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

目录[隐藏]

税收征管法概念

税收征管法的特征

2001年《税收征管法》的第二次修订

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编辑本段]

税收征管法概念

从广义上说,税收征管法是指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律、国家权力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行政法规和有关税收征管的规章制度等。税收征管法属于税收程序法,它是以规定税收实体法中所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是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税收征管法不仅是纳税人全面履行纳税义务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也是税务机关履行征税职责的法律依据。

从狭义上说,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就是指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历经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修改和2001年4月2 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修改的《税收征管法》。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税收程序法,也是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法。

[编辑本段]

税收征管法的特征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同原有税收征管法规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统一了对内税收和涉外税收的征管制度,实现了一切纳税人在适用税收征管法上的平等。

2.强化了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权,增强了税法的刚性。

3.完善了对税务机关的执法制约制度。

4.完善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制度。

5.完善了法律责任制度。

6.确立了税务代理制度。

[编辑本段]

2001年《税收征管法》的第二次修订

(一)2001年修订的必要性

《税收征管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于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征纳关系以及改善税收征管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试穿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税收征管法逐步暴露出许多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的弊端:

1.税收征管的基础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不足。

2.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需要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

3.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和执法措施不够用规范、完善,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和保护,税收征管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协调和处理号与有关方面的关系。

4.现行税收征管法施行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修订了《刑法》,现行《税收征管法》需要与这些法律的有关规定相衔接。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更好地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地合法权益,制止和惩处税收违法行为,《税收征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强化税源管理,健全基础制度,堵塞税收漏洞。具体内容有: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税务机关地配合,促使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加强对纳税人银行帐户的管理,有效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加强税收监控;从严控制过期纳税;确立国家税收优先原则,保证税款的收缴;明确企业重组的缴税办法,防止税款流失等。

2.进一步完善税务机关执法手段。增加规定税务机关可以进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务核算场所进行税务检查;扩大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的范围;增加规定税务家关注税收检查时可以采用税收保全措施。

3.明确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加强对税务机关的执法监督。

4.对法律责任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和补充。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罚款下限;明确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增加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违反税收征管法的处罚。

5.其他修议。包括滞纳金比例的下调,与刑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衔接与协调。

[编辑本段]

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税收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就现行有效税种而言,具体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城

市维护建设税、筵席税、屠宰税、证券交易税等征收管理。但是,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该法有不同规定的,则依照有关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

目前,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税收征管法》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关于由海关负责征收的关税以及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则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 一、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 首先,税收依法征收是税收征管的根本原则。税务机关在履行税收征 管职责的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税收征收工作,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确保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其次,纳税义务和纳税人权益是税收征管的核心内容。纳税人在履行 纳税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纳税人权益,税务机关应当保障纳税人的 合法权益,确保税收征收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再次,税务检查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环节。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进行 税务检查,以确保纳税人的税收申报情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是对 纳税人遵守税法的一种监督手段。 最后,税务处理和法律责任是税收征管的补充规定。对于不履行纳税 义务或者违法行为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相应的税务处理,并追究 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发票管理的基本要求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包括发票的使用和 管理。 首先,发票的使用要合规合法。纳税人在进行交易时,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使用发票,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发票的开具也要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发票的管理要规范严谨。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发票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发票的合规性和真实性。纳税人也要做好发票的保存和使用,确保发票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再次,发票的查询和核对要及时便捷。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应当建立相应的查询和核对系统,方便对发票进行查验和核对,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最后,对于发票的违法行为要依法处理。如果发现有人使用假发票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维护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与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为税收征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是税收征管的基本法律;发票管理作为税收征管的组成部分,关系到税收的诚信度和税收征管的效力,需要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共同努力,确保发票的合规和真实性。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是中国税收制度的重要条文,其主要规定了税收征管的范围、形式、目的和方式。本法旨在加强税收征管,保护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一、税收征管法的性质 税收征管法是一种行政法,其宗旨是保障国家的税收权益,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公平正义的税收分配。 二、税收征管法的范围 税收征管法的范围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和其他交易税种,以及税收征管行为和措施。 三、税收征管法的形式 税收征管法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包括立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和司法裁定等;它们都是税收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四、税收征管法的目的 税收征管法的目的是保护国家的税收权益,规范税收征管行为,维持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公平正义的税收分配。 五、税收征管法的内容 税收征管法的内容涉及税收征管的范围、形式、目的、方式,以及税收征管行为的法律后果等。其中,税收征管范围包括单位和个人纳税,形式以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为主,目的主要是保护国家的税收权益,方式则有税务审核、税收统计、税收救济、税收补偿、税收优

