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关于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关于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关于暂估成本的账务处理

90%的会计人都不知道,“暂估”应该这么做账!

对于由于付款不及时等多种原因,购入的存货常常出现发票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形,为了准确地反映资产、负债、成本的需要,基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应对此类存货做暂估入账处理。

实务中由于企业的业务特点、会计核算方式、会计环境的不同以及会计人员的见解不一致,各企业“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多不相同。

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存货暂估入库的相关问题。

1存货暂估的基本概念

暂估,是指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在具体的会计业务处理中,一种与预计负债不完全相同的业务。

暂估也是指本月存货已经入库,但采购发票尚未收到,不能确定存货的入库成本。

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需要将这部分存货暂估入账,形成暂估凭证。

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

2暂估的账务处理

1、暂估入库

【案例】

某公司购进原材料A一批用于生产商品B(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17%),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发票。合同约定材料价格共计1 170元(含税)。

【解析】

借:原材料——A 1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 1 000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2、暂估回冲

按照规定,暂估入库要在次月月初红字冲回,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当月发票还是没有收到,月初冲回月末再次暂估,会无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发票时再冲回。

①红字冲回暂估入库

借:原材料——A -1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无票XX供应商-1 000

②收到发票,做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A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1 170

各行业会计账务处理大全

各行业会计账务处理大全 企业办理增资,增资款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其间有一个临时账户,停留在该账户时,要计入“银行存款——增资临时款”吗?还是等资金到公司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时再入账? 企业办理增资,应该以企业的名义开立临时账户进行验资,所以要确认银行存款增加。 借:银行存款——临时户 贷:其他应付款 等办理完验资手续后,转为基本户,撤销临时户: 借:其他应付款 贷:实收资本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贷:银行存款——临时户 房产代理公司的账务 房地产代理公司是收取卖房佣金的,请问如何核算其收入和成本费用?科目是哪些? 房地产代理公司收取的卖房佣金收入属于代理费收入,应当在销售房产确认代理费的时候确认收入(一般是开具代理费的发票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费用核算,可以设置“劳务成本”科目,核算与销售房子直接相关的人工等费用’在确认收入时’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公司发生的日常经营管理费用在发生的时候计入管理费用 简化核算也可以不设置“劳务成本”科目,发生的所有的经营、管理等费用在发生的时候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 银行承兑汇票处理 我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在销售产品时与另一公司协议。一部分货款以港币支付给我公司,付款方式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而我公司又将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其他公司,而付港币这部分货款我公司不开具增值税发票,那么请问我这笔收入该怎么做分录和交税,是不是就不交增值税了? 您的理解不对。即使不开具发票,销售商品也要确认收入并缴纳增值祝收到港元时要按即期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进行账务处理正常计算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假设收到银行承兑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原始凭证附汇票的复印件)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将该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账款等 贷:应收票据 包装物核算

混凝土搅拌站财务处理流程

商品混凝土公司(搅拌站)财务处理流程 商品混凝土公司,也称为混凝土搅拌站行业,拌站总体来说属于产品生产。 有关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主要有: 1、生产成本; 2、原材料; 3、固定资产折旧; 4、应付职工薪酬等。 会计核算基本过程: 1、购入水泥、沙子、石子、矿粉、粉煤灰、外加剂(防冻剂、防水剂、缩水剂等) 借:原材料—水泥、沙子、石子、矿粉、粉煤灰、外加剂(防冻剂、防水剂、缩水剂等)(税务处理省略)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生产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材料费 贷:原材料 3、生产工人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人工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4、生产设备折旧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机械费 贷:累计折旧 5、化验室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间接费 贷:制造费用 6、生产使用的电力、柴油等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间接费 贷:制造费用 7、销售商品砼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税务处理省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因商品砼直接运输给客户,不用再有入库的核算) 8、企业如有砼运输(包括垂直运输)可将运输费用加在生产成本中。

