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4.35 KB
- 文档页数:3
关节腔注射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行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KOA患者,“双盲法”分玻璃组(玻璃酸钠)、研究组(关节腔内注射PRP),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用药前分析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用药后较玻璃组,研究组VAS评分更低,Lysholm、SF-36评分更高;有效率更高,P<0.05。
结论: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能改善生活、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增强疗效,值得推崇。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富血小板血浆;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目前骨科较常见关节退行性病变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站在病理角度,外界因素引起软骨变性、脱落及坏死,破坏膝关节关节面软骨,据统计[1],此病在老年群体中患病率为30%-50%,分析病因较复杂,其中年龄、骨质疏松及过度劳累为常见因素,患病后表现为骨摩擦音、晨僵、关节疼痛及晨僵等,严重者伴关节畸形,影响日常生活,故以减轻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关键。
侯增涛[2]证实,玻璃酸钠注射是治疗此病常见方法,减缓疼痛刺激、稳定疾病,但难以达到显著效果、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分析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的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择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2例KOA患者,研究组(36例):男/女=20例/16例,年龄51-79岁,均值(64.28±3.57)岁;病程1-4年,均值(2.23±1.17)年;BMI值19-26kg/m2,均值(23.29±0.47)kg/m2;K-L分级:Ⅰ级/Ⅱ级/Ⅲ级=18例/12例/6例;其中左膝/右膝=19例/17例;玻璃组(36例):男/女=21例/15例,年龄52-80岁,均值(64.36±3.79)岁;病程1-5年,均值(2.34±1.25)年;K-L分级:Ⅰ级/Ⅱ级/Ⅲ级=17例/13例/6例;BMI值18-25kg/m2,均值(23.21±0.28)kg/m2;其中左膝/右膝=20例/16例。
金天格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标签:膝骨性关节炎;金天格胶囊;疗效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
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
本病主要受累承重关节,膝关节受累在临床上最为常见[1]。
笔者采用中药制剂“金天格胶囊”治疗60例膝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 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中男21例,女39 例;年龄50~70 岁,平均年龄60.32岁。
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草案)》[1]。
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或受累后加重,休息能减轻,伴膝关节僵硬,时间小于30 min,活动受限,压痛,活动后见好转,有骨摩擦音,或有关节积液,后期可有畸形。
放射学证实为膝退行性关节炎。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者,证属风寒湿痹、肝肾亏虚,主症:膝关节疼痛,下肢酸软无力,遇寒加重,遇热减轻;次症:下肢或冷痛或困重、麻木,活动受限,舌脉: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细。
2治疗方法2.1药物金天格胶囊(主要成份为人工虎骨,由金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金花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80,0.4 g/粒,每盒36粒)。
2.2用法口服,1日3 次,1次3 粒,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临床控制:形寒肢冷、局部压痛等症状消失,活动正常;显效:膝关节酸软,形寒肢冷、局部压痛等症状基本消除,活动不受限;有效:膝关节酸软,形寒肢冷、局部压痛等症状基本消除,活动轻度受限;无效:膝关节酸软,形寒肢冷、局部压痛等症状及活动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临床控制12例,显效32 例,有效14 例,无效2 例。
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摘要】随着社会日趋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炎病例增多。
本文总结近五年间,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病例268膝,平均约63.5岁,男女比例约1∶3。
单膝约占85%,双膝占15%左右,基本完成一个注射治疗周期,有效率约93.8%,总优良率约61.2%。
对发病及治疗机制分析讨论,并提出治疗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人类自然寿命延长,老年人占人口比例增大。
临床上,以膝骨性关节疼痛就诊病例增多。
本文从2008.2~2012.10近五年间,用玻璃酸钠注射剂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临床骨性关节病例268膝,有效率约93.8%,总优良率约61.2%。
1 临床资料膝骨性关节炎病例,以老年者居多,本组年龄构成35~99岁,平均约63.5岁,男87膝,女181膝,男女比例约1∶3。
其中单膝约占85%,双膝占15%左右。
绝大部分病例能够完成一个注射治疗周期。
一年左右重复注射者约占10%。
诊断标准。
依照美国冈湿病学会的标准,排除感染类、类冈湿性及其他性质的关节炎。
治疗效果分为优、良、有效、差四等级[4],见表1。
2 治疗方法选择关节腔注射治疗者,首先排除全身严重疾病,糖尿病控制不良、使用激素长久者。
注射地点,选择专科治疗室(定期消毒)或门诊小手术室。
体位,平卧屈膝或坐位屈膝位。
戴口罩、帽子、手套,常规消毒铺巾。
从膝关节间隙穿入关节腔(外侧居多)落空感明显,回抽无血等,缓慢注入玻璃酸钠剂(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ml∶20 mg),注射部位按压3~5 min,外贴敷料覆盖,主动活动注射膝约5 min,嘱注射当日不湿水,每周一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
注射治疗期嘱注意减少过度活动,局部清洁,增强体质,避免外伤等。
针对重症患者或糖尿病患者加服抗生素1~3 d,并适当辅以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关节肿胀积液明显者,先抽吸炎性关节液,注射曲安奈德剂25 mg(昆明积大制药)5~7 d 后再行玻璃酸钠注射。
膝关节炎怎么治疗好骨性关节炎(OA)也称骨关节病或退行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5岁以上中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44%~70%,且以膝关节的发生率为最高。
因此,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膝关节炎的危害、诊断方法和如何锻炼。
