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库数字化建设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35.26 KB
- 文档页数:10
种质资源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抵抗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目前种质资源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源分布不均衡、品种单一、保存手段落后等。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提高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丰富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内容,保证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 加强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高资源的保存技术水平,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3. 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将优质的种质资源推广到全国各地,推动农业生产的提高。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整合全国各地的种质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确保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2. 加强对种质资源的采集和鉴定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地的种质资源进行采集和鉴定,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3. 加强对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研究,开展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研究,提高保存技术水平,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4. 推广优质种质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优质的种质资源,包括举办种质资源推广会、建立种质资源展示中心等。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地点和规模,确定建设种质资源库的地点和规模,确保资源库的便利性和完整性。
2. 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地的种质资源进行采集和鉴定,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3. 开展种质资源的保存技术研究,提高保存技术水平,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4. 开展种质资源的推广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优质的种质资源,包括举办种质资源推广会、建立种质资源展示中心等。
五、预期效果。
1. 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提高,保证资源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2. 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得到加强,确保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3. 优质种质资源得到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提高。
六、总结。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建设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加产量、抵抗病虫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
项目总共投资约8655万元。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信息中心。
位于***,正式启用后将使***乃至西北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得以保存。
***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从概念形成到竣工历时3年,建筑面积约560㎡。
如运行后具体目标是在第一个5年内达到300种3000份(株),15年内达到1600种1.6万份(株)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因资金等原因缺少配套设备并未投入运行,只在田间进行中草药种质资源的繁殖工作,为保存现有的种质资源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总体科学目标其总体科学目标是:建成一个依托***、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一流的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设施和科学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使中国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将对抢救、保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填补生物资源种质保存系统的缺陷等具有重要意义。
可有效保存中药材遗传资源,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背景***是全国中草药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有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
全省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均有中药材生产,中草药种类多,产量大,品质好,有特色,全省中草药品种9500多种,位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资源宝库。
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1600多种,野生植物类1270种,其中动物类214种,矿物类43种,目前人工种植中草药350余种,分布较大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200余种。
随着物种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种子保护的重要性,而中药材种质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种质资源库作为***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领域的一个重点建设工程。
