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三、受精 妊娠与分娩-2
- 格式:ppt
- 大小:10.05 MB
- 文档页数:55
一、名词解释1.屠宰率:胴体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即: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2.工厂化养猪:指以工业生产方式安排生产,品种杂优化、设备机械化、饲料功能化、环境标准化、生产工艺化、作业流水化、免疫程序化、产品规格化批量化的一种养猪生产形式。
(或者:指以工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使猪群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以及猪场的劳动生产率都达到高效率。
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组成部分。
)3.杂种优势利用:又叫经济杂交,指的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有效选择。
4.初生个体重:是指仔猪在出生后吃初乳前称重所得的个体重量。
5.集约化养猪:指以“集中、密集、约制、节约”为前提,按照养猪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而采取的对猪群、劳动力、设备的合理配置和适度组合的经营形式。
6.断奶窝重:是指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
7.性周期:我们把母猪上一次发情排卵到下一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称之为性周期或发情周期。
8.猪生产学特性:是指猪所共有的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性质。
a)产仔数:指的是母猪产一窝仔猪的总数(或活仔数)。
9.初生窝重:是指一窝仔猪所有个体重的和。
10.流水式的生产工艺流程:是指按照养猪生产的6个环节(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肥育)分阶段饲养,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要求进行流动,组成一条生产线来进行生产。
又叫分阶段作业流水线生产工艺或分阶段饲养技术。
是现代化猪场采用的一种生产流程。
11.PSE猪肉: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肌肉。
表面粗糙,结构松散。
12.DFD猪肉:宰后肌肉外观呈现暗红色、质地硬、肌肉表面干燥的特征,即DFD肉。
这类肉由于肌肉表面干燥、结构致密、嫩度差,同样既不适合鲜食用也不适合加工用。
13.猪应激综合症(PSS):猪在遭受各种不良因素或应激原的刺激时,表现出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量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映。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根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根本概念、根本知识和根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理论根底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根本理论、根底概念、根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根本理论和根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方面等方面的根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
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根本要求:通过绪论局部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开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与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与开展趋势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与开展趋势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兴旺国家之间的差距以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
孕产妇健康知识试题及答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测试题(孕产妇健康管理部分)本测试题共有50道判断题,以下为答案及相关解释。
1.孕产期保健是指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为准备妊娠至产后42天的妇女及胎、婴儿提供全程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正确)2.孕产妇保健的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居住的准备妊娠夫妇。
(错误)3.对怀孕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要求在孕12周前建立孕产期保健册。
(正确)4.在妊娠各期均应当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纳入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
(正确)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是指:妇女从怀孕到产后42天的保健服务。
(正确)6.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正确)7.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及异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
(错误)8.孕产期保健应当以保障婴儿安全为目的,遵循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
(错误)9.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的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
(错误)10.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范围,开展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工作。
(正确)11.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人工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错误)12.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可以未取得执业资格,只需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
(错误)13.卫生部负责全国孕产期保健工作的监督管理。
(正确)1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辖区内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
(正确)15.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行制订本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相关规章。
(错误)16.妇幼保健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应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孕产期保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17.严格执行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无需提供死亡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相关资料。
(错误)18.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和监督。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
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
2.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
