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中医怎么说 中医怎么治疗神经衰弱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8
神经衰弱的中医治疗
裴效先
【期刊名称】《新乡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祖国医学神经衰弱之病名,仅在古籍健忘、不寐、怔忡、虚烦、惊悸、郁证等门可见到本病的症状。
常见者为头昏、头痛、脑胀、健忘、失眠、多汗、疲乏无力、不易入睡、易惊多梦、烦躁、彻夜难眠等症状,同时还可伴有腹胀、腹泻。
【总页数】1页(P332)
【作者】裴效先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797.1
【相关文献】
1.社会心理治疗在中医治疗神经衰弱中的作用 [J], 马玉琛;刘丽云;历梅;
2.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经验与体会 [J], 赵甲戌
3.神经衰弱中医治疗近况 [J], 周小宁
4.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的体会 [J], 吴涛
5.中医治疗神经衰弱近况 [J], 孙敬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各法刺激涌泉穴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定位: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妇女病、失眠、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癫痫、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病、精神分裂症等。
(1)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
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2)用艾灸或隔药物灸,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
(4)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
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5)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神经衰弱可以通过中医调理吗文章目录*一、神经衰弱可中医调理吗1. 神经衰弱可以通过中医调理吗2. 神经衰弱吃哪些中药好3. 神经衰弱的治疗偏方*二、神经衰弱如何调理*三、神经衰弱吃什么好神经衰弱可中医调理吗1、神经衰弱可以通过中医调理吗神经衰弱通过中医调理是极好的方法,长期坚持治疗是可以完全康复的。
神经衰弱的中医分型神经衰弱属中医的“郁病”、“失眠”、“虚劳”、“心悸”等范畴,中医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心肾不交证、心脾两虚证。
肝气郁结证 [病因]情志不遂。
临床表现精神抑郁,夜卧不安,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女子月经不调,舌淡红苔薄,脉弦。
2、神经衰弱吃哪些中药好 2.1、何首乌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养血滋阴安神之功效。
因此,中医常用何首乌来治疗神经衰弱证属肝肾阴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的患者。
何首乌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一般每次10克~30克,水煎服,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用。
2.2、天麻天麻性平,味甘,具有平肝止痉、祛风通络之功效。
临床上,中医运用天麻治疗神经衰弱证属肝肾阴虚型、肝郁化火型神经衰弱患者,尤其对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心烦急躁等症状具有较好疗效。
天麻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一般每次3克~10克,水煎服;或每次1克~1、5克,研末吞服。
2.3、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宁心安神之功效。
鉴于茯苓能够健脾安神,中医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证属心脾两虚型、肝脾阳虚型神经衰弱患者。
茯苓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时,一般每次10克~15克,水煎服,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2.4、合欢皮合欢皮性平,味甘,具有活血消肿、解郁安神之功效。
中医常合欢皮来治疗神经衰弱气滞血瘀型、肝气郁结型神经衰弱,一般为10克~30克,水煎服。
3、神经衰弱的治疗偏方 3.1、组成:枸杞30克,大枣10枚,鸡蛋2个。
制作: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共煎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数天。
神经衰弱之天麻钩藤饮加减
神经衰弱之天麻钩藤饮加减
孙明军、李海军医师(河南省巩义市中医院),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结合临床辨证治疗神经衰弱,取得满意疗效。
【绝技妙法】
根据孙明军、李海军医师的临床观察,本病以实证为主,即使兼有虚症也为本虚标实,以肝阳上亢,心肝火旺最常见。
治疗以平肝潜阳、清心泻火为主要原则。
【常用方药】
治疗方法:
天麻钩藤饮药物组成:天麻10g,钩藤15g,生石决明15~30g,栀子10g,黄芩10g,川牛膝10~15g,杜仲10g,桑寄生10g,夜交藤15g,益母草10g,茯神15g。
随症加减:
心肝火旺者合黄连解毒汤;痰热盛者合黄连温胆汤;阴虚加天冬、白芍、龟版。
水煎,日1剂,早、晚分服。
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服2个月。
治疗结果:
共治疗500例,痊愈296例,显效127例,有效64例,无效13例,痊愈率59.2%,总有效率97.2%。
对于兼见神疲乏力等脾气不足表现者,其病机也未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所致。
治以疏肝解郁,不可随便给予补气药。
兼见心悸不寐者,其病机主要为肝火引动心火,扰及心神,心神不安所致,治以清心泻火安神为主,一般不可给予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品。