将进一步促进校地科技合作,对***乃至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的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和教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标本库的建设与应用数字化标本库的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
数字化标本库是指将各类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存储、管理和应用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生物科研人员更好地利用已有的标本资源,加速研究进程,并且能够为种质资源保护、物种鉴定与分类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化标本库的建设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步骤。
首先是标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采集样品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法,并且需要有准确的采集记录。
然后是样品的进行标本化处理,包括骨骼的制作、皮毛的保存等,确保样品的保存质量。
接下来是对样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包括拍摄照片、扫描标本等,将标本转化为数字信息。
最后是对数字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和应用,包括建立数据库、设计数据管理系统等。
数字化标本库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是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数字化标本库可以提供便捷的标本查询功能,帮助科研人员找到需要的标本,提高研究效率。
数字化标本库还可以进行比对分析,帮助研究人员进行物种鉴定与分类研究。
其次是在生物资源保护领域的应用。
数字化标本库可以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记录和保护,提供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建议。
数字化标本库还可以在教育和展览等领域进行应用,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各类生物标本。
数字化标本库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标本采集工作量大、困难较多。
采集样品需要进行长期的实地调查和记录,而且在采集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限制。
其次是数字化处理的难度较大。
不同类型的标本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而且数字化过程中可能会有图像模糊、颜色失真等问题。
最后是标本库的管理与维护。
数字化标本库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更新工作,而且还需要进行标本的保养和维修,以确保样品的保存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标本采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可以建立标本采集队伍,并且制定相关的采集规范和流程。
可以借助新技术手段来提高数字化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比如可以利用高清摄影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
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英文回答:Tree Species Germplasm Bank Establishment Plan.Introduction.Tree species germplasm banks are essential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forest genetic resources. They preserv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ree species, providing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research, breeding, and reforestation efforts. This plan outlines the steps involved in establishing a tree species germplasm bank,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collection strategies, seed processing, storage, and documentation.Site Selection.The ideal site for a tree species germplasm bank should meet the following criteria:Located in a region with a favorable climate for the target tree species.Protect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and human activities.Accessible by road or other transportation routes.Available with adequate land area and infrastructure.Collection Strategies.Seed collection should prioritize trees with desirable traits, such as adaptability, growth rate, and resistance to pests and diseases. Collection methods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es, but typically involve:Direct collection from mature trees.Seed trapping using nets or other devices.Controlled pollination to obtain specific geneticcombinations.Seed Processing.Once collected, seeds are processed to removeimpurities and prepare them for storage. Processing steps may include:Cleaning to remove debris and empty seeds.Drying to reduce moisture content and prevent spoilage.Germination testing to assess seed viability.Storage.Seeds are stor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maintain their viability. Storage methods include:Cold storage at low temperatures (-18°C or lower)。
