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授受动词语法规则
- 格式:ppt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授受动词(1),上げる(あげる)<一段动词>主语给补语,向外。
表示说话人(我,主语)给对方(你,补语)或者别人(他,补语)物资。
当给予的对方比自己地位高时,用:差し上げる(さしあげる)<一段动词>,相反对方比自己低时(特别是给动物喂食和给植物浇水等),可以用:遣る(やる)<五段动词>。
给出物资的人是主语,用は表示,接受者是补语,用に表示。
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
如果给的物资有数量,数量就在动词前面表示,不带任何助词。
例句:1,私は友達にレコードを3枚上げます。
(我给朋友3张唱片。
)2,私は先生にお手紙(てがみ)を2通差し上げました。
(我给老师发了二封信。
)3,私は弟(おとうと)に辞書(じしょ)を遣(や)りました。
(我给弟弟一本词典。
)4,あなたは先生に年賀状を差し上げますか。
(你要给老师送贺年卡吗?)5,あの絵は私が上げたものです。
(那张画是我给的。
)当第三人称给第三人称时,说话人必须是与给出方是同一方的人(主语),否则就不能用这个形式。
1,(私の)弟は友達に映画の切符を上げました。
(我弟弟给他的朋友电影票。
[说话人和自己的弟弟是同一方人,弟弟是给出方。
])2,父は釣ったばかりの新鮮な魚を隣の奥さんに上げました。
(父亲把刚刚钓来的新鲜鱼给了隔壁的夫人。
[说话人和自己的父亲是同一方人,父亲是给出方。
])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1,友達は弟に万年筆を上げました。
(×)(朋友给弟弟钢笔。
[我的弟弟和说话人是同一方,但是弟弟是接受方,所以是错误的。
])2,先生はあなたに良い点数を上げましたか。
(×)(老师给你好分数了吗?[在老师和“你”之间,“你”靠近说话人,而“你”是接受方,所以是错误的。
])(2),呉れる(くれる)<一段动词>主语给补语,向内。
表示对方(你,主语)或者别人(他,主语)给说话人(我,补语)物资。
当给予的对方比自己地位高时,用:下さる(くださる)<五段动词>,相反对方比自己低时仍用:呉れる(くれる)<一段动词>。
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是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的另一用法,接在“动词连用形+て”的后面,充当补助动词,表示人物之间行为的往来与恩惠关系。
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主要有:やる、くれる、もらうあげ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さしあげる1、…て+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表示为他人做某事的授受关系,常用形式:AがBにCを…て+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A 动作的发出者B动作的接受者C动作的对象…て+やる用于地位高的人给地位低的人或动植物做某事…て+さしあげる用于地位低的人给地位高的人做某事例句:私は息子に紙飛行機を作ってやりました(あげました)。
太郎に新聞を読んでやった。
(给太郎读报纸。
)動物をかわいがってやりましょう。
(爱护动物吧。
)此例句中由于动作的接受者(即受惠者)与动作的对像(即动作的宾语)是重合的,都是“动物”,所以只使用表示宾语的“を”来表示。
犬を散歩に連れて行ってやりました。
私は弟に写真を撮ってやった(あげた)。
私は友達に写真を撮ってあげた。
わたしは友達に本を買ってあげました。
私は先生の荷物を持ってさし上げました。
お荷物をお持ちしましょう。
(お+动词连用形+する/ご+サ変词干+する)应注意“てあげる”“てさしあげる”在对上司、长辈等当面说话时为了避免给听话者造成压力一般不用。
“てさしあげる”多用于客观的陈述2、…てくれる/くださる表示他人为自己或自己的一方做事。
常见形式:AがBにCを…てくれる/くださるA是动作的主体(即动作的发出者,即施益者),B是动作的受益者(我或我一方的人),C 是动作对象。
兄が私に写真を撮ってくれた。
(哥哥为我拍了照片)花子は私たちに日本語の歌を教えてくれた。
(花子教我们唱日本歌曲。
)これは姉が買ってくれた靴です。
弟が友達に写真を撮ってくれた。
(不合情理。
