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求电场强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求电场强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求电场强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求电场强度的几种特殊方法

求电场强度的六种特殊方法

电场强度是电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高考的热点。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有:定义法E =

F/q ,真空中点电荷场强公式法E =KQ/r 2,匀强电场公式法E =U/d ,矢量叠加法E =E 1+E 2+E 3……等。但对于某些

电场强度计算,必须采用特殊的思想方法。

一、对称法

对称法实际上就是根据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过程或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进行解题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法分析解决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有出奇制胜之效。

例1.(2005年上海卷4题)如图1,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

中b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如何?(静电力恒量为k) 解析:均匀带电薄板在a,b 两对称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具有对称性。而带电薄板和点电荷+q 在a 点处的合场强为零,则E a =2kq d ,方向垂直于薄板向右,故薄板在b 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b =E a =2kq d

,方向垂直于薄板向左。

点评:利用镜像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设给定情景,发现其对称性,找到

事物之间的联系,恰当地建立物理模型。

二、微元法

微元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若干微小的的单元,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化曲为直,使变量、难以确定的量转化为常量、容易确定的量。

例2.如图2所示,均匀带电圆环所带电荷量为Q ,半径为R ,圆心为O ,P 为垂直于圆环平面的称轴上的一点,OP =L ,试求P 点的场强。

解析:设想将圆环看成由n个小段组成,当n相当大时,每一小段都可以看作点电荷,其所带电荷量Q′=Q/n,由点电荷场强公式可求得每一小段带电体在P处产生的场强为

)(222L R n kQ nr kQ E +==

由对称性知,各小段带电环在P处的场强E,垂直于轴的分量Ey相互

抵消,而其轴向分量Ex之和即为带电环在P处的场强EP

θcos )(22L R n Q nk

nE E x P +== 23

22)(L R QL k +=

点评:严格的说,微分法是利用微积分的思想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高考题中也时而出现,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进行该方法的思维训练,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三、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方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从A 事实出发,用另外的B 事实来代替,必要时再由B 而C ……直至实现所给问题的条件,从而建立与之相对应联系,得以用有关规律解之。如以模型代实物,以合力(合运动)替代数个分力(分运动);等效电阻、等效电源等。

例3. 如图3所示,一带正Q 电量的点电荷A ,与一块接地的长金属板MN

组成一系统,点电荷A 与板MN 间的垂直距离为为d ,试求A 与板MN 的连线中点C

处的电场强度.

解析:求金属板和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显然用现在的公式直接求解比较困难。能否用中学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迁移而解决呢?当然可以。由于金属板接地,电势为0,而一对等量异号的电荷在其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势也为0,因而可以联想成图4

中所示的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组成的静电场等效替代原电场。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容易求得C 点的场强。

c A B

222

E =E E =kQ/(d/2)(3/2)40/9kQ d kQ d ++=

点评:等效法的实质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利用物理问题中某些相似或

相同效果进行知识迁移的一种解决问题方法,等效法解题往往是用较简单的

因素代替较复杂的因素。

四、补偿法

求解物理问题,要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建立起物理模型。但有时由题给条件建立模型不是一个完整的模型,这时需要给原来的问题补充一些条件,组成一个完整的新模型。这样,求解原模型的问题就变为求解新模型与补充条件的差值问题。

例4. 如图5所示,用长为L 的金属丝弯成半径为r 的圆弧,但在A 、B 之间留有

宽度为d 的间隙,且d 远远小于r ,将电量为Q 的正电荷均为分布于金属丝上,求圆心

处的电场强度。

解析:中学物理只讲到有关点电荷强的计算公式和匀强电场场强的计算方法以,本

题是求一个规则带电体所产生的电场,没有现成公式直接可用,需变换思维角度。假设

将这个圆环缺口补上,并且已补缺部分的电荷密度与原有缺口的环体上的电荷密度一

样,这样就形成一个电荷均匀分布的完整带电环,环上处于同一直径两端的微小部分所带电荷可视为两个相应点的点电荷,它们在圆心O 处产生的电场叠加后合场强为零。根

据对称性可知,带电小段,由题给条件可视为点电荷,它在圆心O 处的场强E 1,是可求的。若题中待求场强为E 2,则E 1+ E 2=0。设原缺口环所带电荷的线密度为ρ,Q ρπ=/(2r-d),则补上的那一小段金属丝带电量Q '=d ρ,在0处的场强E 1=K Q '/r 2,由E 1+ E 2=0可得:E 2=- E 1,负号表示E 2与E 1反向,背向圆心向左。

