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尝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输电能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与效益起重要作用。要使其正常运行必须分析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本文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设计方面;二、施工方面;三、运行方面;

四、组织管理方面。

一、设计方面

1.首先主要选择有资质的并符合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根据勘察文件及其用户负荷等一些情况,精心组织力量进行设计。使其设计成果能够满足业主要求又能突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及检修方便。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1)运行产品可靠性;

2)产品类型和功能选择;

3)控制器选取和控制方式问题;

4)补偿效果和控制方式问题;

5)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问题;

6)谐波影响和电容器保护问题。

2.要做好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前。

二、施工方面

1.制定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把好施工第一关。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及质量事故。

2.组织专业质量知识施工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严格执行各级验收及工序控制制度。

3.安装好后的设备要及时进行保护,现在的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工期比较紧、交叉作业多特别要注意防水、防潮、防撞击措施,使其在投运前能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运行方面

1.温度

温度对电容器的运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环境温度和工作温度。

1)环境温度

电容器组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摄氏度,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摄氏度,一年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摄氏度。超出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却或将电容器组与网络断开。安装地点温度一般通过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并且必须做好温度记录。安装点选择在室内各层电容器总装设高度2/3左右处装置温度计,因为这是室内散热条件最差的地方,由该处反映的温度也最真实。这样测得的温度才能较正确地反映出室内环境的实际温度。

2)工作温度

电容器运行时外壳的温度,通常不准超过55摄氏度,为了便于监视电容器运行中的温度,可在电容外壳上的最热点,即通常为铭牌附近或其下方1—2cm处,粘贴示温蜡片,以测试与显示电容器的实际发热程度。

2.允许过电压

电容器组允许连续运行的过电压为1.1倍额定电压,即它可以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在运行中由于倒闸操作、电压调整、负荷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会引起过压。电容器组允许短时过电压,其短时过电压数值由过电压的时间加以限定。如表〈1〉

电容器组允许的工频过电压

工频过电压

最长持续时间

说明

1.10un

连续

电容器运行中任何一段时间的最高平均值

1.15un

每24h中30min

系统电压的调整与波动

1.20un

5min

轻负荷时电压升高

1.30un

1min

轻负荷时电压升高3.允许过电流

电容器组应维持在三相平衡的额定电流下工作,如暂不可能,电容器组允许在其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在运行中由下列原因常会引起过电流。

1)电容器的电容值正偏差;

2)变电所母线电压较电容器额定电压高;

3)电网有谐波电压;

4)电网轻负荷运行引起高电压;

5)电网频率高于额定频率50Hz;

6)由于发生故障或操作引起暂态过电压。

4.电容器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当切断电容器组时,会出现电感、电容回路的振荡现象,从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当电容器组与电源接通的瞬间,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和幅值会随时间产生一定的变化,该变化过程称暂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电容器组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现象。因此,实用中应尽量减少电容器组的操作次数。进行电容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正常情况下全部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电容器的开关后拉开各路出线开关;正常情况下全站恢复送电时,应先合上各路出线开关后合上电容器线的开关。

2)全所事故停电后,必须先拉开电容器的开关。

3)电容器断路器跳闸后不得强送电,熔丝熔断后查明原因之前不得更换熔丝送电。

4)电容器不得带电荷合闸,重新合闸前至少放电3min以后进行,所以控制系统不得设置重合闸装置。

5.巡视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事项

运行人员要依据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对运行电容器进行巡视检查。针对以上所说的温度、电压、电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应采取措施或退出运行。如在运行检查中发现以下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拉开电容器组开关。

1)电容器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2)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装置有严重异常响声;

3)电容器外壳有明显的异形膨胀;

4)电容器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5)电容器喷油起火或爆炸。

巡视检查过程中还要按规程要求定期对电容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各项试验均要合格。如表2所示

电容器鉴定性试验项目与标准(参考)

表〈2〉

试验项目

试验标准

两极对壳绝缘电阻

2000MΩ以上(最少不小于1000MΩ)

电容量的测量

与运行中上次试验值比较,范围为+10%-5%

极间交流耐压

与运行中上次试验值比较,范围为±5%;2.1倍额定电压1min 双极对壳交流耐压

电压等级(KV)

0.5以下

1

3

6

10(11/1.732)

1min试验电压(KV)

2.10

4.2

15

21

30

游离电压和高频放电电流测定

在1.1倍额定电压下,高频放电电流不大于1uA

游离电压和高频放电电流测定

在1.1倍额定电压下,高频放电电流不大于1uA

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进行持续负荷试验,即环境温度保持40摄氏度.在1.2倍额定电压下持续运行48小时,此时外壳温升应不高于15摄氏度且不发生异常现象,方为合格。

6.与电容器相配套使用的断路器、放电装置、控制器等保护装置及其它电气连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和配套使用要求。能最大限度的保护电容器的正常运行。正确选择电容器组保护装置的要求有:1)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当电容器发生故障或元件损坏时,应可靠动作。

2)往电容器送电时,保护装置不得有误动作。

3)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应能够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电容器。如果切除电容器组的电源,应便于查出损坏的电容器。

4)方便安装调试和维护。

5)电力损耗应尽可能低。

四、组织管理方面

组织管理贯穿于设计、施工、运行各个方面。这里着重讲投运后的组织管理方面。电容器投运后,组织上要组建一支能够胜任工作的队伍。指派懂管理、会管理、会科学管理的负责人及其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运行人员投入到岗位中去。

组织上要投入资金购置运行检查所必须的工具。还要对一线的运行人员提供教育培训的经费及时间,使员工更好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单位。组织上要做好运行人员的思想工作,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福利待遇,创造和改善工作场所的条件和环境,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在物质上进行奖励,激发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精神上也要激励,采取公开表扬方式,把每个运行人员都看成优秀员工,使每个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努力营造一个工作关系和谐、工作条件良好、工作态度积极、工作行为规范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单位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只有这样员工才会用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投运后的电容器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以上所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逐个进行克服保证电容器正常运行。这样电容器就能源源不断的向线路、设备输出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质量,节约电费开支。

