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性能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开放实验镍电沉积及镀层的结构与性能的测试电沉积工艺条件―Hull槽试验*名:***学号: **********专业:材料化学院系:理学院化学与化工系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11年10月14日至2011年11月10日12 镍电沉积及镀层的结构与性能的测试 电沉积工艺条件―Hull 槽试验摘 要 电沉积是用电解的方法在导电基底的表面上沉积一层具有所需形态和性能的金属沉积层的过程。
Hull 槽实验是电镀工艺中最常用、最直观、半定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它可以简便且快速地测试镀液性能、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镀层质量产生的影响。
通过此实验,通常可以用于确定镀液中各种成分的合适用量;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测定镀液中添加剂或杂质的大致含量;分析、排除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测定镀液的分散能力。
关键词 电沉积、Hull 槽、定镍镀、镀层1. 前 言电沉积是用电解的方法在导电基底的表面上沉积一层具有所需形态和性能的金属沉积层的过程。
传统上电沉积金属的目的,一般是改变基底表面的特性,改善基底材料的外观、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现在,电沉积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技术正日益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制备半导体、磁膜材料、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等功能性材料和微机电加工领域中。
Hull 槽实验是电镀工艺中最常用、最直观、半定量的一种实验方法。
它可以简便且快速地测试镀液性能、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的改变对镀层质量产生的影响。
通过此实验,通常可以用于确定镀液中各种成分的合适用量;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测定镀液中添加剂或杂质的大致含量;分析、排除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测定镀液的分散能力。
2. 实验原理电沉积过程中,由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流通过镀液中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形成闭合的回路。
当电解液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阴极上发生金属离子的还原反应,同时在阳极上发生金属的氧化(可溶性阳极)或溶液中某些化学物种(如水)的氧化(不溶性阳极)。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电镀镍液及镀层性能分析班级:10化工1班姓名:陈友健学号:1015050031 理论基础1.1 镀镍液的分散能力的测试原理1.2镀镍液的覆盖能力的测试原理1.3 库仑测镀层厚度原理1.4 显微硬度的测试原理1.5 孔隙率的测试原理1.6 盐雾试验测耐蚀性原理]1.7耐磨性测试原理2 实验结果及分析2.1 镀液的分散能力2.2镀液的覆盖能力2.3镀层厚度及镀速2.4 显微硬度2.5 孔隙率2.6耐蚀性2.7耐磨性3 结论1、理论基础镍是一种带微黄的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
基本物理特性:密度:8.9 g/cm3;原子量:58.70 熔点:1452 ℃电极电位为: φ0 Ni2+=-0.250 V电化当量:Ni2+= 1.095 g/(A·h)基本化学特性:镍在有机酸中很稳定,在硫酸、盐酸中溶解很慢,在浓硝酸中处于钝化状态,但在稀硝酸中则不稳定。
镍在空气中或在潮湿空气中比铁稳定,在空气中形成透明的钝化膜而不再继续氧化,耐蚀性好。
对钢铁基体来说,由于镍的标准电极电势比铁正,钝化后电势更正,镍镀层是阴极镀层。
镍镀层孔隙率较高,只有当镀层厚度超过25μm时,才是无孔的,所以,一般不单独作为钢铁的防护性镀层,而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体系的中间层和底层。
在工程领域里,也有镀50μm以上的厚镍层来防止钢铁件的腐蚀或用来修复被磨蚀的零部件。
在电镀中,由于镍镀层具有很多优异性能,其加工量仅次于锌镀层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约占镍总产量的10%左右镀镍的类型很多。
若以镀液种类来分,有硫酸盐、硫酸盐一氯化物、全氯化物、氨磺酸盐、柠檬酸盐、焦磷酸盐和氟硼性盐等镀镍。
由于镍在电化学反应中的交换电流密度(i0)比较小,在单盐镀液中,就有较大的电化学极化。
以镀层外观来分,有无光泽镍(暗镍)、半光亮镍、全光亮镍、缎面镍、黑镍等。
以镀层功能来分,有保护性镍、装饰性镍、耐磨性镍、电铸(低应力)镍、高应力镍、镍封等。
镀层性能检验标准文件号:格式号:版本号:共6 页第1 页1.目的:为了使公司生产的及外托加工的部件符合产品标准;2.适用范围:所有的电镀部件;3.定义:(无)4.要求:5. 相关文件:(无)6。
