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7章_微型计算机存储器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存储器7.1 ⼀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哪⼏级存储器?它们各起什么作⽤?性能上有什么特点?答:⼀个微机系统中通常有3级存储器结构:⾼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是⼀种⾼速、⼩容量存储器,临时存放指令和数据,以提⾼处理速度。
内存存取速度快,CPU可直接对它进⾏访问,⽤来存放计算机运⾏期间的⼤量程序和数据。
辅存存储容量⼤,价格低,CPU不能直接进⾏访问,通常⽤来存放系统程序、⼤型⽂件及数据库等。
7.2 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哪两⼤类?随机存取存储器由哪⼏个部分组成?答:根据存取⽅式的不同,半导体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两类。
其中随机存取存储器主要由地址译码电路、存储体、三态数据缓冲器和控制逻辑组成。
7.3 什么是SRAM,DRAM,ROM,PROM,EPROM和EEPROM?答: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OM:掩膜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7.4 常⽤的存储器⽚选控制⽅法有哪⼏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常⽤的存储器⽚选控制译码⽅法有线选法、全译码法和部分译码法。
线选法:当存储器容量不⼤、所使⽤的存储芯⽚数量不多、⽽CPU寻址空间远远⼤于存储器容量时,可⽤⾼位地址线直接作为存储芯⽚的⽚选信号,每⼀根地址线选通⼀块芯⽚,这种⽅法称为线选法。
直观简单,但存在地址空间重叠问题。
全译码法:除了将低位地址总线直接与各芯⽚的地址线相连接之外,其余⾼位地址总线全部经译码后作为各芯⽚的⽚选信号。
采⽤全译码法时,存储器的地址是连续的且唯⼀确定,即⽆地址间断和地址重叠现象。
部分译码法:将⾼位地址线中的⼀部分进⾏译码,产⽣⽚选信号。
该⽅法常⽤于不需要全部地址空间的寻址、采⽤线选法地址线⼜不够⽤的情况。
采⽤部分译码法存在地址空间重叠的问题。
大学统计学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第7章参数估计练习题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等于多少? 在95%的置信水平下,边际误差是多少?解:⑴已知??5,n?40,x?25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n?540?10? 4⑵已知??5,n?40,x?25,?x?10,1???95% 4?Z?2?? 边际误差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根据查表得z?/2= 标准误差:E?Z?2?n?*10? 4?X??n?1549? .已知z?/2= 所以边际误差=z?/2*sn?* 1549= 置信区间:x?Z?2sn?120?1549???,? 1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100的随机样本,得到x?104560,假定总体标准差??85414,构建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Z?? 2Z???96*854142n?? x?Z?.?104560?? 2n?x?Z??.?104560?? 2n置信区间:从总体中抽取一个n?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x?81,s?12。
构建?的90%的置信区间。
构建?的95%的置信区间。
构建?的99%的置信区间。
解;题意知n?100, x?81,s?12. 置信水平为1???90%,则Z?? 2公式x?zs??81??12 2n?100?81?即81???,?, 则?的90%的置信区间为~ 置信水平为1???95%,z?? 2公式得x?z??s2n=81??12100?81? 即81?=,则?的95%的置信区间为~ 置信水平为1???99%,则Z?? 2 2 s12公式x?z??=?81??0962n100?81?3.即81? 则?的99%的置信区间为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动控制原理第7章离散系统题库习题7-1已知下列时间函数()c t ,设采样周期为T 秒,求它们的z 变换()C z 。
(a )2()1()c t t t = (b )()()1()c t t T t =- (c )()()1()c t t T t T =-- (d )()1()atc t t te -=(e )()1()sin atc t t et ω-= (f )()1()cos atc t t te t ω-=7-2已知()x t 的拉⽒变换为下列函数,设采样周期为T 秒,求它们的z 变换()X z 。
(a )21()C s s = (b )()()aC s s s a =+(c )2()()aC s s s a =+(d )1()()()()C s s a s b s c =+++(e )2221()()C s s s a =+(f )()1()1sT C s e s-=-7-3求下列函数的z 反变换。
(a )0.5(1)(0.4)zz z --(b )2()()T T zz e z e ----(c )22(1)(2)z z z ++7-4已知0k <时,()0c k =,()C z 为如下所⽰的有理分式120121212()1nn nn b b z b z b z C z a z a z a z------++++=++++L L 则有0(0)c b =以及[]1()()nk i i c kT b a c k i T ==--∑式中k n >时,0k b =。
(a )试证明上⾯的结果。
(b )设23220.5()0.5 1.5z z C z z z z +-=-+-应⽤(a )的结论求(0)c 、()c T 、(2)c T 、(3)c T 、(4)c T 、(5)c T 。
7-5试⽤部分分式法、幂级数法和反演积分法,求下列函数的z 反变换:(a )10()(1)(2) zE z z z =--(b )1123()12z E z z z ----+=-+(c )2()(1)(31)zE z z z =++(d )2()(1)(0.5)zE z z z =-+7-6⽤z 变换法求下⾯的差分⽅程(2)3(1)2()0,(0)0,(1)1x k x k x k x x ++++===并与⽤迭代法得到的结果(0)x 、(1)x 、(2)x 、(3)x 、(4)x 相⽐较。
第七章(一)判断题1.人员配备是现代组织进行人才建设的基础,关系到组织的长远发展。
( )2.人员配备,一般是指组织中基于组织岗位要求对人员的配备,既包括组织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也包括非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配备。
( )3.科学合理地确定组织成员的选拔标准和聘任程序是组织聘任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
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办事,才能选聘到真正愿为组织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
( )4.外部选聘的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组织选聘的效益。
( )5.内部选聘主要通过职务选聘海报、口头传播、从组织的人员记录中选择、以业绩为基础的晋升表等方法进行,其中常用的是职务选聘海报。
( )6.公开选聘适合急于填补某一关键岗位人员的选聘需要。
( )7.传统人事管理中,主要凭直觉、印象以及简单的成绩记录来对员工工作情况做出判断。
( )8.员工培训有不同的类型,既可以有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也可以有员工的素质修养培训。
( )(二)填空题1.内部人员介绍推荐,即组织内部人员以口头方式传播选聘信息,推荐和介绍职位申请人到组织中来。
此方法的优点是:引进的员工相对________和________。
2.外部招聘的优点体现在,它能给组织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_________是指一些专门为组织选聘高级人才或特殊人才的职业选聘机构。
4._________决定着组织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组织绩效和目标的重要保证。