种质是指具备遗传物质的载体,能够将遗传信息完整、稳定地传到下一代。
种质拥有不同的形式,可能是一个“芽”、一段“枝条”,甚至是DNA。
虽然不是所有植物都通过种子繁衍生命,但种子仍然是种质保存的主要载体。
而且,种子是最为容易保存的。
普通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便会发芽,因此在常温下至多能保存一至两年。
种质资源库则利用低温、干燥的方式,使得种子“休眠”,延长其活力,从而延长其保存时间。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全球保存的植物种质资源有约740万份,其中90%都是以种子形式保存在低温种质库内。
开展种质资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工作,首先要解决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而开展优异种质资源资源普查及建设种质资源库就是为此打好基础。
同时,种质资源库配套的软件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快捷的种质资源信息查询服务,方便用户查询和调取种质资源信息。
托普云农科技提供有种质资源库及种质库管理系统软件,它们的应用有助于推进种质资源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促进种质资源的妥善保管。
以下是种质库的详细介绍:什么是种质资源库?为开发利用种质资源专门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
广义讲凡是物种集中的场所,或经过收集、引种繁殖作为保存种质的场所都可以称为种质库。
如植物园是通过引种活植物的种质库,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存的天然活植物的种质库等。
但通常种质库专指为改进品种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
建设内容包含制冷除湿系统、围护结构、控制系统、手机客户端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展示系统、种质资源存贮架。
种质资源库功能特点1、制冷系统:采用进口双制冷机组,故障状态轮值,zui大限度保护种子;机组采用低噪音风机以及风机压力控制系统。
2、除湿系统:除湿机为低温转轮除湿机,确保在零下的环境里可以除湿;独立除湿系统,避免除湿失效。
3、围护结构:六面体双面彩钢/不锈钢聚胺脂高密度B1级环保保温材料;地面采用环保无毒材料,防潮防霉变。
4、中yang控制器:采用PLC编程,具备超温报警、远程报警、监控,手机APP实时查看、复位等。
作物育种数字化管理方案第一部分种质资源库管理系统一、种质资源库的主要用途有:①种质的保藏,包括育成品种和本地重要的育种中间材料;②为育种者提供具有育种价值的亲本,包括亲本的名称、来源地、育成时间、主要特性等。
其基本业务流程如下:二、种质资源库管理系统的业务:(一)种子入库1、种子入库情况有:①新品种种子入库;②中间育种材料(品系)种子入库;③种子库中的材料定期进行田间种植之后重新存种;④库存种子存量不足时,进行田间种植扩繁之后再次入库;⑤库存种子出现问题,进行田间扩繁或者从别处获取相同品种之后再次入库。
2、种子入库的流程:①对于种子库没有的品种,将按新品种存种入库进行操作;②对于种子库已有的品种,在存种的时候将发出提醒,库管员决定是否继续存种,若继续存种,则再次决定是否需要先清空原有种子,若保留原有种子材料,则这批材料按新种子存种入库进行操作;若不存,则取消操作。
(二)种子出库1、种子出库情况有:①本单位育种者选用种子作为育种材料;②外单位育种者选用种子作为育种材料;③库存种子定期取种抽检种子的发芽率和含水量;④库存种子因库存量不足或者需要田间种植观察需要进行取种田间种植;⑤因出现种子质量不合格(含水量或发芽率不符合标准),需要取种进行田间种植重新扩繁;2、种子出库的流程:(三)库存管理1、库存管理的业务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库存盘点和库存清空,需要由仓库主管领导的监督,由库管员负责完成。
对于盘点的结果、种子意外丢失、库存清零等操作均需要主管领导核实后才可做数据更新。
①库存盘点:定期对库存种子的重量和数量进行盘点,以及时修正系统中理论存量和实际存量的差异,库存盘点由专人负责,分批对种子进行盘存,记录当前盘存记录;对发生意外丢失或其他不可抗原因导致的种子库存为零的情况在盘点时将该种子的库存信息改为零;②库存清空:对于存放年代过久或者种子质量损耗(含水量或发芽率不符合标准、发生虫蛀等)已经不能作为种质存在的种子,或者已经经过田间扩繁收获新种子后需要清空原库存种子,将进行库存清空处理,将种子从种质库中全部取出。
种质资源库数字化建设方案1 前言1.1 背景农作物育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35%以上国家十二五规划:种植业总体规划为:保护耕地,主要农产品满足需求。
粮食方面,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作物中心十二五规划:针对育种环节,开展种质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和知识发现模型研究,开发育种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合田间育种业务流程,开发系列化相对配套完备的品种认知和田间育种过程信息化软硬件装备目前育种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需要人工完成,育种成为一项繁重的科研劳动。
因此,迫切需要高效、专用的育种辅助工具1.1 项目目标种质的保藏,包括育成品种和本地重要的育种中间材料;为育种者提供具有育种价值的亲本,包括亲本的名称、来源地、育成时间、主要特性等.2 业务分析2.1 概述保存种子的种质基因库又叫种子库,其保存条件涉及种子生理代谢的各种条件,可保存的时间长短依种类不同而异,一般保存在5℃或更低温度条件下,或保存含水量为5%~7%的种子于密闭容器中,或保存种子于相对湿度低于20%的条件下,亦可将种子保存在液态氮中(-196℃)。
有生命活力的种子都要进行生理代谢,所以种子的保存时间还是有限的,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当种子的发芽率低于20%时,就需要更新种子。
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材料分两级保存。
长期保存的材料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长期库贮存。
中期保存的材料由各地方农业科学院(所)或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中期库保存。
长期库向各中期库提供更新用种;各中期库除向长期库提供贮存种子外,还向育种者提供研究材料。
短期库可作为各省市种子公司用以保存优良种子的库房。
普通种子库为保存第二年生产用种的库房贮藏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对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
根据库内温、湿度环境的不同,种子贮藏建筑可分为4类:①长期贮藏库,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30%左右,贮藏期为30年以上;②中期贮藏库,温度0~5℃,相对湿度30~40%,贮藏期为15年左右;③短期贮藏库,温度10~15℃,相对湿度50~60%,贮藏期为3~5年;④普通种子库,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调节库内温度,种子贮藏期为1年。