附件及表单:(无)7. 发行范围:事业一二部品管部、事业一二部技术设备部、采购部、技术开发中心生技部及开发部附录A镀层外观检验方法1. 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镀层外观的检验;2. 试样:已电镀的工件;3。
仪器:6倍放大镜4. 测试方法:灯光照度要求大于500LX,观在天然光或混合照明条件,其中天然光照度要求不小于300Lx,观察方向与水平成45度,眼睛距工件的距离为30CM处目视,采光系数最底值为2%;具体检验标准如下表:批准: 生效日期:审核:制定:注意:A级—工件主视面的外观要求B级-工件可视面的外观要求C级—工件不可视面的外观要求依不同的工件在现场作具体的样本示范;附录B镀层光泽的测定1. 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镀层光泽的测量;2. 试样:电镀的工件;3。
仪器:a、光泽计b、标准板4. 测试方法:每次操作开始,先将仪器调整,并校准光泽计使其能正确读出高光泽工作标准板的光泽值,然后再读出低光泽工作标准板的光泽值,光泽计校准以后,在试漆膜的平行于涂布方向的不同位置取得3个读数,再用高光泽的工作标准板校准仪器以确保读数没有偏差,如结果误差范围小于5个单位,其记录其平均值作为镜面光泽值,否则再进行3次测定,记录全部6个值的平均值及极限值;注意:本法仅在平整性好的表面上测定漆膜光泽才有效;5。
要求:镀层光泽的要求为亚光(6—-30)%,半光(30——70)%,高光泽(70%以上);附录C镀层磁性测厚仪法1. 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镀层厚度的测量;2。
试样:电镀的工件;3。
仪器:磁性测厚仪:精确度为0。
1um;4。
测定方法:先将测厚仪在标准样板上调零,接着选择相应的标准值进行校正,在进行测量过程中,取距样品边缘不少于1CM的上、中、下3个位置进行测量,记录其测量值并计算平均值;5. 要求:工件的平面镀层厚度为3—-15um;附录D镀层显微硬度的测定1.本方法适用于钢铁为基体的镀层显微硬度的测定;2。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镀层检测的有效⽅法镀层检测的有效⽅法⽆损检测技术是⼀门理论上综合性较强,⼜⾮常重视实践环节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
它涉及到材料的物理性质,产品设计,制造⼯艺,断裂⼒学以及有限元计算等诸多⽅⾯。
在化⼯,电⼦,电⼒,⾦属等⾏业中,为了实现对各类材料的保护或装饰作⽤,通常采⽤喷涂有⾊⾦属覆盖以及磷化、阳极氧化处理等⽅法,这样便出现了涂层、镀层、敷层、贴层或化学⽣成膜等概念,我们称之为“覆层”。
覆层的厚度测量已成为⾦属加⼯⼯业已⽤户进⾏成品质量检测必备的最重要⼯序。
是产品达到优质标准的必备⼿段。
⽬前,国内外已普遍按统⼀的国际标准测定涂镀层厚度,覆层⽆损检测的⽅法和仪器的选择随着材料物理性质研究⽅⾯的逐渐进步⽽更加⾄关重要。
有关覆层⽆损检测⽅法,主要有:楔切法、光截法、电解法、厚度差测量法、称重法、X射线莹光法、β射线反射法、电容法、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等。
这些⽅法中除了后五种外⼤多都要损坏产品或产品表⾯,系有损检测,测量⼿段繁琐,速度慢,多适⽤于抽样检验。
X射线和β射线反射法可以⽆接触⽆损测量,但装置复杂昂贵,测量范围⼩。
因有放射源,故,使⽤者必须遵守射线防护规范,⼀般多⽤于各层⾦属镀层的厚度测量。
电容法⼀般仅在很薄导电体的绝缘覆层厚度测试上应⽤。
磁性测量法及涡流测量法,随着技术的⽇益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引⼊微处理机技术后,测厚仪向微型、智能型、多功能、⾼精度、实⽤化⽅⾯迈进了⼀⼤步。
测量的分辨率已达0.1µm,精度可达到1%。
⼜有适⽤范围⼴,量程宽、操作简便、价廉等特点。
是⼯业和科研使⽤最⼴泛的仪器。
超声波物位计,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测厚仪。
采⽤⽆损检测⽅法测厚既不破坏覆层也不破坏基材,检测速度快,故能使⼤量的检测⼯作经济地进⾏。
以下分别介绍⼏种常规测厚的⽅法。
磁性测量原理⼀、磁吸⼒原理测厚仪利⽤永久磁铁测头与导磁钢材之间的吸⼒⼤⼩与处于两者之间的距离成⼀定⽐例关系可测量覆层的厚度,这个距离就是覆层的厚度,所以只要覆层与基材的导磁率之差⾜够⼤,就可以进⾏测量。
电镀镍检测常见项目和方法电镀镍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提升其外观和机械性能。
然而,不同类型的电镀镍材料和工艺条件可能会对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检测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电镀镍检测项目和方法。
1. 镀层厚度检测镀层厚度是电镀镍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需要进行定量测量。
测量方法有静电质量计法、X射线荧光法、光学显微镜法等。
其中,静电质量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利用静电力作用于测试电极上的电量来测量测试电极上的电势变化,从而计算出镀层的厚度。
镀层均匀性是影响电镀镍质量稳定性和外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采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X(能谱分析仪)等方法来检测镀层的元素分布和表面形貌,从而确定其均匀性。
