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船用燃料油市场开发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环保燃料油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燃料油是一种常见的能源和燃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交通领域。
然而,由于燃料油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硫化物和颗粒物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燃料油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燃料油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环保燃料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需求环保燃料油的市场需求在近年来不断增加。
首先,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各国政府对燃料油污染的治理越来越重视。
许多国家已经出台了严格的环境法规,要求降低燃料油的污染物排放。
因此,环保燃料油成为了企业和个人选择的首选。
其次,环保燃料油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认可。
技术发展环保燃料油的技术发展是推动市场需求增长的关键。
目前,环保燃料油的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
一方面,通过改变燃料油的生产工艺和原料配方,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利用生物质和废物资源生产燃料油,可以实现碳中和和资源循环利用。
另一方面,利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工艺,可以提高燃料油的燃烧效率和清洁度。
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环保燃料油市场提供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市场前景环保燃料油的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环保燃料油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品,将逐渐替代传统燃料油在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应用。
特别是在航空和海洋领域,由于环保燃料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的排放,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其次,环保燃料油市场在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下不断扩大。
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纷纷出台了鼓励使用环保燃料油的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环保燃料油市场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
最后,各界对环保燃料油的需求和认可不断增加。
企业和个人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选择能源和燃料时更加倾向于环保产品。
同时,环保燃料油还受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对其进行投资和支持。
2024年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船用低速柴油机是船舶装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航海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对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其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格局,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由于海洋物流需求的增加以及船舶规模的扩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的需求也大幅上升。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海洋物流需求的增加,包括国际贸易、海上运输等;2.船舶规模的扩大,船舶的载货能力和效率要求逐渐提高;3.环保要求的提升,船舶低速柴油机的燃油效率和减排能力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绿色环保意识的提高,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将继续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主要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包括MAN Energy Solutions、Wärtsilä等。
这些企业凭借其技术实力、产品品质和全球销售网络,在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
除了大型企业外,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来争夺市场份额。
然而,由于船用低速柴油机的技术门槛较高,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仍然较为激烈。
预计未来市场竞争格局将更加趋于稳定,大型企业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中小型企业则会通过技术创新来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四、市场前景分析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国际贸易的增加将推动船舶装备需求的增长,其中船用低速柴油机是船舶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新兴航线的开通以及沿线国家对海上物流的重视,将进一步推动船舶装备需求的增长;3.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船舶低速柴油机具备高燃油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将受到更多船舶船东的青睐。
综上所述,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2023年燃料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燃料油行业是全球重要的能源行业之一。
燃料油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在全球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燃料油行业市场也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
一、市场概述2019年,全球燃料油市场总容量已接近2亿吨。
其中,燃料油主要应用于工业、能源、航运等领域。
在全球燃料油市场中,亚太地区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中国也是亚太地区燃料油市场中的重要一员。