5.人员录用流程包括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的战略重点不同,不断地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做好准备是______的首要任务。
7.人员培训的方法有三种分类: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8.对于不同岗位的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所以考核要素的设定也应该分门别类,只有这样,考核才具有_______。
第七章1.计算氢原子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产生的谱线H α的波长与频率。
解: ν = R H ⎪⎭⎫ ⎝⎛-222111n n= 3.289 ⨯ 1015⎪⎪⎭⎫⎝⎛-223121s -1= 4.57⨯1014s -1νλc= =11418s 1057.4s m 10998.2--⨯⋅⨯= 656⨯10-9m= 656nm2.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多少? 解: I = ∆E = h ν= 6.626⨯10-34 J ⋅s ⨯3.289⨯1015s -1(1/12 -1/∞)=2.179⨯10-18J3.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n l m(1) 2 1 0(2) 2 2 -1(3) 2 3 +2解:(1)合理;(2) l 取值不合理,应小于n ;(3) l 、m 取值不合理,l 应小于n ,m 取值为0, ±1, ±2,⋯ ± l ;4.用合理的量子数表示:(1)3d 能级; (2)4s 1电子解:(1)3d 能级: n =3,l =2;(2)4s 1电子:n =4,l =0,m = 0;5.分别写出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分别指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F 10Ne 25Mn 29Cu 24Cr 55Cs 71Lu解:9F 1s 22s 22p 5 第二周期VIIA 族 10Ne [He]2s 22p 6 第二周期VIIIA 族25Mn [Ar]3d 54s 2 第四周期VIIB 族 29Cu [Ar]3d 104s 1 第四周期I B 族24Cr [Ar]3d 54s 1 第四周期VI B 族 55Cs [Xe]6s 1 第六周期I A 族71Lu [Xe]4f 145d 16s 2 第六周期IIIB 族6.以(1)为例,完成下列(2)~(4)题。
(1)Na (Z = 11) [Ne]3s 1 ; (3 ) (Z =24) [ ? ] 3d 54s 1;(2) 1s 22s 22p 63s 23p 3 ; (4 ) Kr (Z = ) [ ? ] 3d 104s 24p 6;解:(1) Na (Z = 11) [Ne]3s 1 ; (3 ) Cr (Z =24) [Ar ] 3d 54s 1;(2) P(Z=15) 1s 22s 22p 63s 23p 3 ; (4 ) Kr (Z = 36 ) [Ar] 3d 104s 24p 6;7.写出下列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分布式:S 2-K + Pb 2+ Ag + Mn 2+ Co 2+ 解:8.试完成下表。
第七章 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习题解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酸。
S 2-、SO 42-、H 2PO 4-、HSO 4-、NH 3、NH 2OH 、55C H N 。
1.依次为:HS -、HSO 4-、H 3PO 4、H 2SO 4、NH 4+、NH 2OH ⋅H +、55C H N ⋅H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碱。
H 2S 、HSO 4-、H 2PO 4-、H 2SO 4、NH 3、NH 2OH 、3+26[Al(H O)]。
2.依次为:HS -、SO 42-、HPO 42-、HSO 4-、NH 2-、NH 2O -、2+25[Al(OH)(H O)]。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碱。
NO 2-、SO 42-、HCOO -、HSO 4-、Ac -、CO 32-、S 2-、ClO 4-。
3.下列碱由强到弱的顺序:S 2-> CO 32-> Ac-> HCOO-> NO 2-> SO 42-> HSO 4-> ClO 4-1414.151010-- 1410.251010-- 144.741010-- 143.741010-- 143.371010-- 141.991010--4.pH =7.00的水溶液一定是中性水溶液吗?请说明原因。
4.不一定。
K w 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常温下它的值为10-14,此时的中性溶液pH 为7.005.常温下水的离子积w K θ=1.0×10-14,是否意味着水的解离平衡常数K θ=1.0×10-14?5.不。
w K θ=[H +][OH -],而K θ=[H +][OH -]/c (H 2O);c (H 2O)=11000/18.0255.5mol L 1-=⋅ 6.判断下列过程溶液pH 的变化(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说明原因。
(1)将NaNO 2加入到HNO 2溶液中; (2)将NaNO 3加入到HNO 3溶液中; (3)将NH 4Cl 加入到氨水中; (4)将NaCl 加入到HAc 溶液中;6. (1)pH 变大。
第七章习题及答案第七章习题及答案1.如果要设置幻灯片“水平百叶窗”播放效果,应使用菜单“幻灯片放映”中的(b)a. 动作设置b. 自定义动画c. 预设动画2.列方法中不能启动PowerPoint 2003的是(前提为已正常安装好PowerPoint 2003) ( c)a. 选择“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命令b. 用鼠标左键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 2003快捷方式图标c. 用鼠标右键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 2003快捷方式图标d. 用鼠标左键双击已建立好的PowerPoint 2003文件3.显示和隐藏工具栏的操作是 ( d )a. 隐藏“浮动工具栏”,可双击它b. 通过“工具”菜单的“自定义”命令进行操作c. 用鼠标右键单击此工具栏d. 点击“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需要显示或隐藏的工具栏名称4.powerPoint 2003有__d____种显示视图。
a. 5b. 2c. 3d. 45.“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其快捷键是 ( c )a. Ctrl+Nb. Ctrl+Sc. Ctrl+Pd. Ctrl+X6.在PowerPoint 2003中,“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的快捷键是 (a)a. Ctrl+Ob. Ctrl+Sc. Ctrl+Pd. Ctrl+N7.计算机没有接打印机,Powerpoint2003将_____a_____。
a. 可以进行幻灯片的放映,但不能打印b. 不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也不能打印c. 按文件类型,有的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有的不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d. 按文件大小,有的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有的不能进行幻灯片的放映8.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的默认扩展名是 ( c)a. DOCb. XLSc. PPTd. PTT9. 在用PowerPoint 2003制作的幻灯片中__d____。
第七章参数估计1.估计量的含义是指(A )。
