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一号”核电站核岛安装工程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5
“华龙一号”影响常规岛土建出图设备计划管理浅析摘要:福清5、6号机组作为我国采用“华龙一号” 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工程,其设计文件发布与设备接口由于涉及设备较多、接口资料复杂,提资难度大等原因,成为制约土建各楼板层施工图纸出版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常规岛土建出图计划出发,梳理设计文件发布与设备接口提资链,明确设计需求时间,将提资需求纳入采购计划的编排及管理过程中,为有序、高效开展设备采购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华龙一号;常规岛设备;土建提资;采购计划编排前言福清5、6号机组设备采购与M310堆型相比,设计改进、部分科研设备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现场安装逻辑变化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设备采买的输入、设计提资固化、制造开工和保质按期交货等环节带来了不确定性。
而设计文件发布与设备接口由于涉及设备较多、接口资料复杂,提资难度大等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土建各楼板层施工图纸出版的关键因素。
梳理设计文件发布与设备接口提资链,明确设计需求时间,将提资需求纳入采购计划的编排及管理过程中,将会为有序、高效组织设备采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华龙一号”项目计划体系综述1.1采购计划体系按照项目统一管理协调的要求,设备采购三级进度计划与设计、施工、安装及调试三级计划合并,形成项目一体化计划,在该计划下统一协调和管理。
各项工作按照2015年5月7日为目标FCD推进。
采购三级计划通过设计文件接收节点与设计计划挂接;通过设备到货节点与施工计划挂接。
三级进度计划中的设备开工制造节点,细化扩展为四级制造计划,实现三级计划与四级计划的关联。
根据采购包划分以及采购包采买计划,逐一分析各采购包所需要的采买输入(内容及计划出版时间):规格书、图纸、相对应的技术要求等。
如有偏差、问题,应在计划制定阶段予以说明,并协调设计院调整、满足。
设计院在计划制定阶段,根据其设计需求,要明确提出各类设备合同签订时间要求,以及相应的设备提资要求,以便采购部门在计划中予以合理安排。
华龙一号核电站汽轮机基座运转层施工技术目录华龙一号核电站汽轮机基座运转层施工技术 (1)1 工程概况 (2)2 运转层施工重难点 (2)2.1 平台和构件尺寸大 (2)2.2 预埋件精度要求高 (3)2.3 混凝土浇筑难度大 (3)3 关键施工技术 (3)3.1 异形模板模块化施工 (3)3.2 高精度预埋件安装 (5)3.3 混凝土浇筑 (8)4 施工效果 (10)5 施工优化建议 (10)6 结语 (11)施工质量要求高。
汽轮机基座运转层平台尺寸大,南北向长58.6m,东西向宽20m。
梁高度和宽度相差较大,断面及预留孔洞复杂,钢筋分层多且密集。
2.2 预埋件精度要求高汽轮机基座运转层平台轴线、标高、预埋件偏差控制严格,精度要求高,其中预埋件标高允许偏差为±2mm,平面度允许偏差为±0.07%,平面位置高度允许偏差为±1mm。
部分预埋件需采取特殊的加固措施,以保证精度。
2.3 混凝土浇筑难度大汽轮机基座运转层平台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体量大,且要求一次性整体浇筑,浇筑难度大。
3 关键施工技术3.1 异形模板模块化施工根据运转层特点,本工程采用普通模板与异形模板组合施工,异形模板主要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施工技术,由工厂统一加工制成定型模板,运至现场后进行整体吊装。
采用异形模板的结构和部位包括低压支持轴承箱牛腿、弹簧隔振器支撑、竖向窄缝(狭小空间)、蒸汽管道、三角形阳角、贯穿洞口等。
3.1.1低压支持轴承箱牛腿模板低压支持轴承箱在横梁CB2,CB4一侧和横梁CB3两侧各有1个异形牛腿,每个牛腿由13面组成。
因牛腿面多、结构复杂、尺寸大(长4 400mm、宽1 100mm、高1 320mm),牛腿模板控制精度要求较高。
牛腿模板由15mm厚覆面胶合板、30mm厚衬板、60mm×100mm木方组成,在加工车间按1∶1比例放样制作,模板内侧面板组成13面牛腿结构形状(见图2a),外侧面板为4面(见图2b),中间通过衬板、木方等龙骨拼装固定,可保证模板整体稳定性及受力性能。
“华龙一号”福清核电项目常规岛“点”系统研究摘要:本文以“华龙一号”福清项目“点”系统推行情况为背景,对点数、人力、工效、点单价进行了描述并分析总结,尤其对点数的作用、完成点数、点数测评报告编制流程和点数优化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点”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列举,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本文可以对各核电项目“点”系统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华龙一号,点数,优化,人力,工效1简介“华龙一号”是由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核和中广核在国内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以及我国和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福清5、6号机组常规岛安装工程为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常规岛安装工程及部分BOP子项安装工程,常规岛安装工程单台机组安装主工期为 22.5个月,5号机组主工期计划开始日期为2017年11月1日,6号机组主工期计划开始日期为2018年9月1日。
2 “点”系统“点”的概念是在大亚湾一期核电建设期间从法国法马通原子能公司引进中国的。