点评:从此题解法可以看出,由于添扑圆环缺口,将带电体“从局部合为整体”,再“由整体分为局部”,这种先合后分的思想方法能使解题者迅速获得解题思路。

五、等分法

利用等分法找待势点,再连等势线,最后利用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求出电场强度。

例5. 如图6所示,a 、b 、c 是匀强电场中的三点,这三点边线构成等边三角形,每边长L =21cm ,将一

带电量6q=210C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51W 1.210J --?=;若将同一点电荷从a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62W 610J -?=,试求匀强电场强度E 。

r

解析: 首先确定a 、b 、c 三点电势的高低,因为

V V q W U ab ab 0.6102102.1

65=?-?-==--, V V q W U ac ac 0.310210666-=?-?==--

所以U cb =9.0v ;Uc>Ua>Ub ,将cb 三等分,每一段表示电势差3V ,如图7所示,并从c 点依次作ad 平行线,得到各等势线,作等线的垂线ce ,场强方向由c 指向e 。所以:

ab ab 2U U E =,Lcosa Lcos 3cos =2cos a,a=603cos =2cos (60)=cos 3sin 2cos =31cos ,cos =21/7

θ

θθθθθθ

θθθ?-?-+?-=

所以:

ab U E =200V/m Lcos θ= 点评: 此题考查了综合能力,是道比较难的题,但解题的基本思路还是先确定电场中电势高、低点。利用等分法找出等势点,再画出等势面,确定电场线,由匀强电场的大小与电势差的关系,借助于几何关系求解。

六、极值法

物理学中的极值问题可分为物理型和数学型两类。物理型主要依据物理概念、定理、写律求解。数学型则是在根据物理规律列方程后,依靠数学中求极值的知识求解。

例6 如图8所示,两带电量增色为+Q 的点电荷相距2L ,MN 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求MN 上场强的最大值。

解析:用极限分析法可知,两电荷间的中点O 处的场强为零,在中垂线MN 处的无穷远处电场也为零,所以MN 在必看场强的最大值。采用最常规方法找出所求量的函数表达式,再求极值。由图9可知,MN 上的水平分量相互抵消,所以有: θθθsin )cos /(2)sin (22

1L Q k E E == 将上式平方得 )sin 2(cos cos 222242

2

2θθθL Q K E = 由于2sin 2cos sin 222=++θθθ

所以当θθ22sin 2cos =,即2

2tan =θ时,E 有最大值为 图9

计算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

计算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 电场强度是静电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高考中将静电学与力学、磁学等问题放在一起作为综合题考查在每年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题目中往往涉及有电场力、电势和电势能等参数,这些参数与静电场最基本的物理性质参数——电场强度是紧密相关的。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熟练掌握计算电场强度的方法。 在这里,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计算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结合所分析的静电场的特点,很多求解电场强度的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决。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电场,我们将在下一节介绍一些特殊的方法,那些特殊的方法也是由这些基本方法衍生而来的,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好这些基本方法。下面来看一看这些基本方法。 方法特点 电场强度的定义是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 与电荷q 的比值,用E 表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定义去求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想办法求出电荷q 在某点所受的电场力,使用公式F q E =,即可求出电场强度。在这里需要注意两点:(1)这里q 代表 电量,如果带正电则值为正,此时E 的方向与F 相同;如果带负电则值为负,此时E 的方向与F 相反。(2)由于E 有方向,是矢量,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矢量的运算法则(正交分解法、平行四边形法则、矢量三角形法则等)求几个不同的电场在某一点所产生的合场强。 根据这一定义,点电荷Q 在周围某点所产生的场强为22 Qq F r q k Q E k q r ===。根据这一定义以及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有W F d qE d q U === ,因此匀强电场的场强为U d E =。 从定义引出来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具体该怎么用。 经典体验(1) 如图所示,带正电小球质量为m=1×10-2kg ,带电量为q=1.6×10-6 C 。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 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 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当运动到B 点时,测得速度v B =1.5m/s , 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0.15m ,求此匀强电场 的场强E 的取值范围(g=10m/s 2 )。 体验思路: 要求E 的取值范围,我们已知电量q ,根据上面的定义,即是要求电场力的

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2

密度的特殊测量 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密度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中考的热点,密度的考查主要以操作性的实验题型出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兼顾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按照教科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被测物的质量m和体积v,则可算出被测物的密度,这是最基本的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则往往是天平、量筒不会同时具备,此时只要适当有些辅助器材,同样可以完成测定物质的密度,现将几种测定物质密度的特殊方法提供如下: 一、测定液体的密度 1、有天平、无量筒 辅助器材: 盛装液体的容器(如玻璃杯)、足够的水。 步骤: (1)用天平测定玻璃杯的质量m1; (2)将玻璃杯盛满水测出杯和水的质量m2,则玻璃杯的容积v杯=v水=(m2-m1/ρ水; (3)将杯内水倒尽盛满待测液体,则v液=v杯=v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质量m3; 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m液/v液=(m3-m1)ρ水/(m2-m1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水的密度找体积,同时抓住体积为一定值进行测量。 2、有量筒、无天平 辅助器材: 盛装液体的容器如小杯子(直径小于量筒直径)、足够的水。 步骤: (1)在量筒内盛适量的水,将空杯放入量筒内漂浮,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v1;