因为是为我一方做事,所以应该是与自己关系较为亲密的人,弟弟与朋友相比,自然是与弟弟的关系较近些,所以弟弟应该是我一方的人。
日语授受动词的方向性摘要:授受动词所表达的不仅是物的授受,授受补助动词还表达行为的授受。
本文通过对授受动词的视点、恩惠关系说明授受动词的方向性,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授受动词;人称;视点;恩惠;方向性「授」是给与,「受」是接受。
在运用授受动词时,既要考虑是「授予者」还是「接受者」,又要考虑「尊卑关系」。
「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是表示东西授受的动词。
除这三个词外,还有「さしあげる」「やる」「いただく」「くださる」。
表示授受关系可使用动词和补助动词。
「てあげる(てやる?てさしあげる)」「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是授受补助动词。
授受动词表达的是物的授受,授受补助动词表达的是行为的授受。
它们在使用时严格受到视点制约和人称的限制,恩惠意识也表达其方向性。
1.授受与视点在日语里给我和给别人,使用的动词不同,而且动词随着主语的不同而不同。
(1)私は王さんにアルバムをあげました。
1(2)卒業式に先生に何をさしあげましょうか。
「あげる」措词客气,用于平辈或社会地位相等人之间;「さしあげる」用于接受人的辈分或社会地位高于授予人时;「やる」用于接受人是授予人的晚辈,或社会地位低,或者给动植物东西等。
(3)今お父さんから電話をもらいました。
(4)昨日山田先生から手紙をいただきました。
「もらう」用于平辈之间、社会地位相等人之间;接受人的地位高于授予人时用「いただく」。
日语的授受动词根据对方的辈分不同,选用的词也不同。
如表1 所示共有3 组7个动词。
而且,说话者的“视点”放在哪一方就指说话者站在哪一方的立场看问题。
在使用时严格受到视点的制约和人称的限制,决定授受物体的移动方向。
(表1中“→”表示不同人称之间的授受物体移动方向。
)以上有表1 来总结。
表1授受动词接受人辈分或社会地位物品流动视点比授予人低比授予人高あげるやるさしあげる1→2、3;2圳3 主语(授予人)もらういただく1←2、3;2圳3 主语(接受人)くれるくださる2、3、→1 补语(接受人)2.授受与恩惠授受动词表示的动作必然伴随恩惠移动。
一、研究目的关于日语「てくれる」句型,至今为止有很多相关的先行研究。
但是关于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的研究,却极为少见。
因此,本文将通过大量例句的比较,来找出日语「てくれる」句型与其对应汉语表达的异同点,进而得出学习者学习难的原因。
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二、关于日语「てくれる」句型先行研究和本文的观点?田(2005)把「てくれる」句型作为动词「くれる」的语法化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进行了如下的考察。
【第一阶段】(1)父が私に金をくれた。
(爸爸给了我钱。
)(2)兄が私に本をくれた。
(哥哥给了我书。
)特点:①表示物体的移动;②主语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力;③主语必须是有情物。
【第二阶段】(3)お友?のお母さんがかえでにボ?ルを拾ってくれた。
(朋友的妈妈把球给我捡了回来。
)(4)太郎が私にハサミをとってくれた。
(太郎把剪子递给了我。
)特点:①表示物体的移动;②主语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力;③主语必须是有情物。
【第三阶段】(5)太郎が私を励ましてくれた。
(太郎鼓励我。
)(6)太郎が私の代わりに走ってくれた。
(太郎替我跑。
)特点:①不表示物体的移动;②主语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力;③主语必须是有情物。
【第四阶段】(7)良いときに雨が降ってくれた。
(正好下了及时雨。
)(8)先月末、2?に美しいピンクのミニシクラメンの花が?いてくれた。
(上个月两盆花开了。
)特点:①不表示物体的移动;②主语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控制力;③主语是无情物。
?田(2005)是从“是否有物体的移动”,“动作主对自己的动作是否有控制力”,“动作主的性质(有情物,无情物)”等角度进行考察的。
本文也将参照此观点进行对「てくれる」句型的分类。
