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控制变量法 选择催化剂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控制变量法 选择催化剂

控制变量法选择催化剂

安徽王忠明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变量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总结出结论.

例题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

间.

进行实验右上图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

生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

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反思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是否改变.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催化剂的实验探究题.题目要求的是“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因此最好选用排水法才能很清楚地看到生成氧气的速度.此处是最易失分的地方,同学们在解答时往往会认为两种方法均可以,不假思索地写上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根据题中的实验记录,在同等条件下,水泥块的催化能力要远远小于二氧化锰.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催化剂不同,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也不一样.

催化剂的性质:

(1)能改变某一反应的速率;

(2)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3)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因此,要想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或水泥块是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除催化剂的种类外,还有温度、浓度等,要想进一步证明某一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做一个对比实验,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条件,也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

答案 进行实验:锥形瓶 排水法

结论: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反思:质量和化学性质

假设:温度(或浓度等)

实验方案:在不同温度下,取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等质量的同种催化剂,测量各收集一瓶氧气所需要的时间(答案合理即可,注意与前面的假设对应)

跟踪训练 小明同学打算自己探究一下二氧化锰在分解过氧化氢时所起的作用,但手边没有现成的二氧化锰药品,只有高锰酸钾、15%的过氧化氢溶液、木条、水、火柴,其他仪器可任选.

(1)若要得到二氧化锰粉末,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2)他设计了以下三组实验探究二氧化锰在较低的温度下对分解过氧化氢的反应是否有催化作用:

①在第1支试管中加入50 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看木条是否复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第3支试管中加入50 mL 1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③中有氧气放出,小明认为③中有氧气放出是因为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发生了反应,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二氧化锰没有和过氧化氢发生反应,只是反应的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高锰酸钾−−→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向第2支试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提示:设计实验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_第一单元_步入化学殿堂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 1. 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积极发展太阳能产业 B.增加燃煤火力发电厂 C.开发风能和利用 D.加强氢能源的开发利用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镊子 B.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C.使用试管夹时从试管口部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D.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3. 正确量取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量筒②量筒③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4. 下列是镁带燃烧过程中伴随的一些现象,其中能作为“镁带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 C.放出大量的热 D.剧烈燃烧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调平 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6. 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克食盐时(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A.克 B.克 C.克 D.克 7.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描述的全为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白玉为床,金作马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 下列物质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实验中用生石灰干燥制取的氢气 B.生活中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倒入下水道以防止污染实验室 B. 私自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 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D. 倒回原试剂瓶 2.为达到预期的目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O3、CaCl2的混合物 B. 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C. 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往往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 D. 某同学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 3.现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浓硫酸: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C.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 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 4.用托盘天平称取 5.6克某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偏向右边,则需要() A. 继续添加药品 B. 减少砝码 C. 取走部分药品 D. 向左移动游码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 花香四溢 C. 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7.下列实验仪器是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其中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燃烧匙 8.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方法的是() A. 实验①:比较人体吸入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实验②:探究燃烧的条件 C. 实验③: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D. 实验④: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9.下列过程中,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钢铁生锈 B. 纸张燃烧 C. 石蜡熔化 D. 食物腐烂 10.下列有关的操作或装置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2021高考化学一轮习题:第七章 微考点55 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含解析)

1.(2019·内蒙古包头四校联考)已知x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有四份20 mL 4 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下列四种x溶液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 mol·L-1的x溶液 B.20 ℃,30 mL 2 mol·L-1的x溶液 C.20 ℃,10 mL 5 mol·L-1的x溶液 D.10 ℃,10 mL 2 mol·L-1的x溶液 2.(2019·贵阳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 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N2(N2不参加反应),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 mol I2(g),反应速率一定加快3.(2019·福州质检)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SO2(g)+NO2(g)SO3(g)+NO(g)ΔH=a kJ·mol-1;某科研小组通过实验测出SO2的转化率(SO2、NO起始量一定)随条件P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15 min内反应速率小于15~20 min的反应速率,P为升高温度 B.10~20 min内反应速率小于20~40 min的反应速率,P为减小SO3的浓度 C.10~15 min内反应速率大于40~50 min的反应速率,P为减小压强 D.该反应中,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减小,反应速率一直减小 4.(2019·马鞍山模拟)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5.以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2Mn2++8H2O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专题十五 控制变量法的探究-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