(2)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杯内(杯漂浮),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 v2; 则被测液体的重: G液=F浮=ρ水g(v2-v1 m液=G液/g=ρ水(v2-v1 (3)将量筒内水倒尽,再将杯内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出体积为v液; 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v2-v1)ρ水/v液。 该法重在利用漂浮找质量(F浮=G物漂浮)。 3、无量筒、无天平 (1)辅助器材: 较大柱形容器、大小玻璃杯各一个(直径小于柱形容器直径)、足够的水、刻度尺。 步骤: ①在柱形容器内盛入适量的水,将大杯放入水面漂浮,用刻度 尺测出此时容器内水面到达的高度h1; ②用小杯盛满水倒入大杯内(大杯仍漂浮),测出此时容器内水到达的高度h2,设柱体容器的底面积为s; 则小杯的容积v杯=v排=s(h2-h1; ③将大杯内水倒尽,用小杯盛满待测液体;则v液=v杯,将液体倒入大杯放入柱形容器内(大杯仍漂浮)测出此时容器内水面到达的高度h3; 则:G液=F浮=ρ水gs(h3-h1 m液=ρ水s(h3-h1 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h3-h1ρ水/(h2-h1 该方法主要抓柱形容器横截面是定值找体积,利用漂浮找质量。 (2)辅助器材: 平底试管、细沙、水、刻度尺。 步骤:

长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长度测量的几种常见方法 在长度测量中,常遇到一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测量,如球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但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殊方法是可以测出它们的长度的。下面是在测量中常用到的几种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一、曲直法。利用其它工具把曲线变成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 例1 你能利用刻度尺测出排球的直径吗? 提示:用一条弹性很小的柔软棉线沿排球的“赤道”绕一周,然后量出棉线的长度,再应用周长公式算出排球的直径。 二、轮替尺法。对于长而弯的曲线的测量,可借助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轮子滚过的转数,然后测出轮的周长,再用轮的周长乘以转数就得曲线的长度。 例2 怎样用你的玩具滚轮和一把米尺近似地测出你们学校跑道的总长? 三、斜正法。利用几何知道,用三角板和直尺测量如圆锥的高、圆柱体的直径和球的直径等。 例3 用直尺和三角板,你如何测出茶杯的深度和三棱锥的高度? 四、聚积法。把完全相同的物体重叠起来,先测出它们的总长,再算出所求部分的长。 例4 你能用一支铅笔,一把刻度尺近似地测出一根粗细均匀的铜丝的直径吗?写出你的操作过程。 提示:将金属丝在铅笔杆上密绕几十圈(不要叠合),测出其总长,然后除以圈数就可得到铜丝的直径。 五、割补法。对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测量,将其轮廓描在方格纸上,先数占满方格的格数,再对没有占满方格的部分,按残缺的大小相互补充填满,得到占满的格数,然后测出每格的长和宽,算出每格的面积,乘以总格数就得到图形的近似面积。 例5 怎样利用直尺和印有方格的玻璃纸测出我国任何一省的面积。 六、影长法。利用太阳光或灯光和米尺,分别测出物体影长和米尺影长,根据几何知识算出物高=1米×物体影长/米尺影长。

§10-怎样计算电场强度

§10 怎样计算电场强度? 静电场的电场强度计算,一般有三种方法: 1、 从点电荷场强公式出发进行叠加; 2、 用高斯定理求解; 3、 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微分关系求解。 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点: 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出发,通过叠加原理来计算,在原则上,是没有不可应用的。但是,叠加是矢量的叠加,因此计算往往十分麻烦。 用高斯定理求电场强度,方法简单,演算方便,它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宜于某些电荷对称分布的场强的计算,或者场强不是对称的,但为几种能用高斯定理求解折场的合成。 用场电势的微分关系求场强也有普遍性,而且叠加是代数叠加。这一种方法也简便,不过还比不上高斯定理。 所以求场强时,一般首先考虑是琐能用高斯定理,其次考虑是否能用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去求。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一、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出发通过叠加原理进行计算 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301 (1)4i i i q E r r πε= ∑r r 当电荷连续分布时: ()() 303 0301(2) 4134144r E dl r r E ds r r E d r λπεσπερτπε===???r r r r r r 式中 λ-电荷的线密度; σ-电荷的面密度; ρ-电荷的体密度。 式(2)、(3)、(4)中,积分应普遍一切有电荷分布的地方。计算时,还必须注意这是矢量和。 1、 善于积分变量的统一问题

如果积分上包含有几个相关的变量,只有将它们用同一变量来表示,积分才能积得结果。 这在应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求带电体的场强时,或者应用毕-沙-拉定律求B r 时,常常遇到。 因此,要积分必须先解决积分变量的统一问题。 积分上包含有几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任一变量都可选作自变量,而将其他变量用该变量来统一表示。必须指出,不但可以将积分号中包含的变量选作自变量,而且也可选择不包含在积分号中但与积分号中的变量都有关的量作为自变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现以图2-10-1所示均匀带电直线的场强计算为例来讨论积分变量的统一问题。 由图可知: 2 0cos 4x dl dE r λθπε= 2 0sin 4y dl dE r λθπε= 202 0cos (5) 4sin (6) 4x x y y dl E dE r dl E dE r λθπελθπε∴====?? ?? 上述三个变量中,共有三个相关变量:θ、l 、r 。为了把积分计算出来,必须把三个变量统一用某一个变量,可以θ、l 、r 中的任一个,或者用它的相关变量来表示。究竟选哪 一个好呢? 如果选择θ为自变量,则应把l 、r 都化作θ的函数来表示。由图示几何关系可得: 2222cot l a dl acse d r a cse θθθθ =-== 于是得: ()()2 12 1 21002100cos sin sin 44sin cos cos 44x y E a a E a a θθθθλλ θθθπεπελλ θθθπεπε==-==-? ? x 图2-10-1

