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和日界线经典练习题

时间和日界线经典练习题

时间和日界线经典练习题
时间和日界线经典练习题

时间和日界线

高考要求:1.掌握地方时的计算。2.掌握区时、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3.掌握日界线及两侧日期的变更。

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经度和A 地的地方时,求B 地的地方时:

B 地地方时=A 地地方时±分钟经度差41

0?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例1: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

东经125°地方时=9时30分+4)1115125(0

0?-分钟=9时30分+40分=10时10分, 也就是说,当东经115°为9时30分的时候,东经125°的地方时为10时10分。

例2:A 地为东经120°当时的时间为10:20,B 地为东经90°,求B 地的地方时。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014?分钟

地方时差 例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

A 、悉尼(150°E )

B 、上海(120°E )

C 、洛杉矶(120°W )

D 、阿克拉(0°经线附近)

二、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已知A 、B 两地的时区和A 地的区时,求B 地的区时:

B 地区时=A 地区时±时区差

如果B 地在A 地的东面用“+”;如果B 地在A 地的西面用“-”。

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取计算结果;

计算结果大于24时,那么日期增加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减24;

计算结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1日,时间取计算结果加24;

从东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加1天;

从西向东每过一个时区加1小时;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减1天。

2、行程时间的计算: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

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例1.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解析:A地伦敦(中时区)时间12月24日19:00,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8,B位于A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19:00+8:00=27:00

则:日期为12月24日+1日(12月25日),时间为27:00-24:00=3:00

即:开赛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凌晨3:00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B.23日18:00时C.24日7:00时D.24日10:00时

解析:这是由达到时间求出发时间,用以上计算结果再减去行程时间得:

出发时间 =A地区时+时差-行程时间=19:00+8:00-17:00=10:00

即李先生本应在12月24日上午10:00出发,但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观看比赛,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就餐、搭车前往赛场等,应在北京时间24日10:00前出发。故选C。

(3)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A.70°S,30°W B.70°N,30°E

解析:因为比赛是在伦敦(中时区,0°经线)时间12月24日19:00举行,正值冬至日前后,66°34`N 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66°34`S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A选项70°S为极昼,B选项70°N为极夜;由第(1)问可知,C项120°E北京时间为3:00,是黑夜;D的纬度可能在阳光照射范围内,求该经线的地方时

图1-7

D=19:00-4101200

0?-=19:00-8:00=11:00 例2.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 日 12时时,北京应为………………………( )

A .4月30日1时

B .5月1日1时

C .4月29日1时

D .5月1日9时

例3.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

A .4月23日7点45分

B .4月22日6点15分

C .4月22日5点55分

D .4月22日20点45分 例4.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 、25日15:00

B 、25日13:00

C 、26日19:00

D 、26日15:00

三、日期分界线问题——日期分界线是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顺地球自转,过0点+1天,过180°—1天。

1.人为界线是指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

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

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

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

吻合,它是一条折线。

2.自然界限是指0点所在经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它是自然存在的,

不因其他因素变化而变化。

注意:日界线有两个隐藏的条件,一个为时

间——0点,一个为经度——180°

3.日界线的计算问题——确定某一日期所占

比例:画图作答

我们在进行日界线的相关计算时,应着重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1.沿地球自转方向,新的一天(“今天”)前方为180°经线,后方为0点经线。

例 如下图所示,中心点为北极点,求北京时间。

2.切记不要将图中的0:00经线与00经线混淆,或者把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误认为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布。

例:下图中心表示南极,阴影区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为3月21日。据此回答

1.SA 的经度是( )A.600E B600W C.1800 D.00

2.此时下列地区的时间是( )

