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布者:szguanyu 发布时间:2008-10-31 13:01:26 阅读:54次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过认真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故障的发生。对于延长机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确保注水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对几种常见故障的征兆进行描述,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对防止发生故障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泵设备的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烧轴瓦、曲轴研伤故障

(一)故障现象

这类故障出现时一般表现为曲轴箱温度升高,电机电流升高,机油颜色变黑等。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停泵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检查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烧瓦、抱轴事故,导致曲轴研伤,严重时甚至曲轴报废。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轴瓦和轴颈之间润滑状况恶化而产生的。

1、机油变质、机油杂质过多、进油孔堵塞、机油过少、机油牌号不对。

(1)当曲轴箱由于某种原因进水,会使机油乳化呈现乳白色,粘度下降。使机油在轴瓦和轴颈间的附着能力下降,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这时容易在轴瓦和轴颈之间形成粘合磨损,导致轴瓦表面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增大,温度升高,最后发生烧瓦事故。

(2)机油中的杂质主要是机油中的砂粒、灰尘以及泵内金属磨屑,这些杂质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中,使轴瓦嵌油面积减小,并形成磨粒磨损,同时机油中的杂质过多还容易堵塞轴瓦盖上的机油流道,使轴瓦间隙内供油不足产生粘合磨损。这两种磨损共同作用的的结果使轴瓦温度升高,间隙变小,最后导致烧瓦事故。

(3)由于柱塞泵采用的是飞溅式润滑,当机油液位低于规定的下限时,曲轴及连杆的带油能力下降,造成轴瓦和轴颈间的供油不足,不能形成足够的润滑油膜,进而产生粘合磨损,如果不及时补加机油,就会出现轴瓦与轴颈干磨,发生烧瓦甚至抱轴事故。

(4)柱塞泵要求使用规定牌号的机油(CC15W/40),如果机油牌号不对,粘度过大流动困难,机油不能顺利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内,就会造成供油不足。如果选用粘度低的机油,使机油在轴瓦间隙内附着能力下降,油膜承载能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粘合磨损,继而出现烧瓦事故。

2、变频调速系统的影响

用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的注水泵,是根据系统压力的设定自动调节泵的频率和转速,有时由于频率低,电机转速低。此时曲轴连杆带油能力下降,机油不能连续进入轴瓦内,不能在轴瓦间隙中形成稳定的油膜,因此,当泵速过低时,易形成粘合磨损。

3、启泵前未盘泵和空载运行、启泵后马上升压甚至带压启泵

长时间停运的泵曲轴箱内机油温度低,粘度大、流动性差,如果启泵前未经盘泵和空载运转,启泵后马上升压或带压启泵,此时没有足够的机油进入轴瓦间隙内,就会产生短时间的粘合磨损。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操作,就会使轴瓦、轴颈摩擦面积增大,润滑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产生烧瓦事故。

4、液力端阀片损坏,连杆在返回的行程受高压水推动,造成轴瓦和轴颈的冲击、交变载荷次数增多,引起轴瓦温度升高。

(三)预防措施

要避免这类事故发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做到定时巡回检查,发现曲轴箱温度升高超过上限时立即停机(超过环境温度35CO)。在检查箱体温度时应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作比较,一旦发现温升速度较快,立即采取措施停泵检查。

2、在检查中发现机油颜色变白,应及时清洗曲轴箱更换机油(擦拭曲轴箱内部只能用毛巾而不能用棉纱)。

3、当机油液位下降低于下限时,及时补加机油,并更换漏油的油封。

4、发现机油颜色变混浊及时停泵检查原因,清洗曲轴箱,检查是否烧瓦。

5、使用规定牌号的机油,并对机油进行三过滤。

6、要求运行3000~5000小时进行一次二保,检查轴瓦是否磨损,间隙是否合格。

7、新泵或大修泵要作好磨合工作,连续空载运行不少于24小时,各个压力阶段试运不少于8小时,并按5MPa间距逐步加压。运行500小时后,清洗曲轴箱更换机油。

8、对于变频泵转速较低时对轴瓦润滑产生的影响,可以设定逆变器的最低频率(不低于25HZ),也可以调整泵的柱塞直径。

9、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启泵前盘泵检查有无卡阻,空运5分钟后再逐步加压(冬季空运时间不低于10分钟)。

10.用变频控制的泵站,在启泵、停泵时按照公频启、停泵方式操作。

11、及时更换损坏的阀片。

二、十字头磨损、滑道拉伤

(一)故障现象

这类故障与烧瓦、曲轴研伤故障征兆基本相同,在烧瓦的同时往往也伴有十字头磨损、滑道拉伤和连杆销轴、铜套的磨损现象发生。此类故障往往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类故障发生后,如果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十字头滑道和十字头的严重损伤。

(二)原因分析

导致这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十字头和滑道的润滑状况恶化而产生的,他的形成机理与烧瓦、曲轴研伤的形成机理相同。

2、由于轴瓦研伤后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磨屑,这些磨屑进入到十字头和滑道间隙内产生磨粒磨损,从而导致十字头磨损和滑道拉伤。

3、由于铜套或销轴松动,在十字头内产生轴向窜动,并与十字头滑道直接接触产生磨擦,从而导致拉缸事故。

4、因曲轴轴向窜动量过大,造成十字头和滑道偏磨,导致拉缸事故。

5、由于连杆弯曲导致十字头和滑道偏磨,造成拉缸事故.(这种故障一般在大修试运时出现)

(三)预防措施

要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除了采取防止烧瓦的措施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曲轴的窜动量,如发现窜量过大,()及时修理。

2、定期清洗曲轴箱,检查有无铜屑,并过滤机油。

3、铜套和销轴松动后发生轴向窜动一般不容易检查,这就要求在泵装配时一定按规定的过盈量装配,铜套的装配采用冷装配工艺。

4、控制大修质量,不能安装弯曲变形的连杆。

5、由于箱体温度过高在短时间内可造成大的事故(75oC),所以在泵上安装温度超限自动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皮带容易烧

(一)故障现象

这类故障一般表现为皮带打滑,有刺耳的摩擦声,泵转数降低,皮带弹跳,并且有焦糊味。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停泵,调整皮带松紧度并调整四点一线合格,如处理不及时将导致烧皮带。

(二)原因分析

这种故障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两个皮带轮槽不对正,四点一线误差太大,运行时皮带弹跳,皮带与轮槽偏磨,接触面积减少使皮带磨损速度加快。

2、皮带过松,使皮带打滑,导致烧皮带。

3、更换新皮带后,皮带拉长未及时调整松紧度,致使皮带打滑而烧皮带。

4、皮带型号不对,皮带宽度与电机轮槽不符,造成皮带不能完全嵌入槽内,接触面减小,导致烧皮带。

5、皮带粘有油污,降低摩擦系数,产生打滑现象,导致烧皮带。

6、皮带轮轮槽磨损造成皮带与轮槽接触面减小,皮带打滑,导致烧皮带。

(三)预防措施

1、选用规定型号质量优质的皮带,如果发现皮带因过松而打滑立即停泵调整。

2、调整皮带时要求两轮对正,误差不能超过2mm。

3、发现皮带轮与皮带之间有油污,应将油污擦掉。

4、四点一线调整不合格时,应调整电机皮带轮轴套的位置,达到两轮对正。

5、更换磨损的皮带轮。

四、泵整机振动超限

(一)故障现象

发生这种故障一般表现为整机振动,噪音增大,流程焊口部位经常刺漏,压力表指针摆动过大,管线颤动。一旦发现震动过大应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其他事故。

(二)原因分析

造成整机振动超限的原因主要有:

1、曲轴轴向窜动量过大。

2、十字头挺杆与柱塞杆连接卡子松动。

3、轴瓦连接螺丝松动。

4、电机轴弯曲,电机转子动不平衡。

5、电机或泵滚动轴承损坏。

6、泵基础固定螺丝松动。

7、填料总成压盖松动退出,与连接卡子发生撞击。

8、泵供液不足造成打空泵。

9、吸入稳定器胶囊损坏,吸液阀进液不平稳。

10、阀片固定螺丝松动退出,阀片及弹簧座撞击泵头。

11、管线悬空未固定,造成管线抖动,引起泵体振动过大。

(三)预防措施

1、在巡回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柱塞连接卡子、总成压盖是否松动,电机固定螺丝、泵基础固定螺丝是否松动,有问题及时整改。

2、检查流程及喂水泵,防止泵抽空。

3、检查曲轴串量和轴瓦连接螺丝。

4、更换稳定器胶囊,启泵前放净气体。

5、发现泵头温度升高及时检查阀片。

6、电机或泵轴承温度升高,噪音增大,及时检查更换。

7、固定进出口管线,砸紧垫铁。

五、曲轴油封和挡油头油封漏油

(一)故障现象

这类故障表现为曲轴油封和挡油头油封部位的漏油,长期漏油不仅造成机油的浪费,而且严重时如发现不及时会造成箱体缺油,产生抱瓦拉缸事故。

(二)原因分析

1、油封装配不当或倾斜,弹簧脱落。

2、油封损坏,唇口磨损。

3、油封压盖退扣松动。

4、十字头挺杆外表面拉伤或砸伤。

5、曲轴油封部位轴颈表面损伤,油封磨损。

6、油封盒密封圈损坏、回油孔堵塞或回油孔安装位置错误。

(三)预防措施

1、检查油封是否完好,如损坏及时更换,并按正确的方法装配。

2、发现挡油头油封压盖松动及时紧固。

3、及时更换外表面损伤的十字头挺杆。

4、轴颈表面损伤的,用锉挫平。

5、更换油封盒密封圈,调整回油孔位置在下部。

六、柱塞密封填料刺漏严重

(一)原因分析

1、密封填料磨损或数量不够。

2、填料总成压盖松。

3、铜压盖和导向环磨损过大超过1mm。

4、填料总成内弹簧断。

5、柱塞杆表面拉伤或有腐蚀孔洞。

6、十字头挺杆与柱塞不同心,造成偏磨铜压盖、导向环,并且柱塞杆与填料之间有间隙。

7、填料总成密封垫刺坏。

(二)预防措施

1、及时更换磨损的填料、柱塞杆、弹簧、铜压盖、导向环。

2、检查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发现松动及时紧固。

3、紧固填料总成法兰螺丝时要对角紧固,并且按分次、交叉、对称的方法,使每条螺丝紧固力矩基本相同,达到柱塞杆凸台与十字头挺杆孔自由嵌合。

4、更换填料总成密封垫。

七、泵头刺裂

(一)故障现象

1、这类故障产生后会出现泵效下降,压力降低,听泵头内有刺水的声音。

2、泵头刺裂严重时泵头阀座部位有温度升高的现象。

3、更换阀座、阀片泵效没有改变,用手摸有明显刺出的沟槽。

(二)原因分析

1、泵头制造缺陷,阀座孔部位有裂纹、砂眼等。

2、由于阀座孔表面锈蚀,导致阀座孔与阀座之间有缝隙,高压水从缝隙中进入低压区,因而使阀座孔内表面受到冲刷,时间长了就会刺成沟槽。

3、密封圈失效导致高压水直接冲刷阀孔内壁,造成泵头刺裂。

(三)预防措施

1、提高泵头制造质量,减少裂纹、砂眼等内部缺陷。

2、更换阀座时检查阀座质量,要求表面光滑。凡是质量不合格的不能装入。

3、安装前对阀座孔除锈并涂油。

4、及时更换失效的密封圈。

八、泵效下降

(一)故障现象

泵容积效率下降可用下列几种方法判断:

1、听泵头内的声音判断,此时泵头内有“刺刺”的刺水声。

2、摸泵头阀座部位,有温度升高的现象。

3、观察进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如进口压力表波动较大,说明进液阀片不严。如出口压力表波动较大,说明排液阀片不严。

4、在注水井未调整配注系统管网无漏失的情况下,干线压力下降。

5、通过单泵出口管线上流量计读数判断,排量下降。

6、通过电流判断,一般电流下降5~10%阀片有漏失。

(二)原因分析

泵效下降是由于泵头内高压区或低压区密封不严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由于阀片破裂变形,以及阀座、阀片表面刺出沟槽等原因使阀座阀片表面密封不严。

2、由于阀片复位弹簧断裂,阀片不能及时封住阀座孔,造成高压水返回低压区。

3、阀座孔道内进入异物,将阀片顶起,使阀座阀片密封不严。

4、由于泵头刺裂,高压水返回低压端。

5、排出阀座密封圈损坏。

(三)预防措施

1、定期检查阀座阀片,更换复位弹簧和密封圈。

2、发现泵头刺裂时,及时修复泵头。

3、选择优质的阀座配件,并按正确的方法组装。

4、定期清洗进口过滤缸,检查滤网是否损坏。

5、对泵进出口流程施工后,启泵前应将管线冲洗干净,避免焊渣进入泵头内。

九、电机轴承跑高温

(一)故障现象

这类故障发生在电机前轴承,一般表现为轴承端盖温度升高(超过80CO)电机噪音增大,(有骨碌骨碌的声音)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停泵检查,否则会导致轴承损坏,严重时可造成电机抱轴事故。

(二)原因分析

产生这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压力下几个方面:

1、电机轴承盒内缺油,造成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干磨,摩擦阻力增大,产生热量使轴承部位温度升高。

2、润滑脂牌号不对或油脂变质,导致轴承温度升高。

3、由于轴承和端盖镗孔间隙大,造成电机轴承跑外圈,轴承外套与镗孔干磨,使轴承温度升高。

4、轴承端盖紧固螺丝松紧不一致,使轴承偏斜,滚动体与滚道偏磨,导致温度升高。

5、传动皮带调整过紧使轴承受力侧无间隙,造成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干磨,使轴承温度升高。

6、变频方式启停泵的影响

使用变频调速的泵站,在启泵时采用将出口闸门打来,回流闸门关闭带压启泵的方式,而停泵时采用不开回流闸门卸压突然紧急停泵的方式。在启泵、停泵过程中轴承和电机轴都承受巨大的冲击载荷,这都加快了滚珠和滚道的磨损,时间长了磨损加剧,引起轴承跑高温。

7、变频泵转速慢,电机散热能力下降。

(三)预防措施

要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对轴承保养,加够润滑脂,并使用规定牌号的润滑脂。

2、经检查跑外圈的轴承端盖,可以用扁铲在轴承孔壁上均匀打出毛刺,再将轴承装入端盖。

3、调节端盖螺丝力矩一致,达到轴承和镗孔中心线重合。

4、更换皮带及调整皮带时,要求松紧程度合适。

5、使用变频调速的泵站,启泵时先将回流闸门打开,在无压力情况下启泵,停泵时先打开回流闸门卸压,然后再停泵。

6、设定变频泵最低频率为25HZ。

结束语:

1、柱塞泵常见故障与设备制造、维修保养、使用操作都有密切的关系。制造、修理是基础,保养、使用操作是关键,所以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润滑油管理工作。

2、柱塞泵有些故障不是孤立的,有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时一种现象可能有几种故障的可能。因此,必须以综合分析的方法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为了准确查找故障部位,可以采取分段处理的方法。即:卸掉皮带空试电机、卸掉连接卡子空试动力端、逐步带压检查诊断,从而找出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进而排除故障。

3、开展柱塞泵故障的分析工作,使操作者掌握故障发生的征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延长机泵的使用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柱塞泵的常见故障及日常维护

