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滴定法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21.50 KB
  • 文档页数:6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酸效应系数:

由于H+的存在而引起的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副 反应,称为酸效应。其副反应系数用符号Y(H)表示,表 明由于H+引起游离Y4-浓度降低的倍数。

Y(H)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大而增大,故称为酸效应系数。
Y ( H )
[Y '] 4 [Y ]
例1 计算pH=5.0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
[ML2] = β2[M][L]2 …… [MLn] = βn[M][L]n
总浓度:
cM=[M]+[ML]+[ML2]+……+[MLn] =[M]+β1[M][L]+β2[M][L]2+……+βn[M][L]n =[M](1+β1[L]+β2[L]2+……+βn[L]n)
副反应系数:
L
ML ML2 . . . MLn
M Y
OH
MOH M(OH)2 . . . M(OH) n
MY
H
MHY OH MOHY
H
HY H2Y .. . . H6Y
N
NY 共存 离子 效应
混合配位效应
辅助配 碱效应 酸效应 位效应
(一)配位剂的副反应系数
副反应系数的表示方法: Y: Y(H)、 Y(N) M: M(L)、 M(OH)
MLn-1 + L
MLn
[MLn ] Kn [MLn -1 ][L]
M + L = ML ML + L = ML2
[ML] K1 [M][L]
[ML 2 ] K2 [ML][L]
M+L+ML + L = ML+ML2 M + 2L = ML2
[ML2 ] [ML] K合 K1K 2 [M][L] [ML][L] [ML2 ] = [M][L]2
=16.5-13.51-0.0=2.99
pH=10.0时
二、配位滴定曲线
1. 滴定曲线:pM ~ 加入滴定剂的体积
3式带入2,消去Y’,得4
1式带入4,消去MY’,得:
从而可求得在滴定的任一阶段的[M]值,进而得出pM值。
0.1000M Y(EDTA)滴定相同浓度的Ca2+ (M)
Y 滴定M,滴入百分数为99.9% 0.02 0.1000(初始钙浓度) [Ca’ ]1 = 20.00+19.98 0.02 0.1000(初始钙浓度) / 2 = 39.98 / 2 sp 0.02 Cca 2 sp 1.0 103 Cca 2 39.98 / 2 sp PCa’ 3.0 lo g C 1 ca 2

例4 计算pH=2.0和pH=10.0时的K'ZnY值。

解:lgKZnY=16.5;
pH=2.0 时,lgY(H)=13.51;
pH=10.0时,lgY(H)=0.45 pH=2.0 时,lgZn(OH)=0.0; pH=10.0时,lgZn(OH)=2.4
pH=2.0时
lgK’ZnY=lgKZnY-lgαY(H)-lgαZn(OH)
解: pH=5.0时,[H+]=10-5mol/L
即当pH=5.0时,lgY(H)=6.45
2.共存离子效应系数:
3.配位剂的总副反应系数:
(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系数(配位效应系数)
[ M ' ] [ M ] [ ML] [ ML2 ] [ MLn ] [ M ] 1[ M ][L ] n [ M ][L ]n [ M ](1 1[ L ] n [ L ] }
பைடு நூலகம்
滴定至100.1%时 [CaY ] [Ca’ ]2 = ' [Y’ ]2 K MY
(4)配合物大多无色,便于指示剂指示终点。
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平衡
金属离子与EDTA的反应通式:
M+ Y MY
[MY] [M][Y]
稳定常数:
KMY
累积稳定常数:
M + L ML + L ….. ML ML2
[ML] K1 [M][L]
[ML2 ] K2 [ML][L]
配位滴定法
氨羧配合剂:

氨基二乙酸[-N(CH2COOH)2];


氨氮和羧氧两种配位原子;
乙二胺四乙酸(EDTA)
EDTA配位特点:
(1)EDTA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 离子配位。它有6个配位原子,与金属离子配位大都 形成1:1配合物(配位比简单,便于定量)。 (2)EDTA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是含有多个五元环 的螯合物,稳定性很高。 (3)金属-EDTA配合物形成速度快,水溶性大。
(三)配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MHY;M(OH)Y
MY H MHY K MHY
H
[ MHY ] [ MY ][ H ]
M 与Y 形成的螯合物的总浓度[ MY’ ]=[ MY ]+[ MHY ] H [ MY’ ] [ MY ]+[ MHY ] MY的副反应系数 MY ( H ) = = =1+K MHY [ H ] [ MY ] [ MY ] 同理
n

若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配位剂L’、L’’,并同时与M 发生作用,则其影响可用M的总配位效应系数表示:
例3 计算pH=11,[NH3]=0.1mol/L时,Zn2+的副反 应系数Zn值。
解:当pH=11时,应考虑Zn2+与NH3、OH-的副反应 Zn=Zn(NH3)+Zn(OH)-1 Zn(NH3)42+的lg1~lg4分别为: 2.27、4.61、7.01、9.06 pH=11时,lgZn(OH)=5.4 (P457)
MY (OH ) =1+K MHY [OH ]
OH
三、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条件稳定常 数

K'MY在一定条件下是个常数。K'MY值的大小说明了 配合物的实际稳定程度。因此,K'MY是判断配合物 MY稳定性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K'MY<KMY,只有当pH>12[Y(H) =1],溶液中无其他副反应时,K'MY=KMY。
配位平衡的计算中,经常用累积稳定 常数替代逐级稳定常数
第一级累积稳定常数 第二级累积稳定常数 …… 第n级累积稳定常数
βn=K1∙K2……Kn= β1=
[ML] K1 [M ][L]
β2=K1∙K2=
[ML 2 ] [M ][L ]2
[ML n ] [M ][L ]n
各级配合物的浓度:[ML] = β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