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25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按摩图解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满载后期的恢复中,我们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来进行一些辅助的治疗,帮助疾病加快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按摩手法:1、弹筋法。
弹拨腰肌,以兴奋肌肉。
恢复肌纤维组织弹性。
2、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到小腿部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
3、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
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
4、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
5、拍打法。
是结束调整手法,用手掌掌部自腰脊部开始向下到小腿进行拍打,以宣通经络,舒筋活血,兴奋松解肌肉,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舒展。
6、摇法。
仰卧位屈膝屈髋后进行旋转摇运,以松解通利腰骶关节与椎间关节,调整关节内在平衡。
7、推法。
用双手的手掌根沿着脊拄两侧自后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8、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9、推理法。
沿着大腿的后侧顺行向下到跟腱进行推理,使下肢整体气血流通,肌肉舒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推拿方法:1.摩肾益精:双手用力摩擦搓热,双手置身体后侧,双手掌顺时针方向搓摩双侧腰部肾腧、大肠腧30~50次。
2.按揉腰及下肢:双手置身体后侧,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自上而下用力按揉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肌肉3~5遍。
3.拳叩腰臀部:双手握拳置身体后侧,以拳背叩击双侧肾腧、大肠腧、环跳、秩边等处,先轻后重,轻重交替,各叩击30次。
4.擦腰及下肢:单手置身体后侧,用大鱼际或掌根擦患侧腰骶部、臀部及下肢后外侧,以局部发热为度。
5.仰卧摆腰:取仰卧位,双手握住床的两侧,左右摆动腰部,幅度由小到大,左右摆动306.牵引腰椎:双手拉住门框或双杠,利用自身重量拔伸牵引腰椎3~5分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目的是改变椎向盘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减轻推向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消除神经根的炎性水肿。
针灸、推拿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疾病在医院骨科较为常见,是由于腰椎盘各部位出现相应退行性变化,外界暴力作用于腰部,神经受到刺激而出现疼痛,此外下肢单侧或者双侧还会出现麻木等症状。
其中发病最高是腰5~骶1以及腰4~5,占所有腰间盘突出症的90%。
该疾病在20至50岁之间人群十分常见,患者发病初期步行或直立等体位时会产生坐骨神经痛和腰痛。
该疾病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患病程度较轻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一些疾病程度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前沿治疗、神经根阻滞治疗,中医和药物治疗在临床中使用率较高,西医药物治疗最明显的疗效则是止痛,当停止用药后又会复发,不仅会产生依赖性,还易出现副作用,而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安全。
腰间盘突出疾病有多种类型,使用中医治疗效果均显著,而中医治疗又包含中医药物内治,针灸、推拿外治等,针灸和推拿用于疗腰椎间盘突出各有优势,联合使用更有利于治疗,下文就对此观点进行了分析。
一、针灸治疗优势1,针灸主要以针刺为主,创伤仅为极小针眼。
2,避免口服药物,可减少肝脏代谢,预防药物治疗所得副作用。
3,操作简单,起效速度较快。
4,使用时间长、经验丰富5,治疗阶段对日常活动、生活、工作无任何影响。
二、针灸方法1,体针治疗,进行针灸治疗时,选择的穴位主要为阳陵泉、委中、殷门、白环俞、承扶、环跳、肾俞,选择泻法,每次选择穴位3至5个,并按照患者疼痛详情加用阿是穴、夹脊穴,还能够循经取穴。
2,耳针治疗,进行针灸治疗时,选择的穴位主要为骶椎、腰椎、肾上腺、坐骨、神门、臀,通过中强刺激,各穴位留置十分钟,针刺穴位以委中、环跳、肾俞为主。
三、针灸治疗作用原理1,针灸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经通络,而腰间盘突出疾病在中医角度属于腰痛,和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血运异常密切相关。
按照中医经络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可通过不同针灸治疗可通畅经脉经气,进而起到活血止痛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或刺激腰脊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腰椎的压力,使突出的髓核有所回纳。
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药、脱水剂等,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消肿止痛。
3.物理治疗:如牵引治疗,可以增加腰椎间隙,使突出的髓核有所回纳;短波、微波等物理因子治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
4.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等,可以调节人体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二、手术治疗
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
1.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2.腰椎间盘置换术:用人工腰椎间盘替换病变的腰椎间盘,既可以解除压迫,又能保持腰椎的稳定。
3.腰椎融合术:通过手术使腰椎两个或多个椎体融合,以达到稳定腰椎的目的。
三、康复锻炼
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配合康复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常用的康复锻炼有:腰背肌锻炼、腹肌锻炼、腰椎牵引等。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的睡姿和坐姿,避免提重物等,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方法介绍
导语: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很常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样的就困扰着,而且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够去根,一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受
