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格式:doc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培育智慧型教师的实践研究

2008年教学管理与教研管理教学论文二等奖

【摘要】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努力探索智慧型教师成长的机制与途径,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围绕“构筑智慧课堂、追求有效教研”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思路,以校本教研为抓手,通过行动研究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构建类型及运作方式开展深入实践,创建了一批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学习共同体。在实践过程中,一批“智慧型教师”在迅速成长,学生中涌现出了“智慧学习、轻负高质”的喜人气象。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智慧型教师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正在进入攻坚阶段。这一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势、把握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水平,努力探索智慧型教师成长的机制与途径,进而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改革课堂教学的需要。

在这一背景下,我校围绕“构筑智慧课堂、追求有效教研”的学习共同体建设思路,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力求通过有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促进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教师

情学情报告”的基础上,我校由教科室牵头,联合校内外专家对学科报告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会审,提出学校阶段性的“教情学情简报”。简报对学校一个时期在各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进一步归类和甄别,并对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和可以采取的相关措施提供方向性指导,为教师开展基于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提供进一步的方向。“教情学情监控平台”的建立和实施,是一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不断循环的过程,它既有助于学校对一个阶段各学科教情学情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又为学校发动、指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学习共同体活动提供了方向,从而真正体现了学习共同体以“实际工作为本”、以“具体问题为本”的重要理念。

二、形式多样,注入学习共同体的持久活力

(一)教研组织的学习共同体

以学校教师组成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主导形式,也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它有着灵活自主、针对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更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就学校固有的一些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共同体、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共同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共同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数学教研组启动“师徒同上一节课”的活动,由徒弟预约师傅上课;语文教研组进行了“同课异构、连环跟近”式的教研活动;英语教研组充分利用我校有两个外籍教师的优势,举行了“中外教师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的教研活动。

为创新教研组织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我们一直在摸索和实践,挖掘了以下几个载体。

1、一徒多师,教学相长

师徒结对是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管理上的一个常规做法,这一做法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师傅的一些不成熟、陈旧的教学思想对徒弟思想的影响,师傅本身所存在的知识局限性,这些都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采取一徒多师制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以上矛盾。在课题实施期间,我们通过教师自主报名,师徒双向选择的方式在期初开展结对活动,全校30周岁以下的青年老师均有至少两名师傅对其进行学科或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每月规定专门的师徒活

动日,给予一定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自由,切实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

2、名师引领,对话进步

我校的胡震珍校长是宁波市名师,江东区教育局在2006年为其成立了“胡震珍名师工作室”,正是利用这么一种便利的条件,我们学校教师纷纷加入到这一工作室来,在胡震珍名师的引领下,定期开展沙龙式的主题研讨活动,这类研讨活动以课例研究、案例分析为主,一般包括:案例准备——组织讨论——角色扮演——反思拓展四个部分,即先有现场的或录制的教学案例,然后组织讨论,通过教师现场演绎,再进行反思与主题拓展,撰写活动感想。这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层面上对话成为一种制度、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3、校际交流,和谐发展

这里的校际学习共同体是指不同学校间,或者不同学校的教师间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它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学校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同体活动受限比较多。为充分利用其优势而尽量避免其不足,学校从制度上确保校际合作交流的开展,规定每年的五月和十月为校际合作交流月;从形式创新上促进校际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我们从以往的送课到现在的送课与送讲座性结合,教师间交流扩展到两校学生间的交流,通过形式多样的送教活动,不仅给青年教师创设了锻炼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两校老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拓展和延伸校际合作交流的内涵和实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际教研联合活动,如:2006年10月在区教研室的牵线下,我校与上海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骨干教师研修班的80多位教育专家、骨干教师本着共同的愿景——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交流活动。2006年12月,我校与江东实验小学和第二实验小学三校联合举行了“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我们丰富着校际合作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提升了其内涵,为真正意义上的校际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模式。

4、专业合作,跨越层次

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缺少理论指导,专业人员与教师间的对话可以使一线教师站在高一层面去审视教学问题,挖掘教育教学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问题。近年来,我们邀请了部分退休学科教研员定期蹲点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还聘请了特级教师陈妙恩长期指导学校语文教学;通过区教育局

的搭桥引线,我校以市规划课题《构建有效学习共同体,营造智慧型校园的实践与研究》为引领,与高校教师建立合作关系,请他们指导和参与教师行动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此开展学习共同体的创建。

(二)不同成长期的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具有的主体性、动态性、多元性和建构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为给他们提供个别化学习的支持,以帮助其有效实现专业化发展,我们学校们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专业特点,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三个期。基于教师不同专业成长期而走在一起的教师有着共同的发展话题,相似的专业特点,为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搭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心大讲堂”在专家的引领作用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那种平民教师的“草根式”讲座和论坛,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赋予不同成长期教师的话语平台,学校定期给各成长期的教师发表自身思想的机会,各成长期教师在各自的团队合作共同体下,提炼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观点,由教师代表在中心大讲堂中阐述自己的教育观,这种方式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不仅营造了教育百家争鸣的良好状态,而且使不同专业成长期的教师有了又一个成长的平台。

(三)自发联盟的学习共同体

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不同的成长期划分虽然也是教师间进行协作和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一种团体,但它有着至上而下的行政干涉。我们通过实践发现教师学习共同体除了以教研组、课题组成员等为单位组成外,更应该有志趣相同的有着共同目标的教师自由组成的。那种基于教师自发的,源于教师共同兴趣的自由民间组合,更有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意味。在实践中,为培育这样的环境和共同体生长土壤,我们通过了以下途径来确保其有效展开。

1、搭建学习平台

首先是时间保证。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时间是学习共同体活动的固定时间,除外还有不定期的教研活动时间和个人业务能力学习时间。其次是方式多样。多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激情和表达欲望,我们是通过集体学习、年级组学习、教研组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支持教师的学习。我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