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 三视图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46
专题13 三视图与展开图1.视图: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2.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1)主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
(2)俯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
(3)左视图: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在画三视图时,三个三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展开图: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立体图形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
【例题1】(2019•四川省达州市)如图是由7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答案】B【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1.据此可作出判断.从左面看可得到从左到右分别是3,1个正方形.专题知识回顾专题典型题考法及解析【例题2】(2019•甘肃)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的面积为.【答案】(18+2)cm2.【解析】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底面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高为cm,三棱柱的高为3,所以,其表面积为3×2×3+2×=18+2(cm2).【例题3】(2019•江苏连云港)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所以它的底面是四边形.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所以它的底面是四边形.专题典型训练题一、选择题1.(2019广东深圳)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A.B. C.D.【答案】B【解析】立体图形的展开图B中图形符合“一四一”模型,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故选B.2.(2019•山东省济宁市)如图,一个几何体上半部为正四棱锥,下半部为立方体,且有一个面涂有颜色,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是()A.B.C.D.【答案】B.【解析】考点是几何体的展开图。
备考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点对点必考题型题型0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考点解析1.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1)画物体的主视图的口诀为: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2)常见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圆柱的三视图:2.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要循序渐进,通过仔细观察和想象,再画它的三视图.(2)视图中每一个闭合的线框都表示物体上的一个平面,而相连的两个闭合线框常不在一个平面上.(3)画物体的三视图的口诀为: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3.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1)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2)由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分析:①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以及几何体的长、宽、高;②从实线和虚线想象几何体看得见部分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③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对复杂几何体的想象会有帮助;④利用由三视图画几何体与有几何体画三视图的互逆过程,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方法.五年中考1.(2019•成都)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它的左视图是( )A.B.C.D.【点拨】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解析】解: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左边有1个正方形,如图所示:故选:B.2.(2018•成都)如图所示的正六棱柱的主视图是( )A.B.C.D.【点拨】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象判定则可.【解析】解:从正面看是左右相邻的3个矩形,中间的矩形的面积较大,两边相同.故选:A.3.(2017•成都)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4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其俯视图是( )A.B.C.D.【点拨】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从上边看一层三个小正方形,故选:C.4.(2016•成都)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它的俯视图是( )A.B.C.D.【点拨】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俯视图中.【解析】解:从上面看易得横着的“”字,故选:C.5.(2015•成都)如图所示的三视图是主视图是( )A.B.C.D.【点拨】根据原图形得出其主视图,解答即可.【解析】解:A、是左视图,错误;B、是主视图,正确;C、是俯视图,错误;D、不是主视图,错误;故选:B.一年模拟1.(2019·锦江一诊)有一透明实物如图,它的主视图是( )A.B.C.D.【点拨】细心观察图中几何体摆放的位置和形状,根据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象判定则可.【解析】解:正面看,它是中间小两头大的一个图形,里面有两条虚线,表示看不到的轮廓线.故选:B.2.(2019·成华一诊)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A .B .C .D .【点拨】根据左视图即从物体的左面观察得到的视图,进而得出答案.【解析】解: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为:.故选:D .3.(2019·武侯一诊)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两个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分别相等,则它的主视图为( )A .B .C .D .【点拨】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主视图中.【解析】解:从正面看去,是两个有公共边的矩形,如图所示:故选:D .4.(2019·成华二诊)如图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在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主视图B.左视图C.俯视图D.主视图和左视图【点拨】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从上边看是一个十字,“十”字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5.(2019·青羊一诊)观察下列几何体,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的是( )A.B.C.D.【点拨】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析】解:A、主视图为矩形,俯视图为圆,错误;B、主视图为矩形,俯视图为矩形,正确;C、主视图为等腰梯形,俯视图为圆环,错误;D、主视图为三角形,俯视图为有对角线的矩形,错误.故选:B.6.(2019·青羊二诊)图中三视图对应的正三棱柱是( )A.B.C.D.【点拨】利用俯视图可淘汰C、D选项,根据主视图的侧棱为实线可淘汰B,从而判断A选项正确.【解析】解:由俯视图得到正三棱柱两个底面在竖直方向,由主视图得到有一条侧棱在正前方,于是可判定A选项正确.故选:A.7.(2019·武侯二诊)下面四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的是( )A.B.C.D.【点拨】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依此找到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的图形.【解析】解:A、主视图为长方形,左视图为长方形,俯视图为长方形,故本选项错误;B、主视图为长方形,左视图为长方形,俯视图为圆,故本选项错误;C、主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左视图为等腰三角形,俯视图为圆,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长方形,故本选项正确;D、主视图为三角形,左视图为三角形,俯视图为有对角线的矩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2019·锦江二诊)如图,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A.B.C.D.