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调研报告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37
园林植物调查报告序号植物品种拉丁名科属名观赏习性生态习性园林应用特点1 面条树Alstoniascholaris 夹竹桃科“面条树”枝叶错落,树冠优美,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一些岛屿国家,如斐济、玻里尼西亚、塔西提等是很好的绿化树种,面条树树干高大修长,纤维笔直,木材特别适合做黑板2 无花果Ficuscarica 桑科榕属叶片宽大,果实奇特,夏秋果实累累,是优良的庭院绿化和经济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喜光、喜肥,不耐寒,不抗涝,较耐干旱可用于厂矿绿化和家庭副业生产,叶、果、根可入药3 扁桃Prunuspersica 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披针形,花粉红色,果实卵圆形,光滑,易破裂扁桃喜光,不耐遮阴和密植,否则,枝条会变细、弯曲,内膛空虚,结果不良作为果树、药用植物4 禾雀花Mucunabirdwoodiana 由于禾雀花四季常青,每逢清明节前后繁花似锦,吊挂成串犹如禾雀花飞舞,颇具观赏价值禾雀花较喜光,向阳地开花繁茂,半遮荫地开花亦较多,忌荫蔽;喜肥沃湿润土壤宜于大型棚架、绿廊、绿亭的顶面绿化;适于墙垣、假山阳台等处的垂直绿化或作护坡花木5 露兜树Pandanusutilis 露兜树科露兜树属灌木或小乔木。
叶簇生茎顶,蒂状,具白粉,边缘或叶背面中脉有红色锐刺原产马达加斯加。
喜光,喜高温、多湿气候,适生于海岸砂地为很好的滩涂、海滨绿化树种,也可作绿篱和盆栽观6 柠檬桉Eucalyptuscitriodora 桃金娘科桉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1.2米,干形高耸通直,树皮光滑洁白,被誉为“林中仙女”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速生出材率高,为华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适宜南部低丘下部、沿海山地造林和四旁绿化7 董棕CaryotaurensLinn 棕榈科鱼尾葵属董棕植株十分高大,树形美观,叶片排列十分整齐,树形奇异,状如花瓶喜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环境,较耐寒,生长适温20~28℃适合于公园、绿地中孤植使用,显得伟岸霸气8 叉叶木Parmentieraalata(HBK) Miers 紫葳科炮弹果属树形不整齐,但能修枝整形。
园林植物调查报告篇一:园林植物调查报告园林植物调查报告篇二: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报告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报告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XX年4月至5月份调查地点:黄山学院南区调查对象:园林植物病害和虫害种类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及实验室观察二、调查结果1、柏树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以菌丝体在桧柏菌瘿中越冬。
次年春形成冬孢子角。
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至~5公里的范围,落在苹果树的叶片、叶柄、果实及当年新梢上,形成病斑。
在病部产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
性孢子结合形成双核菌丝,再发育成锈孢子器。
锈孢子成熟后,秋季再随风传到桧柏树上,形成菌丝体、菌瘿越冬,完成生活史。
病原: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iyabe称山田胶锈菌,或苹果东方胶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是1种转主寄生菌。
在苹果树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后萌发产生担孢子,共有4种孢子。
苹果叶片正面产生性孢子器、性孢子。
性孢子无色,单胞,纺锤形。
叶背面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
锈孢子球形或多角形,栗褐色、单胞、膜厚,有瘤状突起。
症状:为害叶片、新梢、果实。
叶片先出现橙黄色、油亮的小圆点。
后扩展,中央色深,并长出许多小黑点(性孢子器),溢出透明液滴(性孢子液)。
此后液滴干燥,性孢子变黑,病部组织增厚、肿胀。
叶背面或果实病斑四周,长出黄褐色丛毛状物(锈孢子器),内含大量褐色粉末(锈孢子)。
桧柏是该菌的转主寄主。
在桧柏小枝上越冬。
于小枝一侧或环绕枝形成球状瘿瘤。
瘤径3~5毫米,后中心部隆起、破裂,露出冬孢子角。
冬孢子角深褐色,鸡冠状,遇春雨后呈花瓣状,称“胶花”。
2、大叶黄杨煤污病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危害症状:煤污病又称煤烟病,黑色烟煤小污点,在花木上发生普遍,影响光合、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引起死亡。
其症状是在叶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霉斑,后扩大连片,使整个叶面、嫩梢上布满黑霉层。
由于煤污病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症状上也略有差异。
植物调研分析报告植物调研分析报告一、引言植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础,对生物多样性、气候、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植物的分布、生态特征、经济价值以及保护措施展开研究,旨在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并保护植物资源。
二、分布植物的分布受地理环境、气候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在陆地上,植物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草原、森林和河流湿地等地带。
不同地区的植物种类和数量有所差异。
例如,热带地区的雨林是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而极地和沙漠等极端环境则植物生长较为困难。
三、生态特征植物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质。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还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还具有其他的生态功能,如防止土壤侵蚀、保持水源和净化空气等。
