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国翻译史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方各国文艺运动进一步深入,17世纪至19世纪先后出现过古典主义、启蒙主义、古典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狂飙运动、现代主义等一个个文艺创作流派,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和优秀文学作品;政治经济方面,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游世界,英法两国率先在海外开辟殖民地,国家实力强大,特别是英国,圈地运动的实施,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的确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一方面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激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翻译的发展。与此同时,翻译继续发挥其先遣作用,翻译实践活动进一步开展,一方面各国翻译家继续主导西方近代翻译史,为各民族文学体系的确立提供原动力,另一方面,当时优秀文学作品也得到不断翻译,特别是英国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西方各国得到翻译,成为西方近代翻译史上不可忽视的主题。在17世纪后翻译活动在英、法、德、俄等过形成西方翻译史的高潮的同时,翻译家们还展开对翻译理论的探讨,出版多部翻译理论专著,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这是西方近代翻译史最显著的特色。

17世纪

(1)概论

17世纪是法国翻译重要的发展时期。此时法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受教育的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有从事写作、阅读、翻译的欲望,这为翻译实践的开展创造了条件。由于地理之便,加上与语言、文化的联系,意大利文艺思想在法国影响深远。这一时期主导法国文学界的是古典主义思潮,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以古希腊、罗马为学习典范,思想上附庸于宫廷的需求,创作为皇室歌功颂德,追求华丽的文体和美丽的辞藻;在文艺理论上,出现了“古今之争”,以贝洛为代表的厚今薄古派认为,人类是进步的,今人可以超越古人,对古典作品和泥古主义展开抨击;从波瓦洛为代表的崇古派坚持古人的作品是创作的典范,今人可以模仿古人的创作,不应超越。这一思潮自然影响到翻译家们的思想、作品选择和翻译原则。为适应宫廷需要,他们大量翻译古典作品,在翻译过程中,或忠实于原文,坚持准确翻译,或改变原文,增加自己的思想和表达形式,追求华丽的文字表达和优美高雅的译文风格;在理论上他们和作家们一道参与“古今之争”。崇古派认为译著应尊重原文,视不忠实的译者为读者的敌人,坚持忠实准确翻译原则,厚今薄古派认为文学创作与翻译应随时代进步而发展,译者在必要改变原作,超越原作,坚持意译方法与不准确的翻译。佩德罗·德·阿布朗古尔是一位崇古派翻译家,但他在翻译过程中同样不忠实原作,在《伊尼特》译本序言中声称给原文本“穿上了法国骑士的衣裳,自己带上了华丽的羽毛和金银箔”,难怪翻译论家梅纳日称他的翻译为“美而不忠的翻译”。由此可见,不准确翻译仍是17世纪法国翻译的主流。(2)代表人物及其翻译理论

17世纪法国最有名的翻译家当属佩罗德·阿布朗古尔(Perrot d’blancourt,1606-1664)。他有高超的语言天赋,精通拉丁文、希腊文,译过不少古希腊罗马作品,最有名的是塔西坨的《编年史》。他也是一位古典主义作品的欣赏者,译笔典雅、流畅,可读性强,适合读者需求,但由于不太顾及原作风格,过多增加注释,删减文本内容,被梅纳日视为“不忠实的美人”。阿布朗古尔使用自由翻译原则,一方面他的思想是法国17世纪意译与直译的之争主要围绕他的翻译原则而展开的。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介绍他的翻译思想及特点如下:“拿一篇原作,抓住大意,不管原来风格如何,只要译文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能使当代读者爱看,受到欢迎,就不惜牺牲一切地任意增删内容,能修改就修改,能发挥就发挥,而丝毫不顾及译文的准确性。”据巴拉尔介绍,德·阿布朗古尔曾在吕西安的《真正的故事》一书译文序言中指出:“我并不时时都完全忠实原作者的语言,也不完全忠实原作者的思想,我只是按其宗旨,以我们今日的方式和装饰来处理,不同的时代不仅需要不同的方式,也需要不同的思想。”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阿布朗古尔的翻译有明确的翻译