参考文献

1.《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0(2006.5) 2.《进网作业电工培训教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3月版

影响电解电容寿命的因素

关于影响APC秀康系列40KV AUPS电容容值下降的原因分析报告 贵部门的APC秀康系列40KV A-UPS中的BUS总线电路中的核心部件铝电解电容,主要是用于平滑、储存能量和整流后的滤波。 经检测正BUS总线电容为4850UF,平均值才达到1212UF,而准确值为2000UF到2200UF之间。目前只能达到55%左右。负BUS总线电容为5200UF平均值才达到1300UF,而准确值为2000UF到2200UF之间。目前只能达到60%左右。因此影响整机的帯载功率和其他部件的温升升高和加速部件的老化。从而影响其他部件的寿命,也造成电容恶性循环容值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影响电容容值下降和老化的因素如下: 1.电解电容的寿命取决于其内部温度。 从APC秀康系列UPS的设计角度,安装工艺及电容的底部没有安装散热器,只简单的用固定支架固定,影响了电容的寿命和稳定性。而对UPS电源来讲,使用电压、纹波电流、开关频率、安装形式、散热方式等都影响电解电容的寿命。 2.BUS总线上瞬间浪涌电压导致电解电容的非正常失效 如极低的温度,电容温升(环境温度,交流纹波),过高的电压,瞬时电压,甚高频或反偏压;其中温升是对电解电容工作寿命(Lop)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些因素引起电解电容失效和容值下降。 电容的导电能力由电解液的电离能力和粘度决定。当温度降低时,电解液粘度增加,因而离子移动性和导电能力降低。当电解液冷冻时,离子移动能力非常低以致非常高的电阻。相反,过高的热量将加速电解液蒸发,当电解液的量减少到一定极限时,电容寿命也就终止了。在高寒地区(一般-25℃以下)工作时,就需要进行加热,保证电解电容的正常工作温度。如室外型UPS,在我国东北地区都配有加热板。 电容器在过压状态下容易被击穿,而实际应用中的浪涌电压和瞬时高电压是经常出现的。尤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电网复杂,因此,交流电网很复杂,经常会出现超出正常电压的30%,在额定电压的1.34倍电压下,2小时后电容会出现漏液冒气,顶部冲开。根据统计和分析,与电网接近的通信开关电源PFC或BUS输出电解电容的失效,主要是由于电网浪涌和高压损坏。 3 .电解液影响寿命分析 电容正常的失效,电解电容的寿命与温度有指数级的关系。因使用非固态电解液,电解电容的寿命还取决于电解液的蒸发速度,由此导致的电气性能降低。这些参数包括电容的容值,漏电流和等效串联电阻(ESR)。 参考RIFA公司预计寿命的公式: PLOSS = (IRMS)2x ESR(1) Th = Ta + PLOSS x Rth(2) Lop = A x 2Hours(3) B = 参考温度值(典型值为85 ℃) A = 参考温度下的电容寿命(根据电容器直径的不同而变化) C = 导致电容寿命减少一半所需的温升度数 从上面的公式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影响电解电容寿命的几个直接因素:纹波电流(IRMS)和等效串联电阻值(ESR)、环境温度(Ta)、从热点传递到周围环境的总的热阻(Rth)。电容内部温度最高的点,叫热点温度(Th)。热点温度值是影响电容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而下列因素又决定了热点温度值实际应用中的外界温度(环境温度Ta), 从热点传递到周围环境的总的热阻(Rth)和由交流电流引起的能量损耗(PLOSS)。电容的内部温升与能量损耗成线形关系。 电容充放电时,电流在流过电阻时会引起能量损耗,电压的变化在通过电介质时也会引起能量损耗,再加上漏电流造成的能量损耗,所有的这些损耗导致的结果是电容内部温度升高。 4.影响寿命的应用因素

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因素

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分析,对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一般具有几方面的重要因素,例如,蠕变极限、焊接工艺、在金属材料当中所产生的化学成分等,所以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蠕变极限;化学成分 引言 在很多企业中譬如说航空、电力、冶金、化工、石油等,这些行业中材料都是在比较高的温度背景下运行,所以必须利用耐高温的金属原料。在耐高温的金属原料的运行背景下,耐高温的金属原料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性能,金属原料在高温下具有稳定的化学性和高温强度。必须要仔细研习解析耐高温原料的影响元素,才能根据原因运用适当的方法以便提升耐高温金属原料的机械能力。 一、探讨耐热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影响原因的意义 如果从耐热金属材料所使用的环境观察,其性能主要包括在两个方面,也就是它的高温强度以及它的化学稳定性能。但是,如果要是针对耐热金属材料,就必须要认真的分析研究它主要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具体原因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耐热材料指的是具有蠕变变形小、断裂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在使用耐热材料的一些设备时,其设计概念却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曾经把坚决不破坏的设计思想是作为一个安全寿命进行设计的,从思想上主要是以安全设计以及允许损伤设计进行转变的。所谓运行安全设计指的是当局部材料出现破损时,其余下的部分仍然可以承受起破损部位的应力,而不会导致全部的零件出现破损情况,而设计允许损伤时主要是通过假设情况下出现裂纹,而当裂纹在扩展期间内的设备则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对此,基于这种思想变化,对于开发者在设计考虑方法时就必须要做相应的转变,也就是要从一种材料的耐高温度以及对它蠕变的强度极限选择材料,找对方向。 二、耐热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一般耐热的金属材料通常是与能源相关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主要可以分成两种,(1)在静止状态下所应用的部件,例如有喷钼、材料电池电解质、透平叶片、人造卫星使用的热防护板等,但是如果根据卡诺循环基理观察,如果是有关能源的使用材料其温度越高,它的使用效率也会越高,当应用棱聚变能的状态时,如果所使用的温度过高时,其要求也会越高。(2)有动作机械部件,也就是透平喷气发动机可以对其使用离心力的部件。它的具体要求就是必须要具有蠕变性能以及抗氧化的性能。此外,如果要更好的使用自然能源,在各方面的要求上也会更为严格,如果要使用复合材料,也就是这种耐热结构的材料。通常情况下,如果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室温下,其变形以及塑性主要是根据位错运动实现的,一般晶界的强调会很高,所以当位错运动时它就会具有很大阻力,因此,在室温下的

