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装设计史
- 格式:ppt
- 大小:18.33 MB
- 文档页数:20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中国服装史上有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分别是:
1. 胡服骑射: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推出的一项政策。
为了加强军事训练和战争需要,赵武灵王下令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以紧窄利落的装扮替代了中原人宽衣大带的着装。
2. 开放唐装:发生在唐朝时期,是当时中国文化的高峰之一。
唐装的特点是宽大、舒适、流畅,以刺绣和花鸟图案为主要装饰。
3. 华贵清装:发生在清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顶峰之一。
清装的特点是华丽、精致、严谨,以龙凤和珠宝为主要装饰。
4. 西服东进:发生在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和西方服装的一次融合。
西服的特点是贴身、简约、实用,以纽扣和领带为主要装饰。
5. 现代时装:发生在现代社会,是中国传统服装和现代时尚的一次融合。
现代时装的特点是创新、个性化、多样化,以设计师的创意和面料为主要装饰。
这五次服饰变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洛可可时期的服装洛可可(ROCOCO)艺术是产生于18世纪法国的一种艺术形式。
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壳表面一样闪烁”它最初是指建筑的某些样式以及室内陈设和装饰的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由于受到了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大力推崇,也被称为路易十五艺术风格。
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洛可可强调了曲线和繁缛,这就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对称模式和厚重风格,摒弃了巴洛克艺术中的怪诞而追求纤细与轻巧,从繁缛的纹样中表现出流动和华丽。
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的艺术风格的代表。
洛可可服装风格保留了巴洛克式样在表面上的华丽色彩以及漂亮的外观和动荡的旋律,同时又增加了许多纤柔的形象和琐细的造型,惯用C形、S形的漩涡曲线及清淡柔和的配色,呈现出女性的娇柔气息,使服装更加向女性化发向发展,而男装中的女性化特征也日渐突出。
18世纪中叶,可可时期服饰达到了鼎盛时期,纤细与柔美更加洗练,女装更加性感,裙撑又一次出现,胸部袒露,美肩外现,大量花边、缎带及人造花用作装饰。
到了洛可可末期,头饰更趋华丽,裙长缩短,前直后鼓。
男子的背心前面出现精美的刺绣,假发更加精巧,帽边的波浪形曲线充满情趣。
服装面料质地轻柔,图案精巧,鲜花、海草、贝壳及S形、C型、漩涡形曲线成为装饰图案的主题,色调淡雅明快。
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
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一、女装(图1)初期当时流一种称为“响亮的长袍”的室内服,背部有褶皱,呈又宽又长的托裙形式,又叫罗布●吾奥朗特(robe volante)。
近代服装史简略图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90年代)班级:09服装设计专业本科业余二班指导老师:刘静怡学生姓名:于敏学号:091111261851年近代化女装鼻祖1851年,美国布鲁姆女士勇敢地发布了为女性改革的服装,特点是脱掉紧身衣,女性和男性一样穿裤子,同时,这也成为女性地位提高的象征。
19世纪80年代丰富多彩的女性运动服装进入19世纪80年代,在上流社会的女性中流行起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所以,一些新款式的运动便服就成了当时的时装话题。
1890—1909年S曲线形1892年,英国式女西服,被用作外出的便装。
该服装去掉了多余的装饰,采用实用的布料,裁剪成单纯男式成套服装。
从1895年前后起,女装采用了紧身衣,使胸部鼓起,腰部紧束,臀部突出,形成了S曲线形侧面线,并且运用工艺花边更使简单变成了华丽。
1910—1914年安定繁荣的美好时代采用紧身衣如铸型的S形服装的极端特征逐渐消失,从1910年前后,裙子的下部稍稍地离地,将膝盖周围或下部大胆收拢的款式开始出现,被称为跚跚裙。
1910年的服装,是英国式定制套服,即跚跚裙,宽大帽檐的帽子流行到1914年,名叫玛莉帽。
1910年,长期以来憧憬于东方情调的设计师们将充满了东方风情的设计融于了当时的服装。
1912年英国的阿司阔长衫,这是上流社会的社交礼服,在束腰罩裙上进行了皱形装饰,成了紧身跚跚裙的样子。
1914—1919年女性服装的现代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女性走上社会,推动了女性服装的现代化。
在大椭圆形领上可以看到下摆放入裙内的女上衣。
高领的连衣裙采用低腰围,成了喇叭裙,并且,再罩上饰翼裙,突出了下裙展开的裙子轮廓。
整个20世纪20年代所流行的基本款式是宽松腰围式圆筒直线形裙子。
1920—1925年少男样式整个20世纪20年代服装的基本款式腰部宽松的直线圆筒形,避免胸部鼓起,腰部也细小的少男样式。
为1922年的服装,为男式女装款式,里面穿着华丽的长马甲,在裙子两边的低切口口袋处可以看见手帕,垂饰下垂。
欧美服装发展史女性裙装的变迁不仅仅体现了经济的起落,亦能折射出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依附男权社会中男性的审美要求到追求自己的个性独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女性身体的解放。
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文化中,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已经深入人心,在这样一个不平等的男女社会关系中,女性的地位变化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时代的开放,女性解放运动推动了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当今男女地位已经基本一致,女性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也改变了女性服装的设计原则,女性主义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影响愈加明显。
