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一.概念

1.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得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发展,对与公众相关的无形资

产方面进行的传播和管理。

2.资产:组织控制的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财富

3.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关系形成

的信任,信息,组织文化,创新力,品牌综合印象)

4.公关意识:是组织认识到公众影响自身发展,自觉处理好与公众的各类事务和关系,

满足其需求,获得其理解支持,自觉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

5.伯内斯: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将公共关系付诸于实践与教育。著作有

《舆论的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其主要理论:投公众所好。他进行公共关系咨询,也策划过著名公共关系活动.

6.艾维·李:美国著名作者.“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实践:新闻代理,化解危机,创立职

业。主要思想:讲真话,坦诚。

7.巴伦姆:作为马戏团主,他承接新闻代理业务。夸张不实的宣传,“公众都是该死的”

策划愚弄公众。

8.扒粪运动:1903-1912年,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记者揭丑)

9.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的产物,有自己既定的奋斗目

标,组织离不开内部的管理分工与协作,有其特定的制度与文化,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机构。

10.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各方面的总印象,总体评价.

11.组织文化:组织共享的价值观,符号,意义,信仰,假设,期望的总和。

12.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务。

13.知名度: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

坏的社会指标,即组织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5.认可度:公众对组织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选择。

16.忠诚度:公众不仅认可,并且非常满意有很高的心理占位和偏爱.

17.公众:与组织直接或间接联系,正在或将会影响其形象塑造,目标实现等利益的特

定群体,个人。

18.目标公众:某项活动顺利实现所要进攻的重点。

19.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时间长,欺骗性)

20.移情效应:指“爱屋及乌”,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和事物

上来的现象.

2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

象.(某事物有A,便有B,实则无B)

22.流行心理: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内,对某种行为方式的遵从和追求使某

种行为方式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

23.社会刻板印象:对某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笼统,共同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判依

据。

24.舆论:舆论是公众在特定的时空里,交流会,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的表达基本一

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

25.抽样框: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自然特征的基础资料。

26.大数定律:在随机事件的大量重复出现中,往往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

27.平衡理论沟通原则:纽科姆人们之间相互吸引是基于他们对与双方共同相关的目

标具有相似的态度.相近性和交往都在A-B—X 模型中发挥着作用。因此,A-B—X 模型强调信息的发出者利用“相似性”的人际吸引为中介,通过沟通,与接受者产生认同,达到协调的目的。

28.SWOT:即态势分析,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

29.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发布有关组织信息,主

动召集媒体介绍答问,解释组织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

30.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的协议。

31.CIS:企业经营思想,管理行动,视觉标记符号的系统。

32.MI:理念识别系统关于质量,服务,技术设计,诚信,价值,文化,战略等思想。

33.BI:行为识别系统(对内:组织管理,教育对外: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文化活动,

产品研发,市场调查)

34.AI:视觉识别系统,被赋予了丰富意义的独特符号(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色,标准

字,象征图案,宣传口语,办公事务用品,产品包装)

35.危机事件:由于人为或非人为,使组织与公众的平衡被打破,声誉利益受损,公众

受损,组织必须面对处理的事件。

二.知识点

1.四步工作法:调查策划实施评估

2.卢梭社会契约论:1762年写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使物质的普遍联系的,永恒运

动的矛盾的世界,发对君权神授,主权在民思想。

a.政府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

制的。

b.放弃天然自由,获得契约自由.

3.福柯话语论:话语即权力(包括口头语言,书面文本,非语言形式)

4.贝塔朗菲系统论: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

物,连锁联动,相互依靠对方存在存活。

5.洛伦兹蝴蝶效应:美气象学家

a.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的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

锁反应.

b。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巨大差异.

c。坏的微小机制,不加以引导,调节,造成社会危害;好的正确引导,轰动,效应

6. 公共关系出现的时间,出处:美国铁路协会《1897年铁路文献年鉴》

7. 白云山制药厂公关部的设置时间:1984年9月

8. 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两大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和二战通过谈话,记者招会,

(领导与民众沟通,广播谈话方式,分析局势,解释政策,提出吁请,沟通人

心,凝聚力量战胜危机)

9.国际公关协会成立时间:1955年

10。上海公关协会成立:1986年

11。中国大陆第一部公关著作《塑造形象的艺术—公共关系学概论》 1986年出版。

12. 1987年,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

13。公关圣经:《有效公共关系》作者:卡特里普和森特《有效的公共关系》

14.组织形象是公众对组织的总印象,总评价,是组织行为,公众互动的结果。

15。勒庞:《乌合之众》群体心理:原始本能与宣泄,易轻信,受暗示,情绪化,不理智.

三.简述

1.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

日常工作,调研,分析,制发材料外:推广,维护活动内:协调处理,文化建

设活动,危机处理。

2.公共关系的特征,作用

特征:真,共赢,隐蔽,传播沟通,持续,满足需求

作用:监测管理,传播发展,协调纠正,强化收益

3.公关意识包括的方面

1.形象意识(塑造组织形象,维护良好形象)

2.公众意识(把自己看作是公众的产物,把公众看成是自己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

真诚感恩公众)

3.沟通意识(企业的活动或运行始终自觉的处于一种开放系统,动态反馈系统,

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姿态,适应变动的社会环境,并努力使环境适用于组织的生

存发炸)

4.服务意识(以实在行动获得公众信任)

5.责任意识(高度社会责任感,承担自己的社会意识)

6.合作意识(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的内部成员之间建立最佳的社会关系,人

际关系)

7.创新意识

8.战略意识(发展战略角度,现代视角,现代眼光,现代洞察力)

9.危机意识

4.格鲁尼格公共关系实践的四种模式:

1.新闻代理

2.公共信息

3.双向不平衡

4.双向平衡

5.古代类公共关系及其局限

1.古代中国

a.商朝盘庚迁殷

b.西周采诗

c.春秋采诗子产(系列改革,将刑书公之于众,利用合法)

d.战国商鞅徙木赏金焚券市义(齐国孟尝君,冯谖)

e.汉张骞出使西域

f.唐魏征(谏官)

g.明郑和下西洋

2.古代外国

a.古伊拉克种庄稼

b.古印度间谍

c.古希腊选举演说

d.古罗马凯撒

e.古英格兰教会,艺术家等

局限:1。古代公共关系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大多数是通过不自觉地方式表现出来。同时、缺乏明确目的性.

