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的含义、成因及其治理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今人民币贬值,物价上升等对我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法的问题,指出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治理的办法。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物价上涨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指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这里所指的物价上涨是指总体物价水平的上涨,是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商品的物价上涨,并且这种上涨是持续的。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成因错综复杂,这些成因又会随着经济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多种成因又会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

第一,纸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纸币时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当前经济危机,我国经济仍在稳定的增长,但是要保证这种增长,应对流通领域的需要,国家是必要增加纸币的发行量,以至于一定程度上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经济所需量,从而导致了货币的贬值。

第二,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强烈,通货膨胀预期又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与居民实际感受存在一点偏差。居民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对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存在恐慌,住房、农副产品、水电、汽油等于人们息息相关产品价格增幅较大,但这些商品并不能代表价格的总水平。实际上,我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都持续升高。近年来,农产品屡次引发整体价格上涨,粳米、玉米等粮食品种,大蒜、蔬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较多。抢购风潮的出现进一步造成市场需求增大,从而带动了物价的上涨,引致通货膨胀。

第三,多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极大的贸易顺差,外国资本大量流入,造成本国需求过旺,从而造成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表现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目前,我国大宗商品进口,特别是在一些基础性原材料、能源以及一小部分农产品上对外依存度很高,石油,铜,铁矿石,大豆等都超过了50%,巨大的需求量造成了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同时由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造成我国初级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自从对外开放后,国际上对我国初期产品需求很大,从而拉动国内初期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有引发了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

第四,我国的物价上涨首先是由一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先带动起来了,例如,猪肉,大蒜,房地产等。这些产品或产业带动其他产品价格上涨。这种发展是不全面的,是结构型的。产业结构失衡同时会影响国家通胀调控政策的实施。其次,产业结构缺陷致使我国更容易受到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使我国的通胀现象更加复杂。

三、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建议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以解决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持续上涨问题。

第一,应控制货币的发行量,适当缩紧信贷制度,降低货币的流通度,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避免因物价上涨对我国经济产生大幅度的影响。与此同时,国家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第二,国家应通过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增强监督等强化措施,稳定商品市场供应,增强市场对农副产品供给的信心。完善应急措施,有效利用国家宏观调控职能,在突发自然灾害条件下,通过调控物资流向,保证市场上生活必需品供需平衡,稳定商品价格。

第三,调整我国的需求结构将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从优化产业结构出发,抑制那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盲目扩张,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控制在合理区间;进一步调整出口导向政策,优化出口结构、有效管理出口增长,坚持限制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低成本出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减弱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第四,解决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首先,要对结售汇制度进行改革。一

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其次,要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调整,并稳定汇率预期;最后,要改革利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对存货贷款基准利率的管理。

第五,对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动用各种金融与税收手段抑制当地产市场过度投机行为,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理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体制,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普通住房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坚决把房价降下来,让城市居民在放假下降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经济的力量,从而增强对未来的信心;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积极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可知,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通胀问题,必须要多角度分析通胀的问题所在,并重点深入到分配结构中,解决当务之急关乎由分配引起的收入差距的民生问题。这必须要打破垄断,完善市场竞争,改变收入分配中的资本利益最大化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取向,建立一个机会公平、权利公平的制度,尽一切努力来抵御这一次强度大的通货膨胀。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8/03

[2]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c66723575.html,/Read/Read.aspx?id=38389337