黄连解毒汤原为三焦热盛而设,历来被视为清热解毒类代表方,临床用于大热烦扰,错语不眠,或吐衄发斑以及外科痈疽疔毒等热毒之证。
神经衰弱重症可见心肝火旺,在天麻钩藤饮中加入此方,可清心泻火,特别在治疗之初用之每可提高天麻钩藤饮之疗效,但不可久用,以免伤胃。
神经衰弱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王素娥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3(010)006
【摘要】@@ 神经衰弱是中枢神经抑制与兴奋失调所致.中医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情志所伤,劳逸失调,导致心、肝、脾、肾诸脏的功能失调.其病机变化有虚实之分,实证多因郁火痰热扰动心神,虚证则见于脏腑亏虚,心神失养.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全身心诊疗方法,为神经衰弱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现将几例病案的分型及治疗原则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17)
【作者】王素娥
【作者单位】251100,山东省齐河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相关文献】
1.辨证分型治疗神经衰弱60例 [J], 杨恒宝;张芹
2.中医辨证论治神经衰弱 [J], 王豪
3.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合并神经衰弱175例 [J], 彭继东;贺治品
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神经衰弱症的临床总结 [J], 范侃
5.辨证分型治疗神经衰弱症107例 [J], 龙功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每天都没有精神可能是患上神经衰弱了。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轻型精神障碍性疾病,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
神经衰弱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每天都没有精神,还常常有头晕、体倦乏力等表现。
那么,神经衰弱引起的每天都没有精神应该怎么办?
如果因神经衰弱导致每天都没有精神的话,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治愈神经衰弱。
那么,怎么治疗神经衰弱呢?
目前,治疗神经衰弱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目前治疗神经衰弱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方法。
一般通过心理医生解释、疏导等向病人介绍神经衰弱的性质,让其明确本病并非治愈无望,并引导其不应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症状之上,支持其增加治疗的信心。
然后,医生通过与患者深入地交流,帮助患者找出神经衰弱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最终彻底治愈神经衰弱。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是配合心理治疗使用,较常使用的有抗焦虑药及抗抑郁药,这些药对稳定病人焦虑烦躁或抑郁情绪有明显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病人每天都没有精神的症状,南昌军民医院说其中抗焦虑药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
常用的药物有阿普唑仑、黛力新与氟西汀、帕罗西汀等。
若部分病人自觉脑力迟钝、记忆减退,可予服用小剂量脑代谢改善剂,如吡拉西坦、银杏叶片等。
3.中医治疗:中医认为神经衰弱多系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所致,治疗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选择不同的处方。
此外,针炙、气功、推拿、拔罐等传统的中医疗法,对部分神经衰经也有一定疗效,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4.物理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经络导平治疗、电磁场治疗、脑功能保健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多种,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选用。
神经衰弱论文中西医结合疗法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60例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
方法将120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舒乐安定2mg,每3次,失眠重者夜间加至4~6mg;各维素20mg,每日3次;脑复康0.8g,每曰3次;普通胰岛素4~20u,空腹时皮下注射,以出现低血糖反应为度,观察维持4小时,每天1次;抑郁者加多虑平25mg,每日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益脑胶囊(福州闽海制药厂生产)每次3粒,每曰3次口服,同时进行电针治疗,选穴心俞、脾俞、肾俞、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以上诸穴交替选用,随证加减。
加用g6805-2电脉冲多功能治疗仪(上海医用电子厂生产),中或弱刺激.每天1次。
两组均为30天1疗程。
同时由心理医师反复向病人讲解神经衰弱的病因、性质及预后,通过治愈病例的现身说法使病人解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教会病人做渐进性放松训练,每天做1~2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采用神经症筛选表评分值作为疗效观察指标[2]。
由2名工作5年以上的精神科医师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各测评1次,求出各次得分总平均值。