A.SA 的地方时是3月22日24时

B.SB 的地方时是3月21日24时

C.北京时间为3月22日12时

D.伦敦时间为3月21日6时

首先,根据图示,顺地球自转方向,AO 位于7日(即新的一天)的前方,所以应为180°经

线,BO 位于其后方,所以应为0:00;同时也可得出北京位于7日范围内。

其次,根据图,可知AO 比BO 快15小时,所以AO 应为15:00,进一步可求得北京时间为7

日9:00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练习(附答 案解析)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限时训练 课题:时区区时日界线班级姓名 1、读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1日8时20分 B、12月22日21时20分 C、6月22日8时 D、12月22日8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此时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度32 分,该处的地理纬度是北纬38度54分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将进入汛期 D、此时南北极圈相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2.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 B.23日18:00时 C.24日7:00时 D.24日10:00时 (3)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A.70°S,30°W B.70°N,30°E C.30°N,120°E D.30°S,120°W 3.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5:00 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当地时间2001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青岛的启航的时间是( ) A. 2000年12月19日2时 B. 2000年12月20日4时 C. 2000年12月19日17时 D. 2000年12月20日13时

最新最全速度时间图像基础练习题复习完整版.doc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1、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 减速运动的是( ) 2、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在t 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 .在t 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 .在t 1至t 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 .在t 2至 t 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3、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 =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4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2s 内和第3s 内加速度相同。 5、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 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为3 m/s C 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都为10 m/s 2 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6、.图为P 、Q 两物体沿同一直线作直线运动的x-t 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t 1前,P 在Q 的前面 B.0~t 1,Q 的路程比P 的大 C.0~t 1,P 、Q 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P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Q 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7、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b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 的加速度 B .20秒末,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C .40秒末,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m D .40秒末,a 、b 两物体在同一位置 8、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t /s 0 1 -1 ? ? A B

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 一、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中的任一点表示某时刻的速度,得到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二、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v-t图象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它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三、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1 确定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可以从图像上直接读出 2 速度的方向,图像在 t 轴上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图像在 t 轴下方,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3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若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斜率的大小代表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代表加速度的方向;若图线是一般的曲线表示物体进行一般的变速运动) 4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可以求出位移。其实无论v-t图像是怎样的线,其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 5 只有直线运动才能做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和时间图像

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位移为s0。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的位移。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⑥ 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⑥ 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 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 例1 下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乙刚开始时以5 m/s的速度与甲物体同向运动 C.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例2 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总位移。 例3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该质点( )

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时区、日界线 1.理解概念: 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 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 3)日界线有两条: 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2.解题思路: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3.解题方法: (1)地方时: 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2)太阳直射点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24点(次日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永远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永远18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 3)时差:15°/1小时;1°/4分钟; 4)公式: ①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方时,求B地方时: 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4分钟(精度差非整数) 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5°×1小时(精度差为整数) 注意:东加西减,异加同减 ②已知A、B两地的地方时和A地经度,求B地经度: 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4分钟×1° 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15° (2)区时: 1)每15°为一个时区,时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区时(共用时间); 2)公式:

速度时间图像习题

高一物理练习题 1.如图示①②是两个物体甲乙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它们的加速度分别是a 1、a 2 ,则由图可知( ) A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 C .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甲的加速度数值比较大 2.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 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 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1s 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C .第2s 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 .第3s 末和第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4.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 A .在t l 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 .在t 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t 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0 1 -1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专项练习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专项练习 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A、悉尼(150°E) B、上海(120°E) C、洛杉矶(120°W) D、阿克拉(0°经线附近) 2、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B.23日18:00时 C.24日7:00时D.24日10:00时 3、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 日12时时,北京应为………………………( ) ~ A.4月30日1时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D.5月1日9时 4、国家足球队于2017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 A.4月23日7点45分B.4月22日6点15分 C.4月22日5点55分D.4月22日20点45分 5、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5:00 6、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北京的地方时 B.东八区区时 $ C.东经120度地方时 D.中国标准时间 7、当北京时间12:00时,北京的地方时为() :00 :44 :16 :56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时间(东八区)18时05分,举世瞩目的“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8题: 8、此时,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 ) 日5时05分日13时05分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

