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课件2.ppt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0
第6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第2节营养器官的生长课堂·精要1.根尖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根的生长(1)根的发生与生长a.萌发种子的胚,总是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迅速地向下伸长,并逐渐形成________。
b.植物的根系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小麦的根系属于________,大豆的根系属于_______。
(2)植物根尖的结构与功能根尖结构位置细胞特点功能根冠根尖的顶端细胞较大,排列不规则,紧密保护根尖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不断分裂出新的细胞伸长区分生区的上部细胞迅速伸长,中央具有明显的液泡根伸长最快的部位,能够吸收水和无机盐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开始分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形成_______吸收_______的主要部位2.叶芽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实现了茎和叶的生长(1)芽的分类芽按着生的位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叶芽的结构叶芽包括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叶原基等部分。
(3)叶和茎的发生和生长b .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新的芽轴、叶原基和芽原基的结构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组织。
茎的生长与顶芽生长点细胞分裂和伸长有关。
提示:1.(1)胚根 根系 直根系 须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2)根毛 水和无机盐 2.(1)顶芽 侧芽 叶芽 花芽 混合芽 (3)叶 茎 侧芽 幼叶 生长点 分生课堂·精解例 下列有关主根和侧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根向下生长,它与茎相连;侧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B .由种子中的胚根发育成的根叫侧根,与茎相连的根叫主根C .任何植物都是主根发达,侧根不发达D .垂直向下生长的根是主根,横向生长的根是侧根【解析】根的类型根据它们的发育情况来划分:由种子的胚根发育成的根是主根,侧根是从主根上生出的根。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的生长过程。
2. 使学生掌握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2. 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营养器官生长的生物学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2.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营养器官的生长。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营养器官的生长。
2. 知识讲解:讲解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基本原理和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如豆芽的生长、枝繁叶茂的树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讨论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和原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存在不足。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营养器官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 学生在一周内对所学知识的遗忘程度。
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八、教学拓展:1. 植物的营养器官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2.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九、教学资源:1. 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与营养器官生长相关的实物模型、标本等。
3. 教学课件、教案、练习题等教学资料。
十、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营养器官的生长知识。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提高教学针对性。
第二节营养器官的生长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8min 1.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利用顶端优势的原理,提高果树和作物的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
下列不是利用顶端优势原理的是()A.果农每年对桃树进行修剪,使其多结果B.农民适时给棉花打顶,提高棉花产量C.园艺师适时修剪景观树木,使树形圆润丰满D.花期或花前,枣农会对枣树进行环剥(环形去掉部分树皮)2.下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据图进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结构③是胚乳B.我们可以为乙图中的a和c进行掐尖打杈行为C.丙图中的结构B不再伸长的时候表皮可以长出根毛D.丁图中的③是芽轴,将来可发育成乙图中的结构b3.如图是西红柿根尖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为成熟区B.根尖生长不断伸长,主要依靠的部位是③④C.根尖生长的最快部位是②D.移栽西红柿秧苗时,根部常带有土坨,主要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4.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成熟区的主要作用是()A.保护根的顶端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增加根的体积D.增加根细胞的数量5.植物体的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前端会不断地磨损消耗,正常情况下都会得到修复。
这与根尖某处的细胞群有关,这一细胞群属于()A.薄壁组织B.保护组织C.机械组织D.分生组织6.石榴进入结果期时,要对徒长枝进行夏季摘心和秋后短截。
下列关于石榴叶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叶能发育成叶B.芽原基能发育成新芽C.芽轴能发育成茎D.叶芽中没有分生组织7.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门户”和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叶肉和根冠B.叶脉和分生区C.气孔和成熟区D.气孔和伸长区8.某同学学习了“根尖的结构”后,整理的笔记如下,有误的是()A.a中出现了根毛,是成熟区 B.b是分生区,具有分裂能力C.c是伸长区,能使细胞长长 D.d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9.图一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叶芽结构示意图,图三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植物根的生长主要与图一中[ ] 和[ ] 有关。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营养器官的生长》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营养器官的生长》是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一课,也是植物学部分的重要章节之一。
主要旨在让学生理解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生长过程,掌握这些器官如何为植物体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支撑。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植物营养器官的基本特征、生长条件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学习植物生殖与发育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掌握营养器官生长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植物营养器官生长相关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生物现象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认知。
他们对植物的直观感受较多,但对植物内部结构和生长机制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直观展示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逐步深入理解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规律。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营养器官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如种子萌发观察、植物生长条件对比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 小组讨论法:围绕关键问题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观点、交流思想,培养合作精神。
4. 归纳总结法:在探究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营养器官生长的知识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植物从种子到成熟植物体的生长过程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以及它们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学概念。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2. 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 实验:观察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2. 难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
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营养器官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讲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的观察实验。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探讨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的问题。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的理解,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观察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的仔细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问题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植物营养器官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标本等。
3.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原理。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植物营养器官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