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贾岛诗中“推敲”的故事

贾岛诗中“推敲”的故事

贾岛诗中“推敲”的故事
贾岛诗中“推敲”的故事

贾岛诗中“推敲”的故事

写作分类:故事

贾岛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他的“推敲”一词的故事被后人传

为佳话.

贾岛年轻时,由于家里贫穷,出家当了和尚.有一年,他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有个好朋友李凝,居住在长安城外一个偏僻幽

静的地方.一次,他去拜访李凝,到了李家已经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

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贾岛诗兴大发,思考把这夜景写成

一首诗.他在李家住了几日,临行时写成了《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便

告辞回长安了.诗的内容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在回家的路上,还在字斟句酌,反复思索.但他有一处拿不定

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

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

知是“敲”还是“推”好.手一边做着“推”的姿势,一边做着“敲”的姿势,反复斟酌,不知不觉地就进了长安城,忘记了自己是骑着驴子

走在大路上.

恰巧这个时候,代理京城行政长官的韩愈的仪仗队经过这里,贾岛只顾思考没有躲开,结果他骑着驴冲撞了仪仗队.

“僧人为什么把我的队伍扰乱了?”韩愈见到这种情况奇怪地问.

贾岛这才猛然清醒,知道自已闯了大祸,赶紧把事情经过说清楚.

韩愈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对贾岛的“苦吟”精神极为赞赏,让贾岛把

诗再念一遍,沉思了一会儿,笑呵呵地说:“用‘敲’字好,月夜访问

友人,即便门是虚掩,也该敲门而人,才符合常理.而且,用有声的‘敲’比起‘推’字,更体现寓静于动.笃、笃、笃的敲门声,在静寂的夜空

中回响,更能衬托出和谐、幽静的美的意境.”贾岛听后顿开茅塞,深

深拜谢.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