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附件:

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单位:元

注: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必须取得市气象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

皖价服〔〕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技术服务收费的通知

皖价服〔〕号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技术服务收 费的通知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技术服务收费的通知 皖价服〔2011〕119号 各市、县(市、区)物价局,省气象局: 为进一步规范防雷技术服务收费行为,提高防雷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 570号)等有关规定,现就规范我省气象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问题通知如下: 一、防雷技术服务收费是指取得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从事防雷技术服务的专门机构接受委托,并为委托人提供防雷技术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我省防雷技术服务收费项目、标准见附件,附件中规定的收费为最高收费标准,由委托双方根据防雷技术服务的难易程度及建筑物的不同类别等情况协商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二、防雷技术服务机构为委托人提供服务,应严格按国家、本省的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对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管理,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应严格按规定的操作规程检测和鉴定,不得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购买其指定的产品或者设备。 三、防雷技术服务应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有偿、委托人付费的原则,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有资质的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提供防雷检测等技术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接受用户委托,应与用户签订协议,明确委托服务的项目、服务内容和标准、收费方式、收费金额、付款时间等。防雷技术服务机构不得只收费不服务和减少服务内容变相多收费用。 四、防雷技术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制度,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应在其经营场所、交费地点的醒目位置标明服务项目、计费方式、收费标准等内

防雷检测收费标准

防雷检测收费标准 附件一: 防雷检测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表 序号收费项目计费单位收费标准备注一防雷技术评价一、仅对信息系统防雷装 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新建建(构)筑物平方米 置进行专项防雷技术评价防雷装置设计方案(建筑面0.15元 的,按防雷装置投资总额技术评价积) 1%收费。按主体建筑费的二雷击风险评估0.8‰ 二、雷击风险评估由业主三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双方协商委托,评估范围限于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四二类防雷新建建(构)筑检测物。一类防雷1.25新建建(构)筑物平方米元,二类防雷三、竣工验收检测包含防1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建筑面1.15元,三类防雷隐蔽工程分段跟踪检检测积) 雷1.05元测。 信息系统防雷装置2 竣工验收检测四、新建建(构)筑物?15 机房面积,20平方层的,超高部分另加收取(1) 个 200元米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装置 竣工验收检测费0.15元/机房面积20 -40平(2) 个 350元平方米。方米机房面积41 -70平(3) 个 500元五、不能按面积计收费用方米 的新建、改建、扩建建(构)机房面积71 -100(4) 个 800元筑物,按国家防雷技术规平方米范规定计测点收费。机房面积101 -150(5) 个 1100元平方米六、检测单位接受委托到 机房面积,150平与检测项目所在地相隔30(6) 个 1500元方米公里(含)以远开展检测(7) 无线市话基站个 150元业务的,其交通等差旅费

由双方协商议定。 七、防雷类别认定按《建 筑物防雷设计规范》(8) 移动通信基站个 600元 (GB50057-1994)等防雷技术规范执行。 防雷装置定期安全一、电梯接地电阻检测、五检测土壤电阻率测试、防雷电一类防雷建筑物检波侵入检测、SPD劣化检1 测点 90元测测收费参照防雷电感应 (静电)装置检测标准收二类防雷建筑物检2 测点 80元取。测 三类防雷建筑物检3 测点 70元二、接地网按面积(每平测 方米)收费,参照新建建烟囱、水塔防雷检4 测点 100元 (构)筑物防雷装置竣工测验收检测收费。接地网不5 独立避雷针检测测点 90元含电力系统接地网。防雷电感应(静电)6 测点 50元装置检测三、特种、新型防雷装置高层建筑物(?15包括:提前放电避雷针、7 层或45.0米)防直测点 130元限流避雷针、等离子体避 击雷装置检测雷器、电解地极等。 高层建筑物(?15 8 层或45.0米)防侧测点 60元四、收费项目五防雷装置 击雷装置检测定期安全检测收费,不能 交叉和重复收取。特种、新型防雷装9 套 800元置检测 按信息系统防雷信息系统防雷装置10 装置竣工验收检定期安全检测测标准执行 附件二: 防雷装置定期安全检测计量表

接地电阻国家标准

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第

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43-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第5.1.2、5.2.5、5.2.6、5.4.1(2)、5.4.10(2)、7.2.3第(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4年3月1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标〔2000〕43号语文,关于同意编制《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函,并由四川省建设厅(原建委)负责组织成立了规范编制组,规范编制组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雷电防护分区;4.雷电防护分级;5.防雷设计;6.防雷施工;7.施工质量验收;8.维护与管理。 本规范主要对微生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管理作出规定和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四川省建设厅负责具体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四川省建设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6号,邮政编码:640041)。 1 总则 1.0.1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千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 本规范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和场所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1.0.3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协调统一,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做到安全可行、技术

