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导游词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介绍青海的导游词9篇介绍青海的导游词 1欢迎大家来到青海,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今天小x为大家介绍中国境内一些著名好玩的景点日月山。
日月山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的分水岭,山的东西两侧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极为明显。
山麓两边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边是广袤苍茫,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东边是村落点点,梯田阡陌,麦浪滚滚的农区。
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时叫做赤岭,是北魏和吐谷浑、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
它属于拉脊山脉西端,北起青海湖东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群加,绵延数十里。
日月山是青海东部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水岭,也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和牧业区的自然分界线。
这里山峦起伏,峰岭高耸,气候寒冷,雨水充沛,水草丰美。
山麓两边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边是广袤苍茫,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东边是村落点点,梯田阡陌,麦浪滚滚的农区。
每年六至九月,山坡之上绿草如茵,野花灿烂,帐篷点点,景色十分壮观。
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个乳峰,其形状似太阳和月亮。
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地处要塞,形势险峻,战略位置重要。
很早以来,它就是祖国内地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要道,也是汉藏人民友好往来,互市贸易的纽带。
早在汉代,日月山已成为我国“丝绸辅道”的一大驿站。
唐代时,日月山更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
公元620xx年,唐朝建立后,与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各族首领纷纷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当中。
当时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开明治国,为引进文化、加深友谊、安定边境,在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后,派禄东赞到长安求婚,得到唐太宗应允。
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养,深得疼爱。
公主远嫁,唐太宗准备了各种日用器皿、珠宝饰物、绫罗绸缎及书籍、药物、蚕种、谷种等作为嫁妆,还派乐队、工匠随同去吐蕃。
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护送公主从长安起程,经咸阳、陇西、临夏,渡过黄河,进入青海,沿湟水西行。
经典青海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
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青海导游词,仅供参考。
经典青海景点导游词1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北禅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湟水之滨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
因北山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禅寺也因此又叫土楼观。
风景名胜灵官殿来到山脚,首先看到的是灵官殿。
灵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战火毁烧,重修于1920_年。
原有山门,东西两边有厢房,房中间有横匾上书“灵官殿”三个大字,清宣统二年(1920_年)西宁各界捐资将灵官殿整修一新。
殿内,供奉着护法王灵官。
灵官赤面三眼,手执金鞭。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
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
王母大殿灵官殿后,是王母大殿。
王母大殿是整个土观楼的主殿,也是平常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20_年大殿失火王母大殿[2],现在看到的是20_年重建的。
据说,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青海,而这里是西王母显灵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
北禅寺现为青海省内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每年有众多的海内外华人前来游览观光,也会不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动。
近几年来,每当重阳节晚上,北禅寺还会张灯结彩,届时,数万人云集于此,更是热闹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两层,下层供奉王母,上层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城隍殿王母大殿西边是财神殿,东边是城隍殿。
财神殿供奉着比干、关圣、赵公明三大财神,城隍殿则供奉着本省城隍殿[2]城隍、东汉时期的西宁护羌校尉邓训。
据载,邓训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之子。
