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前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论文

产前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论文

产前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论文
产前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影响论文

产前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参加孕妇学校的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及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及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前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能保证母乳喂养质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母婴健康。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22-02

母乳喂养是促进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如何促进母乳喂养,提高泌乳质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母乳喂养新生儿【1】。但是有许多孕妇缺乏科学的哺乳知识和技巧,因此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母乳喂养质量,有必要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择自愿参加孕妇学校的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未参加孕妇学校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50例作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

剖腹产术后饮食禁忌 剖腹产后其实有很多饮食禁忌,寒凉辛辣的食物决不能碰,饮食业不宜大补,蔬菜水果应该多吃,中药食疗要小心,一定要在医生叮嘱下服用。 1、禁食寒凉、辛辣。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产后失血伤津,多阴虚内热,故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如果进食辛辣的食物,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痔疮等,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2、产后饮食不宜大补。和动物的生育一样,人类在妊娠期间已经为日后生产作好了准备。滋补过量的产妇易患肥胖症,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产妇肥胖还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终导致婴儿的肥胖或腹泻。 3、蔬菜、水果不可少。对于蔬菜和水果,传统的观念认为,二者“水气大”,吃了会伤身体,殊不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可以补充肉、蛋类所缺乏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产后便秘的发生。 4、中药食疗也要对症,不可自行乱补。身体正常的产妇不需要药物进补,可针对症状用些中药,配合食疗调理。如缺奶可用王不留、通草、猪蹄、桔梗等以通经下乳;产后腹痛、便秘可酌加当归、桃仁、核桃仁、黄酒以活血化淤,润肠通便。

推荐:对于特殊体型如肥胖病人尝试使用高频凸形探头直接显示子宫。 子宫前缘粘连和宫颈延长。 常规超声可以显示瘢痕处积液。 瘢痕处充盈的液体声像图可更好描述缺损并测量深度。

剖腹产后注意事项 1、不宜平卧:手术后麻醉药作用消失,产妇伤口感到疼痛,而平卧位对子宫收缩疼痛最敏感,故应采取侧卧位,使身体和床成20-30度角,将被子或毛毯垫在背后,以减轻身体移动时对切口的震动和牵拉痛。 2、不宜静卧:术后知觉恢复后,就应该进行肢体活动,24小时后应该练习翻身、坐起,并下床慢慢活动,这样能增强胃肠蠕动,尽早排气,还可预防肠粘连及血栓形成而引起其它部位的栓塞。 3、不宜过饱:剖腹手术后多食,会导致腹胀,腹压增高,不得于康复。所以,术后6小时内应禁食,以后逐步增加食量。 4、及时排便:剖腹产后,由于疼痛致使腹部不敢用力,大小便不能及时排泄,易造成尿潴留和大便秘结,故术后产妇应按平时习惯及时大小便。 5、严防感冒:感冒咳嗽可影响伤口愈合并,剧咳甚至可造成切口撕裂。已患感冒的产妇应及时服用药物治疗。另外,要确保腹部切口及会阴部清洁,发痒时不要搔抓,更不要用不洁净的物品擦洗。

精选最新孕期健康教育实施指南

孕前保健(孕前3个月) 孕前保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预防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孕期保健的前移。 一、健康教育及指导 遵循普遍性指导和个体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对计划妊娠的夫妇行孕前健康教育及指导,主要内容包括: (1)有准备、有计划地妊娠,尽量避免高龄妊娠。 (2)合理营养,控制体质量增加。 (3)补充叶酸0.4~0.8 mg/d[13-14],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14]。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NTD)儿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 mg[13-14]。 (4)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应予以评估并指导。 (5)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药物。 (6)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7)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8)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预防孕期及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 (9)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二、常规保健(针对所有计划妊娠的夫妇) 1. 评估孕前高危因素: (1)询问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 (2)评估既往慢性疾病史、家族史和遗传病史,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之。 (3)详细了解不良孕产史和前次分娩史,是否为瘢痕子宫。 (4)生活方式、饮食营养、职业状况及工作环境、运动(劳动)情况、家庭暴力、人际关系等。

2. 体格检查: (1)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 (2)测量血压、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 (3)常规妇科检查。 三、必查项目 包括以下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血型); (4)肝功能; (5)肾功能; (6)空腹血糖水平; (7)HBsAg筛查; (8)梅毒血清抗体筛查; (9)HIV筛查; (10)地中海贫血筛查(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 四、备查项目 包括以下项目: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1年内未查者); (2)TORCH筛查; (3)阴道分泌物检查; (4)甲状腺功能检测;

孕期健康教育内容

孕妇日常十二不宜 1、不宜用风油精—樟脑会影响胎儿发育 2、不宜经常用口红—油脂吸附铅和微生物,影响胎儿 3、不宜长时间看电视—易导致孕妇下肢浮肿 4、不宜烫发、染发—化学物质导致胎儿畸形 5、不宜养宠物—易感染动物身上的弓形虫,造成胎儿流产 6、不宜多用洗涤剂—化学成分造成畸形和流产 7、不宜长期接触电脑—电磁波对母婴不利 8、不宜在热水中过久—温度过高不利于胎儿神经系统 9、不宜浓妆艳抹—铅等化学物质对胎儿不利 10、不宜打预防针—减毒的病毒对胎儿不利 11、不宜长期吹电风扇—毛细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12、不宜使用电热毯—电磁场影响胎儿发育