惠等多种税收措施。税收征管行为的法律后果则包括收缴失败的法律责任、拒不改正的法律责任、税收征管活动违反法律的法律责任等多种形式。 六、税收征管法的实施 税收征管法的实施主要有地方税务机关和国家税务机关负责,它们在税收征管方面负有以下职责:(1)组织实施税收征管;(2)检查和监督税收征管行为;(3)制定税收征管政策和措施;(4)收集和整理税收信息;(5)执行税收征管的行政处罚;(6)参与税收案件的审判程序;(7)加强税收征管员和其他税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综上所述,《税收征管法》具有重大法律意义,是税收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款法规,对于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促进科学税收征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地政府有必要定期修订本法,以更好地适应实际情况,更严格地执行本法,以保护国家的税收权益。

税收征管法

税收征管法 目录[隐藏] 税收征管法概念 税收征管法的特征 2001年《税收征管法》的第二次修订 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编辑本段] 税收征管法概念 从广义上说,税收征管法是指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律、国家权力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的税收征管行政法规和有关税收征管的规章制度等。税收征管法属于税收程序法,它是以规定税收实体法中所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是税法的有机组成部分。税收征管法不仅是纳税人全面履行纳税义务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也是税务机关履行征税职责的法律依据。 从狭义上说,我国的税收征管法就是指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历经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修改和2001年4月2 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修改的《税收征管法》。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税收程序法,也是我国税收征管的基本法。 [编辑本段] 税收征管法的特征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同原有税收征管法规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特征: 1.统一了对内税收和涉外税收的征管制度,实现了一切纳税人在适用税收征管法上的平等。 2.强化了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权,增强了税法的刚性。 3.完善了对税务机关的执法制约制度。 4.完善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制度。 5.完善了法律责任制度。 6.确立了税务代理制度。 [编辑本段] 2001年《税收征管法》的第二次修订

(一)2001年修订的必要性 《税收征管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于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征纳关系以及改善税收征管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试穿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税收征管法逐步暴露出许多不能完全适应实际需要的弊端: 1.税收征管的基础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不足。 2.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一些新情况需要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 3.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和执法措施不够用规范、完善,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利尚需进一步明确和保护,税收征管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协调和处理号与有关方面的关系。 4.现行税收征管法施行以来,我国陆续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修订了《刑法》,现行《税收征管法》需要与这些法律的有关规定相衔接。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更好地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地合法权益,制止和惩处税收违法行为,《税收征管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强化税源管理,健全基础制度,堵塞税收漏洞。具体内容有: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与税务机关地配合,促使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加强对纳税人银行帐户的管理,有效监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推广使用税控装置,加强税收监控;从严控制过期纳税;确立国家税收优先原则,保证税款的收缴;明确企业重组的缴税办法,防止税款流失等。 2.进一步完善税务机关执法手段。增加规定税务机关可以进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务核算场所进行税务检查;扩大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的范围;增加规定税务家关注税收检查时可以采用税收保全措施。 3.明确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加强对税务机关的执法监督。 4.对法律责任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和补充。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罚款下限;明确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增加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违反税收征管法的处罚。 5.其他修议。包括滞纳金比例的下调,与刑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衔接与协调。 [编辑本段] 税收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税收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就现行有效税种而言,具体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征收)、城

我国税收征管法的主要内容

我国税收征管法的主要内容 我国税收征管法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法规,主要用于规定和管理税 收征收和征管的相关事项。该法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 税收征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重要影响。 税收征管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首先是税收征收的基本原 则和适用范围。该法明确规定了税收征收应当依法、公平、合理的原则,并明确了适用范围涵盖了中央、地方各级税种。 其次,税收的纳税义务和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税收征管法规定了 纳税人的义务,包括及时、如实地缴纳税款,配合税务机关的监管等,同时也保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如保障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等。 第三,税收征收的程序和方法。该法详细规定了税收征收的程序 和方法,包括税款的计算、申报、纳税期限等具体要求,同时允许纳 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合规性。 第四,税务机关的职责和权力。税收征管法明确了税务机关的职 责和权力,包括审计、征收、执法、纳税调查等,同时规定了税务机 关行使职责和权力的限制和条件,以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和处罚。税收征管法对税收违法行为 给予了相应的处理和处罚,并规定了税务机关的执法程序和纳税人的 申诉救济机制,确保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最后,税务机关的监督和协助。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了税务机关 的监督职责,包括对纳税人的实地检查、税收数据的核查等,同时要 求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助税务机关开展工作,形成税收征管的整体 合力。 总之,我国税收征管法是一部内容丰富、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律法规。它明确了税收征管的相关原则和规定,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税收征收工作的公平、透明和高效。各级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应 当共同遵守和执行税收征管法,确保我国税收征管工作能够健康稳定 地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七条