专题十五控制变量法的探究 一、复习目标 1.知道有关控制变量探究的一般流程,了解控制变量探究题型及特点。 2.学会根据题目的探究要求,运用类比、假设、建模、推理、分析比较、归纳综合、语言表达等能力进行合理探究推理。 3.通过控制变量法在基于对比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探究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试题特点 初中化学试题加大对探究性问题的考查力度,凸显化学学科特点。化学探究题层出不穷,显现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这一亮点。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实际应用的一种途径,在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实验交流表达和实验评价等过程都有体现,特别是在表格、数据、曲线、现象、装置等新情境中有着创造性的设计,无论是定性实验,还是定量实验,都能较好地应用控制变量的思想。 三、方法指引 1.控制变量法:如果有多个因素(即变量)对实验的结果存在影响,为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往往控制其他的变量保持不变,只改变某单一变量,并通过对比实验来明确该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情况。 2.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的解题思路 四、典型例题及变式训练 典型例题Ⅰ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 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① 5 1 20 0.1 4 16.75 ②15 1 20 0.1 4 6.04 ③30 5 35 — 2 49.21 ④30 5 55 — 2 10.76

实验序号①②③④实验温度/℃25 25 70 70 试剂稀氨水稀醋酸稀氨水稀醋酸 出现铁锈所需时间 1 天 未见锈蚀 5 分钟 1 天 未见锈蚀 1 分钟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 的关系是;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 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利用“控制变量法”的解题策略】 【解析】正确对比分析表中实验数据是确定研究变量和得出实验结论的关键。实验①和②中只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发生了改变,其他因素没有变化。实验③和④只是改变了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物的浓度只影响化学的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量,因此在一定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水,只是产生氧气的速率减慢,但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答案】(1)反应物浓度(或浓度)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不变 变式训练 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 验,回答下列问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控制变量法 选择催化剂

控制变量法选择催化剂 安徽王忠明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通过控制变量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总结出结论. 例题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 间. 进行实验右上图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 生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 体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实验记录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反思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是否改变.过氧化氢生成氧气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一种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的因素以及相关假设和实验方案)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催化剂的实验探究题.题目要求的是“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因此最好选用排水法才能很清楚地看到生成氧气的速度.此处是最易失分的地方,同学们在解答时往往会认为两种方法均可以,不假思索地写上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根据题中的实验记录,在同等条件下,水泥块的催化能力要远远小于二氧化锰.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催化剂不同,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快慢也不一样. 催化剂的性质: (1)能改变某一反应的速率; (2)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3)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因此,要想进一步证明二氧化锰或水泥块是催化剂,还需要证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除催化剂的种类外,还有温度、浓度等,要想进一步证明某一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做一个对比实验,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条件,也就是说,在同样条件下,设计对比实验来验证.

2014-2015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

2014-2015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45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3·毕节中考)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氯气 D.氮气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及性质。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2013·昆明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 B.潜水 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 【解析】选C。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和潜水,故A、B选项说法正确;C 选项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不能充入氧气,故说法错误;D选项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说法正确;故选C。 3.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火药爆炸 C.人的呼吸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解析】选C。天然气燃烧属于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火药爆炸是火药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剧烈氧化反应;呼吸作用是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过程;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C。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两个氢元素 B.Ca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2CO 2 D.FeCl —氯化铁 2

【解析】选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A错误;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不符 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C正确;合题意;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该物质的分子,2CO 2 该化合物中铁元素显+2价,应读作氯化亚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的氧气不纯 【解析】选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而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产量。 6.“雾霾”是2014年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产生的是( ) A.工厂排放烟尘 B.燃放鞭炮 C.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解析】选C。工厂排放的烟尘、燃放鞭炮、汽车尾气都含有大量的废气和烟尘,不利于减少雾霾 7.(2013·毕节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硫 ⑤高锰酸钾⑥铁粉⑦甲烷⑧氧化铁 A.①②③ B.③④⑧ C.⑤⑥⑦ D.①②⑧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分类的判断。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所以水蒸气、二氧化硫与氧化铁属于氧化物,因此选B。 8.(2014·江苏立达中学质检)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2022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初三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其中之一为控制变量法.如图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温度B.盐酸浓度C.催化剂D.固体质量 2.下列实验没有体现控制变量思想方法的是() A.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B. 探究温度对溶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C. 探究影响铁生锈的有关因素 D.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 . 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 .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D . 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4.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其中错误的结论是() 序号 H2O2溶 液浓度% H2O2溶液 体积/mL 温 度℃ MnO2 用量 /g CuO 用量/g 收集氧气体积 /mL 所需 时间/s ①51200.1/416.75 ②151200.1/4 6.04 ③15120/0。1 415.98 ④30535//249。21 ⑤30550//21。76 A.分析①②两组数据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B.分析②③两组数据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C.分析③④两组数据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 D.分析④⑤两组数据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的温度关 5.为了探究”影响双氧水制氧气的速率”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 A.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6.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此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与对比实验法 7.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如下: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突破讲义:第9讲-控制变量法(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系列丛书 化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第九讲控制变量法 【题型特点】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保持一个或多个量不变,调整另一个或多个量改变,来探究这些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的实验往往同时有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实验现象,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可以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通过控制变量法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总结出结论,这一思想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主要探究方式。 【主要考查内容】 1.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2.铁锈蚀条件的探究; 3.酸(及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必备知识梳理】 1.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设计方案一周以后的实验结论