速度—时间图像和位移—时间图像专题训练案 8.26 1(多选)如图所示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在内,质点处于静止状态 ? C 在4s末,质点运动方向反向 ? D 在末,质点的加速度为 2一物体沿竖直方向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0~1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2~3s向下运动 C.物体0~1s加速度方向与2~3s加速度方向相反 D.物体0~1s平均速度与2~3s平均速度相等 3(多选)质量为1500kg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 A 前10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 B 10~15s内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 15~25s内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2m/s2 D.汽车全段的平均加速度为1.2m/s2 4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关于物体的运动情 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 B.物体加速度方向始终不变 C.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D.物体的位移大小为零 5在中国,每年由于交通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驾驶员从视觉感知前方危险,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酒后驾驶将明显增加反应时间。对比某驾驶员正常驾驶和酒后驾驶过程,记录感知前方危险后汽车运动v-t图线如图甲、乙所示。则 A.图乙对应于正常驾车 B.全过程酒后驾车的时间比较短 C.全过程酒后驾车的位移比较小 D.全过程酒后驾车的平均速度比较大

初中物理速度图像专题

图像题 01.(08年宣武一模)小明研究甲、乙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并做出了两小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6秒钟,甲、乙两车相距 m 。 02.(20XX 年丰台二模)如图25是甲乙两人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乙运动 s 时刚好追赶 上甲。 答案:2 03.(20XX 年西城一模) 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23所示,它在OA 段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 ;它 在BC 段的速度_________OA 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5;小于 04.(20XX 年大兴一模)图14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 s 。(2分) 图17 s/m t/s /s 图25

答案:4 05.(20XX 年顺义二模)图17是一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该小车在0~3s 内运动 的路程为 m. 06. 如图13 (1)观察分析图13,小车的图像可知,小车在AB 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 (2)小车在OC 段运动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_________s 。(3 分) (3)小车在OA 段的速度为 ________ m/s 。 答案:(1)静止;(2)20;(3)2 07.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能自动计 算出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并显示出物体的距离-时间(s - t )图象。超 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 m /s 。 (1)传感器发出信号后0.2 s 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 器 m 。 (2)若显示物体运动的(s-t )图象如图17,物体在0至15s 的状态是 。 (3)如图18所示,物体在F =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 ) 图象如图19。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拉力的功率 W 。 0 1 2 t/s 1 2 3 t /s S /m 图13 C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课时)

专题一地球运动 考点1 地方时、区时与日界线(第2课时)目标导航 课前预习 1.读“理论时区图”(《必修一》P12)。思考: ①如果说地球上新的一天是从日界线上开始的,那么,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早?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迟? ②东、西十二时区日期正好相差一天,那么两个时区的钟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③为什么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 2.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分属两个日期,且两天的范围大小不一。那么,区分这两个日期的另一条日界线是哪一条?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的变化有何规律? 课堂学习 一.日界线的概念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 1.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这条日界线在空间上把地球分为两个日期) 2.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它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这条日界线在时间上把地球分为两个日期) 二.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更: 【例1】.一艘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

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课堂练习1】: 有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03年5月17日11时20分(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若10分钟后该船通过了日界线,下列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 A.5月18日10时30分 B.5月18日11时30分 C.5月17日11时30分 D.5月 16日12时30分 三.日期范围的判定及其应用 (一)观察下面四幅图,思考: ①当零点所在的经线与 重合时,全球平分为两个日期。 ②当零点所在的经线与 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 ③当零点所在的经线在 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④当零点所在的经线在 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二)以某一地点的时间判定全球日期范围的分布 【例2】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00年12月31日,指出北京时间为2001 年1月1日17时的图是( )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课题:1、6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姓名编号 6 课型:新授课; 主备:李程; 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得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得计算 3、培养学生瞧图得能力 教学重点 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瞧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瞧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得大小。(点、线、面) 一.匀速直线运动V与S、t无关 二. s/m ( ( (3)初速就是0得加速运动(3)初速就是0得加速运动 t/s s/m (1) (2) 三. t/s