3. 耐腐蚀性检测耐腐蚀性是衡量电镀镍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常采用盐雾试验、湿热试验、硬度测试等方法来检测镀层的耐腐蚀性。
其中,盐雾试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模拟海洋、化工等恶劣环境条件,通过在镀层表面施加含NaCl的水雾,测试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4. 附着力检测附着力是电镀层与基材之间结合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通常采用划格法、切割法等方法来测试其附着力。
其中,划格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多种硬度不同的工具在镀层表面划格,测试镀层的耐剪切力和附着力。
1.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通过测量镀层表面电流密度、电势、电位差等物理量,检测镀层的质量和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通常适用于镀层厚度、组成和结晶度等方面的检测。
2. 光学显微镜法3. X射线荧光法4. 硬度测试法硬度测试法是通过测量镀层表面的硬度值,检测镀层的耐磨性和耐刮擦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金属制品表面硬度值较高的情况。
通常采用磨损测试机、普通硬度计等设备进行测试。
综上所述,电镀镍质量的检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镀层厚度、均匀性、耐腐蚀性、附着力等指标。
镀层厚度检测方法有哪些?镀层厚度测试检测材料表面的金属和氧化物覆层的厚度测试。
一般检测方法有:1、金相法2、库仑法3、X-ray 方法适用范围金相法:采用金相显微镜检测横断面,以测量金属覆盖层、氧化膜层的局部厚度的方法。
一般厚度检测需要大于1um,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之内;厚度越大,误差越小。
库仑法:适合测量单层和多层金属覆盖层厚度阳极溶解库仑法,包括测量多层体系,如Cu/Ni/Cr以及合金覆盖层和合金化扩散层的厚度。
不仅可以测量平面试样的覆盖层厚度,还可以测量圆柱形和线材的覆盖层厚度,尤其适合测量多层镍镀层的金属及其电位差。
测量镀层的种类为Au、Ag、Zn、Cu、Ni、dNi、Cr。
X-ray 方法:适用于测定电镀及电子线路板等行业需要分析的金属覆盖层厚度。
包括:金(Au),银(Ag),锡(Sn),铜(Cu),镍(Ni),铬(Cr)等金属元素厚度。
本测量方法可同时测量三层覆盖层体系,或同时测量三层组分的厚度和成分。
测试原理金相法:利用金相显微镜原理,对镀层厚度进行放大,以便准确的观测及测量。
库仑法:利用适当的电解液阳极溶解精确限定面积的覆盖层,电解池电压的急剧变化表明覆盖层实质上完全溶解,经过所耗的电量计算出覆盖层的厚度。
因阳极溶解的方法不同,被测量覆盖层的厚度所耗的电量也不同。
用恒定电流密度溶解时,可由试验开始到试验终止的时间计算;用非恒定电流密度溶解时,由累积所耗电量计算,累积所耗电量由电量计累计显示。
X-ray 方法:X射线光谱方法测定覆盖层厚度是基于一束强烈而狭窄的多色X射线与基体和覆盖层的相互作用。
此相互作用产生离散波长和能量的二次辐射,这些二次辐射具有构成覆盖层和基体元素特征。
覆盖层单位面积质量(若密度已知,则为覆盖层线性厚度)和二次辐射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该关系首先由已知单位面积质量的覆盖层校正标准块校正确定。
若覆盖层材料的密度已知,同时又给出实际的密度,则这样的标准块就能给出覆盖层线性厚度。
银镀层抗硫化实验标准银镀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常用于提高金属零件的抗腐蚀性能、美观性和导电性能。
但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如含有硫化物或硫酸气体的工作环境中),银镀层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耐腐蚀性能。
为此,科研人员需要对银镀层的抗硫化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实验标准,以便评估和比较不同银镀层材料在抗硫化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银镀层抗硫化实验标准。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不同类型的银镀层样品、硫化氢气体(含量为200ppm)、无水乙醇、0.1mol/L的NaOH 溶液、0.1mol/L的硫酸溶液等。
(2)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包括:硫化实验盒、恒温水浴箱、PH计、天平、电化学工作站等。
二、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不同类型的银镀层样品切成大小相同的小块,然后将其清洗干净、风干并称重(称重精度为0.1mg)。
(2)处理样品:在恒温水浴箱中设置一定的温度(通常为40℃或60℃),然后将银镀层样品悬挂在硫化实验盒中,并在实验盒中引入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气体。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将样品浸泡在0.1mol/L的NaOH 溶液或0.1mol/L的硫酸溶液中一定时间,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腐蚀环境。