四、经济价值植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首先,植物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提供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其次,植物还可以用于制造纤维、建材、药物和化学品等,并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和贡献经济增长。
一些珍稀的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五、保护措施植物面临着许多威胁,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生境破坏等。
为了保护植物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建立植物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栖息地。
其次,加强植物资源的监测和调查,了解植物的分布和数量情况。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植物保护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发,促进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植物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体之一,对于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植物的分布、生态特征、经济价值以及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我们需要关注植物的保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植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七、参考文献1. 薛光明, 翟大章, 白玉蓉. 植物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2. 胡建军. 植物生态学原理与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3. 李仲辉, 刘蓓蓓. 植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保护策略[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 25(4): 437-444.4. 韩孝光, 王立法. 植物保护的新技术和新材料[J]. 植物保护, 2019, (05): 6-10.。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一、简述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和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生长状况,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本次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实地测量、摄影摄像、走访相关人员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园林植物的基础数据,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种植年份、养护管理等方面。
实地调查:我们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
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胸径、冠幅等指标,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等信息,并拍摄高清照片和录像,以便后续分析。
资料搜集:我们也非常重视资料的搜集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生长习性等信息。
我们还与当地的园艺专家、植物爱好者建立了联系,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但分布不均。
我们共记录了XX种园林植物,其中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一些常见的本地植物如法桐、柳树、女贞等占据了较大比例,而外来引进的植物如樱花、海棠等则分布较为稀疏。
园林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园林植物都生长正常,有些植物甚至表现出了优秀的生长势头。
也有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佳,表现为叶片黄化、枯萎等现象。
我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养护管理不当、土壤质量不佳、病虫害侵扰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 园林植物的意义与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美丽,还提升了景观的品质与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及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植物调研报告植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生命周期、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植物资源。
二、调研方法1. 图书资料:查询相关植物学书籍,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和论文,获取植物的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
3. 野外考察:实地考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分布和特征。
三、调研结果1. 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环境涉及到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水分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植物需高温高湿环境,如热带雨林中常见的热带植物;有些植物喜欢干燥的环境,如沙漠中的仙人掌等。
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对其生长和繁衍非常重要,合理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2. 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幼苗、成株、开花和结实等不同阶段。
其中,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单位,幼苗是从种子发芽后的最初阶段,成株指植物的成熟期,开花则是植物繁殖的重要过程,结实则是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之一。