经营混泥土搅拌站在纳税上属于缴纳什么税种?帐务该怎样处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经营混泥土搅拌站属于什么税种?) 一、涉及的税种: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等。(注:如果你单位经营范围属于生产、加工、销售混泥土,征收“增值税”) 二、账务处理 1、生产混泥土的账务处理 (1)购进材料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生产混泥土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等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 (3)生产完工时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 (4)销售混泥土时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 月初回冲: 一、处理流程 指当月货到票未到时,先将采购入库单暂估入账,在下月初时立即回冲形成红字回冲单,冲回上月暂估的业务,下月结算时再按结算价形成最终的反映实际成本的采购入库单(即报销的蓝字回冲单)。如果下月发票仍未到,则期末处理时系统自动按原来的暂估价重新暂估入账(即暂估的蓝字回冲单),下月初再回冲,这样如此循环直到结算生成报销的蓝字回冲单为止。 暂估入库业务处理流程说明:采购业务先到货,发票未到,本月处理。 ①当月,根据采购到货签收的实际数据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填制采购入库单。 ②在库存管理系统中审核采购入库单,以证明入库单上的货物已经入库。 存货核算月末结账如下: ③月末,发票未到,在存货核算系统中输入采购入库单的暂估单价,对“暂估入库单”进行单据记账, 即以暂估单价计入存货明细账。(存货核算—业务核算—暂估成本录入:查询条件选择中对包括已有暂估金额的数据:选择否。对采购单中没有单价的查明原因后进行金额的录入。) ④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暂估入库单”制单,系统生成机制转账凭证(暂估凭证)并自动传递到总账系 统。存货系统,暂估入库单记账,生成凭证。 借:存货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⑤下月初,存货核算系统自动生成与“暂估入库单”完全相同的“红字回冲单”,同时自动计入存货明细 账,冲回上月计入存货明细账中的暂估入库单。 借:存货(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红字) ⑥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红字回冲单”制单,系统生成机制转账凭证(红字凭证)并自动传递到总账系 统,回冲上月的暂估凭证(这步操作可在第⑩步时与“蓝字回冲单”一起制单)。 ⑦下月,收到采购发票后,在采购管理系统中填制采购发票。 ⑧将采购发票与对应的采购入库单做采购结算。 第一种:发票到,与采购入库单完全结算,存货系统进行暂估处理,生成蓝字回冲单(报销)制单 借:存货 贷:应付账款 第二种:发票到,与采购入库单部分结算,存货系统暂估处理时,生成已结算的蓝字回冲单。期末处理时,根据暂估入库数与结算数的差额生成未结算的蓝字回冲单,即作为暂估入库单。下月月初就暂估入库单生成红字回冲单。 借:存货 贷:应付账款 第三种:情况发票未到,存货系统期末处理后,根据蓝字回冲单(暂估)制单。 借:存货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⑨结算完毕后,进入存货核算系统,执行“暂估处理”功能。进行暂估处理后,系统根据发票自动生成 一张“蓝字回冲单”,并以发票中的实际单价自动计入材料明细账。 ⑩在存货核算系统中对“蓝字回冲单”制单,系统生成采购入库机制转账凭证并自动传递到总账系统。

成本会计分录简介

实验一要素费用的核算 1分配本月材料费用 (1)原木费用的分配。 ①编制原木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转 01借:基本生产成本――普通板3,087,075.46――复膜板3,190424.54 贷:原材料――原木6,277,500 ②编制退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转 02借:原材料――断尾材45,000.00 ――废单板12,000.00 ――废品10,0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普通板32,948.47 ――复膜板34,051.53 ③本月销售断尾材、废单板、废品时,编制会计分录: 收 01借:银行存款101,90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断尾材51,200.00――废单板21,600.00 ――废品14,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销税额)14,807.00转 03借:其他业务成本80,200.00 贷:原材料――断尾材48,000.00 ------废单板19,200.00――废品13,000.00 ④本月出售其他废料。编制会计分录: 其他废料的销售收入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在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普通板应分配的金额=200,000/(1667+1613)*1613=98,353.66 元复 膜板应分配的金额=200,000/(1667+1613)*1667=101,646.34 元收 02借:银行存款234,0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普通板98,353.66――复膜板101,646.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00 ( 2 ) 编制调胶用料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转 04借:辅助生产成本-调胶车间-酚醛胶 372,300.00 -脲醛胶 288,200.00