(3)检测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处理后,取出银镀层样品,将其洗净、风干并再次称重。
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样品质量变化情况,可以评估银镀层的抗硫化性能。
此外,还可以对样品进行电化学分析,以获得更详细的腐蚀信息(如腐蚀电位、极化曲线等)。
三、实验评估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评估银镀层在不同环境下的抗硫化性能,并比较不同银镀层样品之间的差异。
具体评估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重量:银镀层样品在实验前的初始重量,应该具有一定的精度和稳定性。
(2)腐蚀程度: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样品重量变化、电化学测试结果等,可以评估银镀层在不同硫化环境下的腐蚀程度。
通常采用失重法或电化学法进行评估。
(3)除硫效果:通过样品重量变化或电化学测试结果,评估不同清洗方法对银镀层除硫效果的影响。
镀锡产品的镀层附着力测试标准在工业生产中,镀锡产品的镀层附着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镀锡产品的镀层附着力达到标准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
一、镀层附着力的定义和意义在了解镀层附着力的测试标准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镀层附着力。
简单来说,镀层附着力指的是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镀层附着力好,就意味着镀层不易剥落,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在基材上。
而附着力不足的话,镀层容易脱落,导致产品无法使用或者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镀层附着力测试的标准和方法就是为了评估并确保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这些标准和方法包括了一系列的试验和检测,以测量镀层在各种情况下的附着力。
二、常见的镀层附着力测试标准和方法1. 剥离试验:这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通过使用剥离测试机或者手工方法,将镀层从基材上剥离下来。
通过测量剥离的力度,可以评估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
常用的剥离试验方法包括拉剥试验、剪切试验和冲击试验等。
2. 划伤试验:这是通过在镀层上用一个定格的划痕工具划伤一定深度,然后观察划痕的情况以评估镀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
常见的划伤试验方法有十字划痕试验和圆锥划痕试验等。
3. 手工检查: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试方法,通过人工检查镀层是否有剥落、起泡、开裂等缺陷来评估镀层附着力。
虽然这种方法不够科学准确,但是在一些简单的测试场合仍然有一定的应用。
三、对镀层附着力测试标准的理解和观点镀层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镀层附着力的测试,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镀层结合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的生产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来进行镀层附着力的测试。
不同的产品和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镀层附着力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镀层内应力测试方法以下是 9 条关于“镀层内应力测试方法”的内容:1. 拉伸法你知道不?就像拉扯一根橡皮筋一样,去看看镀层能承受多大的拉伸力,这就能测出来内应力啦!比如说给一个小零件镀了层,咱就用拉伸法看看它的镀层在拉伸时的表现,酷不酷?2. 弯曲法也很有意思哦!把镀了层的东西像掰树枝一样轻轻弯曲,感受一下它抵抗弯曲的能力,这中间可就包含着内应力的信息呢!你想想,要是轻易就弯变形了,那这镀层内应力得多大呀!3. 还有螺旋收缩法嘞!就好比拧麻花似的,通过观察镀层在螺旋收缩时的变化来推断内应力。
哎呀,这多神奇啊,就像破解一个小谜团一样!比如一个精致的小饰品镀了层,用螺旋收缩法测试,多好玩儿呀!4. 碾压法也值得一提呀!把镀层放在下面压一压,就像踩在脚下的感觉,看看它会有啥反应呢。
这就好像在考验镀层的抗压能力,它能挺住吗?嘿嘿,赶紧试试呗!比如一个小铁片镀了层,咱就用碾压法去试试它的底线。
5. 你知道吗,X 射线衍射法就像是给镀层拍个特殊的照片,从这照片里就能看出内应力呢!哇塞,是不是很高级?就像侦探通过蛛丝马迹找到真相一样,用这个方法来探究镀层的内应力秘密,太赞了吧!像那些复杂的仪器零件镀了层,就可以用这个厉害的方法呀!6. 电阻应变片法也不错哦!就跟给镀层贴上一个小传感器似的,通过电阻的变化来了解内应力情况。
