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金标准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金标准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金标准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约0.49~2.05mg/mmol·Cr,或4.2~1814mg/g·Cr。

一、尿微量白蛋白其他值:

1、正常尿液中微量白蛋白<20μg/min,即30mg/24h。

2、蛋白尿期200μg/min,或300mg/24h,即0.5g/24h。

二、尿微量蛋白的临床意义:

1、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反映了早期肾病,肾损伤。病理性增高可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前期子痫等疾病。

2、早期尿微量白蛋白(BSA)阶段为肾病出现的前期信号与先兆,这时肾脏损害正处于尚可逆转期,若能及时处理可使肾病进展过程得以结束或扭转。

3、尿微量白蛋白(BSA)检测可以作为全身性或者局部炎症反应(如尿路感染)等病因导致肾脏早期病变的肾功能指标;(2)急性胰腺炎(SAP)并发症预测指标;(3)服用影响肾功能药物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尿微量白蛋白(UBSA)检测,以便于尽早观察肾功能情况和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20μg/min为正常的参考范围。

尿微量蛋白的临床参考范围

尿微量蛋白的临床参考范围 什么是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同一个物质竟差异如此之大? 尿蛋白的检测指通过检测尿中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判断肾脏是否发生损伤,是诊断肾脏疾病和病变的重要常规指标之一。尿蛋白检测分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定量检测一般作24小时尿蛋白总量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来判断肾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定性检测尿蛋白是在尿常规中的都可以检测到,也是患者进院初步对肾脏进行筛查的常规必做的项目之一。一般来说以阴性、微量、1-4个加号表示,或者以数值来显示尿液中排出的蛋白质的多少,加号越多或数值越高则尿蛋白越多。检测范围也是相对较广。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在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含量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又尚未到达临床尿蛋白水平,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临床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不同仪器参考范围不一样,具体依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 也就是说尿常规中尿蛋白和特定蛋白中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的不同浓度段,在高浓度段的尿蛋白检测出阳性时,无需进行低浓度段的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下面是正常情况样本可能出现的情况: 1、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呈阴性,提示肾功能正常。 2、尿微量白蛋白出现阳性,尿蛋白呈阴性,提示早期肾功能损伤。 3、尿微量白蛋白出现阳性,尿蛋白呈阳性,根据阳性情况提示肾功能损伤程度。 而申先生的检测报告出现尿蛋白强阳性、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异常现象。很可能说明了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反应体系出现了典型的“钩状效应”,导致了假阴性的现象。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 判断依据: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①正常尿中微量白蛋白小于20微克/分(即30毫克/24小时)。 ②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 ③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注意事项: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取样方法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 留尿方法: ①主要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 ②临睡前排尿并准确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睡前尿样不留。 ③第一次之后的每次夜间排尿均留取样本,存到样本收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 判断依据: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①正常尿中微量白蛋白小于20微克/分(即30毫克/24小时)。 ②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 ③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注意事项: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取样方法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 留尿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 〜2.05mg/mmol 〃 Cr 或4.28 —18.14mg/g 〃 Cr。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 确的诊断病情.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 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 或(+-) ,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 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 ,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 判断依据: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 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①正常尿中微量白蛋白小于20 微克/ 分(即30 毫克/24 小时)。 ②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 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 ③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 过200 微克/ 分,也就是超过300 毫克/24 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 克/24 小时。 注意事项: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取样方法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 留尿方法: ①主要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②临睡前排尿并准确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睡前尿样不留。 ③第一次之后的每次夜间排尿均留取样本,存到样本收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 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是指尿液中含量较正常范围稍微增加的白蛋白。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非常低,且大部分 的白蛋白被肾脏有效地滤过和重吸收,不会出现在尿液中。然而,当 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时,微量白蛋白会逐渐溢出到尿液中,此时就出 现了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是指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处于健康人群 的正常水平。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的定义,尿微量白蛋白在尿液中的浓度应小于30-300 毫克/克肌酐(mg/g Cr)。这个范围被广泛认为是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 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通常通过尿液中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ACR)进行评估。由于尿液的容量和 浓度不断变化,ACR的测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如果ACR在正常范围内,则可以认为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正常;而如果ACR在正常范围之外,则可能表示肾脏发生了损伤,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可能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相关。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会增加人群尿微量白蛋白的患病

风险。高血压、吸烟、肥胖、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也与尿微 量白蛋白的水平有关联。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可以作为评 估肾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蕴含着我们对肾 脏功能和健康的关注。正常范围的确定,是基于大量的人群研究和流 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通过分析正常人群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可以更 好地理解这个指标的作用和意义。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也是对肾 脏健康的一种保护机制,它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和预防肾脏损伤,有助 于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可能在不同人群中有所差异。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范围可能会略有增高,因为他们更容 易发生肾脏损伤。在评估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时,还应考虑个体的特殊 情况和相关疾病的存在。 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范围是我们了解肾脏健康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 参考。作为文章的作者,我希望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帮助读者更 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个主题。尿微量白蛋白正常范围的研究和 应用,不仅仅是为了衡量肾脏健康,更是为了促进整体健康和生活质 量的提升。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并促使大家关注和重视自身 的肾脏健康。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作为评估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意义。下面将继续探讨尿微量