不同植物的生命周期有所不同,一些植物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只有几个星期,而另一些植物的生命周期可以长达数十年。
3. 植物的分类植物根据其特征和形态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细菌界、真菌界、植物界等。
植物界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界,包括了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种子植物等多个门类。
每个门类中又有不同的科、属和种。
植物的分类对于了解植物的相关特征和进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 植物的用途植物的用途非常广泛,包括食物、药物、建材等方面。
食物方面,许多蔬菜和水果都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药物方面,许多植物有治疗疾病和提供草药的功效,如银杏、野菊花等;建材方面,许多树木可以用来制造家具、建筑材料等。
植物资源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5.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氧气的产生、二氧化碳的吸收以及对土壤和水质的改善等方面。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氧气,为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基本条件;植物还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植物的根系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植物的叶片能沉淀空气中的颗粒物,提高空气质量。
园林植物学实习报告冬季园林植物调查报告——以白塘植物园植物造景设计为例冬季园林植物调查报告——以白塘植物园植物造景设计为例摘要: 通过对白塘植物园的实习, 了解白糖植物园冬季植物的配置, 知道其植物在冬季白塘植物园的造景作用, 分析白塘植物园的造景特点, 并总结白塘植物园有着较好观赏效果的园林绿地, 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冬季造景园林植物白塘植物园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 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 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 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植物造景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情况来具体配置。
1白塘植物园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白塘植物园位于苏州园区, 地处温带,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 受季风影响,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5.7℃, 冬季最低温度零下5度左右。
冬季干燥寒冷, 季风明显。
2白塘植物园冬季植物配置金枝槐落叶小乔木, 树高与嫁接点高度相关。
金枝槐在景观配置上既可做主要树种又可做混交树种, 适用孤植、丛植、群植等各种方式种植效果的景观配置。
枝和叶在春秋两季金黄色, 夏季渐转浅绿色, 冬季技金黄色, 幼树砧木翠绿色。
任何风格的主体建筑都可应用金枝槐作其环境景观的素材。
除湿、涝地外立地条件都可配置金枝槐。
如在湖滨堤岸与垂柳、重阳木、乌桕树、香樟、枫树、桃树等花木相搭配, 使湖光倒影更显灿烂美观。
南天竺: 常绿灌木, 丛生状。
干直立, 分枝少, 叶互生, 椭圆披针形, 深绿色冬季常变红色。
花白色而小, 为大型圆锥花序顶生, 5~7月开放。
茎干直立, 少分枝而多丛生;枝叶疏密有致, 初夏繁花枝枝, 挺立于秀叶之上;秋冬叶色红艳, 果红色球形, 11月成熟, 喜半阴, 见强光叶变红。
为赏叶观果之佳品。
日本火棘: 侧枝短刺状;叶倒卵形, 长1.6~6厘米, 复伞房花序, 有花10~22朵, 花直径1厘米, 白色;花期3~4月;果近球形, 直径8~10毫米, 成穗状, 每穗有果10~20余个, 桔红色至深红色, 甚受人们喜爱。
丽水市区园林绿化树木的调查分析丽水市区的园林绿化树木调查,真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工作。
走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能听到树木的低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树木不仅是城市的“肺”,更是我们生活的伙伴。
一、丽水的绿化现状1.1 多样性丽水市区的园林绿化,真是色彩斑斓。
这里有高大的银杏树,挺拔得像守卫;有优雅的樱花树,春天时花瓣如雪,飘然而下。
还有那一片片的松树林,生机勃勃,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这些树木各有特色,共同编织出丽水的绿色画卷。
1.2 分布情况树木的分布也是一大亮点。
公园、广场、街道边,随处可见。
特别是在人民广场,四周环绕着绿树,仿佛给城市的心脏注入了生命力。
走进公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整个世界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生机,每一棵树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二、树木的生态作用2.1 净化空气树木的生态作用,不容小觑。
它们就像自然界的“空气净化器”。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尤其在夏天,树木的荫蔽,让人倍感清凉。
想象一下,炎炎夏日,走进树荫下,立刻觉得舒爽无比。
可见,绿树在炎热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慰藉。
2.2 维持水土树木还帮助维持水土。
根系扎得深,能够防止土壤侵蚀。
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如果没有树木的保护,土地会变得松软,甚至被冲走。
丽水的山水相依,树木如同护卫,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2.3 提升生物多样性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还提升了生物多样性。
各种鸟类、昆虫在树木之间穿梭嬉戏,仿佛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大自然的舞台,生机勃勃。
每一棵树都有它的角色,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面临的挑战3.1 城市化进程然而,丽水市区的绿化树木也面临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被不断开发。
