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
- 格式:pdf
- 大小:373.56 KB
- 文档页数:14
初中物理:力学常考知识大总结,附易错点汇总!01一、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实验室测量力的工具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二力平衡: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功1、力学中的功①做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②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③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2、功的计算:①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②公式:W=FS③功的单位:焦耳(J),1J=1N·m。
④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把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答案】B【解析】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2.如图所示,厦门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路面受到人的压力B. 人受到路面的支持力C. 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D. 人和自行车都受到路面的摩擦力【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路面受到压力是自行车施加的,A不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支持力是自行车施加的,B不符合题意;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符合题意;人受到的摩擦力是自行车施加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甲乙丙丁A. L甲=L乙=L丙=L丁B. L乙=L丁<L甲=L丙C. L甲=L乙<L丙=L丁D. L丁<L乙<L甲<L丙【答案】 B【解析】【解答】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让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量相同,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中考物理力学真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队正在进行拔河比赛,经过激烈比拼,甲队获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2.下列关于惯性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惯性,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B.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利用的是锤头的惯性C.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会竖直落下D.速度大,惯性大,行驶危险性大,所以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3.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篮球落到地面,被弹回B.运动员拉弓使弓变形C.撑竿被跳高运动员压弯D.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4.小明同学乘坐在甲火车中,他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两辆火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关于三辆火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甲、乙、丙火车都同向行驶B.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C.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行驶5.如图所示,小华斜拉着行李箱匀速行走在水平路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先对行李箱有力的作用,行李箱后对小华有力的作用B.不拉行李箱,行李箱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小华对行李箱的拉力与地面对行李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华拉着行李箱运动的过程中,行李箱的机械能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7.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太阳能C.石油D.核能8.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C.实心球投出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D.跑步时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9.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
力学总复习(3)小题热身【例1】 将同一重物举高,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使用斜面的机械效率之比为8:7,则分别使用这两种机械拉同一物体时,拉力之比为12:________F F =【答案】 7:12【例2】 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 ,高2m ,拉力为50N .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 的物体在5s 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W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答案】 100;40%【例3】 (多选)小宇自制的训练器械如图所示,轻杆AB 长1.5m ,可绕固定点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 端用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底面积为0.02m 2的重物G ,在B 端施加一个大小为650N 竖直向上的推力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当推力变为450N 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 a ;当重物对地面压强为8×103P a 时,小宇对地面的压力为980N ,则(g 取10N/kg ,绳重及摩擦不计)A .小宇的质量为55kgB .重物的重力325NC .当重物对地面压强为1.2×104P a 时,小宇对地面的压力为820ND .轻杆OA 与OB 之比为3:2B C【例4】 如图所示,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匀速打捞起河水中的物体A ,在被打捞的物体没有露出水面之前,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 以0.4m/s 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 1,F 1的功率为P 1;当被打捞的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牵引车控制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 以0.3m/s 的速度匀速上升,牵引车对绳的拉力为F 2,F 2的功率为P 2,且P 1=P 2. 已知动滑轮重100N ,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 取10N/kg ),则被打捞的物体A的密度为 g/cm 3【答案】 3.2综合大题训练【例5】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物体甲重G甲=150N,动滑轮重G轮=50N,人重G人=650N.轻杆AB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5∶9.不计轴摩擦和绳重,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为F1=210N.求:⑴物体乙受到的重G乙.⑵若用物体丙替换物体甲,并在物体乙的下方连接一个弹簧,如图乙所示,当轻杆AB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225N.求:此时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F2为多大?方向如何?【答案】(1)G乙=840N(2)F2=780N,方向向下【例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简易打捞装置结构示意图. AOB是以O点为转轴,长为4m的轻质横梁,AB呈水平状态,AO=1m. 在横梁上方行走装置可以在轨道槽内自由移动,行走装置下方固定有提升电动机. 提升电动机通过细绳和滑轮组提起重物.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配重T通过细绳与横梁A端相连,G T=3000N. 当行走装置处于C位置时,开始打捞物体A. 质量mA是100kg、体积V为0.04m3 物体A在水中匀速上升时,地面对配重T的支持力是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当物体A全部露出液面,滑轮组将物体A以v是0.1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上提升1m,此时电动机拉动细绳的功率为P,地面对配重T的支持力是N2;N1∶N2=5∶1,若行走装置和提升电动机及定滑轮的总质量m2是20kg,,忽略细绳与滑轮的摩擦以及水对物体的阻力,g取10N/kg. 求:(1)动滑轮的重力G动(2)电动机拉动细绳的功率P(3)OC的距离【答案】(1) G动=200N (2)120W (3)OC=2cm【例7】如图是小刚利用现有设备设计的一个滑轮组来打捞落水铝锭的示意图. 已知图中大小滑轮的质量之比为3:1,小刚身体的质量是65kg,铝锭的体积为0.06m3,铝锭出水前与完全出水后小刚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9:7,铝的密度为2.7×103kg/m3(若不计水的阻力、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⑴出水前铝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⑵出水前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⑶出水后如果铝锭以0.06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小刚作用在绳子自 由端拉力的功率是多少?(1)F 浮=600N (2)%85=η (3)P 自=108W【例8】 如图所示装置,重为GM =100N 的物体M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侧用水平细线拴住,左侧水平细线通过定滑轮悬挂重为G A =80N 的物体A ,A 浸没在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中,右侧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G B =150N 的物体B ,恰好使物体M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 未露出水面);撤去盛水容器,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1拉物体A ,使物体B 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当把盛水容器放在右侧使物体B 浸没在水中,此时在再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2拉物体A ,使物体B 在5s 内匀速上升10cm (物体B 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物体A 、B 和水的密度之比为ρA ∶ρB ∶ρ水=2∶5∶1,两次拉力之比为F 1∶F 2=3∶2. 