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最全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最全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最全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最全版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

【重点讲解】

浅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

一、进步作用

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机器的发明和蒸汽动力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工业革命使英国在世界工业、贸易、海运业中处于垄断地位,并掌握了世界殖民地霸权,其他国家在十九世纪中叶又落后于英国,因而英国便成为“世界工厂”。其“世界工厂”的地位主要表现为: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商品供应者,其他各国则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有50%以上的工业品要靠在国外市场上销售,而国内消费的大部分原料又靠外国来供应。英国不仅是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者。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它广泛地排挤了手工工场和手工作坊,从而引起了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即在土地贵族之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

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

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

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断地积累资本,并扩充和改进机器设备,那些小工业制度过渡到工场手工业,以及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工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6.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改变了世界面貌。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负面影响

1.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

2.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3.机器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

【难点分析】

一、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

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结束和日本的“开国”,标志着世界市场形成。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使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殖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在国际贸易中给予他国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关税保护。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二、资本主义最早萌芽于意大利而工业革命却首先出现于英国的原因探析

英国之所以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资产阶级建立了统治、海外市场广阔、原始资本积累较多、自由劳动力丰富、国内煤铁资源丰富、国内交通便利、宗教政策宽容等等。

1.17世纪英国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推行符合自己利益的土地政策、殖民政策,并逐步走上法制社会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使得资产阶级从法律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各要素的自由流通,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

2.英国拥有广阔的商品市场。到18世纪中叶,英国已成为海上霸主,控制了世界上的主要航道,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在北美和南亚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这就成为了其商品的倾销地。

3.几个世纪的奴隶贸易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又为英国积累了大量资本。英国是18世纪最大的奴隶贸易国,它积极参与罪恶的奴隶贸易。通过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英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为工业革命的开展获得了必要的资金。

4.从15世纪晚期开始,英国有在国内开展了圈地运动。到18世纪中期,自耕农在英国已基本消失。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的来源。圈地运动对当时的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另一方面迫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离乡背井,到处颠沛流离,很多人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这就为资本家提供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

5.英国国内的煤铁资源也相当丰富,英国可以大量冶铁,提高铁产量;铁产量的提高又使人们可以更多地利用铁来制造机器。

6.英国的国内交通也十分便利。英国国内河网密布, 18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改善以交通,英国开始了兴建运河的热潮,各地运河纵横交错,沟通了主要河流,通过水上运输,可以把原料和产品送到各地,便利的交通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7.英国还实行了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1685年,法国国王实行宗教迫害,大批胡格诺教徒被迫离开法国,来到英国,他们中间有许多发明家和企业家,且富有创新精神。

此外,工场手工业积累,也为以后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术前提。到18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扩大了,商品销售量随之增加,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这直接促使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随之展开。

【易混知识】

怎样区别工业革命的标志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这个术语指18世纪到19世纪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的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方面均引起了根本变化,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开始的标志是什

么?工业革命的标志和它开始的标志是一回事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下面我们分别简要叙述。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然后传播到采矿、冶铁、交通运输等行业和欧洲其他国家甚至一些非欧洲地区。英国棉纺织业的革新从1733年机械工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时就开始了,但能称得上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标志的却只能是1765年织工兼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因为“珍妮机”最先完成从工具到机器的转变,它具备机器应有的三大部件:动力机、传动机、作业机,同时可纺16~18根棉纱,它是机器;另一方面,由于“珍妮机”的出现,它推动与此相关的织布、动力、运输等一系列行业发明和使用机器,从而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而凯伊发明的飞梭尽管提高了织布效率,但它不具备机器应有的三大部件,因此它不能算作机器,只能是手工工具的一次改进,所以它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发展到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时,标志着工业革命业已完成。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发明和创造,它们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了不同的变化,但对人类贡献最大、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为其标志的却只有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蒸汽机的出现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力的一个巨大进步,它提供了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同时,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出现了用机器制造机器的近代工业;另一方面,它对国际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说:“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它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以蒸汽机为基础。”由此可见,蒸汽机是当时最出色、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发明和创造。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的标志和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不是一回事,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标志,而它开始的标志则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