孕期检查及自我监护 检查 1、早孕检查:在孕12周前完成。检测内容包括:尿HCG检测、B 超检查、血常规检测、HIV(艾滋病抗体)、梅毒和乙肝两对半、丙肝血型、肝肾功能的检测。必要时进行遗传病筛查。 2、中孕及晚孕检查:自孕20周定期做检查 20—28周每月一次 28—36周每2周一次 36周以上每周一次 如有特殊情况,视情况增加产检次数 自我监护 孕妇或家属可以通过检测胎动次数对胎儿进行检测。 胎动的正常值是3-5次∕小时,12小时的胎动次数应大于30次。 如果12小时的胎动次数小于20次。那就要立即到医院看医生了。

即将临产的先兆 1、子宫收缩:10分钟内有2次宫缩 2、见红:一般1-2天后可能临产 3、阴道流水:即破膜,不论有无宫缩,不论何时何地,及时就 医。 产程经过 以正常顺产为例 第一产程:自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大约--16小时, 经产妇大约- 小时。此期应避免大喊大叫,保存体力, 迎接第二产程的到来。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约1-2小时,经 产妇0、5-1小时。此期应与医生配合,正确使用腹压,娩 出胎儿。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此期不超过30分钟,此 期接产医生应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及产妇、新生儿情 况,如有异常,立即处理,不得耽误! 第四产程: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此期产妇应积极进 食,积极解小便,积极帮助新生儿吸吮乳头,进行哺乳。 医生应严密观察产妇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难产、剖腹产以医嘱为主

(完整版)门诊产前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门诊产前健康教育宣传手册 一、产前检查好处多 产前检查能及时发现并预防疾病,保护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妊娠后,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母体各个器官都将发生变化,如果母体在此时并发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疾病,就可能危及母子健康,以致造成生命危险。通过孕12周前产0次的早孕检查,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妊娠,以便分别采取监护或治疗,防患于未然。 每一位孕妇都需要做产前检查,而对于超过35岁的孕妇,有过流产史的孕妇,丈夫年龄超过40岁的孕妇;有过早产史的孕妇;夫妻双方或之一从事接触有碍健康的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工作;生过畸形儿的孕妇;夫妻这一或双方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夫妻一方或双方患有遗传病;妊娠期曾发烧、服药或接受过射线检查的孕妇通读妊娠期曾患过急性传染病的孕妇,产前检查尤为重要。 二、首次检查必查项目 产前第一次检查应在停经12周以内。除了妇科检查外,必须测量血压作为基础血压;检查心肺,检测尿蛋白、尿常规及尿糖,查血常规及肝功能等。 除了必检的项目外,为了你的孩子,我们医院还开展了不同的致畸因素筛查,孕妇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

三、预防流产(九注意) 1、注意避免重体力活动; 2、注意避免精神创伤; 3、注意避免滥用药物; 4、注意避免烟、酒、吸毒; 5、注意避免预防传染病,避免病毒感染; 6、注意避免铅、汞、苯等化学物质中毒; 7、注意避免放射线,勿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和玩电脑; 8、注意孕头三个月及最后一个月忌性生活; 9、注意加强营养。 四、“前置胎盘”是怎么回事? 胎盘长到子宫颈内附近叫前臵胎盘,这种症状一般出现在妊娠晚期,如果妊娠7个月后发生无诱因的反复阴道流血,就应当怀疑前臵胎盘。这种出血有一个特别的症状,即无痛出血。初时出血量少,不加治疗又止住了;有时出血量特别大,呈鲜红色,,一次出血就可使患者陷入休克状态。因此,妊娠后期一旦发现出血,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对生过几个孩子的妇女,做过多次人工流产的妇女和患过子宫炎症的妇女,应当特别注意前臵胎盘的可能。

关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

关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计划 在当代社会,很多的年轻妈妈为了保持身材、为了忙碌的工作等各种原因,不能给小宝宝们进行母乳喂养,大多数都给宝宝们选择配方奶粉。这些妈妈们却忽略了母乳喂养相对于配方奶粉的优点。我社区卫生通过社区居民对母乳喂养优点知识知晓率的评估,决定采取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对母乳喂养优点的认识,让年轻的父母们重新认识母乳喂养的优点,掌握母乳喂养的方法。 1、目标 通过我站对母乳喂养好处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充分发挥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造有利于社区居民健康生活的学习平台,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2、内容 1)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小组作用。积极动员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并且强化自身知识,以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 2)我站计划组织实施关于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活动。 ①为健康教育活动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②对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以及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各个 方面完善健康教育活动,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环境。 3)建立健康教育阵地