益?(2001)从说话人与动作主的动作的关联性的强弱的角度,对「てくれる」句型进行了考察。
比如下面的例子。
(9)私が?心を告げると、夫は、うことなく?成してくれた。
(我一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丈夫就立刻表示了同意。
)(10)太郎は?にそのソフトの使い方を教えてくれた。
日语授受动词的图示教授法探析张雪梅【摘要】在日语学习中,授受动词是一个重要而难懂的语法点.在汉语中不管是我从别人那里得到还是我给别人东西,只用动词\"给\"来表达就够了.但是日语的\"授受动词\"的选择涉及恩惠的方向性、人际关系、主语是谁的判断、心理距离、人称、文化、习惯等错综复杂的要素.通过教学实践积累摸索出的\"授受动词\"教授法能使日语学习更加顺利有效,在此基础上分析授受动词的选择步骤、授受动词实际应用中的语法难点,从而用一目了然的图示法突破了\"授受动词\"这一学习的重难点.【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3页(P171-173)【关键词】授受动词;教授法;恩惠的方向;图示法;日语【作者】张雪梅【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6所谓授受动词就是表现给予,接受行为的动词。
“授”是“给予”的意思,而“受”是“得到”的意思。
可以用于互赠物品,也可以用于恩惠的表达。
授受动词除了明确表达这一行为方向的同时,还可以表达友好和谢意。
“授受动词”一共有7个:“くださる”、“いただく”、“くれる”、“もらう”、“さしあげる”、“あげる”、“やる”。
实际上“授受”根据给予者和收受者的关系来定,选择的时候还涉及恩惠的方向性、各种人际关系、主语是谁的判断、心理距离、人称等因素的影响。
加上日本人爱用的“授受动词”和日本民族的文化,习惯等错综复杂的要素,因此对初学者来讲就不易掌握了。
比如,鲍海昌(1998)[1]和王春香[2],周平和陈小芬(2009)[3]的教授法,对初学者来说效果并不理想。
笔者在日语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给出“授受动词”图示法,力图使日语“授受动词”的内涵一目了然。
一、授受动词图示法说明:1. ○表示主体,箭头表示“授受”的方向。
————授受1物A甲は乙に~~~をあげる(差、やる)B乙は甲から/に~~~もらう(いただく)C甲はが(わたしに)~~~をくれる(くださる)2動作Aてやる、用于甲乙之间关系亲近,随便,或乙的身份地位低于甲时。
Bて上げる、家庭成员C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必须是我,我们,我方成员。
注意:かれは私の荷物を持ってくれた。
――没有用に。
————动词、形容词的假定形。
2、形容詞:い→けれ食べたくない→食べたくなければ――――動詞の可能体1、3、する→できる――――動詞の受身规则:五,さ+未然型+られる一+未然型+られる一:有情物A:主语是人的直接被动。
1日本語かの王先生は学生たちに/から尊敬されている。
2私は彼に/から多くのことを教えられました。
3私は彼女に/から生け花について問題された。
→补语4私は父に/から“テレビをみてはない”と言われました。
→引用5彼はお母さんに叱られて泣きました。
→因果B:间接被动。
a 自动词:昨日、山の中で雨に降られて風邪を引いてしまった。
b 他动词:昨日、食堂で隣のテーブルの人タバコを吸われて困った。
C:所有者私は今日知らない人に名前を呼ばれた。
二:無情物:電球はエジソンによって発明された。
――――動詞使役態注意:在自动词中,当两个都是を时,前一个用に。
①彼は息子に買い物をしていかせます。
②僕にお客さんを迎えに行かせました。
――――动词的被役态①被让:あの人気の美容院に予約もせずにいくと、一時間ぐらいまたされた。
②自发的想(感动):目の前のすばらしい景色にかんどうさせられた。
――――敬語*ちょっとお聞きしたいんです。
*ご案内します。
2尊敬語⑤いらっしゃる(而ござる是です和である的郑重语)例:これから先生のお世話をさせていただく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A名,形容词词干+でござる(当日お客様は何時ごろおつきでございましょうか)注意:形容詞和ござる之间插入提示助词は、も或いはございません时形容词仍用连用形く。
日语的敬语日语的敬语分成:敬他语、自谦语和郑重语3种,这里分别讲述。
然后,最后提供一个一般动词、敬语动词、自谦动词和郑重语的对照表,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敬他语这是为了尊敬对方或者话题人物而使用的描述对方或者话题人物的行为的语言。
