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重难点[1]
- 格式:pdf
- 大小:152.83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重点作家文学常识整理一.作家文学常识作家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当代著名文学、史学界权威人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中国历史学、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文学方面,被官方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列为“鲁郭茅巴老曹”的第二位。
代表作诗集有《女神》、《瓶》等,戏剧有《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并任《清华周刊》《新华学报》的编辑和校内编辑部的负责人。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同年8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
1922年3月,写成《律诗的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标志着他在新诗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就。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拓展:在创建格律体时,闻一多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就是三美:诗的实力不独包括着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
音乐美是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这一点不包括为特殊效果而运用声音。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文学常识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一、考点解读《泰州市二OO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语文科"II.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一)知识积累'中的"2.文学常识'明确指出:要"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此项考查内容"以教参建议精读的篇目为准'。
二、考点分析年份题型分值比率考查知识点备注2021年填空题21.3%作品内容2021年填空题21.3%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性格2021年填空题21.3%作家的国籍与名字三、复习策略语文常识包括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文体知识重点掌握的是:记叙的要素、人称、顺序、详略;说明对象、特征、方法;议论的论点、论据、论证。
文学常识重点掌握的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作品。
文化常识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日常生活常常应用的文化常识。
综观我市近三年的中考试题, 对文学常识的考查形式, 都是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结合, 来进行考查。
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名著、年代、主要人物的了解;2、对名著中著名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对人物的评价;3、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了解。
在复习过程中, 应通过合作学习, 分工协作, 着重整理文言课文与名著的有关知识:①、年代;②主要内容、情节;③主要人物的姓名、性格特点以及和他们有关的著名事迹;④对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
四、考点要点梳理有关6部名著的文学常识见《语文中考复习指南》P.19-20;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部分, 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见《语文中考复习指南》P.14-15。
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基本知识可结合阅读训练时有机穿插。
这里梳理的是课本中涉及的文言作品的文学常识。
七班级文学常识《古代寓言二则》1.《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 韩非, 战国末期哲学家, 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三峡【文学常识】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著有《水经注》四十卷。
【主旨归纳】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点】(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作者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山的连绵、高峻可见一斑。
写水,那么根据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
如写夏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水流迅猛、湍急的特点。
(2)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从全文看,写山为静,写夏水为动,写春冬景色静中微动,写萧瑟之秋,那么文气转为沉重、凄清、悲凉。
(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
本文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内容理解】(1)①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的挺拔险峻,“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②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八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清幽。
③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④文中侧面写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⑥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⑦文章写三峡的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课文描写了三峡的山和水,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因此写峡必定要从山写起,三峡的景色特征之一即山高岭连,所以从山起笔,符合其特征。
另外,先写山势能揭示水流迅疾的原因(山高,水的落差大;山连,水不外泄;峡窄,断面小,单位面积里水的流量大),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一、教学目标1、复习从先秦文学到元明清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文学知识2、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二、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从先秦文学到元明清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文学知识三、教学安排2课时四、教学步骤附:习题、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是()A.《离骚》B.《诗经》C.两汉乐府诗D.楚辞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春秋》B.《国语》C.《史记》D.《汉书》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A.《登幽州台歌》B.《山居秋暝》C.《芙蓉楼送辛渐》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是()A.艰涩隐晦B.气势磅礴C.沉郁顿挫D.豪放飘逸5.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是()A.晏殊B.柳永C.欧阳修D.辛弃疾6.《诗经》收录的诗歌共()A.300篇B.305篇C.316篇D.315篇7.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A.《左传》B.《尚书》C.《战国策》D.《国语》8.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汉书》B.《后汉书》C.《三国志》D.《史记》9.《出师表》的作者是()A.曹操B.诸葛亮C.曹植D.曹丕10.李贺诗的艺术风格是()A.古朴平易B.瑰奇幽峭C.沉郁顿挫D.优美感伤11.《诗经》中的宗庙祭祀音乐属于()A.风B.大雅C.小雅D.颂12.被钟嵘《诗品》称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作品是()A.《燕歌行》B.《古诗十九首》C.《诗经》D.《离骚》13.开启了伤时悯农主题的唐代诗人是()A.杜甫B.白居易C.韦应物 D.孟郊14.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是()A.柳永B.周邦彦C.姜夔D.张炎15.《诗经》句式整齐,以()A.三言为主B.四言为主C.五言为主D.七言为主16.贾谊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下列属于其代表作的是()A.《上林赋》B.《吊屈原赋》C.《子虚赋》D.《七发》17.杜甫被称为()A.“诗鬼”B.“诗仙”C.“诗圣” D.“诗魔”18.被誉为“花间鼻祖”的是()A.欧阳修B.温庭筠C.苏轼 D.周邦彦19.属于姜夔作品的是()A.《声声慢》(寻寻觅觅)B.《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C.《扬州慢》(淮左名都)D.《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0.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的是()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2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出自()A.