A 得速度比 B 大 A 得速度比B 小 四.变速运动中S 与t 得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 (2)减速运动 S S 随堂小测 一、 匀速直线运动得图像 11: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得就是( ) A.a b B 、 b c C 、 b d D a d 22: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得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得四轮驱动模型车A 与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得数据在右图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得路程--时间图; (2)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 与汽车B 得速度关系就是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 与汽车B 运动得路程各就是 与 。 33: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她们运动得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得图像,(1)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得信息。 信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得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得____与小华相 等。 (3)若小明骑自行车与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您在图中作出 小明骑自行车得路程--时间得图像。 4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得就是 (2)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与时间得图像。 、 55: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 得关系vt s ,如图5-12所示,甲、乙 两直线分别就是两运动物体得路程s 与时间t 关系得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 物体得速度大小关系就是 ( ) A.v 甲 大于 v 乙 B.v 甲 小于v 乙 C.v 甲 等于 v 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她们运动得路程随时间变化得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 运动路程 S /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 /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图0 2 6 8 时间 t /s 路程s / m 2 4 3 4 1、2 图1

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课题:1.6速度、路程、时间图像专题 班级姓名编号 6 课型:新授课;主备:李程;审核:八年级物理组 教学目标: 1、能用图像描述物体的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能用利用图像对速度、路程、时间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看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s-t图像,v-t图像、v-s图像 教学难点s-t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教学过程: 看速度图像信息要注意: ①首先要看清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轴) ②要学会从图像中,读出速度、路程或时间的大小。(点、线、面) 一.匀速直线运动V与S.t无关 二.变速运动中V与s,t有关 s/m (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1)初速是2m/s的加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速运动 (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3)初速是0的加速运动

3 3 t/s s/m (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1)初速是3m/s的减速运动 (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2)初速是0的变减速运动 三.匀速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S=Vt s/m t/s A A B B t/s A的速度比B大A的速度比B小 四.变速运动中S与t的关系图像 (1)加速运动(2)减速运动 S S t t 随堂小测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1错误!未指定书签。:如图5-17所示,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图

图5-12 A .a b B. b c C. b d D. a d 2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 和B ,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1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时间图; (2)由数据可得出汽车A 和汽车B 的速度关系是 ; (3)由图可知在4秒内,汽车A 和汽车B 运动的路程各是 和 。 3错误!未指定书签。:小明骑自行车,小华跑步,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右边所示。 请根据运动的图像,(1)请写出至少两条合理的信息。 信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两条线的交点表示此时小明骑自行车的____与小华相等。 (3)若小明骑自行车和小华跑步乙同学同时出发,请你在图中作出小明骑自行车的路程--时间的图像。 4错误!未指定书签。: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2)在虚线框内作出此汽车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 5错误!未指定书签。: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vt s ,如图5-12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 和时间t 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 .v 甲 大于 v 乙 B .v 甲 小于v 乙 C .v 甲 等于 v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错误!未指定书签。: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 D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运动路程 S /m 汽车A 0.1 0.2 0.3 0.4 汽彻B 0.2 0.4 0.8 1.2 运动时间t /s 汽车A 1 2 3 4 汽车B 0.5 1 2 3 1.0 0.2 0.6 0.8 时间 t /s 路程s / m 2 4 1 3 0. 4 1.2 图1