【学法导航】

1.本节课学习要注意规律的总结。注意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条件:“资本、自由劳动力、市场、技术、前提”五个方面总结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分析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条件奠定基础。

2.可以用图表形式来复习本课知识。可以从条件、过程、标志性成就、影响几方面列表,便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比较。

3.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的变革。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比如利用政治学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来帮助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再如为理解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就可以利用物理课上学习的热能转化为动能的工作原理。

【小资料】

珍妮机的出现

1764年的一天,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詹姆斯·哈

格里夫斯,那天晚上他回家,开门后不小心一脚踢翻

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

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

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

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现在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

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

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哈格里夫斯非常兴

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1764年制成以他女儿珍妮命名的纺纱机。这是最早的多锭手工纺纱机,装有8个锭

子,以罗拉喂入纤维条,适用于棉、毛、麻纤维纺纱。珍妮纺纱机的出现引起当时人数很多的手工纺纱者的恐慌,他们冲进哈格里夫斯的家里捣毁机器。

1768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别人合资开办一家纺纱作坊,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由于当年他没能申请到专利,因此只能自己生产“珍妮机”来赚钱。“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错,“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体验高考】

1.(2010·江苏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解析】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棉纺织厂数的增长,即表明棉纺业发展迅速。结合时间可至此现象出现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厂取代了工场,故此题选B 项。

【答案】B

2.(2010·全国卷)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解析】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造就了农村大量小农的存在。革命后就形成了城乡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一方面城市工业化迅速开展,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农大量存在,这严重制约了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了解决城市工厂用工不足问题,就出现了题干中描述的经济现象。

【答案】A

3.(2010·全国卷)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830年”,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英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答案】C

4.(2010·天津卷)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

届世博会反映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

夺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热点背景,以首届“世博会”命题口,考查自

由竞争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图片内容倒不是重点,关键要抓住下面的时间“1825年”。如果基础知识扎实,时间概念清晰就可顺利解答。

【答案】C

【同步训练】

1.“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A.非洲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斗争 B.英国对非洲殖民政策的调整

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D.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2.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该名人研制的()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计算机

3.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你能从图中得出的最直接的信息是()

A.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

C.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的开展

D.外来移民的涌入,英国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5.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

发明中

6.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

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出现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7.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8.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与利用

C.体现工业革命的辉煌成就 D.表明英国煤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材料二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斯描述英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时写道: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

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我要求你们问问你们的父母,请他们描述一下他们记事里的国家是什么模样;他们会告诉你们那时的贫穷程度已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住的是茅屋,土地贫瘠……连人畜糊口都不能保证。

将这幅图画与我们国家现在的模样比较一下:工人的工资翻了一番;住的是舒适的新房;土地、道路和其他环境都有了令人满意的快速提高。这种令人愉悦的改变源于何时?缘于何故?你们首先得和我一样承认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工业是这一大好变化的源头。人不分贵贱,通过大家长期持续的辛勤奋斗,我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建筑物、土地、道路,甚至居民的行为举止(个别不雅的例外),这一切都引起了以前未听说过我国的国家的注意和惊羡。

──(美)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

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若清政府也派团参展,提供的展品除丝织品外,还可能有哪些?(至少举两例)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际经济分工的特点,说明英国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3)对于工业化有人认为是福,有人认为是祸,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

10.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良好的政府,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因为我们有丰富的煤炭,因为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61年英国下院议员

(1)“独特的有利条件”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之外,请再举两例。

(2)“雄厚的资本积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材料二从1785年到1824年,英国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

──约翰·尼夫《战争与人类进步》

(3)这场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4)这场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提示与答案】

1.D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应该跟英国的工业化有关,应理解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2.A 根据题中时间提示,可知 B、D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9世纪70年代后)。由“机械动力”可知该项成就应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故正确答案为A项。