家畜饲养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物生产中的几项重要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按照家畜生产规律,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工作,并有一定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的本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家畜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就是了解不同家畜的品种特征,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家畜的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找出其中的规律性,使学生了解正常情况下家畜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营养需要、繁殖规律及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养什么家畜,如何配合饲料,如何培育改良品种和利用杂种优势,如何繁育仔畜,如何养好家畜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以指导畜牧业生产;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本课程是研究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概念、基本实践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通过讲授家畜生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家畜的习性,营养、繁殖规律,采用科学的繁殖方法和饲养管理方法防病治病,提高诊断和治疗家畜常见病的能力,从科学饲养家畜、管理家畜入手,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讲授主要以家畜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生产问题作为讲授重点,辅之以通过讲述动物营养原理、动物遗传育种及繁殖方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牛、羊、猪、饲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从家畜生产方面考虑畜疫病防治问题;三、各章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绪论部分的讲授,让同学们了解畜牧业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了解传统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种类和一般生产环节,了解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以及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激励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学习热情;2.教学内容:第一节畜牧业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我国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节国外畜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节畜牧业生产的概念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我国主要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手段;第二章动物营养原理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对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要求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为今后从事畜牧业生产打好基础;2.教学内容:第一节饲料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第二节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第三节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家畜与营养物质间的联系;家畜营养需要的衡量指标和研究方法;饲养标准的概念与应用;第三章饲料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饲料学的基本概念与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能为特定动物设计简单的饲料配方;2.教学内容:第一节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第二节饲料的营养特性与加工利用第三节配合饲料与日粮配合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体系;饲料的分类、营养特性与加工调制;饲料配方; 第四章动物遗传基本原理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遗传物质基础;理解群体遗传学基本理论、三大遗传参数;熟练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三大遗传定律、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和变异;2.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遗传第二节群体遗传学第三节数量性状的遗传第四节分子遗传与生物工程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细胞遗传和三大遗传定律;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突变、群体遗传结构和哈代-温伯格定律;重复力、遗传力和遗传相关;遗传密码、基因重组、基因定位和遗传工程;第五章动物育种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家畜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外形和生产力;掌握家畜的品种、选种和选配方法;本品种选育、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2.教学内容:第一节品种概述第二节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第三节动物生产力第四节选种第五节选配第六节动物育种方法第七节动物品种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第八节杂种优势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品种的概念与分类;生长与发育的概念、生长的计算及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产肉力、产乳力和产蛋力指标;选种的原理和方法;选配的种类及近交和杂交;本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和品系繁育;保种理论和方法;配合力的概念与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第六章动物繁殖1、教学基本要求:本章分别从动物的繁殖生理、繁殖技术、繁殖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动物繁殖生理主要从动物家畜生殖器官构成及生理功能,生殖激素种类、主要生理功能、受精、妊娠分娩等方面进行论述;动物繁殖技术介绍人工授精、冷冻精液、胚胎移植技术等;繁殖管理介绍动物繁殖疾病及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措施;2.教学内容:第一节家畜生殖器官及生理功能第二节生殖激素第三节受精、妊娠和分娩第四节家畜的繁殖技术第五节不孕症与流产及提高动物繁殖力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生殖器官构成及主要生理功能,生殖激素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受精和妊娠,人工授精技术、冷冻精液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动物繁殖力的措施;第七章养羊生产1.教学基本要求:养羊生产包括羊的产品,绵、山羊品种,羊的饲养管理等主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羊的主要产品性质;生产中如何选择绵、山羊品种;了解绵、山羊生活习性,从而做到科学的饲养和管理绵、山羊;2.教学内容:第一节羊毛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绵、山羊品种简介第三节绵羊的外形鉴定第四节绵羊的饲养管理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羊毛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国内外主要绵、山羊品种;绵羊的外形鉴定;绵羊的饲养管理;本章重点为国内外主要绵、山羊品种介绍和绵羊的饲养管理;第八章养猪生产1.教学基本要求: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养猪在我国畜牧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产中常见的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让他们对如何选择猪种,如何进行猪的饲养管理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以便在将来从事本职业过程中,能辨认不同的猪品种;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能向畜主宣传科学养猪知识;2.教学内容: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第二节猪的饲养管理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猪的经济类型与品种,不同类型、不同生产阶段猪的饲养管理;重点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我国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猪品种特点;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第九章养牛生产1.教学基本要求:养牛生产亦是畜牧生产的重要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养牛生产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养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2.教学内容:第一节牛的品种第二节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第三节牛的外形鉴定第四节奶牛的饲养管理第五节肉牛的饲养管理3.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奶牛及肉牛的品种特点;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牛的外形鉴定技术;不同牛的饲养管理技术;重点牛的品种识别,不同类型、不同生产阶段牛的饲养管理;四、教学建议1. 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 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注重直观性,应多采用教具、模型、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等;3. 充分利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进行;教学要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围绕养羊、家畜饲养操作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在生产现场由教师集中对学员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4. 考核评价1. 基本知识考核:根据平时作业、测验、课堂提问、理论考试等的正确程度按百分制评定;2. 基本技能考核:结合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中级工进行;。
