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9.37 MB
- 文档页数:78
地球科学概论笔记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 古代的天圆地方说。
- 随着航海等活动的发展,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如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了有力证据。
- 现代精确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大小的主要数据。
- 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地球的外部圈层。
- 大气圈。
- 组成: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等气体组成。
- 分层: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 对流层特点:厚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场所,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 平流层特点: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有臭氧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水圈。
- 组成:包括海洋水、陆地水(河流、湖泊、地下水等)、大气水和生物水等。
- 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范围:从地表向上可达23千米的高空,向下可深入到12千米的海底。
- 生物在地球圈层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地球的内部圈层。
- 划分依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 地壳。
- 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平均约39 - 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大洋地壳较薄,平均约7千米。
- 组成物质: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大洋地壳缺失硅铝层)。
- 地幔。
-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 地核。
- 分为外核和内核。
- 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三、地球的物质组成。
1. 矿物。
- 概念: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 分类: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如金、银等)、硫化物矿物(如黄铁矿)、氧化物矿物(如赤铁矿)、卤化物矿物(如石盐)、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等。
地球科学概论(长安大学)长安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构成恒星的主要气体为氢、其次为氦,其他元素较少。
A:对 B:错答案:A2.陨石分为石陨石、铁陨石和石铁陨石三类,大部分陨石在通过地球大气圈时都会发生燃烧。
A:错 B:对答案:B3.对流层上部存在含臭氧的层,能吸收紫外线,因而是生物的保护伞。
A:对 B:错答案:B4.上地幔上部的固态与地壳组成岩石圈,为刚性,有强度。
A:对 B:错答案:A5.地球最主要的热源是( )。
A:太阳能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能 C:构造作用能 D:重力分异能答案:B第二章测试1.Quartz exhibits conchoidal fracture.A:错 B:对答案:B2.The hardness of mica is ().A:4-5B:2-3C:1-2 D:3-4答案:B3.Galena exhibits perfect cleavage.A:对 B:错答案:A4.Olivine crystals normally form granular habit.A:错 B:对答案:B5.Cleavage angle of pyroxenes is about 78°/93°.A:对 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风化作用包括哪些类型?A:化学风化 B:物理风化 C: 太阳风化 D:生物风化答案:ABD2.成岩作用包括以下哪些作用?A:胶结作用 B:重结晶作用C:压实作用 D:沉积作用答案:ABC3.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构造 B:地形 C:气候D:地质答案:ABCD4.下列哪些岩石属于陆源碎屑岩A:硅质岩B:砾岩 C: 粘土岩 D:砂岩答案:ACD5.下列哪些岩石属于化学沉积岩?A: 硫酸盐岩B:硅质 C:石灰岩 D:砂岩答案:ABC第四章测试1.河流的侧蚀作用,可使河谷的横剖面逐渐发展成 "U" 形谷。
地球科学概论
《地球科学概论》(An Outline of Earth Sciences)是为地学类相关专业编写的地质学基础课程双语教学用书。
全书共19章,包括宇宙与行星地质学、元素与矿物、岩浆作用与火成岩、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地质年代和地球演化史、地震与地球层圈、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风化与剥蚀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冰川与冰川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与海洋地质学、湖泊与沼泽、风与荒漠、块体运动、人类生存与地球环境等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31305【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地质学专业【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诸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专业)的入门课或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介绍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使学生较全面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主要成就、基本知识和时空观念,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苦乐观,同时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及内容提要结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授课计划等。
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将今论古等基本原理和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意义,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内容提要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2.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3.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4.地球科学的发展简史与未来展望(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将今论古”原理2.难点:地球科学的特点.第一章结论(一)教学要求讲授地质学研究对象。
要求学生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学习研究方法。
(二)内容提要1、地质学研究对象2、地质学研究任务3、地质学的研究内容4、地质作用、它的特点及研究方法(三)重点、难点1、重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难点:地质作用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矿物(一)教学要求通过元素、矿物的基本概念及矿物基本性质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矿物、晶体、矿物的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以及集合体形态等基础知识为肉眼认识、鉴定常见矿物奠定基础。
(二)内容提要1、元素2、矿物3、矿物的基本性质4、认识常见矿物(三)重点难点1、重点:矿物的基本性质。
2、难点:通过矿物的基本性质识别矿物。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岩浆岩(一)教学要求岩浆作用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地球科学概论心得体会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涉及地球历史、地球结构、地球表面与大气的科学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地球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地球科学概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地球科学概论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生态系统。
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构成,地球的大气层与地球表面相互作用,形成了气候和气象现象。
这些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概论,我了解到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否则就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其次,地球科学概论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学习地球科学概论,我了解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成为了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需要改变,转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减少对地球环境的负担。
保护地球环境不仅仅是政府和科学家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其中,从自身做起,采取环保行动,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
同时,地球科学概论也让我明白了地球科学的重要性。
地球科学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更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地球的结构和地质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为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同时,地球科学的研究也对资源勘探和利用、气候变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只有加强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概论,我也意识到自己对地球科学的了解仍然有限。
地球科学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关注地球科学的进展,增加对地球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地球的组成与演化、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地质现象的解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普及等。
具体来说,该课程可能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包括地球的结构、元素和化合物等。
