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践性版画教学的艺术体验
- 格式:pdf
- 大小:93.60 KB
- 文档页数:1
第1篇一、前言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版画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本次实践报告将总结我在版画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作提供借鉴。
二、实践内容1.版画创作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选择了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等多种版画形式进行创作。
以下是对几种版画形式的简要介绍:(1)木版画:以木板为载体,通过雕刻、印刷等手段完成作品。
木版画具有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细节。
(2)铜版画:以铜板为载体,通过腐蚀、印刷等手段完成作品。
铜版画具有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可以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氛围。
(3)石版画:以石板为载体,通过印刷、雕刻等手段完成作品。
石版画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可以表现出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创作过程中,我遵循以下步骤:(1)构思:根据主题和风格,确定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2)草图:在纸上绘制草图,确定构图和细节。
(3)上板:将草图绘制在版面上,进行雕刻、腐蚀等处理。
(4)印刷:将版面印刷到纸上,进行色彩调整。
(5)装裱:将完成的作品进行装裱,使其更加美观。
2.版画展览与实践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版画展览。
在展览过程中,我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还参观了其他同学的佳作,学习了他们的创作技巧和经验。
此外,我还参加了版画实践课程,跟随老师学习了版画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实践,我对版画制作的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实践收获1.提高了专业技能通过本次实践,我熟练掌握了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等多种版画形式,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拓宽了艺术视野在实践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种风格的版画作品,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3.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版画创作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完成了作品。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团队意识。
版画教学心得体会(多篇)第1篇:版画培训心得体会版画培训心得体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校在美术教育方面也在探索新的思路--开展儿童版画教育,在美术第二课堂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开展了儿童版画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快乐乐地获取终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
为了更好更专业的教学我们参加了在呼市十七中版画工作室举办的版画教师培训。
在20XX年4月17日,我校美术教师来到了呼市第十七中学负一层美术教室我们看到了设施完备的版画工作室、画室分为了几个区域有民族皮雕、版画、儿童画、手工展区等与会期间我们欣赏到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职研究生崔老师校收藏的各种风格的版画作品,参与了讨论,了解了版画的发展,制作各种木板、铜板版画、石板版画,综合材料版画、粉印版画,水印版画等等而后我们了解了儿童版画的发展,和儿童版画教学的相关问题让我们深受鼓舞。
通过这次学习,提出了儿童版画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它是其它艺术形式所替代不了的,因为它有自己的优势。
其一是:利用各种“版”的媒介形式,表达儿童的思想感情。
其二是:版画的复数性,一版多印这就是版画的复数性。
由于这一特点,所以便于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同时参加异地展览、送亲友、同学、在家里和公共场所悬挂。
这些作品都是以原作的形式出现的。
其三是:版画的制作是学生自画、自刻、自印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学生易于产生兴趣,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眼、手、脑这三者的协调性,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其四是:版画是绘画和操作的结合物,带有一定的手工性,学生更愿意参与,通过制作版画作品来展示小作者的劳动智慧和他们锻炼技巧的坚韧精神,这些都是通过整个的创作过程体现出来的。
其五是:最后意外的印刷效果,学生刻制时有一种乐趣,一旦印出来,学生会更加兴奋,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创作信心,使他们创作版画的兴趣更浓了。
这次学习我感到受益匪浅,对各位教师的经验之谈更是有所感悟。
浅谈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版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小学生版画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刻画、印刷等技法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浅谈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版画的基本技巧、创作过程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生版画基本技巧1.版画的刀法小学生版画的刀法是学生掌握版画技巧的关键。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版画刀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逐渐熟悉刀的使用技巧,掌握正确的刀法。
版画刀在刻画线条、描绘轮廓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熟练的刀法可以使学生的版画作品更加精细。
2.创作设计小学生版画的创作设计需要考虑构图、色彩和主题等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概念,展示经典的版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事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表达。
创作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培养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敏感性,提高观察细节和表达能力。
二、小学生版画的创作过程1.创意构思小学生版画的创作过程从创意构思开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观察和体验,提炼出一个独特的创意。
学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绘制草图,寻找创作灵感。
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观察、感知、分析和想象能力得到锻炼。
2.制作版画版面学生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创作设计的版画版面。
教师可以介绍常见的版面材料,如木板、塑料板等,并指导学生进行版面的制作。
学生可以先用铅笔在版面上进行初步的线条规划,然后使用版画刀进行刻画。
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版画的印刷版画的印刷是版画创作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版画的印刷材料,如墨水、颜料等。
在印刷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适量的墨水、正确的印刷力度和技巧。
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纠正,学生的细致性和耐心得到了锻炼。
三、小学生版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实践形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生版画要求学生具有独特的创作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小学生版画作为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对于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生版画的定义开始,探讨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小学生版画的定义小学生版画是指小学生运用版画技法创作的艺术作品,通过切割、雕刻或其它方式将图案或图像印刷到纸上。