咦,这多妙呀!好比能感知镀层的喜怒哀乐一样呢。
比如一个小电器元件镀了层,用电阻应变片法去感受它的内心世界。
7. 超声法也很独特呢!就像用超声波给镀层来个“全身扫描”,从而得知内应力。
哇哦,这感觉就像有双神奇的眼睛在透视镀层一样!像那种对镀层要求很高的精密器件,用超声法去探索,难道不好奇会发现什么吗?8. 光弹性法是不是听起来很酷炫?就像让光来揭示镀层内应力的秘密似的,多神秘呀!你可以想象一下,一道光打过去,内应力就无所遁形了,多厉害啊!要是给一个漂亮的首饰镀了层,用光弹性法看看,是不是感觉自己像个科学家?9. 全息干涉法也别错过呀!仿佛给镀层照了个 3D 全息照片,从里面能看出内应力呢。
用自动划痕仪测定硬质镀层的结合强度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硬质镀层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改性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硬质镀层能够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然而,硬质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对其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测定硬质镀层的结合强度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
例如,拉伸试验需要大量的试样,测试时间长,对样品制备和夹持要求高,同时容易受到试样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影响。
而剪切试验则容易造成表面层的破坏,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自动划痕仪作为测试工具进行硬质镀层结合强度的测定。
自动划痕仪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表面性能测试设备,主要用于测定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附着性等参数。
该仪器采用划痕试验方法,利用压入试杆及引伸量的变化来判断材料的强度和结构性质。
在本文的实验中,自动划痕仪主要用于测定硬质镀层在基材表面的结合强度。
实验中,首先根据所需的测试参数设置自动划痕仪的测试条件,包括划痕试杆的类型、划痕速度、划痕方向等。
然后,将被测试的样品夹持于测试台上,通过自动控制压入试杆,使其在样品表面留下一定长度的划痕。
通过对划痕的形态、宽度、深度等参数的测量,可获得硬质镀层在基材表面的结合强度值。
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划痕仪能够准确地测定硬质镀层的结合强度。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不同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如划痕速度、试杆类型等。
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另外,本实验还采用了对比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结合强度,验证了自动划痕仪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自动划痕仪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硬质镀层结合强度测试工具。
该方法不仅可以对硬质镀层的结合强度进行可靠的测定,而且可以节省较多的测试时间和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镀百格测试判定标准电镀百格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提高金属制件的耐腐蚀性、外观质量和装配性能。
它常被用于汽车行业、航空航天工业、家居用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电镀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电镀件进行百格测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百格测试判定标准。
一、百格测试的目的电镀百格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电镀层的密着性和质量,了解电镀工艺的稳定性和合格率。
通过百格测试,可以判断电镀体的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如酒头、镀层脱落、气泡、黑斑、起皮等问题。
同时,还可以了解电镀层的颜色、亮度、光泽等表面性能。
二、百格测试的方法百格测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电镀体表面划定一定数量的方格,通过目测或显微镜观察百格区域的缺陷情况,并记录下来。
百格测试一般包含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将待测试的电镀件准备好,并确保其表面没有明显的杂质和污染。
2.划定百格区域:在电镀体表面均匀划定一定数量的小方格(通常是100个,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可以使用画线笔或者在模板上压出。