2.具有依附性,政治性,和鲜明的功利色彩。现代公共关系是一种专门的管理职能。

一种社会职业,而古代公共关系则依附于其他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没有明确职能,

更没有专职的从业人员.同时,政治集团为了各自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种种方

法与民众沟通,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功利色彩。

6.系统的组成以及特性

1.组成:a。部分,要素和变量

b.属性(特质或特性)

c。部分之间具有内部关系

d.环境

2. 特性:a.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b.等级制

c.自我调节和控制

d.与环境相互作用

e.平衡

f。变化和适应性

g。等同终结

7。组织运行环境的构成:

1.组织内部环境(组织各个部分要素人资产)

2.外部环境 a.公众环境:政府管理性投资性媒体消费者竞争者社区服

务者公众合作者公众

b。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

c。自然环境:所在地区的地形,地理,气候等特点水和空气质量植

被面积天然景观

8. 组织形象构成方面

a.组织形象定位:组织形象在公众心智中的特定位置

b。组织所处类别 :排序,形容词

c.关系程度 :组织和公众的联系程度和状况

d.舆论指向: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意见指向

e.知名度 : 被知晓,了解,名气大小

f.美誉度

G。认可度

H.忠诚度

9。良好的组织的形象的作用

a.立足 b。发展 c.效益

10.目标公众的界定法

a.地理 b。人口统计 c.生活方式 d。影响力 e。成员资格

11。公众的纵向分类

非观众潜在观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12.公众横向分类

内部公众:政府等管理性公众消费者投资者媒体公众社区公众竞争者公众合作性公众(合作研发机构)服务型公众

13.公众的其他分类

a.重要影响程度:首要,次要

b.稳定程度:稳定周期临时

c.对组织态度:顺意逆意边缘

d.按组织需求和价值取向受欢迎不受欢迎被追求

14.流言传播法则(奥尔伯特波朗特曼)

R(流言的强度和流布量)=I(流言主题重要度)*A(主题暧昧度)

15.公众权利

监督权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权反论权隐私权

16.调查特点

a.目的针对性: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范围对象

b.方法多:记录分析

c.谋划,策划,细致设计问题

17.调查方案的主题内容

1.调查目的,具体写出

2.调查对象

3.调查方式,方法

4.时间,期限,地点

5.分析方法(手工/计算机软件)

6.组织工作(分工,进度)

7.费用结算

8.问卷或思路安排

9.应变措施和备用方案

18.调查报告的主要结构,内容

1.标题(对象,范围,内容)—--公文式提问式双行式

2.前言 a。时间 b。地点 c.范围 d。目的e。对象 f。数量 g.结果

3.主体:a。小标题 b。纵式结构,按照逻辑顺序梳理调查所得

4.结尾,结论

19.调查报告的特点

1.客观用数据,调查所得的材料写作,而不是我觉得,我认为

2.叙述说明为主适当议论,描写抒情更少点面材料结合

3.对图表反映的内容含义等作出文字分析解释

18.事件与活动媒介的特点

高关注度传播力强参与人数多

19.公关有效传播的要素

a.信源可信,氛围良好

b.方案适合

c.内容与双方价值体系一致

d.表达简单清晰

e。传播过程连续一致,又有变化

F.媒介适合

g.受众能接受

20.公关传播与沟通的几个原则

a.讲真实,亲切

b。讲创意

c。讲参与互动交流

d。讲满足要求

21.影响公关传播与沟通的因素

a.利益文化心理环境技术

b.传者(观念编码)

c.接受信息者:对营销人员因价值观心理等选择性接触,信息变形等

22.公关活动策划特点:

a.针对性(知名度小的问题某个社会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美誉度问题)

b.整合假借性(某组织设计一个活动与公众关联或让其参与,增进感情,推广

自己,公益助人)

c.创造性

d.诚信性,多赢性

23.公关活动策划基本规律

1.结合公众关心的慈善,公益,热点,企业问题,突出责任和伦理感(建设维系

性,公益热点等,企业问题,突出责任和伦理感)

2.结合行业历史,行业文化,其他艺术等,突出特色

3.结合心理需求,突出沟通与满足

4.结合创意,突出吸引力

5.结合资源整合,突出共赢

6.结合经济实力,突出预算节省

7.结合具体细节,突出可行,实现目标

24.专题策划几种样式

展会,展台,庆典,赞助,开放参观

25.企业赞助领域

体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医疗新闻出版福利慈善国防壮举探险重大节日26.公关活动的经费,预算项目

1.场地租借费

2.场地布置费

3。用品礼品费

4.乐队礼仪演员保安费

5.传播费

6.交通运输费

7.餐饮招待费

8.劳务费

9.机动费

10。专业公司承办服务费用税金

27。公关活动策划书背景分析写作内容与方面

背景分析:开展活动的针对性,迫切必要性,目的,意义,SWOT

写作内容与方面:1。标题

2.开展活动的背景分析(现状问题),活动目标

3。主题口号

4.目标公众

5.组织参与机构

6.每个活动的具体方案:目的,时间,地点,内容,效果预测

7。实施计划:措施,传播,场地布置

8。进度以及推进,人员分工

9。经费预算

28.公关活动策划的程序

1。调查、确定问题本质

2。据问题定目标

3.定目标公众

4.针对目标公众设计活动和主题

5.根据目标公众选媒介

6。定活动:时、地、内容(可行、经济)

