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
- 格式:pdf
- 大小:275.42 KB
- 文档页数:3
创新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 培养制度 很高兴受邀来到校长培训班,和大 家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今天我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交 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在专业硕士 方面的培养经验。我以北京交通大学软 件学院为例为大家介绍我们如何进行改 革,我的报告主要讲四个方面。第一, 如何在体制创新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多 元化的师资队伍。第二,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改革,建设一种新型的专业硕士人 才培养模式。第三,我们的校企合作, 如何建立新型的,基于人才培养的深层 次的校企合作。第四,如何实现软件工 程教育国际化。现在人才培养要放眼世 界,培养国际化的软件人才,如何实现 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院的基本情况。 我们本科只有一个专业,软件工程 专业。研究生只有一个专业,软件工程 硕士。现在招生规模,本科生每年180 人,研究生每年145人,这两年都在增 加,明年可能达到150人,到“十二五” 规划结束,研究生达到i8O人的规模。 留学生现在招了137人,明年将达到180 人。以后每年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 都达到180人。目前在校生达到1100人, 不包括在职硕士。 面对这样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任 务我们如何进行改革。从软件学院成立 之日就按照教育部思想以新的体制机 制办学,打破了教师聘任制,我们实行 校院两级聘任制,一部分人是学校聘任 的,事业编,这样的人我们学院一共有 18X,11个专职教师是学校聘任的,这 部分教师主要是讲授基础课,7个学校 管理人员,校长、书记、副院长、副书 记,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党委秘 书,其他的所有人全部是面向社会招聘 的。所以我们的教学科长、研究生科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卢 苇 长、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等八个科室人员 全部是从国内国外招聘的。我们学院的 行政团队里面,有一部分是国内的,还 有一部分是外国人,现在外国人已经 达到了6-I"行政人员。外聘兼职教师64 人,企业的55人,外籍教师13人。这些 人还在原来企业上班,只是在学院兼职 上课。按照课酬,企业教师双语给学生 讲课,一课时300元。英语授课的600元 一学时。学院还聘了专职教师5人,这 是从企业聘任的,这部分是年薪制。这 些人他们的技术水平很高,如果按照学 校的工资待遇是吸引不来的。还有一部 分院聘管理人员,所有行政人员,除了 7个院领导和学校编制,其他都是社会 招聘,起点必须是硕士,同时要求英语 要好。这几部分人组成了我们学院多元 化的师资队伍。首先体制上我们实现了 校院两级聘任制,学校只负责18人的工 资和考核,其他所有人员全部由软件学 院招聘,根据行政岗位和课程需要聘任 老师上课。我的老师是根据教学任务聘 任的,所以我的课程是根据社会市场的 需要,社会的变化而开设的。比如现在 操作系统最时髦的是安卓,这些新的操 作系统出来以后我们马上开设课程,按 照课程招聘教师。但传统学院里是不行 的,要开设这样的课程首先要看老师能 不能教,老师教不了就开设不了。我们 是根据社会需要开设课程,根据课程聘 请教师。这种管理体制保证了学生想学 什么,我们就开什么课,开什么课就请 什么样的教师。 在学院的运行机制方面我们是围绕 着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招聘一个行政人 员都要考虑,一年八万聘这样的人在教 学管理、人才培养上能带来什么样的好 处。这种管理体制下,整个学院的管理 和教学完全围绕培养人才质量,衡量培 养人才质量的标准就是就业。我对就业 指导中心的要求,三个量化指标,一是 就业率,我{I']2006年开始有毕业生,连 续六年100%就业率,二是签约率,是解 决户口的比例,我们星期一下午全校刚 刚开完就业大会,我们签约率是全校第 一,96.5%。三是就业的薪酬,现在本科 生今年的就业薪酬年均7.8万元,研究 生11.77)-元,今年比去年又增加了四千 元。明年的任务本科生突破8万,研究生 突破12万。大家就要考虑,想提高学生 的就业质量,就要在教学实践各个方面 下功夫。所以我们学院是围绕着人才培 养,以人才培养为我们的运行机制。学 院大量的钱都用在教师聘任和教学成本 支出。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改革人才培养 模式。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改 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从哪些方面开展。主要是从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 方法、培养途径、质量体系方面来改 革。首先我们定位我们的专业硕士培养 什么样的人。专业型和学术型不一样。 以前我也是学术型老师,我是搞计算机 网络的,我一年招三个硕士,学生根据 我的要求,这三个学生就跟着我一起搞 网络。比如有20个导师就有2O个方向, 学生是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选课。我搞 网络,学生跟着我学习网络课程,第二 年做网络方面的研究课题。培养出来的 学生,等到毕业的时候,他发现没有人 需要网络的,他面对的是软件开发的软 件公司,做嵌入式的软件企业,做游戏 的企业,做咨询的。培养什么样的人? 学术型,培养研究型的人才,为以后读 博士做准备。专业硕士就是现在讲的高 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定位培养什么 人?我们学院在研究生层面的培养,我 们定义专业硕士是高级软件工程师。软 Management Observer I 7 1
