄萎病;辣椒疫病、炭祖病、疮痂病、日烧病等。
主要虫害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主要病虫发生特点苗期常因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管理不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成株期则常因高温、高湿而发生一些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炭祖病等;夏季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并导致病毒病的发生;温暖多湿的条件有利于螨类的发生为害。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品种:蕃茄可选用:白果强丰、佳粉17、L402、毛粉802;茄子可选用:快圆、紫皮快、二民;辣椒可选用:津交3号、中交4号、赤峰尖椒、天鹰椒等。
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园田以压低病原菌及虫口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露地蕃茄或辣椒可在畦边、沟边种植玉米等高杆作物,使玉米喇叭口期与二代棉铃虫或烟青虫为害期相吻合,以诱集其产卵减轻对蕃茄或辣椒的为害,且玉米能遮阴以减轻辣椒日晓病的发生和使部分蚜虫在探索取食时脱毒而减少病毒病的发生。
充分利用保护地设施,采用遮阳网复盖,提高植株抗逆性,减轻病毒病的发生.培育无病虫壮苗种子处理温汤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5℃的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停止搅拌,闷6-10小时后,控净水份,催芽育苗或直播。
药剂处理:可选用10%磷酸三钠浸种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或选用高度白酒与水1:1的比例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催芽播种。
土壤处理: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2-4公斤喷洒床土,然后用薄膜复盖2-3天后晾晒7-8天,再进行育苗。
保护地可选无病虫土与腐熟有机肥6:4比利的营养土育苗。
保护地嫁接防病技术可选用红茄1号、特拉巴姆或刚果茄作砧木,茄子作接穗,有效地防治茄子根腐病、黄萎病。
茄子种植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控与农田生物多样性茄子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综合防控病虫害,保障茄子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稳定,同时保护和提升农田生物多样性,农民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种植茄子前应进行病害防治的土壤处理。
茄子的常见病害有茄疮病、青枯病、霜霉病等,这些病害的病原菌和孢子一般存在于土壤中。
因此,在种植茄子前,可进行病害防治的土壤处理,比如翻耕、夏季晒田、草木灰灭菌等,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的存活数量,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其次,选择抗性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在茄子育种中已经研发出一些抗病性强、抗病虫害的茄子品种。
选择这些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适应不同地域、气候条件的品种也能提高茄子的产量和品质。
再次,合理施肥,调节植株生长。
在茄子生长过程中,适量施肥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
但过量施肥会导致茄子植株过于繁茂,通风不良,增加病虫害的感染概率。
因此,农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施肥,并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合理调节植株生长,保证植株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此外,定期监测病虫害,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的初期症状,是茄子种植中的重要工作。
农民可以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蛾杀虫技术、黄板诱杀和性分散等方法进行监测和诱杀病虫害。
对已经感染的茄子植株,可以采取手工拔除、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处理。
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扩散和传播,避免影响整个茄子种植区域。
最后,保护和提升农田生物多样性是综合防控病虫害的重要方向之一。
农民可以在茄子周围种植一些具有吸引害虫天敌的植物,比如葫芦科植物,吸引杀虫类昆虫,起到天敌的作用。
同时,也可种植一些草本植物或果树,提供栖息和觅食的环境,吸引多样性的天敌进驻茄子种植区域,形成农田生物多样性,构建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茄子种植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控与农田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一、背景介绍茄科蔬菜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茄科蔬菜的生长和产量,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各个方面。
二、病防治病是茄科蔬菜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昆虫传播。
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监测、抗性培育以及防治技术等。
2.1 监测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检测方法和技术,及时监测茄科蔬菜中的感染情况。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2.2 抗性培育抗性培育是通过遗传学方法培育出对特定具有抗性的茄科蔬菜品种。
这可以通过选择抗性材料进行杂交或基因转移的方式来实现。
具有抗基因的茄科蔬菜品种更能抵御的感染和传播。
2.3 防治技术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
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和益生菌等有益生物对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抗药剂进行喷药处理。
物理防治可以利用高温处理、紫外线辐射等方式来灭杀。
三、真菌病防治真菌病是茄科蔬菜的常见病害,主要包括疫霉病、黑星病等。
真菌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病害监测、生态调控和化学控制等措施。
3.1 病害监测病害监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真菌病的发生情况。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田间调查、病原菌检测等。
及早发现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3.2 生态调控生态调控是利用生物防治和生态平衡等手段来控制真菌病的发生和蔓延。
可以利用天敌和拮抗菌等有益生物来抑制真菌病的生长和繁殖。
3.3 化学控制化学控制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来进行喷药处理,以达到杀灭真菌病原菌的目的。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频次的控制,以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四、虫害防治虫害是茄科蔬菜的另一大问题,主要包括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
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
4.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和益生菌等有益生物来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茄子病害药肥防控茄子是很容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