7。预算

8。审定以上方案内容

9.形成策划书

29。公关活动方案目的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1。目的要统摄活动内容

2。活动内容是要实现目的

30.公关活动主题口号提炼方法

特点(色)、效果,吸引、统摄、简练

例子:护舒宝透气丝薄款新上市“透气保护,时尚潮流”

潘婷润发精华素推广“潘婷——爱上你的秀发”

宝洁沙宣推广“我们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

中国移动通信推广“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

31.公关活动策划前调查的作用

1.调研是公关人员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组织公关状况及问题的主要渠道和基本方

2.他能够为公关人员发现问题,寻找目标,确定工作对象,进行策划创意等提供

第一手资料,为保证公关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3.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关人员接近,了解和熟悉公众的过程。一次成功的调研

活动本身也就是颇具影响的公关活动,同样有利于扩大组织的影响,缩小组织与观众的距离,赢得公众的好感。

4.通过经常性的调研,公关人员才能真正具有信息上的优势,有资格当好组织的参

谋和情报人员,为组织的各项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咨询,发挥自己在决策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32.公关活动策划的目的(案例:全聚德)

发扬全而无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的企业精神,弘扬全聚德民族品牌,树立全

德老字号的崭新形象,以店庆造市场,以文化兴市场。强化全聚德烤鸭美食精品意识,丰富全聚德企业文化内涵,激励全聚德集团的全体员工以百倍的信心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33.公关活动实施的特点

1.动态变化性

2.创造性

3.影响广泛性

34.公关活动不同阶段的评估标准

前(准备):背景材料、内容、信息表现

中(实施):信息发送量、媒介采用量、接收量

后(效果):了解、改变、参与行动的数量,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社会影响

35.全聚德周年活动的评估报告要点

36.新闻发布会特点

1。有重大新闻告知

2。明确的主题

3。正式、规格高

4。互动

5.集中、影响力强

6.花费高、手续

37. 新闻发布会策划方案要点:

时间

地点

内容

出席人员

流程

实施计划、会场布置

分工、进度、预算

配发的资料

37.新闻发布会活动的理论依据

议程设置

拟剧论(戈夫曼)

流言传播法则(美:奥尔伯特、波斯特曼)

38.邀请函写法

尊敬的×××:

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广电总局、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于××××年×月×日至××日在北京举行.为了扩大文艺会演的影

响,组委会定于××××年××月×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家民委机关

二层多功能厅召开“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新闻发布会”,请四家主办方

领导介绍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敬请出席!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组委会办公室(章) ****年**月**日

38.新闻发布会准备资料:

①主持人发言人介绍

②流程

③新闻通稿

④演讲稿

⑤公司宣传册

⑥产品说明资料

⑦有关图片

⑧企业新闻负责人名片

⑨空白信笺、笔

⑩纪念品

39.游说的本质:说服

40.说服理论的要点:

态度、信任感

利害

时机

细节

体态

41.游说适应的场合

1.争取管理者给予政策立法支持

2.资金贷款

3.舆论

4.争取管理者给予业务职业岗位支持

42.阿尔培特公式

55%体态语 + 38%声音 + 7%词语 = 言语传播

43.稿子字数与时间相匹配关系

44.合同正文包括的方面

1。标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2。数量和质量要求。

3。价款或报酬.

4.履行合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5。违约责任。

6。不可抗力。

7.解决争议的方法。

46. 合同与协议的关系

1.合同常用于经济生活方面,协议用于文化科技经济方面

2。合同较为详细协议粗略,简单概括,原则纲要

3。合同严谨正式协议是签合同前作合同用,作为补充

4。合同短,协议长

47.组织自办报刊,网站(或公众号)考虑的方面,如何办好?

考虑方面:1.目的:宣传自身

2。投入的资金、人力

3。定位

4。栏目设置、内容侧重、风格趋向、图片视频等的多少

报刊:赠阅量、出版周期

网站:推送量、更新间隔广告投放问题

如何办好:

1.目的明确,搞对,定位不夸大

2.自我展示+公众视角+信息真实

3.行业组织特色:细化话题

4.优秀的策划者,撰稿人,设计者

48.CIS设计的时机

1.自身 2。竞争者 3.消费者 4。环境等信息

49.设计CIS方法

调查,自身,竞争者,消费者,环境等的信息

MI:据行业、自身目标特点、定位定.

讲差异有特色忌大空忌雷同

BI:将抽象的理念分解、落实、具体可操作

VI: 独特、易识别、易传播

50.危机发生的特点,后果

特点:突发紧迫性连锁破坏性普遍频发性传播快舆论广泛关注性未来不定后果: 声誉,压力,恐慌,信任,形象,经济损失,品牌消失,关系恶化,秩序混乱,暴力死亡,法律追究,浴火重生,继续经营下去

51.危机公关的原则,程序

1.原则:a.真诚真实的态度

b.公众利益至上

c.维护企业声誉

d.快速反应止损

e.主动积极,人道主义

2. 程序:a.调查相关

b。拿出方案对策

c。实施

d。总结

52。危机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公众做法

1。内部员工公众:沟通,书面承诺保护利益统一指挥统一口径

抢救善后安抚奖罚通告

2.受害者公众:调查担责道歉安慰不争辩处理补偿标准专人实施

3.对消费者公众:接待代表收回赔偿媒体公布处理、预防信息

4.对新闻界公众:口径、慎重、长远公众立场专人、专门机构、主动提供

不说无可奉告,不便发表说明理由歉意广告更正

5.对上级主管公众:及时,定期汇报总结报告(解决方法,预防措施)

6.对社区公众:登门广告道歉赔偿

52.危机公关主要办法:

(恢复平衡与信任需要时间;理念价值意义调整或再造重视公众动态平衡)

53.案例分析方法

1.读懂案例

2.找出案例中几点成功做法

3.分析结合案例细节要点,相关公关原理

54.礼仪的本质原则

本质:尊重有无修养的表现人际交往的必备条件

原则:1、顺应(敬称、守时、音调适合、反馈,尊重不同意见预约、保密……)