华师大版科学七上时区和日界线word教案

科学华师大版第一册第3章第3节教案 时区和日界线 慈溪市匡堰中学初一科学备课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你知道北京是下午14:00时,纽约是几点?伦敦是几点?为什么媒体报时,总是说北京时间几点钟?想要搞清楚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下重要问题: 二地方时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时间的量度却是人为研究、规定的。 一天中太阳的位置是时间的标志,这种以当地太阳的位置来确定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阅读图 为什么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地方时来的早?(与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联系起来考虑) 计算:地球自转一周(3600)为一天(24小时),(1)两地经度相差150,地方时相差几小时?(2)两地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几分钟? 三、时区的划分和区时 在生活实际中,在一定区域内应统一使用某个地方时作为该区域的标准时间,而又得避免大范围(如全球)共同使用某一时间。这个观点就是时区划分的根据。 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0。-区域概念 什么是区时?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

区时和地方时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所有地区采用北京时间吗? 仔细观察“国际时区划分图”,想象把此图粘在地球仪有重合的部分吗? 计算 1、计算西五区和东二区的时差。 2、已知东京时间(东九区)为10月23日12:00,求伦敦(中时区)的区 时? 如何计算区时: (1)求时差,东边的时差减去西边的时差 (2)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时差 完成教材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地时区的计算。 四.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会丢失一天? 为什么要划国际上统一遵循的日界线? 日界线在那个时区? 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这条线不是直的? 从北京出发,向西环球航行一周,每经过一个时区,应如何拨钟表上的时间,回到原地时,钟表上的时间有什么变化?怎样纠正? 相反,向东航行呢? 仔细阅读教材提供的关于日界线的“读图”,填空。 拓展:有两个双胞胎在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前后出生,他们出生的时刻一样吗?出生的日期一样吗? 提示:日界线所在东西十二区的时刻是一样的。 如何理解日界线西侧是新的一天的起点?人为规定的,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从日界线西侧开始,自西向东每跨过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到日界线东侧时加了24小时,因此到了下一天,比如日界线西侧是5月2日0点,日界线东侧是5月3日的0点,根据地球每转一圈是一天,在任一时刻,日界线以东的区域已经转过一天,进入第二天,而日界线西侧还是该天的起点。如:在东西十二

地理:第一节时区和日界线(湘教版七年级下)(最新整理)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1 / 4 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等计算方法 一、地方时的计算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同纬度上不同的地区见到日出的时间有早有晚,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由于时刻东早西晚,所以每向东15°时间要早1小时,每向西15°时间要晚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 二、区时的计算 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1884年国际上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按照这个划分方法,地球上每15°作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24 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间区时。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 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 (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区时的计算: 2 / 4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三、日界线 日界线简单地说就是“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如果向东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早12小时;如果向西到180°经线,那么180°经线比本初子午线要晚12小时。这样,同是180°经线,时间却相差24小时。因此,国际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既是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练习(附答案解析)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限时训练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 1、读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D 、此时南北极圈相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2.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 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 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 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2) --------------- 在下列香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 . 23 日 15 : 00 时 B . 23 日 18: 00 时 C . 24 日 7: 00 时 D . 24 日 10: 00 时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A . 70° S , 30° W B . 70° N , 30° E C . 30° N , 120° E D . 30° S , 120° W 3. 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 9: 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 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 A 、 25 日 15: 00 B 、 25 日 13: 00 C 、 26 日 19: 00 D 、 26 日 15: 00 4、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当地时间 2001年1月2 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西七区),途经 14天2小时,该船在青岛的启航的 时间是() A. 2000年12月19日2时 B. 2000年12月20日4时 课题:时区区时日界线 (1)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6月21日8时20分 C 、6月22日8时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B 、 12月22日21时20分 D 、 12月22日8时 ) A 、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 、此时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73度32分,该处 的地理纬度是北纬 38度54分 C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将进入汛期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 班级:姓名:座号: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见图)。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 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要求 1.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球自转相关图表资料,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形象模式, 在理解地球自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从图像中获取地球自转基本信息的思 维模型。 课前预习 1.读〝理论时区图〞〔?必修一?P12〕。思考: ①如果说地球上新的一天是从日界线上开始的,那么,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早?哪一个时区的时间最迟? ②东、西十二时区日期正好相差一天,那么两个时区的钟点是否相同?为什么? ③为什么日界线并不完全在180°经线上? 2.大多数情况下全球分属两个日期,且两天的范围大小不一。那么,区分这两个日期的另一条日界线是哪一条?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的变化有何规律? 课堂学习 一.日界线的概念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 1.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那么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这条日界线在空间上把地球分为两个日期〕 2.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它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这条日界线在时间上把地球分为两个日期〕 二.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变更: 【例1】.一艘航行在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 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 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课堂练习1】: 有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03年5月17日11时20分〔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假设10分钟后该船通过了日界线,以下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 A.5月18日10时30分 B.5月18日11时30分 C.5月17日11时30分 D.5月16日12时30分 三.日期范围的判定及其应用 〔一〕观察下面四幅图,思考: ①当零点所在的经线与重合时,全球平分为两个日期。 ②当零点所在的经线与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 ③当零点所在的经线在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④当零点所在的经线在范围内,地球上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二〕以某一地点的时间判定全球日期范围的分布 【例2】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以北极和南极为中心的图形, 阴影部分表示2000年12月31日,指出北京时间为2019 年1月1日17时的图是( ) 【课堂练习2】: 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图X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假设用阴影部分表 示飞船发射时刻区 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九速度时间图像专题