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几个因素

循环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程度无需赘言;另外就宏观来讲,更长的循环寿命意味着更少的资源消耗。因而,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因素,是每一个与锂电行业相关的人员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以下文武列举几个可能影响到电池循环性能因素,供大家参考。 材料种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第一要素。选择了循环性能较差的材料,工艺再合理、制成再完善,电芯的循环也必然无法保证;选择了较好的材料,即使后续制成有些许问题,循环性能也可能不会差的过于离谱(一次钴酸锂克发挥仅为135.5mAh/g 左右且析锂的电芯,1C虽然百余次跳水但是0.5C、500次90%以上;一次电芯拆开后负极有黑色石墨颗粒的电芯,循环性能正常)。从材料角度来看,一个全电池的循环性能,是由正极与电解液匹配后的循环性能、负极与电解液匹配后的循环性能这两者中,较差的一者来决定的。材料的循环性能较差,一方面可能是在循环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过快从而无法继续完成嵌锂脱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活性物质与对应电解液无法生成致密均匀的SEI膜造成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过早发生副反应而使电解液过快消耗进而影响循环。在电芯设计时,若一极确认选用循环性能较差的材料,则另一极无需选择循环性能较好的材料,浪费。 正负极压实:正负极压实过高,虽然可以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但是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循环性能。从理论来分析,压实越大,相当于对材料的结构破坏越大,而材料的结构是保证锂离子电池可以循环使用的基础;此外,正负极压实较高的电芯难以保证较高的保液量,而保液量是电芯完成正常循环或更多次的循环的基础。 水分:过多的水分会与正负极活性物质发生副反应、破坏其结构进而影响循环,同时水分过多也不利于SEI膜的形成。但在痕量的水分难以除去的同时,痕量的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电芯的性能。可惜文武对这个方面的切身经验几乎为零,说不出太多的东西。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搜论坛里面关于这个话题的资料,还是不少的。 涂布膜密度:单一变量的考虑膜密度对循环的影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膜密度不一致要么带来容量的差异、要么是电芯卷绕或叠片层数的差异。对同型号同容量同材料的电芯而言,降低膜密度相当于增加一层或多层卷绕或叠片层数,对应增加的隔膜可以吸收更多的电解液以保证循环。考虑到更薄的膜密度可以增加电芯的倍率性能、极片及裸电芯的烘烤除水也会容易些,当然太薄的膜密度涂布时的误差可能更难控制,活性物质中的大颗粒也可能会对涂布、滚压造成负面影响,更多的层数意味着更多的箔材和隔膜,进而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能量密度。所以,评估时也需要均衡考量。 负极过量:负极过量的原因除了需要考虑首次不可逆容量的影响和涂布膜密度偏差之外,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也是一个考量。对于钴酸锂加石墨体系而言,负极石墨成为循环过程中的“短板”一方较为常见。若负极过量不充足,电芯可能在循环前并不析锂,但是循环几百次后正极结构变化甚微但是负极结构被破坏严重而无法完全接收正极提供的锂离子从而析锂,造成容量过早下降。 电解液量:电解液量不足对循环产生影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注液量不足,二是虽然注液量充足但是老化时间不够或者正负极由于压实过高等原因造成的浸液不充分,三是随着循环电芯内部电解液被消耗完毕。注液量不足和保液量不足文武之前写过《电解液缺失对电芯性能的影响》因而不再赘述。对第三点,正负极特别是负极与电解液的匹配性的微观表现为致密且稳定的SEI的形成,而右眼可见的表现,既为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的消耗速度。不完整的SEI膜一方面无法有效阻止负极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从而消耗电解液,一方面在SEI 膜有缺陷的部位会随着循环的进行而重新生成SEI膜从而消耗可逆锂源和电解液。不论是对循环成百甚至上千次的电芯还是对于几十次既跳水的电芯,若循环前电解液充足而循环后电解液已经消耗完毕,则增加电解液保有量很可能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循环性能。 测试的客观条件:测试过程中的充放电倍率、截止电压、充电截止电流、测试中的过充过放、测试房温度、测试过程中的突然中断、测试点与电芯的接触内阻等外界因素,都会

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资料讲解

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 命

对电力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与使用条件的关系作了分析,找出了影响电容器实际使用寿命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力电容器;使用寿命;使用条件 1 前言 电力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一直是广大用户和制造厂共同关心的。电力电容器的制造厂家是按照所生产的电容器能在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条件规定的使用条件下90%的产品能可靠地运行20~30年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的。但实际情况是,同样的电容器由于实际的使用条件不同,其实际的使用寿命相差悬殊,为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些分析。 2 电容器在电网中实际的连续工作电压与使用寿命的关系 众所周知在电容器介质上的额定工作场强与其它电器相比是比较高的。所以在我国GB/T11024.1-2001中明确规定,电容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是电容器容许在电网中连续工作的最高电压。如果电容器在标准规定的额定电压及以下运行,电容器产品90%能可靠地在网上运行20年,如果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连续运行,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就将大大缩短,可靠性也将因电老化而下降。电力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与实际工作电压的关系通常可以用式(1)表示: tN=tp(Up/UN)a (1) 式中:tN--电容器的额定寿命(设tN=20年)。 tP一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