柱塞泵的常见故障及日常维护 柱塞泵是利用柱塞在泵缸体内往复运动,使柱塞与泵壁间形成容积改变,反复吸入和排出液体并增高其压力的泵。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据泵阀英才网专家称,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 柱塞泵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1.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足或不输出油液 (1)吸入量不足。原因是吸油管路上的阻力过大或补油量不足。如泵的转速过大,油箱中液面过低,进油管漏气,滤油器堵塞等。 (2)泄漏量过大。原因是泵的间隙过大,密封不良造成。如配油盘被金属碎片、铁屑等划伤,端面漏油;变量机构中的单向阀密封面配合不好,泵体和配油盘的支承面有砂眼或研痕等。可以通过检查泵体内液压油中混杂的异物判别泵被损坏的部位。 (3)倾斜盘倾角太小,泵的排量少,这需要调节变量活塞,增加斜盘倾角。 2.中位时排油量不为零 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为零时称为中位,此时泵的输出流量应为零。但有时会出现中位偏离调整机构中点的现象,在中点时仍有流量输出。其原因是控制器的位置偏离、松动或损伤,需要重新调

零、紧固或更换。泵的角度维持力不够、倾斜角耳轴磨损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3.输出流量波动 输出流量波动与很多因素有关。对变量泵可以认为是变量机构的控制不佳造成,如异物进入变量机构,在控制活塞上划出阶痕、磨痕、伤痕等,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由于放大器能量不足或零件损坏、含有弹簧的控制活塞的阻尼器效能差,都会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又往往伴随着压力波动。这类故障一般要拆开液压泵,更换受损零部件,加大阻尼,提高弹簧刚度和控制压力等。 4、柱塞泵最重要的部件是轴承 如果轴承出现游隙,则不能保证液压泵内部三对磨擦副的正常间隙,同时也会破坏各磨擦副的静液压支承油膜厚度,降低柱塞泵轴承的使用寿命。据液压泵制造厂提供的资料,轴承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0h,超过此值就需要更换新口。拆卸下来的轴承,没有专业检测仪器是无法检测出轴承的游隙的,只能采用目测,如发现滚柱表面有划痕或变色,就必须更换。 在更换轴承时,应注意原轴承的英文字母和型号,柱塞泵轴承大都采用大载荷容量轴承,最好购买原厂家,原规格的产品,如果更换另一种品牌,应请教对轴承有经验的人员查表对换,目的是保持轴承的精度等级和载荷容量。柱塞泵使用寿命的长短,与平时的维护保养,液压油的数量和质量,油液清洁度等有关。避免油液中的颗粒对柱塞泵磨擦副造成磨损等,也是延长柱塞泵寿命的有效途径。在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 3.1设备概况及参数 3.1.1设备概况 我公司选用的柱塞泵为卧式三缸单作用柱塞泵,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磨蚀性强的灰浆。输送浆液的重量浓度不超过48%,其中颗粒直径小于3mm,含量不大于20%,介质温度不高于50℃。该泵主要用于火电厂灰浆及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矿浆及其它高磨蚀性浆体的输送。设一套水清洗系统。在柱塞运动过程中,通过清水柱塞泵向柱塞周围注入高压清水,形成水环,以冲洗黏附在柱塞表面上的浆体介质并将介质和柱塞密封隔离,从而延长柱塞及密封的寿命。 3.1.2设备参数

3.3检修项目 3.3.1柱塞泵大修 1.解体出入口阀箱,更换不合格的阀箱组体。阀座、弹簧、导向套等。 2.解体柱塞组合,检查或更换柱塞。喷水环密封件等各零件。 3.检查各密封表面,更换不合格的密封件。 4.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5.检查或更换单向阀。检查回水喷水管路。 6.检查坚固各底脚螺栓。 7.出入口排污门及进、出口阀门的检修。 8.解体减速箱、化验或更换润滑油。 9.检测齿轮啮合情况,必要时更换 10.检测、校正主从动轴 11.检查、清洗各轴承,更换润滑油或轴承。 12.试运转 3.3.2柱塞泵小修 1.解体出入口阀箱,更换不合格的阀箱组体。阀座、弹簧、导向套等。 2.解体柱塞组合,检查或更换柱塞。喷水环密封件等各零件。 3.检查各密封表面,更换不合格的密封件。 4.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5.检查或更换单向阀。检查回水喷水管路。 6.检查坚固各底脚螺栓。 7.出入口排污门及进、出口阀门的检修。 3.4柱塞泵检修步骤、工艺方法 3.4.1准备好工具、备品及起吊设备,办好工作票,通知电气拆线 3.4.2阀箱的检修: 1.分别将进出口阀箱上法兰逐个松开,并打开压盖取出阀组件等。 2.对阀组各部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磨损件,不合格质量要求的应更换。 3.阀座磨损严重或与箱体结合松动,应更换,并用专用的拆卸工具将原阀座取出。 4.消除零件表面结垢垃圾,各结合面通道应重点检查与清理,检查清理完毕,逐件进行组装。 5.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安装时要注意工具不得遗留在内,进出口弹簧不得混淆。 6.装配时注意保护零件工作面,并在各结合面、丝扣上涂油脂便于下次更换,压盖应压紧,密封圈二道不得遗漏,最后上紧法。 3.4.3柱塞组件的检修: 1.将填料盒与柱塞套的连接螺栓旋下,并安装上专用工具。 2.盘车将填料盒与柱塞套分离,卸下专用工具。 3.将柱塞及填料盒用钢丝绳卸下绑扎牢固,准备吊起。 4.将柱塞与挺杆连接卡箍卸下,盘车将挺杆退至最后,如挺杆与柱塞不易分离,可用两铜棒 5.顶信柱塞,然后慢慢盘车分离,切不可用铲子从中间撬开。 6.将柱塞连同填料盒吊至泵外,并将柱塞放在专用的布上或木垫上。 7.用专用工具旋下压紧环,然后将填料盒从柱塞上分离,并用专用工具或紫铜棒将填料盒内各部件拆下。 8.对卸下的各零部件及柱塞套内腔进行检查及清理,必要时用汽油清洗,重点检测柱塞、喷水环、填料等磨损程度,如不合格质量标准。图纸要求,应更换并作好记录。 9.拆装柱塞时先中间后两边,逐个拆装。 10.安装前,对所换零件进行检测,核对后方可安装。 11.安装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12.组装好填料盒:依次放入O型密封圈。喷水环、支承环、V型密封圈、隔环,再装上2只V型密封圈后,放入压环,并在压环外面先装上O型密封,再旋上压紧环,压紧环

柱塞泵故障及操作

柱塞泵故障现象:噪音过大 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1)泵内有空气;排除空气,检查可能进入空气的部位 2)轴承装配不当,或单边磨损或损伤;检查轴承损坏情况,及时更换 3)滤油器被堵塞,吸油困难;清洗滤油器 4)油液不干净;抽样检查,更换干净的油液 5)油液黏度过大,吸油阻力大;更换黏度较小的油液 6)油液的液面过低或业余泵吸空导致噪音;按油标高注油,并检查密封。 7)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使泵增加了径向载荷;重新调整,使在允差范围内 8)管路振动;采取隔离消振措施 高压柱塞泵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高压柱塞注水泵启泵前的检查、启泵操作、运行、停泵操作、资料填写与录取。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高压柱塞注水泵的操作。 2 启泵前按设备巡回检查点项进行逐一检查 2.1 工频启动检查 2.1.1 检查柱塞泵液力缸(泵头)总成 2.1.1.1 检查液力缸(泵头)与曲轴箱固定螺栓,应齐全、紧固良好。 2.1.1.2 检查液力缸各端盖压入量一致均衡,无上翘偏斜现象,密封良好,无渗漏;端盖固定螺栓齐全,固定扭力达到规定要求,安装合格。 2.1.1.3 检查液力缸总成表面清洁,见本色。吊装孔完好。 2.1.2 检查泵进口流程 2.1.2.1 检查泵进口来水压力,满足启泵要求 2.1.2.2 检查进口阀门应开关灵活、完好,无松、缺、渗、漏现象,黄油嘴完好、见本色;检查进口流程,防腐到位、流程标识正确合理。各连接部位密封完好,无渗漏现象。 2.1.2.3 检查水表:水表应完好、在校验期内、无渗漏无腐蚀,并记录水表底数。 2.1.2.4 检查泵进口法连扭紧固定良好,无渗漏;关闭泵进口放空阀门。 2.1.3 检查泵拉杆油封、密封函体(盘根)槽 2.1. 3.1 检查拉杆、油封总成;拉杆表面应无锈蚀、无伤痕,油封总成固定良好、无渗漏;新泵或停用较长的泵,应洗净防锈油,锈蚀部位应进行砂光。 2.1. 3.2 检查挡水板固定牢靠,达到防水要求