2. (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A.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现象 把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并放入用棉花包裹的氯化钙干燥 剂,用橡皮塞密封试管口。 铁钉表面无变化 铁钉生锈不只是与氧气有关系. 把洁净的铁钉全部浸在盛有煮过蒸馏水的试管中,将植物油滴在水面上密封。 铁钉表面无变化 铁钉生锈不只是与水有 关系 把洁净的铁钉一半浸入试管中的蒸馏水里,将试管敞口放置 铁钉表面有铁锈生成 铁生锈是铁 与水和氧气 共同作用的 结果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是一组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需要与氧气接触。 B.控制变量法:把白磷放在水中,通过液封二隔绝空气,是为了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条件而控制另一个条件。 3.酸和碱的组成 定义通式物质 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 合物酸H+ +酸根离子H2SO4、 HCl、 HNO3 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 化合物碱OH-+金属离子NaOH KOH、 Ca(OH)2 【典型例题】 例1:(2017∙河北省)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当一种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时,往往采取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进行探究。下面就借助例题的解读,一起来学习如何应用这种探究方法。 例题(2018年山东青岛)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看铁只和水接触时能不能生锈,而不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的关系;③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红磷未燃烧的对比,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与温度有关;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水中白磷未燃烧的对比,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有关。答案选A。 变试题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出现锈迹,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和有关。B、D 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解析 A处的铁丝只与干燥的氧气接触,没有生锈;B处的潮湿铁丝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铁丝生锈了;C处铁丝只与水接触,没有生锈。对照A、B可知,铁生锈主要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对照B、C可知,铁生锈主要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D处的铁丝暴露在空气中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但是与B相比较只是表面灰暗,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由此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氧气的浓度越大,铁生锈的速率就越快。 答案氧气水氧气的浓度 拓展题甲、乙两位同学发现长时间佩戴的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迹,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研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右图所示):①将光亮铜片部分浸入蒸馏水中;②将光亮铜片究全浸入煮沸过的蒸馏水中;③将光亮铜片放在干燥的空气中。请回答: (1)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填写序号)试管内的铜片。 (2)根据上述实验,甲同学认为: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填写“是”或“否”),原因是。 解析铜绿Cu2(OH)2CO3由Cu、O、H、C四种元素组成,故铜的锈蚀条件是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接触。根据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和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的共同作用考虑,①试管中有水且敞口放置,其中铜片与水、二氧化碳、氧气都接触,满足锈蚀条件;而②试管中铜片只与水接触,缺氧气、二氧化碳,③试管中铜片与氧气、二氧化碳接触,缺水,因此①试管中的铜片会生锈。 答案⑴①⑵否铜绿由Cu、O、H、C四种元素组成,故其锈蚀条件除了水、氧气外,还必须有CO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鲁教版(2021-2022学年)

第六单元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 |知识点练|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循环 1.二氧化碳的产生:人和动植物的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燃烧等。 2。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_、江河湖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等。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对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到影响。 [拓展]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例如,有些科学家认为百年升高0.3~0.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上升,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 |示例展示| 应用二氧化碳的循环 例如图6-3-1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和________;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 (1)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喷发等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江河湖海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吸收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2)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我们可以做到的减少或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有:植树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骑自行车出行等。 课堂反馈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循环 1.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 A.动植物的呼吸 B.水的吸收C.光合 2.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 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 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足 (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 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 B.大面积砍伐森 课时作业 达标巩固: 一、选择题 1.倡导“低碳”生活,从一点一滴做起 A.步行代车 B.循环使用教科书C 2.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 3.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接触过几种循环,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体验化学探究教案 (新版)鲁教版