Up一电容器在电网中的实际连续工作电压。 UN一电容器的额定电压。 a--系数,对于全膜电容器a=9 通过式(1),我们可以分别求出在不同的实际工作电压Up,下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tp,见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如果电容器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长期连续地运行,由于电老化的作用其实际使用寿命的就会大大缩短。虽然,电容器是可以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例如:1.03UN,1.05UN,1.1UN下作非连续的几个小时的运行,但决不能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作连续长期的运行,不然将大大缩短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是得不偿失的。对此,希望能引起广大电容器用户的注意,千万不要使电容器在高于其额定电压的电压下连续运行。 3 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在每一台电容器的标牌上都标有其温度类别,例如:"-40/A",这就表示这台电容器可以投入电网运行的最低环境温度是-40℃。而这台电容器可以连续运行的最高环境温度为:lh平均最高温度为40℃,24h平均最高温度为30℃,年平均最高温度为20℃。这是因为在低温下,电容器内部浸渍剂的粘度增大,内部电压降低,电容器耐电能力下降。在低于其允许最低温度的温度下投入运行,很可能会在电容器内部引发局部放电,从而加速其电老化而降低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而另一方面,如果电容器长期在高于其最高允许的温度下运行,又会加速电容器的热老化。因而一方面要选用其温度类别与实际的运行环

影响锂电池组容量的因素

我们常说电动车锂电池组能跑多远,是衡量一个电动车质量及价格的重要因素,关系着电动车销量及客户的观感,那么锂电池组的性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东莞捷凯贝安新能源为你解答,锂电池组的容量是衡量锂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用安时(AH)来表示,放电时间(小时)与放电电流(安培)的总称,即容量=放电时间×放电电流。电池的实际容量,取决于电池中活性物质的多少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活性物质的量越多,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电池的容量也就越大,反之容量越小,一般锂电池的电芯质量就是由此来进行区别,影响电池容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放电率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铅蓄电池容量随放电倍率的增大而降低,也就是说放电电流越大,计算出电池的容量就越小。比如一只5Ah的电池,用2.5A放电可以放2小时,即2.5×2=5 ; 那么用5A放电只能放出47分钟的电,合0.78小时。其容量仅为5×0.78=3.9安时,所以对于给定电池在不同时率下放电,会有不同的容量。我们在说容量时必须知道放电的时率或倍率,简单的讲就是用多大的电流放电。放电率对锂电池组的影响和铅蓄电池的影响是同样的,所以电动车锂电池组在相同的时间下,在相对低速的情况下,跑动的距离越远。 (2)极板的几何尺寸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在活性物质的量一定时,与电解液直接接触极板的几何面积增加,电池容量增加,所以极板的几何尺寸,对电池容量的影响不可忽视。 (3) 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温度对锂电池组及铅酸蓄电池的都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对铅酸电池的影响更大,一般随着温度降底,容量下降; 在锂电池生产标准中,一般要规定一个温度为额定标准温度,锂电池的技术参数,都是在标准温度下进行测试的(一般为25摄氏度) ,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如果温度上升则相反,即锂聚合物电池输出功率会上升。温度也影响电解液的传送速度,温度上升则加快,温度下降,传送减慢,电池充放电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3)终止电压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当电池放电至某一个电压值以后,产生电压急剧下降,实际上所获得的能量非常小,如果长期深放电,对电池的损害相当大,所以必须在某一电压值终止放电,该截止放电电压叫放电终止电压,设定放电终止电压,对延长锂电池组使用寿命意义重大。

影响材料吸声性能的因素

离心玻璃棉的建筑声学特征及应用 离心玻璃棉内部纤维蓬松交错,存在大量微小的孔隙,就是典型的多孔性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吸声特性。离心玻璃棉可以制成墙板、天花板、空间吸声体等,可以大量吸收房间内的声能,降低混响时间,有利于提高语言清晰度,也有利于减少室内噪声。在轻体隔墙的空腔内填入离心玻璃棉,不但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还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墙体的隔声性能,有利于隔绝噪声,也有利于保证室内谈话的私密性。使用离心玻璃棉制成管道或风机罩的衬里可以起到消声作用,有利于降低管道中气流与机械振动产生的噪声,使空调系统更加安静。离心玻璃棉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作为楼板减振垫层的主要材料,显著地降低楼上的脚步、奔跑、拖动物品等撞击产生的噪声对楼下房间的影响。? 离心玻璃棉的声学特性不但与厚度与容重有关,也与罩面材料、结构构造等因素有关。在建筑应用中还需同时兼顾造价、美观、防火、防潮、粉尘、耐老化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将就离心玻璃棉 相关的建筑声学基本概念、建筑吸声应用、建筑隔声应用、建筑消声应用、国内外不同声学产品 对比,以及相关的国家规范标准等方面近可能详细地讨论离心玻璃棉的建筑声学特性及应用。 一、建筑声学的基本概念 1)声音???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振动的传播形成“音”。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感受声音,声音就是物理现象,不同的声音人们有不同的感受,相同声音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美妙的音乐令人陶醉,清晰激昂的演讲令人鼓舞,但有时侯,邻居传来的音乐声使人难以入睡,她人之间的甜言蜜语也许令人烦恼。建筑声学不同于其她物理声学,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如何使人们在建筑中获得良好的声音环境,涉及的问题不局限于声音本身,还包括心理感受、建筑学、结构学、材料学甚至群体行为学等多方面问题。? 人耳的听觉下限就是0db,低于15db的环境就是极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会使人不知所措。乡村 的夜晚大多就是25-30db,除了细心才能够体会到的流水、风、小动物等自然声音以外,其她感觉 一片宁静,这也就是生活在喧嚣之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净土。城市的夜晚会因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较为安静区域的室内一般在30-35db,如果您住在繁华的闹市区或就是交通干线附近,将不得不忍受40-50db(甚至更高)的噪声,如果碰巧邻居就是一位不通情达理的人,夜深人静时蹦蹦跳跳、高声喧哗,也许更要饱受煎熬了。人们正常讲话的声音大约就是60-70db,大声呼喊可达100db。 在中式餐馆中,往往由于缺乏吸声处理,人声鼎沸,声音将达到70-80db,有国外研究报道噪声中进餐会影响健康。人耳的听觉上限一般就是120db,超过120db的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伤,140db的声音会使人失去听觉。高分贝喇叭、重型机械、喷气飞机引擎等都能够产生超过120db的声音。?人耳听觉非常敏感,正常人能够察觉1db的声音变化,3db的差异将感到明显不同。人耳存在掩蔽效应,当一个声音高于另一个声音10db时,较小的声音因掩蔽而难于被听到与理解,由于掩蔽效应,在90-100db的环境中,即使近距离讲话也会听不清。人耳有感知声音频率的能力,频率高的声音人们会有“高音”的感觉,频率低的声音人们会有“低音”的感觉,人耳正常的听觉频率范围就是20-20khz。人耳耳道类似一个2-3cm的小管,由于频率共振的原因,在2000-3000hz的范围内声音被增强,这一频率在语言中的辅音中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听清语言与交流,但人耳最先老化的频率也在这个范围内。一般认为,500hz以下为低频,500hz-2000hz为中频,2000hz以上为高频。语言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中频。人耳听觉敏感性由于频率的不同有所不同,频率越低或越高时敏感度变差,也就就是说,同样大小的声音,中频听起来要比低频与高频的声音响。? 2)频率特性??声音可以分解为若干(甚至无限多)频率分量的合成。为了测量与描述声音频率特性,人们使用频谱。频率的表示方法常用倍频程与1/3倍频程。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就是31、5、63、125、250、500、1k、2k、4k、8k、16khz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倍频程,而且后一个频率的频率带宽也就是前一个频率的两倍。在有些更为精细的要求下,将频率更细地划分,形成1/3倍频程,也就就是把每个倍频程再划分成三个频带,中心频率就是20、31、5、40、50、63、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k、1、25k、1、6k、2k、2、5k、3、15k、4k、5k、6、3k、8k、10k、12、5k、16k、20khz等三十个频率,后一个频率均为前一个频率的21/3倍。在实际工程中更关心人耳敏感的部分,因此,除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以外,大多数情况下考虑的频率范围在100hz到5khz。如果将声音的频 率分量绘制成曲线就形成了频谱。 对于各种建筑声学材料来讲,不同频率条件下声学性能就是不同的。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吸