通俗地讲,1个“点”表示1名具有平均技能水平的员工在正常工况条件下工作1小时能够和必须完成的工程量,它包括完成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如材料接收、检查、运输、储存、预制、安装以及质量计划的关闭等等。
在以往的核电项目中,运用“点”为各专业及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点系统”成为项目施工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体系,所以,为了便于施工管理,福清核电项目从2017年3月起正式采用了“点”系统进行专业分队的结算和绩效考核。
3 点数和工效分析3.1人均点数分析本节选取2018年1月-10月电仪队、管焊队、机械队、通防队各月完成点数和各月生产人员投入情况进行分析,实际点数、生产人员人数和人均完成点数详见下表3.1和图3.1.注:2018年5月停工无点数。
针对上表数据,简要说明如下:?对于通防队的人均完成点数,由于目前执行的常规岛进度计算指示书中无防腐点数,而且现在尚未进入保温施工阶段,所以表中通防队的完成点数只有风管及支架的点数,因此其人均完成点数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各队生产人员包含该队所有生产人员,如不产生点数的管焊队热处理班,电仪队外包班电仪二班人员等;?考虑福清项目生产人员上班的特殊性和未考虑晚上延点的情况下,2018年1-10月各月施工天数分别按30天、21天、31天、25天、27天、31天、31天、27天、24天进行计算。
核电站20MN5M碳钢铸件阀门焊接工艺评定实施分析内容本文主要介绍核电站安装使用的材质为20MN5M碳钢铸件的阀门,由于材质的特殊性,优先选用该材质材料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制作,对评定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由于20MN5M母材性能不满足焊接工艺评定要求的结论,最终重新选择A105和A106GR.C母材,完成阀门焊接工艺评定。
标签:碳钢铸件焊接工艺评定不合格分析母材缺陷引言:核电安装现场出现材质为20MN5M碳钢铸件阀门,该材质材料最小抗拉强度为Rm≥485Mpa,常规焊接工艺评定无法覆盖,需对此材料进行专项焊接工艺评定,实施过程中,由于出现不满足技术要求的結果,经过原因分析、采取合理的方法,使阀门焊接工艺评定顺利完成。
1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划及实施涉及材质20MN5M阀门的焊口为对接焊缝,母材组合主要有20MN5M+A106GR.B、20MN5M+P265GH、20MN5M+P280GH、20MN5M+TP304L 等,根据《RCCMM11121、2、3级设备用承压碳钢铸件》确认20MN5M材质为碳钢铸件,最小抗拉强度Rm≥485Mpa,现场常规材料最小抗拉强度Rm≥470 Mpa,需对20MN5M材料实施专项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划、制作。
选择20MN5M材料实施阀门专项焊接工艺评定,项目清单及实施情况,详见如下表1:2)实施结果根据试验结果,有5项阀门专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不合格,根据试验情况,所有不合格试验均指向母材问题,重新对20MN5M母材进行采购,对WPQR-03、WPQR-04、WPQR-05进行第二次制作,实施结果仍为不合格,详见表1。
2实施分析根据评定试验结果,针对碳钢铸件20MN5M母材焊接工艺评定实施进行如下分析:1)焊接操作人员焊接工艺评定的试件焊接均是选择技能熟练的焊接操作人员。
2)焊接材料上述7项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焊接材料使用前按照技术规格书的要求实施焊材验收试验,未出现力学试验不合格的情况。
关于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中一些问题的探讨【论文摘要】焊接工艺评定是焊接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的水平是焊接生产单位和焊接技术人员技术能力的综合体现。
国家标准GB50236—98和一些行业标准如JB4708—2000和SY4052—1992分别对焊接工艺评定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指导企业正确焊接工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焊接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国外材料和技术的大量应用,我国现行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导致焊接工艺评定过多、过细和重复,这些问题对企业的生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
1 焊材分类我国的标准只规定了同类焊条碱性焊条可以借用酸性焊条的评定,但强度等级不同则要评定。
而ASME和API1104等国外标准却对焊材进行了分类,将强度等级及焊接特征类似的焊材划为一类,同类组中焊材在限定的评定范围内可替换。
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在此相比,明显落后,主要原因是国产焊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程度较低,此项工作做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国焊材生产标准目前可分为三类:一是自行编制;二是参照国外标准编制;三是等效采用国外标准。
对于自行编制和参照国外标准编制的焊材标准应有国家主管部门委托有关部门、协会等组织编制分类表,而等效采用国外标准的则可等效采用该国焊接工艺评定焊材分类的规定。
我国相当一部分焊材的标准等效或参照采用了美国AWS标准,这就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国外材料和焊材的评定目前,我国进口材料和焊材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多。