防雷技术服务合同标准范本

协议编号:LX-FS-A48538 防雷技术服务合同标准范本 After Negotiation On A Certain Issue, An Agreement Is Reached And A Clause With Economic Relationship Is Concluded, So As To Protect Their Respectiv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雷技术服务合同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协议资料适用于经过谈判或共同协商的某个问题,在取得一致意见后并订立的具有经济或其它关系的契约条款,最终实现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的结果。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甲方:____县气象局 乙方:____ 为了更好地保证建筑物防雷工程部分符合技术规范,杜绝因防雷设施不合格而返工的现象,根据《重庆市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约定如下: 一、甲方负责对乙方____项目进行防雷工程部分施工图设计审核和现场施工监审。 二、施工图设计审核需乙方提供施工图纸一套(施工图应有防雷设计平面图及相应说明),并填写申请表。甲方在乙方资料完备的情况下,一个工作日内

完成审核、提出审查意见,符合要求的发给审核证书。 三、现场施工监审应分别在安装接地体和焊接引下线、安装接闪器时由乙方电话联系乙方到施工工地进行实地指导和分段测试,并填入相应报告表。此表是防雷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预计施工监审时间为:____ 。 四、根据重庆市物价局文件(渝价[20xx]402号)规定,乙方应缴纳: 1.图纸设计审核费____元。(工程预算的____‰) 2.施工监审费____元。(每次____元) 两项费用总计____元(大写____万____仟____佰 ____ 拾____元)。 五、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提出的要求及时进行办理;乙方有义务提供准确的资料,及时联系甲方,对

北京市安全技术服务收费标准

各会员单位: 为了进一步指导安全评价行业规范执业,提高评价、咨询服务水平,维护技术服务机构和委托方的合法权益,针对本市实际情况,按照《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计价字[1999]2255号)等有关规定,协会制定了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收费指导意见(试行)。 一、本指导意见以安全评价机构提供安全技术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评价咨询的评价类型、服务行业、复杂程度、工作时长、所担风险等因素,最终确定收费指导标准(详见附件)。 二、本指导意见不包含评审费用及评价咨询过程中发生的检测、检验费用。在评价咨询活动中需要进行检测、检验的,应按相关规定另行收费。 三、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下列事项: (一)取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或北京市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局资质许可的安全评价机构,接受委托方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合同约定的事项,向委托方提交合格的安全评价、咨询报告,可按照约定收取安全技术服务费。 (二)安全评价、咨询服务费实行行业指导价,由北京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协会制定收费指导意见,各机构自觉遵照执行。 1.安全评价机构应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收取服务费用,但不得强制服务或收费。 2.安全评价机构经与委托方协商,服务收费可以在收费指导标准基础上适当下浮,但下浮幅度不得超过20%。 3.收费标准行业另有规定的,按行业规定执行。 4.本收费指导标准未涉及的行业,可采用基于工时的技术咨询服务收费标准参照执行。 四、安全评价机构应依法与委托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并按照公开、公正、诚信、独立的原则开展业务。 附件: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收费指导标准 北京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协会 2016年3月28日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本标准适用于防雷装置的检测。 高压电力输配电线路、大中型高压变电所防雷装置的检测及离岸飞行器、离岸船舶的防雷装置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正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部分常规测量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年版)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 ——:建筑物防雷第部分通则第分部分:指南—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检查 —: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第部分通则 —: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第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连接至电信网络及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第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原则 :用户大楼内电信装置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 外部防雷装置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 内部防雷装置 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接闪器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

北京避雷检测收费标准

北京:关于核定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收费(试行)的函 京价(收)字〔2002〕352号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10日来源:中国防雷信息网 北京市气象局: 你局《关于报请批准调整〈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收费试行标准〉的函》(京气发〔2002〕64号)收悉。根据国家计委等六部门发布的《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和《北京市防御雷电灾害若干规定》(市政府令2002年第102号),按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总体不提高收费水平的原则,同意核定单位、个人委托气象部门或经你局认定的监测单位对避雷装置检测的收费标准(具体见附件)。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避雷装置检测的,都应当执行本收费规定,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避雷装置检测收费标准为经营服务性收费,要按照有关规定明码标价,依法纳税。 本函自9月20日起试行,一年后另行审定。 特此复函。 附件:1.建筑物避雷装置检测收费标准 2.新(扩、改)建建筑物避雷装置检测收费标准 3.计算机信息网络、通信等系统场地避雷装置检测收费标准 北京市物价局 二○○二年九月十三日 (GB50057-1994); 2.检测点是指防雷装置应设的连接点,包括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明、暗装)接地电阻的检测,各种设备、设施接地电阻的检测; 3.每个建筑物检测收费不足300元按300收费; 4.避雷装置高度超过20米的,每增加5 米每检测点加收5元。 (GB50057-1994);