①在门诊设立宣传栏、板报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宣传母乳喂养优点。 ②进入社区张贴、分发关于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资料。 4)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①对社区居民开展母乳喂养的知识培训,以提高社区居民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使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②为社区年轻妈妈们演示正确的母乳喂养的方法,使社区居民的认识到母乳喂养的真正好处。 5)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㈠门诊健康教育: ①责任医生针对孕期妇女及产后妇女进行健康教育。 ②利用我站内部便利条件,随时为就诊病人开展健康宣教。 ㈡入户健康教育: ①责任医生在进行服务活动时运用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②对社区居民采取疾病小知识测试,分发资料、给社区居民上课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社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0%。 ③健康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④对社区居民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6)通过社区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社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我站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孕妇健康知识教育讲座

孕妇健康知识教育讲座 程及胎儿、婴儿的发育,均有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孕 孕妇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篇1 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每一对父母的愿望。优生就是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一个人健康的因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先天赋予,二是后天获得。先天赋予当然是父母遗传下来的,所以必须预防和发现先天性异常,阻断遗传病的延续。要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以向医生咨询,请教有关遗传方面的问题。 要做到优生优育,人们通常要懂得有关优生优育的知识。首先要做到健康婚配。 其次要做到婚前检查。 妇女怀孕的头三个月称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发育的重要时间,也是最容易受内外环境影响的时期。因此,为了避免胎儿的畸形,母亲在妊娠早期要做到四忌: 四环素类药物。 (二)忌接触有害、放射性物质。如苯、避孕药、抗癌药、农药生产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四)忌烟、酒。酒对胎儿整个发育过程都不利,而对早期胚胎的危害更为严重,烟草的有害成分可使胚胎发育迟缓,引起畸形、流产。 二、孕早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

油15-20g、盐6g 奶类及奶制品200-250g 大豆类及坚果50g 类300-500个(以绿叶为主) 水果类100-200g 谷类薯类及杂豆200-300g,(杂粮不少于1/5) 适量饮水 三、孕中期保健:孕中期13-27周 养,不挑食,劳逸结合,不乱吃药及接触有害物质。生活规律,精神愉快,注意休息,每日保证睡眠8小时。 四、孕晚期保健 产检1次;40周以后,每3天产检1次并随诊。 2、自我检测胎动:每天3次,每次1小时,3个数相加,再乘以4,得数大于30为正常,如果胎动小于10次或突然频繁提示胎儿缺氧,应立即去医院。 3睡觉时采取左侧侧卧位,多喝水,多排尿。 5、静脉曲张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必要时需穿弹力袜。 周孕妈妈因为血容量增加,子宫宫底增高,所以会感觉有些憋气、心悸,既 孕妈妈最好待在通风阴凉处,以缓解症状。 9、积极预防治疗下生殖道感染,重视孕期卫生指导,妊娠后期禁止性交,避免负重及腹部撞击。

产前健康教育的内容

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 一.产前健康教育的内容: 1.加强营养不挑食; 2.避免重体力劳动、不乱吃药及不接触有毒物质; 3.注意休息,保证每天睡眠八小时,左侧卧位为宜; 4.定期产前检查; 5.做好临产前准备; 二.孕妇住院分娩的好处: 1.可以降低孕产妇的死亡及产后的感染。 2.可以降低围产儿及新生儿的死亡。 三. 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它含有生后4—6个月内婴儿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且易于消化。 2.母乳含有免疫物质,能保护婴儿免受感染。 3.母乳无菌,易于吸收利用,可使便质柔软,排出通畅。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亲和子女的感情,有利于培养小儿良好的品格和促进智能发育。 5.产后立即母乳喂养可增强母亲子宫收缩,促使胎盘娩出,减少产后出血。 6.母乳喂养能抑制排卵,延缓月经复潮。 7.母乳具有无菌、温度适宜、喂养方便、价廉物美的优点。 四. 初乳:分娩后头几天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色黄、较粘稠。 初乳的特殊作用: 1.可保护小儿免受感染和过敏。 2.是小儿出生后头几天最好的食品,它营养丰富,并含有促进小儿肠道发育成熟的特殊成分,有利于为消化“成熟乳”做好准备。 五. 母乳喂养方法: 1.尽早开奶、断脐后,即可开始在母亲怀中哺乳。 2.按需喂奶,根据小儿需要,随需随喂,每次喂奶一定要双侧都喂,例如先吃空左侧,再换右侧,在下次喂奶时,先吃右侧,再吃左侧,轮流哺喂。 3.纯母乳喂养:小儿4个月以内,除母乳外什么食物和饮料都不喂,这样可减少小儿消化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并有利于母乳的足量分泌。 六.孕妇分娩后请及时到三楼防保室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给您的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孕期健康教育内容

孕期健康教育内容

孕妇日常十二不宜 1、不宜用风油精—樟脑会影响胎儿发育 2、不宜经常用口红—油脂吸附铅和微生物,影响胎儿 3、不宜长时间看电视—易导致孕妇下肢浮肿 4、不宜烫发、染发—化学物质导致胎儿畸形 5、不宜养宠物—易感染动物身上的弓形虫,造成胎儿流产 6、不宜多用洗涤剂—化学成分造成畸形和流产 7、不宜长期接触电脑—电磁波对母婴不利 8、不宜在热水中过久—温度过高不利于胎儿神经系统 9、不宜浓妆艳抹—铅等化学物质对胎儿不利 10、不宜打预防针—减毒的病毒对胎儿不利 11、不宜长期吹电风扇—毛细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12、不宜使用电热毯—电磁场影响胎儿发育