A.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B.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C.总体参数的名称D.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2.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的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B )。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 .充分性3.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D )。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D.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4.无偏估计是指(B )。
A.样本统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B.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待估总体参数C.样本估计值围绕待估总体参数使其误差最小D.样本量扩大到和总体单元相等时与总体参数一致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要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 A )。
A.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B.样本标准差C. 样本方差D.总体标准差6.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B )。
A.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减小B.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C.与置信系数的大小无关D.与置信系数的平方成反比7.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A )。
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D.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8.一个95%的置信区间是指(C )。
A.总体参数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内B.总体参数有5%的概率未落在这一区间内C.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该总体参数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不包含该总体参数9.95%的置信水平是指(B )。
A.总体参数落在一个待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B.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95%C.总体参数落在一个待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D.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5%10.一个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D )。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估计量的含义是指( A )。 A.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 B. 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具体数值 C. 总体参数的名称 D. 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 2.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的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B )。
A. 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 .充分性 3.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D )。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 4.无偏估计是指( B )。 A. 样本统计量的值恰好等于待估的总体参数 B. 所有可能样本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待估总体参数 C. 样本估计值围绕待估总体参数使其误差最小 D. 样本量扩大到和总体单元相等时与总体参数一致 5.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等于样本均值加减边际误差,其中的边际误差等于所要求置信水平的临界值乘以( A )。
A.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B.样本标准差 C. 样本方差 D.总体标准差 6.当样本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B )。 A. 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B. 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C. 与置信系数的大小无关 D. 与置信系数的平方成反比 7.当置信水平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A )。 A.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B.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增大 C. 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 D. 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8.一个95%的置信区间是指( C )。 A. 总体参数有95%的概率落在这一区间内 B. 总体参数有5%的概率未落在这一区间内 C.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包含该总体参数
D.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有95%的区间不包含该总体参数
9.95%的置信水平是指( B )。 A.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待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 B.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95%
C.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待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 D.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例为5%