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就是通过改变室内的热湿环境,为人们的居住生活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个良好的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还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随着我国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不再单单一味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多的开始关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和谐自然的居住环境。
1.1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引言概述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在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其整体的产业耗能占比已经接近我国社会整体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对于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的整体使用来说,其能耗在建筑整体能耗之中的占比达到了40-50%,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以其出色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被不断推广。
但是,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在施工中往往不受重视,导致发生了很多问题,而且我国的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的设计和施工往往由不同单位承包,其对于问题的理解方式不同,相对应的利益关系也存在很大区别,导致很难有完美的配合。
加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不同,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可能由于缺乏施工经验而凭空想象,造成设计不合理;施工人员对设计理解度不够,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设计效果大打折扣等。
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的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和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好坏,加强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的施工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管理,有利于提高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质量。
因此,对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进行工程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管理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在这种大形势下,相应的物质需求也就急速膨胀,而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基本的居住工程也成了社会最为关注的重点树种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范文之一。
种质资源库智慧化建设方案种质资源库智慧化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种质资源库也面临更新和智慧化建设的需求。
智慧化建设可以提升种质资源库的管理和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本文将提出一份种质资源库智慧化建设方案。
一、建设概述种质资源库智慧化建设是指将现有的种质资源库进行信息化改造,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理念,提高资源分类、信息管理和利用效率,以实现种质资源的长时间保存和优质利用。
二、建设测试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操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无误。
1.试运行:将系统投入试运行,检查各项功能、逻辑和算法是否正确。
包括人员资料管理、样品信息记录、市场需求分析、排班计划、设备维修保养等。
2.数据测试:针对数据库进行测试,检验数据是否可靠,查看系统性能是否稳定和可靠,并对数据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进行测试验证。
3.操作测试:设计操作流程,考虑不同操作途径、不同用户习惯,测试操作流程是否简便和易懂。
三、建设要素1.物理基础设施:种质资源库的智慧化建设需要优化建筑和设施的结构与设计。
包括对入库登记、样品存储、检测鉴定、样品领取等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对样品的分区和合理排布。
2.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智慧化建设的核心,需要对数据库进行设计与开发,实现数据的规范、化繁为简,以提高信息存储和查询效率。
3.设备管理:对检测仪器、分析设备等实验设备进行管理,对设备的保养、维修和购置进行规范,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4.人员组织管理: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包括领导层、管理层、通用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实现工作任务落实和考核,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
5.安全管理:采取科学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样品和设备的安全,以及对人员身体健康的保护。
6.技术服务:注重技术服务,通过各种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建设效果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智慧化建设将实现样品分类、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样品检索和信息查询效率,帮助用户更快速、更准确地查询实验和检测结果。
