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乳清蛋白乳饮料的研制
- 格式:pdf
- 大小:190.26 KB
- 文档页数:3
乳清发酵饮料的开发
褚少兴;刘艳;徐清溪;解书斌;范素琴;杨照悦;刘兆志;崔杰
【期刊名称】《饮料工业》
【年(卷),期】2024(27)1
【摘要】以乳清蛋白粉(蛋白含量35%)为发酵底物,调配蛋白含量1.0%的饮料产品。
先进行蛋白粉添加量、发酵脂肪含量、发酵酸度、发酵菌株不同复配比例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发酵基料配方。
以
不稳定性指数、离心沉淀率和静止观察筛选出稳定剂。
将发酵基料与赤藓糖醇、罗汉果浓缩汁、柠檬酸和稳定剂调配成乳清发酵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
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基料配方为乳清蛋白粉7.5%、菌种0.005%(嗜热链球菌与植物乳杆菌比例1:2)、发酵酸度35°T。
成品配方为发酵基料40%、赤藓糖醇6%、罗汉果浓缩汁0.2%、柠檬酸0.2%、海藻酸丙二醇酯0.4%,制作出的产品呈现乳白色,酸甜适宜,发酵香气浓郁,综合得分87。
期望上述研究结果对乳清发酵饮料的开
发或奶酪行业乳清再利用有所帮助。
【总页数】8页(P62-69)
【作者】褚少兴;刘艳;徐清溪;解书斌;范素琴;杨照悦;刘兆志;崔杰
【作者单位】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
【相关文献】
1.富含支链氨基酸的乳酸菌发酵乳清蛋白饮料的研制
2.乳清发酵饮料开发与质量控制研究
3.4种乳酸菌甜玉米乳清蛋白饮料发酵过程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及感官评价
4.大豆乳清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
5.西兰花乳清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乳清蛋白膜分离纯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大豆乳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植物乳,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医药领域。
其中大豆乳中的乳清蛋白是优质的营养源和生物活性物质来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对于大豆乳中乳清蛋白的分离纯化研究,主要采用离心、超滤等传统分离技术,但这些方法分离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高效、简便、快速的分离纯化技术。
2. 研究内容及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膜技术对大豆乳中的乳清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具体地,利用有机硅膜、有机溶液膜等不同种类的膜将大豆乳中的乳清蛋白与其他杂质物分离开,并通过优化膜的条件、调节移膜参数等手段提高乳清蛋白的分离纯度和产率。
研究成果可以为大豆乳制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促进大豆乳乳清蛋白的高效利用,推动大豆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小型膜分离系统,将大豆乳中的乳清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分离效果进行调节试验,优化分离条件。
具体地,首先将大豆乳做初步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沉淀物,得到澄清的液体。
然后将澄清液体经过不同种类的膜分离膜,如有机硅膜、有机溶液膜等,对乳清蛋白和其他杂质进行分离。
最后对得到的乳清蛋白样品进行质量分析,并比较不同膜对乳清蛋白的分离效果。
4. 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大豆乳中乳清蛋白最适宜的分离膜种类;(2) 优化分离条件,提高乳清蛋白的产率和纯度;(3) 确定不同处理方式下大豆乳中乳清蛋白的组成及物化性质;(4) 为大豆乳制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可以为大豆乳乳清蛋白的高效利用及大豆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乳清蛋白-低聚糖型小麦胚运动饮料的研制
李涛;陈雪勤;雷雨
【期刊名称】《粮食与饲料工业》
【年(卷),期】2015(000)006
【摘要】以小麦胚、低聚麦芽糖、乳清蛋白、无机盐(NaCl、KCl)和柠檬酸、
黄原胶为原料,制作新型运动饮料。
其生产工艺为制取小麦胚汁、调配、均质、灌装、杀菌、冷却、静置、检验、成品。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运动饮料的最优配方为小麦胚汁100g,黄原胶0.075g,乳清蛋白1.5g,无机盐1.8g,柠檬酸0.02g,低聚麦芽糖8g。
该运动饮料呈乳白色,具有小麦胚特殊色泽,
色泽均匀,清爽可口,既有小麦胚的清香味,又有乳清蛋白的香味,质地均匀一致,无沉淀,不分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对运动后的不适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李涛;陈雪勤;雷雨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体育课部,湖北武汉 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
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5.4
【相关文献】
1.大豆乳清蛋白乳饮料的研制 [J], 慕鸿雁;于春娣;杜德红
2.富含支链氨基酸的乳酸菌发酵乳清蛋白饮料的研制 [J], 李理;殷瑞杰;李宝磊;马广辉;康国凯;侯保朝
3.麦芽低聚糖运动饮料的研制 [J], 许克勇;叶孟韬
4.乳清蛋白在运动饮料中的应用研究 [J], 胡芳豪
5.枸杞乳清蛋白饮料的研制 [J], 王淼;姜康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分离蛋白的中试实践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文旨在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的中试实践,并探讨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
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各个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必要的。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中试实践,食品工业,应用1. 引言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大豆分离蛋白是通过从大豆中分离出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能特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大豆分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2. 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2.1 传统提取法传统提取法是大豆分离蛋白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浸泡、破碎、溶解、沉淀和洗涤等步骤。
先将大豆颗粒浸泡在适当的溶液中,以去除杂质和激活酶活性。
浸泡时间和浸泡液的成分对蛋白质的提取率和品质有重要影响。
接下来,通过破碎将浸泡后的大豆颗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以增加蛋白质的释放表面积。
然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将破碎后的大豆颗粒溶解于水或盐溶液中,使蛋白质溶解出来形成提取液。
温度、pH值和盐浓度等因素对溶解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溶解后,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和添加盐类等方式,使蛋白质发生沉淀。
沉淀过程中,蛋白质与其他组分分离。
最后,对蛋白质沉淀进行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溶解液中的其他成分,以得到纯净的大豆分离蛋白。
传统提取法简单、操作容易,是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的常用方法之一。
然而,该方法提取效率较低,且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先进的分离技术来提高提取效率和质量。
2.2 先进的分离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不断演进,出现了一些先进的分离技术。
这些技术旨在提高大豆蛋白的提取效率和纯度,并改善其功能特性。
发酵型大豆多肽酸乳饮料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大豆多肽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植物性蛋白质之一,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等保健作用,在乳饮料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而发酵是一种传统的既能改善食品口感,还能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技术,因此发酵型大豆多肽酸乳饮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一种以大豆多肽为主要营养成分的发酵型酸乳饮料,通过实验室实验和消费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大豆多肽的酸乳饮料制备工艺和配方优化,评估其口感、营养价值和稳定性,并考察不同消费人群对其接受度。
实验中将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控制发酵条件和时间,同时添加适量硫酸镁、葡萄糖等辅料,并使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析方法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预期本研究将成功制备出一款以大豆多肽为主要营养成分的发酵型酸乳饮料,其营养价值、口感和稳定性均优于市场上已有的同类产品。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消费者调查,获得不同人群对其接受度的数据,为该类型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对象以大豆多肽为主要营养成分,对其加工工艺和配方进行优化,提高了其在酸乳饮料中的应用率。
2.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加入辅以营养成分的辅料,使产品口感更佳、营养更丰富、稳定性更高。
3.通过消费者评估,得出了不同人群对该产品的接受度数据,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四、研究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所开发的大豆多肽酸乳饮料,具有营养丰富、口感优良、稳定性高等优点,符合现代人健康、方便、快捷的饮食方式和需求,适用于各种消费人群。
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可在日常饮食中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特别是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疲劳等人群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2.为大豆多肽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开阔了大豆多肽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