共有如下5种形式。
i,敬语助动词----动词未然形(五段动词)+n§动词未然形(其他动词)+5n§「先生总明日学校忙来。
」“老帀明天来学校。
”「社長資料总哲刁読去料去。
尢。
」总经理已经读过了这个资料。
”这类句子的特点是:句子结构与普通的句子相同,只是动词变成了敬语形式(未然形后面加了敬语助动词),另外句子中的主语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物。
另外要注意:廿变动词未然形+5n§时:廿变动词词干+L(未然形)+$料召=诙动词词干料召丄国音=^)所以廿变动词的敬语态是:竝动词词干+^n§女口:「社長总会議忙出席总料去乜人。
」总经理不参加会议。
”在遇到“实义动词+T+补助动词”加敬语助动词时,敬语助动词加到补助动词上而不加到实义动词上。
如:「先生力•新聞总読去歹」改成敬语时:「先生力.新聞总読人疋指料去歹。
」(正确)(、必后面加敬语助动词时,用指召变化,成为「先生力.新聞总読。
」错误)2,敬语句形敬语句形是用固定的句形表示的敬他语。
①指+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芒(御)+";变动词词干+女口:「先生帰◎忙肚◎去r力、。
」师您要回去了吗?”「先生总何時御出勤。
」“老师您几点上班?”这里要注意:a,当动词的连用形只有一个字母(兼用一段动词)时,不用这个句形。
b,动词是敬语动词时,不用这个句形。
C,外来语构成的动词,不用这个句形。
②:^+五段动词或一段动词连用形+^r(御)+变动词词干+^r女口:「先生帰o^r力、。
」师匏要回去了吗?”「先生总何時御出勤^r力、。
」“老帀您几点上班?”这里注意:a,这个句形没有时态变化,时态用相关的副词表示。
授受动词1. やる接续:甲は 乙に…(物品)をやる表示甲方(长辈或地位高的人)送给乙方(小辈或地位低的人或动植物等)物品。
也可以用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
注意:“乙方”不能是第一人称“我”。
① 私は妹にノートをやりました。
(我给了我妹妹笔记本)② 母は弟に小遣こづかいをやりました。
(妈妈给了弟弟零花钱)2.あげる接续:甲は 乙に…(物品)をあげる表示甲方送给乙方物品,也可以用于关系亲密的人之间。
多用于同辈之间或家人之间(晚辈送给长辈物品)注意:“乙方”不能是第一人称“我”。
① 私は父にイタリア製せいのかばんをあげました。
(我送给了爸爸一个意大利皮包) ② 王さんは李さんに風邪かぜの薬くすりをあげました。
(小王送给小李感冒药)※最近,「やる」的用法逐渐在减少,即使在在家人之间,也有不少人用「あげる」的表达形式。
3.差し上げる接续:甲は 乙に…(物品)を差し上げる表示甲方(长辈,地位低的人)送给乙方(长辈,地位高的人或客户等)物品。
注意:“乙方”不能是第一人称“我”。
① 私は部長ぶちょうにDVD を差さし上あげました。
(我送给了部长DVD )② 母は私の先生にお土産みやげを差し上げました。
(妈妈送给我老师一些土特产)4.もらう接续:甲は 乙に/から…(物品)をもらう表示甲方从乙方哪儿得到物品。
多用于家族或同辈,朋友等关系亲密的人之间。
注意:“乙方”不能是第一人称“我”。
① A :去年きょねん、誕生日たんじょうびには、あなたは友達ともだちから/にどんなものをもらいましたか。
(去年你生日那天,你从朋友那里收到什么东西啊?)B :いろいろなプレゼントをもらいました。
(收到了很多礼物)↑各种各样的② A :素敵すてきな服ですね。
(好漂亮的衣服啊)B :ええ、兄から/にもらいました。
(是啊,这是我哥给我的)5.いただく接续:甲は 乙に/から…(物品)をいただく表示甲方从乙方(家族以外的长辈,地位高的人或客户)那儿得到物品。
一.序言若从中文的字面意思解释,日语中的授受动词表达的是“授”即给予与“受”即接受的关系问题。
有关这一问题在中文表达中并不复杂,也很少会给理解带来困惑,如在汉语中,可以表示给予者和接受者之间关系的动词有:“给、赋予、给予、交给、赐给、接受、得到、拿”等等,其中最经常使用的是动词“给”,用法也相对简单,如“给你、给我、我给、你给”,用一个“给”字加上一定的人称代词就完全可以将意思表达得一清二楚。
然而在日语中有关此类动词的表达却是相当复杂,因为从日本文化的角度而言,别人为自己做事,自己便得到了他人的恩惠;反之,自己为别人做事便给了别人恩惠;年长的给年幼的人做事和年幼的给年长的的做事,从等级观念、社会秩序或规矩来看并不一样,前者是施与,后者则是奉献。
在日语的文化环境里,说话时必须讲究这种规矩和礼节,必须用一定的表达形式体现出这种授受关系背后的上下、内外等社会人际关系,而日语的授受动词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文化特征。