按现有GB50236—98,进口材料的每个钢号都要做评定。
JB4708—2000 5.3.2.3条b规定:国外钢材首次使用时,按每个钢号(国家标准命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当已掌握该钢号焊接性能,且其化学成分与《钢号分类分组表》中某钢号相当,且某钢号已进行过焊接工艺评定时,该进口钢材可以不做焊接工艺评定。
可在本单位的技术文件中将此国外钢材归入某钢号所在分类分组内。
95一、引言焊接工艺评定是制定焊接工艺规程的纲领文件;目前不同的行业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标准不统一,导致焊接工艺评定制定、审核及管理难度增加;长输管道提出按照GB/T 31032-2014《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评定,工业管道、储罐等提出按照NB/T 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评定,导致审核焊接工艺评定难度增加;增加了焊接工艺评定的费用和周期;对工期和成本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焊接工艺评定基本知识1.焊接工艺评定依据目前NB/T47014-2011规定了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的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焊接工艺评定,试用范围最宽、最广;但长输管道、站内管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仍旧要求对应工程内容施工焊接工艺评定按照GB/T 31032-2014或其他标准进行;导致焊接工艺评定的审核及管理存在较大难度,需在审核焊接工艺评定前查找评定依据及执行标准。
2.焊接工艺评定责任主体在项目开焊前,由谁负责焊接工艺的评定呢?NB/T47014-2011明确规定“焊接工艺评定应在本单位进行,所用的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由本单位操作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使用本单位设备焊接事件”;看出由施工单位进行评定、提交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但是大型长输管道项目,为了统一焊接工艺、规范焊接工艺管理,业主统一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下发各施工单位执行;所以需要视项目具体情况及施工规范的要求而定。
三、焊接工艺评定管理1.焊接工艺选取及报审流程开工前,由焊接技术人员收集待焊信息,如钢号、厚度、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等参数;并在本单位焊接工艺评定一栏表中选取能够覆盖本项目使用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组织向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提交审核。
如已有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不满足本工程项目需求,则提出焊接工艺评定委托计划。
2.焊接工艺评定制定流程焊接工艺评定一般流程是:1)根据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结合以往经验、选取焊接材料、结合焊接材料推荐参数,制定预焊接工艺规程;2)组织本单位焊工进行试件焊接;3)委托无损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并在事件上标识缺陷区域;4)委托实验室加工试样,并避开缺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5)按照质量评定标准评定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是否合格;6)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则整理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如不合格则重新进行。
华龙一号机械贯穿件安装施工探讨摘要: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是核电厂连接反应堆厂房和外围厂房之间管道的关键部件,对核回路冲洗、二回路水压试验及冷试等重大节点顺利实现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卡拉奇项目华龙一号堆型核岛安全壳机械贯穿件的实际情况,对其安装工作各环节中的施工要点及与土建预应力张拉期间的施工逻辑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华龙一号;机械贯穿件;施工逻辑;施工管理1.系统概况华龙一号堆型双层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是保证一条或几条管路穿过安全壳时,贯穿管路与双层安全壳内外部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关键性部件,属于反应堆安全壳的一部分,与安全壳一起组成第三道屏障,确保安全壳的气密性完整性的同时还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
由于机械贯穿件将将贯穿管路与安全壳混凝土中预埋的锚固套筒连接在一起,可将管道荷载传递至安全壳,以实现管道固定支架的作用。
华龙一号堆型的机械贯穿件总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安全壳混泥土中的锚固套筒(土建预埋部分);套筒与贯穿管路之间的刚性连接件(封头);接管;波纹管膨胀节;测温、测压管嘴等附件;保温装置(主蒸汽、主给水管道贯穿件);散热片(主蒸汽、主给水管道贯穿件)。
单机组机械贯穿件数量为116个,其中10个为备用机械贯穿件。
根据被传送介质特性和管路功能,主要分为标准流体管道贯穿件(65个)、主蒸汽和主给水管道贯穿件(6个)、高能管道贯穿件(25个)、地坑贯穿件(4个)、通风贯穿件(6个)及备用贯穿件(10个)几种等。
