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好测井评价擦亮地质家的眼睛
- 格式:doc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6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从成像测井技术在我国地质油藏的实践应用来看,就测量方法而言,可将成像测井技术分成电成像测井技术与声成像技术两种形式,主要有地层电阻率成像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等。
从广义视角来看,成像测井技术还设计核磁共振粗巨额ing技术、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等。
标签:成像测井;地质油藏;应用与探究成像测井蕴含大量的地质信息,能够准确、直观的了解到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从沉积、构造等多个视角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索。
将成像测井运用到裂缝性储层研究中,能够有效提升研究工作的直观性与有效性,最大程度上满足裂缝油气藏的各种需求。
为此,本文将针对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油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构造解释方面的运用井眼成像资料能够将地质构造特征直观的描述出来,是地质油藏勘探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地质油藏勘探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将成像测井技术运用到地质构造中能够确定地质构造倾斜角的方向及其走向、对小到裂缝级的断层进行清晰识别,为地震解释内幕断层提供帮助,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标定、验证从中得出地质构造的剖面图,提升对地震解析的精确度,绘制井旁地质坡面图,为井间地层对比提供帮助。
通过运用成像测井技术开展地质构造研究工作,能够准确获取地层构造倾角与断层断点位置的相关影像资料,且这些影像资料同地震资料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统一性。
通过借助井旁地质剖面图能够对井区之外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合理推算,并结合地震剖面图对井间地层进行更精细的对比与分析,为后期地质研究与开采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效提升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保证地质油藏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2.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沉积分析方面的运用测井信息能够将地层的流体性质、物性、岩性等多项信息综合反映出来。
从沉积微相研究视角来看,通常仅将常规测井信息用在识别岩性、定性判断沉积韵律工作中,借助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为沉积分析提供层理、层面、岩石雷度、古水流方向等具有较高关键性、重要性的沉积构造信息。
附1、《测井储层评价》主要参考书及简单书评一、方法及原理[1]、张庚骥,《电法测井》上、下册,1986,石油工业出版社[2]、楚泽涵,《声波测井》,1987,石油工业出版社[3]、黄隆基,《放射性测井》,1985,石油工业出版社上面三本书是国内通用的经典测井专业教材,作者均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4]、楚泽涵、高杰、黄隆基等著,《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上下册),2007/2008,石油工业出版社最新测井专业教科书,主要的成像测井方法原理均有介绍.是我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测井专业研究生需要精读,[5]、丁次乾,《矿场地球物理》,2004,石油大学出版社适合非测井专业学生使用。
[6]、肖立志,《核磁共振成像测井与岩石核磁共振及其应用》,1998,科学出版社核磁测井的一本专著,作者为这个石油大学特聘教授。
[7]、测井学会,《测井新技术应用》,1998,石油工业出版社对成像测井方法原理、基本应用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
[8]、Hearst, Nelson, and Paillet, Well Logging for Physical Properties, 2000, John Wiley & Sons,Ltd主要介绍各种测井方法,适合测井专业研究生学习测井专业英语的参考书。
[9]、测井学会,《地层倾角测井技术骥应用》,1993,石油工业出版社[10]/Schlumberger Ltd.,《Log Interpretation, Volume1—Principles》,1987各种常规测井方法原理,非常适合非测井专业学生使用,又可以熟悉、学习测井专业英语。
二、解释与应用[10]、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1996,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年再版)全面介绍了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是测井资料处理和解释方面最基本、最全面的中文教材。
[11]、曾文冲,《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1991,石油工业出版社以渤海湾盆地第三系为研究目标,油气识别、储层评价、岩石物理研究方法和技术专著,对东部油田乃至全国的碎屑岩储层测井解释有重要影响。
测井知识点总结一、测井的概念测井是指利用测井仪器和设备,通过测量井底岩层岩石和流体的性质,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地层信息的一种技术。