工程账务处理

工程施工公司会计做账方法与技巧详解 2014-12-12 点击:13115 1.“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月末终了时,对于外购的材料物资,在没有与外部供货商确认材料的最终数量及货款总额时,按材料员的收料单做暂估,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某单项工程—合同成本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与供货商结算后,暂时没有支付现款时,将“暂估应付款”调入“应付工程款”科目中,凭购销双方确认后的结算单及合同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贷: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 (三)坏账准备 本科目核算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本科目下设“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两个二级科目,分别计提。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中扣出“其他应收款-内部单位往来”的期末余额为提取基数,计提比例为0.5%,计算公式为:坏账准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0.5% 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其他应收款/内部单位往来”期末余额)]? 0.5% 坏账准备按年计提,采用备抵法计提。计提时,借:管理费用或间接费用贷:坏账准备。当企业本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已提取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进行补提;当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已提取的账面余额时,其差额用红字做上述分录进行冲销。 (四)工程结算 1、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

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 2、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按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后,将本科目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 3、本科目按工程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4、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已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 (五)工程施工 本科目核算施工企业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本科目应设置以下两个明细科目: 1、合同成本 本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一般包括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该科目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 2、合同毛利 本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发生的各项费用,借记本科目(合同成本),贷记“应付工资”、“原材料”等科目。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结清“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账户时,借记“工程结算”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六)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1、这两个科目分别核算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 2、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在建工程账务核算及处理

在建工程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采用发包工程方式的企业,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推荐阅读:企业财务问题账务处理 在建工程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工程项目较多且工程支出较大的企业,应当按照工程项目的性质分项核算。 在建工程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 企业的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采用发包工程方式的企业,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实际销售收入或按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为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企业应设置“在建工程”会计科目对在建工程进行核算与账务处理。“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需要安装设备的价值。 “在建工程”科目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 (1)建筑工程; (2)安装工程; (3)在安装设备;

用友暂估业务处理流程小结

用友暂估业务处理流程小结 暂估成本是指采购系统所购存货已入库,但发票未到或未报销时入库单上的估算成本;当已报销后,需进行成本处理。 暂估入库成本处理分以下情况: 月初回冲 单到回冲 单到补差 一般常使用的方法是单到回冲。有个视频的教程会讲得比较详细。 客户使用手册(U861) 单到回冲 仓库计价方式:全月平均价核算方式:按存货暂估回冲方式:单到回冲 回冲的几种情形 整单到票回冲(整单一次性到票回冲、整单当月多次到票回冲) 记录级部分到票回冲 数量级部份到票回冲 混合型 注意:整单当月多次到票回冲,到票可能是记录级的、或者是数量级、也可能是记录级和数量级混合型的。 举例说明: 案例资料: 3月10日,收到“供应商A”单位,原材料如下: 原材料A:100吨*10元/吨=1000元 原材料B:200吨*20元/吨=4000元 到月末31日,没有收到采购发票,进行暂估处理,选择“采购入库单(暂估记账)生成凭证借:原材料 5000.00 货: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5000.00 整单到票回冲: 1、 4月10日,收到发票(全部到票) 原材料A:100吨*15元/吨=1500元 原材料B:200吨*25元/吨=5000元 2、软件操作流程: ?【采购管理】参照“采购入库单”,生成“采购专用发票”,随即点“结算”按钮,执行“采购结算”;

