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煎合增液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8例
- 格式:pdf
- 大小:121.03 KB
- 文档页数:1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化疗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3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化疗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9名老年患者因化疗导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肠梗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肠梗阻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经胃管注射增液承气汤汤剂。
比较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腹部X线情况。
结果治疗组的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腹部X线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增液承气汤加味对治疗老年化疗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提高老年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增液承气汤加味老年化疗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肠梗阻为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1]。
根据肠道梗阻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完全性肠梗阻。
完全性肠梗阻临床症状常有典型表现,如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无排便排气等,常不难明确的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可排气、排便,常不易引起临患者的重视,因此常易造成误诊 [2]。
老年肿瘤患者胃肠功能减退,化疗药物容易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发生,如若错误地进行止泻、解痉治疗,往往会使得肠道形成恶性循环。
从而导致肿瘤相关治疗难以为继甚至死亡。
2014年7月~2016年12月,笔者应用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老年化疗患者不完全性肠梗阻38例,疗效较满意,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79例均为本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2.42±3.18)岁;病程3天~7天,平均病程(4.87±1.29)天;因化疗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在61~73岁,平均年龄(66.26±2.79)岁;病程2天~9天,平均病程(5.27±2.09)天;因化疗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增液润肠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88例
魏旭凤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6(014)005
【摘要】笔者于2000年~2005年,运用自拟增液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8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6-7)
【作者】魏旭凤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457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R2
【相关文献】
1.增液润肠汤加减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 [J], 雎岩;袁彬;吴文安;袁媛;赵金;庞宏涛;冯海波
2.首乌润肠口服液治疗老年性便秘临床和实验研究 [J], 潘希雄;邱明义;沈雪梅;邴飞虹;胡学书
3.自拟增液润肠汤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 [J], 孙玉玲
4.增液行气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J], 于庆功;王垂杰;张宝文
5.润肠汤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效果观察 [J], 张小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阻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侯诊断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懒言。
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弱。
3.津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
舌红苔燥,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中气不足证治法:升清降浊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推荐方药:温补脾肾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津亏肠燥证治法:滋阴润肠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
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二)针灸治疗主穴:多选大肠腧、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
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
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
阳气不足者可加艾灸,可在针刺基础上加灸神阙、气海。
(三)灌肠疗法生大黄、桃仁、当归等,制成煎剂达150-200ml,用时加温至40℃灌肠,在肠道内药液保留约20分钟后,排除大便。
黄芪汤合增液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杨银芬;王金财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5(031)004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汤合增液汤治疗气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汤合增液汤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培菲康口服,进行疗效和复发情况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0例,全部有效.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复发情况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黄芪汤合增液汤治疗气虚肠燥型慢性功能性便秘较西药临床疗效好.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杨银芬;王金财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广州511642;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医医院广州5116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外感引起阴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2.济川煎合增液汤加减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38例
3.加味增液汤结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阴虚肠燥
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4.宣幽汤合增液汤治疗阴虚燥热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价值研究5.小柴胡汤合防己黄芪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方名】济川煎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9~15克)牛膝(6克)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泽泻(4.5克)升麻(1.5~3克)枳壳(3克)。
【方论】肾司二便。
肾气亏虚,下元不温,五液不化,肠道失润而大便不通,法当温肾润肠。
方中肉苁蓉温肾益精,润燥滑肠;当归养血和血,辛润通便,牛膝补肾强腰,其性下降;枳壳宽肠下气,泽泻入肾泄浊;少加升麻以升清阳,使清升而浊降。
张景岳称此方是:“用通于补之剂。
”故适宜于肾虚便闭者。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老年肾虚。
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禁忌】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虚甚者不必用枳壳。
【加减法】
A.如果病人气虚,可加人参10 黄芪18
B.如果肾虚,则去枳壳加熟地18
C.如果肠燥便秘日久,去泽泻,加锁阳10 火麻仁8
济川煎
当归(9~15克)
牛膝(6克)
肉苁蓉(酒洗去咸)(6~9克)
升麻(1.5~3克)
火麻仁(8克)。
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温服,7日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