2. 地球的历史和演化,包括地质年代、地球的演化历程和地质年代的测定等。
3. 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和火山等。
4. 地球的水文地理和气候变化,包括水循环、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等。
5. 地球的资源和能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6. 地球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包括土壤环境、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7. 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包括地质调查、地球探测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应用等。
此外,该课程可能还会涉及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等。
总的来说,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为后续的地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地球科学概论学习计划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地球自然环境、地球内部、外部及地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其知识体系包括地球形态、地球动力学、地球气候等方面的内容。
地球科学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对于理解地球的运行、地球表面的地貌、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地球上的生命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地球科学概论学习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科学概论是了解地球、保护地球以及利用地球资源的基础。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展开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计划。
一、学科简介及相关知识点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科的学习中,首先要了解地球的形成、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气候与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点,并明确地球科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在地质学方面,可以学习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地壳变动、岩石与矿产等内容;在地球物理学方面,可以学习地球的磁场、地震、地球物理勘探等内容;在气象学方面,可以学习地球的大气层结构、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内容;在海洋学方面,可以学习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等内容。
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点,形成对地球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另外,还需要学习地球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分析、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
二、学习目标通过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可以形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目标:1. 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掌握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了解地球的地质、地球物理、气象、海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3. 获得一定的调查和实验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方法研究地球;4. 培养对地球的保护和利用的意识,明确地球科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习方法在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定期听课和参加实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2. 阅读相关文献和教材,加深对地球科学的理解;3. 参加地质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地球的实际情况;4. 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促进对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和交流。
地球科学概论总结汇报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地球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构造、动力学、演化、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首先,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我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地球活动的各种过程,形成了地球的多样性。
其次,地球科学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
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过程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例如,地球的板块构造不断演化,地壳运动不断发生,自然灾害也在不断发生。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我了解到地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系统,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持续观测和研究。
第三,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证性的学科。
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证实。
学习地球科学,我们要学会观察和记录现象,使用科学方法来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实验和观测,我们可以得到真实的数据和结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
第四,地球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
例如,地质学研究可以用于地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气象学研究可以应用于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地球物理学研究可以用于地震预测和矿产勘探。
学习地球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地球资源。
总而言之,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升。
我了解到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我们不断观测和研究;地球科学是一门实证性的学科,需要我们使用科学方法来解释现象;地球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学习地球科学,我对地球的奥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地球的大气、水体、陆地以及生物圈等各个方面。
本文档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地球科学的定义和历史地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通过分析地球的内部和外部过程,揭示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演化过程和性质。
地球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对地球的形成和现象做出了一些探索。
随着科学的进步,地球科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到了20世纪,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了解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地球科学也逐渐形成了现代地球科学的基础。
二、地球科学的主要内容地球科学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和地理学。
下面将对每个学科领域进行简要介绍。
2.1 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和地质过程的学科。
地质学家通过研究岩石的形成、变质和变形等过程,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
地质学还研究岩石中的化石,揭示地球上古生物的生活和演化过程。
2.2 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及其运动、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学科。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预测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
气象学还研究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等现象。
2.3 海洋学海洋学是研究海洋及其相关现象的学科。
海洋学家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了解海洋的运动和动力系统。
海洋学还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
2.4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特征、人类活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地理学家研究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了解地球的地貌、气候、生物和人文特征。
地理学还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三、地球科学的意义和应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地球科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自然环境的特征,促进对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地球的物质、能量和运动规律。
它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
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它主要关注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包括固体地球、液体地球和气体地球。
地球科学概论通过研究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揭示了地球的起源、演化和运动规律。