?【应付款管理】对“采购发票”进行“审核”; ?【存货核算】执行“结算成本处理”,点“暂估”,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回冲单”和“蓝字回冲单”;?【存货核算】执行“生成凭证”,“选择”,“红字回冲单”,“合成”生成暂估回冲凭证; 借:原材料 -5000.00 货: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5000.00 ?【存货核算】执行“生成凭证”,“选择”,“蓝字回冲单(报销)”,“合成”,生成入库凭证;借:原材料 6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105.00 货:应付账款----应付结算款7605.00 记录级部分到票回冲: 1、 4月10日,收到发票 原材料A:100吨*15元/吨=1500元(全部到票) 原材料B:发票未收到 2、软件操作流程: ?【采购管理】参照“采购入库单”生成“采购专用发票”,随即点“结算”按钮,执行“采购结算”;?【应付管理】对“采购发票”进行“审核”; ?【存货核算】执行“结算成本处理”,点“暂估”,系统对到票的“原材料A”自动生成“红字入库单”和“蓝字入库单”; ?【存货核算】执行“生成凭证”,“选择”,“红字入库单”,“合成”生成暂估回冲凭证; 借:原材料 100*10.00=-1000.00 货: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1000.00 ?【存货核算】执行“生成凭证”,“选择”,“蓝字入库单(报销)”,“合成”,生成入库凭证;借:原材料 100*15.00=1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255.00 货:应付账款----应付结算款 1755.00 注意:原材料B月末,以后月份到票后再处理; 数量级部份到票回冲: 1、4月10日,收到发票 原材料A:60吨*15元/吨=900元(部份到票,还有40吨未到票) 原材料B:发票未到 2、软件操作流程: ?【采购管理】参照“采购入库单”生成“采购专用发票”,随即点“结算”按钮,执行“采购结算”;?【应付管理】对“采购发票”进行“审核”; ?【存货核算】执行“结算成本处理”,(“未全部结算完的单据是否显示” 选项,前面打“√”)点“暂估”,系统对到票的“原材料A”60吨,自动生成100吨的“红字入库单”和60吨“蓝字入库单”;?【存货核算】执行“生成凭证”,“选择”,“红字回冲单”,“合成”生成暂估回冲凭证; 借:原材料 100*10.00=-1000.00 货:应付账款----应付暂估款 -1000.00

常用会计分录和会计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常用会计分录和会计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一、短期借款: 1、借入短期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2、按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季末支付银行存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 款 4、到期偿还短期借款本金: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二、应付票据: 1、开出应付票据: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2、应付票据到期支付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转销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款: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三、应付账款: 1、发生应付账款: 借:材料采购/库存商品/在途物资/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2、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3、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获得的现金折扣偿付应付账款时冲减财务费用:借:应付账款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4、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其他 四、预收账款: 1、收到预收账款: 借:银行存款