柱塞泵使用维护规范

柱塞泵使用维护规范 1.启泵前检查与调试 机泵运转前应进行全面坚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直到符合要求。 检查各零部件配套件是否齐全完好。 检查各连接密封部位是否符合要求。 设备投产前,管线应试压保证其承受压力为实际压力的1.2倍,保证不渗不漏,对掺稀流程进行清焊渣泥土及对过滤器的清洗 新泵投产前应清除曲轴箱内积水.污物,检查电动机是否加注润滑油,检查连杆瓦螺栓.锁片.连接卡子等部位是否金紧固,检查.调整各油封。向曲轴箱内注入柴油(与设备生产厂家要求的润滑油型号一致或性能等同的润滑油),油面至油标的2/3~3/4之间(正常使用中,启动前应检查润滑油是否清洁及变质). 同时运转2台以上柱塞泵,对缓冲器冲氨气,达到缓冲器适应说明数书中规定的压力。 盘动皮带轮,使泵转动3~5圈,检查泵有无卡阻现象及杂音。检查调整皮带紧张度,调整传动皮带在同一平面上。 检查整个电器系统,各部位电器元件.接点.仪表是否正常.齐全.灵敏。供电电压是否超限,额定电压为

380V(最低电压应为361V,最高电压应为418V);电动机接地电阻≥2MΩ. 2.机泵的启动操作规程 在对机泵进行检查.盘车无问题后,打开管路上的进液阀门。 打开管路上的回流针阀。 打开泵出口截止阀及压力表各阀门。 点动电动机,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与曲轴箱上的箭头方向标志方向一致。 启动电动机,空载运行10min~20min,监视各部运转情况,包括温度.响声.润滑.泄露情况。各部正常后,渐渐关闭回流阀门,直至泵出口压力大于或等于掺稀压力的1.0MPa,先后打开管路上掺稀阀门及采油数井口掺稀阀门,此时泵已正常工作。 每隔15分钟计量注入量,及时调整回流针阀直到达到规定注入量。 新泵和大修理泵启动后,应经过2h以上的空载运行后方可升压,升压时每隔20min升压5MPa,升至工作压力为止。如果条件不允许,则井站启泵允许一次升到工作压力,但应有人现场监视进行30min以上。 3.停泵操作程序 正常停泵

液压柱塞泵使用及保养

液压柱塞泵使用及保养 液压柱塞泵,由液压动力包驱动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推进输送缸,将输送缸内的物料输出至管道。广泛应用在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矿山冶金,清淤,疏浚,石油化工,电厂,水泥工业等领域。接下来小编今天就向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液压柱塞泵的简介及保养知识。 液压系统的效率主要取决于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当容积效率下降到72%时,就需要进行常规维修,更换轴承和老化的密封件,要更换或修复超出配合间隙的磨擦副,使其性能得到恢复。 1、液压泵: 直轴斜盘式柱塞泵分为压力供油型的自吸油型两种。压力供油型液压泵大都采用有气压的油箱,也有液压泵本身带有补油分泵向液压泵进油口提供压力油的。自吸油型液压泵的自吸油能力很强,无需外力供油。气压供油的液压油箱,在每次启动机器后,必须等液压渍箱达到使用气压后,才能操作机械。如液压油箱的气压不足时就担任机器,会对液压泵内的与滑鞭造成拉脱现象,出会造成泵体内回程板与压板的非正常磨损。采用补油泵供油的柱塞泵,使用3000h后,操作人员每日需对柱塞泵检查1-2次,检查液压泵运转声响是否正常。如发现液压缸速度下降或闷车时,就应该对补油泵解体检查,检查叶轮边沿是否有刮伤现象,内齿轮泵间隙是否过大。 2、对于自吸油型柱塞泵,液压油箱内的油液不得低于油标下限,要保持足够数量的液压油。液压油的清洁度越高,液压泵的使用寿命越长。 3、液压泵用轴承柱塞泵最重要的部件是轴承,如果轴承出现游隙,则不能保证液压泵内部三对磨擦副的正常间隙,同时也会破坏各磨擦副的静液压支承油膜厚度,降低柱塞泵轴承的使用寿命。 据液压泵制造厂提供的资料,轴承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0h,超过此值就需要更换新口。拆卸下来的轴承,没有专业检测仪器是无法检测出轴承的游隙的,只能采用目测,如发现滚柱表面有划痕或变色,就必须更换。在更换轴承时,应注意原轴承的英文字母和型号,柱塞泵轴承大都采用大载荷容量轴承,最好购买原厂家,原规格的产品,如果更换另一种品牌,应请教对轴承有经验的人员查表对换,目的是保持轴承的精度等级和载荷容量。 4、三对磨擦副检查与修复:柱塞杆与缸体孔根据柱塞泵零件的更换标准,当零件的各

柱塞泵常见维修方法

柱塞泵的常见维修方法 柱塞泵在我们使用中,会经常遇到各种故障,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本文就列举出一些柱塞泵常见维修方法,将一些常见的故障及与之对应的维修方法分享给大家。 力士乐A6VM系列柱塞泵 1.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足或不输出油液 (1)吸入量不足。原因是吸油管路上的阻力过大或补油量不足。如泵的转速过大,油箱中液面过低,进油管漏气,滤油器堵塞等。 (2)泄漏量过大。原因是泵的间隙过大,密封不良造成。如配油盘被金属碎片、铁屑等划伤,端面漏油;变量机构中的单向阀密封面配合不好,泵体和配油盘的支承面有砂眼或研痕等。可以通过检查泵体内液压油中混杂的异物判别泵被损坏的部位。 (3)倾斜盘倾角太小,泵的排量少,这需要调节变量活塞,增加斜盘倾角。 2.中位时排油量不为零 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为零时称为中位,此时泵的输出流量应为零。但有时会出现中位偏离调整机构中点的现象,在中点时仍有流量输出。其原因

是控制器的位置偏离、松动或损伤,需要重新调零、紧固或更换。泵的角度维持力不够、倾斜角耳轴磨损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3.输出流量波动 输出流量波动与很多因素有关。对变量泵可以认为是变量机构的控制不佳造成,如异物进入变量机构,在控制活塞上划出阶痕、磨痕、伤痕等,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由于放大器能量不足或零件损坏、含有弹簧的控制活塞的阻尼器效能差,都会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又往往伴随着压力波动。这类故障一般要拆开液压泵,更换受损零部件,加大阻尼,提高弹簧刚度和控制压力等。 4.输出压力异常 泵的输出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与输入转矩近似成正比。输出压力异常有两种故障。 (1)输出压力过低 当泵在自吸状态下,若进油管路漏气或系统中液压缸、单向阀、换向阀等有较大的泄漏,均会使压力升不上去。这需要找出漏气处,紧固、更换密封件,即可提高压力。溢流阀有故障或调整压力低,系统压力也上不去,应重新调整压力或检修溢流阀。如果液压泵的缸体与配流盘产生偏差造成大量泄漏,严重时,

柱塞泵常见维修方法.