所以,虽然是植株发病,但原因往往在土壤,尤其是茄科蔬菜,多年连作和单纯长期施用化肥后,土壤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积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导致长势弱、病害严重。
所以,我们要随时提醒种植户,茄子植株发病,其实是土壤“生病”造成的。
在用药剂防治病害同时,一定要施用生物营养功能肥,一方面把土壤调理好让地力逐渐恢复,同时也调理好作物株体的营养状态,促进有关次生代谢物积累,提高茄子自身免疫抗逆功能。
通过药、肥协作,才能有好的防控效果。
一、老蔬菜区重茬连作危害老蔬菜区由于多年重茬连作,尤其是茄科植物重茬连作,产生一系列的问题:1、病原物积累同一地块连续种植同一种类作物,使与此类作物相适应的某些寄生并危害作物根、茎部分的病原菌种得以连年繁殖,并在土壤、种子上大量积累并传播,形成某种土传或种传病害,称为重茬病害。
也就是说,每种作物都有一些专门危害的病虫杂草。
连作可使这些病虫草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式地感染危害:如茄科作物连作,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疫病等发生严重;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辣椒的青枯病、立枯病等发生。
2、土壤养分失衡不同作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各不相同,根系深浅与吸收水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因其根系总是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该作物大量吸收某种特需营养元素后,就会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使土壤营养元素失去平衡。
如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吸收较多,对钙吸收较少,而豆科作物对钙、磷、氮吸收较多,对硅吸收较少,但由于根瘤的固氮作用及根、叶残留物较多,种豆科作物之后,土壤含氮量较差,土壤较疏松;叶菜类、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其根系分泌有机酸,可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得以溶解和吸收,具有富集土壤磷的功能,但多数作物对固定在土壤中的磷却难以吸收。
3、根系分泌物的拮抗作用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主要是自毒作用、次生盐渍化和土壤病害作用的结果。
科学研究表明,番茄、黄瓜和西瓜等蔬菜根系分泌物能引起自毒作用。
蔬菜枯萎病综合防控方案。
白菜根腐病主要浸染根和近根茎部,根部被害后逐渐腐烂为主要特征,病部维管束变成褐色,茎被浸后缢缩不明显,病部受杂菌感染而腐烂。
地上部分发病初期不明显,后期表现为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等症状。
白菜根腐病属于一种真菌病害,主要是以病残体在田间越冬,为一种土传病害。
病菌主要从伤口侵染,田间靠灌水、雨水、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重茬种植地、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田间积水,有利于病害发生。
病田实行水旱轮作或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加强栽培管理,菜苗选择晴天定植,做好田间排水工作,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随时拔除病株,防止病菌蔓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毁,可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种植期间若田间发现一株或几株被确认为根腐病,应及时采用隔离的办法,控制根腐病的蔓延,对发现的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在病株周围消毒。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灌根或冲施微生物菌剂根小子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病菌,促进作物根系健康、植株健壮,提高产量。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1. 引言2. 病虫害的类型及特点茄科蔬菜的病虫害主要有病害和虫害两类。
茄科蔬菜的病害包括病菌引起的病害和引起的病害。
常见的病菌有霉菌、细菌等,而则包括多种。
茄科蔬菜的虫害包括蚜虫、白粉虱、斑点叶蝉等。
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茄科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3. 病虫害防治方法3.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选择对和病菌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常见的抗病虫害品种有抗番茄品种、抗霉菌茄子品种等。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是病虫害防治的首要步骤。
3.2 做好田间管理做好田间管理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包括及时施肥、合理浇水、除草、杂草清除等,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疫病和虫害。
3.3 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合理使用化学药剂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剂的选择和使用要按照科学指导,并且遵守农药的使用标准和安全用药规定。
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以达到防治效果的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3.4 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寄生性微生物和生物农药等。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控制蚜虫,利用寄生性微生物控制病菌等。
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4. 结论茄科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是种植者和食用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做好田间管理、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和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茄科蔬菜的病虫害发生。
我们应该增强对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共同努力使我们的蔬菜更加健康和安全。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是常见的一类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等。
由于茄科蔬菜生长周期较长,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病虫害防治对于茄科蔬菜的生产至关重要。
病害防治1. 病害的种类茄科蔬菜常见的病害有番茄疫病、茄疮病、辣椒疫霉病等。
这些病害一旦发生,会导致植株叶片枯黄、果实腐烂和减产。
因此,及时预防和控制这些病害是非常关键的。
2. 病害的防治方法- 病害预防: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还可采取轮作休闲和合理的间隔种植,促进作物生长的旺盛,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 病害监测:定期巡视茄科蔬菜田地,及时发现病害的早期症状。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 病害防治:对于已经发生的病害,可采用药物喷洒、病株去除等措施进行控制。