很多地方的树木被砍伐,曾经生机勃勃的绿地,变得越来越稀少。
这让人心痛,仿佛失去了老朋友。
城市与自然的矛盾,越发尖锐。
3.2 养护管理树木的养护管理同样重要。
长时间不修剪的树木,可能出现病虫害,甚至影响周围环境。
公园植物调查报告篇一:园林植物造景调研报告园林植物造景调研报告“景观”(landscape)在各种词典的解释一般是将“自然风景”的含义放在其首位,其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的意义,即与“风景”同义或近义。
而植物造景是景观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植物造景要求充分表现出植物本身特有的形态、线条以及色彩等特色,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
其基本功能概括起来有生态功能(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消弱噪声、阻止烟尘,生态防护等)、空间构筑功能、美化功能(体现城市风格、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装饰生活等)、实用功能(遮阴、避雨、遮光、安全、抗体保健等)、情感功能(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等)、商业功能(八廓直接经济价值与间接经济价值)、科教功能等。
因此,植物造景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典范。
在本学期的园林植物造景课中,我们不仅在课堂和课本中学习关于植物和植物造景的知识,而且也组织了几次外出学习,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海珠湖、华南植物园,让我们在实践经验中体会学到的植物造景知识。
华南农业大学里的莲花湖一、园林植物与园林水体组合造景:作为水体与植物的组合景观,水面具有开敞的空间效果,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水面常给人以空旷的感觉。
用水生植物点缀水面,可以增加水面的色彩,丰富水面的层次,是寂静的水面得到装饰盒衬托,显得生机勃勃,而植物产生的倒影更使水面富有情趣。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湖上不同颜色的睡莲有的成群,有的成片静静的躺在偶尔因蜻蜓点水而泛起一点涟漪的湖面上,为学院添加了一份着清淡闲逸。
水体边缘是水面和堤岸的分界线,水体边缘的植物造景既能对水面起到装饰作用,又能实现从水面到堤岸的自然过渡。
在开阔的湖边通常采用适合水边生长、树形多变的针叶林、阔叶林、多种花灌木以及水生植物共同组成一处梦幻般的景观,优美的水中倒影使此处宛如仙境一般。
就如图中的水松群和岸边的一些灌木和乔木以及在岸边的一些小建筑倒影于静谧的湖面所形成景观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研究报告园林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
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
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园是市级规范化校园,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
我们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
(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三、研究过程1、实地调查 :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4、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
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5、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
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6、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生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7、制作标牌:将资料打印,制成小卡片。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调查报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园林树木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自然元素,它们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和美丽。
树木的栽培养护对于保护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本调查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方法,并提供常见种类及其特点的介绍,以及疾病虫害防治措施。
通过这份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工作及其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首先,我们将介绍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方法,包括土壤准备与施肥、浇水与排水、剪辑修剪与塑形等内容。
接着,我们会详细列举常见的园林树木种类,并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和适宜环境。
第四部分将讨论针对常见疾病和虫害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回顾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该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关于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的全面指南。
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方法和技巧,我们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培养和维护健康、美丽的园林树木。
此外,本报告还将介绍园林树木常见疾病和虫害的防治方法,以帮助保持这些树木的生命力。
对于园林管理人员、花卉爱好者或任何对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感兴趣的人来说,本文将成为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 栽培养护方法:2.1 土壤准备与施肥:土壤准备对于园林树木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适合树木生长的土壤类型。