《登池上楼》B.《归园田居》C.《晚登三山还望京邑》D.《西洲曲》9.《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A.陈子昂B.宋之问C.刘希夷D.骆宾王22.下列哪位诗人的诗被称为“山谷体”()A.苏轼B.杨万里C.王安石D.黄庭坚23.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是()A.《诗经》B.汉乐府民歌C.《离骚》D.《古诗十九首》24.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是()A.《西洲曲》B.《陌上桑》C.《木兰诗》D.《孔雀东南飞》25.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A.高适B.孟浩然C.王维D.王昌龄26.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的宋代词人是()A.晏殊B.欧阳修C.李煜D.柳永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著作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是()A.《论语》B.《庄子》C.《左传》D.《战国策》2.永明体的创造者有()A.谢朓B.谢灵运C.沈约D.陶渊明3.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A.韩愈B.元稹C.柳宗元D.白居易4.属于唐传奇兴盛期作品的是()A.陈玄祐《离魂记》B.杜光庭《虬髯客传》C.沈既济《枕中记》D.蒋防《霍小玉传》5.文学史上的“三苏”指()A.苏舜钦B.苏轼C.苏辙D.苏洵6.现存的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山海经》B.《庄子》C.《楚辞》D.《淮南子》7.先秦诸子散文《孟子》的特点有()A.想象奇特B.浅显易懂C.长于论辩D.气势磅礴8.下列作品为陶渊明所作的有()A.《桃花源记》B.《五柳先生传》C.《赠白马王彪》D.《归去来兮辞》9.属于“文章四友”的作家是()A.沈佺期B.张若虚C.杜审言D.苏味道10.下列诗人属于江西诗派的有()A.陈师道B.杨万里C.范成大D.黄庭坚11.属于西汉赋作家的是()A.枚乘B.扬雄C.班固D.张衡1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有()A.王维B.岑参C.王昌龄D.孟浩然13.下面属于五代南唐词人的有()A.温庭筠B.冯延巳C.李璟D.韦庄14.宋初的诗派有()A.白体B.古文体C.晚唐体D.西昆体15.属于“永嘉四灵”的诗人有()A.陈师道B.赵师秀C.陈与义D.翁卷16.下列著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有()A.《老子》B.《论语》C.《荀子》D.《韩非子》17.下列作品属于扬雄“四大赋”的有()A.《蜀都赋》B.《甘泉赋》C.《羽猎赋》D.《长杨赋》19.下列作品属于曹植所作的有()A.《洛神赋》B.《燕歌行》C.《赠白马王彪》D.《观沧海》20.晚唐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有()A.杜牧B.罗隐C.皮日休D.陆龟蒙21.花间词的代表作家有()A.苏轼B.温庭筠C.韦庄D.白居易22.《诗经》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有()A.赋B.比C.兴D.颂23.汉赋经历的发展阶段有()A.骚体赋B.大赋C.抒情小赋D.写景小赋24.韩孟诗派的代表诗人有()A.韩愈B.孟郊C.钱起D.杜牧25.属于“苏门四学士”的作家有()A.苏辙B.黄庭坚C.秦观D.晁补之26.下列各项中,作家与其散文代表作对应正确的是()A.苏洵《六国论》B.曾巩《黄州快哉亭记》C.王安石《前赤壁赋》D.苏轼《石钟山记》三、判断1.《尚书》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书经》。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方法技巧总结一、课标解读1.了解和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包括:掌握重要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以及外国作家的国别)、艺术风格等;掌握重要作家的作品和出处;掌握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浅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著述。
2.了解和掌握《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能背诵240篇(段)优秀诗文,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识记,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
二、考点突破(一)考点梳理考点一:作家简介1.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白,字太白。
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温馨提示】考常识就是考识记。
识记的内容紧紧围绕作家、作品、文化知识进行;识记的范围,意识课本里出现过的,二是有代表性的、知名度高的。
【归纳总结】排除法文化常识涉及写作背景,文中反映的文风、民情、文学倾向等。
当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时,一是直接作答,这是建立在极有把握的情况下。
二是采取排除法,"缩小包围圈",即排除迷惑选项。
考点二:课文理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杨修之死》选自清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第一单元目录第1课《春》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知识结构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
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
④段春花图。
⑤段春风图。
⑥段春雨图。
⑦段迎春图。
{描写具体,绘春}3、赞春:⑧段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
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
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不能颠倒。
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
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高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最全汇总常考的文学常识题
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高中语文有哪些文学常识知识,重点的文学常识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高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大全1、鲁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且介
亭杂文》(或《坟》或《华盖集》等)等杂文集。
2、我国第一部编年史着作是《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着作是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着);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崩溃
和解体过程。
他的“三部曲”名作还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颂”是宗庙祭祀
的乐歌。
手法上,《诗经》使用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他
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5、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明传奇的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传奇的代表作是洪升的《长生殿》。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教案叶县高中语文组潘遂伟教学目标:1. 识记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分类及特点。
2.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3.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过程与方法1.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并且识记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
2.讲练记结合,牢固掌握文学常识。
重难点: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文学常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但很多学生认为文学常识内容多、分值小,花太多时间去记不太划算,倒不如记一两个近义词或成语,于是就放弃。
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文学常识固然内容多,但只要有巧妙灵活的方法,就可以化繁为简、化多为少,轻松而又高效率地记住。
1 .突出重要性、一流性重要:指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并对当代或后代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作品及这些作品的作家。
纵观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可以发现在中国作家及代表作品的命题方面,所取材料都是重要的、一流的,所以备考时,对各个时代的重要的、一流的作家的姓名、字号、籍贯、生活时代、代表作品、文集的名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应准确熟记。
2. 重视课本适当迁移从多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来看,考查中国作家的知识基本上还是以课内知识为主,再加上今年是新教材实行的第一年,这一特点将更加明显.由于高考的竞争性与选拔性,命题又会涉及一些课外的知识,而课外的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如:笛福的《鲁禀逊漂流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这就体现了命题的特点:重要性、一流性。
多年来,并未出现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