若不计绳重、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及物体A 、B 在水中的阻力,g 取10N/kg. 求:(1)物体B 所受浮力;(2)η1与η2的比值;(3)物体B 没有露出水面时,拉力F 2的功率P 2 .(1) F 浮=30N (2)η1:η2=13:12 (3) P 2=1.2W【例9】 小成用滑轮组打捞水中物体A ,工作时小成站在长方体水泥块B 上.当物体完全在水中以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小成竖直向下拉绳的力为F 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水泥块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1. 当物体完全在空气中匀速上升时,小成竖直向下拉绳的力为F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4%,水泥块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2. 已知:物体A 的体积为2.5×10-2m 3,p 1 :p 2=4:3,小成的质量为64kg. 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10N/kg. 求:(1)物体A 的密度.(2)物体A 完全在水中被匀速提升时,拉力F 1的功率P(3)水泥块B 的质量【答案】 (1) 33A kg/m 102.4⨯=ρ (2) 200W =P (3)kg m 63=【例10】 质量为60kg 的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提升物体A , 物体A 的质量mA 为72kg ,底面积SA 为22210m −⨯. 当小明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物体A 未被拉动,此时物体A 对地面的压强p 为3510Pa ⨯,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p1;当小明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物体A 恰好匀速上升,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且12:16:15p p =, 已知B 、C 、D 、E 四个滑轮的质量相同,不计绳重和摩擦,g 取10N/kg ,求:(1)当小明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1时,物体A 对地面的压力FN ;(2)每个滑轮所受的重力G0;(3)当小明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2时,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η.【答案】 (1)100N N A F pS ==(2)分别对两个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得到方程:()()00001116221115++22A A A G G pS G G G G G G ⎡⎤−−++⎢⎥⎣⎦=⎡⎤−⎢⎥⎣⎦人人 代入数据: ()()3000011600N 720N 510Pa 16221115600N 720N++22G G G G ⎡⎤−−⨯++⎢⎥⎣⎦=⎡⎤−⎢⎥⎣⎦利用变化量方法快速计算结果: 100N A pS ∆=, 100N 25N 4= 125N 16400N N =⨯=, 225N 15375N N =⨯=, 1200N F = 2225N F =带回原方程, 求出060N G =(3)2720N 80%4225N 4Gh F h η===⨯。
中考物理力学专题有答案初中力学经典例题含答案解析以下就是十道中考物理力学专题的试题及答案:1. 两辆车,一辆质量为800 kg,另一辆质量为1200 kg,同时由静止开始加速行驶。
经过10秒后,两辆车的速度之比是多少?答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设两辆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有800a1=1200a2、所以a1/a2=3/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两辆车的速度分别为v1=3a1t和v2=2a2t,所以v1/v2=3/2、因此,两辆车的速度之比是3/22. 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受到一个作用力5 N,其初速度为3m/s。
经过2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所以a=F/m=5/0.5=10 m/s^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物体的速度为v=10×2=20 m/s。
所以物体的速度是20 m/s。
3. 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15 m/s的速度向右运动,受到一个作用力10 N向左运动,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所以a=F/m=10/1=10 m/s^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为v=10×5=50 m/s。
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以速度为-50 m/s。
所以物体在5秒内的速度是-50 m/s。
4.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一个作用力20 N,其初速度为4m/s。
经过3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a。
所以a=F/m=20/2=10 m/s^2、根据速度的定义,v=at,可得到物体的速度为v=10×3=30 m/s。
所以物体的速度是30 m/s。
5. 一辆质量为1000 kg的汽车,保持匀速行驶,需受到1000 N的驱动力和300 N的阻力。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其加速度为0。
初中物理力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力学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绳子从井中提水,水桶受到的力有A.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B.重力和手的拉力C.绳子的拉力和手的拉力D.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答案】D【解析】对于水桶来说,受到二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对水桶竖直向上的拉力,手没有接触桶,所以桶没有受到手的拉力,故应选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运动时产生惯性B. 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 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解析】【解答】A、足球被踢出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不能说“产生惯性”,A符合题意;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即防止车辆侧翻或侧滑,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是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水会给人向前的力,使人前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不是由于物体运动才产生的;B、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车辆侧翻或侧滑;C、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人们才能闻到花香;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游泳时向后划水时,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人向前运动 .3.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 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 C【解析】【解答】A. 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 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B不符合题意;C. 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符合题意;D. 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初中物理力学专题训练答案一、力学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站在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B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 .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摩擦力D .鸡蛋磕到碗边上鸡蛋破了,是因为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鞋的形变,要恢复原状而对地面产生的弹力,故A 错误;B .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 性的作用,故B 错误;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 了摩擦力的作用,故C 正确;D .鸡蛋磕到碗边上时,鸡蛋受到的力和碗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鸡蛋 破的原因是蛋壳的坚硬程度小,故D 错误。
2 .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 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 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 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 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 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 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 甲、L 乙、L 丙、L 丁,则()甲【解析】【解答】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让弹簧伸长的,图 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量相同,图乙和图丁的 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 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3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的液体。
将密度为•的小球轻 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
将小球轻轻放入 乙溢A. L 甲=1 乙=1 丙=1丁【答案】BB. L 乙丸产甲丸丙c. J=L 乙4丙=' D. \<L 乙』甲」丙水杯,小球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