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报告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 2.求反应的活化能。

3.进一步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 4.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乙酸乙酯的皂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二级反应:

325325CH COOC H OH CH COO C H OH --+??→+

设在时间t 时生成浓度为x ,则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

()()dx

k a x b x dt

-

=-- (8-1) 、

式中,a ,b 分别为乙酸乙酯和碱的起始浓度,k 为反应速率常数,若a=b,则(8-1)式变为

2()dx

k a x dt

=- (8-2) 积分上式得: 1()

x

k t a a x =?- (8-3)

由实验测的不同t 时的x 值,则可根据式(8-3)计算出不同t 时的k 值。如果k 值为常数,就可证明反应是二级的。通常是作

()

x

a x -对t 图,如果所的是直线,也可证明反应是二级

反应,并可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 值。

不同时间下生成物的浓度可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也可用物理化学分析法测定。本实验用电导法测定x 值,测定的根据是:

(1)

溶液中OH -离子的电导率比离子(即3CH COO -)的电导率要大很多。因此,随着反应的进行,OH -离子的浓度不断降低,溶液的电导率就随着下降。

(2) 在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依据上述两点,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来说,反映物和生成物只有NaOH 和NaAc 是

强电解质,乙酸乙酯和乙醇不具有明显的导电性,它们的浓度变化不至于影响电导率的数值。如果是在稀溶液下进行反应,则

01A a κ= 2A a κ∞=

12()t A a x A x κ=-+

[

式中:1A ,2A 是与温度、溶剂、电解质NaOH 和NaAc 的性质有关的比例常数;

0κ,κ∞分别为反应开始和终了是溶液的总电导率;t κ为时间t 时溶液的总电导率。由此三

式可以得到:

00(

)t

x a κκκκ∞

-=- (8-4)

若乙酸乙酯与NaOH 的起始浓度相等,将(8-4)式代入(8-3)式得:

01t

t k ta κκκκ∞

-=

?

- (8-5) 由上式变换为:

0t

t kat

κκκκ∞-=

+ (8-6)

作0~

t

t t

κκκ-图,由直线的斜率可求k 值,即

1m ka =

,1k ma

= 由(8-3)式可知,本反应的半衰期为:

1/21

t ka

=

(8-7) 可见,两反应物起始浓度相同的二级反应,其半衰期1/2t 与起始浓度成反比,由(8-7)式可知,此处1/2t 亦即作图所得直线之斜率。

若由实验求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常数k ,则可利用公式(8-8)计算出反应的活化

能a E 。

211211ln

a E k k R T T ??=- ???

(8-8) 三、仪器和试剂

恒温槽1套; 移液管(20mL )2支; 电导仪1套;

比色管(50mL )2支;

锥形瓶(250mL )2只; 1mol L NaOH -?溶液; 停表1块;

1325mol L CH COOC H -?溶液;

]

烧杯(250mL )1只; 1mol L NaOH -?溶液; 容量瓶(100mL )2只;

13mol L CH COONa -?溶液。

四、操作步骤

1.准确配制1mol L -?的NaOH 溶液和325CH COOC H 溶液。调节恒温槽温度至25℃,调试好电导仪。将电导池(如图8-1)及1mol L -?的NaOH 溶液和325CH COOC H 溶液浸入恒温槽中恒温待用。

2.分别取适量1mol L -?的NaOH 溶液和3CH COONa 溶液注入干燥的比色管中,插入电极,溶液面必须浸没铂黑电极,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5分钟,待其恒温后测其电导,分别为0G 和G ∞值,记下数据。

3.取mL 1mol L -?的325CH COOC H 溶液和mL 1mol L -?的NaOH 溶液,分别注入双叉管的两个叉管中(注意勿使二溶液混合),插入电极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分钟。然后摇动双叉管,使两种溶液均匀混合并导入装有电极一侧的叉管之中,同时开动停表,作为反应的起始时间。从计时开始,在第5、10、15、20、25、30、40、50、60分钟各测一次电导值。

4.在30℃下按上述三步骤进行实验。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将测得数据记录于下表:

室温:℃大气压:==

25℃30℃

单位:×104单位:×104

0//0/

55?

1010

15"

15

2020

25\ 25

3030

40& 40

'

说明:其中温度为30℃时的实验数据为我小组所测,25℃时的数据是参考其他小组多得。

1.利用表中数据以对作图求两温度下的。

25℃时的—图

30℃时的—图

2.利用所作之图求两温度下的,并与测量所得之进行比较。

25℃:测量的=作图所得=

30℃:测量的=作图所得=

可以看出作图所求的两温度下的比测量值小一些,说明可能是测量时间太短,反应不完全所造成的,再就是可能数据处理存在着误差,使得结果偏小。

3.求此反应在25℃和35℃时的半衰期值。

由图象法可以求出半衰期分别为:25℃: 30℃:

4.计算此反应的活化能

六、注意事项

1.注意每次测量之前都应该校正。

2.选择合适的量程,使得读取的数值在10~100之间。

3.进行实验时,溶液面必须浸没电极,实验完毕,一定要用蒸馏水把电极冲洗干净并放入去离子水中。

七、思考题

1.为什么以1mol L -?的NaOH 溶液和1mol L -?的3CH COONa 溶液测得的电导,就可以认为是0G 和G ∞。

答:因为它们是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中,每种强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溶液的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

2.为什么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NaOH 溶液和325CH COOC H 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恒温

答:不同温度条件下所得速率常数不一样。保证温度的均一性,使得所测速率常数更加准确。

3.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1()

x

k t a a x =?- (8-3)

由实验测的不同t 时的x 值,则可根据式(8-3)计算出不同t 时的k 值。如果k 值为常数,就可证明反应是二级的。通常是作

()

x

a x -对t 图,如果所的是直线,也可证明反应是二级

反应,并可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 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