10.一个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 D )。 A. 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B. 该估计量的一个具体数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C. 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大 D. 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小 11.一个估计量的一致性是指( C )。 A. 该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B. 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小 C. 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该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D. 该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大 12.置信系数(1-a)表达了置信区间的( D )。 A. 准确性 B. 精确性 C. 显著性 D. 可靠性 13.在总体均值和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中,边际误差由( C )。 A. 置信水平确定 B. 统计量的抽样标准差确定 C. 置信水平和统计量的抽样标准差确定 D. 统计量的抽样方差确定 14.在置信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要缩小置信区间,则( A )。 A. 需要增加样本量 B. 需要减少样本量 C. 需要保持样本量不变 D. 需要改变统计量的抽样标准差 15.当正态总体的方案未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B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16.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17.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18.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19.对于非正态总体,在大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20根据两个独立的大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当两个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使用的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21.根据两个独立的大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当两个总体的方差已知时,使用的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22.根据两个独立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当两个总体的方差未知但相等时,使用的分布是( B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23.根据两个独立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当两个总体的方差未知但且不相等时,使用的分布是( B )。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分布 D. F分布 24.根据两个匹配的小样本估计两个总体均值之差时,使用的分布是( B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 分布 D.F分布 25.估计两个总体方差比的置信区间比时,使用的分布是( D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 分布 D.F分布 2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值所需的样本量( A )
A.越大 B.越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不变 2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的边际误差越大,估计值所需的样本量( B )
A.越大 B.越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不变 28.使用统计量
估计总体均值的条件是( D ) A.总体为正态分布 B.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C.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D.大样本
29.对于非正态总体,使用统计量
估计总体均值的条件是( D ) A.总体为正态分布 B.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
C.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D.大样本 30.对于非正态总体,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在1-α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可以写为( C ) A. B.
C.
D.
31.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时,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在1-α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可以写为( C )
A.
B.
C.
D. 32.在总体方差未知时,小样本条件下,总体在1-α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可以写为( B )
A.
B.
C.
D.
33.在进行区间估计时,若要求置信水平为95%,则相应的临界值为( B ) A.1.645 B.1.96 C.2.58 D.1.5 3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 A ) A.要宽 B.要窄 C.相同 D.可能宽也可能窄 35.指出下面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 ) A.样本量越大,样本的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小 B.样本量越大,样本的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大 C.样本量越小,样本的均值的抽样标准差就越小 D.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与样本量无关 36.指出下面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A ) A.置信水平越大,估计的可靠性越大 B.置信水平越大,估计的可靠性越小 C.置信水平越小,估计的可靠性越大 D.置信水平的大小与估计的可靠性无关 37.指出下面说法那个是正确的( B ) A.在置信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估计的可能性,就应缩小样本量 B.在置信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估计的可能性,就增大小样本量 C.在样本量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估计的可能性,就降低置信水平 D.在样本量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估计的可能性,就提高置信水平 38.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其中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 C )
A.置信区间 B.显著性水平 C.置信水平 D.临界值 39.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 A ) A.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小 B.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变大 C.与样本量的大小无关 D.大于总体标准差 40.在用正态分布进行置信区间估计时,临界值1.96所对应的置信水平是( C )
A.85% B.90% C.95% D.99% 41.在用正态分布进行置信区间估计时,临界值2.58所对应的置信水平是( D )
A.85% B.90% C.95% D.99% 42.在用正态分布进行置信区间估计时,临界值1.645所对应的置信水平是( B )
A.85% B.90% C.95% D.99% 43.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
=81,标准差s=12,总体均值U的95%的置信区间为( B ) A.81
B.81 C.81 D.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