2、收到剩余货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3、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应收账款”贷方收到预付款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收到剩余货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五、应付职工薪酬: 1、确认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成本(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劳务成本(生产部门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流程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采用实际成本方法核算 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中各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等资料。 ①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核对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问题,可采取通过非生产性项目的审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进行审查,查明问题后,按照谁耗用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纳税调整。账务处理: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本年利润(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第二、混淆不同产品成本。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审查注意那些不能确指产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时应科学地选择分配标志、计算方法及会计记录。 正确方法:在消耗定额比例法下,通常采用按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计算处理: 分配率=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其他分配方法。如:产品产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审查注意下列问题: 第一、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成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第二、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第三,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审查方法参见“材料成本的审查要点”。 ⑵采用定额成本法 抽查某种产品的生产通知单若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材料明细账中各该项直接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直接材料总消耗量和总成本,与有关成本计算单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对,看其是否相等。并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生产通知单是否经过授权批准,防止虚假业务产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改变方法而影响成本。 ⑶采用标准成本法 抽取生产通知单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 根据产量、标准用量及标准单价计算出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价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对是否相符,有无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 整 2012-8-16 8:50转自互联网【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如何在税前扣除,税法上却无具体的规定。本文通过案 例,分析资产估价处理方法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 案例 甲公司以出包方式建造一幢办公大楼,2010年8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工程预算造价1800万元,施工方已开具发票金额1500万元。因施工方暂未提供工程决算报告,甲公司按1800万元估价入账。2011年7月,施工方提供竣工决算报告,其实际造价2029万元,双方均确认,施工方又开具了金额为529万元的发票。假设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使用寿命均为20年,残值率为0。甲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 则》。 分析 (一)2010年 1.2010年8月,办公大楼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18000000 贷:在建工程18000000。 2.2010年9月~12月,每月计提折旧 月折旧额为18000000÷(20×12)=75000(元)。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累计折旧 75000。 3.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固定资产账面金额、计税基础相等,折旧年限相等,不需要作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 进行。 (二)2011年 1.2011年1月~7月, 每月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累计折旧 75000。 2.2011年7月竣工决算,取得全额发票,调整暂估价值 借:固定资产 20290000 贷:在建工程20290000。 同时调整上年度(2010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2010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75000×4=300000(元)。 2010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2)×4=338166.67(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38166.67-300000)×25%=9541.67(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541.6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9541.67。 201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在访谈中明确指出,国税函〔2010〕79号文件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此条所指的调整包括根据发票调整企业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折旧额。甲公司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取得全额发票,应调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同时以前年度计提的折旧也应 作相应调整。 3.2011年8月~12月, 每月计提折旧 月折旧额为(20290000-75000×11)÷(20×12-11)=85000(元)。

成本会计分录

实验一要素费用的核算 001 分配本月材料费用 (1)原木费用的分配。 ①编制原木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转01 借:基本生产成本――普通板 3,087,075.46 ――复膜板 3,190424.54 贷:原材料――原木 6,277,500 ②编制退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转02 借:原材料――断尾材 45,000.00 ――废单板 12,000.00 ――废品 10,0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普通板 32,948.47 ――复膜板 34,051.53 ③本月销售断尾材、废单板、废品时,编制会计分录: 收01 借:银行存款 101,907.00 贷:其他业务收入――断尾材 51,200.00 ――废单板 21,600.00 ――废品 14,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销税额) 14,807.00 转03 借:其他业务成本 80,200.00 贷:原材料――断尾材 48,000.00 ------废单板 19,200.00 ――废品 13,000.00 ④本月出售其他废料。编制会计分录: 其他废料的销售收入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在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普通板应分配的金额=200,000/(1667+1613)*1613=98,353.66元 复膜板应分配的金额=200,000/(1667+1613)*1667=101,646.34元收02 借:银行存款 234,00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普通板 98,353.66 ――复膜板 101,646.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00 ( 2 ) 编制调胶用料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转04 借:辅助生产成本-调胶车间-酚醛胶 372,300.00 -脲醛胶 288,200.00 贷:原材料――调胶用料 660,500.00 (3)根据本月物料库发出修理用备件及工具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转05 借:制造费用――单板车间 25,000.00 ――胶合成品车间 11,200.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部 16,000.00 ――蒸汽车间 13,300.00 贷:原材料――修理用备件及工具 65,500.00 (4)根据本月物料库发出复膜纸、油料及劳保用品汇总表,编制会计分录: 调胶车间酚醛胶应负担物料费用=120/(108,000+102,000)*102,000=58.29元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材料、包装物、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协作件以及商品等。 但是特种储备物资以及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生产则不是企业的存货,还有为能建造企业的固定资产而准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则不是企业的存货。 二、存货的特点。 1、存货是有形资产(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形态存在) 2、流动性较强(处在不断的购买、耗用、销售之中) 3、存货具有时效性(长期不销售或耗用成为积压物资、就会造成废弃、或者降价处理,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存货的分类。 1、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属于存货的科目 ①物资采购——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 ②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 ③包装物——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包装物(如桶、箱、瓶、坛、袋、罐等)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④低值易耗品——核算企业库存的低值易耗品(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周转使用的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⑤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⑥自制半成品――核算工业企业库存的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已经生产完成并已检验送交半成品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从半成品库领用,自制半成品继续加工(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自制半成品) ⑦库存商品――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库存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工业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品,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⑧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差 额 ⑨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10委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11受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接受其他单位的委托代销的商品(包括代销国外的商品) 12存货跌价准备――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1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核算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 2、制造业存货的分类