税款有关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释义】本条是对税务机关调查权利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义务的规定。 为了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堵塞税收漏洞,制止偷漏抗税行为,必须加强税收检查,大力开展协税护税,为此本条规定了两层意思:一是赋予了税务机关一项权力,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二是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设定了一项义务,即与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有密切联系的单位和个人,如工商行政管理、计划、物价、邮电、交通部门和金融机构,以及与被检查人有来往的第三方当事人,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开展工作,有义务向税务机关如实反映被检查人的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在法律中规定税务机关的调查权利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信息的义务,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例如美国国内税收法典规定,为了核实纳税申报书,补充纳税申报书内容,确定和征收应缴纳的税款,财政部长或其代表可以传唤保存记录的第三者,要求提供在传唤令中指明的人的经营交易记录(包括帐簿、凭证、或其他资料)。保存记录的第三者是指,银行或其他储蓄机构;消费者报告代理机构;通过信用卡提供

贷款的人;经纪人、律师或会计师。英国税收管理法规定,税务检查官可以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银行在通知注明的期限内提交某一年度内通过该银行支付的尚未扣缴所得税的全部存款利息的报表,提供利息收款人的姓名和住址,注明利息的数额。税务专员可以要求银行提供有关任何人从英国证券获得收益的资料。俄罗斯联邦税收基本法规定,银行、信用社和其他企业有义务向相应的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纳税人财务和经济活动情况的资料。澳大利亚所得税课税法典规定,税务机关有权从现金交易者、金融机构、律师公司或其他个人那里获得与纳税人纳税情况相关的资料。印度所得税法规定,税务官员可以要求任何人包括银行官员提供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加以核实的银行帐户和有关事项的报告。我国台湾地区的税捐稽征法也规定,经财政部核准,税务人员可以向金融机构调查纳税人与各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记录。税务机关向邮政储金机关调查与欠税人有关的邮政划拨帐户记录,应报经财政部核准。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原税收征管法只规定了税务机关进行税收检查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和证明材料,虽然这一规定对配合税务机关加强征收管理工作,打击偷漏抗税行为,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保障作用,但是由于没有从权力和义务的角度去规范,实践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配合税务机关依法履行税收检查职责,甚至妨害、阻挠、拒绝税务机关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的现象,使国家的税收权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3)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第三十九条税务机关应当将各种税收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及时缴入国库,税务机关不得占压、挪用、截留,不得缴入国库以外或者国家规定的税款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已缴入国库的税款、滞纳金、罚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 第四十条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安全的原则,积极推广使用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 第四十一条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所称特殊困难: (一)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二)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参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批准权限,审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 第四十二条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材料: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当期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及所有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资产负债表,应付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等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支出预算。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加收滞纳金。 第四十三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经法定的审批机关批准减税、免税的纳税人,应当持有关文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税、免税手续。减税、免税期满,应当自期满次日起恢复纳税。 享受减税、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

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 第四十四条税务机关根据有利于税收控管和方便纳税的原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并发给委托代征证书。受托单位和人员按照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依法征收税款,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受托代征单位和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 第四十五条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四条所称完税凭证,是指各种完税证、缴款书、印花税票、扣(收)税凭证以及其他完税证明。 未经税务机关指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印制完税凭证。完税凭证不得转借、倒卖、变造或者伪造。 完税凭证的式样及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四十六条税务机关收到税款后,应当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纳税人通过银行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委托银行开具完税凭证。 第四十七条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二)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三)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四)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采用前款所列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第四十八条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纳税人纳税信誉等级的评定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四十九条承包人或者承租人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者租金的,承包

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

税收征收管理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税务管理 第一节税务登记 第二节账簿、凭证管理 第三节纳税申报 第三章税款征收 第四章税务检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九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 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2023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

2023年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税收政策,维护税收征管秩序,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税收征管法实施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是根据《税收征管法》制定的,本细则是税收征管法的具体操作指南。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纳税人及其他涉税主体。 第二章纳税申报与缴纳 第四条纳税申报应按月、季度或年度进行,纳税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填报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各项税款,并通过指定的渠道进行缴纳。 第五条纳税申报信息应真实、准确、完整。对于填报虚假信息、逃避申报或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条对于纳税人申报的税款存在疑义的,税务机关有权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财务资料进行核实,纳税人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第三章税务稽查 第七条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稽查,包括现场核查和账务核实。税务稽查的目的是核实纳税人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税收违法行为。