2、真诚

3、适度

4、自律

55。公关部,公关协会,公关公司的特点

公关部:晓内易协调高效本低主观

公关协会:专业、非官方、非营利群众社团组织

公关公司:旁观、客观技术全面、专业灵活、适应性强成本高

56.日常礼仪要点:

(一)介绍自己(得体、有分寸、谦和、自信)

(二)介绍他人(顺序,表情,话题和数量,忌敏感问题)

(三)名片使用(初见)

(四)交谈、交往(交往:尊重对方、多自律,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一些事情不应当做理所应当.顾忌别人,也为他人着想,尊老爱幼、尊师、尊长,讲究教养。)(五)体姿、表情

(六)仪容服饰

(七)宴请

(八)迎送

(九)乘车

(十)馈赠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和理论分析研究公共关系的必要性.

结合实际分析组织与公众相互依存的关系。

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的原因分析。

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形象构成以及塑造的作用。

结合实际论述公关传播与新闻传播、广告传播的区别。

论述中美史克康泰克危机事件的启示

组织自办报刊、网站(或公众号)考虑的方面.如何办好。

举例论述分析CIS具体包括的方面,及如何认识CIS的作用.

公共关系学考点整理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运用传播手段实现与公众之 间的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一种管理活动。即:公共关系学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 学和艺术。 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信用原则 (1)制定公共关系计划必须依据事实; (2)塑造组织的社会形象必须依靠事实; (3)公共关系的信息传递必须尊重事实。 (二)平等互利原则 (1)尊重对方,处事公正; (2)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三)服务社会原则 (1)注重社会效益; (2)投身社会服务; (3)接受社会监督。 (四)科学指导原则 (1)以科学的方法对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作定量研究; (2)以社会科学的先进理论为指导,对公共关系作定性研究。 3.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一)收集信息的职能;

(二)协调关系的职能; (三)宣传的职能; (四)咨询建议的职能; (五)提供服务。 4.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学科和职业,最早产生于美国。 5.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起源与发展 •巴纳姆时期 •艾维.李时期 •爱德华.伯内斯时期 6. 公共关系学与庸俗关系学的区别 (1)二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公共关系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应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需要和社会民主化建设的需要而产生;而庸俗关系学是封闭、落后的封建经济的产物,庸俗关系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物资供应不充分、个体或组织的信息较闭塞、集权政治所带来的权利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 (2)二者的目的不同 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是企业、组织与社会公众相一致的利益,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谋求组织的发展;而庸俗关系学则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投机钻营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3)二者运用的手段和活动方式不同 公共关系学是以诚恳的态度,求实的精神,通过大众传播和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 (一) 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 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 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 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