【点拨】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即可解答.【解析】解: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C.故选:C.9.(2019·高新一诊)如图是由几个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图上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这个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 )A.B.C.D.【点拨】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根据该几何体中小正方体的分布知,其左视图共2列,第1列有1个正方形,第2列有3个正方形,故选:B.10.(2019·武侯二诊)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A.B.C.D.【点拨】找到从几何体的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解析】解:从左面看,得到的视图是A.故选:A.精准预测1.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A.B.C.D.【点拨】找到从几何体的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解析】解:从几何体的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是:故选:A.2.下列立体图形中,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A.B.C.D.【点拨】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图形的主视图.【解析】解:A、C、D主视图是矩形,故A、C、D不符合题意;B、主视图是三角形,故B正确;故选:B.3.如图是某兴趣社制作的模型,则它的俯视图是( )A .B .C .D .【点拨】根据俯视图即从物体的上面观察得得到的视图,进而得出答案.【解析】解: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由两个长方形组成的矩形,且矩形的之间有纵向的线段隔开.故选:B .4.如图所示几何体,从左面看是( )A .B .C .D .【点拨】从左面看到的是左面位置上下两个正方形,右面的下方一个正方形,由此得出答案即可.【解析】解:左面位置上下两个正方形,右面的下方一个正方形的图形是.故选:B .5.下列几何体中,从正面看(主视图)是长方形的是( )A .B .C .D .【点拨】主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析】解: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圆柱的主视图是长方形,圆台的主视图是梯形,球的主视图是圆形,故选:B .6.学校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方便面,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可以看到下图所示的形状图,则货架上的方便面至多有( )A.7盒B.8盒C.9盒D.10盒【点拨】由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可以在俯视图上,标出相应的摆放的最多数量,进而求出答案,做出选择.【解析】解:由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可以在俯视图上,标出相应的摆放的最多数量,求出至多有9盒,故选:C.7.如图是由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则从左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是( )A.B.C.D.【点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两列,其中第一列有两个正方形,第二列有1个正方形,做出判断即可.【解析】解:从左面正投影所得到的图形为选项B.故选:B.8.如图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果将小正方体A放到小正方体B的正上方,则它的( )A.左视图会发生改变B.俯视图会发生改变C.主视图会发生改变D.三种视图都会发生改变【点拨】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事俯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主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如果将小正方体A放到小正方体B的正上方,则它的主视图会发生改变,俯视图和左视图不变.故选:C.9.如图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在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主视图B.左视图C.俯视图D.主视图和左视图【点拨】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从上边看是一个田字,“田”字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10.如图,下列选项中不是正六棱柱三视图的是( )A.B.C.D.【点拨】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析】解:正六棱柱三视图分别为:三个左右相邻的矩形,两个左右相邻的矩形,正六边形.故选:A.11.如图,是某个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图(视图),这个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下面的哪个平面图形?( )A.B.C.D.【点拨】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根据俯视图是圆可判断出此几何体为圆柱,进一步由展开图的特征选择答案即可.【解析】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此几何体为柱体,∵俯视图是一个圆,∴此几何体为圆柱,因此图A是圆柱的展开图.故选:A.12.如图,下列水平放置的几何体中,左视图不是矩形的是( )A.B.C.D.【点拨】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到的视图,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析】解:A、圆柱的左视图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B、圆锥的左视图是等腰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C、三棱柱的左视图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D、长方体的左视图是矩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13.如图所示的支架是由两个长方体构成的组合体,则它的左视图是( )A.B.C.D.【点拨】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从左边看下边是一个中间为虚线的矩形,故选:A.14.桌上摆放着一个由相同正方体组成的组合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图中数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组合体的左视图为( )A.B.C.D.【点拨】俯视图中的每个数字是该位置小立方体的个数,分析其中的数字,得左视图有3列,从左到右分别是2,3,2个正方形.【解析】解:由俯视图中的数字可得:左视图有3列,从左到右分别是2,3,2个正方形.故选:D.1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 )A.B.C.D.【点拨】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解析】解:从上边看是一个六边形,中间为圆.故选:D.。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1)》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1)》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的画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以及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出它的三视图。
这一节的内容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但是,对于如何将立体图形转换为平面图形,以及如何准确地画出三视图,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学会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出它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其几何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及其基本的画法。
2.难点: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来画出它的三视图,以及如何理解并应用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绘图工具。