[3]吴汉嵩.国际贸易学(理论部分)[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01

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国家统计局本周公布的数据,中国的通货膨胀在几个月持续走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攀升。十一月份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高达百分之六点九。事实上,正如不少观察家们所说的,假如居民住房的价格在衡量通胀的“篮子”中得的权重更符合其真实现状,今年以来的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上涨率实际更高。 官僚们正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解释,这一轮的通货膨胀“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而不是价格全面上涨的严重通货膨胀”。这个解释确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说这种解释是为了让中国的老百姓安心地接受通货膨胀,老百姓绝对不会买账。因为对他们而言,涨价了就是涨价了,涨价就意味著钱不值钱。实际上普通民众对通货膨胀的体验是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的。除了理论上的通货膨胀之外,任何现实中的通货膨胀都是“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指数所标明的正是在将这种结构性因素加以考虑之后,物价上涨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如果官僚们关于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解释旨在说明这样一种通货膨胀更容易得到解决,那就不仅仅是自欺欺人,而且具有极大的危险性。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十分迅速的传导性。任何一部分的商品的涨价,将会很快地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其他商品的涨价。以此次正在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为例,先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工资的上涨;而工资在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重要的权重,这一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带动中国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通货膨胀对当前中国民众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少有三大危害。首先是它将使得中国已经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不平等。人们都知道通货膨胀会降低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但是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通货膨胀对低收入民众的生活的冲击最大。土地、资本和其他财产所有者可以在轮番涨价的通货膨胀中通过提高土地和产品的价格来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甚至在通货膨胀中获得一些收益。由于低收入民众只有工资收入(或者养老金收入),而工资收入的增长不仅总是在落在通货膨胀之后,而且上涨的幅度永远也比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这就为什么普通劳动者总是在通货膨胀面前感到完全无能为力。这种情况在劳工权利缺乏的中国更加明显。 通货膨胀的第二个危害是它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将使得中国本来已经扭曲的经济结构更加扭曲。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市场对生产者发出的信号,生产者根据这个信号来掌握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从而相应地提高或者减少生产规模,以保证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能够得到更好地运用。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有效迅速地制止这一轮通货膨胀,人们将在若干年后发现,中国长期累积的过度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将更加严重。中国调整宏观经济结构的努力将更加困难。 通货膨胀将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国的国际竞争能力。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在一个通货膨胀时期,最简单的牟取利润的办法就是涨价;而且是争取自己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涨价。虽然到头来轮番的价格上涨将冲销自己产品涨价所带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但是如果不涨价损失则将更高。这种俗话说的“浑水摸鱼”的价格战略是企业在通货膨胀中的唯一理性选择。既然直接涨价能够迅速地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谁都不会花气力去从事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经济已经是一种外延型的经济,技术的含量并不高,在国际上完全靠价格低廉来赚取微薄的利润。通货膨胀不仅将使得中国

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

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 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张明 [ 2012-06-25 ] 共有0条点评 2012年5月,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下降至3.0%,达到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同月,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增速下降至-1.4%,这是自2012年3月以来的连续第3个月负增长。通货膨胀压力的下降为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打开了空间。近来央行先是下调了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又下调了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如果说未来中国宏观经济与资产价格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松紧程度,而后者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货膨胀压力的话,那么分析通货膨胀走势就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研判中国的通货膨胀走势呢?笔者认为,如果理解了关于中国通货膨胀的三个故事,我们就大致掌握了分析中国通胀走势的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 中国通货膨胀的第一个故事是“食品价格(猪肉价格)决定论”。其核心观点是,中国CPI走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食品价格走势决定的,而食品价格走势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肉价格走势。如图1所示,首先,在过去10年时间内,在CPI、食品价格与肉禽制品价格的同比增速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其次,肉禽制品价格波动幅度显著高于食品价格波动幅度,而食品价格波动幅度又远高于CPI波动幅度;再次,在大多数时间内,肉禽制品价格变动领先于食品价格变动,而食品价格变动又领先于CPI变动;最后,CPI、食品价格与肉禽制品价格同比增速的变动具有很强的周期性,一个完整的周期大致是3年左右时间。 图1 猪肉价格、食品价格与CPI同比增速的关系 资料来源:CEIC。 如何理解“食品价格决定论”呢?在中国的CPI篮子中,食品所占权重大致为30%,而肉禽类制品在食品中所占权重大致为三分之一。通常而言,肉禽类制品价格波动幅度相对于其他食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而食品价格波动幅度相

通货膨胀理论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关于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指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B通货膨胀通常通过PPI表示 C总体物价持续长期上升才是通货膨胀 D在国外,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正确答案: B 2. 通货膨胀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温和型 B加速型 C爆发型 D超速型 正确答案: C 3. 关于温和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率较低 B对经济发展没有危害 C阻碍经济平稳运行 D通货膨胀表现平稳 正确答案: C 4. 在日本和欧洲,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4% B3% C2%