与汉语相比,日语授受动词具有两大特性:一是表达形式复杂,从表意功能来看,与汉语的“给”相对应的授受动词,日语里有七个;二是日语的授受动词除了具有表示实际意义的动词性质外,还经常作为补助动词来帮助动词更加精确地表达出主体微妙的意图。
绝大多数情况下,日语的授受关系除了表示“谁给谁什么东西”或“谁为谁做什么”这层意思外,还可以表现主体对所述授受关系的主观评价,深刻体现了授受关系背后所隐含的日本文化中特有的利益关系(恩惠意识)、上下关系(尊谦程度)、内外关系(内亲外敬、内外有别)等。
二.日语授受动词分类及语言功能1.授受动词及其分类日语的授受动词主要有七个:やる、あげる、差し上げる;くれる、くださる;もらう、いただく。
其中,三个基本的授受动词是:あげる、くれる和もらう,它们各自表示着最简单的授受关系。
やる是あげる的蔑称体,差し上げ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分别是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的尊敬体。
这七大动词构成了日语授受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授受关系的分类所谓的“授受”,就是“授”(给予,授予)和“受”(接受)的结合。
日语的授受关系主要分为两大类:1:物的授受(物のやりもらい、物の授受)~をあげる~をもらう~をくれる2:动作的授受(動作のやりもらい、動作の授受)~てあげる~てもらう~てくれる“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三者都是他动词。
掌握授受的话,必须先弄清楚这三个词的意思。
这三个词的掌握是基础的基础,请你无论如何按照下面的归纳给我记下来。
我归纳如下。
あげる:我(我方)给别人东西もらう:我(我方)从别人处得到东西くれる:别人从我(我方)处得到东西二:物的授受在讲物的授受之前,我先举几个例子。
不过先申明,为了便于理解,翻译不是最符合文彩的。
例1:私は母にお金をあげました。
(我给妈妈钱。
)例2:私は母にお金をもらいました。
(我从妈妈那得到钱。
我从妈妈处领钱。
)例3:母は私にお金をくれました。
(妈妈给我钱。
)上面我们讲过,あげる:我(我方)给别人东西もらう:我(我方)从别人处得到东西くれる:别人从我(我方)处得到东西上面划线部分,就是“視点(してん)”的放置点。
讲得通俗点,就是说话人站在谁的角度,或者说从谁的角度去叙述事情,所以我个人翻译为说话人的视角,或者说话人的角度。
说话人的角度的优先顺序如下:我>我方>他人(私>身近な人(内)>外)我们结合下列例子来理解。
(一)あげる的用法例4:母は私にお金をあげました。
(×)(母亲给了我钱。
)例5:山田さんは妹にお金をあげました。
(×)(山田给了妹妹钱。
)例6:妹は母に花をあげました。
(○)(妹妹送了花给妈妈。
)例7:李さんは山田さんに花をあげました。
(○)(小李送了花给山田。
)为什么例4和例5不对呢?因为あげる的“視点(してん)”在主语(あげる:我(我方)送东西给别人),即说话人应该站在我(我方)的角度去叙述这个事情。
从上面的说话人的角度的优先顺序看得出来,例4中的授受的双方“母亲”和“我”中,我是优先于我方的母亲的,所以应该优先站在我的角度去叙述事情。
ノートに名前を書いてください。
基本的授受动词:あげる、もらう、くれる①“授”:A给BX(Aは/が)BにXをあげる。
李さんは王さんに本をあげました。
わたしはこの本を王さんにあげます。
(わたしは)この本を王さんにあげます。
(Aは/が)BにXをもらう。
(Aは/が)BからXをもらう。
②“受”:A从B得到/索要X(Aは/が)BにXをもらう。
(Aは/が)BからXをもらう。
王さんは李さんに/から本をもらいました。
王さんはわたしからこの本をもらったのです。
③“授”:A给B(我)X(Aは/が)B(わたし)にXをくれる。
王さんは/が(わたしに)この本をくれました。
(小王给我用は,是小王给我的用が)Point1:“あげる”“くれる”从施动者角度、“もらう”从受动者角度描述物品、所有权转移。
Point2:要特别注意助词“に”的作用。
1.王さんの誕生日に本を()ました。
→あげ(语境:小王生日,要送小王书)2.李さんはわたしが卒業したときに、本を()ました。
→くれ(小李送书给我)3.これが李さんの()た本ですか。
難しいですね。
→くれ(这是小李送你的书嘛)4.これは李さん()もらった本です。
→に/から(から:表示出处,没有感情。
に:带感情)PS:授受动词使用的其他注意点Point3:使用授受表达时,要注意转移的物(或者物权),不能是不好的东西。