柱塞泵在我们使用中,会经常遇到各种故障,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本文就列举出一些柱塞泵常见维修方法,将一些常见的故障及与之对应的维修方法分享给大家。 力士乐A6VM系列柱塞泵 1.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足或不输出油液 (1)吸入量不足。原因是吸油管路上的阻力过大或补油量不足。如泵的转速过大,油箱中液面过低,进油管漏气,滤油器堵塞等。 (2)泄漏量过大。原因是泵的间隙过大,密封不良造成。如配油盘被金属碎片、铁屑等划伤,端面漏油;变量机构中的单向阀密封面配合不好,泵体和配油盘的支承面有砂眼或研痕等。可以通过检查泵体内液压油中混杂的异物判别泵被损坏的部位。 (3)倾斜盘倾角太小,泵的排量少,这需要调节变量活塞,增加斜盘倾角。 2.中位时排油量不为零 变量式轴向柱塞泵的斜盘倾角为零时称为中位,

此时泵的输出流量应为零。但有时会出现中位偏离调整机构中点的现象,在中点时仍有流量输出。其原因是控制器的位置偏离、松动或损伤,需要重新调零、紧固或更换。泵的角度维持力不够、倾斜角耳轴磨损也会产生这种现象。 3.输出流量波动 输出流量波动与很多因素有关。对变量泵可以认为是变量机构的控制不佳造成,如异物进入变量机构,在控制活塞上划出阶痕、磨痕、伤痕等,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由于放大器能量不足或零件损坏、含有弹簧的控制活塞的阻尼器效能差,都会造成控制活塞运动不稳定。流量不稳定又往往伴随着压力波动。这类故障一般要拆开液压泵,更换受损零部件,加大阻尼,提高弹簧刚度和控制压力等。 4.输出压力异常 泵的输出压力是由负载决定的,与输入转矩近似成正比。输出压力异常有两种故障。 (1)输出压力过低 当泵在自吸状态下,若进油管路漏气或系统中液压缸、单向阀、换向阀等有较大的泄漏,均会使压力升不上去。这需要找出漏气处,紧固、更换密封件,

PG三缸柱塞泵使用说明书

PG系列柱塞泵

目录 1.概述 1 2.主要技术规范及性能参数 1 3.结构简介 1 4.对柱塞泵润滑系统的要求 7 5.泵的安装 8 6.新泵的跑合程序 9 7.泵的维修保养 10 8.泵的重要螺栓的紧固扭矩 11 9.故障的排除 19

一、概述 PG系列柱塞泵是我厂在引进美国DS泵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而设计制造的一种卧式单作用三缸柱塞泵,它主要由PG系列动力端总成与TH系列液力端总成组成,动力端与液力端由8个合金钢柆杆连接,卸下液力端时,拉杆留在动力端上。柱塞与小连杆之间采用卡箍连接,拆卸和维修液力端很方便。 PG系列柱塞泵是固井水泥车、撬的核心部件,如果操作、维修不当,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应认真仔细地阅读说明书,熟悉其结构及使用要求。 二、主要技术规范及性能参数 2.1 主要技术规范 2.1.1 PG系列柱塞泵动力端参数 最大水功率: 300HHP 主轴最大转速: 350rpm 小齿轮轴最大转速:1510rpm 连杆最大负荷: 5085N 冲程: 127(5″)齿轮传动比: 1:4.32 齿轮齿形:双圆弧齿轮 2.1.2 PG系列柱塞泵液力端参数

三、结构简介 3.1 动力端 动力端由曲轴、连杆、十字头、小连杆、轴承、齿轮、壳体及泵壳盖等组成。 3.1.1动力端壳体 (1)壳体PG04采用铸件,PG05采用钢质焊接结构,经过消除应力处理。 (2)十字头滑套材料为铸造青铜合金。 3.1.2曲轴 (1)为双键偏心轮结构,偏心距63.5。 3.1.3大齿轮 (1)双连斜齿轮结构,齿形为双圆弧,用于抵消轴向力。 (2)合金钢铸件,齿面淬火处理。 3.1.4小齿轮轴 (1)合金钢锻件。 (2)小齿轮与轴为整体结构。 3.1.5十字头 (1)球墨铸铁,全圆柱设计,有油槽。 (2)半圆铝镁合金瓦片承受连杆负荷。 3.1.6连杆 (1)铸钢结构,专用工装加工。 (2)用6个双头螺栓和自锁螺母与连杆轴承座连接。 3.1.7十字头衬套 铸造青铜,对开式结构。 3.1.8连杆销 (1)球墨铸铁,仅用于带动十字头返回,不承受连杆负荷。 (2)装入十字头后,用螺钉锁紧。

找出液压柱塞泵噪音的7个“帮凶”解读

找出液压柱塞泵噪音的7个“帮凶” 来源:液压扳手 https://www.doczj.com/doc/c31108477.html,/ 液压柱塞泵产生噪音有以下列七种情况: 1.液压柱塞泵固有的噪音 随着柱塞拉出与倒灌流量的增压,缸体柱塞孔腔内压力上升到与排油腔内的油压平衡后,柱塞在斜盘的推压下,柱塞开始向下运动压迫油液进入缸体的配流窗口,柱塞排油由于液阻的阻抗作用,油液的排出受到系统压力的反冲击阻力,缸体柱塞孔腔内形成压力超调。当柱塞完成排液后,缸体柱塞孔腔旋出排油窗口后,进入到配流盘的遮盖区时,缸体柱塞孔腔内还余存部份没有排空的超调压力的死容积压力油,由于配流盘上θ1的角度遮盖区,柱塞还有一段继续压缩行程,使缸体柱塞孔腔内余存的死容积压力油更加超调。 当缸体柱塞孔腔旋转到吸油窗口前,要完成一次释压过程,以促使缸体柱塞孔腔内的油压释压到与吸油窗口内的低压油平衡。缸体柱塞孔腔内的超调的死容积高压油瞬间释压造成一次液爆,这种九柱塞孔腔的连续的压力瞬变液爆是一种稳定的高音调声响,每台液压柱塞泵都存在着或高或低的液瀑声响。世界各国的液压液压柱塞泵生产厂都在配流盘的压力过渡区域内采取多种形式的降噪单元。 由传统的“三角节流槽式”到“泄荷孔式”“斜沟式”等方法,但都还是没有圆满解决液压柱塞泵的输出压力油波动所引发的流体噪音。对于工程机械上用的大排量压力突变的高压 液压柱塞泵,死容积区超调油液泄压时产生的液爆噪音也特别强劲。 2. 气蚀噪音 液压油中含有气泡时,带有气泡的油液被吸入缸孔中,柱塞在缸孔中压迫油液压入缸体配流面的排油窗口,在高压作用下,这些油液中的气泡将突然挤破裂,大小几乎相同的气泡被高压浓缩后再突发性的溃灭,就造成一次强劲的气爆,气泡的爆裂时所产生的另一种超高音调噪音,会发出一种尖锐刺耳的啸叫声。这种尖锐刺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

柱塞泵的检修规程 1.1设备概况及参数 1.1.1设备概况 我公司选用的柱塞泵为卧式三缸单作用柱塞泵,适用于远距离输送磨蚀性强的灰浆。输送浆液的重量浓度不超过48%,其中颗粒直径小于3mm,含量不大于20%,介质温度不高于50℃。该泵主要用于火电厂灰浆及冶金、矿山、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矿浆及其它高磨蚀性浆体的输送。设一套水清洗系统。在柱塞运动过程中,通过清水柱塞泵向柱塞周围注入高压清水,形成水环,以冲洗黏附在柱塞表面上的浆体介质并将介质和柱塞密封隔离,从而延长柱塞及密封的寿命。 1.1.2设备参数

1.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 1.3检修项目 1.1.1柱塞泵大修 1.解体出入口阀箱,更换不合格的阀箱组体。阀座、弹簧、导向套等。 2.解体柱塞组合,检查或更换柱塞。喷水环密封件等各零件。 1.检查各密封表面,更换不合格的密封件。 4.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5.检查或更换单向阀。检查回水喷水管路。 6.检查坚固各底脚螺栓。 7.出入口排污门及进、出口阀门的检修。 8.解体减速箱、化验或更换润滑油。 9.检测齿轮啮合情况,必要时更换 10.检测、校正主从动轴 11.检查、清洗各轴承,更换润滑油或轴承。 12.试运转