而根据其分布位置情况,有14个机械贯穿件在预应力张拉影响区域。
2.机械贯穿件的安装特点解析华龙一号机械贯穿件的安装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2.1与传统M310堆型差异大由于华龙一号的机械贯穿件穿过双层安全壳,与传统M310堆型的贯穿件比较存在体积大、长度长,引入及安装难度更大的特点。
对设备的倒运、存放、安装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2.2交叉施工机械贯穿件遍布整个壳间环形区,标高从-8.8m至+40.75m,与钢平台施工、房间装修、张拉轨道及平台拆除等各项施工活动需穿插进行。
“华龙一号”安全壳试验典型问题分析与总结摘要:“华龙一号”反应堆厂房采用双层安全壳结构,外壳能抵御外部飞射物撞击,内壳能包容放射性物质外泄,同时拥有更大的自由容积和更高的抗震等级,新增的事故缓解设施对安全壳的安全性能有很大提升。
“华龙一号”首堆工程安全壳试验周期较单层安全壳有大幅增加,试验过程中发现了部分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和技术改进可以在今后工作中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对同类项目的实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双层安全壳试验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给予一些优化建议。
关键字: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安全壳试验;典型问题;优化1.概述华龙一号反应堆厂房采用双层安全壳结构型式,内层安全壳作为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的第三道屏障,采用混凝土包容钢内衬,并通过钢束施加预应力,确保事故工况下具备足够的强度[1]。
内层安全壳整体性试验主要包含C类试验(安全壳隔离阀密封性试验)、B类试验(设备闸门、人员闸门、燃料转运通道、电气贯穿件等密封性试验)和A类试验(安全壳整体泄漏率试验、安全壳结构试验)。
1.安全壳试验典型问题分析2.1 C类试验中发生的问题与解析1) 问题描述:某核电机组安全注入系统(RSI)C类试验[2]恢复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组成员持工作票在R522房间执行RCS222VP止回阀顶死装置拆除工作。
拆除顶死装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左手扶住顶块,右手缓慢旋松顶死装置螺母,松掉大约2个螺距后,观察2分钟未发现RCS222VP阀后有水和气排出,随后继续缓慢完全旋松螺母,将顶死装置支架向上取出阀腔,同步将挡板往阀瓣方向移动,阀瓣瞬间被压力冲开,顶死装置顶块在气水混合物的压力冲击下坠入管道内部。
2) 原因分析:1、C类试验负责人与配合人员讨论试验边界作为隔离阀采用顶死方案时,因华龙一号机组RSI041VP阀门结构为旋起式止回阀,无法使用原M310机组升降式止回阀顶死方式,因此试验边界扩大到RSI041VP下游止回阀RCS222VP,未能识别边界扩大到RCS222VP带来的顶死装置靠近主管道有坠落风险。
简述RCC-M标准在核级设备制造检验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RCC-M标准在我国核级设备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RCC-M标准为基础,着重从焊接、产品焊接试件、无损探伤、清洁和水压试验等方面分析了核级设备制造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给读者有益的启迪和参考。
关键词:RCC-M;核级设备;制造;检验“华龙一号”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推机型,其设备制造和检验多引用RCC-M标准。
法国RCC-M“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涉及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的设计、材料、检验、焊接和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它在引进、吸取了美国核电经验的基础上,克服了美国核电法规标准数量众多、繁杂重复的缺点,使用方便、简单明了、内部联系密切、系统性较好,是目前压水堆核电机组建造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规范[1]。
本文就RCC-M标准在设备制造检验中的特殊要求做以下简要介绍。
1 焊接焊工焊接时应在坡口内而不能在坡口的临近表面引弧,严禁设备表面的电弧击伤,若发现电弧击伤,应将其去除,并通过液体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仔细检查弧伤部位以确保该位置不存在任何裂纹;而在ASME第Ⅲ卷中仅要求在引弧去除后做目视检测,无需进行无损探伤。
除此之外,RCC-M标准还要求制造厂编制一个检验报告来记录焊机的型号及其相应的焊接参数测量仪(如:电流表、电压表等)的检定情况,按照要求这些测量仪表检定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这与通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检定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2产品焊接试件RCC-M标准要求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应制备产品焊接试件,作为产品焊缝的一致证据和产品焊缝质量的证据。
在大部分情况下,对每个焊接工艺规程、每个车间(已经按照规定完成焊接工艺评定转移的情况除外)、每台承压部件的主要接头均需1个产品焊接试件;特殊地,对于热交换器的管子与管板焊缝也应焊接试件。
产品焊接试件的检验应在焊接和热处理后2个月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