九-速度时间图像专题

————————————————————————————————作者:————————————————————————————————日期:

九-V-T 图像专题 学习内容: 一、物理图像中斜率的求法 K ==y x ?? 二、x —t 图像 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或质点在 不同时刻相对参考点的位置)。 斜率的物理意义:K == y x ??==v ,K 值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 检测1.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D. 均无共同点. 检测2.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 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 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 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三、v —t 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质点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 △/t s /s m α 0 0 1 2 3 4 S S X/m t A B C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 S t 0 1 2 3 -3 -6 S t t 0 S A B t 1 v v 1 v 2 a b

1、根据v-t图像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a、图线是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b、图线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 c、图线是一般的曲线表示物体进行一般的变速运动 2、确定任意时刻的速度。 3、求位移,位移在数值上等于图象与坐标横轴围成的面积。 4、确定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初速度为t=0时刻图线与v轴的交点。 5、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由图线所处区域来确定。若图线处于v轴正半轴区域则物体运动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若图线处于v轴负半轴区域则物体运动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6、确定物体的加速度a,由直线的斜率k来确定加速度,a=k 7、确定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由图线的趋势来确定。若直线是上升趋势则k>0即a>0,加速度a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若直线是下降趋势则k<0即a<0,加速度a与规定 正方向相反。 检测3.某质点的运动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质点() A.在第1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在第2 s末运动方向 发生变化 C.在第2 s内速度越来越大D.在第3 s内速度越来越大 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 图3和下表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s-图象与图象中的比较。 图象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 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 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④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初位移为s0。 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 速度为v0。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 点相遇时的位移。 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 的共同速度。 ⑥0~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s1。⑥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 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 位移)。 巩固:下图所示是曲线形状相同的v-t图象甲和x-t图象乙.试分析两图各自表示的运动情况.

时区与日界线

时区与日界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地球上的时区的划分,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 本讲重点: 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本讲难点: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地方时、区时及时差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 三、时区与日界线 1.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15°,依次为东一

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如图1-4和图1-5。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15°×8=120°)。 (4)区时和区时的区分: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占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5)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①求时区:(某地的经度+7.5°)÷15°所得的整数商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或某地经度÷15°所得的商若大于7.5,商进1,若小于7.5,商不变,商为该地所在的时区 ②求时区差:若两地都在同一侧时区,即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减,所得的差即为时区差;若两地不在同一侧时区,即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时区序号相加,所得的和即为时区差。简言之:同侧时区相减、异侧时相加。 ③求区时:在时差上,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若已知区时的地点在东,所求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