测井是一种地球物理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测井的作用1.评价储层性质:通过测井可以了解地层的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帮助确定储层的物性特征,为油气储集层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确定油藏参数:通过测井可以确定油藏的含油饱和度、油层厚度、垂向展布和孔隙结构,为油田的储量估算和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3.指导井位设计:测井可以确定地层的性质和构造,为井位的设计和钻井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4.优化井筒完井设计:通过测井可以了解井下岩性的变化和油层的特征,指导井筒完井设计,选择合适的生产层位和工程措施,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5.监测油气层动态:测井可以监测井底岩层的性质和变化,及时了解油气层的动态变化情况,指导油气开发策略。
6.保证油井安全:通过对井下岩层进行测量,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地应力状态、孔隙稳定性等情况,确保钻井安全。
三、常见的测井工具和方法1.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测井是利用地下岩石放射性元素自然辐射的特性,通过测量自然伽马射线的能量和强度,了解岩石的密度和成分,判断岩石类型和含油气性质。
2.电测井:电测井是利用钻井井筒和地层的电性差异,通过测量井底岩层对电流的导电、电阻、介电等特性参数,推断地层的电性特征、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等信息。
3.声波测井:声波测井是利用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声波波速和波幅的变化,推断地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成岩环境等信息。
4.核磁共振测井:核磁共振测井是利用核磁共振技术,通过测量原子核在地层中的共振信号,获得储层的渗透率、孔隙度、岩石类型等参数。
5.测井解释方法:根据测井资料的性质、特点和目标,采用各种物理、地质和数学方法,对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和处理,得出地层的物性参数和岩性解释结果。
6.测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方法:针对井筒完整性的要求,包括封隔壁、封堵操作、水泥防漏、井下环序装置,钻进模式,测井系统等方面,研究井筒完整性检查方法、工具及其应用。
测井技术用途
测井技术是石油勘探与开采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主要用于获取井内地层岩石和地下水的各种参数,包括地层构造、物性参数、地层流体性质等信息。
测井技术通过识别和分析地层中的矿产资源和流体分布情况,提供了地质勘探、油气储层评价、地震解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的基础数据,对于石油勘探与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石油勘探主要是通过测井数据,研究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结构构造、裂缝情况等,从而确定地下矿层的分布规律和运移规律。
通过测井技术获取的地层参数数据,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判断油气的储层条件,有效指导钻井施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钻井的效率。
其次,测井技术在油气储层评价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井技术获取储层物性参数的同时,也能够获取地层流体的性质、运移状况等信息,从而综合评价储层的产能、油气的含量和分布,为油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测井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价储层的渗流能力、孔隙结构、油气饱和度等参数,有效指导油气的开采和生产。
除此之外,测井技术也在地震解释和水文地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震测井技术可以通过地层的声波和电磁特性,进行地震波速度和电性频谱分析,辅助地震解释,提高地震勘探的准确性;水文地质中的测井技术可以通过测井数据,获得地下水文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参数,辅助水资源勘探与开发。
总的来说,测井技术是石油勘探与开采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提高资源勘探与开采的效率、降低勘探风险、节约勘探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测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完善,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关地质专业的大国工匠观后感看了关于地质专业大国工匠的那些事儿,那叫一个震撼啊,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超级酷的世界的大门。
这些大国工匠,在地质这个领域那可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以前我就觉得地质嘛,不就是看看石头、研究研究地层啥的,能有多厉害?看完才知道自己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就说那些工匠们在野外勘探的事儿吧。
那环境,可不是咱们平时在公园里溜达那么轻松。
