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密云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6.0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毁灭(huǐ miè)畅快(chàng kuài)惊悚(jīng sǒng)B. 沉默(chén mò)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C. 妩媚(wǔ mèi)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神采飞扬(shén cǎi fēi yáng)D. 娇嫩(jiāo nèn)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l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B. 他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为了防止疫情传播,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江水滚滚(滚滚:形容水流湍急)B. 青山绿水(绿水:清澈的河水)C. 繁花似锦(似锦:像锦绣一样美丽)D. 翠色欲流(欲流:将要流淌)4.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像是撒在夜空中的钻石。
B. 这座城市的夜晚,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C. 他是我们班的学霸,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世界啊!改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世界啊,多么美好啊!B. 原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改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真让人头疼。
C. 原句:她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改句:她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D. 原句:我非常喜欢看书。
08年中考联考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8页,共五大题,24小题。
满分150分(含卷面书写5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上书写答案。
2.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规定的地方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抄写题:楷书是汉字的主要字体。
楷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匀称。
请临摹右边4个字。
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11时15分,经过114小时长途跋shè的“嫦娥一号”,如同传说中长袖善舞的仙女,乘着反推力发动机喷出的金黄色火焰静静前行。
偌大的指控大厅jì然无声,人们仿佛在聆听“嫦娥”的心跳。
11时37分,掌声四起,近月制动成功。
从这一刻起,“嫦娥一号”轻轻kòu 开了“广寒宫”的大门,成为了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看尽了历朝历代人们的繁华与凄凉,可以使我们穿越一时一地的困境;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经历了生命岁岁年年的辉煌与①,使我们超越了一朝一夕的迷思;我拥抱心灵的大树,因为它见证了往昔与今朝的平坦与②,可以使我们远离一生一世的失意。
A. ①灿烂②宽阔B. ①灿烂②坎坷C. ①暗淡②坎坷D. ①暗淡②宽阔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 通过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C.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D. 考场作文要求语言简练,一般不能超过800字左右。
4.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1)诗词绘景。
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是优美的江南之景,王维的“,长河落日圆”是壮美的边塞之景。
(2)诗词传情。
辛弃疾的“,梦回吹角连营”抒写爱国词人梦回沙场的报国情怀,李清照的“帘卷西风,”抒写多情女子独自销魂的闺中清愁。
08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密封线内填写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准考证号。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语文知识(6小题,19分)1.下面是一个同学整理常用字读音的作业,请指出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3分)A.福楼拜时而激情满怀, 时而义奋填膺;有时热烈激动, 有时又雄辨过人。
B. 只有三个疲惫、赢弱的人,迈着蹒姗的步履, 穿过那茫茫无际的冰雪草原。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D.这就是我的生命! 我可以使它渡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费, 庸碌一生。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的典型形象虽然有生活原型..,但仍属于虚构的形象。
B. 十年前,我们在大学同窗共读,十年后又萍水相逢....于沙漠深处。
C.那时呀,我们这些小职员十有八九爱打肿脸充胖子......:明明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但出门在外却仍旧是西装革履的。
D. 《中国青年报》也报道说,这次地震震出了很多豆腐渣工程.....,很多房屋明显没有达到规定的防震烈度。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己任。
修改:删去“能否”。
B. 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立了我国观测研究中心。
修改:将“建立了”与“我国”互换位置。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2小题,总分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20分钟。
2、本试卷共6页,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问卷4页,答卷2页。
答卷前,请先在答卷规定的位置认真填写班级、姓名。
3、所有答案(包括作文)必须用黑色或蓝色墨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上,写在问卷上或另加页均无效。
答题时请对准题号,把答案写在答卷的规定位置上。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第6题7分,第7题8分,其余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塑.料(s ù) 允.许(y ǔn ) 翘.首(qi áo ) 长吁.短叹(y ū) B. 按捺.(n à) 刹.那(ch à) 忏.悔(qi ān ) 叱咤.风云(zh à) C. 拂.晓(f ú) 湖畔.(p àn ) 匀称.(ch èn ) 锋芒毕露.(l ù) D. 模.样(m ó) 惬.意(qi è) 箴.言(zh ēn ) 擎.天撼地(q 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稀罕 筹划 不屈不挠 中流抵柱B .松弛 制裁 张皇失措 融会贯通C .造型 苍桑 获益匪浅 提纲挈领D .绯红 蓬蒿 一泄千里 断章取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别的建筑不同,“东倒西歪”的柱子结构扑朔迷离....,对焊接的要求很高,技术难度很大。