二.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各个小组展示所预习的历代选官制度。
三.知识梳理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一)散文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高考文言文重点常识归纳文学常识积累近几年高考增加了对文言文常识的考察,为了方便大家复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重点文言文常识,供大家参考!文言文常识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走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 劾:检举,揭发。
9. 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 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③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走罪。
22. 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包括了《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它们分别选自《孟子·告子》和《列子·汤问》。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课文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透彻。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六年级文言文二则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学弈(yì)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注释_________①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为后人所加。
弈,下棋。
②[弈秋]“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③[通国]全国。
④[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诲。
⑤[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⑥[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这里读zhuó。
⑦[之]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⑧[弗若]不如。
⑨[为]因为。
⑩[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这里读yú。
⑪[然]这样。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注释_________①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以:认为。
④日中:正午。
⑤[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篷盖,像雨伞一样。
⑥[及]到,到了。
⑦[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的为盘,方的为盂。
⑧[沧沧凉凉]寒凉。
⑨[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
文学常识辑录1、《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春》《背影》——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3.《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
4.《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5.《钱塘湖春行》《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散文集);《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小说集);《风筝》《雪》选自《野草》(散文诗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共9篇。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7.《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8.《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9.《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10.《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全集》。
《雷电颂》,节选自历史剧《屈原》。
《静夜》选自诗集《星空》。
作者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11.《伊索寓言》是一部语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
1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诗人普希金。
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13《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登飞来峰》)14.《最后一课》,法国作家都得。
(普法战争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爱国精神)15.《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观沧海》),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辨析与运用重难点解析:文言文实词、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并能根据上下文进行准确辨析。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文言文句子翻译重难点解析:文言文句子翻译是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点,考生需要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注意句式、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3. 文言文断句重难点解析:文言文断句是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把握能力,考生需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结构进行断句,注意常见的断句标志。
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理解重难点解析:现代文阅读理解是考查考生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考生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结构特点,以及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
2. 文学作品的鉴赏重难点解析:文学作品的鉴赏是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的提升,考生需要了解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
3. 文学常识重难点解析:文学常识是考查考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文学体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
三、作文1. 写作技巧重难点解析: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如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
此部分考查考生对写作方法的运用。
2. 文体选择与表达重难点解析: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并能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
3. 语言运用重难点解析:作文的语言运用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考生需要运用丰富的词汇、句式,使文章表达流畅、生动。
四、综合运用1. 诗歌鉴赏重难点解析:诗歌鉴赏是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能力的提升,考生需要了解诗歌的作者、背景、主题,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艺术手法等。
2. 名著阅读重难点解析:名著阅读是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掌握程度的体现,考生需要熟悉名著的内容、人物、情节,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0XX高考复习资料:重点文学常识汇总一、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六经”(又称“六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为孔子修订。
书中记事语言极为简练,用词遣句“字字针砭”,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由于记事简略,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
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传”的意思是:解释经书的文字(或著作)。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国语》是我国最早国别体史书,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
墨子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庄子名周,战国人,道家学派。
代表作《庖丁解牛》,著有《庄子》,又名《南华经》。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子名非,战国末期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传统文化之文学常识教案(二)教学目标: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并称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2. 识记并掌握常见作品并称及其内容。