邓训任护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爱戴。
青海省情导游词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海省情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青海省情导游词》。
第一篇:青海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一位实习小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马。
请大家多多关照,并希望各位玩儿的愉快!今天我就带着大家去美丽的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距西宁市151公里处,又叫151基地,也是三江源的.源头,是一个既遥远又美丽的地方。
大家来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青海湖畔,青海湖湖天一色,一望无际,太阳照在湖面上,湖面上就波光粼粼,晶莹剔透,一艘艘快艇飞快地滑过湖面,远处的雪山,白云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快看!那可爱的小湟鱼正在活蹦乱跳地嬉戏呢!湟鱼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
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相传啊,古时候大海里的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为了让儿子们学好治海的本领,他把还分封给儿子们管理。
东海分给大儿子,南海分给二儿子,北海分给三儿子,小儿子呢?老龙王没有分给他,只是对他说:“我的海都分完了,你要是勇敢的龙的子孙,就自己造一个海吧!”听了父亲的话,小儿子架起云头,到处寻找造海的地方。
他先是沿着东海飞,看见那里已经有两个湖:洪泽湖和太湖,于是他又往内地飞,又看见了两个大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他飞来飞去找不到一处造海的地方,只得又飞回老龙王身边。
老龙王劝他往远处飞,小儿子也不甘心就这样半途而废,于是,他又飞呀飞,最后飞到了大西北这块广阔的土地。
他来到这里,大显神通,汇集了108条河水,造出了一个西海来。
因为这个海是和东、南、北各海相抗衡的,所以面积非常大。
这个海就是现今的青海湖!“噢!原来是这样啊!”大家都开始窃窃私语。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的青海湖一日游就快结束了,大家玩儿的开心吗?我想是一定的啦!明天,还有更美的风景在等着我们。
希望各位养精蓄锐,我们明天再见!第二篇:青海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
简洁版青海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朋友们,离开了倒淌河,离开了文成公主的传说。
我们前方将要到达的是我们美丽富饶的青海湖。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若尔"。
对于青海湖的形成原因,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大约在两千多万年以前,如今的青藏高原是一片____大海。
后来,由于大陆板块挤压,地壳运动,海底渐渐向上隆起,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青藏高原。
而青海湖则是在地壳隆起过程中,断层陷落而形成的。
接下来呢,大家请看我们的正前方,那平嵌在皑皑的雪山和茫茫的草原之间,熠熠发光的宝镜,就是青海湖了。
青海湖面积____多平方公里,东西长____公里,南北宽____公里,湖水平均深度____米,湖面海拔____多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如今,青海湖已经成为青海省四大旅游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观光为主,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环湖旅游带。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青海湖的湖滨地区。
此处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青海省重要的牧业基地,丰美的牧草,肥沃的土地,养育着这里成群的牛羊。
每到夏秋季节,辽阔的草原像披上了一层碧绿的绒毯,各种野花五彩缤纷,将绿色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
四周大片整齐的农田麦浪翻滚,油菜花一片金黄,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芬芳。
湖面上碧波万倾,白色海鸥追逐着鱼帆在空中翱翔,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日出日落的景色更是充满着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四面环山,它的东面是我们刚刚走过的日月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北面是壮丽的大通山。
山水相辉映,构成了一副美丽动人的画卷。
青海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碧草连天,轻波万里,。
它还有一些独特的自然现象,如文开湖,武开湖。
所谓文开湖,就是指一种表现得比较安静的湖水解冻现象,而武开湖则表现得有如万马奔腾。
听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很想去见识一下呢昨天我从有关媒介那得到消息,说是过几天很可能会出现文开湖这一独特的景观。
青海旅游导游词(8篇)青海旅游导游词(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海旅游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青海旅游导游词1拥有4583平方千米面积的青海湖浩瀚神秘,是大自然赐予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清澈碧蓝的湖面上那微微泛动的波澜似乎在悄声述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
藏语叫做“错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
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