B .近日,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首府举行,来自国内外的参演艺术家们玲珑剔透....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赢得观众的阵阵赞叹。
C .现在,上网交流越来越成为人们较为喜欢的一种交际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不规范用字却比比皆是....,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和谐音。
D .今年起,端午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假日,一时间各种文化主题活动欣欣..向荣..,人们以此来表达对我国这一传统节日的庆贺。
湘潭市200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亲爱的同学:你好!这份试卷是对你初中阶段语文复习情况的一份检测。
相信自己,你一定会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试题卷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考试终了请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卷所有答案均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否则不予计分。
一、积累与运用(32 分)1、请根据下列句子中的注音,把相应的汉字依次填写在答题卷上的田字格内。
(4 分)①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竟不知道,在我的记忆中,昨天灿烂的mú()样还是那样的清晰。
②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每一笔捐赠,每一项帐篷,每一包方便面,都是献给灾区人民赤c héng ( )的心。
③我们的母亲河湘江汩汩南来,滔滔北去,浩浩荡荡,不舍昼夜。
浩淼的洞庭湖在前面等着她,无yín()的大海在远方呼唤着她。
④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北京2008 年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xiáng ( )云图案。
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意思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 分)()A、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
(本意是竹简,句中指代书籍。
B、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靠近,接触)。
C、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
(句中指家乡)D、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
(面相善良)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①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各种急需的物资运往灾区。
②一方面人人都有实现温饱自足并谋求发展的,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必将导致一部分人在竞争中落后。
③什么是“艺术”?专家们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了。
A、浑源不断权利况且 C 、络绎不绝权力况且B、络绎不绝权利既然D、源源不断权利既然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革命英烈的后代们一走下汽车,就受到了韶山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B、球馆设施齐全,可以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北京市密云县2008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巢穴(xué)庇护(bì)笨拙(zhuó)脍炙人口(huì)B.哄笑(hōnɡ)滑稽(jì)瞥见(piē)装模作样(mú)C.虐待(nüè)祈祷(qǐ)强迫(qiánɡ)载歌载舞(zài)D.炫耀(xuàn)执拗(niù)琐屑(xiè)锐不可当(dā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歧视书籍踊跃手屈一指B.偶像魁梧蓬勃栩栩如生C.和谐急躁抵御再接再励D.安详侧隐敞开跋山涉水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碧万顷一鼓作气B.唯利是图搬弄是非C.家喻户晓不言而喻D.名正言顺名列前茅4.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苏秦——战国——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B.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C.陶渊明——晋朝——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1),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 。
7.文学名著(3分)《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北京市2008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乡间的庙会林莽①在华北的农村,有一种传统的习俗,每个村子每年都有定时的庙会。
相邻的村子不会同时举行,在相对的农闲时节,它们各有自己的节日。
②每逢庙会时节,村里张灯结彩,空地上用苇席搭起了戏台,台口用彩绸装饰,大红大绿的别有一番情趣。
五十年代的乡村还没有电灯,几只比马灯大许多的汽灯挂在戏台上,把乡村里平淡的日子都照亮了。
③庙会一般是三两天,每家都有亲友从四面八方的村子里来,他们套了牛车或牵了毛驴儿,穿上节日里的衣裳,篮子里的饽饽是点了红点的。
这种走亲家,人们称它为“上庙”。
穿了新装的孩子们把村子装点得鲜活了起来。
商家和小贩们也赶了来,为乡村里的节日增加了另一种氛围。
庙会上有卖艺的,有卖衣服和布匹的,还有卖居家用品和各种农具的。
我记忆最深的是吹糖人,还有卖芝麻糖和甘蔗的。
庙会要比人们重视的春节、八月十五等传统的节日更具交往性和商业性。
④在乡村的那几年,我和大人们赶过几次庙会。
一早起就等着来接的车了。
在乡间的土路上,木轮的大车上铺了苇席和棉被,女人和孩子们摇晃在上面,听着木轴发出的吱呀声和车把式悦耳的吆喝声。
车把式们抱了结着红缨子的鞭子,有的跟车走在路边上,有的坐在车辕上。
拉车的牲口也在脑门上结了红缨珞。
人们相互应答着,这是一年一度的乡村里的节日,它点缀着质朴而平和的乡村生活。
⑤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⑥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
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
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
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⑦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
无论春夏秋冬,台下总是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
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
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
200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共60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8分。
每小题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刹那(chà)订正(dìng)茅塞顿开(sài)B.贮藏(chǔ)倾斜(qīng)轩然大波(pō)C.解剖(pōu)酝酿(niàng)爱憎分明(zēng )D.符合(fú)乘客(chèng )自给自足(gěi)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决,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