Y5V电容特性

Y5V材料电容特性 Y5V电容器瓷属于低频高介电容器瓷,即Ⅱ类瓷,是强介铁电陶瓷,具有自发极化特性的非线性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钛酸钡(BaTiO3);其特点是介电系数特别高,介电系数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介电常数随施加的外电场有非线性变化的关系; Y5V:温度特性Y代表-25℃;“5”代表+85℃;温度系数V代表-80%~+30%; 在交变电压作用下,电容器并不是以单纯的电容器的形式出现,它除了具有电容量以外,还存在一定的电感和电阻,在频率较低时,它们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电感和电阻的影响不能忽视,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容器失去作用。因此,我们一般通过四个主要参数来衡量片式电容的一般电性能:电容量、损耗角正切、绝缘电阻、耐电压。下面主要针对电容量的变化进行研究: 1、电容量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是影响电容器电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容量与温度之间的这种关系特性称为电容器的温度特性,一般说来,对于Ⅱ类瓷电容器,其影响相对较大,故我们采用“%”来表示它的容量变化率。 下面以Y材料0402F/104规格产品为例来说明Y5V材料的温度特性: 2、电容量与交流电压的关系: 对于Ⅱ类瓷电容器,其容量基本是随所加电压的升高而加速递升的,在生产测试中,一般采用0.5±0.2V和1.0±0.2V作为电容量与损耗正切角的测试电压,电压较低,因此对于同一容量采用不同的介质厚度设计,最终表现出来的容量值不会有太大差异,但是,随着工作电路中交流电压的不同,这种差异较为明显。 下面以Y材料0805F/105规格产品为例来说明Y5V材料交流特性:

3、电容量与直流电压的关系: 在电路的实际应用中,电容器两端可能要施加一个直流电压,电容器在这种情况下的特性叫做直流偏压特性;相对X7R材料来说,Y5V材料偏压特性较差,可以通过增加介质厚度的方法取得较好的直流偏压特性。 下面我们以Y材料0805F/224规格14um介质厚度设计的产品为例来说明Y5V产品的直流偏压特性: 另外,Y5V材料电容量与工作频率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作为Ⅱ类瓷电容器,相对容值变化较小的Ⅰ类瓷电容器而言,随着工作频率的增加,容值下降较为明显。