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
青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身背炒面绕大湖,跑垮好马累死鹿”。
青海湖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
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渺、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
夏秋季节,青海湖畔山清水秀,辽阔起伏的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数不尽的牛、羊、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
而寒冷的冬季到来时,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旅游胜地。
海心山又称龙驹岛,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
青海旅游导游词2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
格尔木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中部,辖区面积12.4万平公里,由两个互不相连的地理单元组成,市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蒙、回等民族的20多万人口,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青海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青海省,简称“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海导游词,欢迎参考阅读。
青海旅游景点导游词1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
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
北禅寺位于西宁市湟水北岸土楼山腰,俗称“北山寺”,又名土楼观,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建筑被称为“丝绸之路”南道的一颗明珠。
北山因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
“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
陡峭的山坡上布满人工开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称。
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内残存有壁画和藻井,从艺术风格上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
北山寺已经修葺,为道教寺观,有魁星楼、灵宫殿等建筑。
位于北山顶峰的宁寿塔是清代所建的5层密檐砖塔,为北山寺的组成部分。
北禅寺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
整个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
北禅寺历史悠久,寺内留存有魏晋时期的藻井图案及佛教艺术壁画,塑立各种佛尊神像。
北禅寺的古迹很多,有圣母殿、吕祖祠等。
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无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内曲经通幽,冷风袭身。
这些洞由栈桥曲廊连接,虚实相望,独具匠心,是一种罕见的建筑艺术。
青海海北川导游词·日月山导游词·黄河源导游词北禅寺内有栈道、小桥、游廊连接著名的“九窟十八洞”,远远望去,似一座长廊悬空在半山腰中,颇有山西悬空寺的风格。
现在九窟十八洞内还保留着塑像和古代壁画,被誉为“丝稠之路”南线古代文化的一颗明珠。
从北禅寺鸟瞰西宁市全景,别有一番情趣。
土楼山天然大佛在北禅寺侧旁,这座天然大佛高约百米,由红白岩石相间构成,经过风化,山峰似被大自然“雕塑”成为一尊大佛,故而得名。
青海旅游景点导游词2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
青海导游词5篇青海导游词5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
如果您来到青海,却不来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谓是人生之一大遗憾。
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经过近150公里的路程,我们就会到达美丽的青海湖。
这一路景点众多,依次有湟源峡、“茶马互市”故地丹噶尔古城、著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
或许您不禁要问,中国湖泊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气象万千,这座大西北的内陆湖,又何以称为中国最美呢?在大家亲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让我来为大家做个铺垫吧。
话说20xx年10月,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起并主办了评选“中国最美丽的地方”的活动,在此次由大众参与的评选活动中,青海湖在湖泊类中被评为中国最美丽五大湖之首。
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说:“青海湖有一种东方的气质,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的东西却很深广。
”青海湖的美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其一、青海湖的美首先在于她至高的地理位置、辽阔的湖面和那湛蓝美丽的湖水。
高是青海湖的一大特点,湖面海拔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1545m)还高,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湖泊。
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在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