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
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
2008 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考生须知:1 .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6 页,计26 题。
总分值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国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里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 .请将学校、性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里上。
一、书写(4 分)请你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老师将根据卷面书写情况给你记分。
二、积累运用(20 分)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情义扰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真情(sǎ)_____向大地,让人间飘荡着幸福和甜蜜;情义好像初晨的第一终阳光,(qū)_____散了人们心中的阴玻,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惬意;情义仿佛一阵和(xù)_____的春风,给大地带来春的气息,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情义宛如一场纤纤的细雨,滋润了你我干(hé)____的心田,让人们经受沐浴和洗礼。
2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 分)A .旁鹜趋之若鹜消逝销声匿迹B .慰籍一片狼藉符合随声附和C .荒僻惊慌失措重叠险象迭生D .隐蔽遮夭敝日臂膀断壁残垣3 .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①相对于该片浓厚气氛的营造,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明显的____粗糙许多。
②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_____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③由于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病不能上场比赛,这支球队的实力有所______。
A .薄弱观测削减B .单薄观测削弱C .单薄观察削减D .薄弱观察削弱浙江省奉化市4 .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______,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_______;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______。
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 .②④⑥B .①④⑤C .①③⑥D .②③⑤5 .根据要求默写。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pēn)摇曳生姿(yè)B. 轰轰烈烈(liè)息息相关(xī)C. 欣欣向荣(xīng)喜出望外(wàng)D. 惊涛骇浪(hài)振聋发聩(ku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工作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好评。
B. 他的作文写得很精彩,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
C.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冠军。
D. 他家境贫寒,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考上了大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科学家在研究火星生命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B. 这座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他认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弯刀。
B. 花儿在微笑,柳枝在舞蹈。
C. 爷爷的白发像雪一样白。
D. 那里的山青水秀,景色如画。
5.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改写:他的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列。
B. 原句: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无法解决。
改写: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解决不了。
C. 原句:他勤奋好学,深受老师喜爱。
改写:他勤奋好学,老师都很喜欢他。
D. 原句:我们班级的同学们都很团结。
改写:我们班级的同学们团结一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潺潺(chán)漫步(màn)落落大方(lào)B. 沉浸(jìn)碧波荡漾(dàng)悠然自得(yōu)C. 奔跑(bēn)鸟语花香(yǔ)悠然自得(yōu)D. 倾盆大雨(pēn)摇曳生姿(yè)欣欣向荣(xīng)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暖和。
密云县2008年初中毕业统一考试语 文 试 卷第Ⅰ卷 (共60分)一、选择。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巢穴.(xu ã) 庇.护 (b ì) 笨拙.(zhu ó) 脍.炙人口(hu ì)B .哄.笑(h ōn ɡ) 滑稽. (j ì) 瞥.见(pi ý) 装模.作样(m ú)C .虐.待(n ûâ) 祈.祷 (q ǐ) 强.迫(qi án ɡ) 载.歌载舞(z ài )D .炫.耀 (xu àn ) 执拗. (ni ù) 琐屑.(xi â) 锐不可当.(d ün 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歧视 书籍 踊跃 手屈一指 B .偶像 魁梧 蓬勃 栩栩如生 C .和谐 急躁 抵御 再接再励 D .安详 侧隐 敞开 跋山涉水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一.碧万顷 一.鼓作气 B .唯利是.图 搬弄是.非 C .家喻.户晓 不言而喻. D .名.正言顺 名.列前茅4.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苏秦——战国——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B.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C.陶渊明——晋朝——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背影》——现代——朱自清B.《饮酒》——东晋——陶渊明C.《陋室铭》——唐代——刘禹锡D.《变色龙》——法国——契诃夫二、填空(共8分)6.默写(5分)(1),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2)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 。
7.文学名著(3分)《水浒传》中行者(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3月22日是第16个“世界水日”,我国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当天,团中央在密云水库举行“首都饮用水源志愿服务基地”揭牌仪式,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绿色奥运,节水先行”,并成立了“水缘志愿服务团”,将组织“水缘志愿者”在水库周边捡拾白色垃圾,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为响应活动要求,密云县某中学全体团员都有幸成为了“水缘志愿者”,近期,他们将按照组织的要求,开展以下实践活动。
