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合

吉林丰满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张玉玲

内容提要: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还能有效地提高识字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运用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的分析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汉字的特点而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不同于用字母表示语音的表音文字,一个汉字不仅表示语言中的一个音节,它还是用一个一个的特定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思,所以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低年级在一、二年级两年的时间内识字量就要求达到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识字量大,任务重,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像,很难对汉字产生深刻的印象,准确理解汉字的意义。往往出现字义理解不清,字形记忆不牢等现象。严重

影响学生汉字学习的实效性。并进而因学生的识字能力跟不上,识字量不够,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话能力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字义的理解、简化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提高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能够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识字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低年级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较低,他们的注意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奇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学生往往易于接受和记忆具体形象的东西,对生动形象和活泼丰富的想像有着极大的兴趣兴趣。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色彩艳丽、生动有趣的图片或动画形象,把枯燥难懂的的汉字形象化,生动化,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汉字“田”时,屏幕上首先出现阡陌纵横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