二、行业表现1.生产规模中国是燃料油的主要生产国家之一,其燃料油产能已逐渐增加。
随着焦化、炼油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燃料油的供需格局正在不断调整。
其中,山东、广东、江苏等地的燃料油产量最高。
2.进口量中国的燃料油依赖进口的情况非常严重。
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的燃料油总量已达到1.4亿吨。
其中,来自俄罗斯、伊朗、沙特等国的燃料油进口量最大。
3.消费需求燃料油是工业生产和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其消费需求量也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其工业消费需求量巨大,因此燃料油市场的需求非常强劲。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燃料油的消费需求还将保持稳定增长。
三、市场趋势1.环保趋势近年来,全球环保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国家政策的加强,环保趋势也逐渐成为燃料油行业的主流。
选择高质量的、低污染的燃料油已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2.行业整合中国燃料油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但由于行业内主要的生产商、经销商、服务商等功能职能分散,整个行业仍然存在着管理成本高、竞争激烈等问题。
因此,未来不排除出现多层次、多功能的燃料油整合公司的出现。
3.成品质量升级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内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提高成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已经成为燃料油企业的必备战略。
总之,中国燃料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随着行业整合和企业品牌的建设,燃料油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023年水上加油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水上加油船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业用船只,其主要功能是为船只、油轮等大型船只提供燃油、润滑油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海洋能源和船舶产业的发展重视度不断提高,水上加油船行业市场前景已经逐步明朗化。
一、水上加油船行业市场前景1. 国家政策支持明显国家政策对于水上加油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海洋能源产业发展,加快油气勘探与开发,推进海上石油基地建设,这些都对水上加油船行业的需求提供了政策保障。
2. 产业市场空间广阔由于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更加频繁,同时沿海油轮和港口数量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这对水上加油船的数量和类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随着国际贸易和航运的不断发展,水上加油市场的前景更加广阔。
3. 技术升级发展趋势目前,水上加油船市场呈现技术升级发展趋势,传统的手动加油设备和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来提高加油效率和安全性,这也为水上加油船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水上加油船行业存在的问题1. 行业监管不规范目前,水上加油行业的监管情况相对较为混乱,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容易导致市场乱象和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建设。
2.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随着市场的扩大和需求量的增加,水上加油船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逐渐缩小,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附加值提升。
3. 外部环境变化不确定性大受国内外经济发展、政策法规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上加油船行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企业有所准备和应对措施。
三、水上加油船行业发展建议1. 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建设为规范市场秩序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制定和执行更加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市场监管措施。
2. 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从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提高水上加油船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加强船舶安全监测和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加油效率和安全性。
船燃调研报告船燃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强,船舶行业的环保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船燃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替代品,被认为是船舶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船燃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市场前景。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 船燃的定义和相关特点(2) 船燃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3) 船燃的优势和挑战(4) 船燃市场的发展前景2. 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相关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以及政府政策文件,获取船燃的定义、技术特性等相关信息。
(2) 实地调研:走访船舶制造企业和港口,与相关从业者进行交流,了解船燃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和市场需求。
(3) 数据分析:对所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船燃的定义和特点:船燃是指将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的燃料。
相比传统的燃油,船燃具有低碳、低污染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船舶的排放物和环境污染。
2. 船燃在船舶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目前,船燃在国内外船舶行业中的应用日渐普及。