D1% 正确答案: D 5. 关于加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高于温和型通货膨胀 B对人民生活基本无害 C通货膨胀速度不断加快 D政府需对其加以限制 正确答案: B 6. 关于超速型通货膨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B每年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 C严重损害经济 D可导致政权更迭 正确答案: B 7. 在中国,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C 判断题 8. 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为零。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9. 需求推动、供给推动和货币量发行过多共同作用才会导致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需求推动产生的通货膨胀,就是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的通货膨胀。此种说法:√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通货膨胀的概念; ●了解通货膨胀的三种类型; ●掌握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 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通常用CPI消费物价指数来表示。 首先,通货膨胀并非指单一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水平整体上升。 其次,价格上升指的不是短期上升,而是持续上升。在国外,一般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三个月以上,才称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1.温和型 温和型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比较稳定。 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不同,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标准也不相同。比如,日本和欧洲的标准是1%,美国的标准是2%,而中国的标准是3%。 各国普遍认为,温和型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没有危害,反而可以使经济运行更完美。因此各国都将温和型通货膨胀称做物价稳定。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并不代表通货膨胀率为零。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维持生活的人相反那些靠变动收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受益 (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3)通货膨胀还可以再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4) 一、由于居住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 二、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谁手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1)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起失业 (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17. 简述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对产出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是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又扩大的效应。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出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18. 阐述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益。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在分配的作用。 最后,还必须补充两点: 一是由于居民户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的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的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 二是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它本身并未存心从谁手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 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如何?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 具体而言,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而且政府通过通货膨胀征收铸币税,将财富从居民转移到政府手里。 5、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答:通货膨胀经济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在1948 年12 月1 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 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1、50 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 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1958 年到1960 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 亿元。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

通货膨胀的影响

文献原文: Effects of Inflation This chapter concentrates upon understanding and calculating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in time value of money computations. Inflation is a reality that we deal with nearly everyday in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The annual inflation rate is closely watched and historically analyzed by government units, businesses, and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An engineering economy study can have different outcomes in an environment in which inflation is a serious concern compared to one in which it is of minor consideration. In the last few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lst century, inflation has not been a major concern in the U.S. or most industrialized nations. But the inflation rate is sensitive to real, as well as perceived, factors of the economy. Factors such as the cost of energy, interest rates,availability and cost of skilled people, scarcity of materials, political stability,and other, less tangible factors hav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impacts on the inflation rate.In some industries, it is vital that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be integrated into an economic analysis. The basic techniques to do so are covered here. LEARNING OBJECTIVES T his chapter will help you : 1.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inflation makes between money now and money in the future. 2.Calculate present worth with an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3.Determin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and calculate a future worth with an adjustment for inflation. 4. Calculate an annual amount in future dollars that is equivalent to a specified present or future sum. purpose:Consider inflation in an engineering economy analysis. impact of inflation PW with inflation FW with inflation AW with inflation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 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

成本增高。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引发了价格的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抑制措施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同时通过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减少流通货币,缩小信贷规模,从而减少投资规模,达到平衡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商品和服务,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进而达到了防止通货膨胀的目的。 2、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如下几种:确定工资-物

知识点1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

讲义: (知识点1)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 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出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 1.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程度,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又称开放式的通货膨胀,其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2)隐蔽型通货膨胀,又称压制型通货膨胀,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 2.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按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Demand-pull Inflation)、成本推进型(Cost-push Inflation)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3.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 按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同,通货膨胀可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四种。爬行式通货膨胀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温和式通货膨胀时,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奔腾式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两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级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此时货币已完全丧失了价格储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体功能,成为“烫手山芋”,持有者争先恐后将其抛出,货币制度面临崩溃的危险。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从理论规范的要求出发,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归纳为:需求拉上说、成本推进说和供求混合推进说。 1.需求拉上(Demand-pull Inflation) “需求拉上”说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通货膨胀理论。它指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可用图 10.1 加以说明。横轴 Y 代表总产出,纵轴 P 代表物价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应对方法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与解决方法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西方经济学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胀。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胀压力加大的原因并不是单一因素所引起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一)货币供应量 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货币数量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根据货币数量论的观点,通货膨胀的最终原因必然是货币供应超过了社会的货币需求。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货币政策由原先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转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造成市面上的资金流量过大,流动性过剩明显。经过一个时期后,宽松货币政策对于物价指数的拉动作用就开始慢慢出现。伴随着庞大的货币投放数量,我国的物价指数也出现了大幅的上升,通货膨胀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导致我国的外汇占款越来越多,从2009年10月的218454亿元增至2011年5月的243907亿元,增长率为11.65%。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使得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偏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外汇储备的高额积累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 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广泛实行,2010年11月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并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于0-0.25% 的区间不变,欧洲央行、英央行、日本央行紧跟其后,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实施。此举诱发了国际资金不断涌入中国经济市场的冲动,大量的国外资金进入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增大。只要国外银行还在蓄意的打压资金的利率,我国将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套利资金,这就加大了通货膨胀可能。 (二)公众预期 预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之一,指经济活动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当前决策有关的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经行的预测。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在于导致长期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如果现时的通货膨胀导致了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上升,那将具有更大风险。在通胀的产生初期,物价上升,如果进入了通胀预期的循环,无疑会加大人们的心里对通胀的预期,形成“预期通胀”。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众提前盲目的消费或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这类行为又会进一步加剧物价上涨。目前在货币存量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增大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和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任何外生因素对物价的冲击,都会产生较大的联动效应。当前人们对于物价上涨的预期将增加人们的当期需求,从而成为不断推动物价水平攀升的内在动力。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提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社会调查资料显示,当前社会公众对未来发生通胀的预期相当明显,不断上涨的房价和金价正是这一预期的明确反映。 (三)结构性原因 经济学家希克斯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是在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下,因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保持一致的矛盾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部门发展结构的不协调是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实质,而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程度则是结构性