症状全部消失为痊愈;症状大部分缓解为显效;症状部分减轻为有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治愈42例(70%),显效10例(16.7%),有效5例(8.3%),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5例(8.3%),显效10例(16.7%),有效28例(46.7%),无效17例(28.3%),总有效率7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筛选表评分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神经衰弱的自我调节与中医调理
神经衰弱大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早期多兴奋,易激动,烦躁不安,对外界刺激(如光、声音)敏感,失眠,多梦,易惊醒。
病情发展,转为抑制占优势,出现疲劳,全身无力,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精力不足,性功能减退等。
注意减轻心理压力,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适当运动锻炼,加上药物治疗,是纠治神经衰弱的主要法宝。
在此基础上,可试用以下中药方剂。
桑椹女贞汤:桑椹子25克,女贞子15克,陈醋15克(冲服)。
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肾虚失眠。
远志补脑方:远志18克,熟地黄18克,菟丝子18克,石菖蒲12克,川芎2克,地骨皮24克,制首乌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补肾益血,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
枣仁龙牡汤:炒枣仁、龙骨、牡蛎各20克,柏子仁、黄精各12克,夜交藤、太子参各30克,丹参15克,玄胡10克,珍珠母25克。
每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疗程。
主治顽固性失眠。
胆星瓜蒌汤:胆南星12克,瓜蒌3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6克,焦神曲6克,甘草6克,合欢皮15克,朱砂2克(冲)。
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10天为1个疗程。
主治顽固性失眠。
酸枣仁散:酸枣仁120克,醋适量。
酸枣仁炒熟研细末,每服10克,淡醋汤送服,每日1次。
神经衰弱失眠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神经衰弱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那么,神经衰弱失眠怎么治疗最好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的治疗,我们可以从生活习惯入手。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改善失眠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此外,避免饮酒、咖啡和烟草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也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其次,心理调节也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和压力,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此外,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压力,调整情绪,缓解失眠。
另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严重的失眠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镇静安眠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医嘱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药物依赖和成瘾。
此外,针灸、按摩、中药等中医疗法在治疗神经衰弱失眠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疗效。
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和经络,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失眠症状。
然而,在选择中医疗法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中医医生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神经衰弱失眠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调节、药物治疗以及中医疗法等。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同时,也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改善失眠症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衰弱失眠的治疗方法,我们可以从生活习惯、心理调节、药物治疗和中医疗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疗,以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早日摆脱神经衰弱失眠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选药指南·妙方精选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凌一揆治神经衰弱——琥珀合欢白芍汤凌一揆 (1925~1992),四川永川人。
我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学学术带头人,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高等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等职。
单方治病绝大部分是跖筋膜伤后,局部创伤性炎症所致,少数是因跟骨骨刺引起。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中年以后,肝血肾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所致。
◇ 内服方(1) 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川牛膝15克。
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2) 狗脊、枸杞各20克,川牛膝15克。
