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 机械院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模拟控制系统在阶跃响应下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

根据等效仿真原理,利用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分立元件构成电子模拟器,以干电池作为输入信号,研究控制系统的阶跃时间响应。

二、实验内容

研究一阶与二阶系统结构参数的改变,对系统阶跃时间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1.一阶系统阶跃响应

a.电容值1uF,阶跃响应波形:

b.电容值2.2uF,阶跃响应波形:

c. 电容值4.4uF ,阶跃响应波形:

2. 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表

电容值 (uF ) 稳态终值U c (∞)(V ) 时间常数T(s) 理论值 实际值 理论值 实际值 1.0 2.87 2.90 0.51 0.50 2.2 2.87 2.90 1.02 1.07 4.4

2.87

2.90

2.24

2.06

元器件实测参数

U r = -2.87V

R o =505k Ω

R 1=500k Ω

R 2=496k Ω

其中

C R T 2=

r c U R R U )/()(21-=∞

误差原因分析:

①电阻值及电容值测量有误差;

②干电池电压测量有误差;

③在示波器上读数时产生误差;

④元器件引脚或者面包板老化,导致电阻变大;

⑤电池内阻的影响输入电阻大小。

⑥在C=4.4uF的实验中,受硬件限制,读数误差较大。

3.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a.阻尼比为0.1,阶跃响应波形:

b.阻尼比为0.5,阶跃响应波形:

c.阻尼比为0.7,阶跃响应波形:

d.阻尼比为1.0,阶跃响应波形:

4.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表

ξR w(Ω)峰值时间

t p(s)

U o(t p)

(V)

调整时间

t s(s)

稳态终值

U s(V)

超调(%)

M p

震荡次数

N

0.1 454k 0.3 4.8 2.8 2.95 62.7 6

0.5 52.9k 0.4 3.3 0.5 2.95 11.9 1

0.7 24.6k 0.4 3.0 0.3 2.92 2.7 1

1.0

2.97k 1.0 2.98 1.0 2.98 0 0

四、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在二阶模拟系统中设置开关K1和K2,而且必须

同时动作?

答:K1的作用是用来产生阶跃信号,撤除输入信后,K2则是构成了C2的放电回路。当K1一旦闭合(有阶跃信号输入),为使C2不被短路所以K2必须断开,否则系统传递函数不是理论计算的二阶系统。而K1断开后,此时要让C2尽快放电防止烧坏电路,所以K2要立即闭合。

2.为什么要在二阶模拟系统中设置F3运算放大器?

答:反相电压跟随器。保证在不影响输入和输出阻抗的情况下将输出电压传递到输入端,作为负反馈。

实验2 模拟控制系统的校正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校正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串联校正装置来改善系统性能,使其满足指定的指标要求。

三、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1.系统校正前输出波形:

2.校正前二阶系统数据表

峰值时间

t p(s)

U o(t p)

(V)

调整时间t s

(s)

稳态终值

U s(V)

超调(%)

M p

震荡次数

N

测量数值0.6 4.4 3.6 2.9 50.7 4

元器件参数

R1=98.2kΩ, R2=98.7kΩ, R3=98.5kΩ, R4=97.8kΩ, R5=98.8kΩ

R6=506kΩ, R7=100kΩ, R8=234kΩ, R9=98.8kΩ

C1=1.08uF, C2=1.10uF, C3=1.2.87uF

理论数值0.5 4.6 3.5 2.9 60 4

3.系统校正后输出波形:

4.校正后二阶系统数据表

峰值时间t p(s)U o(t p)

(V)

调整时间t s

(s)

稳态终值

U s(V)

超调(%)

M p

震荡次数

N

测量数值0.2 3.1 0.3 2.92 6.2 1 系统校正后,达到稳态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振荡过程中超调量也变得很小,总之,系统校正后稳定性大大提高。

四、回答问题

1.校正前系统的输出为何与输入反相?

答:因为校正前输入信号经过了三个放大器,而且每次都是从放大器负引脚输入,所以每经过一次信号反相一次,三次之后输出信号正好与输入信号反相。

或者说,系统的传递函数中还有一个“-”。

2.校正后的系统电模拟线路原理图中F5的作用是什么?

答:反相电压跟随器。保证在不影响输入和输出阻抗的情况下将输出电压传递到输入端,作为负反馈。

实验3 模拟一阶系统频率特性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根据所测量的数据,绘制一阶惯性环节的开环Bode图,并求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二、实验内容

利用频域法的理论,有一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分析其闭环系统的特性。

三、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1.频率特性数据记录表

设计频率值

(Hz)

2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50

实测频率值(Hz)20.2

8

40.8

8

49.9

5

59.8

1

70.9

2

79.6

2

90.0

9

100.

2

110.

6

120.

2

150.

4

输入峰-峰

(V)

1.88 1.96 1.96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周期

T

49.3

6

24.5

20.1

16.7

6

14.1

2

12.5

6

11.0

8

10.0

2

9.60 8.30 6.65

输出峰-峰

(V)

6.16 3.64 3.00 2.60 2.20 2.00 1.76 1.60 1.48 1.32 1.08 相移

7.20 4.80 4.00 3.50 3.00 2.70 2.40 2.20 2.10 1.90 1.50

频率特性幅频 3.28 1.86 1.53 1.30 1.10 1.00 0.88 0.80 0.74 0.66 0.54 相频-52.5 -70.5 -71.6 -75.1 -76.4 -77.3 -77.9 -79.0 -78.7 -82.4 -81.2

元件实测参数

R1=9.91(KΩ) R2=9.91(KΩ) R3=9.91(KΩ) R4=10.16(KΩ) R6=10.12(KΩ) R7=9.86(KΩ) R8=51.8(KΩ) C1=1.04(μF)

理论计幅频

3.15 1.85 1.55 1.31 1.12 1.00 0.89 0.80 0.73 0.67 0.54 相频-51.8 -68.7 -72.3 -75.0 -77.3 -78.6 -79.9 -80.9 -81.8 -82.4 -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