孕期检查及自我监护 检查 1、早孕检查:在孕12周前完成。检测内容包括:尿HCG检测、B 超检查、血常规检测、HIV(艾滋病抗体)、梅毒和乙肝两对半、丙肝血型、肝肾功能的检测。必要时进行遗传病筛查。 2、中孕及晚孕检查:自孕20周定期做检查 20—28周每月一次 28—36周每2周一次 36周以上每周一次 如有特殊情况,视情况增加产检次数 自我监护 孕妇或家属可以通过检测胎动次数对胎儿进行检测。 胎动的正常值是3-5次∕小时,12小时的胎动次数应大于 30次。如果12小时的胎动次数小于20次。那就要立即到 医院看医生了。

即将临产的先兆 1、子宫收缩:10分钟内有2次宫缩 2、见红:一般1-2天后可能临产 3、阴道流水:即破膜,不论有无宫缩,不论何时何地,及 时就医。 产程经过 以正常顺产为例 第一产程:自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初产妇大约 --16小时,经产妇大约- 小时。此期应避免大 喊大叫,保存体力,迎接第二产程的到来。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约1-2 小时,经产妇0、5-1小时。此期应与医生配合, 正确使用腹压,娩出胎儿。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此期不超过30 分钟,此期接产医生应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及产妇、新生儿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处理,不 得耽误! 第四产程: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此期产妇 应积极进食,积极解小便,积极帮助新生儿吸吮 乳头,进行哺乳。医生应严密观察产妇宫缩及阴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的作用

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的作用 孕产前的保健工作需要相关的健康教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的作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来该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产前保健的98名孕产妇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孕产妇49名,采用常规产前检查方式;另一组为实验组,孕产妇49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产前保健的各项指标进行考察,比较两组产前保健方式对孕产妇产前保健状况的影响。结果在保健行为、保健知识、保健技能等项目上的评分,实验组孕产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通过对比产前检查率数据可知,实验组孕产妇产前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对健康教育方式的评估表明孕产妇产前保健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应进行科学合理的产前健康教育,从而优化妊娠结局,利于母婴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妇幼保健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科学方法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良好的改善母婴结局,确保优生率[1]。孕产妇的围产期,是女性在怀

孕后要经历的重要时期,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2]。研究资料表明,科学运用健康保健知识能够提高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对新生儿的健康亦很重要。该文通过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来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产妇98名,分析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产妇取98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9名,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孕产妇年龄分布在22~37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初中以下或初中文化程度共有17名,中专或者高中文化程度共有21名,大专或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共有11名;另一组为实验组,孕产妇年龄分布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岁,初中以下及初中文化程度21名,中专或者高中文化程度16名,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2名。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孕产妇的年龄结构、家庭环境、文化程度、职业类型以及经济收入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采用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产前检查方式,具体包括:定期检测各项指标,保证检查指标及检查频率,记录孕产妇详细

产前诊断中心可行性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产前诊断中心可行性报告 篇一:开展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开展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可行性报 告 **医院是政府成立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承担着全市人民的医疗保健、卫生应急任务,是**市的医疗保健中心。曾先后荣获“20XX年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十佳诚信医院”、“**市爱婴医院”、“**市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医院以“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为服务宗旨,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服务理念,全力为我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经过前期调研、布置,为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提高我市人口出生素质,我院拟(:产前诊断中心可行性报告)开展产前筛查技术服务,具体情况如下: 一、医院建设。医院地处**市中心地段,周边交通方便。医院占地面积**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平方米,固定资产**亿元。目前,我院正在进行医院整体改建,一期工程已经

结束,二期工程预计将于今年**月份完工,届时我院床位将达**张,产科与产房单独分区,病床达**张。门诊设健康教育室1间、产前咨询室1间、检查治疗室1间、妇产科诊室3间、胎心监护治疗室1间、信息管理室1间,面积将达**余平米。 二、人员配备。全院有干部、职工**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主任医师**人,副主任医师**人,中级职称**人。其中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人员**人,主任医师**人,副主任医师**人,主治医师**人,住院医师**人,助产士**人。为提高我院产前筛查技术,20XX年安排产科**人、超声科**人、检验科**人参加**市级培训。同时,为配合医院将来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开展,我院计划为健康教育室配备专职讲师1名,为信息管理室配备专职人员1名,妇产科门诊固定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长期坐诊,1名主任医师及1名副主任医师定期坐诊。 三、设备配备。医院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 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手术电子腹腔镜等一批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总价值达**多万元,其中超声科配备高分辨率、多功能彩超**台(配备打印设备),检验科生化免疫室配备**电化光免疫分析仪**台、低温冰箱1台、电子天平1台及普通冰箱、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多台。投资**余万元,完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医院二期工程现已结束,