第八条纳税人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税务稽查工作,提供相关账务凭证、金融交易记录等证明材料。对于拒绝配合、抗拒稽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权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 第九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应当依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未发现违法行为的纳税人,应及时解除稽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四章税务争议处理 第十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税务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十一条纳税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期限为60日,自接到税务处理决定书之日起计算。逾期未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视为放弃诉讼权利。 第十二条纳税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法律依据,并按照规定缴纳逾期税款。 第五章组织协调与监督 第十三条税务机关应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实现税务信息的全面管理和共享。 第十四条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依法查处,并对重大税收违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 第十五条国家税务总局对全国范围内的税收征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加强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2023年征管法实施细则

2023年征管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征管法,规范征管工作,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高效运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2023年开始实施的征管法。 第三条征管法实施细则的目标是明确各方义务,加强纳税人合规意识,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促进税收稳定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四条征管法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征收管理、纳税登记、税收优惠政策、税务业务办理、税务稽查和处罚、纳税信息管理等方面。 第五条征管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和修改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并按照法定程序公开征求意见。 第二章征收管理 第六条征收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纳税义务的确定、纳税申报、纳税清缴等环节。 第七条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定期限和要求,自行申报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应加强纳税申报的监督和管理,对异常情况进行核查,确保税款的准确申报和缴纳。 第八条纳税人申报税款时,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方法和税率进行核算,并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和证明材料。 第九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纳税清缴情况的检查和核实,对拖欠税款的纳税人依法进行催缴和处理。

第三章纳税登记 第十条纳税登记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纳税人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纳税登记。 第十一条纳税人应当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进行纳税登记,并及时更新信息变更。 第十二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纳税登记的审核和审批工作,确保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征管法实施细则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进行规定和解释。 第十四条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和享受相应优惠。 第十五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指导纳税人正确理解和适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章税务业务办理 第十六条税务业务办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税务登记、增值税发票管理、税务申报和汇算清缴等。 第十七条税务登记应当便捷、高效、依法进行,确保纳税人及时完成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管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发票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 征管法是一部我国财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其目的在于规范税收征管行为,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第六十三条是征管法中的重要条款,下面将对该条款进行深入探讨。 一、条文内容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对未申报、漏报、少报、迟报税款的纳税人进行税收调查,要求其补缴税款、加收罚款,并依法追缴滞纳金。” 该条款主要强调了税务机关对未申报、漏报、少报、迟报税款的纳税人进行税收调查,并要求其补缴税款、加收罚款,并依法追缴滞纳金。这一条款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纳税人的征管力度,保障税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诚信度,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条文解读 1.未申报、漏报、少报、迟报税款的行为 未申报、漏报、少报、迟报税款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征管过程中未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申报、缴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税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还会对国家财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税务机关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调查处理,以保障税收的正常征收。 2.税收调查的法定程序 税收调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税收申

报情况等进行调查的行为。税收调查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即纳税人应当依法接受税务机关的调查,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调查程序,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补缴税款、加收罚款、追缴滞纳金的依据 对未申报、漏报、少报、迟报税款的纳税人进行税收调查后,税务机关可以要求其补缴税款、加收罚款,并依法追缴滞纳金。这些措施的依据主要是税收征管法规及其衍生法规,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条例》等。在执行这些措施时,税务机关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条文应用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类纳税人及其税收征管行为。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税收征管力度,防范未申报、漏报、少报、迟报税款的行为。 2.加强税收征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法律意识,确保税收调查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加强纳税人的诚信教育,提高其自觉性和合法意识,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税收调查工作。 4.加强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税收征管工作的联动机制,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质量。 四、总结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是我国税收征管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条款,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最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全文 令狐采学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国务院令[2002]36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年度预算,单项核定。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总局会同财政部制定。

税收征管法中英文

税收征管法中英文 【最新版】 目录 1.税收征管法的定义和作用 2.税收征管法的主要内容 3.税收征管法在中英文中的差异和注意事项 正文 税收征管法是指国家为了有效地征收税款,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税收征管法主要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纳税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税收征管法在中英文中的差异和注意事项: 1.税收征管法的定义和作用:在英文中,税收征管法通常被称为“Tax Administration Law”或者“Tax Collection Law”。它的作用是规范税收征收和管理行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 2.税收征管法的主要内容:税收征管法主要包括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纳税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税务管理包括税务登记、账簿管理、纳税申报等内容;税款征收包括税款征收的方式、程序、期限等内容;纳税检查包括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账簿、凭证、报表等进行检查的内容;法律责任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等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税收征管法在中英文中的差异和注意事项:在翻译税收征管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理解税收征管法的定义和作用,避免翻译成“Tax Law”或者“Taxation Law”等不恰当的词汇;其次,要准确翻译税收征管法的具体内容,特别是涉及到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纳税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和规定;最后,要注意税收征管法在中英文中