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 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 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 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 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任何个人,公司企业都需要对自己做好公关工作,推销自己和产品等才能更好的在业界生存更好,在开放的环境下,封闭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可能取得成功 c.公关活动可以整合资源,为产品做一系列持久有效的包装宣传,让消费者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该产品,同时,也可以宣传公司形象,让好的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了解,如果少了公关工作可能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4、公关与庸俗关系的对比?何为庸俗关系? 异:产生基础:前者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力水平高,物质产品丰富等观点主张:前者以诚相待,互利互惠;后者以我为主 运用手段:前者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后者私下交易 利益获得者:前者是社会组织;后者是自我 社会效益:前者有利于;后者不利于 庸俗关系:是一种非正常的,不健康的,庸俗化的人际关系,它以损公肥私,侵占他人利益及危害社会利益为特征,是一种赤裸裸的私利关系。 5、公关的重要意义?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2.公共关系的目的;总是针对其特定的公共关系状态来进行的,同时以形成,维持或改变某特定的公共 关系状态为目的。公共关系的本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沟通管理。 3.公共关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 ?一、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简史 ?(一)萌芽时期(1750年以前) ?(二)产生时期(1750—1924年) 政治公关—新闻代理—职业化—学科化 代表人物:费尼斯·巴纳姆(公众受愚弄思想)、艾维·李(确立“说真话”的原则)、爱德华·伯尼斯(投其所好) (三)发展时期(1924年以后) 代表人物:卡特利普和森特(双向对称式传播模式) 4 .公共关系得要素,功能和原则 要素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具有权威性;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手段和媒介,具有效能性。 功能一、公共关系的信息职能(采集信息,监测环境)案例:一张照片背后的巨额利润 二、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职能(咨询建议,参与决策)案例:"芭蕾"珍珠霜的制胜法宝 三、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职能(协调关系,联络感情)案例: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到大亚湾危机 四. 公共关系的市场、效益职能案例:北京长城饭店的高招--公共关系的促进销售职能 原则一、公众性原则(公共关系最基本原则)重点案例 a 注重公众利益是现代经营理念。组织在所有决策和行动上,都应以公众利益为前提,要带 着真诚合作的态度,努力寻求组织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一致。b注重公众利益是社会主 义生产的目的和要求。从公众利益出发,企业以履行职责如下:1)完成组织的基本任 2)对组织政策和行为引起的社会问题关切3)对组织政策和行为无关的社会问题关切 c是否注重公众利益由公众评价。1)公关人员把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给组织决 策者,参与组织决策过程,以保证组织政策和行为有利于公众利益2)把组织的政策 和行为向公众进行宣传和解释,帮助公众分析组织政策和行为与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一 致性,以取得公众地理解和支持。 二、事实性原则(客观,真实,全面,公正)重点案例 事实性原则包括A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基础。B客观,真实,全面,公正的传播信 息 a 调查研究1)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2)调查研究是公关活动的首要程序, 调查研究,把握事实是一切公关活动的起点b据实报告1)是实现组织力的需求2) 是尊重公众利益的表现3)是公关实践健康发展的条件发展公关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 极影响,使社会公众正视公关,公关人员在职业道德上就应当正视事实,讲求公开性和据 实报告,从而使公关实践得以健康发展。 三、科学性原则 5.公共关系部的设置 一、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 (一)组织内设置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必要性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是社会组织有计划的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与其相关公众开展的各种活动,是社会组织在其运行中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谋求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管理职能。 2、内涵:状态:客观存在——静态 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活动——动态 公共关系:组织机构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去改造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以达到组织自身顺利发展的目的。 公关活动是达成良好状态的手段,而公共状态是公关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3、构成:社会组织、公众、传播媒介 主体、客体、信息(传媒)、目标 4、特征: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目标是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5、研究内容:基本概念与涵义;产生与发展历史;行为主体及功能;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媒介;管理程序;实务活动;职业道德等 6、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奠基人 拿来主义时期:80S初-1986年: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国际公关公司; 抢登中国市场; 自主发展时期:1986-1993年:行业协会辈出;出版物丰硕;培训活跃;理论实践结合; 国内外交流 成熟发展时期:1993年至今:渗透各行各业;职业公关公司;公关教育立体化; 政府公关发展 7、未来公共关系发展趋势:职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主体的多元化;理论研究日趋成熟,科学化、系统化;民族化和公关意识的普及化;责任化趋势加强;公关教育逐渐加强、逐步完善 8、职能:指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个人与整体社会所担负的职责与所发挥的功能 收集信息、咨询建议、沟通协调、教育引导、塑造形象 9、原则(公关人员处理公关事务的活动准则) ①事求是原则②互惠互利原则③双向沟通原则 ④全员PR原则⑤长期坚持原则⑥开拓创新原则 10、类型:依据业务内容分类: 宣传型:利用各种宣传媒介、方式宣传自己提升知名度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 交际型:不借助媒介,人际交往中开展公关建立感情,建立良好关系 服务型:依靠提供各种服务,依靠本身实际行动,不靠宣传靠服务 社会型:举办各种社会性、公益性、赞助性活动开展公关活动如纪念会、庆祝典礼 征询型:采集信息、舆论调查、民意测验等,双向沟通,组织决策,公众印象 依据行为方式分类: 建设型:组织为开创新局面,使公众产生新感觉、新兴趣,开创阶段或新产品推出 维系型:组织在稳定发展时期,用来巩固良好形象,公众良好印象的保持 防御型:潜在危机时防止公共关系失调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名词解释 1、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侧重于“质”的评价,即组织的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4、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5、组织实际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6、组织形象是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7、“把关人” (gate keeper)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8、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同其他人的商品(或服务)相区别而使用的一种具有显著性特征的标记。商标一般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经国家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注册商标具有排他性、独占性、唯一性等特点,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商标设计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方向通过特殊的图形固定下来,使人们在看到商标的同时,自然的产生联想,从而对企业产生认同。商标与企业的经营紧密相关,商标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广告宣传、文化建设、对外交流必不可少的元素,它随着企业的成长,其价值也不断增长,曾有人断言:"即使一把火把可口可乐的所有资产烧光,可口可乐凭着其商标,就能重新起来"。 9、一元化品牌战略就是指整个企业包括各业务机构及其产品标志都采取一个名称的战略。优点:结构单一、职工忠诚度高、企业凝聚力强;情报、形象传播经济;企业识别性强;新产品易推出。缺点:企业形象风险性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产品在性能、价格、品质、档次上差距太大的话,容易模糊产品形象。 10、多元化品牌战略是指那些以一个核心机构或拳头产品的品牌作为整个企业的的名称,并以其为基础发展其他相对独立的事业机构或独立品牌的产品战略。 CIS是组织、企业将其理念、行为、视觉、听觉形象及一切可感受形象实行的统一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体系。CIS是公众辨别与评价企业的依据,是企业在经营与竞争中赢得公众认同的有效手段。 11、意见领袖又称“舆论指导者”,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即“消息灵通人士”,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即“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简答题 1:内部公关的意义 2:库尔特.卢因的把关人理论 库尔特.卢因(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从研究中可以得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群体的规范可以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的行为。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卢因对传播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提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概念 1.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获得公众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发展,对与公众相关的无形资 产方面进行的传播和管理。 2.资产:组织控制的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财富 3.无形资产:无实物形态,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知识产权,制度管理,关系形成的信任,信 息,组织文化,创新力,品牌综合印象) 4.公关意识:是组织认识到公众影响自身发展,自觉处理好与公众的各类事务和关系, 满足其需求,获得其理解支持,自觉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的意识。 5.伯内斯:出生于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将公共关系付诸于实践与教育。著作有《舆论的 形成》《公共关系学》《舆论》,其主要理论:投公众所好。他进行公共关系咨 询,也策划过著名公共关系活动。 6.艾维?李:美国著名作者。“现代公共关系之父”实践:新闻代理,化解危机,创 立职业。主要思想:讲真话,坦诚。 7.巴伦姆:作为马戏团主,他承接新闻代理业务。夸张不实的宣传,“公众都是该死 的”策划愚弄公众。 8.扒粪运动:1903-1912年,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丑闻的文章(记者揭丑) 9.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的产物,有自己既定的奋斗目标,组织 离不开内部的管理分工与协作,有其特定的制度与文化,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社会机构。 10.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各方面的总印象,总体评价。 11.组织文化:组织共享的价值观,符号,意义,信仰,假设,期望的总和。 12.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务。 13.知名度:知名度是表示一个组织被公众知道,了解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即是评价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4.美誉度: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 坏的社会指标,即组织社会影响的美丑好坏。 15.认可度:公众对组织观念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选择。 16.忠诚度:公众不仅认可,并且非常满意有很高的心理占位和偏爱。 17.公众:与组织直接或间接联系,正在或将会影响其形象塑造,目标实现等利益的特 定群体,个人。 18.目标公众:某项活动顺利实现所要进攻的重点。 19.首因效应: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 (时间长,欺骗性) 20.移情效应:指“爱屋及乌”,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和事物上来的现 象。 21.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某 事物有A,便有B,实则无B) 22.流行心理: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内,对某种行为方式的遵从和追求使某 种行为方式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 23.社会刻板印象:对某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笼统,共同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判依据。 24.舆论:舆论是公众在特定的时空里,交流会,对特定的公共事务公开的表达基本一 致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总和。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艾维·李的作用与奉献,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⑵公共关系的产生〔伯内斯时期〕 爱德华·伯内斯,1891 1923年,伯内斯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关系学课程,同年发表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经典著作?舆论之凝结?。“公共关系咨询〞的作用: ① 是为商业界和产业界提供政策建设、使之实行合理化的社会行为; ② 是通过宣传上述政策和行为,赢得公众的好感和支持。 1952 伯内斯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是“投公众所好〞。 3. 20世纪50年代,斯科特·卡特利普与阿伦·森特合著了?有效的公共关系?,创造了公共关系中利益双向均等、信息双向沟通的“双向对称〞模式。 他们认为:“〞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20 1. 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开展的社会政治条件。 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专制、专制、世袭,“民怕官〞。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特点:变专制为民主、变专制为共和制、变世袭为民选,“官怕民〞。 2. 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的开展,分工越细寻求合作的愿望就越强;〔2〕商品经济的高度开展。 3. 公共关系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 〔一〕组织是劳动分工和社会需要的产物。〔二〕组织的目标性质。 〔三〕组织必须与环境进行整合管理、分工与协作。 〔五〕组织的生存、开展都是通过竞争实现的。 国外划分: ● 1.正式组织 2.非正式组织 ●按组织的社会功能: 1.产业组织 2.整合组织 3.政治组织 ●按组织获利和利益分配方式: 1.互利性组织 2.赢利性组织 3.效劳性组织 4.公益性组织 ●按组织主要的管理手段、机制: 1.强制性组织 2.功利性组织 3.标准性组织 我国根据组织的性质与社会角色将社会组织分成五类: 1.经济组织 2.政治组织 3.文教科卫组织 4.群众组织 5.宗教组织 组织环境是由影响和制约组织生存、开展的诸多因素构成的大系统。 按照组织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将它们区分为组织的和外部环境两大类。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第一讲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的5个基本要点 主体-组织、客体-公众、手段-媒介、目的-形象、本质-沟通 2.公共关系的定义 是社会组织在运行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为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的了解、信任和合作,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进行的活动。 二、公共关系学 1.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2.公共关系学的内容理论和实务两部分。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 三.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应从我做起 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 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 第二讲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一、公共关系的产生 1.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1)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取代专制制度(2)经济条件: 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3)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4)物质技术: 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2.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 ⑪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原因 美国完备的政治体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⑫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过程 报刊宣传运动(便士报运动) 巴纳姆神话扒粪运动(揭丑运动) 二、公共关系的发展 1.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化阶段 创办:1904年的宣传顾问事务所-派克和李公司理念:“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信条:凡是有益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益于企业和组织。 2. 爱德华·伯奈斯--公共关系科学化阶段 第一本书:1923年《舆论之凝结》。 课程:1923年在纽约大学开设课程。教材:1952年编教材《公共关系学》信条:“投公众所好”、“企业必须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 3.斯科特·卡特李普 创造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模式。 1952年,他与人合著《有效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这本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第三讲公共关系的职能 一、沟通信息 1.信息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 (1)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消息的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2)公共关系信息:是指组织生存所面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情况。 (3)公共关系信息的功能:组织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 通过本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并掌握一些重要概念;培养较好的公关意识,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公共关系现象和公关案例;了解公关实践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第一章公关是什么 1. Public Relations (PR) 2. 关于公关定义的各种表述: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格鲁尼格 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米勒 公共关系是由为达到与相互理解有关的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有计划的沟通联络所组成的,这种沟通联络处于组织与公众之间,既是向内的,也是向外的。——詹夫金斯 公共关系的开展应该试图在顾客、供应商和政府官员的心中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福特 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职能,它建立并维护一个组织和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卡特里普 公共关系是组织-公众-环境系统的关系生态管理。具体说,就是社会组织运用调查研究和对话传播等手段,营造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公益性和公共舆论性的关系生态,以确保组织利益和公共政策的和谐。——陈先红 3. 共同元素:组织、公众、管理、沟通、传播、关系。 4. 公共关系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开展的关系管理。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 要点: ?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由于便士报的兴起,以马戏团老板巴纳姆为代表,信奉“公众要被愚弄”的主 张,激起了新闻界的“清垃圾运动”,由此成为现代公共关系的导火索。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他提出“公众要被告知”的宣传主张,提出“原则宣言”、“说 真话”、“公共关系动力来自最高层”等思想,被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爱德华·伯纳斯是现代公共关系学之父,是第一个理论家兼实践家,发展“投公众所好”的思想。卡 特利普和格鲁尼格对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导入期;90年代即实践期; 2000年以后的快速增长期。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又称公关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和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达到共同目标的学科。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关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本文将介绍公共关系学的几个核心知识点。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和目标 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活动,旨在塑造组织的形象、提升组织的声誉、维护组织的利益。公共关系的目标包括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 1. 目标受众分析:公共关系工作需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因此必须对目标受众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其需求和心理特点。 2. 沟通与传播:公共关系借助各种传播渠道,包括媒体、社交媒体等,传递组织的信息和价值观,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和理解。 3. 危机管理:公共关系工作者需要具备危机管理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对突发事件做出应对,减少负面影响,并积极主动地与公众沟通,维护组织的声誉。