因为授受表达本质是用来表示恩惠转移的。
进而要注意,没有恩惠关系的物品转移、物权不转移的物品转移、交给处理该事务的权力机关都场合,不能使用授受动词。
Exp:1、悪い影響を与える/受ける(あげる×/もらう×)不好的东西2、李さんから借りた本を昨日学校で返した(李さんにあげた×)只是返还的东西3、手紙を警備員さんに渡した(あげた×)物权未转移4、宿題をオフィスに出した(あげた×)交给该事务权力机关的时候Point4:使用授受表达时,如果涉及的都是第三人称,根据与谈话中涉及的人物之间亲疏远近的关系,会与以上结构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智库时代·218·智库理论论日语中的授受关系张培伦(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摘要:为什么部分具有给予意义的词不属于授受动词呢?一般情况下,之所以把这些动词看作是授受动词,而不把其他的具有给予意义的词等看作授受动词,是因为1)这些动词有接在テ后做补助动词的用法2)这些动词没有被动态。
这里是指语义语态上没有(直接)被动态。
关键词:日语;授受关系中图分类号:G62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0-0218-002一、授受关系的五大特征我们知道,形态上有标记的语态叫句法语态,与此相对形态上没有关系的语态叫语义语态。
从对应关系上看,“胜负”也是语态关系,但在直接被动句中,被动形式含有被动这个语素,在形态上是有标记的。
而“胜”“负”在形态上毫无关联,所以形态上不是有标记的。
我们可以看出,授受动词也是语义语态的一种。
「方向性」指汉语的“给字句”既可以表示“我给别人”,也可以表示“别人给我”。
日语中只能分别用于“给出去”的“我给别人”和“收进来”的“别人给我”。
可以看出,日语和汉语的方向上存在差异,且方向的多样性存在差异。
同时,在日语中授受动词的作助动词的用法也只能用于说话人或者是说话人一方的人为他人做某事,与授受动词本身的方向具有一致性。
「恩恵性」指日语授受动词无论是直接做谓语表示“物品”的授受,还是作补助动词表示“行为”的授受,其“物品”和“行为”对于接受方来说,通常都是有益的,是具有恩惠性质的。
而汉语的“给”,既可以表示有益的,也可以表示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比如说某人给了某人一巴掌,这里的给,就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这也是双方有所区别的一面。
「待遇性」指的是日语中每个表示不同授受方向的授受动词都有客气程度不同的说法。
而汉语只通过“给”一词是无法体现这种复杂关系的,往往要用“你”“您”来加以区别使用,但仅仅靠“你”和“您”来对应日语授受表达方式的「待遇性」是有限的。
基础日语第21讲: 授受动词在中国,给别人东西或者别人给我东西都用一个“给”字,但是在日语中,给我和给别人,使用的动词是不一样的。
表示相互给予的动词叫“授受动词”,“授”表示给予,“受”表示接受。
掌握授受动词是学习初级日语中的一个难点。
授受动词有3类,请看下图:这里有4个概念希望在学习中注意:1,方向:“授”和“受”是物资的交递的2个相反的方向。
表示“授”的动词是指物资从自己的身边移到别人的身边,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是物资“向外”移动;而“受”时表示物资从别人那里移到自己的身边,所以是物资“向内”移动。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向外”包括:第一人称给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给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给第三人称。
“向内”包括:第三人称给第二人称;第二人称给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给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间的交递情况,另外加以说明。
2,在进行物资的交递时有双方的人,这里就又要弄清楚谁是主语谁是补语的问题,也就是是主语给补语,还是补语给主语的问题。
(在图中,外侧有注,内侧则相反。
)3,在进行物资交递时的双方,谁的地位、年龄高的问题。
不同地位的人的选择的语言是不相同的。
4,由于授受动词是他动词,所以,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