影响蓄电池性能的因素

1.影响蓄电池质量的技术问题 1)电池构成 VRLA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AGM隔膜、正负汇流条、电解液、安全阀、盖和壳组成。其中正极板栅厚度、合金成份、AGM隔膜厚度均匀性、汇流条合金、电解液量、安全阀开闭压力、壳盖材料、电池生产工艺等对电池寿命和容量均匀性具有重要影响。 2)板栅合金 VRLA电池负板栅合金一般为Pb-Ca系列合金,正板栅合金有Pb-Ca系列、Pb-Sb(低)系列和纯Pb等,其中Pb-Ca、Pb-Sb(低)合金正板栅电池浮充寿命相近,但循环寿命相差较大,对于经常停电地区选用低锑合金电池可靠性好。 3)板栅厚度 极板的正板栅厚度决定电池的设计寿命。 4)安全阀 安全阀是电池的一个关键部件,具有滤酸、防爆和单向开放功能,YD/T7991 996规定安全开闭压力范围为1-49kPa,但是,对于长寿命电池,必须考虑单向密封,防止空气进人电池内部,同时防止内部水蒸气在较高温度下跑掉。 5)AGM隔膜 隔膜孔隙率和厚度均匀性,直接影响隔膜吸酸饱和度和装配压缩比,从而影响电池寿命和容量均匀性。 6)壳盖材料 VRLA电池壳盖材料有PP、ABS和PVC,PP材料相对较好。 7)酸量和化成工艺 分为电池化成和槽化成两种,电池化成可以定量注酸并记录每个电池单体化成全过程数据,能准确判断每个出厂电池综合生产质量状况,但化成时间较长。槽化成是对极板化成,化成时间短,极板化成较充分,但对电池组装质量不能通过化成过程数据记录判断。 8)涂板工艺 涂板工艺要保证极板厚度和每片极板活性物质的均匀性。 9)密封技术 VRLA电池密封技术包括极柱密封、壳盖材料透水性、壳盖密封和安全阀密封。 10)氧复合效率 AGM电池具有良好的氧复合效率,贫液状态下按有关标准测试氧复合效率一般大于98%,因此具有良好的免维护性能。 2.影响蓄电池寿命的环境因素 1)环境温度 蓄电池正常运行的温度是20~40℃,最佳运行温度是25℃。当温度每升高5℃,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10%,且容易发生热失控。 2)环境湿度 蓄电池的运行湿度应该在5~95%(不结露)之间,环境湿度过高,会在蓄电池表面结露,容易出现短路;环境湿度过低,容易产生静电。 3)灰尘 灰尘过多,容易使蓄电池短路,安全阀堵塞失效。 3.蓄电池失效模式 1)电池失水

电解电容寿命分析

电解电容寿命分析: 以下均为简要说明,如有不同看法,请直接点评,同时也为众多LED电源制造商找到一个长寿命的理由。哪些地方不对,请多指教! 我们说一个电解的额定寿命多少小时,都是在其额定参数相同的工作环境下的实际寿命。同时也是设计寿命。 主要影响电解电容寿命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环境温度、电压、纹波电流、频率。 1、频率,首先请断定,使用的电解电容为高频电解电容。保证在频率一项不影响您电源的实际工作频率。 2、纹波电流:这个参数在电解规格书里可以查到额定的纹波电流,按照电源本身的纹波电流来选用合适的电解。 以上2项要考虑参数的余量,一般按照1.5倍计算足以。 下面是影响寿命的主要参数 3、环境温度:按照目前最普遍的电容寿命估算方法,实际工作温度比电容额定温度低10度,寿命增加1倍的理论。 额定温度105度,而实测温度为65度105-65=40度也就增加4倍。我们选用额定1万小时的电解电容,即95度时2万小时,85度时4万小时,75度时 8万小时,65度时16万小时,这16万小时暂时先记在这里。 4、工作电压:我们选用的电解额定为63V,实际工作37.2V,我们可以肯定寿命比额定要长,至于长了多少,我们先不管。 以上参数均为我公司的电解选用原则。 再分析一下电解电容的性能衰减特性。 我们说的一个电解电容的寿命结束了,其实并不是所有功能全部失效,而是开始衰减,直到满足不了电解在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看电解在实际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我先说2种用途,1是在PFC电路中,一个是在电源输出端做滤波使用,当电解性能衰减时,PF值会降低,但是即使降低到0.5(不加PFC电路),电源也是一样在工作,输出电流和电压丝毫不会受到影响。而做在输出端作为处理纹波的情况也是一样,只是输出纹波不断增大而已,而这个纹波对LED的确有很大影响,但是绝对不会立刻使LED失效。 所以,综上说述,我们做电源的要做到以下2点: 1、选用正品知名品牌的电解电容 2、设计电路时,充分考虑实际工作参数与电解参数的余量(转载)

影响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八大因素

影响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八大因素 Via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 影响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八大因素 材料的疲劳强度对各种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极为敏感。外在因素包括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表面光洁度及使用条件等,内在因素包括材料本身的成分,组织状态、纯净度和残余应力等。这些因素的细微变化,均会造成材料疲劳性能的波动甚至大幅度变化。 各种因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是疲劳研究的重要方面,这种研究将为零件合理的结构设计、以及正确选择材料和合理制订各种冷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以保证零件具有高的疲劳性能。 应力集中的影响 常规所讲的疲劳强度,都是用精心加工的光滑试样测得的,然而,实际机械零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缺口,如台阶、键槽、螺纹和油孔等。这些缺口的存在造成应力集中,使缺口根部的最大实际应力远大于零件所承受的名义应力,零件的疲劳破坏往往从这里开始。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Kt :在理想的弹性条件下,由弹性理论求得的,缺口根部的最大实际应力与名义应力的比值。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或疲劳应力集中系数)Kf: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σ-1与缺口试样疲劳极限σ-1n的比值。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不仅受构件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而且受材料的物理性质、加工、热处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效应力集中系数随着缺口尖锐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通常小于理论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缺口敏感度系数q:疲劳缺口敏感度系数表示材料对疲劳缺口的敏感程度,由下式计算。 q的数据范围是0-1,q值越小,表征材料对缺口越不敏感。试验表明,q并非纯粹是材料常数,它仍然和缺口尺寸有关,只有当缺口半径大于一定值后,q值才基本与缺口无关,而且对于不同材料或处理状态,此半径值也不同。 尺寸因素的影响