4. 建立关系与合作:公共关系的核心在于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合作, 与公众保持积极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建立信任与共识。 三、公共关系的职业发展与实践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对应着一系列的职业发展和实践机会。公共关系从业者可以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共关系咨询公司等机构 从事公关策划、媒体管理、危机管理、公众参与等工作。同时,公共 关系的实践也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沟通、组织、策划等能力。 四、公共关系与社会发展 公共关系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增强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认同 感和信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关系可以推动社会公众更好地 了解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结语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际和组织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沟通。通过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定义、目标、原理和方法,我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 公共关系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起着 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公 共关系学的知识点,并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中。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 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仅是 企业和政府机构的专业领域,也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 将介绍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公 共关系学。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与意义 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与传播信息的策略性活动,旨在通过有效地交 流与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双方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公共关系既 涉及到内部员工的沟通,也包括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如消费者、媒体、政府机构等。公共关系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维护积极的形象来 塑造组织的公众形象,实现组织的目标。 公共关系的意义在于塑造组织的形象和声誉,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 竞争力。通过建立稳固和互信的关系,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潜在的危 机和挑战,增强公众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公共关系也是组织与外界 互动的桥梁,帮助组织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满足其利益。 二、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 1. 双向对话:公共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而是强调与公众的双 向对话。组织需要倾听公众的声音,关注公众的需求和关切,通过对 话建立互信和合作。