3.在识记的基础上会灵活处理高考题。
过程与方法1.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并且识记作家并称和作品并称。
2.讲练记结合,牢固掌握文学常识。
重难点:运用识记内容灵活处理高考题。
教学过程一. 导入这一节课我重点学习“作家并称”和“作品并称”。
所谓“作家并称”,是把某些相关联的作家合在一起称呼。
我们学习的时候,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
所谓的“作品并称”,是把把某些相关联的作品合在一起称呼,学习这些作品,要掌握其作者和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
二.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各个小组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家并称”和“作品并称”。
三.知识梳理(一)作家并称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三)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四)诗歌(一)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二)诗歌的特点:①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1 第一次课(第一单元) 一、文学常识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小说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三)《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 (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著名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五)《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二、生字词语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桑(shâ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2.注音。 皂荚jiá树 攒(cuán) 成 拗(ǎo)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ân )轻捷(jiã )蟋蟀(xī shuài) 臃肿(yōnɡ zhǒnɡ)相宜(yí) 书塾(shú)蝉蜕(tuì)人迹罕至( jì hǎn)人声鼎沸(dǐnɡ)斑蝥(máo) 窍(qiào)覆盖 (fù)收敛( liǎn ) 脑髓(nǎo suǐ) 秕谷(bǐ ɡǔ) 鉴赏(jiàn shǎnɡ)肿胀(zhànɡ)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ï
叮嘱(dīnɡ zhǔ) 恐惧(kǒnɡ jù) 骊歌(lí)花圃(pǔ )耻笑(chǐ) 玉簪花(zān)衣襟(jīn ) 掸子(dǎn zǐ) 徘徊(pái huái)栅栏(zhà lán)蒲公英(pú)鸡毛掸dǎn子 咻xiū咻 玉簪zān花 骊lí歌 花圃pǔ 懒惰duî
丑陋(lîu) 讪笑(shàn)嫉妒(jí dù )啄(zhuó)吐绶鸡(shîu) 篱笆(lí bā)沼泽(zhǎo zã)沮丧(jǔ sànɡ) 嘎(ɡā)泥泞(nìnɡ)骇人(hài) 简陋(lîu)铰链(jiǎo liàn) 冰雹(báo) 木屐(jī) 飕(sōu) 佣人(yînɡ)灌木(ɡuàn)恭敬(ɡōnɡ jìnɡ)火钳(qián) 弥漫(mí màn)瞬息(shùn)幽寂(jì)延绵(yán mián ) 荒草萋萋(huānɡ qī)
高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摘抄 高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摘抄 导语: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大家快来看看吧。
1. 曹雪芹《红楼梦》 纪昀(字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梁启超(字卓如)《饮冰室合集》 2. 王维、孟浩然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3.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5.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6. 朱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 7. 韩愈,字退之 ,中唐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世称韩吏部,又称 韩昌黎 ,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 。著有《昌黎 先生集》四十卷。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文学家苏轼 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代表作有《扬州慢》。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9.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0.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四书集注》 11. 杜甫,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12. 伛偻,黄发:老人 13.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被称为“诗魔”,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白香山诗集》 14.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著有《新序》、《说苑》等。编修《》。 15. 五代: 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虞美人》《凤栖梧》等 16.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17.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18.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赋、比、兴,雅包含《大雅》、《小雅》)。 19.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 游记》 20.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 21.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22. 岁寒三友:松竹梅 23.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4. 《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编订的国别体断代史。 25. 高适: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别__》、《燕歌行》等是他的代表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他的名句。 26. 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7.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28.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29. 五行:金、木、水、火、土 30. 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骆宾王、杨炯),著名文学 家,字子安,《腾王阁序》是其代表作。“____,天涯若比邻”是他的名句
文·学·常·识 外国文学常识梳理 1.古希腊: ②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古希腊戏剧家,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4.英国: ①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四部合称为四大悲剧)。 ②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长篇政治讽刺诗《唐璜》。 ③狄更斯,十七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 5.法国: ①莫里哀,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代表作《悭吝人》《伪君子》均为讽刺喜剧。 ②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描写于连野心勃勃的长篇小说《红与黑》。 ③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④雨果,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和代表作家。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⑤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和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6.德国: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 7.苏俄: ①普希金,俄国诗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之始祖。诗《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②果戈理,十九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 ③屠格涅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父与子》、散文故事集有《猎人笔记》。 ④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⑤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大师。短篇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 ⑥高尔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⑦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作是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美国: ①惠特曼,民主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草叶集》创立了自由诗体。 ②欧·亨利,美国作家,短篇小说《麦祺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③海明威,美国现代小说家,《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 9.印度: 泰戈尔,近代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沉船》和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10.日本:川端康成,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伊豆的舞女》《雪国》
