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的CT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9.16 MB
- 文档页数:44
囊性肾癌CT、MRI诊断分析金玄;高红【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实施CT和MRI诊断囊性肾癌的成效情况.方法:本研究对象是6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囊性肾癌患者(2016年6月~2018年6月),总结患者的CT以及MRI影像学表现的特点,同时跟病理诊断结果展开比较观察.结果:本研究的患者中,通常没有显著性的症状表现,通过实施CT和MRI增强扫描以后,能够观察到不规则的分隔以及钙化、壁结节表现状态,两种检查方式跟病理结果相对比未见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显示病灶状态的方面上,MRI诊断符合率更高些,优势于CT诊断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应用CT联合MRI增强扫描的方式,更有助于确切的诊断无典型影像表现特征的囊性肾癌疾病,进而将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有效地提升.【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05【总页数】2页(P66-67)【关键词】囊性肾癌;CT诊断;MRI诊断;增强扫描【作者】金玄;高红【作者单位】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 3003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1当前,在医学上主要是采取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诊断囊性肾癌,但是对于不典型征象来说,也是导致误诊或者漏诊的重要因素[1]。
所以,将影像学诊断质量水平提升至关重要。
本研究对于囊性肾癌CT和MRI诊断效果进行观察及分析,作出如下所示的报告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研究对象是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囊性肾癌患者,时间2016年6月~2018年6月。
在所有患者中,具有35例男性患者以及25例女性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50.6±2.1)岁。
肿瘤直径为12~50mm,平均(38.4±10.5)mm。
包括透明细胞肾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多房性囊性肾透明细胞癌、肾囊肿分别是20例、26例、8例、6例。
此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协会的批准得以实施,患者及其家属享有知情权,同时签署正规的知情同意书。
囊性肾癌的CT与MRI表现摘要目的:分析囊性肾癌的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囊性肾癌患者的CT和MRI表现。
结果:分房型囊性肾癌3例,CT和MRI表现为肿瘤内部有较多粗细不均且强化的条索状结构,肿瘤内部呈明显分房分隔状;厚壁型囊性肾癌4例,CT和MRI表现为肿瘤呈囊性病变,囊壁较厚,病变中心区呈较低密度和囊性信号,无明显强化,瘤壁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壁结节型囊性肾癌2例,CT和MRI表现为瘤壁呈不规则结节状,且强化较明显。
结论:囊性肾癌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表现典型者可做出诊断。
关键词囊性肾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肾细胞癌,影像表现囊性为主伴或不伴实性成分的复杂囊性病变,常难与复杂良性囊性肾脏疾病相鉴别,易被误诊。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患者9例,探讨其CT及MRI特征、病理学分型、临床表现等,旨在提高对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9例均为病历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患者,其中透明细胞癌7例,颗粒细胞癌2例。
男7例,女2例,年龄51~76岁,平均67岁。
临床症状有肉眼血尿3例,腰部酸痛5例。
9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影像学检查:9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MRI平扫及MRI增强扫描。
CT检查采用PHILIPS Brillance 64排螺旋CT扫描,螺距1.0,层厚5cm;MRl扫描采用PHILIPS Intera 1.5T成像系统,检查时采用相控阵线圈。
结果9例囊性肾癌中,分房型囊性肾癌3例,厚壁型囊性肾癌4例,壁结节型囊性肾癌2 例。
肿瘤直径3.2~6.7cm。
肿瘤均经CT平扫,发现均匀囊样低密度3例,囊实性混杂密度6例;囊内隐约见碎屑、絮状物或出血4例;肿瘤实性部分钙化2例。
增强扫描厚壁型囊壁、分房型分隔及壁结节强化显示较平扫清晰,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7例,中度强化2例;液性部分均未见强化。
囊性肾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囊性肾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和诊断符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囊性肾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16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同时行多平面重建。
结果16例囊性肾癌均单发,位于左肾13例,右肾3例;多囊者11例,其内可见粗细不均分隔,单囊者5例;囊液密度不均匀15例;10例囊壁不均伴有壁结节;增强后囊壁和(或)分隔及结节呈不同程度的强化;2例病灶伴有钙化。