2.学具:笔记本、绘图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书本、圆柱、球体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出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看到什么不同的图形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视图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讲解三视图的定义,以及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特点。
初中数学几何三视图的有关概念
1、视图
用正投影的,把物体轮廓形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视图。
2、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3、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a) 物体有长、宽、个方向的尺寸。
如果把它的左右方向的尺寸称为长,前后方向的尺寸称为宽,上下方的尺寸称为高。
则主、俯视图都反映物体的长度;主、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俯、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
b)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即主、俯视图长度相等且对正;主、左视图高度相等且平齐;俯、左视图宽度彼此相等。
4、三视图的方位关系
a) 主视图反映物体左右、上下方位对应关系,前后则重叠;
b) 俯视图反映物体左右、前后方位对应关系,上下则重叠;
c) 左视图反映物体上下、前后方位对应关系,左右则重叠初中历史。
d) 以主视图为准,俯、左视图中靠近主视图一侧均表示物体后面,
远离主视图一侧均表示物体前面。
5、画三视图的基本方法
a) 确定主视方向。
一般选取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结构特征的一面作为注释方向。
b) 布置视图。
按三视图的位置关系,画各视图的定位线,如中心线或某些边线。
c) 一般从主视图画起,按投影规律,再画另两个视图。
d) 按线型要求,描粗加深物体轮廓线,完成三视图绘制。
专题13 三视图与展开图1.视图: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2.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1)主视图: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前面形状。
(2)俯视图:从物体的上面向下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俯视图,能反映物体的上面形状。
(3)左视图:从物体的左面向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左视图,能反映物体的左面形状,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实际上是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的正投影.正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主视图,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俯视图,侧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就是左视图在画三视图时,三个三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展开图: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立体图形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把立体图形按一定的方式展开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平面图形按一定的途径进行折叠就会得到相应的立体图形。
【例题1】(2019•四川省达州市)如图是由7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B.C.D.【答案】B【解析】由已知条件可知,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3,1.据此可作出判断.从左面看可得到从左到右分别是3,1个正方形.【例题2】(2019•甘肃)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为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的面积专题知识回顾专题典型题考法及解析为.【答案】(18+2)cm2.【解析】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底面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高为cm,三棱柱的高为3,所以,其表面积为3×2×3+2×=18+2(cm2).【例题3】(2019•江苏连云港)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底面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所以它的底面是四边形.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所以它的底面是四边形.专题典型训练题一、选择题1.(2019广东深圳)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A.B.C.D.【答案】B【解析】立体图形的展开图B中图形符合“一四一”模型,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故选B.2.(2019•山东省济宁市)如图,一个几何体上半部为正四棱锥,下半部为立方体,且有一个面涂有颜色,该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是()A.B.C.D.【答案】B.【解析】考点是几何体的展开图。
初中数学如何确定三视图的比例尺确定三视图的比例尺是绘制物体的正投影、侧视图和俯视图时非常重要的一步。
以下是确定三视图比例尺的步骤:1. 确定投影平面:首先,确定正投影、侧视图和俯视图的投影平面。
正投影通常是在水平面上,侧视图在垂直平面上,而俯视图则在水平平面上。
2.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根据绘制的物体的大小和纸张的大小,选择一个适当的比例尺。
比例尺可以是实际尺寸的缩小比例,如1:100或1:50,也可以是放大比例,如2:1或5:1。
3. 确定尺寸:根据物体的实际尺寸,确定正投影、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尺寸。
可以使用尺子或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4. 计算比例尺:根据物体的实际尺寸和选择的比例尺,计算出每个视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是绘图时实际尺寸与绘图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5. 应用比例尺:使用比例尺将物体的实际尺寸转换为绘图尺寸。
可以使用比例尺的刻度线或标记来测量和标记绘图上的尺寸。
6. 校验比例尺:在绘制完三视图后,使用比例尺来检查绘图的准确性。
确保每个视图的尺寸按照相应的比例尺进行绘制。
确定三视图比例尺的关键是保持每个视图之间的一致性和比例关系。
比例尺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纸张的大小和绘图的可读性。
在绘制三视图时,准确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尺寸和形状,以及进行设计、制造和测量等工作。
在确定比例尺时,还需要考虑到物体的细节和特征。
如果物体有很多细小的部分,可以选择较大的比例尺来绘制细节,以便更清晰地显示它们。
相反,如果物体较大,可以选择较小的比例尺来适应纸张的大小。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比例尺,我们可以绘制出准确、可读性强的三视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29.2 三视图1.三视图概念:物体的正投影从一个方向反映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为了全面地反映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我们常常再选择正面和侧面两个投影面,画出物体的正投影。
如图 (1),我们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叫做水平面,右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行正投影,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如图(2),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得到这一物体的一张三视图(由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组成).三视图中的各视图,分别从不同方面表示物体,三者合起来就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三视图中,主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三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画三视图的注意点:1、画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要考虑从某一个方向看物体获得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要受到该方向的物体结构的干扰。