青海湖的另一特点是大,它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据测算,青海湖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5公里,环湖一周长360多公里,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太湖(2425km2)的近两倍大,或者可以形象的说,她可以装得下4个香港。
考证青海湖的名字,我们就不得不说起她的主色调——蓝色。
青海湖古时候叫“西海”;藏语叫她“措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叫“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
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是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叫他“仙海”,从北魏时期才开始更名为青海。
青海省也是因此而得名。
其二,青海湖的美在于她有多处迷人的景观因为青海湖的大,所以可游览的景点众多,由此也形成了青海省的一大旅游区——环青海湖旅游区。
关于青海的导游词范文作为一名特地为游客供应优质效劳的导游人员, 通常须要用到导游词来协助讲解, 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 是提升讲解水平的重要工具。
怎样写导游词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青海的导游词范文, 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关于青海的导游词范文篇1“天下黄河贵德清。
”非亲眼所见, 我从来都没想过如此绿的水, 是黄河之水。
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中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可看出黄河水的宏伟磅礴气场。
可这与我所见的贵德黄河水迥然不同。
贵德的黄河水, 并不像电视中那样浑浊, 它澄澈见底。
虽无那般宏伟气场, 但也不缺乏神韵。
绿如翠玉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 闪着点点金光, 在微风的吹拂下, 泛着微微涟漪, 如正在翩翩起舞的姑娘的裙边一样。
真是美不胜收。
在配上远处的高山森林后, 好一幅漂亮的画卷。
自古描写黄河的诗句许多, 如李白的《将进酒》、《赠裴十四》;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王维的《使至塞上》等流传千古的美文佳句。
黄河的美。
成了古代文人墨客赞美的对象。
黄河到底为何如此澄澈优雅呢?黄河是青藏高原的冰川溶化的水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条河。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这儿发源, 她教诲了我们,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旧石器时代起, 中华民族的先民就在黄河的环绕里繁衍生息。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人们在黄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 不断提高实力, 开展农业、文明。
中华民族的历史诞生了。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 静脉是长城, 动脉是黄河……”关于青海的导游词范文篇2我的家乡在青海省贵德县, 这里气候宜人, 风景如画, 有诸多的名胜古迹, 素有青海的“小江南”和“高原梨都”“瓜果之乡”等美誉。
春天,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梨花、杏花、碧桃花, 还有刚吐出嫩芽的柳树似乎披上了绿色的节日盛装, 显得特别惹眼。
这时大多果树上已结满了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有的已经耐不住孤独争相开放, 你看那洁白的梨花堆如雪, 碧桃花红红似火, 唯有杏花最朴实。
介绍青海省的导游词介绍青海省的导游词(精选3篇)介绍青海省的导游词篇1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长约500米,宽约150米,栖息着十万余只各类候鸟,称誉为“鸟的世界,鸟的王国”。
青海湖位于西宁市以西100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的班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鸬鹚等十多种侯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秋天,它们又携儿带女飞回南方,国家对这类鸟资源非常重视,在岛上设有特地的爱护机构。
在鸟岛观光,交通便利,从西宁动身乘汽车沿青海湖南线经湟源县和日月山到黑马河镇往北64公里即抵鸟岛,沿青海湖北线,乘汽车经湟源县、海晏县到刚察县,再往西40公里也可到达鸟岛。
青海湖鸟岛。
它不仅以宽阔、明媚、舒适、宏伟、奇妙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很多科技工和观光扫瞄的人们。
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
青海湖鸟岛,是我国闻名的旅游圣地之一,它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约130公里处,是我国最大、海拔最高的咸水湖,面积约4583平方公里。
乘中巴出西宁西行,越过稀疏的村庄,沿着透迄、清亮东流的小溪,行进在绿色丛林点缀的山谷间的大路上。
不久,便看到像巨大的绿绒绒的地毯铺就般的一座座开阔的山漫草坂。
驱车爬高到达“日月山”,可见两侧山顶各有一幢亮丽的小亭阁,左为日亭,右为月亭。
相传文成公主由此进藏时,由于思念母亲,哀思地将陪嫁的镜子摔碎,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故建筑此日、月二亭。
登上日月山,远眺远处,更为开阔的绿色草坂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了绿色的海洋。
下了日月山,连续西行,偶有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地或几间藏民彩帐,房屋镶在绿色草坂之间,在山坡、屋前竖起的高杆上,五彩经幡随风漂动。