与绘画不同,版画作品多为黑白或单色,线条清晰,表达力强。
小学生版画既注重细节和形象的表现,又注重整体的结构和平衡,可以培养小学生成为有创造力的艺术家。
二、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生版画是一种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创造力,还需要学生有想象力。
在版画创作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平面变为立体,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
通过版画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小学生版画需要学生仔细观察真实的事物,并将观察到的事物转化为艺术作品。
通过观察真实的事物,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了解事物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
同时,通过版画作品的表达,学生可以通过线条和形状等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培养耐心和细致精神小学生版画需要学生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无论是切割、雕刻还是印刷,都需要细致入微,小心翼翼。
通过版画创作,学生需要反复思考和尝试,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到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
只有克服困难、包容失败,才能最终完成一幅优秀的版画作品。
这种耐心和细致的精神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4.培养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小学生版画的创作往往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
初中美术体验版画的魅力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体验版画的魅力一、前言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悠久的艺术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以木材、石板、铜板等为印版,通过雕刻、蚀刻、印刷等手段,创造出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视觉形象。
版画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而且其制作过程富有创造性,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体验版画创作,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提高对版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2.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探索个性化表现手法,提升艺术素养。
三、教学内容1.版画基本概念:介绍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
2.版画历史与发展:概述我国版画的历史沿革及世界版画艺术的发展。
3.版画创作流程:讲解版画制作的步骤,包括设计、制版、印刷等。
4.版画实践体验:分组进行版画创作,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探索个性化表现手法。
5.作品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欣赏优秀版画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我国著名版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例,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版画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分类。
2.讲解版画的历史与发展,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版画艺术的辉煌成就。
3.阐述版画创作的步骤,为学生实践体验奠定基础。
3. 实践体验1.学生分组进行版画创作,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共同讨论设计方案。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探索个性化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制版和印刷过程,体验版画创作的乐趣。
4. 作品欣赏与评价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3.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分享创作心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学生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第1篇一、前言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唐代的木版画到现代的版画艺术,版画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作为一名版画爱好者,我在制作版画的过程中,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以下是我对版画制作的感悟心得体会总结。
二、版画制作的过程1. 素材的选择版画制作的第一个环节是选择素材。
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版画的最终效果。
我通常会选择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生活气息的题材,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在选择素材时,我会充分考虑其艺术价值和审美需求。
2. 设计构图在确定了素材后,我开始进行版画的设计构图。
这一环节需要运用到绘画、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我会根据素材的特点,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构图,力求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3. 制作底版制作底版是版画制作的关键环节。
我通常会选用木板、金属板、纸板等材料作为底版。
在制作底版时,我会根据设计构图,将画面刻划在底版上。
刻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线条的粗细、曲直、虚实等,力求使画面更加生动。
4. 印刷印刷是版画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我将底版放置在印刷机上,通过印刷机将画面转移到纸张上。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纸张的湿度、印刷压力等因素,以确保版画的印刷质量。
三、感悟心得体会1. 技术的磨砺在版画制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技术的重要性。
无论是素材的选择、设计构图,还是制作底版、印刷,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
因此,我在制作版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2. 创意的发挥版画制作过程中,创意的发挥至关重要。
在素材的选择、设计构图等方面,我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版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我也善于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
3. 艺术修养的提升版画制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版画制作的技术,还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
我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善于发现美的瞬间,将这些美好融入版画作品中。
4. 情感的表达版画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抒发。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版画与艺术设计的应用与实践探究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版画和艺术设计成为了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