2. 资源整合:公共关系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务等,以推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3. 策略规划:公共关系需要有明确的策略规划,根据组织的目标和 公众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沟通计划和行动方案。 4. 社会责任:公共关系的实践必须遵循道德和伦理原则,注重社会 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回应公众的关切和期望。 三、公共关系的实践技巧 1. 媒体关系: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 织需要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及时回应媒体的报道和舆论,传播积极 正面的信息。 2. 社交媒体运营:社交媒体如今成为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传播信息,解决问题, 提高形象和声誉。 3. 危机管理:危机是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挑战,公共关系的重要 性在危机中尤为显著。组织需要及时应对和解决危机,通过有效的危 机管理策略保护声誉和信任。 4.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共关系学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与合作。组 织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赢。 四、公共关系的成功案例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公共关系理论、技能和策略,通过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实现组织的目标。以下是《公共关系学》的知识点梳理。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3.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 1.传播学理论:源-媒介-受众模型、传播效能模型等 2.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3.公共关系学经典理论:格里高利的三足鼎立、双赢理论等 4.公共关系评估理论:AMEC评估框架、ROI评估模型等 三、公共关系的对象与关系 1.组织与内部公众关系: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等 2.组织与外部公众关系: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客户关系等 3.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股东关系、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等 四、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透明度、公正性等

2.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方法:媒体关系、社交媒体管理、危机公关等 3.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与战略:定位策略、印象管理等 五、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分析 1.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新闻发布会、赞助活动等 2.公共关系案例分析:企业危机管理、社会责任活动等 六、公共关系的伦理与职业道德 1.公共关系从业者的伦理规范:诚信原则、保密原则等 2.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慈善公益活动、可持续发展等 七、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1.数字化与智能化: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等 2.全球化与多元化:跨国公共关系、跨文化沟通等 以上是《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知识点梳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培养公共关系管理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公共关系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00182)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管理和行为准则。 公共关系具有的五个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公共关系相关概念: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传播——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态度; 形象——组织在公众中的认知和评价; 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人群关系——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时间——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亚力士多德《修辞学》 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制造假新闻“清垃圾运动” 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科学化《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公共关系思想重要特点是“投公众所好”主张 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交际、宣传与新闻、广告、营销推广、公共事务、游说、开发、论题处理、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 公共关系辅助决策功能的主要表现: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评价决策效果;

公共关系学要点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 1.公共关系的定义:指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 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还 有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和社会观念 3.公共关系观念:指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 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5.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6.公众的分类: 根据公众和组织的所属关系分:内部和外部公众、 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分: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7.公共关系的中介—传播: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和传递新闻,事 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换和分享。 8.传播的要素:信源(传播者,传者即信息的制造者),信宿(信息的接收者),信息 符号,信息退通道 传播的活动过程: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传播学研究的先驱H。 拉斯韦尔,集研究之大成,于1948年提出看著名的拉斯韦尔要素,即五w要素的 理论。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反应如何 9.宣传:是指社会组织有意识的把某种观念,意识,态度和情绪,以及风俗,信仰传 播于社会的努力,是一种有意控制社会心理的活动。区别: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方 式也不同。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联系,共同的产生条件,共同的指导思想(用户第 一,社会效益第一),相似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市场营销把公共关系作为 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范围不同,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社会组织主要通过自身形象设计、双向信息传播和广泛的社会交往,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达成和谐的交往状态,为自身事业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环境,实现组织既定目标。 是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1.特征与风格(内在、外在)2•知名度与美誉度3•组织形象定位 1.组织形象的主客观两重性 2.组织形象的多维性 3.组织形象的相对性 4.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学科包括:1•公共关系理论2•公共关系实务3•公共关系发展史 学科性质:以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边缘、新兴的应用学科。 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传播(公共关系的手段)、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 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或团体。 1.互利性2•营利性(经济组织)3•服务性4•公益性组织 是指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分享与双向沟通的过程。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传播双方通过一定媒介,使信息达到交换、融解。 1.确定对象 2.拟定内容 3.安排具体形象 4.选择媒介 5.反馈效果 1.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 公共关系的工作既包括与它有关系的组织内外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的主导性3.公众的权威性 2.传播的效能性 4.社会组织、传播、公众的统一协调