经幡又叫神幡,藏语曰“塔力俏”,意为“不停地飘动”,这些幡条是用蓝、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布条做的(有的幡条上还印有经文或神像),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大地和水。
藏民把经幡高悬在惹眼要位,任风吹拂,借助大自然的威力保佑人们消灾祈福、吉利如意。
五奇西宁
各位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大美青海,欢乐夏都——西宁市。我是
你们接下来的西宁两日游中的导游***,你们可以叫我小**。
翻开世界地图,在亚欧大陆的中南部,一块棕褐色彩的高地尤为引人注
目,那就是高亢海拔,辽阔面积,年轻历史和独特位置与一体的,具有“世界屋
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对此都耳熟能详,但对于青藏高原的门
户---西宁,却都不甚了解吧!中国汉字讲究同音异形,琪的同性异形字之一就是
神奇,奇特的“奇”,那今天呢,我就用五个“奇”,带您走入欢乐夏都--西宁。
西宁第一奇就奇在“气候奇特复杂”.西宁是青海省省会,寓意“西陲安宁”,
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青藏高原的门户,
“右通海藏,左引甘凉”,虽然是平地升天的第一步,但它的海拔已经达到2250
米,比东岳泰山顶峰还高出600多米。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
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18.9
摄氏度。也正是由于高海拔,西宁夏季日平均气温只有15--17度左右,素有“西
宁无夏日”之称,相对于内地火炉般的盛夏,这里的确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为此,
西宁市特意打出“中国夏都”品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西宁
的夏日更加迷人“夏都”的旅游品牌早已深入人心,旅游者更是络绎不绝。。此
外,由于西宁西北部有祁连山,日月山等天然屏障,冬季冷空气很难入侵,一月
平均气温约-10度,加之,暖气普及率相当高,使得滴水成冰的日子也成了暖冬。
用“夏无炎暑,冬无酷寒,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来形容西宁的气候在合适不过
了。西宁的气候不仅奇特,而且复杂。其实,西宁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高寒缺氧,
人烟稀少,常年冰封的不毛之地,它确实有亘古连绵的冰山雪峰,但它也有葱葱
郁郁的森林,深切低下的炎热河谷和温泉,加之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
的自然资源和绚丽多次的民俗风情,使得西宁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如果说西宁第一期归功于自然的鬼斧神工,那西宁第二奇就非人类奇迹莫
属。由于自然,历史,区位等因素,青藏高原的面积虽占全国总面积的25%,然
而人口却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青藏高原因此也一度被世界认为是“最不适宜
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然而,素有“中国最安静城市”之称的西宁市却最先打
破缄默,成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口破百万的城市。西宁作为古丝
绸之路青海道的重要枢纽,商业交往频繁,古羌人在此游牧生息的同时吸收了汉
族先进生产技术,开始定居农耕,并逐渐形成了以日月山为界的青海东部农业区,
加之,较青藏高原腹地更为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得西宁市人口密度居整个
青藏高原之首,2013末西宁市7665平方千米的土地却拥有222.87万人口,被联
合国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奇迹”,在这222.87万人口中,西宁将“和谐,包容,
多元”演绎的淋漓尽致,这里聚居的汉,藏,回,蒙,撒拉,满,土等37个少
数民族和谐共生,这里被世代信奉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道教交汇繁荣,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象。初到西宁,给人的印象是新兴城市,
其实不然,他是青藏高原上最最古老的城市,有着2100多年的历史,古称“‘西
平亭”,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南凉的都城唐蕃古道的咽喉,丝绸南路
的要道, 西海的锁钥,青藏高原通往中原的门户,河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
史上的西宁是一个人口和民族不断变迁的地区,而今日的西宁仍然是一个典型的
移民城市,漫步西宁街头,每一个异乡客都能听到熟悉的乡音,这里接纳了无数
的移民者和五湖四海的创业者,2013年末,移民人口达到100多万之多,这别
样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风情,在其他省份并不多见。
西宁第三奇,必属天路。地势险峻,高山连绵的地势造成青藏高原地区的交
通极其不便,解放前,青藏高原地区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正三月,雪封山,
四五六,泥没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腊,皮开拆”,极言其交通困。新中国
成立后,为了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西北边疆,在中国人
民解放军和广大民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条条公路通上了“世界屋脊”,青藏公路
是世界上首例在高寒冻土区全部铺设黑色等级路面的公路,被誉为“世界屋脊上
的苏伊士运河”,它像一条纽带连接着西宁和拉萨并于祖国西北相通,在青海西
宁经日月山,格尔木,越过昆仑山,横跨青南高原,经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直达
拉萨,全长2122公里,全线大多在海拔4000米以上,唐古拉山口更是高达海拔
5220米,在青藏铁路为通车以前,曾担负着80%的进藏物质和90%y一闪的出