一方面,船舶制造企业在新造船舶中普遍采用船燃燃料系统,以满足环保要求;另一方面,部分船舶运营企业也在现有船舶上进行船燃改造,以减少排放和成本。
3. 船燃的优势和挑战:船燃相比传统燃油有以下优势:(1) 环保性能好:船燃燃烧后产生的排放物几乎不含硫,大大降低了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2) 经济性好:船燃相对传统燃油价格更为稳定,并且在一些地区享受政府补贴。
(3) 可再生性强:船燃是一种清洁能源,可通过液化天然气生产,具有较高的可再生性。
(4) 商业化运营成熟:船燃供应链已经建立,市场竞争度较高。
然而,船燃在应用中仍面临以下挑战:(1) 船舶改造成本高:将船舶从传统燃油系统改造为船燃系统需要耗费较高的资金和工时。
(2) 储存和供应链建设:船燃需要专门的储存和供应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且供应链尚不完善。
2023年LNG动力船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航运业的持续发展,LNG动力船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需求背景、行业发展、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方面对LNG动力船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随着全球对能源和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政策以促进LNG 动力船的发展,如美国提出的“Eco-Design”法规、欧盟的“2020减排计划”等。
此外,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船舶发展的政策,包括对LNG动力船的补贴政策和鼓励推广使用LNG动力船的政策。
二、需求背景LNG动力船由于其低碳、零排放的特性在海洋航运和内河航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煤炭等传统燃料价格的上涨,LNG动力船的运营成本逐渐减少而且与其他动力船的售价相比价格相对较优,也使LNG船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此外,在国家加大经济转型、环境保护和煤炭等传统能源调控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下,未来LNG动力船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三、行业发展目前,全球 L 上能源动力船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金,预计到2025年,LNG动力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
LNG动力船的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海洋航运行业是LNG动力船的重要应用领域,未来 10 年海岛交通和远洋货运将是 L上新造LNG船的重要市场,国际上相继开发了多款适合近海和远洋航行的LNG动力船。
四、市场规模据统计,2019年全球 L 上LNG动力船的新增和订单合计约140艘。
目前,我国的LNG动力船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LNG动力船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20亿人民币。
五、竞争格局LNG动力船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先进、运维效率、运营成本、航行距离等方面。
当前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 L 上LNG船船企集中于韩国和日本,而我国市场则由葛洲坝集团等企业进入。
如何提高LNG动力船的士气和技术水平、推动 L 上与 L 下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鼓励更多劳动力从事 LNG 船舶行业研发等方面,都是我国的关键挑战。
当代化工研究7iModern Chemical Research I丄2020•23技术应用与研究关于船用燃料油调和方案的分析与讨论*郭洪涛(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广西535000)摘耍:本文分析了船用燃料油的现有情况和发展趋势,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的某次调和作业为例,详细飭分析了其调和方案的原理、原料的处理方式和成品油餉质量及市场前景.关键词:船用燃料油;调和;工艺中图分类号:TE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Blending Scheme of Marine Fuel OilGuo Hongtao(PetroChina Guangxi Petrochemical Company,Guangxi,535000)Abstra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ine fuel oil,taking a blending operation of P etroChina Guangxi Petrochemical Company as an example,the principle of i ts blending scheme,the treatment of r aw materials,the quality of r efined oil and the market p rospect are analyzed in detail.Key words:marine f uel oih harmonic;process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
石油化工作为国内起步较早的能源供应行业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速度的稳步提升、按时完成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前景大好的情况下,国家也开放了更多的商用贸易港口。
油船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油船市场发展迅速。
油船作为运输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重要工具,对全球石油供应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油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油船市场的前景。
油船市场现状目前,全球油船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需求增长: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不断增加,油船市场的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石油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推动了油船市场的快速发展。
2.市场竞争激烈:油船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来自于传统的国际航运巨头,还有新兴的航运公司不断涌现。
这种激烈的竞争促使油船公司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保持竞争力。
3.环保要求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法规的出台,对油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油船公司需要更新船舶技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并采取更加环保的航路和运输方式。