2、在画三视图时,三个三视图不要随意乱放,应做到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边,三个视图之间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典型例题例1.画出下图所示的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们.具体画法为:1.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俯视图“宽相等”.解:例2.画出如图所示的支架(一种小零件)的三视图.分析:支架的形状,由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体构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成的组合体.画三视四时要注意这两个长方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解:如图29.2-7是支架的三视图例3.右图是一根钢管的直观图,画出它的三视图分析.钢管有内外壁,从一定角度看它时,看不见内壁.为全面地反映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图时规定;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因被其他那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解:图如图29.2-7是钢管的三视图,其中的虚线表示钢管的内壁.例4.如图所示图形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该多面体的具体名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2《三视图(3)》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能正确地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这部分内容既是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几何知识深入理解的体现。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并为后续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知识,但是对于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几何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需要通过鼓励和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并能正确地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2.难点:对复杂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理解和画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概念和画法。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激励教学法: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体模型、画图工具。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每个学生有一台电脑,可以进行操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如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向学生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几何体,得到的三视图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三个不同的视图?这三个视图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三视图的概念,解释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和作用。
中考数学考点视图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
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考数学考点视图,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数学知识点:视图(盲区)视图定义: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视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视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视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视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人在视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野,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野所称的角叫做视角。
我们把视野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
1、定义: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视察一个实物时,所看到的图像叫做物体的一个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特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视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俯视图: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视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俯视图。
左视图:在侧面内得到的由左向右视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有时也叫做侧视图。
2、人在视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野,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野所称的角叫做视角。
我们把视野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视图知识点总结一、三种视图的内在联系: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视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其中,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因此,在画三种视图时,主、俯视图要长对正,主、左视图要高平齐,俯、左视图要宽相等。
二、三种视图的位置关系:一样地,第一肯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然后在主视图的正下方画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画出左视图。
三、三种视图的画法:第一视察物体,画出视图的外轮廓线,然后将视图补充完全,其中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实线,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虚线。
初中数学三视图有哪些种类
在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三视图有以下几种种类:
1. 正投影视图:正投影视图又称为主视图或者平面视图,是根据物体的正交投影原理绘制的视图。
在正投影视图中,物体的各个面直接投影在平面上,形成了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正投影视图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三视图之一,可以全面地展示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2. 斜投影视图:斜投影视图是根据物体的斜投影原理绘制的视图。
在斜投影视图中,物体的各个面在斜投影平面上投影,形成了斜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斜投影视图相对于正投影视图来说,更能展示物体的立体感和真实形态。
3. 透视图:透视图是根据物体的透视原理绘制的视图。
在透视图中,物体的各个面根据透视规律进行变形和缩放,形成了透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透视图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位置关系,但是相对于正投影和斜投影来说,绘制和计算相对复杂。
以上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三视图种类。
不同的视图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视图类型进行绘制和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三视图,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尺寸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