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药剂说明书进行使用。
同时,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洒的时间。
虫害防治1. 虫害的种类茄科蔬菜常见的虫害有白粉虱、斑潜蝇、番茄刺蛾等。
这些虫害会导致叶片凋谢、果实受损和减产。
因此,对于茄科蔬菜的虫害,也需要及时进行防治。
2. 虫害的防治方法- 虫害监测:定期巡视茄科蔬菜田地,及时发现虫害的迹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性益虫来控制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 化学防治:在严重的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但是使用杀虫剂时,一定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总的来说,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是茄科蔬菜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病害和虫害对茄科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收益。
因此,茄科蔬菜生产者需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并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做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常见问题】茄科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专家解答】(一)番茄晚疫病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幼苗、成株均可发病,可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形成暗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键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
发生特点: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易流行。
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借气流、雨水传播,偏氮,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利于发病。
是一种多次重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和清除中心病株、病叶。
2、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好。
药剂有:50%霜霉疫特净800倍液或25%雷多米尔800倍液喷雾。
也可用50%甲霜铜600倍液灌根。
(二)番茄早疫病症状识别:属真菌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陷,有轮纹。
成株期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发展。
初期叶片呈水渍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园形或不规则轮纹斑,边缘具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
中部具同心轮纹,潮湿时病部长出黑色霉层.主要症状是病部有(同心)轮纹。
发生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以及农事操作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传播,病菌生长适温26~28℃,高温高湿发病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密植,选用抗病品种。
2、药剂防治:用杀毒矾500倍液或扑海因或早疫晚疫灵1000倍液喷雾,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千克喷粉,7~10天1次,连续3次。
(三)番茄青枯病症状识别:属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病株中午萎蔫傍晚恢复,2-3天后枯死,植株仍为青色,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髓部变为褐色腐烂,用手挤压有白色细菌黏液溢出。
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蔬菜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在蔬菜种类中,茄科蔬菜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然而,茄科蔬菜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不仅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还会给种植者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茄科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茄科蔬菜病害防治2.1 性病害2.1.1 病害特点茄科蔬菜常见的性病害有黄瓜花叶(CMV)、番茄斑点萎凋(TSWV)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变黄和病斑等症状。
2.1.2 防治方法(1)使用抗病种(2)定期清除野生植物和杂草(3)使用覆盖网进行防虫防风2.2 细菌性病害2.2.1 病害特点茄科蔬菜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番茄细菌性根结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黄化、斑点和叶片枯萎等症状。
2.2.2 防治方法(1)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2)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3)采用轮作和间作措施2.3 真菌性病害2.3.1 病害特点茄科蔬菜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番茄白粉病、番茄霜霉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植株叶片出现白粉状物和霉斑等症状。
2.3.2 防治方法(1)定期清除病残体和杂草(2)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3)定期喷洒有效的杀菌剂三、常见茄科蔬菜虫害防治3.1 蚜虫3.1.1 虫害特点蚜虫是茄科蔬菜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吸食植株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叶片变黄、卷曲等。
3.1.2 防治方法(1)使用黄板或粘虫板进行监测和诱杀(2)定期清除病残体和杂草(3)适时喷洒有效的杀虫剂3.2 白粉虱3.2.1 虫害特点白粉虱也是茄科蔬菜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引起植株叶片变黄、卷曲和黄斑等症状。
3.2.2 防治方法(1)使用黄板或粘虫板进行监测和诱杀(2)适时喷洒有效的杀虫剂(3)合理灌水,避免过湿环境四、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1.茄科蔬菜病虫害的图片资料2.茄科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文献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生产许可证:经营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证件。
茄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茄子是大家生活中的主要蔬菜食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目前大面积栽培或庭院栽培的茄子,病虫危害十分严重。
针对茄子的生长习性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现将茄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品种以鹰咀茄、紫长茄、龙杂茄、齐杂茄等抗病性较强为主栽品种。
2、实行合理轮作:茄子最忌重茬、迎茬,要与非茄科蔬菜实行4年以上轮作。