8.根据下面的提示,请你拟定一份活动通知。
(4分)提示:(1)活动的内容是:在水库周边捡拾白色垃圾。
(2)活动集中的地点是:密云水库主坝东码头。
(3)活动的时间自己确定。
通知水缘志愿者:9.“水缘志愿者”收集了以下两则材料,准备在向水库周边群众发放宣传材料中,说明我们今天的节水效果并不明显,节水工作还很艰巨。
请你从下面两则的材料中概括出一条信息,使他们的宣传材料更有说服力。
(2分)答:10.在本次活动中,需要粘贴一些标语口号,请你根据“发展水利,改善民生”和“绿色奥运,节水先行”的意思和句式,再写出两条标语,句子字数不必拘泥8个字。
(2分)标语口号:(1)(2)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1—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小惠未徧.徧:(2)彼竭我盈.盈: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翻译:1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黑暗的剪影》,完成第15一17题。
(10分)黑暗的剪影林清玄①在新公园散步,看到一个“剪影”的中年人。
②他摆的摊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简单,只有一把小剪刀、几张纸,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练,只要三两分钟就能把一个人的形象剪在纸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
仔细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两三道线条,一个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两道线条中活生生的跳跃出来。
③那是一个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园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过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摊位,然后默默地离去;要经过好久,才有一些人抱着姑且一试的心理,让他剪影,因为一张二十元,比在相馆拍张失败的照片还要廉价得多。
④我坐在剪影者对面的铁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觉得他是一个人间的孤独者。
他终日用剪刀和纸捕捉人们脸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条河从他身边匆匆流去,除了他摆在架子上一些特别传神的,用来做样本的名人的侧影以外,他几乎一无所有。
⑤走上前去,我让剪影者为我剪一张侧脸,在他工作的时候,我淡淡的说:“生意不太好呀?”设想到却引起剪影者一长串的牢骚。
他说,自从摄影普遍了以后,剪影的生意几乎做不下去了,因为摄影是彩色的,那么真实而明确;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几道小小的线条。
⑥他说:“当人们太依赖摄影照片时,这个世界就减少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美感,不管一个人多么天真烂漫,他站在照相机的前面时,就变得虚假而不自在了。
因此,摄影往往只留下一个人的形象,却不能真正有一个人的神采;剪影不是这样,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
”我想,那位孤独的剪影者所说的话,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馆灯下所拍的那种照片。
⑦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着自己黑黑的侧影,感觉那个“影”是陌生的,带着一种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忧郁,因为“他”嘴角紧闭,眉头深结。
我询问着剪影者,他说:“我刚刚看你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就觉得你是个忧郁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个人的影像,技术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观察。
”⑧剪影者从事剪影的行业已经有二十年了,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观光区为观光客剪影,后来观光区也被照相师傅取代了,他只好从一个小镇到另一个小镇出卖自己的技艺,他的感慨不仅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多,看过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术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传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却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在南部乡下,一天还不到十个人上门。
”⑨做为一个剪影者,他最大的兴趣是在观察,早先是对人的观察,后来生意清淡了,他开始揣摩自然,剪花鸟树木,剪山光水色。
⑩“那不是和剪纸一样了吗?”我说。
○11“剪影本来就是剪纸的一种,不同的是剪纸务求精细,色彩繁多,是中国的写实画;剪影务求精简,只有黑白两色,就象是写意了。
”○12因为他夸说什么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请他剪一幅题名为“黑暗”的影子。
○13剪影者用黑纸和剪刀,剪了一个小小的上弦月和几颗闪耀的星星,他告诉我:“本来,真正的黑暗是没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我们总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线光明,如果没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
”○14我离开剪影者的时候,不禁反复地回味他说过的话。
因为有光明的对照,黑暗才显得可怕,如果真是没有光明,黑暗又有什么可怕呢?问题是,一个人处在最黑暗的时刻,如何还能保有对光明的一片向往。
○15现在这张名为“黑暗”的剪影正摆在我的书桌上,星月疏疏淡淡的埋在黑纸里,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许正是如此,并未为某一个特定的对象照耀,而是每一个有心人都可以追求。
○16后来我有几次到公园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却再也没有他的踪迹了,我知道他在某一个角落里继续过着飘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显现的神采,也许他早就忘记曾经剪过我的影子,这丝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一个悠闲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诉我:“世间没有真正的黑暗。
”即使无人顾惜的剪影也是如此。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⑥段中“神采”一词的具体含义。
(2分)答:16.阅读第⑧段,说说本段内容在文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答: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在两次剪影过程中,剪影者所讲的话带给作者的感悟都是什么?从作者的感悟中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不超过150字以内)(5分)(二)阅读《中国皮影戏》,完成第18—20题。
(8分)中国皮影戏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
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
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
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