本文将探讨版画与艺术设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首先,版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
它通过刻版、印刷等技术手段,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传达给观众。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版画的基本技法,如刻画、印刷等。
通过手工制作版画,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版画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和形式等要素,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
其次,艺术设计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艺术设计是将艺术元素和设计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创作活动。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如对比、平衡、重复等。
通过设计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设计思维和表达能力。
艺术设计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产品设计的原理和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版画与艺术设计的应用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版画技法创作艺术品,并在设计中融入艺术设计的原理和要素。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将版画技法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更具个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合作设计和制作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种综合应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然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版画与艺术设计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艺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其次,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兴趣爱好不同。
因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需求。
此外,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版画与艺术设计还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实习报告总结版画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版画的理论知识,还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版画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自己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多种版画技法,如木刻、铜版、石版等。
通过观摩老师示范和自主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法的要领。
在实际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版画制作的精细和耐心。
每一幅作品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打磨、修改和印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让我明白了版画创作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细节和工艺的追求。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版画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如刻板时的失误、印刷时的纸张皱褶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学会了保持冷静和耐心,不断尝试和调整,直到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除了技术上的学习,实习还让我认识到版画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每一幅版画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故事,反映了艺术家对时代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版画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外艺术史的发展脉络。
这使我更加珍视版画艺术,并激发了我继续探索艺术的热情。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有机会参与了一次集体展览的筹备工作。
通过这次展览,我学会了如何布置展览现场、如何与观众互动以及如何进行艺术作品的解说。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在艺术领域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总之,版画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版画的技法,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并为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也将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珍惜这次实习的经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第1篇一、引言版画艺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在我国,版画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开展了单色版画教学。
以下是对本次教学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单色版画的历史、特点及艺术价值;2. 掌握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构图、刻制、印刷等;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收集单色版画的相关资料,如历史、特点、代表作品等;(2)准备教学工具和材料,如刻刀、印泥、纸张、画板等;(3)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步骤。
2. 课堂教学(1)导入:向学生介绍单色版画的历史、特点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示范:教师现场演示单色版画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构图、刻制、印刷等;(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单色版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5)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成果,布置课后作业。
3. 课后作业(1)复习单色版画的相关知识;(2)尝试创作一幅单色版画作品;(3)撰写单色版画创作心得。
四、教学成果1. 学生对单色版画的历史、特点及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学生掌握了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3.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4.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丰富,但时间安排紧张,需进一步优化教学进度;2. 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单色版画的制作过程感到困难,需加强个别辅导;3.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可尝试引入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4. 学生创作过程中,作品风格较为单一,需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创新作品。
六、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 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 引入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创新作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浅谈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版画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作活动,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来。