说明:1.类别划分执行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冲安全防护规范》(GA267-2000); 2.检测点是指防雷装置应设的连接点,包括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明、暗装)接地电阻的检测,屏蔽接地点的检测,室内设备等电位连接点的检测,电源零-地电压的检测,机房电磁环境的检测,避雷器件SPD的启动电压、限制电压、漏电流的检测; 3.每个系统检测收费不足500元按500收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原邮电部设计院)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的唯一编制单位上世纪60年代,邮电部设计院的防雷专家就对工程中出现的雷害事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86 年开始编制国内外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理论用于通信局(站)的标准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到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的颁布已经是第五个标准了, YD5098-2001 使通信局(站)的防雷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该标准采取广泛与IEC 及ITU 等相关国际标准接轨的编写方法,不但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充分考虑了通信局(站)的具体情况而推出的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工程设计标准。目前已经在通信局(站)防雷工程中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全面的解决了占通信局(站)雷击事故85% 以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问题,下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与移动通信及网络系统的防雷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China national standard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1) 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Temporary Specifications on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Telecom Integrated Building Part) - -- 原邮电部第一个通信局(站)防雷接地标准,在世界上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的理论写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的标准中; 2)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icrowave Stations ; 3) YD5068-9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 4)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Power Supply System in Enginee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 5 ) YD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Lightn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 该规范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而编制的。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的基础应建立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分区保护之上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电磁兼容原理,按防雷区划分,对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从通信局(站)雷击概率的统计分析,近年来虽然对通信局(站)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进行了大量的改造, 但雷电产生的浪涌电流还是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雷击使通信中断的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统计雷击造成通信设备损坏事故的85% 是雷电过电压引起的,因此对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的保护就更为重要。

技术服务费合同范本标准版

编号:HL202038752 技术服务费合同范本标准版 The content of this contract is only a reference for both parties. You must read the listed terms carefully when using it. The content of the contract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oth parties and should not be directly applied.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_日

技术服务费合同 委托方(以下称甲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__ 服务方(以下称乙方)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_________ 甲乙双方为携手合作,促进发展,满足利益,明确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有关法律之相关规定,本着诚实信用、互惠互利原则,结合双方实际,协 商一致,特签订本合同,以求共同恪守: 第一条项目名称 第二条服务内容、方式和要求 1.服务内容: 2.方式: 3.要求: 第三条工作条件: 第四条报酬及其支付方式: 1.本项目报酬(服务费或培训费)_________元。 服务方完成专业技术工作,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的经费,由_________方负担。

2.本项目中介方活动经费为:_________元,由_________方负担。中介方的 报酬为:_________元,由_________方支付。 3.支付方式为如下第_________种: (1)合同生效后_________日内向乙方支付报酬总额的_________%; (2)合同履行完成后(验收合格之日起)_________日内甲方向乙方支付全部报 酬余额。 (3)其它方式:_________. 第五条声明及保证 甲方: 1.甲方为一家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的企业,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甲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手续均已办妥并合法有效。 3.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 任何足以对甲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 行为。 4.甲方为签署本合同所需的内部授权程序均已完成,本合同的签署人是甲 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本合同生效后即对合同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乙方: 1.乙方为一家依法设立并合法存续的企业,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乙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手续均已办妥并合法有效。 3.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 任何足以对乙方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 行为。

工程防雷装置检测合同

工程防雷装置检 测合同 签订日期:年月曰

工程防雷装置检测合同书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建设单位):江门市技师学院 (代建单位):江门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乙方(检测单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雷电防护装置资质管理办法》、《广东省气象局关于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监督管理的办法》等有关规定, 为确保工程防雷装置的规范有效,保障防雷安全,在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条款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以下工程防雷装置检测工作: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市技师学院潮连校区C座学生宿舍建设工程。 1.2工程地点:江门市技师学院潮连校区(江门市蓬江区潮连环 岛西路22号)。 1.3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改建。 1.4建设内容:土建□装饰装修□市政基础设施□其他。 1.5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8085平方米、层数:6层。 1.6防雷等级:第二类防雷建筑。 第二条检测项目 2.1检测项目:满足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及工程防雷验收的要求。 2.2防雷装置检测内容: 需进行防雷检测的工程项目包括:房屋建筑、幕墙、钢结构、构筑物、 桥梁、立交桥、人行天桥、高度超过20m的灯杆,以及其他有