2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尝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输电能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与效益起重要作用。要使其正常运行必须分析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本文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设计方面;二、施工方面; 三、运行方面;四、组织管理方面。 一、设计方面 1.首先主要选择有资质的并符合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根据勘察文件及其用户负荷等一些情况,精心组织力量进行设计。使其设计成果能够满足业主要求又能突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及检修方便。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1)运行产品可靠性; 2)产品类型和功能选择; 3)控制器选取和控制方式问题; 4)补偿效果和控制方式问题; 5)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问题; 6)谐波影响和电容器保护问题。 2.要做好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前。 二、施工方面 1.制定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把好施工第一关。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及质量事故。 2.组织专业质量知识施工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严格执行各级验收及工序控制制度。 3.安装好后的设备要及时进行保护,现在的建设工程项目往往工期比较紧、交叉作业多特别要注意防水、防潮、防撞击措施,使其在投运前能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运行方面 1.温度 温度对电容器的运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环境温度和工作温度。 1)环境温度 电容器组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摄氏度,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摄氏度,一年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摄氏度。超出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却或将电容器组与网络断开。安装地点温度一般通过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并且必须做好温度记录。安装点选择在室内各层电容器总装设高度2/3左右处装置温度计,因为这是室内散热条件最差的地方,由该处反映的温度也最真实。这样测得的温度才能较正确地反映出室内环境的实际温度。 2)工作温度 电容器运行时外壳的温度,通常不准超过55摄氏度,为了便于监视电容器运行中的温度,可在电容外壳上的最热点,即通常为铭牌附近或其下方1—2cm 处,粘贴示温蜡片,以测试与显示电容器的实际发热程度。 2.允许过电压 电容器组允许连续运行的过电压为1.1倍额定电压,即它可以在1.1倍额

影响锂电池安全因素

编号:SM-ZD-22393 影响锂电池安全因素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影响锂电池安全因素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 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 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锂离子电池作为可靠的能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型电源驱动设备,但由于热稳定性引起的安全问题,其使用在大型电池特别是用于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受到限制。本文从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制作工艺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锂离子电池组安全性的关键问题。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热稳定性;影响因素 安全性能是锂离子电池,特别是锂离子动力电池所关心的焦点问题。锂离子电池与金属锂二次电池相比,在安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隐患。特别是用于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其充放电电流大,散热条件差,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1,2]。根据P.H.Biensan 等[3]的研究证明:锂离子电池在滥用的条件下有可能达到使铝集流体熔化的高温(>700℃),从而导致电池出现冒烟、着火爆炸、乃至人员受伤

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和注意事项 ⑴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影响较大。环境温度过高,会使电池过充电产生气体,环境温度过低,则会使电池充电不足,这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25℃左右, UPS浮充电压值也是按此温度来设定的。实际应用时,蓄电池一般在5℃~35℃范围内进行充电,低于5℃或高于35℃都会大大降低电池的容量、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⑵放电深度对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也非常大。电池放电深度越深,其循环使用次数就越少,因此在使用时应避免深度放电。虽然UPS都有电池低电位保护功能,一般单节电池放电至10.5V左右时,UPS就会自动关机。但是,如果UPS 处于轻载放电或空载放电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电池的深度放电。 ⑶电池在存放、运输、安装过程中,会因自放电而失去部分容量。因此,在安装后投入使用前,应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判断电池的剩余容量,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蓄电池进行补充充电。对备用搁置的蓄电池,每3个月应进行一次补充充电。可以通过测量电池开路电压来判断电池的好坏。以12V电池为例,若开路电压高于12.5V,则表示电池储能还有80%以上,若开路电压低于12.5V,则应该立刻进行补充充电。若开路电压低于12V,则表示电池存储电能不到20%,电池不堪使用。 ⑷电池充放电电流一般以C来表示,C的实际值与电池容量有关。例如,100AH的电池,C=100A。松下铅酸免维护电池的最佳充电电流为0.1C左右,充电电流不能大于0.3C。充电电流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放电电流一般要求在0.05C~3C之间,UPS在正常使用中都能满足此要求,但也要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如电池短路等。 ⑸充电电压。由于UPS电池属于备用工作方式,市电正常情况下处于充电状态,只有停电时才会放电。为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UPS的充电器一般采用恒压限流的方式控制,电池充满后即转为浮充状态,每节浮充电压设置为13.6V 左右。如果充电电压过高就会使电池过充电,反之会使电池充电不足。充电电压异常可能是由电池配置错误引起,或因充电器故障造成。因此,在安装电池时,一定要注意电池的规格和数量的正确性,不同规格、不同批号的电池不要混用。外加充电器不要使用劣质充电器,而且安装时要考虑散热问题。目前,为进一步提高电池寿命,先进的UPS都采用一种ABM(Advanced Battery Management)三阶段智能化电池管理方案,即充电分成初始化充电、浮充电和休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流均衡充电,将电池容量充到90%;第二阶段是浮充充电,将电池容量充到100%,然后停止充电;第三阶段是自然放电,在这个阶段里,电池利用自身的漏电流放电,一直到规定的电压下限,然后再重复上述的三个阶段。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前那种充满电后,仍使电池处于一天24h的浮充状态,因此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⑹免维护电池由于采用吸收式电解液系统,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任何气体,但是如果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电池过充电,就会产生气体,此时电池内压就会增大,将电池上的压力阀顶开,严重的会使电池爆裂。

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三、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化学成分;冶金缺陷;钢材硬化;温度影响;应力集中;反复荷载作用。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钢材有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塑性破坏前,结构有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可便于发现和补救。钢材的脆性破坏,由于变形小并突然破坏,危险性大。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规范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选择屈服强度f y 作为钢材静力强度的规范值的依据是:①他是钢材弹性及塑性工作的分界点,且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开很大(2%~3%),极易为人们察觉,可以及时处理,避免突然破坏;②从屈服开始到断裂,塑性工作区域很大,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200倍,是钢材极大的后备强度,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比例又较 大(Q235的f u /f y ≈1.6~1.9),这二点一起赋予构件以f y 作为强度极限的可靠安 全储备。 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塑性材料的依据是:①对于没有缺陷和残余应力影响的 试件,比较极限和屈服强度是比较接近(f p =(0.7~0.8)f y ),又因为钢材开始屈服 时应变小(ε y ≈0.15%)因此近似地认为在屈服点以前钢材为完全弹性的,即将屈服点以前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斜线;②因为钢材流幅相当长(即ε从0.15%到2%~3%),而强化阶段的强度在计算中又不用,从而将屈服点后的б-ε图简化为一条水平线。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韧性是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它用材料在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包括弹性和非弹性能)来度量,韧性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在寒冷地区建造的结构不但要求钢材具有常温(℃ 20)冲击韧性指标,还要求具有负温(℃ 0、℃ 20 -或℃ 40 -)冲击韧性指标。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电容器正常运行的因素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尝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改善系统电压质量增加输变电设备的输电能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对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与效益起重要作用。要使其正常运行必须分析影响其正常运行的因素。本文将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设计方面;二、施工方面;三、运行方面;四、组织管理方面。 一、设计方面 1.首先主要选择有资质的并符合要求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根据勘察文件及其用户负荷等一些情况,精心组织力量进行设计。使其设计成果能够满足业主要求又能突出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及检修方便。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1)运行产品可靠性; 2)产品类型和功能选择; 3)控制器选取和控制方式问题; 4)补偿效果和控制方式问题; 5)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问题; 6)谐波影响和电容器保护问题。 2.要做好设计图纸,设备厂家图纸会审工作,将设计缺陷消除在施工前。 二、施工方面

