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政府绩效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549.50 KB
- 文档页数:15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教材配套题库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导论第2章行政环境第3章行政职能第4章行政组织第5章行政领导第6章人事行政第7章公共预算第8章行政信息第9章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第10章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第11章行政伦理第12章行政法治第13章行政监督第14章公共危机管理第15章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第16章政府绩效管理第17章行政改革与发展•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新公共管理(中央民族大学2020年研)答:新公共管理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政府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以新古典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以在公共管理中引进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学术思潮。
新公共管理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倡导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是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2行政道德(南航2018年研)相关试题:行政价值与行政道德(南京大学2017年研)答:行政道德是指行政系统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规范不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通过社会舆论确立的,它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①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系统成员的政治方向。
②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系统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③行政道德影响行政系统成员的社会地位。
3外部性(南航2018年研)答:外部性又称外溢性、溢出效应,是指个人的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
如某人承担了成本,但是没有获得对应的利益;或获得了好处,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
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学最早诞生于美国。
2.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被公认为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
3.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他被称为“行政学之父”。
4.1926年怀特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视为行政学正式问世的标志(即标志着行政学科的基本形成)。
5.行政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领域拓宽和加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扩大。
6.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7.我国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8.行政管理学特性:阶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独立性和综合性(广泛性)的统一。
9.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引进中国。
10.行政管理的二重性:一般性、科学性与特殊性、阶级性(政治性)。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行政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12.“管理就是服务”,行政管理的最大特性在于公共性,为人民服务是行政管理的终极目标。
13.行政管理活动属于:执行性活动。
14.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管理时期。
15.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行政学成长阶段,也称为行为科学时期。
16.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入的市场化方法包括:委托——代理、伙伴协作、绩效评定、合同承包。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18.《行政研究》对行政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有:(1)提出了从行政学角度来研究政府;(2)开创了行政学研究之先河;(3)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
19.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中将行政学研究归纳为四个部分: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0.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
采购及遴选供应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采购及遴选供应商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保证采购的公平、公正、公开和诚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供应商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采购及遴选供应商,是指为了本单位的使用目的而购买物品、工程及服务或者与本单位签订合同的供应商。
采购及遴选供应商管理是指对供应商的资格审核、资信调查、供应商绩效评价等相关工作的管理过程。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采购和供应商遴选活动的过程,包括采购公告发布、供应商资格审核、投标保证金管理、投标文件的接收和开标、定标、合同签订及供应商绩效管理等环节。
第四条本单位负责采购及遴选供应商管理工作的部门是采购管理部门。
负责采购及遴选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具体人员由采购管理部门确定。
第二章供应商资格审核第五条供应商资格审核是指根据本单位的经营范围,对供应商资格条件进行审核的工作。
第六条供应商资格审核主要内容包括:注册资本;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程施工能力;企业信誉。
第七条供应商资格审核的标准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供应商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符合本单位的采购需求和技术要求。
第八条供应商资格审核的程序是:供应商向本单位提交相关资料;采购管理部门对供应商提交的资料进行复核;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将列入采购名录。
第九条供应商资格审核的结果包括:资格条件合格和资格条件不合格两种。
第十条资格条件合格的供应商享有在本单位参与采购活动的权利;资格条件不合格的供应商不允许在本单位参与采购活动。
第三章供应商绩效评价第十一条供应商绩效评价是指对供应商在合同履行期间及时交货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工作。
第十二条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标准是:产品(物品或服务)符合合同要求;及时交货;严格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积极配合本单位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及时交货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配合度。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四方联动、五级共建、六大文化之城”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建立符合公众文化要求的征询反馈机制和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依据《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指引(2020年度)》《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6-2020年)》《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是指市政府依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服务效能等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遵循以下原则:(一)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原则。
各级政府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履行主导职责,不断提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
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评价,把公众评价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二)严谨科学和规范合理原则。
严格选取评价指标,严谭采集统计数据,专业第三方机构参与调查,科学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过程坚持重事实、重数据、重群众满意度。
评价行为和结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三)以评促改和提高效能原则。
评价工作坚持严格要求,结合不同评价对象及其工作特点,详细对照相应指标体系或服务标准,认真查漏补缺。
重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创,发挥评价对创新工作机制、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第二章评价对象、内容及方法第四条评价对象及内容。
(一)各镇(街)政府(办事处)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主要评价内容如下:1.基本服务。
公共文化投入情况,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免费开放情况,公共文化设施年接受服务人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供及公示情况,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情况,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提供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