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3) 海桐皮10克,威灵仙15克,乳香、没药各5克。
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去芯)、枸杞各30克,猪脚2只。
炖后服食。
(7) 威灵仙20克,骨碎补、狗脊各15克。
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2次服。
◇ 外用方(1)夏枯草50克,在1000克食醋内浸泡24小时,煮沸15分钟,然后以热气熏蒸患处,待醋温适宜时浸泡患处20分钟。
每日2~3次,2日1剂。
(2)艾叶60克,乌梅15克,放入2000亳升清水中煎煮半小时,倒入盆内,再将烧热的砖头放入药液内,熏蒸患足,待药液胶布固定。
每天敷1次,连用一段时间。
(4)鲜川楝叶30~60克,红糖适量,捣烂敷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用药2~3次疼痛消失。
(5)仙人掌1块(去毛刺),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疼痛处,胶布固定,12小时后换上另半片。
冬天可将剖开面烤热后敷患足,连用2~3周。
(6)威灵仙100克,清水1000毫升,食醋100毫升。
煎后烫洗患足20分钟,每日2次。
1剂可用2天。
组成:琥珀0.6克(研末),合欢花、白芍各9克。
功效: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午饭后、临睡前各服1次。
名中医治神经官能症二十三个秘方78.1 除痰降火方【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组成】柴胡9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枳壳、竹茹各9克,珍珠母50克(先下)、龙胆草、栀子各9克,夜交藤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降痰降火。
【方解】方用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以清泄肝胆郁火、以安心神;半夏、竹茹清降痰热;青皮、枳壳降气而除痰火;珍珠母、夜交藤镇心肝以安神。
合而用之,有除痰降火之功。
【主治】失眠(神经官能症,痰火郁结型),证见失眠乱梦、头昏昏胀而痛、心烦易怒、胁胀胃堵、白天困倦思眠,但不能睡,晚间精神倍增、连睡意全无。
脉弦滑或数,舌略红、苔白腻或黄腻、便干、多思善虑。
【加减】心烦甚,加莲子3克;痰气交阻、胸闷阵烦,加胆南星、天竹黄各9克;失眠头痛甚者,加礞石30克(先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此方为治失眠心烦之主方,不但能治失眠,并对由失眠引起的狂躁证(即今之精神分裂症)同样有效,但须重加泄热镇肝除痰之品即可。
治痰厥头痛、痰火癔病,亦均有效。
78.2 卧佛汤【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组成】酸枣仁15克(碎)、鲜生地50克,麦冬15克,石斛12克,杜仲、桑寄生、牛膝各9克,丹参15克,龟板50克(碎)、槐花米、钩藤、铁锈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养阴、安神镇静。
【方解】方中以酸枣仁为君,统治失眠;生地、石斛、麦冬养阴清热利小便;杜仲、桑寄生、槐米、铁锈、钩藤安神降压;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龟板镇静兼养阴。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安神镇静之功。
【主治】阳亢性失眠。
证见肌肉丰满,颜面潮红、眼部充血、精神烦躁、容易激动、大便干燥。
一般多伴有高血压者。
【加减】若血压高者,加青木香15克;虚热上逆者,加龙胆草、黄柏各9克;胃呆少纳者,加厚朴9克,广木香6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9克,玄明粉9~15克。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
抑郁、心神失养?送你六味中药,善解六郁,更年期综合征也适用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容易的,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无奈和不易。
不同的是,有的人善于开解自己,这些烦恼就不会对他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
对于不善于开解的人,就很容易在心里结一个个疙瘩。
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说说我认识的一位患者朋友吧。
他今年三十多岁,已成家立业好几年,生活上一直还过得去,直到去年遭受到了中年危机,被迫下岗,无奈下拿着手里攒的一点钱做个小生意。
没想到的是,今年六月份店刚开业,先是遭遇郑州720洪水,紧接着八月份疫情,九月十月还没恢复过来,十一月又是疫情,想着过年生意会好点,谁知道年前这段时间疫情也不消停。
开店半年,不说生意怎么样吧,营业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三个月。
这来来回回几番折腾,钱倒是赔了不少。
本来挺活泼的一人,现在没事老唉声叹气,整夜睡不着觉,看着头都秃了不少。
后来,没办法到医院看看吧,这天天不睡觉也不行啊。
详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后,给他开了一剂方子拿回家喝,效果确实很好。
今天,把这张方子也分享给那些被生活折磨、抑郁不得志的人。
药物组成:百合、淮小麦、莲肉、夜交藤、大枣、甘草。
功效:清虚热、解诸郁,养心养神。
我们来讲一下这张方子,为什么对他有用?中医认为,这些负面情绪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出问题。
我们常说,人身百病,多生于郁;然而,郁解,则百病不生。
此方就有清心解郁的功效,我们来慢慢分析。
方中方中以淮小麦、甘草、大枣益心脾之气;以莲肉、百合、大枣养血和营;以百合微寒之性,清内蕴之虚热;且淮小麦、百合、莲肉、夜交藤、大枣诸药均有安神定志的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养心阴、益心气、清虚热、缓诸急、安神定志之功。
兼气郁者,加合欢花30克;兼痰浊者,加竹茹9克,生姜6克;兼湿邪阻滞者,加藿梗、荷梗各10克。
除了抑郁症,还有哪些患者可以用呢?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神志不宁、心烦急躁、悲伤欲哭、失眠多梦、善惊易怒、心悸气短、多汗、时欲太息、舌淡红或嫩红、脉细弱或细数无力为主症,中医辨证属心阴不足,虚热内扰,或气阴两虚、心神失养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疼呢
导语:
三叉神经疼的情况是让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三叉神经疼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出现神经衰弱的问题,我们日常一定
不要给自己太大的
三叉神经疼的情况是让我们很多人都非常头疼的一个大问题,三叉
神经疼可能会导致我们自身出现神经衰弱的问题,我们日常一定不要
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就有可能会出现三叉神经疼的
情况,中医治疗方法可以达到一个标本兼治的效果,来熟悉一下中医
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疼呢。
面部三叉神经痛的护理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的激动,避免生
气、着急、发愁苦闷、上火而影响睡眠就是最有效的三叉神经痛的护
理方法。留意起居的规律性,防范风寒风热外邪侵袭,避免伤风感冒。
动作要轻慢,比如刷牙、洗脸等,尽量避免刺激触发点。寒冷天气留
意保暖,三叉神经痛的护理要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面部。
二、面部三叉神经痛病人平时应食用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清火解毒的
食物。具体三叉神经痛的护理需要留意休息,适当进行户外的体育锻
炼。饮食、生活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三叉神经痛的护
理要避免过度劳累。
三、面部三叉神经痛病人要学会处理疼痛,对于疼痛剧烈、频繁和
入睡困难的患者,可以酌情给予镇痛,安眠药或对症处理。这也属于
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
四、面部三叉神经痛患者应该注意观察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的发作频
率,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时间和间隔期的长短,以便更好地作好饮食、
口腔和皮肤的护理,这些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比较重要。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疼呢可以服用一些人身枸杞等药物,人参,
归脾汤结合四逆散加减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归脾汤结合四逆散加减方剂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以我科室近1年内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为例,共选取研究样本80例,随机分组后,一组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加抗焦虑药物或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另一组患者采用归脾汤结合四逆散加减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积分均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积分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的治疗后积分。
结论:经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归脾汤结合四逆散加减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患者,临床效果更显著,症状改善幅度大,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归脾汤;四逆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患者以精神症状和躯体功能症状为主,是现代快节奏生活、工作之下的常见疾病,是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综合作用所导致的[1]。
由于神经衰弱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故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衰弱多采用心理疗法加药物治疗的综合方式,效果较好。
但该方法效果易受影响,停药后或患者心理再次受刺激时,作用甚微,且药物副作用患者往往难以耐受。
本文作者主张应用中医归脾汤结合四逆散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的80例神经衰弱患者均为我科室近1年内收治的确诊神经衰弱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7.5岁。
病程1-4年不等。
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精力不足、萎靡不振;活动时精神容易兴奋;易烦恼和易激惹;不同程度睡眠障碍。
部分患者有紧张性头痛症状。
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归脾汤结合四逆散加减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神经衰弱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是一类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绪烦恼和心理生理症状的神经症性障碍。
基本概述 神经衰弱的中医解读:神经衰弱正如《灵枢·大惑论》所云:“卫气不得人于阴,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灵枢·邪客篇》指出:“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行于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不瞑。
”可见,阴阳失和是神经衰弱的关键所在。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
中药治疗神经衰弱,较之西药的最大的优点在于,从病理上进行根治。
缺点在于,起效较慢,病人往往因为服用时间太长而中途放弃。
中药的研究以及市场化在国内一直是较为落后,一直到90年代都没有一个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推向市场,直到2000年前后才有中国医科大研制的中药助眠宝等疗效较为显著的中药出现并向市场推广编辑本段中医治疗病因病机 脑髓空虚是神经衰弱的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老年肾虚者大多脑功能下降,大脑神经细胞减少,递质含量及递质受体数量均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增加,体内自由基的容量及过氧化物随年龄增加而积累,而抗自由基损伤的物质如SOD含量下降。