特殊方法测量电阻

用所给器材测出未知电阻R的阻值X(要求:画出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X一、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R、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闭合SS,先测出干路电流I;,先测出干路电流II1、闭合S,先测出R的电流;;1、闭合111 2、拆下电流表,接到支路上,测、拆下电流表,接到支路上,测22、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个支路出出R的电流IR的电流I。。的电流上,测出RI 。22X2X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 方法方法4 5 方法6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I;读出电流表示数1、SI1、S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断开时,I1、S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111。读出电流表示数、S 。读出电流表示数S 2、闭合时,I闭合时,I 2。I 闭合时,、 2 S读出电流表示数222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 1 9 方法8 7 方法方法

(说明:单刀双掷开关可以用两个单刀单掷开关代替。如上图)(说明:单刀双掷开关可以用两个单刀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单掷开关代替。如上图)a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实验步骤:;3.S S1、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接11。读出电流表示数;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2、S闭合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I4. S接b时,1.S接a221读出电流表示数2. S接表达式:b时,I。表表达式:2达式: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的滑动变阻器、二、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流表、最大阻值为R(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X说明:把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阻值最大端不变时,可以把它当一个定值电阻来使用,方法如前一题。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滑到最左边和最右边的,还有如下方法。实验步骤: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1、1I。2、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b端时,读出电流表示数2 表达式: (要求:画出实验电电流表、变阻箱、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三、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X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说明:变阻箱调到某个阻值不变时,可以当定值电阻使用,也可以当滑动变阻器来使用,当然要更关注用等效替代法来解此题(见下面的三种方法)3 2 方法方法方法1: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S0、把变阻箱调到时,读出电流表示数、时,读出电流表示数、1S接aI S接aI Ω时,闭合,1 b S 2、接时,调变阻箱,使电流b S 2、接时,调变阻箱,使电流I读出电流表示数;闭合时,调变阻箱,使电流I 表示数的示数也为、2。S。I 表示数的示数也为 1表达式:表达式:I。表示数的示数为2

测量电功率的几种特殊方法

测量电功率的几种特殊方法 同学们都熟悉用如图1的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这是测量电功 率的标准方法,除过这种方法外,还有几种测量电功率得特殊方法,这 里就结合几道考题予以介绍。 例1、要测出一只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器材有: 电源(电压恒为6V )、阻值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 干、电流表一块、电压表一块,其中电流表的量程完好,电压表的量程只有0~3V 档可用。请设计电路,并回答: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___V 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W 。 解析:显然,小灯泡的额定电压3.8V 大于电压表的最大量程3V ,所以我们不能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但是,由于电源电压已知,我们可考虑通过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间接测量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因为电源电压为6V ,小灯 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这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2V ,而2.2V 正 好小于3V ,所以可以这样来测量。因此可得如图2的电路图。然而, 由于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 定功率,电压表的示数应为2.2V 。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为其额定电压 (一定要注意是 3.8V 而不是 2.2V )和此时电流的乘积,所以有: W A V UI P 14.13.08.3=?==。 可以看出,用这样的电路测量电功率时,当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而当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有时命题者也依此命题,请同学们注意。 例2、在一次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老师给出了如下器材:额定电压为U 0的小灯泡、电源(电压未知)、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若干导线。实验时不能忽略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⑴小张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3,请你根据这个电路图写出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本实验中,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_______。 ⑶若在给出的器材中只将其中的一只电流表改为一只电压表,请 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电路图,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只画出电路图, 不需要说明测量步骤)。 解析:⑴由于题目中只给了电流表,所以设法使小灯泡两端的电 压等于其额定电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电路图可以看出,小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I R R ,这样,如果将S 掷向1时,当电流表的示数为U 0/R 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就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 0。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a 、计算当R 两端的电压为U 0时,通过它的电流为U 0/R ;b 、S 掷向接线柱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U 0/R ;c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S 掷向接线柱2,读出电流表示数I 。 ⑵这一步我们来推导P 的表达式:显然,L 和R 是并联的,当S 接1时,电流表测量的是R 的电流,大小为U 0/R ;当S 接2时,电流 表测量的是R 和L 的总电流I 所以,通过L 的电流为I-U 0/R 。而我们 前面已经看到这时L 两端的正好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 0,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0R U I U P -=。 ⑶由于题目中只给出了电压表,所以应设法测量出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而定值