3.A 随着英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强,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4.A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冲击了旧的社会关系和传统的思想观念。

5.C 本题解题突破口是对“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的理解,其含义指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而需要常在发明前。在棉纺织业中,由于飞梭的发明,加快了织布的速度,进而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连锁反应,体现了“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

6.A 工厂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不是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7.C 市场需求的扩大促使工业革命的发生。

8.C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A、D两项的说法本身就不正确,煤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得到利用,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煤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能源,被称为“黑色黄金”。

9.(1)蒸汽机、水压机、工作母机、铁路设备、纺织品等;茶叶、瓷器、家具等。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英国是工业经济,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工业品,广大亚、非、拉美殖民地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最强大殖民帝国。(3)认识: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巨大进步,但也

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进步: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建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世界各地联系密切。负面影响:传统价值观消解和信仰危机;享乐主义盛行;环境污染严重;贫富极度悬殊,工人相对贫困;引发众多社会问题。

10.(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庞大的海外市场、先进的科学技术、手工业时期的经验积累等。(2)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3)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场”;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城市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等。(4)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使部分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学习目标: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知道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 △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探究过程,并掌握该定理的应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类似相似多边形,我们如何给相似三角形下定义?请用几何语言给相似三角形下定义: 活动二: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何内在联系? 活动三:你知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把它写出来。 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也有简便的方法。 活动四: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与BC 有什么位置关系?你能写出一个比例式吗? B ’ C ’

活动五 (1)两条直线l 1 , l 2 被三条平行线l 3 , l 4, l 5所截, l 3 , l 4, l 5.在l 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 上 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猜想 成立吗? 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 (2)你还能写出其他的比例式吗?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 两条直线被一组________所截,所得的________ 线段成比例。 请用几何语言写出定理 (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L 5 L 3 L 4 A D E F H B L 2 EF DE BC AB L 1