藏物质的运输工作,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从此,高原人民结束了“茶贵如银,
盐贵似金”的苦难生活,满怀希望的称赞这条公路是通往首都北京的“金桥”,
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幸福大道”。如果你热爱公路漫游,那么可以让西南方的果
洛,玉树那漫无边际的草原来迎接你。他们想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又像波浪翻
滚的大海,覆盖所有生命,爱从高处俯瞰草原的鹰和岩羊,喜欢在开阔平地上急
速奔跑的藏羚羊和黄羊,迁徙时鱼贯而入的藏野驴,匆匆穿行其间的狼.......远处
炊烟袅袅,牧歌回荡,人世间的一切奇迹都在这里发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高
速发展,青藏高原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
1956千米,所经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
的高原铁路,其技术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在世界铁路史上实属罕见。它的建成
也创造了多项世界铁路建筑的新记录: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千米,
穿过连续多年的冻土带达550千米,海拔最高的唐古拉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
车站,海拔4905米火车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全长1866米的昆仑山
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隧道。曾经红极一时的歌曲《天路》,大家一定不陌生,
那是对青藏铁路的真实描述,“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哟,带我们走进人间天
堂.......”,青藏铁路自高原贯穿而过,它不仅改变了沿途人民的生活,也让更多的
人了解这片土地。青藏铁路沿线有一大批地貌景观,人文景观和民风民俗等优质
旅游资源,沿着这条世界顶级旅游风景线,你可以在列车上欣赏美丽的青海湖,
由中国死海之称的察尔汗盐湖,以及博大的昆仑雄姿,雪山,高海拔草原,丹霞
地貌和贫瘠的戈壁沙滩.......多变的地貌特征会让你着迷。
最近,有档名为“花儿与少年”的综艺节目很是红火,其实西宁也有花儿,
这是一种发源于青海,流行于青,甘,宁,新的山歌,被誉为“西北之魂”,这
也是西宁第四奇。原汁原味,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花儿不仅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
还是群众单调生活的调剂品,青年男女相爱的“红娘”,作为记性编唱的山歌型
情歌,花儿历来就有“三禁”之说,一是村子里不能唱,二是亲属间不能唱,三
是亲戚间不能唱。花儿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曲调高亢悠扬,句式不等,语言诙
谐生动,大胆“比”“兴”。青海又被誉为花儿和故乡和海洋,作为大众喜闻乐见
的民间口头文化形式,春暖花开之际,劳动人民无论是田间耕作,山野放牧,还
有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依山傍水,敞开歌喉,“不唱花儿心不甘”,
可以说“劳者能其歌,饥者能其事”,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好嗓
子,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的花儿会,大家穿戴一新,偕老扶幼,带着对大自然的憧
憬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四面八方相聚而来,男女老少随心所欲,自由发挥,
将心中的情感一泄而出,此时,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观众,你方唱罢我来接,
于是,山在唱,水在吟,漫山遍野,花香四溢,歌声飞扬,花儿会成了青海各族
人民的狂欢节。
西宁第五奇,奇在独一无二的城市魅力。作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科技,交通和通讯中心,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西宁获得了不少城
市殊荣,树立起独特的城市名片。西宁先后获得“世界旅游名城,全球避暑名城,
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中国十大最向往
的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
城市荣誉。如果你觉得这些所谓的荣耀都不足为奇的话,那“中国最幸福的城市”
这个殊荣会不会让您眼前一亮呢?没错,您没有听错,西宁曾被评为“全国最幸
福的城市”,没有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2013年青海省GDP总值为
2103亿元,远远落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很多人不解,闭塞落后的西北边陲靠
什么成为全国最幸福?但幸福一直都不是一个只靠经济来衡量一切的生硬的指
数,不是吗?这里的人民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洁净清新的,阳光灿烂,碧空如
洗,永远不必担忧厚重的雾霾和PM2.5,这里的孩子饮用的每一滴水都来自最纯
洁的三江源头,他们甚至不知PX为何物。雄伟辽阔的自然哺育了淳朴善良的青
海人民,而青海人民时时刻刻都对自然保存这一颗敬仰与谦卑的心,他们转湖,
转山,感恩自然的馈赠;;他们分季转场,保护草场草皮的再生长;他们拒绝有
毒工厂,保护了众多雪山,湖泊,森林和稀有动物;他们虔诚衷一信奉宗教和神
明,心明几净,感恩众生;他们选择休闲豁达的生活态度,偕老持幼,其乐融融;
他们头顶蓝天,脚踏清泉,站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不忘净化心灵!
有人说,如果拉萨是人们精神的人间圣地,香格里拉是人们梦想中的世外桃
源,那么西宁就是人,神,自然在源头交汇的一片净土。当然,我说的再好,也
不如大家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在接下来的西宁两日游中,***将带领大家走入西
宁的每一条古巷,每一宗庙宇,切身感受欢乐夏都的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