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科学兴趣小组讲章(): 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测量工具刻度尺直接测量。如果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不能或不易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那么只能用间接测量。间接测量长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累积法 又叫测多算少法,通过积少成多的办法进行测量,再通过求平均来求得,这种方法还可以减小误差。可用于测纸的厚度和细金属线的直径。如要测某一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可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适量),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所得的商即是每张纸的厚度。 又如,要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只要找一支圆铅笔(或粗细适 当的圆柱体),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 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二、化曲为直法 也称棉线法。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或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替代曲线来测量。方法是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 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 至终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长度。 曲线的长度是不易直接测出的,但可以将曲线化为直线,再用工具测出直 线长。例如,测地图上某两城市铁路线的长度,可用棉线使之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把棉线弄直,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是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

测出如图所示曲线的长度。 取一段没有弹性的棉线,将它与所示图形完全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位置,然后将棉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即为所示曲线的长度。显然,利用此方法还可测出地图上任意两地铁路线之间的图上距离,结合地图上的比例尺,利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便可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三、滚轮法 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 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 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例如,要测运动场上跑道的长,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长跑道上滚动,由滚动的圈数×滚轮的周长,就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四、平移法 这种测量方法也叫“卡测法”。卡测法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 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 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 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例如,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球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等都用这种方法。 五、比例法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利用已知的长度长,求出未 知的长度长。例如,用竹子、刻度尺,在晴天测量一幢楼房的高度, 就是利用竹子的长与楼房的高的比等于他们的影子的长度之比;飞 机、轮船利用俯角和仰角以及一些已知的距离可求出未知距离的长度。

初中特殊方法测量电阻、电功率专题

初中特殊方法测量电阻、电功率(专题)

————————————————————————————————作者:————————————————————————————————日期:

特殊方法测量电阻、电功率 一、无滑动变阻器的实验设计 1.某同学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 阻Rx阻值,图8中可实现测量R阻值的正确电路图是 2.某同学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利用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x 阻值,如图中可实现测量R x阻值的正确电路图是() 3.某同学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只利用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测量未知电阻R x 阻值,图中可实现测量R x阻值的正确电路图是() 4.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5.给你以下器材:一个电源(其电压未知),导线若干,两个开关、一块电流表、一个待测电阻R x,一个已知电阻值的定值电阻R0,请你设计一个能测出R x电阻值的电路。 要求:电路连接好后,电路元件和电流表的位置不得再移动。 (1)在方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电路图: (2)简要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3)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 x=______。

6.现在手头有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它们的阻值分别为10 Ω和30 Ω,一个电压大约为15 V的电源,一个量程只有0~0.6 A的电流表,开关若干。请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种最精确的方法测量出阻值约为20 Ω左右的待测电阻R x阻值。要求: (1)画出电路图(可以重复组合电路); (2)写出实验步骤; (3)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7.15中考24.(6分)某同学要测出一个电压约为40V的电压电压(电压保持不变),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电源;一块电压表(量程0-15V);四个阻值已知的电阻,分别为R1(100Ω)、R2(150Ω)、R3(200Ω)、和R4(4kΩ);一个开关及若干导线,请合理选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精确测出电压电压。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电源电压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8.(2017中考)24.现有一个阻值为 20 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约为 15 V 的电源,一个量程为 0~1 A 的电流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测出约为 10 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单刀双掷开关简介 小资料 实物图:符号: 使用方法:单刀双掷开关由动端“刀” 和不动端“1”“2”两个触点组成,使 用时可将“刀”掷向“1”或“2”触 点,起到双控的作用。 二、有滑动变阻器(无电流表) 1.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5V,额定功率约1.5W,一个蓄电池(电压约6V)。定值 电阻R0,电压表一个,电源一个,滑动电阻器一个开关三个,导线若干,请你设计一个电路测(电路不可重组,不能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2.小灯泡上标有“ 3.8V”,电压表(0—3V和0—15V),电流表(0-0.6A和0-3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20? 1A”电源(电压恒为6V)开关、导线若干。(增加定值电阻R0,电路不可重组,发现电流表也坏了)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及如何将少误差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二) 重点、难点: 1.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2. 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少误差的方法。 3. 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4. 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 5. 知道长度、时间与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分析 (一)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 化曲为直:用无伸缩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如测地图上长江的长。 2. 化直为曲法(滚轮法):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则被测长度为圈数×滚轮周长。如测一个椭圆形花坛的周长。 3.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化零为整):测出多个相同的物体的总长度或总厚度,再除以个数或张数即可。如测一本书纸张厚度。 4. 侧少算多法(化整为零):被测物体长度很大时,可先测出其中一小段,然后找出它们间的倍数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长度。 5. 平移法(等量代替法):将被测物体的长度,用刻度尺上相应的长度替代。如测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直径。 (二)误差 1.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 产生误差的原因:(1)与测量工具有关; (2)与测量的人有关。 3. 减少误差的方法: (1)改进测量方法,选用先进而又精密的测量工具;(2)测量的人要细致、认真地进行测量;(3)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4. 误差和错误不同: 测量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避免,而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三)关于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 1. 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这把刻度尺的精确度或准确度、最小刻度值。 2. 实际估读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其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4. 一个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还有单位组成的。 (四)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 (五)学会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与面积规则物体的面积:正方形:S=2a 长方形:S=ab