防雷设计要求的工程。 第三条检测依据和方法 本工程防雷检测工作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OO57-2O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广东省新建防雷装置检测手册》等。 第四条合同价款及支付方式 4.1合同价款:16172元,大写金额(人民币):壹万陆仟壹佰柒拾贰元整。 4.2本工程合同价为暂定价,计价依据参照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江门市财政局《关于执行<江门市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 (第一批)、<江门市进出口环节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 (第一批)、<江门市建设工程领域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 (第一批)的通知》(江发改费管【2015】589号)中防雷检测收费标准的80%+算,最终结算价以乙方出具给甲方,经甲方审核无误、签章确认的结算书为准,乙方须无条件接受。 4.3付款方式:乙方出具符合规定检测报告、项目通过验收,乙方提交完整的付款申请资料后3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乙方同时向甲方开具与收款金额相等的发票。 第五条双方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权利、义务: 5.1有权核查乙方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和现场检测人员执业资格证 书; 5.2乙方更换项目负责人须事先经甲方同意;

接地电阻的国家标准

依据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2.1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3.3.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本规范第.2.0.3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3.4.2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第3.4.9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章接地与安全:第14.7.5.3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因此对于

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依据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12章:电气;第12.6.4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2.7.2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第12.7.3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第12.7.4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第14章:电气装置;第14.2.2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3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第14.2.10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接地电阻不宜大于20Ω。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技术中心两部技术服务收费标准

湖北弘毅建筑装饰产业集团收费标准修改码0 HBHY01-03-2011 页次1/6各公司或部门针对技术中心两部2011年技术服务收费标准提出了若干意见及建议,对此总工程师办公室组织了对接单位之间的多次沟通与协商,现将最终达成的结论整理如下,并以此作为技术中心两部与各分公司技术服务收费的标准。 一设计部与对接单位的收费标准 1 设计部与对接各单位收费标准统一条款 1)由于因方案设计严重缺陷而未中标,将取消设计部中标方案设计费计提,若有争议,由总公司裁决。 2)未中标项目的方案设计,按表一标准计提设计费,但计提的设计费少于500元时按500元计;对未中标而又多次优化的方案设计,初次可按面积收取设计费,再次优化可按初次收取设计费的50%进行计提,以后逐步降低50%。 表一: 3)对于中标工程项目设计,如不需设计部进行后期技术服务相关收费比例将上浮30%。4)如需提供效果图和平面功能布置图服务,另按表二、表三标准收取费用。 表二: 级别效果图内容取费(元/张) Ⅰ级1)室外1~2层小门面、小入口 2)室外简单小空间、卫生间、电梯厅、走道等。 3)小型会议室、小型接待室、写字间、小型营业厅。 600 Ⅱ级1)中性建筑外观。 2)中性会议室、电梯间、客房、营业厅。 3)门厅、餐厅、咖啡厅。 850 工程规模(㎡)计费标注备注1000以下0.5元/㎡ 1000~3000 0.4元/㎡ 3000~5000 0.3元/㎡ 5000以上0.2元/㎡

湖北弘毅建筑装饰产业集团 收费标准 修改码 0 HBHY01-03-2011 页 次 2/6 Ⅲ级 1)大堂、舞厅、游泳池、多功能厅、宴会厅等。 2)中型欧式建筑外观。 3)大型会议室、报告厅等。 1050 Ⅳ级 1)制造复杂的中式及欧式建筑外观 2)造型复杂的建筑群外观、鸟瞰。 3)五星酒店大堂、中庭等。 1250 表三: 级别 面积(㎡) 设计收费(元/张) 备注 Ⅰ级 500以下 100 1、左边报价为办公室空间平面设计费 2、餐饮、娱乐空间、多功能组合平面图设计费×1.5 Ⅱ级 500~1000 200 Ⅲ级 1000以上 300 2、内装、门窗栏杆部委托项目设计费计提标准 1)中标工程项目计提标准按该工程决算额乘表四中系数计提。 表四 : 服务项目 工程内型 已中标设计和技术服务 前方案设计 施工、竣工图 加工、提料、现场服务 内装工程 3.35‰ 3.45‰ 3.2‰ 门窗栏杆工程 1.55‰ 2.65‰ 3.3‰ 2)由于设计或提料错误所造成的直接损失,由设计部按下列比例承担,直接在设计计 提中冲抵。 直接损失费用1万元以下,设计部承担50%; 直接损失费用在1万元~5万元之间,设计部承担30%; 直接损失费用在5万元~10万元之间,设计部承担20%; 直接损失费用超过10万元的,设计部承担10%; 设计部所承担的损失费用最终不超过该项工程设计计提费。 3、钢构公司、幕墙公司委托项目设计费计提标准 1)中标工程项目计提标准按该工程决算额乘表五中系数计提。