通货膨胀的练习题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 1. 通货膨胀 2. 一般物价水平 3.预期型通货膨胀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5.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6 .社会临界点 7. 滞涨 8.收入指数化 9.隐蔽型通货膨胀 10. 通货紧缩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 通货膨胀的____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不同的形式持续上涨。 A表象 B实体 C 原 因 D类型 2. 货币贬值即单位货币的购买力__ A 不变 B上升 C下 降 D均衡 3. 一般物价水平是指____ A区域物价水平 B季节物价水平 C种类物价水平 D物价总水平 4. 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_____ A Ms≧Md B Ms =Md C Ms﹤Md D Ms> Md 5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___之间的一种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的曲线。 A 就业率 B失业率 C 物价上涨率 D经济增长率 6. 在通货膨胀预期的作用下,菲利普斯曲线发生整体向_____移动。 A 左上方 B右上方 C 左下 方 D右下方 7 .实际利率等于___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A 固定 B法定 C市场 D名义 8. 通货紧缩时期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是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和____低迷致。 A 供给 B 需求 C 投 入 D产出 9 .边际消费倾向随___的增加而具有递减的趋势。 A 收入 B 支出 C 需 求 D商品 10.通货紧缩会造成全社会的信用规模缩小,使银行的___空间狭窄。 A 成本 B 费用 C获利 D利息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 1. 非货币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 胀。 2. 单位货币购买力下降就是货币贬 值。 3. 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不应 求。 4. 隐蔽型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上 涨。 5. 预期型通货膨胀是现实经济运行的结 果。 6. 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消费品的零售价格水平变动幅度和趋势的数。 7.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总量失衡,结构平衡而引发的通货膨 胀。 8. 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正相关关系的曲 线。 9. 社会临界点是指社会能接受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范 围。 10. 从理论上讲,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是不可能 的。 四、填空题(共25空,每空1分) 1.按物价的表现形式划分,可分为通货膨胀 和通货膨胀。 2.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指标主要 有,、和 3.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推进型 和推进型。 4.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直接促发因素有三个:大量贸易,大量外资,国际市场上大幅上涨。 5.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与之间的一种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的曲线。 6. 通货紧缩的成因 是,, 。 7. 通货紧缩理论有的有效需求不足理 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和的社会总需求不足论。

