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27.53 KB
- 文档页数:5
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探讨致密性油藏是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有着很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无法利用常规的采油技术进行开采,该类油藏的产量较低,提高原油采收率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本文对致密油藏特性进行,并提出了多种提高致密油采收率技术措施。
标签:致密油;采收率;增产手段随着常规油气资源数量的不断减少,致密油藏进行开采已经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提高致密油藏的采收率,需要对采油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有效处理好致密油渗透性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油田的产能,实现理想的原油开采效果。
1致密油藏特性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致密油藏的岩性更为紧密,存储油气的物性比较好,但有着较低的渗透率,致密油藏为自然生长状态,邻近烃源岩地下储层,石油以游离状态存在于页岩中,呈现出连续聚集的状态,地层为高压状态。
为一种低丰度和低孔隙度的油藏,不利于油气开采。
需要采取特殊的增产技术,加大油液的流动性,方可以实现预期的采收率。
所以,对致密油藏的开采利用,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保证油田产量的稳定,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可以应用水平井和大型压裂技术进行增产,但开采程度也并不理想。
地下储层中剩余油数量还比较多,研发出满足致密油开采的技术,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2提高致密油采收率技术措施2.1水驱开发技术结合致密油藏的具体特性,可以采取温和的注水措施来达到较好的水驱效果,可油藏的采收率无法有效提升。
所以,可以对驱替剂进行研究,优化地下储层的湿润性,减小油液的流动阻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增产效果。
提升注入剂波及率,可以把致密油提升到地面,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产能。
改善注入剂驱替效果,需要加大驱替剂阻力系数,利用聚合物驱油技术,可以获得理想的产能。
减少窜流通道的渗透率,可以防止注入到地层的注入剂出现窜流现象,对驱替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对窜流通道进行封堵,也可以提高注水效果,减少原油的开采成本。
采用合理的水驱增产手段,建立起准确的地质模型,采用试验手段来确定最优的注水方式,确定出注水压力和流量,提高注水波及范围,优化致密油地下储层的渗透能力,从而提高水驱增产效果,可以得到更高的原油产量。
浅谈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关键词:地质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油田新疆油田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每年为我国产油事业贡献成就很大。
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形地貌特点,是在经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新疆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据我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
随着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石油的开采也从传统的“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向“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迈进。
致密油藏,是一种石油成藏组合,其中轻质原油保存在低渗透含油地层中,油藏包含地层、原油、生储盖层等多方面内容,如页岩地层或者致密砂岩地层。
油藏要素具备致密特征,形成的油层为低渗透的储集油。
因为其复杂性就变现在一个“藏”字上面,利用压裂和水平井钻探技术,对于致密油的油水边界的确认,技术方面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
在对致密油田的探测和研究试验中,将解决致密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作为油田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去努力。
一、新疆地区地质条件分析白垩纪地质形成时期,气候比较温暖,植被生长茂盛。
位于北纬40°~90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未有极地冰雪覆盖的场景。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经历地下活动的变迁,逐步的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不同地质分层结构。
新疆地区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的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及油页岩矿床。
在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过程中,由地史活动形成的褶皱和断裂凹陷以及拉伸的发育,都使得新疆地区的储集层构造油、气、水的储量十分丰富。
尽管地史引起的软沉积物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但是在这些地质活动行成过程中,致密油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以散、薄、埋藏深等特点,体现了它“藏”的特色。
二、新疆地区致密油藏分布特点及开采难度在地质构造形成时期,大宗密集型油层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而新疆地区致密油的分布,作为特殊地形变动的产物,有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复杂性,储油类型和开采难度也就不等。
致密油的分布特点是:埋藏较深,喉道中值半径较小,油层平均厚度不超过1.5米,地质分布较贫乏且位置不集中。
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新进展及借鉴意义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致密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传统油气资源,正日益受到全球能源行业的关注。
近年来,国外在致密油勘探开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仅提升了致密油的开采效率,也为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的新进展,探讨其借鉴意义,以期为我国致密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首先概述致密油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接着重点介绍国外在致密油勘探开发方面的最新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包括水平井钻井技术、多级压裂技术、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等。
本文还将分析国外致密油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探讨其对我国致密油产业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国内致密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实现致密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概况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致密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资源,已成为国外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
致密油主要分布在页岩、砂岩等致密储层中,具有低渗透率、低孔隙度等特点,勘探开发难度较大。
在致密油勘探开发方面,美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成功实现了致密油的商业化开发。
其中,巴肯页岩、鹰滩页岩和尼布拉拉页岩等地区的致密油开发已成为美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
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家也在致密油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国外致密油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包括水平井钻井、多级压裂、水力压裂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和单井产量。
随着地震勘探、测井解释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致密油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为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致密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国外石油公司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他们通过采用环保钻井液、减少水力压裂用水量等措施,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等手段,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现状及前景[摘要]:致密油藏的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的现状。