水果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方案目录一、报告说明 (2)二、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 (3)三、国内水果种植分布情况 (6)四、全球水果种植现状及趋势 (8)五、水果产量提升的重要性 (11)一、报告说明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水果产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水果产量直接关联到农业经济的增长。
高产的水果不仅能够提高农业总产值,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包装、运输、加工和销售等,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些特色水果如柠檬、草莓、葡萄、樱桃等,在全国范围内也有广泛种植。
这些水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水果产量的增加有助于减少因产量不足而导致的价格波动,稳定市场价格,使更多消费者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水果,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对于广大农民而言,水果产量的提升意味着收入的增加。
高产的水果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提升产量的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可以实现水果产量的可持续增长,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一)种质资源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种质资源库是保存和管理农作物、林木、牧草、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的重要设施,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种质资源保护需求的日益增长,种质资源库的设计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特别是在水果种植领域,通过保护和利用优质的种质资源,可以显著提升水果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推动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步骤1、需求分析与选址评估在种质资源库建设之初,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和需求,包括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保存期限等。
种质资源库数字化建设方案1前言1.1背景农作物育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35%以上国家十二五规划:种植业总体规划为:保护耕地,主要农产品满足需求。
粮食方面,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作物中心十二五规划:针对育种环节,开展种质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和知识发现模型研究,开发育种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结合田间育种业务流程,开发系列化相对配套完备的品种认知和田间育种过程信息化软硬件装备目前育种过程中,大量的工作需要人工完成,育种成为一项繁重的科研劳动。
因此,迫切需要高效、专用的育种辅助工具1.1项目目标种质的保藏,包括育成品种和本地重要的育种中间材料;为育种者提供具有育种价值的亲本,包括亲本的名称、来源地、育成时间、主要特性等.2业务分析2.1概述保存种子的种质基因库又叫种子库,其保存条件涉及种子生理代谢的各种条件,可保存的时间长短依种类不同而异,一般保存在5℃或更低温度条件下,或保存含水量为5%~7%的种子于密闭容器中,或保存种子于相对湿度低于20%的条件下,亦可将种子保存在液态氮中(-196℃)。
有生命活力的种子都要进行生理代谢,所以种子的保存时间还是有限的,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当种子的发芽率低于20%时,就需要更新种子。
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材料分两级保存。
长期保存的材料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长期库贮存。
中期保存的材料由各地方农业科学院(所)或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中期库保存。
长期库向各中期库提供更新用种;各中期库除向长期库提供贮存种子外,还向育种者提供研究材料。
短期库可作为各省市种子公司用以保存优良种子的库房。
普通种子库为保存第二年生产用种的库房贮藏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对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
根据库内温、湿度环境的不同,种子贮藏建筑可分为4类:①长期贮藏库,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30%左右,贮藏期为30年以上;②中期贮藏库,温度0~5℃,相对湿度30~40%,贮藏期为15年左右;③短期贮藏库,温度10~15℃,相对湿度50~60%,贮藏期为3~5年;④普通种子库,采用自然或机械通风调节库内温度,种子贮藏期为1年。
长期贮藏库和中期贮藏库属于种质资源库。
当采用密封的盒或罐包装种子时,贮藏库的湿度可不控制。
贮藏室的建筑设计和施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各项:①保持低温、干燥环境。
为阻止外界热气流、水蒸汽侵入贮藏室而影响室内温、湿度的相对稳定性,贮藏室的围护结构(地面、墙体、顶棚)应设置隔气层和绝热层,并使两者紧密连接,防止出现冷桥。
贮藏室平面宜设计成方形,每间面积宜控制在20~50平方米。
面积过大,温、湿度不易控制;面积过小,则人体的散热也会引起温、湿度变化。
当贮藏室有两种以上温、湿度要求时,可采用“回”字形套间作法,即短期贮藏室在外层,中期贮藏室在中层,长期贮藏室包在内层,以缩小贮藏室内外的温、湿度差,提高隔热、防湿性能,从而节省能耗。
贮藏室的位置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②防止地下土壤冻胀引起破坏作用。
当贮藏室温度低于 0℃、地基土为冻胀性土时,土壤中的水分冻结会产生冻胀破坏力,严重时能使墙、柱的基础抬起,造成结构破坏。
为此,应在地坪下设置绝热层和隔气层,并需采用通风加热或通热油管加热等方法,提高土温,防止土壤冻胀。
③防止热湿交换时产生的破坏作用。
开启贮藏室外门时,室内外空气进行热湿交换,极易引起室内墙壁表面产生凝结水或冰霜。
为此,应选择防水性、抗冻性强的建筑材料,并应在出入口设置缓冲间。
辅助用房建筑中的干燥间和干燥工作室以及发芽室在建筑上也有特殊要求。
种子在贮藏前,需要在干燥间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种子含水量。
烘干种子的温度因作物种类而异,谷类作物一般为35℃±5℃。
在采用干燥箱烘干种子时可不设干燥间,而将干燥箱布置在干燥工作室内。
干燥工作室的温度一般为20℃,相对湿度为30%左右,其围护结构应采取绝热和隔气措施。
为检查种子的发芽力,每隔5~10年要将种子在发芽室进行发芽试验。
恒温发芽温度为20℃;变温发芽即在一昼夜内采用不同温度处理,一般是在20℃下处理16~18小时,30℃下处理6~8小时,温度的转变应在15~20分钟内完成。
发芽室内的空气湿度宜控制在90~95%。