商贸企业常用会计分录处理

一、实收资本及资本公积 (一)实收资本 1.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2.收到投资人投入的房屋、机器设备等实物,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 3.收到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等,按评估确认价值 借:无形资产等 贷:实收资本 4.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二)资本公积 1.捐赠公积(1)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按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帐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资本公积 (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 贷:资本公积(固定资产净值) 贷:累计折旧 (3)接受捐赠的商品等,根据有关资料确定的商品等的实际进价入帐(库存商品采用售价核算的,还应结转进销差价) 借:库存商品 贷:资本公积等

2.资本折算差额企业实际收到外币投资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有关资产帐户与实收资本帐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 借:银行存款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或贷:资本公积 3.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产生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借:银行存款等贷:实收资本贷:资本公积 4.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借:材料物资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 二、借入款项 (一)短期借款 1.借入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 2.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借:财务费用贷:预提费用(或银行存款) 3.归还短期借款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二)长期借款 1.借入各种长期借款借: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 贷:长期借款2.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计入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 贷:长期借款3.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已办理竣工决算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损益借:财务费用贷:长期借款4.归还长期借款借:长期借款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 1.按面值发行的债券,按实际收到的债券款借:银行存款等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2.溢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贷: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3.折价发行的债券,收到债券款时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应付债券(债券折价)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4.企业按期提取应付债券利息借: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受托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帐务处理

方法一: 1、收到加工材料时;收到主料时不进行帐务处理,建立备查帐,只对材料的数量进行登记、管理。 2、当投入辅料和人工等进行加工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 3、当加工产品完工发出商品并收取货款时: 借:应收账款-XX公司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月末将营业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委托加工物资 方法二: 1.收到受托加工物资时: 不作会计处理,但对收到的受托加工物资,应当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2.实际加工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等 3.完工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贷:生产成本 4.交付完工物资时: 借:应收帐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等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同时,结转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库存商品——受托加工完工商品 另外:在备查簿上登记交还的受托加工物资。 方法三: 1.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按合同价(或不记录实际金额)登记备查簿,借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领用时作相应的附注说明。 2.对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3.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 (1)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如果加工的产品属于消费税应税产品的,受托方应该履行代收代缴消费税义务,这里的计税价格一般参照同类产品的价格或组成计税价格) (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3)在备查簿中将受托加工物资注销,贷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4.受托方上交消费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方法四: 接受加工材料时,只在备查簿中登记 发生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等 完工入库时, 借受托加工物资 贷生产成本 交付时,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受托加工物资 接受委托单位送来的加工物资时,不做会计处理,设置台账记录加工物资数量。 生产加工时: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 制造费用 完工入库: 借:受托加工完工产品 贷:生产成本 交付完工的产品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受托加工完工产品 同时核销受托加工物资台账。