本文主要对致密油藏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目前我国在致密油藏开发方面所应用的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旨在能够为我国的致密油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关键词]:致密油藏开发现状前景一引言致密油藏开发改变了美国持续24a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使产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进而引发了致密油藏开发的热潮。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加入了世界勘探致密油气藏的行列,并在这个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我国致密油显示了巨大开采潜力: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广泛分布,致密油都有重大发现,远景资源量在50亿吨左右。
致密油已成为全球非常规石油勘探开发的亮点领域。
我国拥有的致密油藏资源分布广泛,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将是我国石油工业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二致密油藏概念及特征对于致密油藏,其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致密油是指储存在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资源,其开发方式需要使用与页岩气类似的水平井及体积压裂技术;狭义致密油是指来自页岩以外的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中的石油资源,其开采同样需要水平井及体积压裂技术。
广义致密油的概念包括页岩储层内的石油资源,着重强调的是储层的致密性。
我国致密油资源通常分布于坳陷区以及斜坡带,油气资源具有大面积分布、但丰度不均一的特征。
其地质特点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 致密油资源在凹陷内源储共生。
油气分布不受圈闭控制,平面上或滞留于烃源岩,或位于紧邻烃源岩的大面积储层,纵向上多层系叠置,近源充注;( 2) 储集层类型多,物性差。
储层类型包括致密砂岩、砾岩、灰岩、白云岩等,基质渗透率一般小于 0.1 mD,孔隙度一般小于10%;( 3) 流体分异差。
无统一的油水界面与压力系统,油、气、水常多相共存,含油气饱和度变化大,具有“整体普遍含油气”的特征;(4) 微纳米孔喉发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etroleum Geology &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2024 年 2 月第 43 卷 第 1 期Feb. ,2024Vol. 43 No. 1DOI :10.19597/J.ISSN.1000-3754.202306069致密油藏注CO 2防窜体系研究进展付炳杰1 刘锐1,2,3陶阳1 高石4 蒲万芬1,2,3(1.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610500;2.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500;3.天府永兴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213;4.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天津300280)摘要: 致密油藏注CO 2不仅可以实现增压、混溶、降黏等目的,也是CO 2就地埋存和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受CO 2与原油流度差异,特别是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致密油藏注CO 2极易沿优势通道(裂缝)窜逸,因此,CO 2防窜是实现CO 2埋存和高效排驱的关键。
通过对致密油注CO 2防窜体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对比评述了凝胶、聚合物、泡沫、表面活性剂的防窜机理,重点概述了CO 2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类型、CO 2响应特征及智能暂堵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致密油注CO 2防窜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依据现阶段CO 2响应性表面活性剂在CO 2防窜体系的应用,提出了CO 2响应性表面活性剂在CO 2防窜体系的重点研究方向:①设计和研发具备超临界CO 2可溶性,开关乳液、囊泡、凝胶、“蠕虫状”胶束自组装及原油触发解组装3方面特点的CO 2响应性表面活性剂;② CO 2响应性表面活性剂在致密储层的渗流规律、对裂缝的封堵机制、原油触发的解堵机理等系列科学问题亟需系统性探讨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致密油藏;CO 2响应;防窜体系;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E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54(2024)01-0033-09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channeling system of CO 2 injection intight oil reservoirsFU Bingjie 1,LIU Rui 1,2,3,TAO Yang 1,GAO Shi 4,PU Wanfen 1,2,3(1.Petroleum Engineering Schoo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610500,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Chengdu 610500,China ;3.Tianfu Yongxing Laboratory ,Chengdu 610213,China ;4.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PetroChinaDagang Oilfield Company ,Tianjin 300280,China )Abstract :Injecting CO 2 into tight oil reservoirs not only can realize pressure increase , easy miscibility and viscosity reduction ,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way of CO 2 storage and usage. Due to difference in fluidity between CO 2 and oil ,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 CO 2 injected in tight reservoirs is prone to escape along domi⁃nant channels (fractures ), thus anti -channeling of CO 2 is a key challenge of efficient displacem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anti -channeling of CO 2 injection are reviewed to comparatively discuss the anti -channeling收稿日期:2023-06-30 改回日期:2023-09-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水/原油与水/岩石界面耦合的两亲二维纳米碳驱油研究”(421723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黏度可控的原位增黏体系构建及高效驱油机理研究”(U19B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砾岩油藏复合驱协作增效聚−表二元体系的构建及微观驱油机理”(51904255)。
致密油气国外研究现状一、致密油气居国外非常规之首在国外,与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相比,致密油气开发最早,而且产量最大。
目前,美国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非常规气包括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三种。
在2000年,煤层气和页岩气开发规模还不大,致密气约占美国非常规气产量的70%;到2010年,尽管煤层气特别是页岩气产量急剧升高,致密气仍占48.8%。
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现了致密油资源:主要包括中东波斯湾北部、阿曼、叙利亚;盆地、英国;远东俄罗斯;北美加拿大和美国、墨西哥;南美阿根廷;中国。
致密油在美国石油产量中占重要地位。
过去5年来,美国石油资源中约有500×108bbl 来自致密油发现,而致密油的开采更使美国持续24 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得以扭转。
2011年产量达3000×104t,预计到2020年产量达1.5×108t。
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给形式,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巨大成果,其产量大幅提升已经逆转了该地区石油产量下降的趋势。
目前,北美是除了欧佩克之外原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0—2016年产量将增长11%(EIA,2011),这主要归功于加拿大油砂产量增长及陆地致密油储层产量的增长。
北美地区已在艾伯塔中心和得克萨斯南部发现了大量致密油资源,其他有利区带包括洛杉矶区域、墨西哥湾、南部和加拿大东部。
成熟致密油远景区主要包括:美国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萨彻斯温、曼托尼州的Bakken页岩;威明顿和科罗拉多州Niobrara页岩;得克萨斯州南部Eagle Ford页岩;加利福尼亚州Monterey/Samtos 页岩;俄亥俄州 Utica 页岩。
可以说致密油是美国长期保持产油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致密油气已成为中国油气产量的重要部分中国致密油分布围广,类型多。
根据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完成的“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在我国可采的石油资源中,致密油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