1.1.2柱塞泵小修 1.解体出入口阀箱,更换不合格的阀箱组体。阀座、弹簧、导向套等。 2.解体柱塞组合,检查或更换柱塞。喷水环密封件等各零件。 1.检查各密封表面,更换不合格的密封件。 4.检查或更换传动皮带。 5.检查或更换单向阀。检查回水喷水管路。 6.检查坚固各底脚螺栓。 7.出入口排污门及进、出口阀门的检修。 1.4柱塞泵检修步骤、工艺方法 1.4.1准备好工具、备品及起吊设备,办好工作票,通知电气拆线 1.4.2阀箱的检修: 1.分别将进出口阀箱上法兰逐个松开,并打开压盖取出阀组件等。 2.对阀组各部件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磨损件,不合格质量要求的应更换。 1.阀座磨损严重或与箱体结合松动,应更换,并用专用的拆卸工具将原阀座取出。 4.消除零件表面结垢垃圾,各结合面通道应重点检查与清理,检查清理完毕,逐件进行组装。

柱塞泵维修

液压系统元件故障的基本知识 时间:2007-2-1 9:44:13 阅读109次 一、基本概念 什么是故障?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在运转状态下,出现丧失其规定性能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故障。 什么叫修复?液压元件经过专业人员修理后,恢复元件的性能,并通过测试达到性能,在设备上安装调试后,可恢复设备的工作性能的全过程。 二、故障的分类 所有的设备故障或元件故障可以分为随机故障和规律性故障。 随机故障是不可预测的,其发生的间隔期无法估计,有发展过程的随机故障,可以用状态监测方法测定,例如,液压泵马达的主轴断裂问题;无发展过程的随机故障则无法观察确定,人们只能根据记录及故障数据分析,通过改进设计减少故障的发生。 规律性故障可以预测,所以其间隔期可以估计。有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故障可以用“状态监测方法”测定,例如,滤清器的堵塞问题;无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故障可以有计划地进行部件更换或检修,例如液压泵马达的变量摇摆支承的损坏。 一般对故障可从工程复杂性、经济性、安全性、故障发生的快慢、故障起因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大体上又可分为: 1、间断性故障 指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故障使设备局部丧失某些功能,而在发生后又立刻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故障。例如,压路机振动电磁阀的插头接触不良,导致时而通电时而断电,使得压路机的振动有时候工作,有的时候不工作。 2、永久性故障 有些故障会使设备丧失某些功能,并且不能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直到出故障的零部件修复或更换,设备的功能才恢复,这样的故障,我们称之为永久性故障。例如,压路机的振动泵损坏,导致振动不工作,必须将液压泵修复好以后,振动功能才可以恢复。 永久性故障可进一步作如下分类: 1)按照故障造成的功能丧失程度分类;

力士乐柱塞泵常见问题

力士乐柱塞泵常见问题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也是液压系统的心脏部位,一旦泵发生故障系统就不能正常工作。而我们液压系统大多使用柱塞泵,因此掌握柱塞泵的故障对以后液压是很必要的。澳托士为大家讲解:柱塞泵故障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柱塞泵工作噪声过大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油泵内存有空气。这个故障一般是在安装了一台新泵的时候出现,在开起一台新泵时,应先向泵内加入油液,对泵的轴承、柱塞与缸体起到润滑作用。 处理方法:在泵运转时打开油泵加油口,使泵内的空气从加油口排放出去。 (2)油箱的油面过低,吸油管堵塞使得泵吸油阻力变大造成泵吸空或进油管段有漏气,泵吸入了空气。 处理方法:按加足油液;清洗滤清器,疏通进气管道;检查并紧固进油管段的连接螺丝。 (3)油泵与电机安装不当,也就是说泵轴与电机轴同心度不一致,使油泵轴承受径向力产生噪声。 处理方法:检查调整油泵与电机安装的同心度。 (4)液压油的粘度过大,使得泵的自吸能力降低,容积效率下降。处理方法:选用适当粘度的液压油,如果油温过低应加热器。

二、轴向柱塞泵工作时压力表指针不稳定的原因及排除 (1)配油盘与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严重,使其内泄漏和外泄漏过大。 处理方法:检查、修复配油盘与缸体的配合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除漏损。 (2)如果是轴向柱塞变量泵,可能是由于变量机构的变量角过小,造成流量过小,内泄漏相对增大。因此,不能连续供油而使压力不稳。处理方法:适当加大变量机构的变量角,并排除内部泄漏。 (3)进油管堵塞,吸油阻力变大及漏气等都有可能造成压力表指针不稳定。 处理方法:进油管堵塞,液流阻力大,可疏通油管道洗进口滤清器,检查并紧固进油管段的连接螺钉,斜轴式柱塞马达排除漏气。 三、轴向柱塞泵流量不足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表现为执行元件动作缓慢,压力上不去。 (1)油箱油面过低,油管、滤油器堵塞或阻力过大及漏气等。 处理方法:检查油箱油面高度。不足时应添加。油管、滤清器堵塞应疏通和清洗。检查并紧固各连接处的螺钉,排除漏气。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布者:szguanyu 发布时间:2008-10-31 13:01:26 阅读:54次 柱塞泵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过认真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故障的发生。对于延长机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费用,确保注水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对几种常见故障的征兆进行描述,并对原因进行分析,对防止发生故障的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泵设备的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烧轴瓦、曲轴研伤故障 (一)故障现象 这类故障出现时一般表现为曲轴箱温度升高,电机电流升高,机油颜色变黑等。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停泵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检查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烧瓦、抱轴事故,导致曲轴研伤,严重时甚至曲轴报废。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轴瓦和轴颈之间润滑状况恶化而产生的。 1、机油变质、机油杂质过多、进油孔堵塞、机油过少、机油牌号不对。 (1)当曲轴箱由于某种原因进水,会使机油乳化呈现乳白色,粘度下降。使机油在轴瓦和轴颈间的附着能力下降,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这时容易在轴瓦和轴颈之间形成粘合磨损,导致轴瓦表面粗糙度增大,摩擦力增大,温度升高,最后发生烧瓦事故。 (2)机油中的杂质主要是机油中的砂粒、灰尘以及泵内金属磨屑,这些杂质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中,使轴瓦嵌油面积减小,并形成磨粒磨损,同时机油中的杂质过多还容易堵塞轴瓦盖上的机油流道,使轴瓦间隙内供油不足产生粘合磨损。这两种磨损共同作用的的结果使轴瓦温度升高,间隙变小,最后导致烧瓦事故。 (3)由于柱塞泵采用的是飞溅式润滑,当机油液位低于规定的下限时,曲轴及连杆的带油能力下降,造成轴瓦和轴颈间的供油不足,不能形成足够的润滑油膜,进而产生粘合磨损,如果不及时补加机油,就会出现轴瓦和轴颈干磨,发生烧瓦甚至抱轴事故。 (4)柱塞泵要求使用规定牌号的机油(CC15W/40),如果机油牌号不对,粘度过大流动困难,机油不能顺利进入轴瓦和轴颈间隙内,就会造成供油不足。如果选用粘度低的机油,使机油在轴瓦间隙内附着能力下降,油膜承载能力下降,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粘合磨损,继而出现烧瓦事故。 2、变频调速系统的影响 用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的注水泵,是根据系统压力的设定自动调节泵的频率和转速,有时由于频率低,电机转速低。此时曲轴连杆带油能力下降,机油不能连续进入轴瓦内,不能在轴瓦间隙中形成稳定的油膜,因此,当泵速过低时,易形成粘合磨损。 3、启泵前未盘泵和空载运行、启泵后马上升压甚至带压启泵 长时间停运的泵曲轴箱内机油温度低,粘度大、流动性差,如果启泵前未经盘泵和空载运转,启泵后马上升压或带压启泵,此时没有足够的机油进入轴瓦间隙内,就会产生短时间的粘合磨损。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方法操作,就会使轴瓦、轴颈摩擦面积增大,润滑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产生烧瓦事故。 4、液力端阀片损坏,连杆在返回的行程受高压水推动,造成轴瓦和轴颈的冲击、交变载荷次数增多,引起轴瓦温度升高。 (三)预防措施 要避免这类事故发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做到定时巡回检查,发现曲轴箱温度升高超过上限时立即停机(超过环境温度35CO)。在检查箱体温度时应和正常运行时的温度作比较,一旦发现温升速度较快,立即采取措施停