油船市场前景展望未来,油船市场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发展趋势:1.区域市场增长:亚洲地区将继续成为全球油船市场的主要增长区域。
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该地区对石油运输的需求将持续上升。
2.LNG运输的兴起:随着天然气的重要性在能源供应中的增加,液化天然气(LNG)的运输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油船公司可以通过拓展LNG运输市场来实现业务增长。
3.新能源船舶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船舶将成为油船市场的新方向。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被应用于船舶的推动和电力系统中,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
4.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油船公司将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以提高船舶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化转型将为油船市场带来更多机会,通过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船舶运营的智能化管理。
结论综上所述,油船市场在全球经济和能源需求的推动下,前景广阔。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和环保要求高的挑战也不能忽视。
油船公司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的投入,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油船市场的发展。
燃料油的产地世界产油区主要集中在中东、南美、非洲、俄罗斯、中国等,凡有炼油厂的地区基本都有燃料油产出。
在九十年代,我国主要从新加坡、泰国、日本和南韩等亚洲国家进口燃料油。
随着国内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和对品种需求的增加,进口来源地扩大到欧洲、南美洲以及中东地区,主要有新加坡、韩国、日本、台湾、菲律宾、中东和美国西岸,近两年来,由欧洲直接运送到中国的数量有所增加。
以下就几个主要产地的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韩国韩国共有5家炼油厂,包括位于岱山现代炼油厂,位于仁川的仁川炼油厂,位于蔚山的SK炼油厂,位于YOSU的LG-CALTEX炼油厂和位于ONSA的双龙炼油厂。
目前,现代炼厂产出的燃料油基本为直馏180CST,SK炼厂出口的燃料油也以直馏油为主,其他炼厂生产的180燃料油以调合油为主,也有部分直馏油。
南韩年出口总量约为240万吨。
新加坡黄埔市场进口燃料油近一半来自新加坡,这包括从马来西亚和印尼海上锚地驳运的燃料油。
这个地区的燃料油主要是调合油,并且以船用燃料油为主,其比重和粘度都接近符合中国多数用户规格的上限。
新加坡有4家炼油厂可生产燃料油,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发电厂。
当地每年交船用燃料油的数量曾超过200万吨,但近几年有所下降。
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优良的港口条件,以及其规范化管理金融支持使新加坡成为亚洲的燃料油贸易中心。
台湾台湾中油(CPC)的炼油厂每月可出口6-8万吨180CST燃料油。
其油的特点是粘度低、密度小,凝固点低,因其良好的品质而深受国内用户的青睐。
台塑炼厂投产后,高硫燃料油的产量有所增加,每月出口可达15万吨。
俄罗斯俄罗斯生产的燃料油基本上是直馏180CST燃料油,通称“M-100”,年出口量可达300-500万吨。
该油品的特点是低含硫(一般在1.5%以下)、低粘度(一般在160CST以下)和低密度(一般在0.96以下),价格一般比相同含硫量的韩、日低硫油低,但高于中东、台湾等地的直馏油。
鹿特丹鹿特丹现为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其炼油能力占荷兰总能力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也是欧洲石油贸易中转与调合的基地。
生物质燃油船舶用数据
【实用版】
目录
1.生物质燃油船舶的概述
2.生物质燃油船舶的数据分析
3.生物质燃油船舶的优势与挑战
4.我国生物质燃油船舶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正文
一、生物质燃油船舶的概述
生物质燃油船舶是一种以生物质为燃料的船舶,这种燃料主要是通过植物或者动物的油脂等可再生资源制成。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燃油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可持续发展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船舶燃料的重要选择之一。
二、生物质燃油船舶的数据分析
1.能源消耗:根据数据显示,生物质燃油船舶的能源消耗比传统燃油船舶降低了 50% 左右,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
2.排放量:生物质燃油船舶的排放量也远低于传统燃油船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 60%-80%,对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
3.经济性:虽然生物质燃油船舶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但是随着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进步,其成本会逐渐降低,经济性将得到提升。
三、生物质燃油船舶的优势与挑战
1.优势:如上文所述,生物质燃油船舶具有能源消耗低、排放量少、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2.挑战:生物质燃油船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
大、储存和运输问题等。
四、我国生物质燃油船舶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1.发展现状:我国生物质燃油船舶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全国海油发展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全国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在国内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业务。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上升,全国海油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全国海油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全国海油发展现状分析1. 资源储量截至目前,全国海油在国内海域发现并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总量巨大。