成本核算及会计分录

工业企业组织成本核算、费用归集主要按成本中心、成本对象、成本项目、核算方法四个方面 ●成本中心 根据企业产品特点、企业要求、企业的生产组织等因素确定, ●成本对象 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它对成本的核算方法产生真接的影响。 ●成本项目、费用归集要素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之为要素费用),可分为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折旧费、工资费、福利费及其它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成本项目),可分为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1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成本核算的三个方面的要求实际上要求进行三维的核算,在手工状态下,一般设置多级会计科目来解决,会计科目设置复杂,无法做到更细致的成本对象。因此, 在现行实施了计算机管理的企业中,企业在组织成本核算管理时,一般按成本项目在 其下设二及科目,通过部门核算等辅助核算方式细分成本中心,对于成本对象则根据 核算方法结合项目辅助核算来实现,而在成本核算的模块中可以按成本对象组织相关 成本报表,结合存货核算系统达到不同成本对象核算的目的,所以其下级科目一般可 以设: ――直接材料(部门核算) ――直接人工(部门核算) ――制造费用转入(部门核算) ――其他费用(部门核算) ――产成品成本转出注:用于反映完工情况 ●“辅助生产成本”帐户 应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或劳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在手工状况下,辅助生产一般按成本对象、成本项目,如: 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产品(服务)――材料 辅助生产成本――××产品(服务) 在计算机管理状态下,成本模块中设定成本对象,部门科目中需反映的内容可以由成本模块提供的查询解决,因此,科目可以如下设置: 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材料费用(部门核算) ――人工费用(部门核算) ●“制造费用”账户

暂估成本入账

暂估入库的处理 一、暂估入账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已验收入库的购进商品,但发票尚未收到的,企业应当在月末合理估计入库成本(如合同协议价格、当月或者近期同类商品的购进成本、当月或者近期类似商品的购进成本、同类商品同流通环节当期市场价格、售价*预计或平均成本率、等)暂估入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帐款——暂估款 必须注意的是,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因此,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且上述分录中,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口径暂估。 因此,首先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暂估入帐,然后,与其他正常入库入帐的库存商品一样,一并计算库存商品发出(包括说的销售出库)成本。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收到发票后的处理: 次月初,冲回暂估入库成本,以红字编制如下分录: 借:库存商品等 贷:应付帐款——暂估款 取得发票后,编制正式入帐分录: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帐款——**公司等 对于上月暂估入库并已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从理论上应当进行调整,但是,由于企业购销活动的经常性和大量性,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出发,出于简化会计核算的考虑,对于暂估成本的发出成本,不予单独进行调整,而是随库存商品今后的收发业务自行消化。这也就是企业会计制度强调的暂估入库成本时应当合理估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计算当月发出库存商品成本时,应当仍然按照规定的方法正常计算确定发出成本。由于月初红字冲回入库,并且取得发票正式入帐,两者相抵,余额为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所以,该差额实际上应当由本月发出和月末借存的库存商品承担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类商品即无月初结存,又无购销业务发生的,或者企业是使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的,或者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巨大的话,则该暂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包括及其连带影响的其他存货成本),应当调整并转入销售成本。编制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贷:库存商品等 如果暂估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应当以红字编制上述分录. 二、存货暂估实务中五个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购入存货,月底时,若发票未到,应分别存货科目,抄列清单,

农业消耗性生物资产之蔬菜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实例)