体验化学探究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从问题开始 1.科学始于问题 科学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没有了问题,科学发展就走到了尽头。化学科学也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2.提出问题的关键 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要想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要能够做到仔细观察,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不轻信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权威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②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③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 ④善于观察; ⑤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2.科学家发明发现小故事 (1)瓦特发明蒸汽机 在瓦特的故乡——格林诺克的小镇上,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说:“什么玩意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就这样。” 可瓦特没有满足,提出了新的问题:“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它呢?” 经过观察和反复研究,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根据这一原理,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2)道尔顿发现色盲现象 道尔顿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是原子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色盲现象的人。 在道尔顿28岁那年,母亲过生日,他买了一双袜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母亲。母亲接过来一看,笑着说:“傻孩子,我这么大年纪,怎么能穿这样的红袜子呀?”道尔顿觉得不对劲,袜子明明是灰色的,母亲怎么说是红色的?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自己看是灰色的,而别人看是红色的?这种现象吸引了他,他没有轻易放过,他认识到存在这种色盲现象,接着,他又对造成色盲的病理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生活中细微的小事中发现问题,并透过探索作出科学的解释,是许多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入口。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勤于思考的头脑,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 泾县稼祥中学郭世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开始,使学生认识化学变化有快慢之分,而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针对催化剂,不要求同学们在知识层面上做过多的了解,但本节课以此为载体,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具有更高层次的探究精神。 学情分析: 通过对九年级教材第一、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知道二氧化锰这种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生物、物理等学科的学习也使得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科学探究的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学生已学习的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基础上,探究催化剂的不同选择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差别。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得出,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外界因素影 响; 2、了解催化剂的种类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外在因素; 3、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4、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增强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5、体会科学探究永无止境,理解寻找发现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科学探究方案的制定,设计实验的方法与思路; 2、实验过程的实施与评价。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探究流程: 激发兴趣→确定对象→设疑、假设→设计实验→科学评价→探究、现象、结论 教具准备: 具支试管、铁架台、橡皮塞、注射器、集气瓶、烧杯、水槽、药匙、二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铜、双氧水、秒表 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创设情景:(PPT展示)化学反应的图片,讨论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否相同? 2、根据生活经验,谈谈你所知道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演示实验):在两只大小相等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洗涤剂,观察现象。再向其中的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并记录现象。

鲁教版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与典型例题

第六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氧气(空气);(2)燃料与氧气(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导致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干馏变化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 2、NO 2 (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分馏变化汽车尾气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三、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 2 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 2 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2) 选用和制氧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 3高温CaO+CO 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 2 O=Ca(OH) 2

最新九年级化学上册04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选择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答案C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可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2.(2022广西环江期中)如图所示,往瓶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导管中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导管中红墨水左移 答案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导致气球缩小,导管中红墨水左移。 3.(2022黑龙江七台河期中)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由本杰明·李斯特、大卫·麦克米兰获得,他们推动了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发展,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C.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不能发生分解反应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答案D二氧化锰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有些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是减慢反应速率;不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也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4.(2022湖北仙桃月考)某班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老师观察到了四位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 5.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答案C选项C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特点。 6.(2022黑龙江大庆龙凤期中)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再将导管伸入水中 B.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C.先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鲁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测试题 (45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3·毕节中考)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氯气 D.氮气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及性质。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2013·昆明中考)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急救 B.潜水 C.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动植物呼吸 【解析】选C。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和潜水,故A、B选项说法正确;C 选项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不能充入氧气,故说法错误;D选项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说法正确;故选C。 3.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火药爆炸 C.人的呼吸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解析】选C。天然气燃烧属于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火药爆炸是火药燃烧引起的爆炸,属于剧烈氧化反应;呼吸作用是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过程;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C。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H—两个氢元素

B.Ca2+—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2CO 2 —氯化铁 D.FeCl 2 【解析】选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A错误;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Ca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该物质的分子,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C正确;该化合物中铁元素显+2价,应读作氯化亚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速率慢 C.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 D.放出的氧气不纯 【解析】选B。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而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产量。 6.“雾霾”是2014年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消除百姓的“心肺之患”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雾霾产生的是( ) A.工厂排放烟尘 B.燃放鞭炮 C.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解析】选C。工厂排放的烟尘、燃放鞭炮、汽车尾气都含有大量的废气和烟尘,不利于减少雾霾 7.(2013·毕节中考)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①空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硫 ⑤高锰酸钾⑥铁粉⑦甲烷⑧氧化铁 A.①②③ B.③④⑧ C.⑤⑥⑦ D.①②⑧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第3课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例1】(2014·安徽)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 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的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 ②若生成的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练习】1.小李设计的以下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二氧化锰鉴别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B.用稀盐酸检验某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D.用适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杂质 2.丽丽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A B C D 实验要求区分羊毛绒和 棉线 区分食盐水和 稀盐酸 区分硝酸铵粉末 和氧化钙粉末 区分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方案灼烧闻气味滴加酚酞溶液加水灼烧闻气味3.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探究目的是()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4.如图表示实验室用稀H2SO4、CuO、Fe粉三种物质,制取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1)若按方案1制取铜,步骤II反应的现象是 (2)(2)若按方案2制取铜,步骤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两种方案比较,方案2更好,理由是:。5.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这瓶无色 液体是什么呢?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液体只能是过氧化氢溶 液、稀硫酸和蒸馏水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水是纯净物。 (2)为确定该液体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没有气泡生成 该液体不是过氧化 氢溶液 步骤二: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大家认为标签受损的原因可能是。 (2)如果该液体是过氧化氢溶液,则步骤一中产生的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