件企业里面这六个人就是高级软件工程 师:软件架构设计师、软件产品经理、 软件需求分析师、软件项目经理、软件 开发工程师、软件质量经理,这些人就 是软件企业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这六种 人引领着软件企业发展。软件开发和盖 大楼一样,如何管理好一个大型项目, 一个八千万的软件项目,如何在半年的 时间内把项目做好,这就是软件工程要 研究的,和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不一样 的,计算机科学技术重在解决计算机体 系结构、计算机架构、技术开发,我们 重软件管理,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一款 软件,就好像盖楼,图纸、设计方案最 重要,最后怎么盖好是具体技术工人做 的。我们主要培养这六种人。 培养目标明确了,我们培养这六种 人,首先是我们定位好,按照这个培养 目标制定我们的培养规格。培养高级软 件工程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专业素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构 成了培养规格。我们定好培养规格以 后,总结出了六种能力。作为一个项目 经理,作为需求分析师,作为软件开发 工程师要具备这六种能力。一个人有 200多种能力,但是在软件企业里,最 看中的是这6种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 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英语实用能 力。大型的软件企业都是人,人组成了 生产线,所以沟通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人和人之间的衔接全靠沟通表达。团队 合作,项目能否按期完成,60人、80人 如何团结好,沟通好,合作好,把项目 做好,有一个人不能融入这个团队,这 条线就会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创新 创业能力,尤其是对于软件企业,非常 好的构思可能使一个公司呈现另一个层 次,创新对于软件企业非常重要。解决 问题的能力,光说不行,要会编程或者 各方面能解决实际问题。英语实用能 力,软件公司里英语非常重要,软件很 多都是做欧美外包,都是国际化,大量 的文档都是英文,英语对于软件人才非 常重要。这六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出 来的,是靠做出来、练出来。知识、能 力、素质是我们的培养规格。 按照软件专业硕士的要求,一个硕 士具有六种能力、八种知识、十种素 质,按照这个规格要求,我们构建了课 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我们的 72 l Management Observer 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现在研究生课程 只有8门课,有的人不可理解,这是经 过多次改革逐渐完善的,原来还有英语 课,后来去掉了,因为连续三年我们软 件学院研究生的英语课是全校第一名, 我们通过率比其他学院高70%,所以我们 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因为我们研究生所 有课程都是英文授课、英文教材,后来 取消了英语课。这些年逐渐改革以后, 我们认为有些课程对于研究生没有必要 讲,让他自学,否则怎么培养他的自学 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根据专业硕士对 人才的需要,我们确定我们不设研究方 向,只设人才培养方向。这一点对于研 究生层面改革是很大的动作。 现在设立了四个人才培养方向,软 件工程技术方向,这部分主要是针对软 件开发企业,行业软件的开发培养人 才。第二个方向是数字媒体方向,主要 是为游戏软件企业培养人才。第三个是 软件服务工程方向,主要是为咨询,像 埃森哲这样的大的咨询软件企业培养陈 才。第四个是嵌入式,像为华为、东软 这样的嵌入式软件企业培养人才。专业 性的硕士人才培养,不是按照教授研究 方向开课,而是按照企业对人才需求开 设课程。8门课,数学、政治是必须开 的,两门公共基础,专业课程只有4门, 所以按照需要设置课程体系。这个模型 是课程设置和如何上课。我们专业硕士 的人才培养,我们是两年制。我们的培 养是基于项目的教学,老师上课从最开 始课堂教学,逐渐改革到现在的老师在 做项目当中教学。我们9月1日报到,8月 1日先到企业实训,一个学生1400元我 们学校出,我们在全国设了三个点,针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实训强化。9月1日一 进学校,前八周再分类教学,首先把数 学、政治课程上完,同时一部分学生是 从其他专业过来的,我们的研究生有学 生物的、化学的、机械的、电子的,什 么专业都有,我们再给他们补一部分基 础课,八周以后全部上项目,在项目当 中教学,在项目当中教课。我们的项目 是六人一组,我是作需求,先把需求分 析做出来,做需求的时候老师讲讲需求 课程。整个教学是基于项目的教学,项 目做完了三门课的成绩出来了。有的校 长说,对,国外也是这样做的。国外很 多大学的研究生教学也是这样,只不过 没有我们强度这么大。我们的专业硕士 的培养完全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在项目 的不同阶段进行教学讲课。 为什么基于项目学习,第一年学生 全部进行做项目。只有8个学,课程学 完以后,进入企业实习,我们是培养 学生的能力,刚才提到的六种能力不是 靠课堂教学教出来的,沟通表达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 力、英语实用能力,我们本科英语取消 了,研究生英语取消了,因为本科生也 一样,本科生一进校就是英文授课,现 在每门课程都开设英语和双语教学。一 个英国人或者美国人用英文把这门课程 学好,英语是不是合格。如果有12门课 程,可以达到12门外语成绩。当时我们 取消英语的时候,我们大学英语部来找 我们,你的学生英语水平怎么保证,我 们这么多英语老师干什么。我说每门课 下来,如果这门课不合格,英语成绩就 不合格,如果这门课合格,英语也合 格,后来他觉得有道理。研究生也是这 样,这些年改革以后,很多课程都是英 文授课,我们的研究生院第一学期考英 语,我们软件学院的通过率是90%几。英 语不是教出来,英语是用出来的。所以 我们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我们提出英 语要用中学,用英文教材、英文教学, 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刚才讲的五种工 程实践能力是做出来的,这种能力是通 过做项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表达能力,六个同学一个组做项目,每 天都要讲,不讲就不知道每个人在怎么 做,所以到软件公司一看,软件公司最 多就是小会议室,讨论室,大家经常要 讨论,做一天项目,至少有一个小时的 小组汇报,所以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 作能力,如果六个人团队两个人做不出 来这个项目就失败了。创新能力,我们 每个项目都不一样了。所以通过实践培 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光靠课堂教学。 我参加过学生的项目答辩,作品做 的真的非常漂亮,他们每个项目出来以 后,都是真实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做了 一个手机游戏,就卖了一个软件公司, 卖了八万或者十万。做iPhone手机游 戏,就卖到Ipostore。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我们两 年制,实行“1+1”,第一年在校内学 习,第二年在企业学习,虽然是带薪学 习,但是他们要在企业当中完成学习项
目。8个月在学校上课,做项目。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