孕产妇健康教育之欧阳歌谷创编

孕产妇健康教育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孕期的健康教育:开设了孕妇课堂,利用集体座谈和定期在产前病房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和操作示范,让孕妇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告知剖宫产的适应证、术后的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2.产前的健康教育:指导孕产妇做好母胎的自我监护,根据孕妇自已掌握的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注意点和关键点,正确数胎动。同时,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持续性的心理安慰、感情支持、生理帮助,不仅能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减少分娩时的各种干扰;而且能使产妇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取得积极的配合。使产妇在产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使产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3.产时的健康指导: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孕产妇进入分娩室时可由责任护士陪伴,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同时给予安慰和抚摸,使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及时报告产程进展情况,开设导乐分娩,让家属陪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使之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4.产后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于产妇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身心

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护士应对产妇的身心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后24 小时(剖宫产后48 小时),产妇的精神、体力逐渐恢复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合理的饮食营养: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的健康护理。 5.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指导产妇合理搭配饮食、注意休息,提供促进产后机体恢复的方法,给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如哺乳期虽无月经,但也要坚持工具避孕(避孕套),选择正确适合的时间放置节育环等。使其了解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情况和婴儿预防接种的时间、去处,并告之产后检查的时间和重要性。二.健康教育的结果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明显增强孕产妇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促进了产妇的心理健康,减少了产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了产褥期感染。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益处有了深刻的认识,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喂养。使出生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在90%以上。另外,产妇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喂奶姿势正确,减少了乳头皲裂及乳汁淤积的发生,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了新生儿的健康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及家属学会了新生儿健康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促进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通过产后42天复检时的调查得知新生儿健康护理方法掌握家庭自我保健。 三. 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孕产妇进行个体化的“一对一”的健康知识宣教和产时指导,既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母乳喂养及孕期营养

母乳喂养及孕期营养 (一)、母乳喂养的好处营养好,防病抗病,增加母子感情。()(营养好:母乳是为婴儿专门生产的食品,最适合婴儿的胃肠功能特点,最适合婴儿(特别是前个月)的生长发育需要,能完全满足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防病抗病:因含大量防病抗病物质,()、增加母子感情:亲密接触和抚摸有利建立和增加母子感情,有利婴儿健康心理发育。 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保护支持纯母乳喂养,将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到,增加婴幼儿的健康素质,以降低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二)、什么是爱婴医院爱婴医院是指产、儿科工作人员以爱婴为核心,努力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孕产妇及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发病率。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保护支持纯母乳喂养,将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到,增加婴幼儿的健康素质,以降低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三)、热量供给 充足的乳母每日可分泌克乳汁,供热不足可减少至正常,乳汁成分与摄入营养关系密切,严重营养不良可使蛋白质、脂肪降低。水溶性维生素随膳食含量而变化,脂溶性维生素仅能少量通过乳腺,不因膳食而有所变化。哺乳期间因乳母自身营养需要外,因乳汁分泌需增加热量,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据年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妇、乳母膳食营养供给量,乳母应在非哺乳期供应量基础上增

加。 轻劳力正常所需 热能 蛋白质 钙 铁 锌 碘 视黄醇 乳母要做到合理膳食,轻体力劳动乳母每日热量应达到,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约为、、,如粮食克、蛋克、肉克、豆制品克、牛奶克、蔬菜克(绿叶类含),烹调多用烧、煮、炖,少用油炸。除一日三餐外,可加餐次,多喝汤,多饮水。 (四)、母乳喂养成功应做到:(保证有充足的乳汁) 1、早吸吮:婴儿出生分钟以内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裸体与母亲接

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

《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配套文件附件二) 根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及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制定国家级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设置原则、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作为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建设和评审的参考依据。 一、设置国家级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级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为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产前诊断的各项技术具有全国领先地位和权威性,具备承担国家级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职责的条件。 (二)卫生部根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和全国产前诊断实际工作及技术发展的需要,组织专家评议,并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意见后,确定国家级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 二、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 (一)组织设置要求 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机构,需设立产前诊断诊疗组织,设主任1名,负责产前诊断的临床技术服务,下设办公室和资料室,分别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和信息档案管理工作。

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设有遗传咨询、影像诊断(超声)、生化免疫和细胞遗传等部门,具有妇产科、儿科、病理科、临床遗传专业的技术力量。 鼓励尚未具备分子遗传诊断能力的机构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合作,将分子遗传诊断技术应用到产前诊断服务中。 (二)产前诊断业务范围要求 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提供的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包括: 1、进行预防先天性缺陷和遗传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开展与产前诊断相关的遗传咨询。 3、开展常见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超声下可见的严重肢体畸形等的产前筛查和诊断。 4、开展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包括遗传代谢病)的诊断。 5、接受开展产前检查、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的拟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的转诊,对诊断由困难的病例转诊。 6、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对引产出得胎儿进行尸检及相关遗传学检查。 7、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和追踪观察制度,信息档案资料保存期50年。 (三)规章制度要求 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定和操作常规,包括:人员职责、人员行为准则、诊疗常规、实验室操作规范、质量控制管理规定、标