荒郊野外的,有时候连路都没有,还得背着重重的设备,像个蜗牛似的一步一步往前挪。
但是他们眼睛里就像有光一样,看到一块石头就跟看到宝贝似的。
他们会趴在地上,拿着小锤子敲敲打打,那认真的劲儿,就好像石头会突然开口跟他们说话一样。
而且他们对那些地质构造的判断,那叫一个精准。
我就想啊,他们的脑袋是不是装了个超级探测器,咋就能从那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石头和地层里看出那么多门道呢?还有那些在实验室里的工匠。
摆弄着各种仪器,那仪器我看着都头大,各种按钮、数据,感觉像外星来的东西。
可他们就像是这些仪器的主人,指挥得井井有条。
他们研究那些岩石样本的时候,就像是在解读一本古老而神秘的书籍。
从岩石的成分、纹理,就能推断出这个地方以前发生过什么,是火山喷发过,还是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这简直就是魔法啊,不过人家靠的是多年的经验和扎实的知识。
这些大国工匠让我明白,地质专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它关系到咱们找矿、了解地球的历史,甚至还和预测地震之类的大事儿有关呢。
他们在这个领域默默耕耘,不怕苦不怕累,就为了能把地质这门学问研究得更透彻。
我觉得他们就像一群探险家,不过他们探索的不是什么未知的大陆,而是地球内部的秘密。
他们每一个新的发现,就像是在地球这个大宝藏里找到了一颗璀璨的宝石。
而且他们那种专注、执着的精神,真的是值得我们学习。
咱要是在学习或者工作上有他们一半的劲头,那啥事儿干不成啊?反正我看完是热血沸腾的,想着自己要是能在地质专业里也做出点成绩,那可就太酷了。
不过我也知道,这得付出很多努力,就像那些大国工匠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1、测井资料评价孔隙结构储集岩的孔隙结构特征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对于碳酸盐岩来说其孔隙结构主要是指岩石具有的孔、洞、缝的大小、形状及相互连通关系。
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发挥油气层的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常规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包括:室内实验方法和测井资料现场评价法。
室内实验方法是目前最主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描述和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的方法,主要包括:毛管压力曲线法(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和离心机法等)、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则为室内实验开辟了另一条途径,且测井资料具有纵向上的连续性,大大方便了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
1.1 用测井资料研究孔隙结构1.1.1 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岩石孔隙结构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主要还是建立在岩石导电物理模型和Archie公式的基础之上。
电阻率测井资料反应的是岩石复杂孔隙结构内在不同流体(油、气、水)时的电阻率,因此储层岩石不同的孔隙结构特征一定会对电阻率测井响应产生影响。
国内外关于岩石微观孔隙结构模型、物理模型也较多,包括毛管束模型、曲折度模型、电阻网络模型和渗流理论、有效介质理论等。
毛志强等采用网络模型模拟岩石孔喉大小及分布、水膜厚度、孔隙连通性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对含两相流体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得出了影响油气层电阻率变化规律的2个主要因素分别是孔隙连通性(以孔喉配位数表示)和岩石固体颗粒表面束缚水水膜厚度。
孔隙连通性差的储集层具有较高的电阻率;相反,当岩石颗粒表面束缚水水膜厚度增加时,储集层的电阻率则明显降低。
杨锦林等采用简化的岩石导电物理模型,定义了一个岩石孔隙结构参数S,综合反映了储层孔隙孔道的曲折程度及其大小。
如果孔隙孔道越大越平直,S值越大,说明储层条件越好;反之孔隙孔道越小,越曲折,S值越小,说明储层条件越差。
井径测井在地质勘探中的常见应用发布时间:2021-11-10T06:28:05.12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3期作者:管倩倩[导读] 井径测井是测量井眼直径及检查套管内径变化的测井方法。
在裸眼井中,井径测井用于指示井眼的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划分岩性及对某些测井方法进行井眼校正。
在套管井中,用以检查套管内径,确定套管损坏情况。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省东营市 257000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已得到长足发展,用油气资源当作支撑,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此,需要重点对油气田进行勘探与开发,寻找地下油气层,论证对其开发的可行性。
要实现上述目的,不可与测井技术剥离,测井技术可以在油气田勘探和开发环节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地质勘探中,井径测井是一种常用的测井方法。
在文中,介绍了井径测井的基本原理,并就井径测井的常见应用进行了介绍,希望可以为地质勘探中井径测井的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井径测井;地质勘探;应用引言井径测井是测量井眼直径及检查套管内径变化的测井方法。
在裸眼井中,井径测井用于指示井眼的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划分岩性及对某些测井方法进行井眼校正。