这些储量的开发利用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技术水平全国海油在海洋石油勘探和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公司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致力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
同时,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技术迅速发展,全国海油也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前沿的技术成果,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3. 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内石油、天然气需求不断增长,市场对于海洋石油的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海洋油气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4. 投资和风险全国海油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等环节的资金需求巨大,高投入、高风险成为制约全国海油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全国海油在海洋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三、全国海油未来发展展望1. 拓展海洋资源勘探领域随着国内陆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全国海油可以通过进一步拓展海洋资源勘探领域来满足国内的油气需求。
在勘探领域,可以加大深水、超深水、极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新技术,开拓出更多的资源。
2. 发展清洁能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
全国海油可以加大对天然气的生产和供应,满足清洁燃料的需求。
同时,也可以积极开发海上风电、海水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做出贡献。
3.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全国海油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紧跟国际先进水平。
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研发出适应深海、极端环境的勘探和开发技术,提高勘探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国内船用油市场发展面临问题分析孙鲁伟【摘要】随着国际贸易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国内船舶燃料油的需求逐年增加,带动了国内船供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受制于外部环境及内部竞争,近年来国内船供油行业的发展与庞大的港口吞吐量不相匹配.当前,全球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船舶硫化物排放的国际标准也日益严格.随着国际海事组织2020年新规的日益临近,船用油即将迎来全面低硫时代,低硫船舶燃料油的发展变化关系到每个船舶燃料油的生产者、经销商及船东的切身利益,也将影响今后国内船用油市场格局和资源结构的变化走势,这是中国船用燃料油行业面临的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期刊名称】《当代石油石化》【年(卷),期】2018(026)009【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船舶燃料油现状;问题;生产;建议【作者】孙鲁伟【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1 国内船舶燃料油市场现状1.1 国内船供油市场经营主体及需求情况国内船供油市场可分为内贸完税船供油市场和免税(油品免增值税、消费税、海关关税,也称保税)船供油市场。
按照政策规定,在境内港口之间航行的船舶只能加内贸完税油;而目的地港口是境外的船舶可以在海关监管下加保税油。
国内保税船供油经营采取准入制度,目前拥有保税油经营资质的企业共有10家,其中5家有国家商务部、交通部等四部委颁发的全国连锁经营资质,分别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和深圳光汇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另外5家具有舟山自贸区经营资质,分别为舟山浙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中油泰富石油集团、舟山港综保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舟山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浙江省海港集团)。
目前,以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占有率最高,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市场占有率约40%,紧随其后。
国内船用燃料油市场开发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中国船用燃料油市场的繁荣和发展,预计2018年内贸船加油市场整体需求将达到1100~1200万t,保税船加油需求将达到2 100万t。船用燃料油的生产经营呈现规模化、专业化的趋势,炼厂一般已不直接生产船用燃料油,只提供调油组分,由专业公司调和销售。同时,船用燃料油在环保方面的要求已越来越严。
关键词:船用燃料油 ,油浆 ,市场调研
1 船用燃料油需求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中国船用燃料油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船用燃料油常用品种主要是馏分型燃料油DMA、DMC、+4燃料油,渣油型燃料油120#、180#以及380#等。按照贸易方式划分,船用油分为内贸船用燃料油和外贸保税船用燃料油两种。内贸船用燃料油品种主要可分为轻质资源(DMA、DMC、1-4号燃料油)和重质资源(120#、180#、380#),随着大载重船型的逐渐增多,内贸船用油结构也随之发生调整,重质燃料油需求量占内贸船用油需求总量的69%。保税船加油品种相对简单,主要是以380 CST为主,占到总消费结构的78%以上;为了降低燃油成本,船舶呈现大型化趋势,对燃料油的需求也呈现重质化,导致380 CST、500 CST燃料油的消费需求量逐步增加。目前,近海船舶用油以180 CST为主,远洋船舶用油以380 CST为主,大型船舶粘度等级发展到500 CST甚至700 CST。 与港口吞吐量相比,我国港口船舶燃料油供应量偏低。与新加坡相比,我国船加油消费差距甚远。作为全球油品的集散地,新加坡凭借其港口优越的自然条件、超大罐容以及便捷的资金渠道和优惠的税率等优势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船舶加油中心。2017年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虽然只有4.5亿t,但船舶加油销量达到4 000万t,相当于每万吨港口吞吐量供油890t。相比之下,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2017年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超过60亿t,其中外贸吞吐量为26亿t,但全国保税船加油数量仅为910万t,约合每万吨外贸吞吐量供油40t。 随着经济和物流的发展,国内水上航运业得到了较快发展,1985-2000年水运保持低速增长, 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5.4%;2017年水上货运总量达到37.89亿t,较2016年增长了18.8%。