1. 以 事实为 依据 3. 立 足于有效沟通 2•以沟通为手段 4•坚持对社会负责的原则 2•明确沟通的主要目标 4•真诚是公共关系人员的信条 2.沟通对象:相关公众。 3•工作手段:传播沟通。 5.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公共关系萌芽。 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思想以“礼之用,和为贵”为特征 (1) 在观念认识上,重视民众舆论,强调 “仁者” 爱人。 (2) 在行为规范上,讲究 “礼”、“信”。“礼” 就是行为的方式和沟通的手段,其核心是互敬、平等和谦和。 “信”强调知行,言行合一。 (3) 在交往方式上注重 “人和、平等、谦让”。 ) 讲究语言传播的经验和技巧。 1. 东西方人类历史上统治者都重视宣传舆论。 2. 东西方社会发展中,都重 视沟通与交往。 3.早期公共关系活动零碎而不成体系。 4.20世纪初,公共关系随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报刊宣传运动” 泰勒巴纳姆 年代,美国报界以《纽约太阳报》为首引领了一场 便士报”风暴。 从此美国报纸由贵族化走向了大众化。 报刊大众化引起政府部门及各类巨头的高度重视。 在巴纳姆时期,践踏公众利益的卑劣行为,损害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完全违背公共关系的诚信宗旨,是美国 公共关系史上不光采的一页。故历史上称为“反公共关系时期” 、“公共关系的黑暗时期”。 2 .产生阶段(艾维李时期)|: 代表事件: 揭丑运动”(又称 扒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公共关系重点知识点

公共关系重点知识点 公共关系 第一章 一. 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般指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了相互了解和适应的管理活动。(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 二. 公共关系的职能 1.管理职能说——强调的是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调整和控制行为。 2.传播沟通说——强调的是公共关系的传播职能。 3.传播管理职能说——强调的是公共关系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4.社会关系说——强调公共关系的社会关系属性,认为公共关系是对公众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5.公共关系的通俗说法

三. 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1.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主体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2.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沟通活动 3.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 4.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树立(良好)形象 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组织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组织形象是公众对组织机构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和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5.公共关系是一项长期战略,是一种自觉的行动 四. 公共关系与营销的区别——①目标的差异②传播方式的差异③关注焦点的差异④受众的差异⑤范围的差异 五.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①目标不同②传播方式不同③传播周期不同④工作性质不同⑤效果不同

六. 公共关系与新闻的区别——①传播的对象不同②目的不同③信息传播的渠道不同 七.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社会组织和个人——公共关系的主体 2.不同类型公众(政府、社区等)——公共关系的客体 3.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技巧(传播沟通)——公共关系工作的过程 八. 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是管理与维护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的形象(目的——树立形象) 九. 公共关系的原则——①真实守信的原则②全员公关的原则③互利原则④开拓创新原则⑤双向沟通原则 第二章(跨时代的事件活动和年份) 1.卡特里普与《公共关系教程》

公共关系学考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 一、对公共关系定义的理解与看法(以一个组织运转为例)P9 定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利益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及有关客户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了解它们有何意义?P15-18 基本属性: 1、客观性:关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关系也是 客观存在的; 2、普遍性:关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公共性:公共关系是社会群体与社会环境发生的联系; 4、相关性:社会组织与公众建立关系不是随意的、随机的,而是明确对象的; 5、互动性: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本质上是互动的,而非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定,它们相互 需要,相互通过接触、联系、沟通、交往、建立和维持关系; 6、互利性:满足各自的精神与物质需要是各种社会交往背后的普通动机; 7、多样性: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社会生产和服务体系必须是分工协作 的体系,也决定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8、规范性:有规则制度约束; 9、稳定性:社会组织与公众关系是长期存在的,不仅谋求眼前利益,而且考虑长远利益; 10、周期性:公共关系的构建和发展是有始有终的,从建立到结束呈周期性变化,这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属性。 意义: 1、不同时期的公共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当针对这些特点,积极地有效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解决公共关系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公共关系有生有灭,我们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其生得有价值,灭得 无影响。 三、请注意当地行政长官(如市长、县长)一天的工作,然后从公共关系功能角度谈谈他工作的性质(政府官员的公共关系)P19 1、从微观看(对具体的社会组织): (1)连接与沟通功能:使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联系、联结起来,让它们相互沟通信息,交流能量、物资等。建立和保持社会组织与各类公众的双向沟通,一方面可以向公众传播组织信息,争取理解和支持,强化与公众的联系;另一方面帮助社会组织监测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意识、态度和行为等),收集社会对组织的各种反映,向组织决策层和相应部门提供信息和决策咨询; (2)整合功能:通过公共关系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取得关键资源,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使组织内外保持和谐一致,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地方; (3)协调功能:促使社会组织有计划地调整组织目标和行动,并以相应政策和行动影响公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绪论 第一节公共关系基本理论 公关关系:指社会组织通过双向传播的沟通手段,协调与相关公众的关系,以树立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生存环境。 顺意公众: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潜在公众:是指由于潜在的公共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在公众或未来公众。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1、公共关系的构成:主体(社会组织)、客体(公众)、手段(传播)。2、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形象,建立信誉。3、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诚信、互利互惠。4、公共关系的方法:双向传播、内外沟通。5、公共关系的方针:立足于长远、着眼于当前。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公众的分类:1、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归属关系:内部公众、外部公众;2、按照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4、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性程度: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5、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公众对组织的吸引程度):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 6、根据公众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传播的类型: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1、收集信息,检测环境2、咨询策划,形象管理3、沟通交际,协调关系4、宣传引导,传播推广5、处理危机,化解矛盾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产生发展史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在美国(西方)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 1、巴纳姆时期(反公共关系时期、公众被愚弄时期、《麦克卢汉》) 1882年,美国律师、文官制度倡导者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发表题为《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的演讲,首次使用了“公共关系”这一概念。2、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之父、公众应该被告知、说真话、《原则宣言》) 他第一个提出了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并使公关工作成为社会承认的一门新兴职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以揭露工商企业的丑闻和阴暗面为主题的新闻揭丑运动:“扒粪运动” 3、伯纳斯时期(现代公关学之父、投公众之所好、1923年出版《舆论明鉴》:公共关系第 一部经典著作,并在纽约大学首次讲授公共关系课程)4、现代时期 美国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出版《公共关系咨询》和《有效公共关系》,提出了“双向对称”模式 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促进了当代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 1、最早开创我国当代公共关系事业的是国内一批具有较高管理和经营水平的宾馆和饭店。 2、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于1984年率先在国营企业中设立公共关系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