墙壁和顶棚应是一个封闭的防潮层,防止室内的高湿气体渗入围护结构。
库内空调品种资源库的空调设计,应着眼于创造一个稳定而有规则的可控环境,同时能节约能源和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各室又有不同的要求:①贮藏室空调。
其空气处理系统常由压缩冷凝机组、直接蒸发式表冷器和除湿设备等组成,集中安装在机房内,通过管道、调节阀、送回风口等设施来处理库内空气。
送入贮藏室的低温、干燥空气应分布均匀,不能形成涡流。
因此,常采用上部送风、下部回风的方式。
在机房内或附近设有控制室,可通过仪表监测或记录贮藏室的温、湿度。
②干燥间和干燥工作间空调。
通常设置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并配有冷冻除湿机。
该室除设置自动控制装置外,还应随时检查种子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防温度自动控制装置发生故障而影响干燥,损伤种子。
③发芽室空调。
常采用柜式恒温、恒湿机组,该机组由压缩冷凝机组和空调器两部分组成。
空调器配有通风机、蒸发器、电极加湿器、空气过滤器以及自动控制装置等。
机组置于发芽室隔壁的小间内,通过管道处理室内空气条件以满足种子发芽的要求。
安全性需从防震、防水、防火、防意外事故等方面来考虑。
保障材料的安全,避免被人偷窃,损毁等. 若考虑防暴雨排水 ,则一般冷库应高出地面1m左右。
建库地址周围不能有燃料仓库、危险化学品库。
种质库建筑周围必须留有足够的空地 ,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使消防队迅速到达。
消防报警、监控、库内外的报警装置应重点考虑 ,尤其应考虑当人在冷库内不易出来时应有报警装置。
可靠性种质资源保存其核心是尽可能延长种子的寿命,而维持低温库温度的恒定是最为关键的。
在种子贮藏过程中 ,若因制冷设备常出现故障而停机维修 ,则可能导致库温回升 ,易加速种子老化。
为此 ,低温库的制冷除湿技术设计 ,应选择在实践中证明是可靠稳定的技术 ,绝不能设计带有试验性质的新技术。
在控制系统方面 ,除有自动控制系统外 ,还应有手动的控制系统 ,以备在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 ,可起用手动控制系统。
制冷设备应设计备份 ,以确保运行过程的可靠性。
电力供应也需设计双路供电系统 ,在电力供应有问题的地区 ,应备有柴油发电机。
布局合理对于综合性种质库 ,液氮超低温库和种子低温库可考虑设在同一层 ,组织培养库可考虑设在二层。
布局参照图1。
工艺流程合理 ,即种子在入库前处理过程中其种子接纳、清选、发芽、干燥、包装、临时贮存等流程的工作用房配置 ,应根据种子加工流程次序 ,方便有序、合理布局。
2.2人员管理涉众人员有:➢仓库经理仓库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仓库管理员仓库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临时工仓库的周边,辅助性工作2.3种子管理种子管理包括种子加工和种子贮藏两方面,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内因。
种子加工到成品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在生产的前提下,对种子进行加工,使种子的水分、发芽率、净度、纯度4项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使之具有好的色泽、饱满度、外观包装等商品质量,消除质量隐患,为种子销售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生产的有序化、制度化,认真填写派工单,设立种子入库台帐,出库台帐,记录好种子来源、去向、包装使用的包装物序号,建立种子生产档案,详细记录种子批的各项数据,例如:产地、批次、品名、入库时间、芽率、水分、加工情况、去向等等。
在种子贮藏方面,为确保种子安全渡夏,1.要做好种子贮藏库的清理和消毒。
2.把好种子入库关。
种子入库时种子的品质、成熟度和破碎粒率应符合规定标准。
3.库存种子摆放。
库存种子码垛,每个垛要有标牌、标签及垛的件数及数量。
同时,袋贮的种子要有标志。
袋内外标签要一致,并注明品种、净度、水分、发芽率、来源等几项主要指标。
贮藏中不能随意移动。
4.熏蒸。
熏仓是为保证种子不受虫害,对库存种子 1年进行2次磷化铝药剂熏库。
5.温湿度控制。
在种子贮藏期间种子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受库房温湿度的影响,而库房温湿度又受外界天气条件变化的影响。
严格控制温湿度以免加大库房湿度,加大种子含水量,而造成霉变。
6.勤于种子检查。
包括温湿度检查、水分检查、发芽率检查、虫霉鼠雀危害检查、库设施检查几方面,掌握一定的频次,结果填报,对发现的明显反常点立即报本部门主管采取措施,部门主管进行不定期抽查。
2.4机械管理与物品管理设备需精心使用,认真养护,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规程进行,精细管理各种物品,降低损耗,进而降低成本,为了便于管理,机械要建档,包括设备名称、型号、产地、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另外,还要有随机文件及配件,设备状况,每次保养、检修的详细记录与说明。
各种物品如包装物、包装线、劳保用品、配件、工具等要建立台帐,建立严格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用以保护人员安全,以及设备正常合理的使用。
遇到问题多花时间精力去解决,并作为案例引以为鉴,预防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
3整体解决方案我们提供两套解决方案来应对不同的客户,根据客户规模的划分为:➢普通型解决方案适用于50人以下的公司机构,部门院校使用,采用更加实用的硬件设备,满足其日常办公的需要.➢加强型解决方案适用于50人以上的公司机构使用,更强大的硬件性能,覆盖更全面的功能性软件系统.➢需求型解决方案根据客户的要求,我们为客户定制合适的模块,匹配合适的硬件.更具有很强的性价比优势.种子入库种子入库情况有:➢新品种种子入库;➢中间育种材料(品系)种子入库;➢种子库中的材料定期进行田间种植之后重新存种;➢库存种子存量不足时,进行田间种植扩繁之后再次入库;➢库存种子出现问题,进行田间扩繁或者从别处获取相同品种之后再次入库。
入库的步骤:1.寄存者将种子送到种质资源库接待处.2.种质资源库接待处的库存管理员(以下简称库管)检查种子材料,和材料的证明信息,性状表现信息等.3.库管检查完毕后,对于不合条件的情况,可以拒绝材料的存储.4.对于符合条件的种质资源,记录材料的来源,等相关信息,存储数量等,寄存者的相关信息,并将材料放置于材料仓库内.5.库管出具材料入库凭据,入库结束种子出库出库的情况有:➢本单位育种者选用种子作为育种材料;➢外单位育种者选用种子作为育种材料;➢库存种子定期取种抽检种子的发芽率和含水量;➢库存种子因库存量不足或者需要田间种植观察需要进行取种田间种植;➢因出现种子质量不合格(含水量或发芽率不符合标准),需要取种进行田间种植重新扩繁;出库的步骤:1.取种者到达种质资源库接待处,告之需要的种子材料,并提供取种凭据.2.库管检查凭据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可以拒绝提供取种服务.3.对于取种合法的情况,库管检查库存情况,是否满足取种者的需要,并到种质仓库取出材料.4.库管记录取种者信息,去向,取种凭据,取出的材料信息,数量.5.库管出具材料出库凭据.库存盘点当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秤,天平等计量设备导致的误差,或者以为误操作等,都会导致库存的实物种子余量和系统记录的余量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