避雷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 避雷器技术规范 DL/T613—1997 Specific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import AC gapless metal oxide surge arres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7-05-19批准1997-10-01实施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1991年电力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提出的任务制订的(后补列为95DB087—95计划)。 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按国际标准IEC99—4《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有关国家标准制订的。由于国家标准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与IEC99—4标准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避雷器的规定有所不同,增加了制订本规范的难度。在本规范的制订中尽量总结我国进口与国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使用与生产经验,体现其先进性与实用性,为引进产品提供了较全面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电力工业部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起草。 主要起草人:舒廉甫、梁毓锦、李启盛、陈慈萱、刘先进。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进口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3kV~500kV交流电网进口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技术谈判,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个别地区的特殊使用条件应由订货单位向外商及制造部门提出,本规范不作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83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IEC71(93)绝缘配合 IEC99—4(91)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名词术语、符号定义 名词术语、符号定义与所引用的标准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一节 -般规定

避雷器技术标准说明

附件8: 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 (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目录 1 总则 (1) 2 引用标准 (1) 3 避雷器类型 (2) 3.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 3.2 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2) 4 使用环境条件 (2) 4.1 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2) 4.2 异常使用环境条件 (3) 5 避雷器选择的一般程序 (3) 6 技术要求 (4) 6.1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 6.2 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14) 6.3 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18) 7 技术资料 (21) 7.1 招标前用户和制造厂所需提供的技术资料 (21) 7.2 合同签订后供货方所需提供的技术资料 (21) 7.3 设备供货时应提供以下资料 (21) 8 试验 (22) 8.1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2) 8.2 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4) 8.3 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26) 8.4 试验方法 (27) 9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30) 9.1 标志 (30) 9.2 包装 (31) 9.3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文件 (31) 9.4 运输和贮存 (31) 10 技术服务 (31) 10.1 项目管理 (31) 10.2 设备监造 (31) 10.3 现场服务 (31) 10.4 售后服务 (31) 附录A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典型参数 (33) 附录B避雷器用橡胶密封件的结构型式及系列参数 (34) 附录C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37)

附录D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的电气特性 (38) 附录E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直流泄漏电流要求 (39) 附录F碳化硅阀式避雷器用碳化硅技术要求 (4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黄旭张文才徐辉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力欣王厚余丁杰方磊欧清礼尹君平 王云福关象石杨维林

专业技术收费标准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 专业技术服务收费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了落实国家有关科研及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精神,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技术市场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生存与发展,既能充分发挥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职能,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活动,维护服务与接受服务双方的责任和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我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物价局、财政厅[1993]474号文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事业单位专业服务收费实施细则》和《收费标准》进行了修改并予以公布。 第二条自治区各级环境监测站和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所以及其他部门凡是从事环保专项服务的,均可按此细则执行。 第三条各项服务收费严格按见附件二《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专业技术服务收费标准》执行。当地物价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监督,对违反本规定和乱收费的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吊销收费许可证。 第四条有偿服务范围 1、受委托各类环境要素分析化验和监测。 2、受委托各类污染源与室内空气监测。 3、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登记核定监测、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污染

源限期治理验收监测、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4、受委托污染事故监测、污染纠纷仲裁监测。 5、环境保护新产品检测及新技术鉴定。 6、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验证性评价 7、监测数据、资料、技术成果转让及技术咨询。 8、环境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 9、监测人员技术培训、考核与发证,环保计量认证、环境管理体系咨询与认证、实验室认证。 第五条环境监测数据等技术资料和技术成果的转让均指本单位监测、科研产生的资料。 第六条凡委托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服务单位的收费进行监督,但不得找借口拒绝缴费。凡拒缴或拖欠五个月以内者,加收总费用10%的滞纳金,五个月以上者加收15%的滞纳金,。 第七条委托方和服务方在达成协议或签定合同时至少要支付总费用的40%~60%,工作完成时全部付清。 第八条环境各个要素或污染源的监测必须按国家或地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执行,保证服务质量,不得弄虚作假。 第九条监测时需要打孔、搭架、接线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劳动安全防护条件均由委托方解决。监测人员进入现场后因条件不具备而不能开展或耽误工作进度,委托方或被监测单位应支付误工费,包括人员住宿、补助及车辆误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