这些变化说明肾虚是神经衰弱的重要病因。
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大法组方遣药,来延缓衰老,防治神经衰弱,可以说是传统共识。
但不管病情如何变化,肾虚始终贯穿神经衰弱的整个病程,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临床只要以补肾填精益髓立方防治神经衰弱,就能取得较好疗效。
藏药复方手参益智胶囊国药准字Z20026454 滋补肝肾,益精健脑。
主要治疗肝肾阴虚型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健脑.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健忘,头晕,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倦怠乏力.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脑萎缩治疗中心史体心主任认为此药适用范围:智能减退、健忘、失眠、神经衰弱、丢三落四、不认亲人、语言颠倒、失语、流口水、神情呆滞、幻听幻想、肢体麻木、迷路不认家门、大小便失禁、手脚震颤等。
安神胶囊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效果安神胶囊是一种针对神经衰弱症状的中药制剂,它以其独特的药物组合和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病症,其症状包括失眠、焦虑、躁动、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安神胶囊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被广泛用于改善这些症状和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
安神胶囊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连、杜仲、天麻、茯苓、五味子等草本植物提取物。
黄连具有抗焦虑、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缓解身体的疲劳感和焦虑症状。
杜仲和天麻是神经保护剂,具有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抗压能力。
茯苓是一种具有镇静和安神效果的中药,可以改善失眠和焦虑症状。
五味子具有增强脑血流和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可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这些成分相互配合,具有综合治疗神经衰弱的效果。
安神胶囊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来治疗神经衰弱。
神经递质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其平衡状态对大脑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
安神胶囊中的成分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安神胶囊对神经衰弱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项针对神经衰弱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使用安神胶囊治疗可以显著减少失眠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另外,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安神胶囊还可以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安神胶囊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适用于神经衰弱患者的长期治疗。
然而,虽然安神胶囊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神经衰弱患者。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有其他相关病症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因为安神胶囊属于中药制剂,成分复杂,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因此,在使用安神胶囊前,患者必须告知医生自己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安神胶囊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在治疗神经衰弱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挹神汤(焦树德) 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28.1挹神汤(焦树德) [组成] 生石决明20~45克(先煎) 生牡15~30克(先 煎) 生龙骨15~30克(先煎) 生地12~18克生白芍10~ 15克炒黄芩10克茯神(苓)15克香附10克远志9~12 克炒枣仁12~20克 白蒺藜9~12克合欢花6克夜交藤 15克 [功效] 养阴柔肝,潜阳安神。 [主治] 神经衰弱,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亢旺所致的头痛、 头晕,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阵阵轰热,心烦出汗,情 绪不振,悒悒不乐,遗精滑精,腰酸腿软,不耐作劳,舌苔薄白, 脉象细弦等症。 [用法] 将指定先煎的药物先煎煮20分钟,然后加凉水,放 入其它药物同煮,二煎共取汁300毫升,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 本方以生石决明、生牡蛎咸凉清热,益肝阴,潜肝 阳,收浮越之正气,为主药;生地、白芍补益真阴,滋水涵木,凉 血生血,柔肝安脾,为辅药;首乌藤滋益肝肾,交合阴阳,合欢 花解郁安神,酸枣仁养肝助阴,宁心敛汗而安神,远志肉交通心 肾,白蒺藜散肝郁,祛肝风,共为佐药;香附为阴中快气药,引 血至气分,增强诸药活力,兼能理气解郁,黄芩泻肝胆火,益阴 退阳,共为使药,诸药合和,共达养阴柔肝、潜阳安神、交通心 肾之功。 [加减] 肝血虚者可加当归6~9克、阿胶6~9克(烊化)。 急躁易怒者可加生赭石20-30克(先煎)、灵磁石20-30克(先 煎)、白蒺藜10克。