1.制定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把好施工第一关。避免由于材料 质量问题造成返工及质量事故。 2.组织专业质量知识施工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严格执行各级验收及工序控制制度。 3.安装好后的设备要及时进行保护,现在的建设工程项目往往 工期比较紧、交叉作业多特别要注意防水、防潮、防撞击措施,使 其在投运前能达到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运行方面 1.温度

温度对电容器的运行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环境温度和工作温度。 1)环境温度 电容器组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摄氏度,24小时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摄氏度,一年内的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摄氏度。超出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却或将电容器组与网络断开。安装地点温度一般通过水银温度计来测量,并且必须做好温度记录。安装点选择在室内各层电容器总装设高度2/3左右处装置温度计,因为这是室内散热条件最差的地方,由该处反映的温度也最真实。这样测得的温度才能较正确地反映出室内环境的实际温度。 2)工作温度 电容器运行时外壳的温度,通常不准超过55摄氏度,为了便于监视电容器运行中的温度,可在电容外壳上的最热点,即通常为铭

影响锂电池循环的几个因素

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几个因素 (锂电技术水太深,文武的东西别当真) 循环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程度无需赘言;另外就宏观来讲,更长的循环寿命意味着更少的资源消耗。因而,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因素,是每一个与锂电行业相关的人员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以下文武列举几个可能影响到电池循环性能因素,供大家参考。 材料种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第一要素。选择了循环性能较差的材料,工艺再合理、制成再完善,电芯的循环也必然无法保证;选择了较好的材料,即使后续制成有些许问题,循环性能也可能不会差的过于离谱(一次钴酸锂克发挥仅为135.5mAh/g左右且析锂的电芯,1C虽然百余次跳水但是0.5C、500次90%以上;一次电芯拆开后负极有黑色石墨颗粒的电芯,循环性能正常)。从材料角度来看,一个全电池的循环性能,是由正极与电解液匹配后的循环性能、负极与电解液匹配后的循环性能这两者中,较差的一者来决定的。材料的循环性能较差,一方面可能是在循环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过快从而无法继续完成嵌锂脱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活性物质与对应电解液无法生成致密均匀的SEI膜造成活性物质与电解液过早发生副反应而使电解液过快消耗进而影响循环。在电芯设计时,若一极确认选用循环性能较差的材料,则另一极无需选择循环性能较好的材料,浪费。 正负极压实:正负极压实过高,虽然可以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但是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循环性能。从理论来分析,压实越大,相当于对材料的结构破坏越大,而材料的结构是保证锂离子电池可以循环使用的基础;此外,正负极压实较高的电芯难以保证较高的保液量,而保液量是电芯完成正常循环或更多次的循环的基础。 水分:过多的水分会与正负极活性物质发生副反应、破坏其结构进而影响循环,同时水分过多也不利于SEI膜的形成。但在痕量的水分难以除去的同时,痕量的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电芯的性能。可惜文武对这个方面的切身经验几乎为零,说不出太多的东西。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搜论坛里面关于这个话题的资料,还是不少的。 涂布膜密度:单一变量的考虑膜密度对循环的影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膜密度不一致要么带来容量的差异、要么是电芯卷绕或叠片层数的差异。对同型号同容量同材料的电芯而言,降低膜密度相当于增加一层或多层卷绕或叠片层数,对应增加的隔膜可以吸收更多的电解液以保证循环。考虑到更薄的膜密度可以增加电芯的倍率性能、极片及裸电芯的烘烤除水也会容易些,当然太薄的膜密度涂布时的误差可能更难控制,活性物质中的大颗粒也可能会对涂布、滚压造成负面影响,更多的层数意味着更多的箔材和隔膜,进而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能量密度。所以,评估时也需要均衡考量。 负极过量:负极过量的原因除了需要考虑首次不可逆容量的影响和涂布膜密度偏差之外,对循环性能的影响也是一个考量。对于钴酸锂加石墨体系而言,负极石墨成为循环过程中的“短板”一方较为常见。若负极过量不充足,电芯可能在循环前并不析锂,但是循环几百次后正极结构变化甚微但是负极结构被破坏严重而无法完全接收正极提供的锂离子从而析锂,造成容量过早下降。 电解液量:电解液量不足对循环产生影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注液量不足,二是虽然注液量充足但是老化时间不够或者正负极由于压实过高等原因造成的浸液不充分,三是随着循环电芯内部电解液被消耗完毕。注液量不足和保液量不足文武之前写过《电解液缺失对电芯性能的影响》因而不再赘述。对第三点,正负极特别是负极与电解液的匹配性的微观表现为致密且稳定的SEI的形成,而右眼可见的表现,既为循环过程中电解液的消耗速度。不完整的SEI膜一方面无法有效阻止负极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从而消耗电解液,一方面在SEI膜有缺陷的部位会随着循环的进行而重新生成SEI膜从而消耗可逆锂源和电解液。不论是对循环成百甚至上千次的电芯还是对于几十次既跳水的电芯,若循环前电解液充足而循环后电解液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