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科学兴趣小组讲章(2017.9.27): 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测量工具刻度尺直接测量。如果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不能或不易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那么只能用间接测量。间接测量长度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累积法 又叫测多算少法,通过积少成多的办法进行测量,再通过求平均来求得,这种方法还可以减小误差。可用于测纸的厚度和细金属线的直径。如要测某一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可取若干张纸(纸的张数要适量),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所得的商即是每张纸的厚度。 又如,要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我们只要找一支圆铅笔(或粗细适 当的圆柱体),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用有毫米刻 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 是金属丝的直径。 二、化曲为直法 也称棉线法。比较短的曲线,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或没有弹性的柔软棉线替代曲线来测量。方法是把棉线的起点放在曲线的一端点处,让它顺着曲线弯曲,标出曲线另一端点在棉线处的记号作为终点,然后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起点至终点间的距 离,即为曲线长度。 曲线的长度是不易直接测出的,但可以将曲线化为直线,再用工具测出直 线长。例如,测地图上某两城市铁路线的长度,可用棉线使之与地图上的铁路 线重合,再把棉线弄直,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是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 测出如图所示曲线的长度。 取一段没有弹性的棉线,将它与所示图形完全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位置,然后将棉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一距离即为所示曲线的长度。显然,利用此方法还可测出地图上任意两地铁路线之间的图上距离,结合地图上的比例尺,利用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便可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三、滚轮法 比较长的曲线,可用一轮子,先测出其直径,后求出其周长,再 将轮沿曲线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最后将轮的周长与轮滚动的圈数 相乘,所得的积就是曲线的长度。 例如,要测运动场上跑道的长,可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长跑道上 滚动,由滚动的圈数×滚轮的周长,就可算出跑道的长度。 四、平移法 这种测量方法也叫“卡测法”。卡测法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 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 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 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例如,用直角三 角板和刻度尺测球体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硬币的直径、圆柱体的直径等都用这种方法。

电场强度地计算

电场力的性质之考点一(电场强度的理解及计算) 班级::编写:熠 学习目标:1、理解电场强度的矢量性;2、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自主学习:一、三个公式的比较 二、 (1)电场叠加:多个电荷在空间某处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各电荷在该处所产生的电场场强的矢量和. (2)计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题型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正点电荷电场方向背离电荷负点电荷电场方向指向电荷中心 1、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1 =+3.0×10-8C和Q2 =-3.0×10-8C,它们相距0.1m,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r相等,r=0.1m 。求:电场中A点的场强。 2、如图,A、B两点放有均带电量为+2×10-8C两个点电荷,相距60cm,试求:

(1)AB 连线中点O 的场强; (2)AB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离开O 点距离为30cm 处的P 点的场强。 合作学习: 【拓展训练】:3、(2013·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一个均匀的带电圆环, 带电荷量为+Q ,半径为R ,放在绝缘水平桌面上.圆心为O 点,过O 点作一竖直线,在此线上取一点A ,使A 到O 点的距离为d 。求A 点处的电场强度。 方法归纳: 【变式训练】:4、在某平面上有一个半径为r 的绝缘带电圆环: (1)若在圆周上等间距地分布n (n ≥2)个相同的点电荷,则圆心处的合场强为多少? (2)若有一半径同样为r ,单位长度带电荷量为q (q >0)的均匀带电圆环上有一个很小的缺口Δl (且Δl r ),如图所示,则圆心处的场强又为多少? 方法归纳:补偿法。 解题关键:把带有缺口的带电圆环―――→转化为 点电荷 解析: (1)当n 分别取2、3、4时圆心处的场强均为零,结合点电荷电场的对称性可知,n 个相同的点电荷在圆心处的合场强为零. (2)可以把均匀带电圆环视为由很多点电荷组成,若将缺口补上,再根据电荷分布的对称性可得,圆心O 处的合场强为零,由于有缺口的存在,圆心O 处的电场即为缺口相对圆心O 的对称点产生的电场,其电场强度为该处电荷(可视为点电荷)在O 点的电场强度(包括 大小和方向).其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 =k q Δl r 2,方向由圆心O 指向缺口. 答案: (1)合场强为零 (2) k q Δl r 2,方向由圆心O 指向缺口 分析电场叠加问题的一般步骤 电场强度是矢量,叠加时应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电场的叠加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分析计算的空间位置; (2)分析该处有几个分电场,先计算出各个分电场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依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矢量和. 题型二特殊带电体产生的电场