下面逐一进行讲解。
(1),上げる(あげる)<一段动词>主语给补语,向外。
表示说话人(我,主语)给对方(你,补语)或者别人(他,补语)物资。
当给予的对方比自己地位高时,用:差し上げる(さしあげる)<一段动词>,相反对方比自己低时(特别是给动物喂食和给植物浇水等),可以用:遣る(やる)<五段动词>。
给出物资的人是主语,用は表示,接受者是补语,用に表示。
给的具体物资是宾语,用宾格助词を表示。
如果给的物资有数量,数量就在动词前面表示,不带任何助词。
例句:1,私は友達にレコードを3枚上げます。
(我给朋友3张唱片。
)2,私は先生にお手紙を2通差し上げました。
(我给老师发了二封信。
)3,私は弟に辞書を遣りました。
“习得+学得”模式下日语授受动词教学方法的探讨在日语学习中,授受动词的学习一直是学习者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
授受动词在日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用法相对复杂,涉及到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多个方面。
如何有效地教授授受动词成为了日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结合“习得+学得”模式,探讨在日语授受动词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我们来了解一下“习得+学得”模式。
顾名思义,“习得”指的是学习者在无意识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自然的、渐进的过程;而“学得”则指的是学习者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获取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计划的过程。
在日语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学习者在无意识中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又要在有意识的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习得+学得”的学习模式。
对于授受动词的教学,首先我们需要注重学习者在无意识中的习得过程。
授受动词在日语中的使用非常频繁,学习者在日常的听、说、读、写中会不知不觉地接触到这些动词的使用。
教师在日语课堂上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让学习者在实际语境中感知和理解授受动词的使用。
这可以通过听力练习、阅读材料、影视材料等方式进行。
通过这些无意识的语言输入,学习者会逐渐习得授受动词的用法,形成一定的语言直觉。
接下来,针对“学得”部分,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系统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习者巩固和提高对授受动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教学材料和课堂练习引导学习者分析授受动词的语法特点、含义和用法,让学习者有意识地理解和掌握授受动词的规律。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授受动词,加深对其用法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和作业,让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对授受动词的掌握程度。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学习特点,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授受动词的教学。
对于初学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直观展示授受动词的用法;对于高阶学习者,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对授受动词的灵活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