(2)、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4上,如图27.2-2 (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活动五: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 长线),所得的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_. 练习: 如图,在△ABC 中,DE ∥BC ,AC=4 ,AB=3,EC=1. 求AD 和BD. 活动六: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必构成相似三角形,因此在三角形相似的解题中,常作平行线构造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 2.相似比是带有顺序性和对应性的:如△ABC ∽△A ′B ′C ′的相似比 k A C CA C B BC B A AB =''=''='',那么△A ′B ′C ′∽△ABC 的相似比就是k 1 CA A C BC C B AB B A =''=''='',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四、达标测评 1.如图,△ABC ∽△AED, 其中DE ∥BC ,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2.如图,△ABC ∽△AED ,其中∠ADE=∠B ,找出对应角并写出对应边的比例式. 活动七: 活动八: 活动: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学习目标: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如测量金字塔高度问题、测量河宽问题、盲区问题)等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运用 学习难点:测量无法到达物体的宽度和高度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测量旗杆的高度 操作:在旗杆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标杆,借助太阳光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旗杆AB 的影长 BD a =米,标杆高FD m =米,其影长DE b =米,求AB : 分析:∵太阳光线是平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即AB=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据史料记载,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曾经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在金字塔影子的顶部立一根木杆,借助太阳光线构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如图,如果木杆EF 长2 m ,它的影长FD 为3 m ,测得OA 为201 m ,求金字塔的高度BO . * 探究二:.如图,我们想要测量河两岸相对应两点A 、B 之间的距离(即河宽) ,你有什么方法 方案一:先从B 点出发与AB 成90°角方向走50m 到O 处立一标杆,然后方向不变,继续向前走10m 到C 处,在C 处转90°,沿CD 方向再走17m 到达D 处,使得A 、O 、D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 、B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 探究三:已知左、右并排的两棵大树的高分别是AB =6cm 和CD =12m ,两树的根部的距离BD =5m .一个身高的人沿着正对这两棵树的一条水平直路 l 从左向右前进,当他与左边较低的树的距离小于多少时,就不能看到右边较高的树的顶端点C 分析:如图,说观察者眼睛的位置为点F ,画出观察者的水平视线FG ,它交AB 、CD 于点H 、K .视线FA 、FG 的夹角∠CFK 是观察点C 时的仰角.由于树的遮挡,区域I 和II 都在观察者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之内. … 三.达标测评: 1.如图,某测量工作人员与标杆顶端F 、电视塔顶端在同一直线上,已知此人眼睛距地面米,标杆为米,且BC=1米,CD=5米,求电视塔的高ED 。 : 2.图,花丛中有一路灯杆AB.在灯光下,小明在D 点处的影长DE=3米,沿BD 方向行走到达G 点,DG=5米,这时小明的影长GH =5米.如果小明的身高为米,求路灯杆AB 的高度(精确到米). * 》 B E D F I I I I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必修2 第7 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时代背景 (2)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3)探究工业革命的影响,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们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分析科技是一把双刃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2). 认识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二.教学方法 通过运用归纳法,分析掌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动及环境问题;通过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的扩展及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三.教学过程: (带着问题看视频播放。1. 什么是工业革命?2.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3. 最后扩张到哪些地区?)导入新课(利用视频播放导入) 教师讲解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板书)一、市场的呼唤 (教师引导)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工业,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1.有资金2. 有工人(劳动力)3. 有技术4.有原料5.有市场6.有国家政策支持?? 教师讲解:⑴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市场: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⑵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劳动力:圈地运动) ⑶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 ⑷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政权: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多媒体显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背景》表教师: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最早采用机器并不是在传统工业中,而是在新兴的棉纺织工业部门,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积累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2、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毛纺业B.棉纺织业 C.造船业D.机器业 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 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 A.蒸汽火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列车 D.磁悬浮列车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 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拓展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年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 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课 型:新 授 主 备:张香玲 审 核:张 峰 时 间:2013.2 班 级: 姓 名: 【教学目标】 (1)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2)知道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3)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应用. 一.学前测评: 1、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二 .合作探究: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ABC 与△A ′B ′C ′中, 如果∠A=∠A′, ∠B =∠B ′, ∠C =∠C ′, 且 k A C CA C B BC B A AB =' '=''=''. 我们就说△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ABC∽△A ′B ′C ′,k 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 ′B ′C ′, 则有∠A=_____, ∠B=_____, ∠C=____, 且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2)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温馨提示』:(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2)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C B A '''; (3)当△ABC 与△C B A '''的相似比为k 时,△C B A '''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1) 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 1 , l 2,再画三条与l 1 , l 2 相交的平行线l 3 , l 4, l 5. 分别量度l 3 , l 4, l 5.在l 1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 和在l 2 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 的长度, AB ︰BC 与DE ︰EF 相等吗?任意平移l 5 , 再量度AB, BC, DE, EF 的长度, AB ︰BC 与DE ︰EF 相等吗? (2) 问题,AB ︰AC=DE ︰( ),BC ︰AC=( )︰DF .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___ _____。 『温馨提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3) 活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2、如果把图27.2-1中l 1 , l 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 刚落到l 4上,如图27.2-2(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3、 归纳总结: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_______ 小结巩固: (1)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这个定理揭示了有三角形一

最新人教版2020届中考数学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无答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案 【复习目标】 1.明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会用其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2.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体会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 3.体会几何语言的严密性,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然后35分钟独立完成复习案,有疑惑的做好标记。 【考点链接】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三边对应成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若DE∥BC(A型和X型)则______________. 2.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 3. 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4.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表示. 3.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________线,对应边上的_______?线的比等于_______比,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课前热身】 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中线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 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已知∠ADE=∠B,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AD AE AB AC = B. AE AD BC BD = 导学案 装订线 E A D C B E A D C B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参赛 第一次工业革命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 能力;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 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 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师:先请大家看《英国工业革命》视频,然后概述它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多媒体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新课教学 一、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视频材料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 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 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 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 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 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 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手工工 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 师: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 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 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 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 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 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 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 问: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 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师: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后来冶金、采煤等其他领域也纷纷出现了 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有哪些呢?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棉纱供不应求,人们 开始想方设法提高纱产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 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后来在纺织领域又相继有了一系列的发 明创造,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是一个在 工业革命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请大家阅读教材思考:瓦特蒸汽机相对纺 织领域的主要发明有什么优点?它的出现的有何重大意义? 生答后师说:水力动力要求水资源丰富,高山峡谷落差大,且受枯水季节限制。蒸汽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摆脱了自然条件限制,能广泛使用。从此,工