蛋白尿分级标准

蛋白尿分级标准 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许多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蛋白尿的分级标准是根据尿蛋白质的含量来划分的,能为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常用的蛋白尿分级标准有以下几种: 1. 微量蛋白尿:尿蛋白质含量为30-150毫克/24小时,通常只能通过尿液检查进行测定。微量蛋白尿常常是表示肾功能有所损害的早期表现,往往是一些慢性肾脏疾病的初始阶段。 2. Ⅰ级蛋白尿:尿蛋白质含量为150-500毫克/24小时。Ⅰ级蛋白尿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肾小球疾病或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发展已经进入中期,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3. Ⅱ级蛋白尿:尿蛋白质含量为500-2000毫克/24小时。Ⅱ级蛋白尿通常伴有血压增高、水肿等临床症状,可能是肾小球疾病、肾炎、肾脏感染等病情进展的结果。此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肾功能检查,包括肾穿刺活检等。 4. Ⅲ级蛋白尿:尿蛋白质含量为2000-5000毫克/24小时。Ⅲ级蛋白尿常常伴有严重的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是许多肾病导致肾功能失代偿阶段的表现。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强力药物和血液透析等技术。 5. Ⅳ级蛋白尿:尿蛋白质含量大于5000毫克/24小时。Ⅳ级蛋

白尿通常伴有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水肿,是许多严重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时需要尽早进行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等方法来维持患者的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尿的分级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来确定。因此,在发现蛋白尿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全面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此外,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也是管理蛋白尿的重要手段,如限制盐分摄入、减少蛋白质摄入、适量运动等。

肾病综合症尿蛋白标准

肾病综合症尿蛋白标准 肾病综合症是一类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大量蛋白尿、水肿 和高血压等。尿蛋白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指标,尿蛋白的检测是 肾病综合症诊断及治疗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尿蛋白标准的设定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尿蛋白定量的参考值:正常成人早晨空腹尿的蛋白质含量为 0.15g/L以下,单次尿检总蛋白含量超过0.15g/L者应进一步观察和 确诊是否已患上肾病。 2. 尿蛋白定性试纸检测结果的解释:通常情况下,常用的尿蛋白定性 试纸检测结果为“-”、“+”、“++”、“+++”和“++++”,其中“-”表示阴性,表示无蛋白尿;“+”表示微量蛋白尿,表示蛋白 含量在0.15g/L以下;“++”表示中度蛋白尿,蛋白含量在0.15- 0.5g/L之间;“+++”表示高度蛋白尿,蛋白含量在0.5-2g/L之间;“++++”表示大量蛋白尿,蛋白质含量大于2g/L。 3. 尿白蛋白测定值的判定及解释: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尿蛋白通常为白 蛋白,血液清蛋白浓度为40g/L,如尿白蛋白浓度超过300mg/L,则提示有大量蛋白尿。

总结以上三方面标准可归纳为尿蛋白质含量的判定范围、尿蛋白定性 试纸检测结果解释和尿白蛋白测定值的判定标准。准确的尿蛋白标准 能够更好地为肾病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此外,尿蛋白标准还与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通过逐步了解 和掌握各种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的特点和不同表现,可以更好地选择合 适的尿蛋白标准,并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肾病综合症。 因此,准确的尿蛋白标准对于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肾病综合症具有重要 的意义。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及时监测尿蛋白值的变化,并在医生的 建议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尿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尿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通常来说人体尿液中含有微量的白蛋白,这并不代表泌尿系统就消失了健康隐患,还要看数值的凹凸,假如在正常值范围之内,就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假如数值偏高就需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作出进一步的了解了,那么尿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尿内消失蛋白称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一般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规检查可以测出即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全身性疾病亦可消失蛋白尿。 尿白蛋白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消失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消失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特别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觉尿微量白蛋白在 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当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消失低蛋白血症,肾病进展离不行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假如不准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指高于正常,但常规方法无法检出的白蛋白尿,他的检测作为早期肾损害诊断的重要指标已受到广泛重视,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ELASA法等。应用较多的是免疫透射比浊法,但报告方式不一,有的以每升尿中白蛋白量表示,有的以24小时排泄量表示,常用的报告方式是以白蛋白/肌酐比值报告。 信任大家对尿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也都心中有数了,每个人都需要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LT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 判断依据: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①正常尿中微量白蛋白小于20微克/分(即30毫克/24小时)。 ②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 ③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注意事项: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取样方法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 留尿方法: ①主要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 ②临睡前排尿并准确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睡前尿样不留。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种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在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反映肾脏异常渗漏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多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49~2.05mg/mmol·Cr或4.28—18.14mg/g·Cr。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当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微量白蛋白尿诊断 判断依据:尿中蛋白排出增加是糖尿病肾病的特征之一,根据蛋白排出量,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期肾病期和临床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是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①正常尿中微量白蛋白小于20微克/分(即30毫克/24小时)。 ②早期肾病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即尿白蛋白排泄率持续在20~200微克/分。 ③临床蛋白尿期,尿蛋白逐渐增多,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200微克/分,也就是超过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超过0.5克/24小时。 注意事项:微量白蛋白尿用常规的方法基本不能查出,临床上多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测定,所以仅仅检查尿常规是不能发现尿中微量白蛋白的。 取样方法 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时,尿样的留取方式有三种:定时留尿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尿白蛋白排出率。 留尿方法: ①主要取临睡前至次晨这一时间段的尿样本进行检测, ②临睡前排尿并准确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睡前尿样不留。 ③第一次之后的每次夜间排尿均留取样本,存到样本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