结论囊性肾癌的CT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或)粗细不均分隔、伴有囊壁结节及钙化的囊性病变,有一定特征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肾脏肿瘤囊性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22-02CT Diagnosis and Distinguish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and to evaluate its clinical value.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sixteen patients’s CT imaging features,who were proved pathologically to be CRCC after nephrectomy. Results All cases were single,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left kidney in13cases and right kidney in 3 cases;The cystic carcinoma showed multiple cystic cavities in 11 cases with irregular thickening septum,and single cystic cavity in 5 cases;Uneven density in the cavity in 15cases;unevencysticwall and mural nodule were found in10 cases;The solid part of the tumor in all the 10 cases was enhanced mode rately or strongly . Various degrees of cystic wall and/or septum and mural nodule enhanement were detected afte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0f contrast material. Calcification were found in 2 cases. Conclusion Cystic renal carcinoma has certainCT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for the cystic lesion with unevencysticwall and /or irregular thickening septum、mural nodule and Calcification。
囊性肾癌的CT及超声表现探讨囊性肾癌(CRCC)是肾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影像表现特殊,常难与良性囊性肾脏疾病相鉴别,易被误诊。
其临床治疗主要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好,因而早期正确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因此,如何早期正确有效地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1 CRCC 的临床及病理表现作为一种少见的肾癌类型,CRCC约占肾癌总数的3%~15%,占肾脏肿瘤的1%~15%。
多见于成年男性,男女比例约3:1。
临床表现可有腰痛、肉眼血尿或腹部包块,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及体征,为体检时意外发现。
CRCC的形成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的相关因素有以下4种(1)肿瘤呈囊性生长。
(2)肾癌中心血供不足。
(3)肾癌起源于囊肿上皮细胞,呈结节状或乳头状生长,结节常位于囊肿的基底部。
(4)肾癌引起肾小管或肾小动脉阻塞导致囊肿形成,当肿瘤增大时,肿瘤嵌入囊肿内。
Hartman等将CRCC分为4种类型:单房性、多房性、囊性坏死和囊肿上皮来源,其中多房性CRCC较多见,约占肾脏囊性肿瘤的33%,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透明细胞癌。
2 肾脏囊性病变的影像学分型Bosniak根据影像学表现及对应的处理方式,将肾脏囊性病变分为 4 型。
Ⅰ型:典型的单纯性囊肿,其囊壁薄、光滑、边界清楚,囊液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后囊壁不强化,为诊断明确的良性囊性病变,不需要手术和随访;Ⅱ型:内有少许分隔的囊肿,属良性病变,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内有1 条或多条分隔,囊壁和分隔的厚度< 1 mm,囊壁或分隔处可有少量钙化,此型应随访观察;Ⅲ型:厚壁及有间隔的肾脏囊性病变,病灶边界不规则,囊壁厚伴有钙化,其内间隔不规则,厚度 > 1 mm,注射对比剂后有强化,此型病变应进一步做囊肿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探查;Ⅳ型:属典型的恶性病变,囊内有实性肿块,囊内有许多分隔并同实性部分相连,可见强化的软组织块影。
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一、概述肾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超声、CT、MRI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超声检查肾囊肿在超声检查中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液性暗区,边界清晰,内部无明显内部结构或少量脉动性回声。
囊壁通常为均匀薄层,可见轻度回声增强。
大小较小时,囊肿可能很难显示。
三、CT检查⒈无增强CT肾囊肿在无增强CT中表现为低密度区域,密度均匀一致。
囊壁边缘清晰,且不强化,密度与周围肾实质相比较低。
⒉增强CT肾囊肿多数情况下无需增强CT,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增强检查以排除肾癌等其他疾病。
增强CT通常显示囊肿壁无强化,与肾实质相比密度减低,囊肿内无明显强化区域。
四、MRI检查MRI对于肾囊肿的诊断和定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T1加权像上,多数肾囊肿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肾囊肿的信号特点在不同的脉序中可能有一定的变异,但总体上呈现为与周围肾实质不一致的信号强度。
五、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除了超声、CT和MRI之外,肾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还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扫描、造影等其他检查方法进行评估,具体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肾囊肿:一种肾脏的液体-filled infoldings,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
⒉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成像仪观察和评估患者内部器官的一种医学诊断技术。
⒊ CT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简称,是一种通过横断面成像对人体内部进行检查和诊断的方法。
⒋ MRI检查:磁共振成像的简称,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得人体高质量的内部器官图像。
⒌放射性核素扫描:通过向人体内注射放射性示踪剂,然后利用专用摄像仪观察其在体内的分布和排泄情况来进行诊断的一种影像学方法。
⒍造影:通过向血管或腔内注入透X线或CT造影剂,通过X 线或CT观察其在血管或腔内的分布情况,以检查血管或腔内结构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