膝关节炎应该如何诊断?1、疼痛不断加重:关节活动明显受阻,走路时疼痛,特别是下楼梯,有明显的关节绞索感。
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2、膝关节疼痛,早期膝关节僵硬:患者早晨起床时会感到膝关节处有较明显僵硬感,活动后症状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诊断本病已经可以明确。
3、反复劳损或创伤史: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青年人,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者,长期反复的膝关节活动及压迫,很容易埋下患病的根源,或者是创伤者没有及时的治疗。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出现摩擦音:此时患者膝骨性关节炎诊断已经十分明显,这时患者最好及时的到专业的骨科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膝关节炎的治疗1、平时避免着凉,避免持续性蹲位和剧烈的运动,如爬山、爬楼梯等膝关节屈曲位用力的锻炼,可以热敷理疗按摩。
2、可以做一些康复训练,多锻炼会比较好加上外敷掏宝的济愈堂髌软骨炎贴,症状就会慢慢的减轻。
3、口服止痛药治疗,比如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以及活血的药物。
4、改变不良的姿势,避免过度劳累配合针灸治疗。
关节炎的危害有哪些?1、膝关节炎导致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炎早期可表现为活动时疼痛,长时间行走、体力劳动、上下楼、蹲下起立的时候疼痛明显,休息后可减轻疼痛症状。
等到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一下地就痛,甚至休息时也有疼痛。
这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劳动,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膝关节炎会令膝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炎治疗不当会有哪些危害?早期由于膝关节疼痛,患者不敢活动或不愿意活动,膝关节便处于长时间“闲置”状态;随病情的进展,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患者疼痛难忍,无法正常活动,活动时关节痛感强烈;更有甚者,膝关节长期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形成了关节僵硬、直至关节骨性融合。
膝关节骨关节炎镜下清理术后联合应用得宝松、利多卡因及玻璃酸钠的疗效分析目的关节镜下清理术是一种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术后予关节腔注射内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的临床疗效。
方法59例接受关节镜下清理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注射组和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
术后随访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包括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 AS)和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
结果在术后半年的随访中,联合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注射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组(P<0.05)。
结论镜下清理术后联合得宝松、利多卡因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可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ter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by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Diprospan in lidocaine and sodium hyaluronate in patients after arthroscopy. Methods 59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undergoing arthroscopic debrid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Diprospan,lidocaine,sodium hyaluronate combination injection group and sodium hyaluronate single injec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included visual pain analogue scale(V AS)and knee function score(Lysholm). Results During the follow-up half year after operat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Diprospan,lidocaine,sodium hyaluronate combination injection group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odium hyaluronate single injection group(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sodium hyaluronate and Diprospan and lidocaine for postoperative cleaning of knee osteoarthritis under endoscop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Key words] Arthroscope;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Diprospan;Lidocaine;Sodium hyaluronate膝關节骨性关节(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其病理特点为软骨变性、破坏、丢失,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慢性关节疾病[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
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1、慢性劳损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长时间下蹲,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2、肥胖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
肥胖是病情加重的因素。
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
3、骨密度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4、外伤和力的承受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
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
