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西南大学校园典型植物群落调研报告(风景园林学年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9.44 MB
- 文档页数:14
学年论文
西南大学校园典型植物群落调研
学校: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7月5日]
西南大学校园典型植物群落调研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西南大学的植物群落,通过对西南大学植物群落的介绍以及西南大学植物群落的特点总结,对西南大学植物群落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依次对西南大学上层植物群落、中层植物群落、下层植物群落进行分析。其中重点为上层植物分析,上层植物群落依次从入口、教学区域、学生宿舍进行分析。中层植物群落和下层植物群落进行总体分析,再举例分析。
关键字:
西南大学、植物群落、上层植物、中层植物、下层植物、景观效果
1西南大学植物群落简介
1.1西南大学植物群落介绍
西南大学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植物群落十分丰富。校园山头基本保持原来面貌。山头植物基本保持原始状态,校园的生态环境基本可以得到保证。有了生态环境的保证,植物群落的交替演练就会有一定的保障,并且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西南大学校园绿地率达69%,绿化覆盖率达86%,绿化水平名列全国高校前列。西南大学校园有高等植物700多种,乔木约为7600棵。其中种子植物125科452属671种。超过20种的科有蔷薇科、菊科、百合科等;约占种子植物总数的的19。0%。数量较多的观赏树种,骨干树为香樟、小叶榕、黄葛树、天竺桂、栾树、银杏等。西南大学的灌木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灌木,多使用十大功劳、兰天柱、小腊、金叶女贞、红继木、八角金盘、鹅掌柴等。草本层的植物多为麦冬、结缕草等。除此之外,苔藓植物9科11属11种;蕨类植物18科26属36种。
1.2西南大学植物群落特点
西南大学占地面积9630亩,依山傍水,良好的地理、生态、人文环境创造了西南大学优越的条件。西南大学背靠缙云山,位于嘉陵江畔,这样的地理环境令人羡慕,介于这两点,西南大学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八个字上拥有自己的见解。西南大学在整体呈现原始面膜,依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创造了自
己的校园环境。西南大学校园地势属浅丘陵地貌,为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整体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总体布局为一线二轴多点式。其中一线为东北——西南走向的主干道,两轴指的是西南大学二号门和西南大学一号门的轴线。借助地势,西南大学的植物群落变化多,涵盖的种类多,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缩影。各个地区各个学院乃至各个宿舍区,都有这不同的景色,都可以在上层、中层、下层保持着不同的面貌。尊重原生态的景观群落,也是西南大学的校园景观特点之一。例如楠圆和竹园之间的地段,保持着大量的原始树种,原始覆土,这一片的景观群落是长期的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这样做保持了西南大学整个生物链的和谐,利于生态环境。西南大学的绿化覆盖率十分高。校园几乎无裸地,许多植物采用混植方式,西南大学既有整齐划一的景观,又有天然景观,景观趣味强。不同的景观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景相,景观随季节有着不同的变化。简而言之,西南大学植物群落具有一下特点:1、顺应地势,因地制宜。2、尊重自然,保证了生态环境。3、植物群落具有多样性。
4、绿化覆盖率高,利于生态环境。
西南大学轴线分析
道路轴线
主轴线
3.西南大学植物群落总体分析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 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 是适应其共同
生存环境的结果。例如一片森林、一个生有水草或藻类的水塘等。每一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都。在这里,我们把西南大学的植物划分到一个植物群落来分析。
西南大学植被景观主要由疏林草地、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疏林、常绿落叶混交密林、针阔混交林及田地六种植被类型组成,其中常绿阔叶林斑块数量最多,而常绿落叶混交疏林和常绿落叶混交密林两种植被类型的斑块总面积较大,其次为田地,包括农田和试验田,其针阔混交林斑块个数最少,所占面积也最小。植被类型的组成与分布有自然原因及人工原因。重庆市地处湿润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植物自然分区特征表现为常绿阔叶林、次生、暖性针叶林、竹林和常绿阔叶灌丛等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表现特征最为明显。因此常绿阔叶类植被占比重最大,调查区范围也符合重庆的植物自然分区特征。调研区内有田地也占了一定比例,这与学校一定的种类组成和结构有关。灌木的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用于规则图形的黄杨、红继木、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紫叶小檗、小腊等;用于教学楼及不规则图形的八角金盘、鹅掌柴、水鬼蕉等;用于水中的菖蒲;用于球状的海桐等。草本植物的搭配基本遵循混植模式,即麦冬搭配红花酢浆草、吉祥草搭配红花酢浆草、麦冬搭配扁竹根、吉祥草搭配扁竹根、鸭跖草搭配扁竹根。校园较矮的护坡则用迎春、葎草等;较高护坡用爬山虎,在一些些建筑外墙也使用爬山虎,例如北区行政楼、美术学院、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西南大学南区绿地类型组成表
不同绿地类型优势树种
表二
4.西南大学校园上层植物分析
4.1学校入口上层植物
校园入口道路为一板两带式,整体采用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这里主要分析一号门、二号门、九号门。校门外除去二号门有环形花坛,其他两处基本上紧邻城市道路,没有景观效果。二号门和九号门的上层景观采用香樟列植,一号门则采用高台结合柏树,配合毛主席雕像,以彰显恢宏大气。其他配置植物包括天竺桂、二乔玉兰、黄葛树、雪松等。这三个门都是西南大学的门面,都采用以道路为轴线的方式,其中二号门和一号门的轴线连接两区的行政楼,凸显行政楼的大气。二号门的入口景观还包括对称的樟树林,共青团花园。
西南大学一号门
4.2教学区域上层植物
西南大学的教学区域包括实验楼、教学楼、操场区域等。教学楼的形式包括中式、欧式、现代式。简而言之,教学区域的上层植物包括香樟、复羽叶栾树、槐树、二乔玉兰、广玉兰、天竺桂、小叶榕、蓝花楹、鱼尾葵、蒲葵、老人葵、加纳利海藻、水杉、构树、梧桐、刺桐、榆树、假槟榔、泡桐等。这里的上层植物可以以用于教学楼浅,遮蔽建筑的僵硬感;或用于庭院,起装饰作用;也可以与参与教学作用或者起遮蔽作用。上层景观对于校园空间的围合起决定性的作用,上层景观又是校园艺术性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景观要不断创新发展,艺术性就成了突破的主要方向,上层景观设计中综合运用框景、借景、对景、夹景、障景等园林艺术处理手法,把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作品呈现在师生面前。
33教学楼上层植物
4.3学生宿舍上层植物
中国古人对于山水十分喜爱,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西南大学有着110周年的悠久历史,又处于依山傍水的优厚条件之中,所以,学生公寓楼之间植物配置手法常以自然式为主。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