消耗性生物资产之蔬菜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实例) 蔬菜种植既要讲收成,也要讲成本,最后求得效益,为以后的种植发展目标提供依据和参考,合理投入,达到减少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成本是以货币表现的商品生产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某种产品所耗费的全部社会劳动分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两部分。物化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化肥、设施等。活劳动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者的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形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对于一个生产单位来说.如种植户、农场及各种工业企业等,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付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一、蔬菜生产中物质费用的核算 1、种子费:外购种子或调换的良种按实际支出金额计算,自产留用的种子按中等收购价格计算。 2、肥料费:商品化肥或外购农家肥按购买价加运杂费计价,种植的绿肥按其种子和肥料消耗费计价,自备农家肥按规定的分等级单价和实际施用量计算。 3、农药费:按蔬菜实际使用量计价。 4、设施费:有些蔬菜种植使用了大棚、中小拱栅、棚膜、地膜、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计价。对于可多年使用的大棚、防虫网、遮阳网等设施要进行折旧,一次性的地膜等可以一次计算。折旧费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折旧费=(物品的原值-物品的残值)×本种植项目使用年限/折旧年限 5、机械作业费:凡请别人操作或租用农机具作业的按所支付的金额计算。如用自有的农机具作业的,应按实际支付的油料费、修理费、机器折旧费等费用,折算出每亩支付金额,再按蔬菜面积计入成本。 6、排灌作业费:按蔬菜实际排灌的面积、次数和实际收费金额计算。 7、畜力作业费:有些使用了牛等进行耕耙,应按实际支出费用计算。 8、管理费和其他支出管理费:是种植户为组织与管理蔬菜生产而支出的费用,如旅差费、邮电费、调研费、办公用品费等。承包费也应列入管理费核算。其他支出如运输费用、货款利息、包装费用、租金支出、建造栽培设施费用等也要如实入账登记。 物质费用=种子费+肥料费+农药费+设施费+机械作业费+排灌作业费+管理费+其他支出。 二、蔬菜生产中人工费用的核算 我国的蔬菜生产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因此人工费用在蔬菜产品的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人工消耗折算成货币比较复杂,种植户可视实际情况既要计算雇工人员的工资支出,也要把自己的人工消耗算进去。 三、蔬菜产品的成本核算 核算成本首先要汇总某种蔬菜的生产总成本,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种蔬菜的单位面积(亩)成本和单位质量(公斤)成本。生产某种蔬菜所消耗掉的物质费用加上人工费用,就是某种蔬菜的生产总成本。如果某种蔬菜的副产品(如瓜果皮、茎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时.计算蔬菜主产品(如食用器官)的单位质量成本时,要把副产品的价值从生产总成本中扣除。 生产总成本=物质费用+人工费用 单位面积成本=生产总成本/种植面积。 单位质量成本=(生产总成本-副产品的价值)/总产量 为搞好成本核算,蔬菜种植者应在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的基础上,把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详细计入,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今后的种植大有益处。

暂估入帐处理

会计上的暂估入库如何处理 一、一般暂估是月度终了,对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到材料的凭证,应当分别商品科目,抄列清单,并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价格暂估入账,并作相应的会计处理。(材料是指企业作为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以及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 二、材料暂估具备的特点: 1、材料暂估是本月度终了,是因为有没有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 2、材料暂估是会计将本月度终了没有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而进行的会计处理; 3、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反映本月度止没有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的金额。 三、材料暂估的会计原则: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材料已经入库,而材料的发票账单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同时到达或当月不能及时到达,这些到库材料应该在本月底作会计处理,从而充分反映本月财务状况。 2、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材料暂估的发票账单在到达时应作相应的会计处理,充分反映材料暂估的实际金额。 3、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应在材料到达时和材料发票到达时分别作会计处理,企业资产和负债同时得到反映,通过“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科目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企业当时未达发票账单金额,以便企业了解当时的负债情况;及根据做材料暂估的入库单据查明未达账单的单位,了解发票账单不能到达的原因,及时与对方单位进行沟通。 四、材料暂估的会计处理: 1、采购或仓库部门收到实物时,按对方送货单据或合同价格填制一式几联入库单,实物进入仓库。当月终了,对于本月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到商品的凭证,分别商品科目,抄列清单,按应付给供应单位的价款,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包装物等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材料) 2、收到材料的发票账单并随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付款,验收单附发票后,会计做账: 借:原材料、包装物等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 同时,根据发票账单所附验收单的日期或附表,统计本发票账单需要冲减以前月份材料暂估的金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包装物等红字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材料)红字 五、材料暂估会计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材料采用计划价时,材料暂估的处理会对当月材料成本差异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材料成本差异是随着材料入库而形成的。但根据以上材料暂估的处理,其成本差异并不体现在当月的账面上,而反映在办理发票账单结算的那个月份。这就造成了本月有这部分材料的计划成本,而没有其相对应的成本差异的情况。从理论上讲,计算当月成本差异率时,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口径与原材料计划成本的计算口径应当一致。根据以上的处理,不但计算口径与理论完全一致,而且不需要对当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