目的,同时将读者需要以及语言的发展观置入他的翻译视野,能够辩证地看到了翻译家的两难境地。为了读者,译者必须改变原文本的文体特点及语言风格;为了作者,译者又必须固守传统,战战兢兢,不能越雷池半步。当然也必须指出,阿布朗古尔的翻译选择是为了尽量忠实的原则,受时代、社会、读者、流行诗学的影响,其翻译风格目的是为读者的需要而定位。

18世纪

(1)概论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蓬勃发展,虽然古典作品翻译仍有市场,但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如让·雅克·卢梭、狄德洛、伏尔泰等都到过英国,接触牛顿的科学成就、洛克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英国的文学成就,并把莎士比亚戏剧介绍到法国。1745年拉普拉斯(Laplace)出版《英国戏剧》(Theatre Anglais)译作,实际是莎士比亚部分戏剧的第一个法译本。由于译者有时用散文体翻译,有时用诗文,文体不统一,中间对话部分有笼统叙述,实际上只是一种“编译”,正如林纾的译品一样,起到媒介作用,满足了当时读者的需要。之后,让·弗朗索瓦·迪西(Jean Fransois Ducis,1733-1816)与别人合作翻译了《哈姆雷特》等名剧,致力于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戏剧”系统法国化。由于译者不懂英语,他的翻译象林纾一样,根本不可能忠实,对原文删减歪曲,操纵改写原剧,算不上忠实的译本;1776-1782年间勒图尔纳首先注意到莎士比亚的写作风格,提倡忠实的翻译,给法国读者译介了第一套莎士比亚全集。与此同时,18世纪法国翻译家还推进了民族语言与科技翻译在法国的深入开展,主要译家有拉瓦锡·谢波德等等,他们大量翻译有关军事理论、经济理论的书籍,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情形与中国晚清时期翻译有极大相似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明清时期)中国文化传入欧洲,有些译家从事中国文化作品的译介,如伏尔泰根据元曲《赵氏孤儿》的素材写出悲剧《中国孤儿》,由此推进第一个汉学潮。

(2)代表人物及其翻译理论

夏尔·巴特(charles Batteux,1713—1780)是18世纪法国及欧洲最富于影响的翻译理论领军人物之一。曾编辑出版过多种翻译丛书,译过亚里斯多德、贺拉斯等人的经典作品,并于1750年出版《论文学原则》一书,对翻译问题的种种思想和想法都予以分析,观点新颖,论述精当,是西方18世纪翻译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论文学原则》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五部分探讨翻译问题。他从哲学家、语言学家的背景论述文学翻译的特点,指出语言的排序取决于人的思维,事物排序取决于人的共性,而不取决于民族的个性。语言中普遍存在一种自然语序,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思想先后顺序应予以保留;同时一个句子是一个思想,句子中的不同成分联结成一种和谐原文中的句子长度、连词、副词、对称句式、用以表达思想的修辞手段和言语形式、谚语等在译文中都应予以保留,而且译文尽可能用同样篇幅表达原文同样亮丽的思想。出于表达意思的需要,译者可以采用释义手段,也可以放弃和谐表达形式来换取译文赏心悦目,译者可以使用天平,对译文形式做改变,但必须保存原作的思想实质、同样的生命。巴特的思想为当时的准确翻译与不准确翻译找到了一种平衡,同时为译者重写、装饰译文提出一种限度。在巴特这里,翻译可以定义如下: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表达另一种语言的事物、思想、用词和风格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得对原文做任何增减,不得改变原文的意思,在思想上,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色彩、程度和细微差别;在风格上,译文要保持原文的激情、风趣和生气;在用词上,译文要自然、形象、富有说服力,要选用丰富的、优美的、雅致的词句;原作者是思想、用词的主任……(谭载喜,2004:100)

19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