2017年内贸船加油市场需求约890万t,较2016年的834万t需求增加了56万t,同比增长6.7%。内贸船加油主要是满足水上运输船舶需求、渔业需求和水上施工机械需求。其中水上运输船舶需求约为70%,渔业需求为20%,水上机械需求为10%。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内贸船加油市场需求增长率约为5%~6%。至2015年,内贸船加油市场整体需求将达到1 000~1 100万t。 船舶保税油市场潜力巨大。保税油是指销售给国际航行船舶使用的船用油料。目前, 由于我国企业供应的保税油全部依赖进口, 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供应价格高于周边国家和地区10~20美元/t, 致使保税油供应量远低于周边的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与我国的港口外贸吞吐量、远洋船队实际需用量不相适应。即便是国内的中远、中海两大集团船队每年在国内港口补给的保税油也不到全年需求量的30 % 。随着未来对外贸易量、港口吞吐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保税油业务的放开,预计今后几年我国保税船加油需求年均增长18%~19% ,至2020年将达到2 300万t。
2 国内船舶燃料油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船用燃料油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船用燃料油的生产经营呈现规模化、专业化的趋势。船用燃料油的生产调和越来越集中在船用燃料油经营企业,船用燃料油经营企业从国内石化企业和国际市场采购燃料油组分,自行调和出各种型号的燃料油满足用户的需要,采购的燃料油组分主要为:乙烯焦油、页岩油、减压渣油、焦化蜡油、焦化柴油、催化油浆、重柴油以及进口180、380CST等。 2006年以前,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保税船加油供应市场唯一具有资质的企业,独家垄断保税船用油供应近30年;2006年7月,深圳光汇、中国石化中海、中长燃、中国石化舟山等4家企业加入保税船加油供应市场,在各自规定区域经营保税船加油供应业务; 2016年5月以后,国家解除地域限制,开展保税连锁经营,中石油也成立燃料油公司,进入保税船用油行业。保税船用油市场形成全面竞争的格局,且竞争日趋激烈。 内贸船用油市场准入门槛较低,经过长期的经营,已经接近充分竞争的市场。除外资没有参与经营外,国有、民营企业都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内贸水上供油企业超过500家。跨区域经营的主要有中燃、中海、中长燃、龙宇燃油等大企业;另一部分主要是集中在市场需求地的地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 目前国内炼油企业生产的船舶燃料油以DMC、4#燃料油等轻质船舶燃料为主, 1 80#、38 0#燃料油基本没有生产。国内供应的180#、380#燃料油主要依赖进口, 少量由贸易商用进口燃料油与国产燃料油调合而成。 中石化非常重视船用燃料油市场开拓,为改变燃料油分散经营的状况,2017年集团公司决定调整燃料油经营管理体制,设立燃料油公司,负责中国石化燃料油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和统一管理,2012年中石化燃料油公司销售量大约为500万t,其中:保税船舶油与内贸船舶油各占50%,中石化炼厂生产船舶油为90万 t,其中90%以上为馏分型内贸船舶用油。2017年成立燃料油公司后中石化在船用油生产战略上有所调整。馏分型燃料油生产得到加强,渣油型燃料油生产受到限制。中石化炼厂最近两年船用燃料油生产见表1。
表1 2016年~2017年中石化下属企业船用燃料油产量(单位:万t)
单位名称 船用燃料油* 船用重油 180#燃料油 380#燃料油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2017年 2016年 齐鲁分公司 3.01 高桥分公司 0.52 0.99 金陵分公司 8.3 茂名分公司 8.21 2.59 广州分公司 3.77 5.6 安庆分公司 3.51 2.87 洛阳分公司 0.79 九江分公司 3.16 4.21 武汉分公司 0.3 石家庄炼化 1.09 0.56 天津分公司 3.85 4.97 1.22 3.32 海南炼化 5.1 1.88 2.79 7.38 青岛石化 14.42 16.39 湛江东兴 8.28 7.19 合计 86.92 55.56 0.52 1.28 1.22 3.32 2.79 7.38 注:*馏分型船用燃料油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馏分型船用燃料油的企业非常多,产量大,2017年与2016年比产量增幅超过50%;渣油型船用燃料油生产企业少,产量小,产量减少幅度大。据最新了解,2017年,馏分型燃料油生产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巴陵、茂名等产量在2万t/月以上,广州、九江等产量在0.5万t/月左右。 以前中石化严格限制馏分型燃料油生产,生产企业只有在生产装置出现不正常,必须销售馏分型燃料油时,才能在征得中石化总部同意的情况下,不定期少量销售馏分型燃料油。现在运输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原来采用柴油作燃料的船舶,许多已采用馏分型燃料油,中石化不愿意让这部分市场被地方炼厂和其他企业抢走。因此,在2017年后中石化放松对下属企业生产馏分型燃料油的生产限制。 渣油型燃料油生产国内炼厂产量非常少,一方面,炼油技术进步快,加工手段齐全,炼厂基本实现了“吃干榨尽”,没有组分调和;另一方面,生产成本高,与进口燃料油比没有优势。所以炼厂一般不组织渣油型燃料油生产,即使有些组分消化不了,比如油浆、乙烯焦油等,也是直接销售给专业燃料油公司,由专业燃料油公司调和生产。 消费税征收对船用燃料油的迅速发展起了推波助澜作用。根据油品消费税规定,柴油消费税为940.8元/ t,燃料油为812元/t ,在组分基本相同,销售价格接近,加工成本还低的情况下,炼厂更加愿意生产燃料油。对于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不只是通过柴油与燃料油消费税差额获利,而是以焦化原料、沥青料等名义购进原料调和,规避纳消费税。因此,比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大型燃料油企业更具有成本优势。2013年执行液体石油产品新政,沥青料、焦化原料都将要交纳消费税,对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大型燃料油企业形成利好,预计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大型燃料油企业在船用燃料油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3 船用燃料油质量标准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船用燃料油标准为ISO82 1 7 : 2 0 0 5, 其主要指标见表2; 国内现行的船用馏分燃料油标准为G B / T 17 4 1 一19 9 8, 其主要指标及部分企业指标见表3、4 。
表2 国际上使用的船用燃料油指标 项目 180 380
15 ℃ 密度(kg/m 3 ) ≯991 ≯991
5 0 ℃ 运动粘度(m m 2 / s ) ≯180 ≯380
闪点/ ℃ ≮60 ≮60
倾点/ ℃ ≯30 ≯30
残炭, m % ≯15 ≯18
灰分, m % ≯0.10 ≯0.15
水分, v % ≯0.5 ≯0.5
硫含量, m % ≯4.5 ≯4.5
钒含量/μg.g-1 ≯200 ≯300
潜在总沉淀物, m % ≯0.10 ≯0.10
铝十硅含量/μg.g-1 ≯80 ≯80
废润滑油含量/ P m ≯65 ≯100
表3 国内使用的船用馏分燃料油指标 DMX DMA DMB DMC 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