论通货膨胀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通货膨胀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物价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伴随而来的是持续的通货膨胀,然而通货膨胀程度的高低一直都被作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是否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虽然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防治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通货膨胀;稳定;成因;影响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绪论. (4)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4) 1.2 本论文的主要方法 (4)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4)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4) 第2章内容分析 (5) 2.1 通货膨胀定义与形成 (5) 2.2 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5)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第一章绪论 1.1本文的背景与意义 近来,山东等地的大白菜曝出“六七分钱没人买,只能烂地里”的消息。[1]这 点钱,还不够农民雇人收获装车的成本,很多农民只好任凭菜烂在地里。而且随着人 民币的升值压力的不断上升,外部舆论称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通 货膨胀,即一国的商品与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相对于某一基年而言持续上涨的现 象。[2]自2003年至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平均10.49%速度高速增长, 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62%(表一) 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平均10% 10.1% 10.4% 11.61% 13.02% 9.55% 8.74% 10.49% GDP增 长速度 1.2% 3.9% 1.8% 1.5% 4.8% 5.9% -0.72% 2.62% 通货膨 胀率 (表一)[3]通过表一可以看出我国的通货膨胀还是很严重的,也和人民的生活密 切相关。只有研究透彻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影响才能制度出正确的方针策略,保障人民 的生活水平。这也是该论文的意义所在。 1.2本论文的主要方法 本文将通过对通货膨胀对现阶段我国市场环境的影响的典型评价,通货膨胀的成 因,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相应的梳理,主要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有关理论 进行分析论证。[4]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通货膨胀预期加大,这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究其根源在哪 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防治通货膨胀对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通过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和形成做出阐述,然后结合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每个刚刚接触经济学的学生都会好奇,电视、报纸、网络上说的通货膨胀是怎么一回事,在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宏观部分的相关章节后,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指的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的货币超过经济所需的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我们学习到的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的解释是三个方面的,一是从货币超发的角度阐释的,二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的,三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的。 从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来看(也就是俗称的货币超发),这是造成中国通货膨胀的一大问题,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表示,货币的超发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财政的透支,王永利认为,14万亿资金闲置,就是货币超发的具体表现,也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但这14万亿是超发货币的现象,而不是超发的数量,从去年的年末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发表的数字来看,在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来讲,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而中国的通货膨胀又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从需求方面来看,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在图像上来看,AD曲线持续向右移动,造成物价水平P上涨,但国民收入Y会增加,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从供给来看,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增长。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工资的提高和利润提高造成的。在图像上来看是由于AS曲线想左移动导致物价水平P上升,收入Y下降。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厉以宁表示中国当前遇到的新问题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会造成滞涨,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凯恩斯的政策是没用的,因为凯恩斯政策对需求拉动会有用,而对成本推进是没用的。 而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逐渐衰落,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一些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紧密联系,而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吧,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要向生产率提高的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不如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当上述产业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弥合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会导致低劳动生产率部门的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上涨状态,否则,没有人(或资本)愿意留在低劳动生产率部门从事生产活动(低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相对于高生产率部门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过剩程度的不断下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逐渐消除,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在工资谈判中开始掌握主动,农民工工资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农民工工资上涨必然倒逼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否则没有人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都会选择到城里打工。 通货膨胀不利于那些领取救济金退休金的人,通货膨胀对储蓄也有不好的影响,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在分配的作用。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而如果通货膨胀率达到了8%的话,就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会产生经济危机。 以上便是我通过对于学习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后,对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几点认识。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近十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我国在经历了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以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2003-2006年,我国的CPI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而进入2007年后,物价上涨幅度明显加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接着在2010年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年份GDP增长率通胀率存款利率外汇(10亿 美元)2002 9.1 -0.8 1.98 286.407 2003 10 1.98 403.251 1.2 2004 10.1 3.9 2.25 609.932 2005 11.3 1.8 2.25 818.872 2006 12.7 1.5 2.25 9545 2007 14.2 4.8 3.6 15282.49 2008 9.6 5.9 3.6 19460.3 2009 9.2 4.3 23991.52 2010 10.3 4.4 28473.38 中国2002-2010年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存款利率及外汇 1

理论上,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需求拉上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此时,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因而要使产量再增加已经不可能,引起物价的普遍上升。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量货币,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1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高达27500亿元。2002-2009年,央行资产从5万亿元涨到24万亿元,广义货币从18万亿元涨到68万亿元(超过美国的8.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GDP 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银行资产从23亿元涨到88万亿元,而同期名义GDP只涨了1.83倍。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一旦人们意识到经济正处于通胀时,就会要求工资上涨,以求得和以前同等的购买力。这样,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便会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进而导致物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恶性循环。通胀会使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棉花、糖、石油等等,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通货膨胀的原因 影响 应对方法

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为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供给的角度的解释;第三个方面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 (1)货币数量论认为: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货币流通速度的变比、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显然可以得出,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换句话说,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2)从总需求角度认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3)从总供给角度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是西方学者企图从供给方面说明为什么会发生一般价格水平上涨的一种理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他们把这种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叫做工资推动通货膨胀,以区别于利润提高造成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4)从经济结构角度认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他们把这种价格水平的上涨叫作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据西方学者解释,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渐趋衰落;从同世界市场的关系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另一些部门(非开放部门)同世界市场没有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正在趋向衰落的部门以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都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3、西方学者认为,对付通货膨胀主要有两种方案,或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或使用收入政策。下面依次加以说明。 (1)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 要降低通货膨胀,可通过使动态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的办法来达到。在政策上,这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实践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即渐进主义的与激进主义的。 1).渐进主义的选择 渐进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较小的失业和较长的时间来降低通货膨胀率。图22一15显示了渐近主义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情况。 图中,经济最初处于动态总需求曲线DAD和总供给曲线DAS的交点E的状态上,这时通货膨胀率为较高的πo,政府用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总需求曲线由DAD下移至DAD’,