在套管井中,用以检查套管内径,确定套管损坏情况。
本文旨在介绍本人近年来通过井径测井做的一些工作,并针对井径测井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
1测井技术1.1常规测井模式(1)电测井模式,主要是运用测井设备向地层内发射一定量频率电流,从而得出地层电阻率类测井模式,还包含不向地层发射流量自然电位测井模式。
(2)声波测井模式,主要是运用测量环井眼地层声学特征、对地质特征、经验状况进行判断的模式,主要包含:声幅测井模式、声速测井模式以及声波全波列测井模式等。
(3)核测井模式,还可以被称作为放射性测井模式。
主要是依照地层岩石与岩石孔隙流体和物理特征,对地层性质天然气、探测石油进行研究的测井模式,被称作中子测井模式,主要包含:密度测井模式、自然伽玛能谱测井模式、自然伽玛测井模式以及中子孔隙度测井模式。
常规测井资料解释评价常规测井主要包括测井曲线、测井解释及评价等内容。
测井曲线是测井仪器在垂直井孔中探测到的地层物性数据的图形表示。
常见的测井曲线包括自然电位曲线、电阻率曲线、声波速度曲线、密度曲线等。
这些曲线反映了地层中不同物性的变化情况。
例如,电阻率曲线可以反映地层的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声波速度曲线可以反映地层的孔隙度和岩性等。
测井曲线的解读需要结合地层的岩性、流体类型和物性等因素,通过对曲线形态和变化规律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地下储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信息。
测井解释是将测井曲线与地质模型相结合,通过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得到地质地球物理参数的过程。
测井解释的目标是提取测井曲线中蕴含的地层信息,如界面深度、岩性、孔隙度、饱和度等。
测井解释的方法主要有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两种。
定性解释主要是通过对测井曲线的特征进行判断,如斜率变化、突变点等,从而确定地层的界面、脆性、储层类型等。
定量解释则是通过建立物性模型,将测井曲线转化为地层参数的数值,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
测井解释的结果可以为地下储层的定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测井评价是根据测井解释的结果,对地下储层进行地质、物理性质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评估。
测井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储量评定、储层评价、地质模型修正等。
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测井评价可以判断地层的含油气性、储层特征、流体分布等,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测井评价还可用于建立油气藏的生产动态模型,指导油田开发和管理,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
总之,常规测井资料的解释和评价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测井曲线的解读和测井参数的评估,可以获得地下储层的重要信息,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测井与地质录井结合准确判断油气层【摘要】测井技术和地质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测井与地质录井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讨论了它们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结合进行油气层评价。
文章还探讨了测井与地质录井在油气层划分和储层参数评价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指出,测井与地质录井结合能够准确判断油气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加精细化和自动化。
测井与地质录井结合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油气勘探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测井技术、地质录井技术、油气层、勘探、评价、划分、储层参数、结合技术、发展方向、准确判断、重要性1. 引言1.1 测井技术的介绍测井技术是一种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对井下地层岩石、流体等物性参数的测定,来获取油气层的地质特征和储层性质信息。
测井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简单测井工具到如今的高精度数字化测井技术,其应用范围和精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测井技术主要包括测井仪器、数据采集与处理、解释和评价等环节。
测井数据的获取通过下井装置将测井仪器下放到井内进行测量,经过数据传输和处理后,可以得到地层阻抗、孔隙度、饱和度等地质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判断油气层的类型、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地震勘探结果提供了实地验证和补充,为钻井工程提供了先期地质参数资料,为后续的油气开发提供了有力参考。
测井技术通过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层数据获取,为地质录井和油气储层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1.2 地质录井技术的介绍地质录井技术是一种通过记录地层岩性、结构及流体性质的测井技术。
其主要手段是通过钻井过程中下放的测井仪器,记录井壁的岩性、结构特征以及岩石的物理特征。