产前健康教育对正常孕产妇的作用

产前健康教育对正常孕产妇的作用 怀孕被视为妇女人生的特殊阶段,与其他专科病人相比,住院分娩产妇心理和健康知识需求 有其特异性。通过对2012-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180例正常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孕产妇 更好地掌握自我监测内容,有效地配合医生、助产士,减少难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稳定情绪、增强经阴道分娩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2012-2013年在我科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两组,试验180例,年龄21-32岁,平均24.1岁;对照组180例,年龄23-33岁,平均23.8岁。试验组平均孕周39.8周,平均 身高161cm,各径线均在正常范围,无高危因素;对照组平均孕周40周,平均身高160.7cm,各径线均在正常范围,无高危因素。上述两组孕产妇资料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模式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在病区内接受多种宣教。(1)护士热情接待新入院孕产妇,根据孕产妇的接受能力做好入院宣教,对于文化层次低,适应能 力差、附近郊区和农村的孕妇多次反复讲解、反复观看宣教片,尽快消除她们对环境及医务 人员的陌生感[1]。(2)根据孕产妇情况做好孕产妇之间、家属之间的介绍工作。介绍性 格相投、家庭背景相仿的孕产妇互相认识。个别家庭条件差、性格内向、思想负担重的孕产妇,责任护士根据具体情况,在病区内介绍背景相似、性格开朗、健谈的孕产妇认识,促成 她们之间的沟通。利用患者间的沟通消除紧张的心理。(3)做好产科相关知识宣教,对于 文化层次高,接受围产保健的,根据其需求,主要介绍自我监测内容,相关的生理过程,产 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处理,以及如何与医生配合,减少恐惧感。对于文化层次低,没有 接受围产保健的,多次反复观看影响图片,责任护士讲解,利用模型增强直观感觉,熟悉分 娩过程。(3)观察产程,了解孕产妇的思想动态,有效地进行减压,适时的健康教育,责 任护士全程陪伴,直至分娩。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产前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见表1. 两组孕产妇掌握健康宣教内容情况根据健康 教育计划表测评,达到90%为掌握,80%为基本掌握,60%以下为不掌握。产前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见表1 2.2两组孕产妇总产程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孕产妇掌握产前宣教内容的比较(例) 由表1可见,实验组孕产妇掌握宣教内容较好,更好地配合医生、助产士,减少痛苦,缩短 产程,增强信心,减少难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 3 讨论 通过本组孕产妇的护理,深刻体会到,产前孕产妇间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以及责任护士的 陪伴,有效减压,适时宣教有4大优点:(1)孕妇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2)减 少孕妇陌生、恐惧感;(3)增进孕妇及家属的亲情,保持良好的心情,利于产后恢复;(4)难产率下降,刮宫产率下降,减少孕妇痛苦。 参考文献 [1]钱援芳.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1,8:612.

孕期健康教育

孕期健康教育培训教材 第一节怀孕前的准备 营养准备 (一)孕产妇营养的重要性 1.营养的定义 营养是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生化、免疫功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修补组织等生命现象而摄取和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 2.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3.营养不足对孕妇的影响 (1) 营养不足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严重时还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缺钙和VitD致骨软化病、手足搐搦症、此外还可有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 (2) 容易诱发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感染等。(如钙、锌、碘、硒缺乏时) (3) 分娩时容易有子宫收缩乏力、难产、产后出血等危险。 (4) 产后易患产褥感染、乳汁不足等。 4.营养不足对胎婴儿的影响 (1) 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制。 (2) 影响智力的发育。 (3) 先天缺陷。 (4) 胎儿死亡率增加。 5.营养过剩的影响 (1) 影响孕妇的健康 热能营养素摄入过多,使热能除了生理需要消耗外,多余的就会转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久而久之成为肥胖者,而肥胖是与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密切 2

相关的。 脂肪摄入过多,除了肥胖外还会有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无机盐如钙摄入过多容易造成肾结石。钠摄入过多则可致高血钠,好发高血压。维生素 A、D过量会有中毒。碘过量摄入可致高碘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2) 增加难产率、手术产率和产后出血率 (3) 影响胎婴儿的健康 过多的热能营养素使胎儿生长发育加速,成为大于胎龄儿,造成难产,出生过程中容易有产伤。巨大儿出生后容易有低血糖、低血钙、高胆固醇血症等合并症。也是成年患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压等潜在因素。如某些氨基酸摄入过多,造成营养不平衡时可致胎儿生长限制、畸形及智力障碍。母鼠喂食过量的淀粉可造成胎鼠先天性白内障、脑细胞减少、体重下降。维生素A过多会致流产、无脑儿、眼畸形、脑裂、唇裂。维生素D过多会致多脏器钙化等。 (二)维生素、矿物质与妊娠 1.叶酸补充 叶酸缺乏可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妊娠时叶酸缺乏可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发病率增高,还可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造成早产和低体重儿。叶酸缺乏是引起胎儿畸形主要是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在补充叶酸后这些畸形可减少80%左右。目前推荐从妊娠前三个月至妊娠后三个月,每日补充叶酸0.4毫克。 2.孕妇补钙 钙的生理功能十分重要,不仅影响骨骼、齿的形成、影响骨密度,而且钙是调节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收缩及神经兴奋的重要物质,还参与凝血过程。钙与某些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男性不孕、精子质量差等,补钙还可降低结肠癌的危险。孕妇缺钙可引起新生儿骨密度低,影响胎儿的骨发育。母亲钙摄入量高,乳汁中钙也较高,有研究报告充足的钙还可维持乳汁不减少。目前推荐孕期需摄入钙每日1200~1500毫克,哺乳期每日1500毫克。 3.孕妇补铁 铁缺乏可引起贫血,贫血可使工作及学习能力下降,在儿童可引起心理活动、3