金融学考研资料-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金融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收入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各阶层收入的重新分配。尽管存在着通货膨胀预期,但预期产生时间、预期程度不同,预期的结果不一定与通货膨胀程度完全符合,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因此,通货膨胀都或多或少地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损失,首先是收入的重新分配。一般情况下,在通货膨胀期间,固定收入者因其名义收入严重滞后于通货膨胀,往往实际收入下降;而非固定收入者,可以及时调整其名义收入所得,当名义收入的上涨快于物价上涨的时候,其实际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提高,从通货膨胀中获益。事实上,在通货膨胀中,除固定收入阶层比较明显地受到通货膨胀的侵害外,其他阶层是否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名义收入是否得到及时调整,调整幅度与物价上涨速度是否一致。 二、财富分配效应 当通货膨胀出现后,对各阶层所拥有的财富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同时多数还有负债,其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与债务价值之差。一般情况下,实物资产随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而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在通货膨胀期间,价格固定的资产或者固定面值的金融证券等,其名义价格不变,其实际价值则会随着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而下跌。比如存款、购买债券等,存单与债券的持有者是债权人,因此在通货膨胀中,往往是受害者。而各种非固定价格的资产或者可变动金融证券等,其名义价格随着物价上涨而上升,从而实际价值不一定下跌。实际价值是否下降,主要取决于名义价格与物价上涨的速度及幅度是否一致。 假设一个家庭有:存款20000元;债务60000元;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

中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 毕业时间:20xx年x月 原创承诺书 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摘要......................................................................................................I Abstract (Ⅱ) 引言(导言\绪论) (Ⅲ) 一、通货膨胀与CPI的基本内涵分析 6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6 (二)CPI的内涵6 (三)通货膨胀的负效应7 二、我国通货膨胀情况分析7 三、通货膨胀对国内居民收入的影响9 四、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10 (一)通过宏观政策调整11 (二)采取措施调整公众对通胀的预期11 (三)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保障和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缩小收入差距11 (四)运用财政杠杆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应对物价上涨12 参考文献13 致谢词14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了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2002年我国走出通货紧缩的时代,开始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这使得我国当前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针对我国的情况,学术界利用不同的理论,选取不同的数据样本,对我国通货膨胀展开了多个层面的研究,得出了很多研究成果。在充分学习其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前提下,本文基于货币角度,从现象分析出发,结合理论对通货膨胀与我国居民收入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通货膨胀居民收入宏观政策 Abstrac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fter two serious inflation, deflation in China in 2002 out of the era, began a new round of inflation. Along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ising consumer price index, which makes our current face huge inflationary pressures. View of the situation, the academic use of different theories, select a different data samples, carried out on various levels of inflation, the study found a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Other scholars in the full study has been the premis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currenc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from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combined with theory of inf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s income in China is analyzed. Key words:Inflation income macroeconomic policy 中国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导言 虽然国家近期已经宣布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稳定消费价格,并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支持。虽然这些微观调控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市场通胀预期,不过,直接的价格控制,如限价或要求公司进行提价备案等,很可能效果不佳。比如在农产品领域,虽然今年秋粮丰收,但近期粮价仍出现上涨,这可能是受到了高通胀预期的影响。首先,在名义价格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供给方往往可以改变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而政府很难有效控制这些行为。在供给方不能通过这些方式加价,而又得不到政府适当补偿的情况下还很容易引发供应短缺。如果补偿机制设计不够完善的话,即使供应商获得“足够”的补偿,他们也可能尽量降低供应以获得最大利益。此外,如果不在其它支出领域节流,那么福利支出的增加会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流动性,从而加剧通胀压力。而近日的政策声明并没有明确表示在增加低收入群体福利的同时是否会削减其它领域财政支出。最后,在运力等瓶颈存在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某些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将加大其它商品的供应压力。 一、通货膨胀与CPI的基本内涵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通常用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GNP 平减指数等指数来衡量物价上涨的幅度。CPI 指数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居民生活价格趋势,所以常用来衡量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当实际总供给未达到潜在产出水平时,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拉动总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在无通货膨胀预期情况下,产品价格的上涨快于工资和其它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厂商实际利润就会增加,从而刺激生产扩大和增加就业,产生产量效应,推动投资和产出的增加。 (二)CPI的内涵 居民消费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