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

长度测量的几种特殊方法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有钢卷尺、三角尺、直尺,而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仪器并不常用。那么当我们手边测量工具仅限直尺和三角尺时,而测量的对象却是特殊情形下物体,如:一张邮票的厚度,学校旗杆的高度或一弯曲的钢圈长等。这些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用直尺或三角尺测量。该怎么办呢? 下面我就针对具体的测量对象介绍几种特殊方法: 1.累积法:它又包含两类,一类是测多算少,如求金属丝的直径,一张纸(或邮票)的厚度时就可采用此法。测前者的具体做法如图1示:将金属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金属丝绕圈的累积长度L,再除于长度L对应的匝数n,即可求得金属丝直径d=L/n;测一张邮票厚度时,可先测出一沓(30或50张)的厚度,同上法,即可求出一张纸(邮票)的厚度。另一类是以少求多,如:测一座楼房的高度,但手边只有米尺,怎么办?提示:你可以先测出任意一层楼梯中一个台阶的高度h,其次,数出楼层数m 和一层楼的台阶数n,即可求出楼高H=m nh。 图1 2.棉线法:即化曲为直法,此法测弯曲的物体长度、弧长等较方便。如图2示:测量一弯曲金属工件的长度,具体做法:将柔软的的无弹性的细线与被测部分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与被测弯曲部分重合的起、终点,然后把曲线拉直,用直尺测出其长度,即为弯曲金属工件的长度。

图2 3.配合法:即用刻度尺和三角尺配合使用测量长度,该方法对于测圆、球直径、圆锥高、人身高、硬币直径等较方便。如测圆锥高见图3示,测球或者硬币直径见图4示。 图3 图4 4.比例法:利用被测物和参照物及其阳光下的影子组成相似图形,通过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被测物的高度。如:粗略测量某建筑物或某棵树的高度,当然它可以用现代化的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或微波测距仪来直接测量,但手边没有这些现代化仪器,只有普通的皮卷尺时,利用该法依然可以巧妙的测出来。 具体测量见下图5示,a.将一个竹杆竖直立于地面,平移竹杆使杆顶的影子和树顶的影子恰好重合,记下影子、杆和树所在的地面位置依次标记为A、B、C。b.放下竹杆,用卷尺测出竹杆长h1,AB长S1,BC长S2,c.利用比例式h1/h2=S1/(S1+S2),求出树高h2。同样办法,可求楼房高度。

特殊方法测量电功率

例1、如左图:电源电压一定,定值电阻 R 阻值已知,要求测定额定电压为 U o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断开S 、闭合S 2,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U 。; 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 Si,断开Q,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 U,则此时R 两 端电压为U-U O ,通过R 之电流等于(U-U o ) /R,因串联,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也 等于(U-U o ) /R.由 P=IU 得出 P o = U o ( U —U o ) /R 练习:1.如右图:电源电压一定, S 是单刀双掷开关,定值电阻 R=10Q ,要求 测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疋, ①当S 接 ②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4.5V,则此时R 两端电压为 时,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_________ V; 不变,S 改接 _______ ,此时若电压表的示数 V,通过R 之电流等于 A,因串联,所以通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2.现只有一块电压表,若干导线,滑动变阻器, ,已知阻值为R o 的定值电阻,开 关,电源等器材来测定额定电压为 U o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路图如右图: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2),先将表接到 _ ,使电压表示数达到 _;再把电压表改接到 _ U,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可表示为 过灯泡的电流与 R 中电流 关, (能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的求数为 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W. ,闭合开 处,此时 。(3)则小灯泡的 3.现只用一块电压表,若干导线,滑动变阻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R o ,单刀 双掷开关,开关,电源等器材来测定额定电压为 U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 路图如右图,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2)闭合S,将S i 拨到位置_,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再将开关Si 拨到位置 _________ ,此时 _____ (能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电压表读数为 ? U,此时电路中的 电流可表示为 练习:4.如右图:电源电压 。(3)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例2、如左图:电源电压一定,定值电阻 R 阻值已知,要求测定额定电压为 U o 的小 灯泡的额定功率①闭合0、断开&,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 U o + R 此时灯恰好 - 正常发光。②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 Si 、闭合&,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通过 灯的电流为I- ( U o +R 0③则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定, 定值电阻R=10Q,要求测定额定电压为 2.5V P o = U o (I — U o *R _(8>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步骤: (1)将S 拨到 ________ ,移动滑片,使电流表 A; (2)将S 拨到2,滑片位置 ___________ ,此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 示数为 0.45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______ W 。 5.如右图:电源电压一定,定值电阻 R D 阻值已知,要求测定额定电压为 U o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步骤:闭合S, ______________ ,使Ai 的示数等于 _ ; 再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6.如左图:电源电压一定,定值电阻 R D 阻值已知,要求测定额定电压为 U o 的小灯 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步骤:(1)闭合s,将s 拨到位置 阻器,使电流表示数I i 和R D 的乘积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滑动变 (2)再将开关S i 拨到位置 _______ ,此时变阻器滑片位置 _____ (不动或向 右滑或向左滑),记录此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则小灯泡