一、1837-1901 维多利亚时期的裙装英国王室的存在,已经从政治层面的关注点逐渐变为平民津津乐道的题材,王室的穿着一直都是时尚的风向标,但是阶层感的破除,男女地位的抗衡,和时尚的重新定义,王室的穿着可以欣赏和模仿,但是早已不是必须参照的标杆。
而辉煌的维多利亚时代,王室的着装却对整个时代的穿衣风格有决定性的话语权,尤其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蓬蓬裙和束身衣成为必备标志。
主要元素:蕾丝、细纱、荷叶边、缎带、蝴蝶结、羊腿袖风格特点:精致庄重,婉约优雅女性文化:时刻保持挺拔的身躯和优雅的姿态以体现自爱这样的裙装对女性的腰身和胸部要求极高,为了展现出丰满的胸部以及纤细的腰部曲线,女性都不得不穿上现在看来有些“非人道”的束身衣,挤压胸部提高其位置,拉紧腰部,收拢背部,展现出挺拔轻巧的身姿,为了使纱裙蓬起的程度更大,还需要在里面套上巨大的钢丝裙撑,让女性在一颦一笑中都有沙沙作响的裙摆声衬托出婀娜多姿。
但这绝对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摧残和伤害,还记得小说《飘》中,郝思嘉为了能够在舞会上夺得众人瞩目,好几天不进主食,穿束身衣的时候让女仆拼命拉紧腰部束带,恨不得上脚蹬了,都已经快窒息得昏倒。
二、20世纪初期的霍布裙(Hobble Skirt)那时很多女性已经参与到工业革命中,工作上的需求让一部分心志解放的女性摒弃了那些带有蕾丝、丝带等繁琐配饰的礼服,改穿朴实的麻布套装。
服装设计原理讲义pdf•服装设计概述•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服装设计的色彩运用•服装设计的面料选择•服装设计的款式造型•服装设计的流行趋势服装设计概述服装设计是运用艺术审美和实用技能,结合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对服装进行造型、色彩、面料、工艺等方面的综合设计。
服装设计的定义服装设计需要运用美学原理和艺术手法,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服装形象。
艺术性服装设计必须考虑服装的穿着舒适度和功能性,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实用性服装设计需要紧跟时尚潮流,引领时尚趋势,满足人们的审美追求。
时尚性古代服装设计受当时社会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特点。
古代服装设计近代服装设计经历了工业革命和时尚革命的洗礼,逐渐形成了现代服装设计的雏形。
近代服装设计现代服装设计在科技、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推动下,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
现代服装设计艺术修养专业知识市场意识创新能力服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服装设计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服装设计师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能够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服装产品。
服装设计师需要掌握服装结构、面料性能、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服装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时尚潮流。
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在服装设计中,通过采用相似或同一色系的色彩,实现整体色彩的和谐统一。
色彩统一材质统一造型统一运用相同或相似的面料材质,使得服装在视觉上具有整体感。
通过相似的轮廓和线条设计,达到服装整体造型的协调一致。
030201统一原理以中心线为轴,两侧设计元素相同或相似,形成稳定的视觉平衡。
对称平衡通过在不同位置安排相似或对比的元素,实现视觉上的动态平衡。
非对称平衡运用色彩的轻重、冷暖等特性,在服装上达到视觉平衡的效果。
色彩平衡平衡原理比例原理黄金分割比例在服装设计中运用黄金分割比例,使服装造型更加优美和谐。
英国服饰,之于欧陆的关系,其实犹如日本服饰之于亚陆的关系。
英国的服饰本来就是欧洲服饰的一部分,但由于地理位置、政治策略的关系,受欧洲大陆服装风格的影响是渐进性质的,也就是说,是和而不同的。
British clothing, the relationship in Europe,the relationship is like a Japanese clothing in Asia land. British clothing has always been part of European dress,but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political strategy, influenced by the continental European style clothing is asymptotic properties, is to say what is harmony in diversity。
等级森严的漫漫中世纪在欧洲那个漫长的中世纪里,基督教对整个欧洲的绝对统治,深深影响着文艺乃至服饰。
由于基督教鄙视奢侈,整个中世纪的下层百姓的穿着,既简单又朴素。
就连女性也不事打扮,更甚者将金银珠宝捐给教会。
常服以肥大长衣和连袖外套为主,色彩素淡。
我们可以从中世纪的绘画以及雕塑中看到,人物的形象冷漠而又呆板,穿着长袍色彩极其单一,颜色尚黑、灰、白三色。
在1066年丹麦开展了对英格兰的最后一次成功入侵。
之后,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在黑斯廷斯战役中击败了英国人,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和其他人来岛定居。
在随后的3个世纪中,法语以及法国的为代表的欧陆文化,以及法律结构等等,给不列颠以深远的影响.中世纪初期,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
八、九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中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
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
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