地质录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为油气层的准确划分提供重要参考。
地质录井技术的核心是根据测井仪器的记录数据,结合地质知识和地质模型,对地层性质进行解释和评价。
《测井地质学》第七章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测井地质学是地质学与测井技术相结合,通过井下测量仪器对井壁岩石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并将测得的数据与地学模型进行对比,从而获取有关地层性质、岩性与流体特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裂缝是地壳内岩石中存在的一种断裂性质,是地层发育与变形的重要标志。
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裂缝对于岩石的物性、地质构造以及储层特征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裂缝的识别与评价成为测井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测井裂缝识别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测井和间接测井两类。
直接测井方法主要有声波与电波测井。
通过声波的传播与回波反射特性,可以判断岩石中存在的裂缝。
当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裂缝时,会发生声波的折射、反射以及多次回波的现象,从而形成特殊的声波响应曲线。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的特征,可以快速、直观地判断出裂缝的存在与大小。
电波测井方法主要包括电阻率测井与电感测井。
由于裂缝对岩石的电导率、电阻率以及电极的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电导率变化来识别裂缝。
电感测井则是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变化来判断裂缝的存在与方位。
间接测井方法主要包括测井剖面、测井曲线分析以及测井解释。
通过分析剖面、曲线以及解释结果,可以间接判断出裂缝的存在。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裂缝对岩石物性、孔隙度、地质构造等的影响来进行判断。
裂缝评价是对裂缝特性进行定量化的过程。
常用的评价参数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宽度、裂缝密度以及裂缝孔隙度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测井数据和解释结果计算得出。
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在油气勘探开采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井可以准确、直观地获得裂缝的信息,从而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另外,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也为地质解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能够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成功率。
总而言之,《测井地质学》第七章的内容,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介绍了裂缝的重要性以及测井中识别和评价裂缝的方法。
通过测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层中的裂缝信息,为油气勘探开采提供重要的参考。
浅述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中地质实验测试的作用摘要:地质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科学研究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年代久远,地质构造复杂,各类矿产资源丰富,推动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地质实验测试是比较重要的环节。
如何发挥好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是地质科学研究发展中必须关注的事项。
鉴于此,本文浅述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中地质实验测试的作用,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为地矿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助力。
关键词:地质工作;地质实验测试;作用1地质实验测试目的地质工作研究的是地球成因及其演化发展历史,研究古生物演化,矿产形成与找寻,地震预测等,地质勘查找矿工作中,应用地质科学理论与相应实验技术,真实客观地研究地质情况,逐步对地质矿产分布进行调查了解,以达到找到各种矿产资源的目的,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地质地质实验的测试结果,精准的测试数据及结果是进行开展下步地质工作的前提,通过测试技术应用能够为地质资源勘查提供重要依据。
2地质实验测试作用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找矿的眼睛,是发展地质勘查事业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
著名地质学家、地质部首任部长李四光先生曾在1953年全国地质化验工作会议上说:“地质、钻探、化验鼎足而立,三分天下有其一”,精辟地阐明了地质实验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地质实验测试就是在实验室内对于地质调查中所取得的具有代表意义的样品进行一系列化学或者物理性的测量操作,是一种依据饰演的科学测试过程,在地质工作的初级阶段,实验测试工作成果就是地质工作中找矿主要的判断依据。