相似三角形判定导学案(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课前延伸】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用字母表市即可)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习目标】 1、通过画图、测量,了解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会灵活选取条件,证明两三角形相似。 3、会利用三角形相似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能简练地写出证明过程。 【课内探究】 实验与探究: 画一个三角形,使三个角分别为60°,45°,75°。 ①同桌分别量出两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 ②同桌画的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换另三个角试试? 小组总结: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 小组讨论:两三角形相似一定要三个角相等吗?将你小组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下面:并说明理由。 知识应用一: 例:如图所示,D,E分别是△ABC边AB,AC上的点,DE//BC。 (1)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2)找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3)写出成比例的线段。 知识应用二: 例:在阳光下,为了测量学校水塔的高度,小亮走进水塔的影子里,使自己的影子刚好被水塔的影子遮住,已知小亮的身高BC=1.6米,此时,他的影子的长AC=1米,他距水塔底部E处11.5米,水塔的顶部为点D,你能由此算出水塔的高度DE 吗? 小组总结: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解答,你们发现利用相似三角形可以: 练习: 1.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画图说明。 2.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画图说明。 【课堂小结】 小组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相似三角形全章导学案(正式)

27.1.图形的相似(一) 年 月 日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二、新知链接 1.(1)请同学们先观察第27章章头图,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 (2)自学教材。 (3)相似图形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让同学们再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2.两条线段的比:两条线段的比,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如d c b a =(即ad =b c ),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3)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 c b a =或a:b=c:d ; (4)若四条线段满足d c b a =,则有ad=b c. 三、合作探究 例1如图,下面右边的四个图形中,与左边的图形相似的是( ) 例2一张桌面的长a=1.25m ,宽b=0.75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如果a=125cm,b=75c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2)如果a=1250m m,b=750mm,那么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例3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32000000,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大约为3.5cm,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k m? 分析: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可求出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 解: 答: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______km . 四、课堂练习 1.观察下列图形,指出哪些是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_____和_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_和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 C.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D.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3.如图,请测量出右图中两个形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1)(小)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大)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 (2)(小)=长宽 ;(大)=长宽 . (3)你由上述的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4.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福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时7.5c m,那么福州与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5.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5cm ,那么这张平面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⑴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 发明; ⑵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⑶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 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 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 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 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 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二、水平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水平。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动 的理解,培养学生使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 互促动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动的开放性观点;

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理解到社会发 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难点】 一、重点:英国最早实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 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动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图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引导)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 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学生回答后教 师过渡)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 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 入新课) 学习新课: (教师过渡)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 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重要阶段。那么,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呢? 我们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板书第一标题)

相似三角形(导学案)

4.5相似三角形(教、学案) 淄川区双沟中学马莹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辨证关系。 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相似三角形本质特征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阅读,并注意关键词) 二、探索新知。 (一)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 1、什么是相似多边形?什么是相似比?(口答) 2、你认为相似多边形与相似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口答) 3、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叫做相似比。 4、请判断,下列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 (1)两个全等三角形 (2)两个直角三角形(3)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4)两个等腰三角形(5)两个等边三角形 5、已知△ABC∽△DEF,你会得到哪些结论? D B C E F A

6、新知归纳: 如图 ∵ ∴△ABC ∽△DEF ∵△ABC ∽△DEF ∴ (二)相似三角形本质特征的应用: (1) 例1中有相似三角形吗?若有,它们分别是谁? (2) 它们的相似比400:1是怎么算出来得?(注意长度单位 的换算) (3) 例1怎样运用相似比求出草坪其他两边的实际长度的? (4) 例1用到哪些知识点? D B E A