其地块以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微酸至微碱性,保墒、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好。
要求秋翻、秋耙,在细整地的基础上施足底肥,亩施优质,农肥23立方米,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3、培育无病壮苗:用55℃温水浸种,浸种10分钟,捞出后放在32~35度适温下催芽。
根据移栽时间,确定播期,培育无病壮苗,提高植株抗病力。
茄子幼苗生长缓慢,需要较高温度,特别夜间土温不能低于17~18℃,一般苗龄在85~90天。
4、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露地栽培待晚霜过后,土温稳定在13~15℃方可定植,定植过早,易受冻害;定植过晚,进入高温期,不利茄子生长,易发病,并且产量低。
定植的密度要依据品种的特点,灵活掌握。
一般亩保苗3000~4000株。
5、加强田间管理:要打好底叶,多产多耥,要做好各生育期间的水、肥等管理,生育期间喷施叶面肥3~4次。
定植后采收前应及时中耕,将茄苗周围表土铲松,提高土温,促进发根。
蹲苗期不宜过长。
二、药剂防治1、蚜虫:可采用灭杀毙、烟百素、莫比朗进行防治,也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加食醋20~100%,或用10%多活霉素1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类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吡啶类杀虫剂亩用量为40~50毫升对水喷雾;2、红蜘蛛:可采用10%多活霉素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
3、斑潜蝇;可采用潜克进行防治,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75%灭蝇胺类杀虫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
茄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茄子病虫害防治技术一、茄子病虫害概述茄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茄子病虫害主要包括茄疮病、茄斑病、茄梗枯萎病、茄蚜、茄盲蝽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茄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二、茄疮病防治技术茄疮病是茄子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它的发生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都有不利影响。
茄疮病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病害监测与预警、合理灌溉管理、病害防控措施等。
三、茄斑病防治技术茄斑病是茄子上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以叶片和果实上的斑点为主要症状。
茄斑病的防治技术包括病害识别与监测、病害防控措施、病害后期处理等。
四、茄梗枯萎病防治技术茄梗枯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袭茄苗的茎部,导致茄子植株的枯萎和死亡。
茄梗枯萎病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育苗管理、土壤消毒、合理施肥、病害预防措施等。
五、茄蚜防治技术茄蚜是茄子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吸食茄子的汁液为生,严重影响茄子的生长和品质。
茄蚜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害虫监测与识别、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合理调控等。
六、茄盲蝽防治技术茄盲蝽是茄子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以吸食茄子叶片的汁液为生,造成危害。
茄盲蝽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害虫监测与预警、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病害后期处理等。
附:本文档涉及附件1-茄疮病防治实施方案-doc2-茄斑病防治技术手册-pdf3-茄梗枯萎病防治经验总结-xlsx4-茄蚜防治药剂清单-docx5-茄盲蝽防治案例分析-ppt注:茄子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法律名词注释:1-病害监测与预警:通过制定病害监测计划和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合理灌溉管理:根据茄子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防止因过量灌溉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3-病害识别与监测:通过观察病害症状、采集样本等方法,准确识别茄子病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并进行监测。
4-病害后期处理:在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对茄子病害的残留物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害再次蔓延。
茄子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茄子在种植的蔬菜中是比较常见的,虽然看起来种植比较容易,但是为了让茄子高产,提升品质,病虫害防治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很多农户并不知道怎么防治,接下来一起去看看茄子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吧。
1、枯萎病病株一般自下而上向全株发病,发病初,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后期整片叶变黄,病叶一般呈萎蔫状,直至枯萎掉落,严重的时候,全株的叶片都会脱落仅剩茎杆。
防治方法:植株发病初期,可喷洒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悬浮剂进行防治。
2、绵疫病这种茄疫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在地势低洼、偏施氮肥,过度密植的地方,会加剧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防治绵疫病,需要在盛果期喷68%烯酰吗啉、58%甲霜灵.猛锌进行防治,每一个星期喷一次,共需要喷2-3次。
3、黄萎病黄萎病一般发生在坐果后,由植株下中部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在晴天时萎蔫,早晚恢复,病重后不再恢复。
枝叶变黄,维管束变黑褐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10天一次,连续2-3次,严重的要将病株拔除,在拔出处撒生石灰进行杀菌处理,防止病菌传播其他植株。
在生产上还可以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推广嫁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4、猝倒病该病一般在苗期发生,幼苗近*表基部水渍状,后缩成线状,子叶未凋萎,苗会出现倒伏情况。
防治方法:用99%恶霉灵、58%甲霜灵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在种植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通风、透光、少浇水。
5、蚜虫防治蚜虫是茄子的一大杀手,一般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防治,每周一次,连续2-3次,主要喷叶面。
6、红蜘蛛防治主要采用1.8%阿维菌素1000倍液喷施叶面防治,每周一次,连续2-3次。
7、螨虫防治螨虫可以采用2%阿维菌素1500倍、虱螨脲进行防治。
至此,关于茄子病虫害防治方法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出产量高的茄子,做好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
对于提升茄子品质也很有助力。
介绍阅读:高产菠菜种植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