孕产妇健康教育

孕产妇健康教育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孕产妇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孕期的健康教育:开设了孕妇课堂,利用集体座谈和定期在产前病房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和操作示范,让孕妇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指导孕期营养与保健,告知剖宫产的适应证、术后的常见症状及护理,引导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2.产前的健康教育:指导孕产妇做好母胎的自我监护,根据孕妇自已掌握的知识情况,正确指导胎动自测的注意点和关键点,正确数胎动。同时,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持续性的心理安慰、感情支持、生理帮助,不仅能减轻和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稳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减少分娩时的各种干扰;而且能使产妇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取得积极的配合。使产妇在产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使产妇愉快地度过分娩期,确保母婴身心健康。 3.产时的健康指导: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孕产妇进入分娩室时可由责任护士陪伴,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指导产妇如何减轻宫缩带来的痛苦,同时给予安慰和抚摸,使产妇消除紧张情绪。及时报告产程进展情况,开设导乐分娩,让家属陪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使之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4.产后的健康教育内容:由于产妇经历了艰苦的分娩过程,身心处于极度疲惫状态,护士应对产妇的身心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在产后24 小时(剖宫产后48 小时),产妇的精神、体力逐渐恢复后,指导和讲解如下知识。合理的饮食营养: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的健康护理。 5.出院时的健康指导:指导产妇合理搭配饮食、注意休息,提供促进产后机体恢复的方法,给予必要的性生活和计划生育指导,如哺乳期虽无月经,但也要坚持工具避孕(避孕

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产科健康教育计划 生理产科产前健康教育(一) ●介绍病房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介绍主管医生及主管护士,进行卫生宣教,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产后依赖与安全感。 ●说明消除恐惧、焦虑心理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谈心等,安定情绪,树立信心,保持乐观态度,有益于顺利分娩及康复。 ●说明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有利于充足睡眠和休息,养精蓄锐。 ●说明住院后不能随便外出,以确保母婴安全,及时观察病情、治疗和检查等。 ●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指导孕妇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能量供应,预防便秘。 ●教会孕妇数胎动的方法并说明其意义。 ●方法早、中、晚饭后各测胎动1小时,正常胎动每小时3~4次。计数方法:静卧于病床上,精力集中,从胎儿开始活动至结束这一过程为1次数。 ●意义能及时反映胎儿是否宫内缺氧。 生理产科产前健康教育(二) ●向孕妇说明左侧卧位的意义: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说明住院后遵医嘱每日两次氧气吸入的意义:有利于维持母体的血氧含量,保证胎儿在宫腔内有足量的氧气供应。 ●说明住院期间测体重的意义。①及时发现病情变化。②间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说明用药的目的、作用,对胎儿有无影响,消除产妇顾虑,取得配

合。 ●介绍探视陪伴制度,以取得合作。 ●出现以下症状时请按信号灯:①下腹坠疼;②阴道流血、流水;③胎动异常。 ●有关母乳喂养宣传,详见产后母乳喂养宣教计划。 产时护理健康教育 ●产妇入院后,助产士要亲切和蔼,热情接待每一位产妇,详细介绍产房环境,介绍主管助产师,使产妇感到宾至如归。 ●向产妇、家属介绍陪人制度,取得合作。 ①陪护在医生查房、检查、治疗、护理期间请暂时回避。②对产妇多关心体贴,不干扰其休息,尽量让其爱人陪伴,给予心理上的安慰。③禁止吸烟。 ●向产妇宣教以下知识,取得配合。①疼痛的原因。宫缩痛会随着产程的进展逐渐增强,间隙时间约5~10分钟,持续时间约30~50秒。宫口逐渐开大,胎先露逐渐下降至宫口开全,初产妇大约需12~16小时,经产妇大约需7小时左右,方能结束分娩。②休息的重要性。宫缩规律其较强时应卧床待产,以侧卧位为宜,充分安静的休息能加快分娩,必要时按医嘱给镇静剂。③饮食的重要性。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体力严重消耗,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可口饭菜,如稀饭、面条、牛奶、鸡蛋、巧克力、青菜等。④勤解大小便。每2~3小时解小便一次,以免充盈的膀胱影响宫缩及胎先露下降,引起排尿困难或产后尿潴留。尽量排空大便,避免胎儿娩出时挤出大便污染产道、胎儿、或阻碍胎儿下降。禁止产妇自己上厕所,避免发生胎儿坠落。⑤母乳喂养。产后30分钟内给予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达到30分钟以上,以促进乳汁分泌,给产后母乳喂养成功打好基础。