小学生版画作为一种实践性的艺术形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小学生版画的定义、小学生版画的特点、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版画的定义小学生版画,是指小学生使用版画工具和材料,通过创造性的刻画、拼贴等方式,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小学生版画可以用于表达学生对事物的感受、情感和理解,是学生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
二、小学生版画的特点1.简单易学。
小学生版画的技法相对简单,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学生只需掌握基础的刻画、拼贴等技巧,就能够轻松地进行创作。
2.丰富多样。
小学生版画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如纸板、颜料、刷子、铅笔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让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性。
3.创造力发挥。
小学生版画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观察经验进行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独特的视觉效果。
三、小学生版画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生版画要求学生对实物进行观察和思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外形、色彩和纹理等特征。
这对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锻炼了学生对事物的细致分析和综合理解能力。
2.动手能力培养。
小学生版画是一种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的艺术形式。
学生需要使用刀具刻画、用颜料进行涂抹等手工操作,这对学生的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都起到了锻炼的作用。
3.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
小学生版画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对实物进行重新构思,赋予作品个性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
4.耐心和毅力培养。
小学生版画作品的完成需要学生耐心和毅力,学生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正和润饰,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襞如镦唷 开充
浅谈实践性版画教学的艺术体验
口郭红雨
摘要:源于中国的版画发展至今已然从复制技术变成一种纯艺术。虽然版画的转印特征使之带有浓重的材料应用技术性,让
人怀疑其艺术的纯粹性,但只要是真正的艺术,就必然根植于艺术创作者内心对艺术的追求、理解和倾诉,因此在版画教学中引导学
生真切感受版画创作的艺术体验尤为重要。
关键词:艺术体验版画教学意义
版画是四大画种之一。古代版画是指在板上拓出来的画。
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推行黑白木刻,由此创作型的中国现代
版画诞生了。到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版画逐渐走向成熟,版
画家、版画群体和流派发展空前,影响了同时代的美术界。“文革”
时期,版画发展受阻,艺术性较为苍白。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艺
术思想和作品逐渐传入国内,版画得到又一轮的发展和普及,自
由表达艺术家禁锢已久的艺术情感。从此版画的创作氛围自由
而清新,激进而活跃,并开始向现代转型。到20世纪末,受艺术市
场的冲击,版画艺术相对其他画种显得式微,但总体上仍处在多
元发展中。
版画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式,版画创作本体对体验对象的艺 术实践体验过程和结果即为版画作品。鉴于版画创作过程的特 殊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对材料的研究、利用和制作 工艺上,难免忽视自身感情表达。特别是还未形成艺术体验习惯 思维的学生,其更容易在创作中忽略对艺术体验的内心情感的表 达。教师应该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注重挖掘、激发、引导学生在艺 术创作实践中的内心表达,放大其艺术体验,使学生对版画艺术 形成正确的认识,真诚地对待艺术,用艺术的眼光和热诚的心对 待社会、体验对象。 一、版画语言是艺术体验的过程和选择结果 版画的基本语言来源于版痕、印痕和刻痕,这些痕迹相交融, 共同构成了版画独特的绘画语境。痕迹载体材料及痕迹形成工 艺由画家根据画面的需要选择、应用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技术、工艺和材料飞速发展,版画语言也得到极大开拓。从 木板、石板、金属板到丝网、电脑版,画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语言 十分丰富。艺术创作本体的思想开阔而自由,主题来自对自然、 人性、生命、社会等无所不包的客观世界的感悟,真诚而自如地在 版画中表达。版画作品是艺术家在创作中经过艺术实践的选择、 对比和取舍的艺术创作实践的结果,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心灵 的体验历程。一些画家的原版作品保留了原木的树洞、树结、裂 缝、虫眼等生命历史痕迹,表达了画家对自然界漫长的生命历程 和历史印记的礼赞,以及尊重顽强的自然生命力的深切情怀。 版画创作比起其他画种创作显得十分艰苦,是因其制作繁琐 而艰难,且失败的可能性极大,历时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容 易半途而废,或在选择中陷入误区而迷失了本体的创作思路和主 题。因此,版画创作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底与对版画语言的理解和 应用,需要坚强的意志,更需要丰富的版画创作经验。 二、在版画教学中增强艺术实践的体验 版画教学一般在美术基础学习之后进行,学生已经基本上解 决了素描、色彩、构图等基础性问题。在学习了版画的定义、分 类、发展历史,在欣赏作品后进入版画制作过程的学习,在认识工 具、讲解过程、准备材料后进入实践过程。在第一次的体验中,学 124 生普遍有些忙乱,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只会在完成一个阶段后才 自我欣赏一番,所有选择和制作都是由教师指导,只能算是一个 制作过程,根本谈不上创作。因此,学生的第一次实践应选择容 易制作、需要时间较短、画面较小的主题,之后可以逐渐增加难 度,丰富应用的技法。 第一次的实践总结非常重要。教师应对每名学生的作品进 行专门的、详尽的点评,结合版画的专业特点、学生心理和艺术创 作规律,引导学生回忆实践过程的体验,提炼、放大和明确学生的 艺术感悟,使之准确理解版画语言的艺术魅力,在艺术实现过程 中体验。在总结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 方法,避免学生出现畏难、惰性、回避情绪,或由于理解上的偏差
走弯路,总结得到的经验、结论和感受,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再次体
验。如此多次体验、总结、提升、再体验,强化了学生对版画语言
的应用技巧,把学生引入版画创作的艺术殿堂,为学生日后独立
创作、走上艺术创作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应该理解并坚持版画创作是真诚的心灵表达,其表达过
程复杂而漫长,是日常生活沉淀的释放,是在感动之后的思想和
行动,创作时要挖掘、整合、分析、提炼,用审美知性主动发现和捕
捉对象,运用语言技法中自然而然地表现版味、印味,实现预期的
艺术效果和审美情趣,这便是艺术创作,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观
者。
三、版画体验式学习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致性
从教育理论来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表
现为对教师教育活动的内化和选择,学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生成
的主体。教师则应起到主导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手段的作用。课
程要求开放、注重学生本体。这些理论在版画的体验式学习中得
到充分体现。教师传授版画实践经验,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在实
践过程中建构版画创作和版画语言应用的知识体系。教师引导
学生总结的过程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参与性。学生形成了
版画艺术创作观念,不但在艺术道路上有了切身体验,而且其艺
术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94
[3]李仲.版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辑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