一般来说,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在进行栽植前,应将土地平整,并清除杂草和其他障碍物。
接下来进行施肥工作。
施肥是为了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其正常生长。
养分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锌等。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学肥来提供这些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施肥量及频次。
不同树木种类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肥方案。
同时,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以帮助养分吸收和利用。
2.2 浇水与排水:适量浇水是园林树木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园林绿化树种调查报告篇一:海口市白沙门主要园林树种调查报告海口市白沙门主要园林树种调查报告海口市白沙门主要园林树种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调查白沙门公园的园林植物,了解海口市园林植物的主要种类、生长习性及其园林用途,以便在园林设计的树种选择、树木配置中能有更加合理的依据。
调查地点:海口市白沙门公园。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结合文献搜索。
调查结果:白沙门公园种植的主要园林植物如下:1. 黄金榕:桑科。
常绿灌木,单叶互生,革质,全缘。
分蘖能力强,叶色金黄亮丽,易造型,园林应用中常作行道树、园景树、绿篱树,观叶、盆景树种。
喜高温多湿,少病虫害,耐风,耐潮,抗空气污染。
不择土壤,只要土质肥沃,日照充足之地均可栽植。
2. 朱槿:锦葵科。
常绿灌木。
叶阔卵形或狭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锯齿状,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
花大漏斗形,多红色,蒴果,花期全年。
在南方多栽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北方常以盆栽点缀阳台或小庭园。
观花。
性喜温暖、湿润,要求日光充足,不耐阴,不耐寒、旱3. 鸡蛋花:夹竹桃科。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肥厚多肉。
叶大,厚纸质。
夏季开花,花数朵聚生于枝顶,花冠筒状,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极芳香。
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其状甚美。
适合于庭院、草地中栽植,也可盆栽。
4. 雨树:豆科。
乔木。
二回羽状复叶,,斜卵圆形或圆形,花黄色,生于头状花序或伞状花序上,荚果。
喜温暖潮湿。
其枝叶繁茂树形优美,常在热带地区的公园和庭园种植。
5. 旅人蕉:旅人蕉科。
草本,叶片硕大,状如芭蕉,左右对称均匀排列,水分贮藏于叶柄基部。
喜光,喜高温多湿,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低洼积涝。
适宜在公园、风景区栽植观赏,具热带风光。
6. 黄心梅:马鞭草科。
直立常绿矮小灌木,叶色淡黄绿色,枝条有皮刺。
单叶对生,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在中部以上有锯齿。
核果。
可作绿篱或作配植。
7. 小叶榕:桑科。
植物调研报告范文摘要:本报告是对其中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调研的结果,通过对该植物的分布、形态、生态特征、生长条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植物的相关信息。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该植物具有广泛的分布范围,生长能力强,适应性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植物资源。
一、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体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其中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进行调研,可以深入了解该植物的生长环境、生物特性和产品开发潜力等方面的信息,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其中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的相关信息,包括该植物的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生态环境、适应性等方面。
调研方法主要是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一)分布范围经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该植物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
其中,亚洲地区的分布最为广泛,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二)形态特征该植物的形态特征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其株高可达2-3米,茎直立,叶片长而狭窄,叶尖呈尖形或渐尖形,叶面光滑无毛。
花为小型花朵,花期较短,产生的果实呈荚果状,果实内含有多颗种子。
(三)生态环境该植物生长适应性强,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下生存。
在亚洲地区,常见于低海拔山区和山谷地带,海拔范围在500-1500米之间。
对温度要求较为宽容,可以在较高和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存活。
(四)适应性和生长能力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该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长能力。
其根系发达,可以适应不同土壤环境下的生长需求;生长速度快,一年内可形成较为完整的植株;繁殖能力强,通过种子和根茎的方式繁衍后代。
四、调研总结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该植物具有广泛的分布范围,生长能力强,适应性强,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植物资源。
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该植物将有助于提高其经济价值和利用效益,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