产科知识点总结一、产科学概述产科学(Obstetrics)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妊娠、分娩和产后期间妇女的健康。
它涵盖了从怀孕确认到胎儿出生,再到产后恢复的整个过程。
产科学的目标是确保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妊娠期1. 妊娠生理- 受精: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着床:受精卵在子宫内壁着床。
- 胎儿发育:从胚胎期到胎儿期,器官逐渐形成。
- 妊娠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孕期(1-12周)、第二孕期(13-28周)、第三孕期(29-40周)。
2. 妊娠期的监测和管理- 产前检查:定期监测胎儿发育和母亲健康状况。
- 营养和生活方式指导:确保母亲和胎儿获得适当的营养和避免有害物质。
- 高危妊娠管理:对有并发症风险的妊娠进行特别监测和管理。
三、分娩期1. 分娩过程- 宫颈扩张:宫颈逐渐变薄并扩张,以便胎儿通过。
- 胎儿下降:胎儿在盆腔中下降,准备出生。
- 分娩阶段:分为第一产程(宫颈扩张)、第二产程(胎儿娩出)和第三产程(胎盘娩出)。
2. 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无医学干预的分娩。
- 助产:使用产钳、吸盘等工具辅助分娩。
- 剖宫产:通过腹部手术取出胎儿。
3. 分娩期的监测和管理- 胎心监护:监测胎儿的心跳和宫缩情况。
- 疼痛管理:提供无痛分娩选项,如硬膜外麻醉。
- 分娩并发症处理:如胎儿窘迫、产程延长等。
四、产后期1. 产后恢复- 身体恢复:子宫收缩回非妊娠状态,伤口愈合。
- 情绪管理:产后情绪波动,可能发生产后抑郁。
2. 母乳喂养- 哺乳指导:教授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
- 母乳营养:强调母乳对新生儿的重要性。
3. 产后检查- 产后6周检查:评估母亲的身体和情绪状况。
- 长期健康管理:提供避孕和生育间隔的建议。
五、高危妊娠管理1. 妊娠合并症-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2. 分娩并发症- 胎儿窘迫- 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3. 高危妊娠的监测和干预- 定期的产前检查和特殊监测- 个体化的分娩计划- 必要时的医疗干预六、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评估- 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状况。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妇产科护理学》形考任务1及3网考题库答案形考任务11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慢性炎症。
【正确答案】正确2 .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
【正确答案】正确3 .临产的主要标志是规律宫缩并逐渐增强、宫颈扩张、胎先露下降。
【正确答案】正确4 .稽留流产可不用特殊处理,等待死亡的妊娠物自然排出。
【正确答案】错误5 .产褥期是指产妇从胎儿娩出到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
【正确答案】错误6 .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正确7 .胎盘早期剥离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出血发生在曳蜕膜。
【正确答案】错误8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表现为子宫收缩极性倒置,但不影响宫口开大。
【正确答案】错误9 .骨盆是由箴骨、尾骨和左右两块骼骨构成。
【正确答案】错误10 .婚前保健指导宣教的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答案】告知相关疾病对婚育的影响【正确答案】对婚检双方进行科学、健康的性保健知识教育【正确答案】新婚期避孕相关知识的宣传和计划生育指导【正确答案】指导双方计划受孕、选择受孕时期11 .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的产时和产后护理,正确的措施是【正确答案】尽量缩短第二产程【正确答案】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推麦角新碱【正确答案】重症病人产后应继续硫酸镁治疗【正确答案】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12 .关于淋病的描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成人主要通过性交直接接触传染【正确答案】通过性接触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感染【正确答案】新生儿多于分娩时接触污染的阴道分泌物传染【正确答案】淋病奈瑟菌培养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方法13 .输卵管妊娠常见的原因是【正确答案】受精卵游走【正确答案】输卵管慢性炎症14 .关于绒毛膜癌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多继发于葡萄胎【正确答案】侵袭血管是其生物学特性【正确答案】常浸润子宫肌层【正确答案】常引起组织出血、坏死15 .关于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及护理正确的是【正确答案】不规则阴道流血是放置宫内节育器常见的不良反应【正确答案】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不需特别处理【正确答案】经量多时,建议患者多休息、补充铁剂、严密观察、遵医舄用药【正确答案】部分患者放置后可出现白带增多或伴有下腹胀痛16 .符合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检查所见的是【正确答案】阴道后穹度饱满有触痛【正确答案】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明显【正确答案】子宫一侧或其后方可触及形状不规则肿块17 .关于激素治疗(HT)禁忌症正确的是【正确答案】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正确答案】患有血栓性静脉炎【正确答案】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高血压【正确答案】有乳腺癌家族史者18 .下列()是围生期人工监护技术。
.小鼠性成熟早,35 日龄雄性附睾精液中有运动的精子,雌鼠在35 日龄即可发情排卵、受孕.雌鼠在正常情况下,每隔4~5 d为一个性周期,发情后2~3 h即可排卵.雌鼠产后还可出现一次动情期,即分娩后24 h内排卵,此时交配可受孕,俗称“血配”,出现边哺育边妊娠的现象.2.实验动物的选择选用性成熟未交配过的健康小鼠进行.实验发现,体形和体重较大动物交配比较容易受孕.3.掌握小鼠性周期时间镜检阴道涂片,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类型,然后换上高倍镜,细胞可能是有核上皮细胞、角化(老的、无核的)上皮细胞.观察阴道涂片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可确定动情期的不同阶段.4.把握交配季节小鼠生殖有关的实验,一般应在春秋季进行,因小鼠怕热畏寒,这二季节温度比较适宜,动物的受孕率较高.若在夏冬季实验,动物房室温应控制在22±2~C,空气湿度为50%左右.5.动物交配,妊娠识别选择适龄雌雄小鼠,鉴定动情期,是确保小鼠受孕的关键.交配前查看雌鼠外阴和阴道口,外阴充血肿胀,阴道口张开且呈干燥状态,确认为动情期雌鼠.小鼠阴栓一般在交配后12~24 h自动脱落.由于小鼠交配后能产生阴栓,所以常把阴栓的有无作为判断是否交配的重要标志.6.受孕辅助方法及其影响为提高受孕率,可对动物进行动情周期诱导和同步化.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即“预接触”,经“预接触”处理后的雌鼠,60%~70%可查见阴栓.另一种是化学方法,即对小鼠进行“超数排卵”(supemvu lation),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8 h后结合HCG腹腔注射处理的雌鼠,当晚与雄鼠1:1合笼,一般均可受孕,80%可见阴栓.自然同步发情的生殖是理想的,副作用少,效果好,而超排卵质量较差,胚胎生活力较差,体外培养增殖缓慢.7.合理管理,精心饲养动物饲养应在开放系统动物房进行.由于光照能刺激小鼠性激素的分泌,对雌鼠性周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采用12 h:12 h明暗光照,温度18~25℃,空气相对湿度40%~60%,噪音≤60分贝.8.昆明小鼠系远交系,l945年由印度Haffikine研究所引入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