柱塞泵维护检修规程(完整)

柱塞泵维护检修规程 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 1.设备结构图 1.1结构简述:柱塞泵主要由液压缸体、柱塞、十字头、导轨、曲轴、滑块、泵架等部件组成。由电机经联轴器、减速机及调节机构驱动。 2.设备性能原理 2.1由电动机通过减速机、联轴器带动泵的曲轴旋转、曲轴带动连杆、十字头、中间杆、柱塞做往复运动,当柱塞向后运动时进液阀打开,液体进入泵体,直到柱塞运动到最后位置时(曲轴旋转180°),进液过程结束。柱塞开始向前运动时,泵体箱内的液体受挤压,压力升高,进液阀关闭,进液阀打开,液体被排除。 二、检修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常用往复柱塞泵的维护和检修,特殊用途卧式柱塞泵以及立式柱塞泵的维护和检修可参考执行。 1.2编写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27-79化工厂柱塞泵维护检修规程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SHS 01001—2004 石油化工设备完好设备 2.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及检修内容 当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经具备开展预知维修的条件后,经请示本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不受此条的限制。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更换密封填料,消除泄漏点。 2.2.1.2 检查,清洗泵入口和油系统的过滤器,更换润滑油。 2.2.1.3 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2.2.1.4 检查、修理进出口阀组零部件。

2.2.1.5 检查、修理联轴器零件。 2.2.1.6 检查、调整或更换易损零、部件。 2.2.2 中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修理或更换进出口阀组零件。 2.2.2.3 修理或刮研各部轴瓦,检查或更换轴承。 2.2.2.4 检查或修理柱塞、十字头、滑块,曲轴等主要部件。 2.2.2.5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计量调节机构等。 2.2.2.6 检查、清洗减速机。 2.2.3 大修 2.2. 3.1 包括中修项目。 2.2. 3.2 解体,清洗、检查测量各零、部件。 2.2. 3.3 修理或更换曲轴、连杆、十字头、柱塞等主要部件。 2.2. 3.4 更换轴瓦。 2.2. 3.5 机体找平,曲轴缸体重新找正。 2.2. 3.6 检修减速机。 2.2.5.7 修补基础,机体喷漆。 2.2.5.8 电机检查、修理、加油。 3.检修准备、检验程序及质量标准 3.1 检修前准备 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和相关检修记录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检修程序 3.2.1 拆卸联轴器,检查泵的对中情况. 3.2.2 拆卸附件及附属管线 3.2.3 拆卸十字头组件,检查十字头、十字头销、十字头与滑板的配合及磨损 3.2.4 拆卸曲轴箱,检查曲轴,连杆及各部轴承 3.2.5 拆卸泵体上得进出口阀,检查各部件及密封 3.2.6 拆卸工作缸、柱塞,检查缸与柱塞的磨损情况及缺陷 3.2.7 拆卸减速机盖,检查轴承磨损与齿轮啮合痕迹 3.2.8 拆卸齿轮油泵,检查齿轮啮合情况 3.2.9 检查地脚螺栓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泵架 3.3.1.1 泵架不应有砂眼、裂纹等缺陷。装满煤油2-4小时应无渗漏。有缺陷时可补焊修理,焊前应缓慢预热至600-700℃,焊后随即加热到650-700℃,保温,缓慢冷却。 3.3.1.2 在泵架加工面上用水平仪测量泵架安装的水平度,纵、横向水平度误差均不大于0.05mm/m。

柱塞泵故障排除

一、泵不输油或输出无压力的原因: 1、电动机、电源、电气线路故障 2、溢流阀调压过高,超载荷后闷泵 3、溢流阀阀芯卡死阀芯中心油孔堵塞或溢流阀阻尼孔堵塞造成超压不溢流 4、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死而闷泵 5、泵轴或电动机轴无连接键 6、泵内部滑动副卡死。(1)配合间隙太小(2)零件精度差,装配质量差,齿 轮与轴同轴度偏差太大;(3)柱塞头部卡死(4)叶片垂直度差(5)转子摆差太大(6)转子槽有伤口或叶片有伤痕受力后断裂而卡死 7、油液太脏或吸油腔进入脏物或油脂粘度不合格 8、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 9、电动机转向不对 10、过载、高温等泵轴折断 11、泵不吸油(1)油箱油位过低(2)吸油过滤器堵塞(3)泵吸油管上阀门未打开(4)泵或吸油管密封不严(5)泵吸油高度超标准且吸油管细长并弯头太多(6)吸油过滤器过滤精度太高,或通油面积太小(7)油的粘度太高(8)叶片泵叶片未伸出,或卡死(9)叶片泵变量机构动作不灵,使偏心量为零(10)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如加工精度差,装配不良,配合间隙太小,泵内部摩擦阻力太大,伺服活塞、变量活塞及弹簧芯轴卡死,通向变量机构的个别油道有堵塞以及油液太脏,油温太高,使零件热变形等(11)柱塞泵缸体与配油盘之间不密封(如柱塞泵中心弹簧折断)(12)叶片泵配油盘与泵体之间不密封。 12、漏油严重 13、检修泵装配不良 14、吸空现象严重或吸入气泡 二、泵噪声大的原因: 1、吸空现象严重 (1)吸油过滤器有部分堵塞,吸油阻力大 (2)吸油管距油面较近 (3)吸油位置太高或油箱液位太低 (4)泵和吸油管口密封不严 (5)油的粘度过高 (6)泵的转速太高(使用不当) (7)吸油过滤器通过面积过小 (8)非自吸泵的辅助泵供油量不足或有故障 (9)油箱上空气过滤器堵塞 (10)泵轴油封失效 (11)对轮中心不正或地脚螺栓松动 (12)泵内部零件破损或磨损 (13)泵容积效率低 2、吸入气泡 (1)油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在工作过程中又生成的气泡 (2)回油涡流强烈生成泡沫 (3)管道内或泵壳内存有空气

图文讲解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文讲解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本期内容,由上海神农冠名播出】柱塞泵的结构组成柱塞泵主要由动力端和液力端两大部分组成,并附有皮带轮、止回阀、安全阀、稳压器、润滑系统等组成。 01动力端(1)曲轴 曲轴为此泵中关键部件之一。采用曲拐轴整体型式,它将完成由旋转运动变为往复直线运动的关键一步,为了使其平衡,各曲轴柄销与中心成120°。 (2)连杆 连杆将柱塞上的推力传递给曲轴,又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柱塞的往复运动,其杆截面采取工字形,大头为剖分式,轴瓦采用对分薄壁瓦形式,小头瓦采用轴套式,并以其定位。 (3)十字头 十字头连接摇摆运动的连杆和往复运动的柱塞,它具有导向作用,它与连杆为闭式连接,与柱塞卡箍相连。 (4)浮动套 浮动套固定在机座上,它一方面起隔绝油箱与污油池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十字头导杆起一个浮动支承点的作用,能提高运动密封部件的使用寿命。 (5)机座

机座是安装动力端和连接液力端部分的受力构件,机座后部两侧有轴承孔,前部设有与液力端连接的定位销孔保证滑道中心与泵头中心的对中性,在机座的前部一侧设有放液孔,用来排放渗漏的液体。 2液力端(1)泵头 泵头为不锈钢整体锻造而成,吸、排液阀垂直布置,吸液孔在泵头底面,排液孔在泵头的侧面,同阀腔相通,简化了排出管路系统。 (2)密封函 密封函与泵头以法兰连接,柱塞的密封形式为碳素纤维纺织的矩形软填料,具有良好的高压密封性能。 (3)柱塞 (4)进液阀和排液阀 进、排液阀及阀座,适合输送黏度较大的液体的低阻尼、锥形阀结构,具有降低黏度的特点。接触面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封性能,以保证进、排液阀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 3附属配套部分主要有止回阀、稳压器、润滑系统、安全阀、压力表等。 (1)止回阀 泵头排出的液体,通过低阻尼止回阀流人高压管道,液体反向流动时,止回阀关闭,阻尼高压液体流回泵体。 (2)稳压器