矿产地质普查阶段,需要完成大量的简项分析,确定矿产的有无,类别,矿石品位和伴生元素的情况,矿产地质勘探阶段,更需要简项分析和全分析,以便拟定合理的勘查方案,进一步了解开采价值,为拟定开采方案提供基础数据,地质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是测试工作中数据产生的重要实验依据,在科学研究,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环境评价过程中都涉及非常重要的测试数据基础工作,作为地质勘查技术开展的基础,对于地质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作好测井评价擦亮地质家的眼睛
————————————————————————————————作者:————————————————————————————————日期:
作好测井评价擦亮地质家的眼睛-工程论文
作好测井评价擦亮地质家的眼睛
令狐松
将油气从地下采到地面,要用到地震、测井、钻井等多种技术。
其中,测井技术被称为地质家的“眼睛”,它将专业仪器放入井内,沿钻井剖面向上测量地层的各种物理参数。
测井学是应用地球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基础、研发到应用层次,分为测井方法理论、测井仪器与数据采集、测井数据处理和综合解释评价三部分,测井评价就是测井技术直接与地质家交流的环节。
通过油气测井评价可以找出油气隐藏在地下的具体位置,帮助地质家回答如下问题:地下是否有油气?有多少可开采?开采时间?开采效率?下一口井布在哪里?这也是测井为什么被称为地质家的“眼睛”的原因。
油气测井评价是一项贯穿于油田勘探开发全过程的工作,利用从井中测量的各种测井信息(曲线),以岩石物理实验为基础,通过先进数学统计方法、计算机处理手段评价地下储层信息,最终提供给地质家。
油气测井评价的核心是将地层的声、电、核磁等物理参数反演为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的地层地质参数过程。
按照不同储层地质对象,油气测井评价可分为泥质砂岩测井评价、碳酸盐岩测井评价、火成岩测井评价、煤层气测井评价、致密油气测井评价和页岩气测井评价等类型。
每一类对象地质特点不同,测井评价重点有很大差异,这也是不同测井评价的难点所在。
单井测井评价研究包括资料预处理、成像测井处理、岩石物理实验、储层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研究、油气定性解释、油气定量评价
等方面,可以为地质提供岩性剖面、储层划分原则、油气水层判别标准、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信息。
以单井解释为基础,可以开展多井油气藏测井综合评价。
测井评价技术涉及面很广,下面就针对一些关键方面进行介绍。
测井定量评价的核心是确定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几个储层地质参数,通过这些参数,解决了“地下是油是水?有多少?”的问题。
孔隙度的计算,理论上是采用体积模型方法。
以声波测井为例,在压实和胶结良好的纯砂岩中,按照体积模型,有声波时差公式:
Rw——地层水电阻率,Ω·m;
R1_地层电阻率,Ω·m;
Ф——孔隙度,%。
Archie公式确定了测井电性参数到储层地质参数的转换关系,实现了测井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的飞跃,在测井评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常规油气藏勘探区块日益减少,薄、多、散、杂低品质油气藏成为目前国内油田勘探开发的主体,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也已经进入我们研究视野。
与之相应测井采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过去的岩性、物性和电性九条一维测井曲线到以电成像、阵列声波、核磁共振测井等代表的二维成像测井。
现在,二维成像测井成为复杂储层测井常规采集手段,最新的成像扫描测井已经投入应用。
成像测井采集二维电、声、核等信息,提供常规测井不具备的大量地质信息,成像测井处理解释在复杂储层评价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
目前成像测井主要理软件有Techlog、Express、Petrosite等国外软件,Lead、Ciflog、Forward net 等国内软件(成像测井能提供的地质信息见下表)。
近年来,致密油气藏成为国内外评价的热点。
由于地质规律特殊性,致密油的测井评价与常规储层“四性关系”评价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致密油勘探开发对测并提出的要求,新疆油田率先提出“七性关系”评价,即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烃源岩特性、脆性和地应力各向异性评价,利用这七性关系研究开展储层品质、烃源岩品质、工程品质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油气地质甜点。
当前油气藏类型愈加复杂,同时油田为了节约成本,对测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只局限于单井和储层参数的评价,迫切要求测井在油田勘探开发中提出更多直接、有效找油找气的参数和技术手段。
测井作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项核心技术,它提供了高精度的、连续的地层信息,利用多井静动态资料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以模拟一个油气藏的静动态三维数据地质体,如何探掘测井的服务油田技术能力是测井评价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以数据库为基础,以油
气藏为对象,以油气含量为中心,以单井产量为目标,将是扩展测井评价范围,更好服务于油田储量产量增长的测井评价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