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习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总之,税收征管法是国家为了有效地征收税款,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从事生产最终版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从事生产 一、背景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是关于从事生产的规定。根据该规定,从事生产的纳税人需要在纳税申报时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纳税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个规定至关重要,因为纳税申报的不准确或违规可能会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和法律后果。 二、从事生产的定义 从事生产是指生产、加工、大修、改建固定资产等活动,以及从事商业零售的独立核算的项目。这个定义是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得出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定义并不包括从事服务行业的企业和个人。 三、从事生产纳税申报流程 根据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从事生产的纳税人需要在纳税申报时进行特殊处理。具体来说,这个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税前收入 需要首先确定企业的税前收入,这是纳税申报的基础。税前收入包括销售收入、生产收入、其他收入等。其中,应该特别注意生产收入的计算方法。

2.适用税率和扣除项目 在确定税前收入后,需要根据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对于从 事生产的纳税人,还可以根据相关规定享受适用税率的优惠和扣除某 些项目的税收。 3.填写申报表格并提交 纳税人需要根据国家税务局要求的申报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并在 规定时间内提交申报表格。应确保申报的信息准确、完整、合法。如 果存在错误或违规行为,可能面临法律后果。 4.缴纳应税额 在提交申报表格后,纳税人需要根据申报结果缴纳应税额。当然,在缴纳应税额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缴税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报送税务机关 完成上述步骤后,纳税人需要报送申报表格和缴税凭证给相关税 务机关。这是为了确保应税额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以及避免可能存在 的法律后果。 四、总结 从事生产的纳税申报流程需要纳税人的仔细处理,并确保申报的 准确性和合法性。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需要根据具体的税收征管法 实施细则进行处理,并咨询专业税务机构的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避 免纳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确保经济的健康和发展。

征管法与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标准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细则: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第五条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 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 第六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与纳税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信息。 细则: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方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方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组织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七条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 第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纳税人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2021年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

2021年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___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__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其签订的合同、协议等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一律无效。 第四条国家税务___负责制定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各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税务___的总体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方案与实施办法,做好本地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支持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并___有关部门实现相关信息的共享。 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___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第六条国家税务___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服务规范。(范本) 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下级税务机关应当按照上级税务机关__决定及时改正。 下级税务机关发现上级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税务机关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年度预算,单项核定。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国家税务___会同财政部制定。 第八条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夫妻关系; 第1页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1993.08.04 •【文号】国务院令第123号 •【施行日期】1993.08.04 •【效力等级】行政法规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税务综合规定,税收征管 正文 *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发布日期:2002年9月7日实施日期:2002年10月15日)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123号) 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 1993年8月4日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税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税务机关有权拒绝执行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第四条税收征管法第五条和本细则所称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是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第二章税务登记 第五条税收征管法第九条第二款所称纳税人,是指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办理税务登记的范围和办法另行规定。 第六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税务机关书面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税务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业主姓名及其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的号码; (二)住所、经营地点; (三)经济性质; (四)企业形式、核算方式; (五)生产经营范围、经营方式; (六)注册资金(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帐号; (七)生产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 (八)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 (九)其他有关事项。 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或者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还应当登记总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业务范围、财务负责人。 第七条纳税人向税务机关填报税务登记表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相应提供下列有关证件、资料;

2022年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范本(2篇)

2022年新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范本 第五十条纳税人有解散、撤销、破产情形的,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 第五十一条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所称关联企业,是指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____: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____制定。 第五十二条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所称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所进行的业务往来。 第五十三条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与纳税人预先约定有关定价事项,监督纳税人执行。 第五十四条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 (一)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 (二)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 (三)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 (四)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

(五)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五条纳税人有本细则第五十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调整计税收入额或者所得额: (一)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 (二)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 (三)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四)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 第五十六条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费用的,税务机关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____年内进行调整;有特殊情况的,可以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年度起____年内进行调整。 第五十七条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所称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包括到外县(市)从事生产、经营而未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的纳税人。 第五十八条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扣押纳税人商品、货物的,纳税人应当自扣押之日起____日内缴纳税款。 对扣押的鲜活、易腐烂变质或者易失效的商品、货物,税务机关根据被扣押物品的保质期,可以缩短前款规定的扣押期限。 第五十九条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所称其他财产,包括纳税人的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和动产。 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所称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 税务机关对单价____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