柱塞泵维修技术标准

柱塞泵维修技术标准 一.故障分析与故障排除 (一).输出流量不够或者根本不上油 ①.吸入阻力大;如油箱油面太低.吸油过滤器堵塞.吸入管过长及弯头过多,造成 吸油通道上沿程阻力损失大而使输出流量不够 ②.吸油管路裸露在大气中的管接头未拧紧或密封不严,进气难以形成泵内必要 的真空度,大气压无法将油压入泵内,泵在启动前必须检查油温及相应的泵用 截止阀,同时泵需灌满油 ③.电机与油泵的联轴器安装时同心度不够,或联轴器及弹性体损坏 ④.泵的定心弹簧损坏,使柱塞回程不够或不能回程,引起缸体和配油盘之间失去 密封性能 清洗,或者结合面拉毛,配油盘与缸体结合面有污物卡阻.⑤.研磨配油盘与缸体结 合面 ⑥.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或拉伤有沟槽 ⑦.对于恒压变量泵则有可能,如控制斜盘的柱塞卡阻,造成斜

盘倾角过小或根本 无倾角 ⑧.拆修装配时,配油盘孔未对正泵盖上安装的定位销,因而互相顶住,不能使配 油盘和缸体贴合,造成高低压油液短接互通,打不上油⑨.油温太高,泵的内泄漏量大 ⑩.系统其它元件的故障造成的泄损大 (二).压力提不高或根本不上压 ①.上述“输出流量不够或者根本不上油”的原因均会导致压力提不高或者根本 不上压 ②.变量的倾角太小,使输出对流量太小,可适当增大变量的倾角. ③.对于压力补偿变量泵,可能是控制变量特性的弹簧没调好,调压机构故障等 ④.液压系统其它元件故障 ⑤.电机的转向不对等 (三).泵噪音大压力波动大 ①.泵油管吸进空气,造成噪音大压力波动大 ②.伺服活塞与变量活塞运动不灵活,出现偶尔或经常性的压力波动 ③.对于变量泵,可能是由于变量机构的偏角太小,使流量太小,

柱塞泵的使用和维护

柱塞泵的使用和维护 机械维护 采用补油泵供油的柱塞泵,使用3000h后,操作人员每日需对柱塞泵检查1 -2次,检查液压泵运转声响是否正常。如发现液压缸速度下降或闷车时,就应该对补油泵解体检查,检查叶轮边沿是否有刮伤现象,内齿轮泵间隙是否过大。对于自吸油型柱塞泵,液压油箱内的油液不得低于油标下限,要保持足够数量的液压油。液压油的清洁度越高,液压泵的使用寿命越长。 柱塞泵最重要的部件是轴承,如果轴承出现游隙,则不能保证液压泵内部三对磨擦副的正常间隙,同时也会破坏各磨擦副的静液压支承油膜厚度,降低柱塞泵轴承的使用寿命。据液压泵制造厂提供的资料,轴承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000h,超过此值就需要更换新口。拆卸下来的轴承,没有专业检测仪器是无法检测出轴承的游隙的,只能采用目测,如发现滚柱表面有划痕或变色,就必须更换。 在更换轴承时,应注意原轴承的英文字母和型号,柱塞泵轴承大都采用大载荷容量轴承,最好购买原厂家,原规格的产品,如果更换另一种品牌,应请教对轴承有经验的人员查表对换,目的是保持轴承的精度等级和载荷容量。 柱塞泵使用寿命的长短,与平时的维护保养,液压油的数量和质量,油液清洁度等有关。避免油液中的颗粒对柱塞泵磨擦副造成磨损等,也是延长柱塞泵寿命的有效途径。在维修中更换零件应尽量使用原厂生产的零件,这些零件有时比其它仿造的零件价格要贵,但质量及稳定性要好,如果购买售价便宜的仿造零件,短期内似乎是节省了费用,但由此出带来了隐患,也可能对柱塞泵的使用造成更大的危害。 配流盘有平面配流和球面配流两种形式。球面配流的磨擦副,在缸体配流面划

痕比较浅时,通过研磨手段修复;缸体配流面沟槽较深时,应先采用“表面工程技术”手段填平沟槽后,再进行研磨,不可盲目研磨,,以防铜层变薄或漏油出钢基。 机械使用 柱塞泵缸体镶装铜套的,可以采用更换铜套的方法安装。首先把一组柱塞杆处径修整到统一尺寸,再用1000#以上的砂纸抛光外径。 缸体安装铜套的三种方法: (a)缸体加温热装或铜套低温冷冻挤压,过盈装配; (b)采有乐泰胶粘着装配,这咱方法要求铜外套外径表面有沟槽; (c)缸孔攻丝,铜套外径加工螺纹,涂乐泰胶后,旋入装配。 熔烧结合方式的缸体与铜套,安装方法如下: (a)采用研磨棒,手工或机械方法研磨修复缸孔; (b)采用座标镗床,重新镗缸体孔; (c)采用铰刀修复缸体孔。 (3)采用“表面工程技术”,方法如下: (a)电镀技术:在柱塞表面镀一层硬铬; (b)电刷镀技术:在柱塞表面刷镀耐磨材料; (c)热喷涂或电弧喷涂或电喷涂:喷涂高碳马氏体耐磨材料; (d)激光熔敷:在柱塞表面熔敷高硬度耐磨合金粉末。 (4)缸体孔无铜套的缸体材料大都是球墨铸铁的,在缸体内壁上制备非晶态薄膜或涂层。因为缸体孔内壁有了这种特殊物质,所以才能组成硬—硬配对的磨擦副。

往复柱塞泵液力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往复柱塞泵液力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摘要】柱塞泵是典型的往复机械。为了掌握往复式柱塞泵的工作状态,测取3S175系列柱塞泵正常工况和一些故障工况下液力端的振动信号,对其进行局域波时频处理后,得到了有价值的检测部件振动规律、一般特征以及故障特征,可用于往复柱塞泵液力端的故障诊断. 【关键词】柱塞泵故障诊断局域波时频处理液力端 常见的柱塞式往复泵为高压往复泵,主要用于石油化工、水压机、高压清水机、水力切割机、矿山机械、轻工食品、油田注水、输油等一切需要输送高压液体的工业部门。其工作状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个生产链的效率和寿命,因而针对性的故障诊断研究一直是热点和难点[1]。 从结构上柱塞泵主要由液力端和动力端两部分组成.动力端的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液力端的活塞运动,活塞的往复运动改变缸套中的压力,从而使吸入阀和排出阀产生开关动作,实现从吸入阀吸入介质,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基本功能。 本文利用局域波时频处理方法放大了故障时域信号,并进一步进行频域分析,确定3S系列液力端不同故障状态的时频分布特征,从而实现故障诊断的目的。 1 局域波法 局域波法是基于经验模式分解(EMD)发展而来的一种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的新方法。它源于瞬时频率的概念,能把动态信号的局部特征正确地在时频域内予以描述。瞬时频率在研究瞬态和非平稳现象时非常重要,能够反映非平稳信号的时变性,对非平稳信号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前景。局域波法把信号分解成满足条件的局域波分量,对这些分量进行Hilbert变换就可以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和时频特征,这也就是局域波时频分析方法[2]。 通过对信号进行EMD分解,把原始数据分解成n个局域波分量,及一个剩余分量nr,该剩余分量或者是一个平均趋势或者是一个常数。 式中ic表示第i个局域波分量;nr表示表示分解剩余分量。对每一个分量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可以把数据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2 振动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S150系列柱塞泵的测点布置和振动数据采集如图1所示。测点1、2、3为曲轴轴承监测测点;测点4、5、6为液力端振动监测测点。 分析图2振动时域信号和图3振动时频信号,可发现:振动信号幅值偏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