三、课堂训练: 1、(牛刀小试)在下图中,若△ABC ∽△ADE ,试确定x 、y 的值。 思考:你能找到对应角吗?它们有什么关系? 图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2、(能力提高)如图,已知△ABC ∽△ADE ,AE=50cm ,EC=30cm ,BC=70cm ,∠ACB=40°。 (1)求∠AED 的度数。 (2)求DE 的长度。 (3)你还能找到哪些相等的角?图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吗? (4)图中有哪些成比例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x B D 33 E C 22 30 A 48 y B C E D A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公开课教案 课题: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记忆工业革命进程中的主要发明,如珍妮机、改良蒸汽机 等,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2、理解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掌握工业革命史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 思路与方法 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只是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实力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欧洲大陆轰轰烈烈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一变化就是工业革命。近代史上没有别的历史事件曾更惊人地影响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工业革命史怎样扩张的?怎样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7、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1、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教师指导:阅读教材第30页第一自然段和历史纵横。 点拨归纳: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 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 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18世纪以后,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必要性)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多媒体显示课件 围绕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点拨归纳 (1)机器发明和使用。(珍妮机---开始的标志) (2)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工业革命的关键)(3)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火车) (4)工业革命的完成。 1840年前后,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知识点二:从工场到工厂 多媒体显示课件 问题设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的内容后点拨归纳。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一、新课学习 1、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在△ABC与△A′B′C′中, 如果∠A=∠A′, ∠B=∠B′, ∠C=∠C′, 且k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 ' ' = ' ' . 我们就说△ABC与△A′B′C′相似,记作△ABC∽△A′B′C′,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 反之如果△ABC∽△A′B′C′, 则有∠A=_____, ∠B=_____, ∠C=____, 且 A C CA C B BC B A AB ' ' = ' ' = ' ' . 2、(1)如图27.2-1),任意画两条直线l1 , l2,再画三条与l1 , l2相交的平行线l3 , l4,l5.分别量度l3 , l4, l5.在l1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和在l2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任意平移l5 , 再量度AB, BC, 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 画一画,量一量: (2) 问题,AB︰AC=DE︰(),BC︰AC=()︰DF.强调“对应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3)归纳总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_________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应重点关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中相比线段同线; 3、活动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 思考:1、如果把图27.2-1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3上,如图27.2-2(1),,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 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1)已知,如图,在△ABC和△A’B’C’中,∠A=∠A’, ∠B=∠B’. 求证:△ABC∽△A’B’C’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4.7.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学习目标】 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并初步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难点】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相似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 (2)什么叫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二、知识点突破 活动1: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典型例题一】 例题1:如图,△ABC∽△A'B'C' ,相似比为2. (1)请你写出图中所有成比例的线段; (2)△ABC与△A'B'C' 的周长比是多少?面积比呢? 拓展:若△ABC∽△A'B'C',相似比为k,那么你能求△ABC与△A'B'C' 的周长之比吗? 从这两个题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面积比等于。 【变式练习一】 例1判断正误: (1)如果把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同时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它的周长也扩大为原来的10倍;() (2)如果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那么它的三边的长都扩大为原来的9倍。

2、填空 1.若△ABC∽△A′B′C′,相似比为1∶2,则△ABC与△A′B′C′的面积的比为______. 2.已知△ABC与△DEF相似且对应中线之比为3∶4,则△ABC与△DEF的相似比为______. 3.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那么它们的对应高的比是___. 活动2: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例1、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相似比为k。 (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的周长比是多少? (2)连接相应的对角线BD,B′D′,所得的△BCD与△B′C′D′相似吗?如果相似,它们周长的相似比各是多少?为什么? (3)△ABD,△A′B′D′,△BCD,△B′C′D′的面积分别是 S△ABD,S△A′B′D′, S△BCD,S△B′C′D′,那么S△ABD/S△A′B′D′,S△BCD/S△B′C′D′各是多少? (4)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比是多少? 拓展:如果把四边形换成五边形,那么结论又如何呢?两个相似的n边形呢? 结论: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面积比等于 .