在地球科学概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征。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由各种岩石和矿物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具有不同的厚度和组成。
接着,地球科学概论涉及地表形态和地貌的研究。
地表形态是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等。
地貌是地表形态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是地球地表的地貌特征。
地表形态和地貌的形成与气候、构造运动、水体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表形态和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质历史。
此外,地球科学概论还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和天气变化。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方面的变化。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期的大气状况,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地球的气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轨道参数、大气成分等。
地球科学概论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气象系统。
最后,地球科学概论还研究地球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
然而,人类的活动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地球科学概论通过研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起源和历史1.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2.地球的形成和演化3.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成分4.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的证据二、地球的形状和测量1.地球的形状及其测量方法2.地球的众多坐标系3.地球的自转和引力场三、地球的大气系统1.大气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大气的气象要素和气象学定律3.大气的循环和气候形成4.大气污染和保护四、地球的水环境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水循环2.地表水的形成与分布3.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4.水污染和治理五、地球的岩石圈和内部构造1.地球岩石圈的划分和特征2.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性质3.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理论4.地震和地壳的变形六、地球的表层地质过程1.岩石的形成与变质2.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与地质循环3.构造地质和地貌地质4.地壳的破坏与地表地貌的变化七、地球的生物圈1.生物的起源和演化2.生物圈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3.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生物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八、地球系统科学1.地球系统及其相互作用2.全球气候变化与地球系统3.地球系统模型和模拟4.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系统管理九、地球科学的方法和应用1.地球科学的观测和实验方法2.地球科学的建模和计算方法3.地球科学在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4.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的多个系统和领域,对于人类认识和研究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地球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变化,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探索地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地球科学概论有关的书籍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地球的形成、结构、岩石、矿物、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个领域,有许多经典的书籍可供参考,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地球科学概论相关书籍。
1. 《地球科学概论》(作者:庄家尧):这本书是地球科学概论的经典教材之一,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了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领域划分,适合作为初学者入门参考。
2. 《地球科学概论》(作者:徐宏义):这本书是地质科学方面的经典教材,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内容,对地球的构造、组成、变化等进行详细讲解,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学习。
3. 《地球科学导论》(作者:曹白石):这本书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内部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的外部过程、地理环境和资源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图文并茂,适合初学者入门。
4. 《地球科学原理》(作者:斯坦利):这本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为基础,讲述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地壳运动、构造地质学、岩石地质学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地球各层的结构和特征,适合学术研究和高级教学。
5. 《地球科学导论》(作者:朱家骅):这本书从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综合介绍了地球的内部、地表和大气等方面的特征和变化,详细讲述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适合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读者。
6. 《地球科学新视角》(作者:杨正生):这本书结合了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知识,从地球历史、地球系统、地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读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7. 《地球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作者:刘敦一):这本书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面的技术和技巧,对于进行地球科学研究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有很大帮助。
对地球科学概论的认识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涵盖了地球系统各个层面的学科,包括地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研究对象与任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分支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和技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发展与挑战等方面,对地球科学概论进行深入探讨。
一、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系统,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活动等。
其任务是通过对地球系统的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防灾减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科学概论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尤其是在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
当前,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未来,地球科学概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综合性、全球性和可持续性,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多支持。
三、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许多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例如,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循环、地貌形态、气候系统、生物群落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是理解地球系统运行规律的基础,也是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
四、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地球科学可以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科学等。
每个分支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如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学则关注地球上岩石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这些分支学科的深入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地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五、地球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球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地质学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地理学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防控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第一章绪论1、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地球科学是系统研究地球物质的组成、运动、时空演化、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
地球科学研究的任务:1、研究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2、研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研究地理环境、人为环境的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2、地球科学的特点:(1)空间的广泛性与微观性(2)整体性与分异性((或差异性)(3)时间的漫长性与瞬间性(4)自然过程的复杂性与有序性(5)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6)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的多学科性3、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1)应用各种高科技向纵深、交叉、系统型发展。