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

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 根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及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职责,制定国家级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设置原则、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作为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建设和审评的参考依据。 一、设置国家级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原则 1.国家级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为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产前诊断的各项技术具有全国领先地位和权威性,具备承担国家级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职责的条件。 2.卫生部根据《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和全国产前诊断试剂工作及技术发展的需要,组织专家评议,并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意见后,确定国家级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 二、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医疗保健机构的基本条件 (一)组织设置要求 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需设立产前诊断诊疗组织,设主任1名,发展产前诊断的临床技术服务,下设办公室和资料室,分别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和信息档案管理工作。 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设有遗传咨询、影像诊断(超声)、生化免疫和细胞遗传等部门,具有妇产科、儿科、病理科、临床一床专业的技术力量。鼓励尚未具备分子遗传诊断能力的机构与大学、科研机构等合作,将分子遗传诊断技术应用到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肿。 (二)产前诊断业务范围要求 各省开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提供的产前诊断技术服 务包括: 1.进行预防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开展与产前诊断相关的遗传咨询。 3.开展常见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超声下可见的严重肢体畸形等的产前筛查和诊断。 4.开展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包括遗传代谢病)的诊断。 5.接受开展产前检查、助产技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发现的拟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的转诊,对诊断有困难的病例转诊。

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1164 N8ture.1997。389(6648):237—238. Zhao ZQ.Vinten-JohansenJ.Myocardialapoptosisandischemic preconditioning[J].CardiovascRes,2002,55(3):438—455. NordlieMA,WoldLE,SimkhovichBZ。甜a/.Molecular柚pect8of ischemicheart disease:ischemia/reporfusion-inducedgenetic changesandpotentialapplicationsofgeneandRNAinterferencetllempy[J].J CardiovascPharmacolTher,2006。ll(1):17-30. “D,WilliamsV,LiuL,eta/.Expressionoflectin-llkeoxidizedl们Ⅳ-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s duringischemia—reporfusionand its roleindetonnination of apoptosis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J Am Coil Cardiol,2003,41(6):1048—1055. 蒋建刚.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J].医学综述,200l,7(1):60—61. 【文章编号】1000-2200(2009)12-1164-03 何鹏程,谭宁,周颖玲。等.缺血后适应对活性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4):282—287. Nakamura M,WangNP,ZhaoZQ,甜a/.Preconditioningdecreases Baxexpression,PMN∞cumulationandapoptosisinreperfusedratheartlJ1.CardiovaseRes,2000,45(3):66l一670. 贺欣,高航。郭锦萍,等.葡萄糖酸镁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和Fas及FasL的影响[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3):136—139,143. 王晓霞.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8):387—389. 李松,丁家望,杨俊,等.通心络胶囊减轻再灌注诱导的家兔心肌细胞凋亡效应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9(3):782—785. 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何伯红综述,杜丹丽审校 [关键词】产前保健;健康教育;综述[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 715.3 [文献标识码]A 妇女、儿童占总人口的2/3,他们的健康水平是反映一个社会或社区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孕产期是妇女的特殊生理时期,妊娠与分娩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母子两代人的健康,因而加强孕产期保健尤为重要。孕产期保健主要有产前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3个环节。而产前保健则是整个妇幼保健的重要环节,是指定期的产前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及监护胎儿宫内情况等,是贯彻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高危妊娠、保证母婴安全的必要措施¨J。其临床的核心内容就是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加强产前保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是保护母婴健康、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瞄J,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的一半是高危妊娠所致。因此,把孕产妇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人群,指导其进行产前检查并宣讲高危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妊娠,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是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的关键。而健康教育作为传授保健知识、指导人们采纳健康行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门科学,是协助提高妇幼保健水平、增强妇女儿童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1健康教育及相关理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然而,态度、行为转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受遗传、心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一直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难点,有时会出现知而不行的现象。为此,各国学者、专家相继提出多种行为转 [收稿日期]2009-04—10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安徽蚌埠233004[作者简介]何伯红(1975一),女,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杜丹丽,研究生导师,副教授。主任医师. ?综述? 变理论,比较成熟且应用较多的有“知信行”理论(KABPmodel)、健康信念模式和行为转变阶段模式。 KABP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医学领域出现的研究方法。该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对知识进行积极地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才可逐步形成信念。当知识上升为信念,人们就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转变行为。这一理论较好地总结和概括了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健康行为的转变和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pJ。健康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强调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有效的教育基础是患者自愿的、积极的护患合作式。有学者提出MJ,健康教育是用教育的方法授权患者,给患者更多自我照顾和帮助恢复健康的权利。这种授权意识包括生物一心理、功能、认知、社会、实践、伦理和金钱7个方面的内容。 健康信念模式是由Hoe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后来经Beeker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而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和实施健康教育。其以心理学为基础,由需要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综合而成,并在预防医学领域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健康信念模式遵循认知理论原则,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即期望、思维、推理、信念等对行为的主导作用。该模式认为,健康信念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如果个体对其目前的不良行为感到害怕,并坚信其改变不良行为所得到的益处大于障碍时,个体才会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护理人员希望个体摒弃目前不良的行为方式而采纳健康的行为方式时,可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来帮助个体达成 1J 1J 1J 1J 1J 埒 撕"墙 悖rL rLrL rL rL 1J 1J 1J n 屹 ” M rL rL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