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旳放矢 知识网络看点】——夯实基础扎实备考 考点1:珍妮机旳发明与英国工业革命 基础知识篇 1.含义: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旳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旳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旳一次革命,它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旳必然结果 . 2.原因:手工业旳生产不能满足日益扩大旳市场需求. 3.概况(18世纪 60年代19 世纪 40年代) ( 1)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旳发明 . ①发明: 18 世纪 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旳手摇纺纱机他用自己女儿旳名字把这种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 . ②意义:珍妮机是真正意义上旳近代化机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旳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先进旳纺织机器 . 这一系列工作机旳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旳“手”被解放出来,完成了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旳一次巨大飞跃 . (2)主要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时间: 1785 年(改变工厂布局受自然条件旳限制)(动力和能源) ②影响:蒸汽机旳效率远远超过畜力和水力,而且不受地区和季节旳限制 . 蒸汽机旳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旳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旳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 (3)现代化交通工具旳发明: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 4.工业革命旳完成: 1840 年前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完成标志),后扩展到法、美等国 . 5.工业革命旳影响 ( 1)使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旳变化; ( 2)建立了大工厂制度;

相似三角形复习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相似是解决数学中图形问题的重要的工具,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 1.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和推理。 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探索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型。 一.知识要点: 1、比例、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 2、比例性质: 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ac b c b b a =?=2 3、相似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线段之比等于 ;(对应线段包括哪几种主要线段?) (3)周长之比等于 ; (4)面积之比等于 . 6、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 (1)平行型:(A 型,X 型) (2)交错型: (3)旋转型: (4)母子三角形: 二、练习: (一)、自我训练 训练1:判断 1.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1∶2。(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70°,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70°、70°,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 训练2:填空 1.如果3=a ,12=c ,则a 与c 的比例中项是 . 2.已知, 542c b a ==,则=-+-+b c a b c a 22 .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A B C D E D A B C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导学案ywm

3.3.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学习目标】 (1) 会用符号“∽”表示相似三角形如△ABC ∽ △A′B′C′; (2) 知道当△ABC 与△A′B′C′的相似比为k 时,△A′B′C′与△ABC 的相似比为1k . (3) 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掌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学习难点】 运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三角形相似. 一、知识回顾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与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截得的对应线段_________。 1、如图:MN//BC,则: ①AM AN =______=______. ②AM AB =______=______. 2、如图,DE//BC ,则: ①AD AB =______=______. ②BD AB =______. 3、把一个△ABC 放大后得到△A′B′C′,那么△ABC 与△A′B′C′有什么关系? ①放大后AB 边对应______,BC 边对应______,AC 边对应A B C M N C B A A′ B′ C′

______,∠A 对应______,∠B 对应______,∠C 对应______. ②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二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 “说一说”,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作相似三角形?如何表示相似三角形? 在△ABC 与△A′B′C′中, 如果∠A=∠A′, ∠B=∠B′, ∠C=∠C′, 且AB A ′B ′=BC B ′C ′=AC A ′C ′ =k . 我们就说△ABC 与△A′B′C′相似,记作:△ABC ∽△A′B′C′, 对应边的比AB A ′B ′=BC B ′C ′=AC A ′C ′ =k 叫△ABC 与△A′B′C′的相似比. 【注意】①△A′B′C′与△ABC 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不难得到相似三角形性质: △ABC ∽△A′B′C′══>???∠A=_____、∠B=_____、∠C=____. AB A ′B ′=BC B ′C ′=AC A ′C ′ 2、【问题】如果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3、【问题】已知:如图,DE//BC.求证:△AD E ∽△ ABC. ∵D E ∥BC ∴∠B=∠ADE, ∠C=∠AED AD AB =AE AC =DE B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