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很常见的疾病了,有越来越多的人被这样的就困扰着,而且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够去根,一旦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受到的影响就是很大的,疾病发作时的疼痛的现象会很难忍,面对那么多的治疗方法,很多人不知道怎么选择了,今天我们来看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按摩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推拿按摩法
患者平坐于方凳上,两下肢并拢,助手固定住患者大腿。
以椎间盘左突出为例,医者站立于患者的左侧用右手大拇指固定于向左偏歪或侧凸的棘突旁,向右侧方向用力顶住,左手从患者腋前向后上伸过,手掌固定于患者右侧颈部,患者上体前屈约45°,使之上体呈向前向左旋转,医者双手同时用力,此时可听到腰椎旋转的“咯嗒”声。
若病椎没有转动可重复施法。
患者俯卧,下肢后伸抬高30。
左右位牵引,若腰骶角偏大,则取仰卧平牵。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等因素,牵引重量为体重士lO%,牵引时间半小时。
腰椎牵引结束后进行松脊。
采用榱揉手法,在腰椎和骶椎两旁推拿,手法宜偏重,施法约15min左右。
进行侧身扳腰,患者侧身而卧,健侧向上,下腿伸直,上腿屈骨宽屈膝,上体微向后仰,医者立于病人的面前,一手肘部或手掌按于患者肩前,另一手肘部按于患者髂后臀部,定准焦点,两手交叉用力进行侧扳,此时可听到“咯嗒”的声音。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疗程:病人伏卧,两手伸直向下。
先在背部、腰部、髋部进行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及深度按摩,继在脊椎两侧作推压、推揉,再在突出的局部上下按压,然后直接按压突出物促其还原复位。
以上手法各作10~20次。
再选择肝俞、胆俞、三焦、关元等穴作掐、运手法的经穴按摩。
最后作表面抚摩及轻揉局部,使表皮神经知觉恢复。
本疗程约作3~5次。
操作后患者腰痛减轻,腰部活动范围加大,能支持较长时间的坐、站。
第二疗程:同样先在背、腰、髋部作大面积的表面抚摩和深度按摩,再施以抖动腰部的手法。
病人伏卧,两手抓住床沿,在背伸位下,医者将病人两小腿握着,提起引伸腰背,且向下用力拉,以增加腰椎的活动性,然后在脊椎两侧进行推压、推揉、按压,约各作10~20次后,并施以经络按摩,揉和运肝俞、胆俞、三焦俞、足三里、昆仑等穴。
最后广泛轻揉腰背部,并在腹外侧肌作捻法。
操作完后,令病人做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连作5~8次。
当时抬腿动作过高,腰部会感到发胀,以后再作以上练习,抬腿时腰胀感觉便会减轻。
第三疗程:按摩手法及操作基本同上一疗程,但每次治疗时间可适当增长,且手法用力略较前减轻。
经穴按摩系揉三焦、肾俞和委中,掐关元、环跳、足三里、阳关、昆仑、丘墟,捻承扶,最后广泛轻揉腰背。
以后令病人按第二疗程作主动活动:即作仰卧位收腹、抬腿和背桥练习,并作伏卧位背伸练习。
本疗程约作8~10次,一切症状即可消失而痊愈。
本阶段的治疗,可每隔2~3天作一次,作毕即令病人主动活动腿及腰背,以加强萎缩的肌肉恢复正常及巩固椎间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1.推法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
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
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
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
腰椎间盘突出适合我的最好疗法,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髓索的一种疾病。
病因主要是由于腰椎长期受到不良姿势、不当重物搬运、颠簸等原因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包括腰背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一般可以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四个方面进行。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最常采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轻度或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其治疗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症状、调整姿势以及加强腰部肌肉。
具体措施如下:1.局部热敷及休息。
热敷可缓解局部血管痉挛,舒缓肌肉疼痛。
同时,为减轻腰椎间盘间压迫,病人应保持合适的位置。
例如,在床上平躺,垫上低软的枕头。
2.腰腹肌肉锻炼。
通过对腰腹肌肉进行适当的锻炼,可提高腰椎支撑力,控制椎间盘突出的病情,减轻肌肉疼痛。
3.腰椎牵引。
长时间站立、走路等容易加重病情,腰椎牵引是通过拉伸脊柱,减轻腰椎间盘间压迫的一种方法。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过去的药物以减轻腰背部疼痛,具体药物有:镇痛剂、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
在采用药物治疗时,应按医生要求正确用药,避免随意超量或长时间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物依赖。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外部物理手段加速病情的康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针灸理疗。
它的作用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般会感觉舒适,要求不如愿时,会出现反胃、咳嗽等症状。
2.拔罐理。
是在脊柱病区进行的一种吸引治疗,对于治疗腰间盘突出,缓解椎间盘突出疼痛效果颇佳。
3.按摩推拿。
对于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常常会感到区域异常疼痛。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起到缓解症状和舒缓神经的作用。
四、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
手术方法目前主要有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两种,无论何种手术方法,都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并需麻醉、手术后恢复等相关措施。
注意事项:1.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坐、站或卧床等,以免加重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且病程较长,容易复发。
中医康复治疗在腰椎间盘治疗中的应用,能使患者痛苦得以减轻,并使病情发展得到延缓。
那么,什么是腰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方式有哪些?下面一文为大家揭晓!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肌间盘突然承受较大冲击力,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承受着不平衡压迫,进而造成纤维环形变,髓核也会因此冲破纤维化,刺激到马尾神经或是压迫到脊神经,进而表现出以腰痛、下肢放射性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其主要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等多个类型。