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5、膝关节的受凉受寒会造成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1、关节疼痛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可疼痛,甚至更重。
上下楼梯尤为困难,只能用好腿或症状轻的一条腿一登一登上下楼梯,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两腿交替上下楼梯,往往是下楼梯比上楼梯更困难。
关节扭伤、着凉、过劳常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
疼痛严重者腿不能活动,而且影响睡眠。
最常见的症状,且局限在内侧或者外侧的关节隙,对于疼痛位置模糊,或者不能分清内侧或外侧的疼痛,则髌骨软化症或者髌股关节病的可能性大。
2、关节肿胀关节肿胀来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内积液,初期常因扭伤,着凉而发作,以后将变为持续性肿胀。
关节活动时有磨擦感或听着弹响。
半月板损伤继发的膝关节肿胀多不明显。
弹响并不常见,多见于盘状半月板,要鉴别紧张的髂胫束在股骨大转子的弹响。
3、膝软也叫打软腿。
为行走中膝关节突然发软,欲跪倒或摔倒的现象,可伴有剧痛。
“胶着”现象:即关节在某一位置较长时间静止不动之后,再活动时非常疼痛,屈伸不能,必须缓慢地逐渐活动一会之后,“胶着”现象才会消失,膝关节才能屈伸运动。
注射用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随着对病因、病机、临床病程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
自2003年以来,应用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56例,女64例,年龄35~82岁,平均55岁。
发病部位,左膝48例,右膝52例,双膝20例。
病程半年~20余年。
平均7.5年。
临床症状为膝关节部位疼痛为主,过度活动后加重,局部压痛,关节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有明显晨僵和骨性肥大,可伴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受限。
X线片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性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及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严重者关节面萎陷、变形或半脱位.1.2 方法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患者仰卧位,屈膝45°,常规用0.5%碘伏消毒皮肤,铺无菌巾,自髌骨上内侧穿刺膝关节,如有积液先抽出积液,保留针头,并进行关节腔冲洗,取10 ml生理盐水快速注入膝关节内,再全部抽出,如此反复5次(此操作仅在第1~2次中进行)。
保留针头,抽取玻璃酸钠2 ml(含透明质酸酶20 mg)注入关节腔,拔针,创口贴覆盖针眼并按压片刻,再被动活动膝关节数次,使药液均匀涂布于关节表面,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5次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0~135°。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肿胀,偶尔活动时疼痛,行走无疼痛,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在0~135°。
不影响工作及生活。
好转:症状改善,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适,关节活动稍受限。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120例治疗5周后,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结果,治愈65例,显效40例,好转9例,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2.5%。
3~18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结果:111/120例(92.5%)一直未见关节疼痛。
2 讨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一般认为是从软骨面退化而开始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腔内分解酶增加,透明质酸的分解加快,由于滑膜的病变,引起透明质酸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的加速退变与破坏。
中国裕固族高原牧区中老年骨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研究摘要:目的:为了了解高原牧区骨关节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40-65岁患骨性关节病的人群进行现患率调查。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肃南县康乐乡、大河乡40-65岁居民共621人,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关节x线片及检验检查确诊。
结果:发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骨关节病患者241例,患病率38.81%,高于全国患病率(研究表明骨关节病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10-17%,60岁以上达50%)[1],(p<0.05)。
其中双膝关节患病率为20.77%,单膝关节患病率为9.34%,腰椎患病率为5.48%,颈椎患为1.45%,双手关节患病率为 1.13,双膝腰患病率为0.65%。
男女性患病率与全国男女性骨关节患病率类同。
结论:与环境、气候、年龄、性别、职业、种族、肥胖、遗传和过度运动等因素有关,应进行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老年;骨关节病;高原牧区流行病学;研究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线,与甘青两省7个市州15个县市区接壤,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
肃南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在1327--5564米之间,平均海拔3200米,属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3.6摄氏度。
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6个民族,共3.7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12万,占56.5%;是一个高寒山区传统畜牧业县。
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由于该病是关节软骨退化引起,所以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能力受限。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其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为了解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高原牧区中老年人骨关节病的分布特征和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我院对辖区康乐乡、大河乡,40-65岁中老年人621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40-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均为该地的长期居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