电场强度的几种计算方法

电场强度的几种求法 一.公式法 1.q F E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是确定值,其大小和方向与试探电荷无关,试探电荷q 充当“测量工具”的作用。 2.2 r k Q E =是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决定式,E 由场源电荷Q 和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r 决定。 3.d U E =是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式,只适用于匀强电场,注意式中的d 为两点间的距离在场强方向的投影。 二.对称叠加法 当空间的电场由几个点电荷共同激发的时候,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其合成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如图,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 例:如图,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

电薄板相距为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如图中a 点处的场强为零,求图中b 点处的场强多大 例:一均匀带负电的半球壳,球心为O 点,AB 为其对称轴,平面L 垂直AB 把半球壳一分为二,L 与AB 相交于M 点,对称轴AB 上的N 点和M 点关于O 点对称。已知一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距离其为r 处的电势为r q k =?。假设左侧部分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 E 1,电势为1?;右侧部分在M 点的电场强 度为E 2,电势为2?;整个半球壳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3,在N 点的电场强度为E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有E 1>E 2,1?>2 ?

B .若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有E 1<E 2,1?<2 ? C .只有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才有E 1>E 2,E 3=E 4 D .不论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是否相等,总有 E 1>E 2,E 3=E 4 答案:D 例:ab 是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 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 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 E1>E2 B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 E1>E2 C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A B M O N L

(完整版)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特殊方法测电阻(经典详尽)

测出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的特殊方法 一、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流表、定值电阻R、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二、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流表、最大阻值为R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说明:把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阻值最大端不变时,可以把它当一个定值电阻来使用,方法如前一题。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可以滑到最左边和最右边的,还有如下方法。 实验步骤: 1、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a端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1; 2、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b端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2。 表达式: 三、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流表、变阻箱、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说明:变阻箱调到某个阻值不变时,可以当定值电阻使用,也可以当滑动变阻器来使用,当然要更关注用等效替代法来解此题(见下面的三种方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实验步骤: 1、S接a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 2、S接b时,调变阻箱,使电流表 示数的示数也为I 表达式: 实验步骤: 1、S1闭合时,读出电流表示数I 2、S2闭合时,调变阻箱,使电流表 示数的示数也为I 表达式: 实验步骤: 1、把变阻箱调到0Ω时,闭合S, 读出电流表示数I; 2、S闭合时,调变阻箱,使电流表 示数的示数为I 2 1 表达式: 四、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电压表、定值电阻R、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实验步骤: 1、如图,闭合S,先测出R x的电压 U1; 实验步骤: 1、如图,闭合S,先测出R的电压 U1; 实验步骤: 1、如图,闭合S,先测出R x的电压 U1; 2、拆下电压表,接到R的两端测出

(教师版)电阻的特殊测量方法(最新整理)

(教)电阻的特殊测量的方法 (一)伏安法 1.原理:由欧姆定律推出R=U/I 2.电路图: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把滑变的作用和多次的量的目的改成填空形式比较好,并且提出问题:对于小灯泡的电阻,能用此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吗?为什么? 图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图2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一、安阻法: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如果电压表坏了,但又没有多余的电压表,手头却还有一只已知电阻R 0,此实验怎样继续进行? 方法一:没有电压表,不能测电压。但有了定值电阻,可以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组合起来,起到电压表的作用。但必须和R x 并联。(可以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来代替电压表) 电路图: 步骤:如上图所示,先用电流表测R 0中的 电流,其示数为I 1,这时可求出 电源电压U =I 1R 0 ;再测R x 中的电流,其示数是I 2; 表达式R x =02 1R I I 方法二:上述方案中电流表要两次连接,能否只连接一次完成实验? 电路图: 步骤:如上图所示,当开关S 1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开关S 2闭合 时,电流表示数是I 2 表达式R x =02 1R I I 方法三:能否用一只单刀单置开关? 电路图: 步骤:如图所示。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S 闭合时,电流示数 是I 2, 表达式R x =02 11R ΙΙI

方法四:能否将R 0 、Rx 串联起来测量? 电路图: 步骤: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S 断开时,R 0 和Rx 串联,电流表示数是I 2; 表达式R x =02 12R ΙΙI -方法五:能否用一只滑动变阻器代替上题中的R 0 电路图: 步骤: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的最大值为R 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边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2 表达式R x =02 12R ΙΙI -二、伏阻法: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如果电流表坏了,但又没有多余的电流表,手实却还有一只已知电阻R 0,此实验怎样继续进行?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上一方法解决下面问题,所以可以让学生设计电路图(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代替电流表) 方法一电流表,不能测电流。但有了定值电阻,可以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组合起来,起到电流表的作用。但必须和R x 串联。 电路图: 步骤: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先用电压表测R 0两端的电压,其示数为 U 1;再用电压表测R x 两端的电压,其示数是U 2 表达式R x =01 2R U U 方法二:能否只连接一次电路? 电路图: 步骤:如图所示,R 0 与Rx 串联,当开关S 1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为U 1;当开关S 2时,电压表测的是R 0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 示数为U 2; 表达式R x =02 21R U U U -方法三:能否用一只单刀单置开关? 电路图: 步骤:如图所示,当开关S 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U 1 ;当S 2断开时,电 压表其示数为U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