头晕明显者可加泽泻30克、钩藤20~30克。 悒悒不乐、精神不振者,可加厚朴花10克、玫瑰花5克、佛手片6克,加重合欢花之量。肝火旺,口苦口渴,舌红,目赤,多怒, 大便干结者,可加龙胆草6克、芦荟1~2克,青黛6克(布包), 木通5克,并加重生地、黄芩的用量。肝肾阴虚,梦遗失精者,可 加山萸肉6--一9克、天门冬10克、玄参15克、泽泻12克、金樱 子lo克。心火旺而失眠多梦者,可加川连6克、竹叶3克、莲心 3克、小草10克。心血不足而心悸不宁者,可加麦冬10克、丹参 12~15克,柏子仁10克。心脾不足,消化不良,四肢倦怠,大便 溏软者,可加炒白术10克、芡实米12克、龙眼肉10克、茯苓改 为30克。大便溏泄者,去生地,加肉豆蔻lo克、车前子12~15 克(布包)。心肾不交者,可加灵磁石20-~30克(先煎)、磁朱丸 (布包煎)6克‘交泰丸(川黄连、肉桂)6克同煎。心肝血虚,神 魂不宁而失眠严重者,可加生赭石15~25克(先煎),改炒枣仁 30克(先煎)、白芍为15克,加重生牡蛎用量。 (按语] 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凡西医诊断的神经 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证、狂躁症等,具有肝肾阴虚、肝阳亢 旺证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典型病例] 吴某某,女,28岁。 平素多思,精神易激动,近一年来多善忧易怒,有时自己独 在室中哭笑,有时悲观不乐,精神忧郁,失眠健忘,性情似变孤 僻,食纳尚可,二便正常,月经略错后,脉象沉弦细数。曾在西 医院诊断为严重的神经衰弱,也曾去精神病医院就诊一次,可疑 为精神分裂症,建议连续治疗,但因无效而求治于中医。据此脉 症,诊断为肝阴虚肝阳旺之症。治以养阴柔肝,潜阳安神。用挹 神汤随证加减。处方如下:生石决明30克,生牡砺30克,生龙 骨30克(先煎),灵磁石30克(先煎),生地15克,生白芍12克, 制香附10克,合欢花6克,合欢皮lo克,远志12克,生赭石25 克(先煎),炒枣仁30克(先煎)水煎服,另投礞石滚痰丸每次 6克,一日二次,随汤药服。加大便溏稀时,可改为每日一次,临卧前随汤药服。药后诸症减轻,共进34剂而愈。
神经衰弱中医怎么说 中医怎么治疗神经衰弱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的偏方有哪些?哪些偏方能治疗神经衰弱?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医
怎么治疗神经衰弱。
中医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
百麦安神饮治神经衰弱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热安神。主治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神志不宁,心烦急
躁,悲伤欲哭,失眠多梦,善惊易恐,心悸气短,多汗,时欲太息,舌淡红或嫩红,脉细弱
或细数无力为主症,中医辨证属心阴不足,虚热内扰,或气阴两虚,心神失养者。
【偏方组成】百合30克,淮小麦30克,莲肉15克,夜交藤15克,大枣10克,甘
草6克。
【用法用量】上药以冷水浸泡半小时,加水至500毫升,煮沸20分钟,滤汁,存人暖
瓶内,不计次数,作饮料服用。
【加减】兼气郁者,加合欢花30克;兼痰浊者,加竹茹9克、生姜6克;兼湿邪阻滞者,
加藿、荷梗各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79例,其中治愈52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
效率为97.5%。
丹参柏仁治神经衰弱
【功能主治】主治神经衰弱。
【偏方组成】丹参50~90克,柏子仁25~35克,远志、五味子、百合各15~20克,
生地20~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头晕者,加钩藤、天麻、珍珠母各10~15克;若心悸者,加石菖蒲、磁石
各10~15克;若精神萎靡不振者,加太子参、黄芪、党参各15~2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神经衰弱患者35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30
例,显效3例,有效2例。
扁豆莲子粥治神经衰弱
【功能主治】健脾养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症。
【偏方组成】白扁豆15克,薏苡仁15克,莲子肉15克,核桃仁15克,桂圆肉15
克,红枣15克,糖青梅5个,糯米150克,白糖适量。
【用法用量】将此方前3味药用温水泡发,红枣洗净以水泡发,核桃仁捣碎,糯米淘
洗干净,所有备料一同人锅,加1500克水,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随量食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9例,治愈10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
94.7%。
治疗神经衰弱的中医偏方
1、组成:枸杞30克,大枣10枚,鸡蛋2个。
制作:放砂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共煎片刻,吃蛋喝汤,每天1次,连服
数天。
功效:本方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神经衰弱。
2、组成:蛤士蟆油25克,菠菜100克,海米50克,另有精盐、鸡汤、味精、葱姜
汁适量。
制作:将干蛤士蟆油用温水泡开,择出黑线洗净,用开水氽一下捞出,切成小丁;将菠
菜洗净切段,放开水略烫一下;坐锅,放鸡汤,放入蛤土蟆油丁、海米、葱姜汁、精盐烧开,
撇净浮沫,点味精,撒上菠菜即成。
功效:本方补肾益精,养阴润肺,适用于神经衰弱、精力不足者服用。
3、组成:粳米、核桃肉各50克。
制作:将粳米加水800毫升,煮成稀粥后,桃仁去皮捣烂,加入稀粥,再用小火煮数
滚,见粥稠表面有油为度,温热服食,早晚各1次,连服数天。
功效:本方补肾助阳,宁心安神,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神经衰弱。
4、组成:玫瑰花4.5克,滁菊花、佛花、合欢花、厚朴花各9克,生白芍12克,炙
甘草3克。
制作: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本方适用于神经衰弱初起。
5、组成:枣仁10克,黄花菜20根。
制作:将枣、菜炒至半熟,捣碎研成细末,睡前1次服完。
功效:本方疏肝健脾,宁心安神,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神经衰弱。
猜您感兴趣:
1.关于老中医用药心得体会
2.中药治疗神经衰弱药方
3.中医里增强记忆的方法
4.治疗神经衰弱的偏方
5.常练太极拳可治疗神经衰弱
6.克服神经衰弱的方法
7.神经衰弱怎么调理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