中医中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说,但却会将其归于“腰痛”、“痹证”等范畴内。
中医认为,风寒湿热、气滞淤血等是引起患者腰痛最主要的原因,而发生这一疾病的根本是因为肾虚。
痹是气血闭塞不通,所以患者就会出现肢体疼痛的感觉,而其根本是因为患者的气血虚弱,运化乏力,再加上风寒湿气等外邪侵入。
因此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因为外感外邪、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患者身上脉络不通则痛,而病情长时间发展则会出现气血皆虚的情况。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有哪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最为典型的症状便是腰痛,患者疼痛位置多在腰骶部或下腰背部,腰椎间盘突出会刺激窦椎神经纤维,间盘突出较大时还会对硬膜造成刺激,使患者出现硬膜痛,腰椎间盘患者的疼痛多为刺痛、放射痛或钝痛,一般在休息之后疼痛症状有所减轻,但在体力劳动或是活动后疼痛感有所加重;部分腰椎间盘患者还容易出现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刚开始时患者坐骨神经会有钝痛之感,之后逐渐的发展为放射性痛,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大腿内侧疼痛或是腹股沟区疼痛的症状。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会有尾骨疼痛的症状,这是因为椎间盘组织突出之后移入到了骶管,对腰骶神经丛造成了刺激,进而出现疼痛症状。
此外,很多患者还会无法正常大小便,出现急性尿潴留,排便也会出现不自控的现象。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治疗方式有哪些?中医康复疗法主要有推拿、针灸、康复训练等几种方式,通过康复治疗能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并能促进患者恢复。
穴位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此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从而引起腰痛,以单或双下肢疼痛、麻木及大小便异常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按形态一般可以分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和椎间盘脱出三种。
主要病因有:1.过度负重,如重体力劳动、弯腰搬重物。
2.急性损伤。
3.长期震动环境,如司机驾车。
4.腰椎穿刺。
5.椎间盘脱水退变致椎间隙变窄,包绕韧带松弛。
6.脊柱畸形或生理曲度改变。
7.遗传因素。
症状分析症状为腰背痛、腿痛,疼痛反复发作,而后逐渐转成慢性持续性腰背腿痛;坐骨神经疼痛,麻木由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跟部、脚底部,有时变换体位可以缓解疼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痛;间歇性跛行;尾骨痛;颈腰综合征,出现全身疼痛;马尾综合征,出现会阴部麻木、便秘、小便失禁,严重时出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尿渚留和大便失禁;单或双下肢发冷;下肢肌肉萎缩;下肢水肿等。
按摩穴位疗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症状、治疗方法要按顺序进行。
1.解除腰臀部肌肉痉挛:患者俯卧,在患侧腰臀及下肢用轻柔的滚、按等手法进行治疗,促使患部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速突出髓核中水分的吸收,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拉宽椎间隙,降低盘问压力:患者仰卧,用手法或器械进行骨盆牵引,使椎间隙增宽,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便于突出物回纳,同时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
3.增加椎间盘外压力:患者俯卧,用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然后在固定患处部位的情况下,用双“腰部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
本法可以促使突出物回纳或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4.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斜扳或旋转复位手法”,以调整后关节紊乱,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
由于斜扳和旋转复位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扭力,从而可以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
反复多次进行,可以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
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方法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方法•点按法。
点按双侧腰肌,以改变腰肌紧张状态,这是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法。
•揉法。
沿腰背部顺行向下至小腿进行揉摩,以放松身体,舒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畅通,这也是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法。
•推法。
用双手掌根沿脊拄两侧自背部开始推至臀部,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使腰背肌肉得以调整。
•点穴法。
自腰部开始依次点按肾俞、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涌泉穴,以通经活络.改善神经传导,促进神经组织恢复,这是腰间盘突出的推拿治疗法。
•按揉法。
沿受累的神经路线重点按揉至小腿,以松解肌肉,改善受累区血受累区血液循环,恢复麻木区的神经组织。
•翻身仰卧,采用捏拿法。
捏拿股四头肌,改善肌肉弹性,恢复肌张力。
腰间盘突出的注意事项•注意卧床休息。
卧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关节韧带比较松弛,炎症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注意腰部保暖。
腰部受凉所致的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腰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
由于腰部肌肉损伤,血液循环较差,腰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凉。
注意•腰部活动姿势。
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不要做既弯腰又转腰的动作,如扫地和拖地、弯腰搬重物等。
避免长时间腰部一个姿势工作。
•注意节制性生活。
肾气实则腰壮。
性生活过程中腰骶部血液循环的变化可致腰肌缺血、缺氧,腰部的动作可对椎间盘产生较大的影响。
•治疗上主要分为三大类,手术、微创、保守治疗,通常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建议可以采取中医中药[腰椎骨纺世医帖]保守治疗比较理想,主要是采取软坚通络,活血化瘀的的药理来治疗,从而软化其突出部分改善代谢循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