中国文学常识梳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它也称《诗》或《诗三百》。《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 2.春秋战国: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②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③屈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体诗”(积极浪漫主义)创始人。著有《离骚》《九歌》《九章》等二十五篇,收在西汉刘向编的《楚辞》里。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④孟轲,儒学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 ⑤庄周,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⑥荀子,名况,战国时赵国人,著名思想家。主张“性恶论”。《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是先秦儒家重要作品。 ⑦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为法家重要著作。 ⑧吕不韦,战国时秦相。《吕氏春秋》相传是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名《吕览》,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 3.两汉: ①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贾谊,世称贾生,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过秦论》《论积贮疏》。 ③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④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 4.两晋: ①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 ②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 5.唐: ①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唐初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②王维,字摩诘,唐代田园诗人,《王右丞集》。 ③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浪漫主义风格。著有《李太白集》。 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诗圣”。唐代著名诗人。现实主义风格。著有《杜少陵集》。 ⑤岑参,唐边塞诗代表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⑥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⑦刘禹锡,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 ⑧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⑨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人,唐代文学家。著有《柳河东集》。 ⑩杜牧(803-852)牧之,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之称。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⑩①李商隐,字义山,唐代诗人。有《李义山诗集》。 ⑩②李煜,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著有《南唐二主词》 6.两宋: ①柳永,原名三变,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有《乐章集》。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 ③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领袖。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④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宋朝著名的政治革新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⑤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东坡全集》。 ⑥秦观,字少游,宋朝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 ⑦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名女词人。《漱玉词》婉约清新,被称为“易安体” ⑧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 ⑨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人,南宋理学家。主张“文以载道”,用形象的诗歌来阐说抽象的理学和人生哲学。 ⑩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为主,词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⑩①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文山先生全集》。 7.元: ①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合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②王实甫,元戏曲作家。著作《西厢记》 ③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家和散曲作家。《汉宫秋》《天净沙·秋思》。 ④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长篇章回小说 ⑤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8.明清: ①汤显祖,明代杂剧家,《牡丹亭》 ②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③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我国古代伟大的小说家。《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9.近现代: ①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著有《饮冰室合集》。 ②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③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 ④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杰出作家,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林家铺子》 ⑤徐志摩,浙江海宁人。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 ⑥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小说《沉沦》。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 ⑦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西方美学史》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著作。 ⑧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⑨老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⑩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红烛》《死水》 ⑩①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五四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小说集《超人》《往事》和通讯集《寄小读者》等。 ⑩②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篇小说《边城》和长篇小说《长河》等。 ⑩③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有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报告文学《包身工》。 ⑩④丁玲,原名蒋冰之,现代作家。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⑩⑤周立波,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山乡巨变》,短篇小说《湘江一夜》等。 ⑩⑥赵树理,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等。 ⑩⑦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⑩⑧曹禺,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⑩⑨魏巍,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②⑩贺敬之,著名诗人、剧作家。作品有大型歌剧《白毛女》,诗作《回延安》《雷锋之歌》 ②①张爱玲,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倾城之恋》《金锁记》。 ②②舒婷,当代诗人。朦胧诗派代表。诗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