(2)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国际性研究计划(3)由“资源型”转向“社会服务型”、“环境型”(4)从数值模拟向预测发展4、世界地球日: 4月22 日。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5、太阳系的组成和特征-: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
太阳系共吸引八大行星,2000多颗小行星,600多颗彗星。
太阳系共有50颗卫星。
太阳系的特征:太阳系(携带地球)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旋转一周需2.8亿年。
地球以30千米/秒的速度绕太阳公转。
6、太阳系中行星的总体特征:体积密度卫星表面主要元素类地行星:小、大、少、固,Fe,Mg,Si,K,Ca,Al,Ti,Ni类木行星:大、小、多、非固,H,He,CH4,氨冰,水冰7、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岩石组成类木行星:木/土/天/海,气体组成第三章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8、陆地表面地形的类型及特征:山地:是海拔高度在 500m 以上的低山、1000m 以上的中山3500m以上的高山分布地区的总称。
线状延伸的山体称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山脉称山系。
丘陵:是指海拔小于 500m 、顶部浑圆、坡度较缓、坡脚不明显的低矮山丘群平原:海拔低于 200m 、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如我国的华北平原。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为了保护它,人类做出了种种努力,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造地球。
但是,这些行为都必须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并且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
一、自然环境资源系统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致使环境污染和破坏。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日益加重,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因此,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
1、自然环境资源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其中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因素。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工业迅速发展,各类污染排放量越来越多,造成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加上不合理地开发,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各类矿山及尾矿的贮量也越来越大,并将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工业废气、废水、废渣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中藻类等植物疯狂滋长,水面发臭,鱼虾死亡,水生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许多城市缺乏必要的生活和卫生垃圾的处理设施,任其随意倾倒,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在农田施用农药,杀死了害虫,破坏了天敌,而杀伤了益虫。
土壤的污染更为普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超标的农田减产几乎达到50%。
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极大关注。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把眼睛紧紧盯着自然资源,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目前,地球上许多资源已经枯竭,或者数量减少。
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世界上很多物种就会灭绝。
地球承载着人类,承载着生命,它的资源总有用尽的时候,然而,为了地球上的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她。
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有充足的食物,更能满足我们的生存。
四、社会调控系统。
人类通过调节可控制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变化。
一般说来,可分为两种方式: 1、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实施的干预和调节。
它通过法律、法规来协调社会各部门的利益关系。
在自然环境问题上,还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行政管理。
例如对水、大气、海洋、森林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野生动物、自然遗迹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耕地、矿产、水流、交通等建设项目的审批和实施等,都要受到宏观调控的制约。
地球科学概论范文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地球,人们开始了地球科学的探索。
地球科学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表层的变化以及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以下将就地球科学概论进行一些介绍。
首先,地球科学概论包括地质学。
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变化以及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
通过对地球的岩石、矿物、地层等进行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演化历史,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过程。
其次,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水文、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等方面。
通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和人文景观,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另外,气象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气象学研究的是大气的物理特性和运动规律。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研究气候变化以及气象灾害的发生与演变。
气象学的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环境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海洋学也是地球科学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学研究的是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征。
海洋覆盖着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是地球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调节因子。
通过海洋学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的动力学过程、生态系统以及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之,地球科学概论是对地球及其各类自然现象的综合性研究。
通过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和海洋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表层的地貌变化、地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地球科学的研究为我们全面认识地球,利用地球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通过对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的介绍,探讨地球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它包括地球的形成、演化、构造、物质组成、能量循环、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通过研究地球科学,人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环境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和现象,包括地震、重力、磁场、地热等。
通过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方式,为地震预测和资源勘探提供依据。
地球化学研究地球上各种物质的组成、分布和变化,包括地球的元素组成、矿物质、岩石、水体、大气等。
通过对地球化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上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地球上的化学循环和环境污染问题。
地球生物学研究地球上的生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包括古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
通过地球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揭示生物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
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构造、历史演化和地质作用,包括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古生物学等。
通过地质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地壳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解读地质记录中包含的地球历史信息,为地质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科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球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环境的全面了解,有助于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其次,地球科学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地球科学还为地震灾害预测、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总之,地球科学概论涉及广泛而丰富的内容,对我们正确认识和保护地球环境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地球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地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