3.观察和记录:使用显微镜或肉眼观察每个方格的表面是否有缺陷,如酒头、气泡、黑斑等。
对于每个方格的状态,用“√”表示合格,用“×”表示不合格,同时还可以记录下具体的缺陷类型和位置。
4.统计和分析:根据百格测试的结果,统计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分析其中的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百格测试判定标准应根据具体的电镀材料和工艺而定,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缺陷:对于电镀体表面的酒头、气泡、黑斑等缺陷,根据其大小和数量进行评定。
通常要求每个方格内最多出现一个小酒头或气泡,大酒头和黑斑不允许出现。
2.镀层脱落:对于电镀层的脱落、剥落等不完整情况,根据其面积和数量进行评定。
通常要求每个方格内不得出现任何剥落。
3.镀层均匀性:对于电镀层的颜色、亮度、光泽等性能,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颜色均匀性可以通过目测或者色差仪来判断,亮度和光泽可以通过光学仪器来测量。
镀层厚度测试报告1. 引言本报告记录了对某种镀层的厚度进行测试的结果和分析。
该测试旨在评估镀层的质量和性能,以确保其符合预期标准。
2. 测试方法2.1 仪器设备本次测试使用了以下仪器设备:•厚度计:用于测量镀层的厚度,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原理,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2.2 测试样本选取了多个具有相同类型和制备工艺的镀层样本进行测试。
在测试前,对样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洗、抛光等。
2.3 测试步骤1.将测试样本放置在测试台上,并确保表面光洁、无明显污染或损伤。
2.打开厚度计,并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重复性。
3.使用厚度计在样本的不同区域进行多次测量,保证测试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记录每次测量的厚度数值,并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3. 测试结果3.1 测试数据以下表格给出了每个样本的测量结果:样本编号测量1(mm)测量2(mm)测量3(mm)平均值(mm)标准偏差(mm)1 0.75 0.76 0.78 0.763333 0.0115472 0.77 0.79 0.76 0.773333 0.0124723 0.76 0.79 0.77 0.773333 0.0144334 0.74 0.78 0.76 0.76 0.0163305 0.75 0.76 0.75 0.753333 0.0076343.2 分析和讨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样本1的平均镀层厚度为0.763333mm,标准偏差为0.011547mm;•样本2的平均镀层厚度为0.773333mm,标准偏差为0.012472mm;•样本3的平均镀层厚度为0.773333mm,标准偏差为0.014433mm;•样本4的平均镀层厚度为0.76mm,标准偏差为0.01633mm;•样本5的平均镀层厚度为0.753333mm,标准偏差为0.007634mm。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镀层厚度存在一定的变化程度,但整体上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镀层性能测试
第一节 电镀层外观检验
金属零件电镀层的外观检验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检验方。外观不合格的镀件就无
需进行其它项目的测试。
检验时用目力观察﹐按照外观可将镀件分为合格的﹑有缺陷的和废品三类。
外观不良包括有针孔﹐麻点﹐起瘤﹑起皮﹑起泡﹑脱落﹑阴阳面﹑斑点﹑烧焦
﹑暗影﹑树枝状和海绵状江沉积层以及应当镀覆而没有镀覆的部位等缺陷。
第二节 结合力试验
镀层结合力是指镀层与基体金属的结合强度﹐即单位面积的镀层从基体金属上
剥离所需要的力。
镀层结合力不好﹐多数原因是镀前外理不良所致。另外﹐镀液成分与工艺规范不
当或基体金属与镀层金属的热膨胀系数县殊﹐均对镀层结合力有明显影响。
评定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力通常采用定性方法。车间定性测量法﹐是以镀层金属
和基体金属的物理-机械性能的不同为基础﹐即当试样经受不均匀变形﹐热应力
和外力的直接作用后﹐检查镀层是否有结合不良现象。具体方法可根据镀种和镀
镀件选定﹕(一)弯曲试验﹔(二)锉刀试验﹔(三)划痕试验﹔(四)热震试验
第三节
电镀层厚度的测量
电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有破坏检测法与非破坏检测法两大类。其中破坏检测法有
点滴法﹑液流法﹑溶解法﹑电量法和金相显微法等多种﹔非破坏检测法有磁性
法﹑涡流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和光切显微镜法等等。
测量时除溶解法等是镀层的平均厚度外﹐其余多数是镀层的局部厚度。因此﹐测
量时至少应在有代表性部位测量三个以上厚度﹐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厚度结
果。
第四节孔隙率的测定
镀层的孔隙是指镀层表面直至基体金属的细小孔道。孔隙大小影响镀层的防护能
力。测定孔隙的方法有贴滤法﹑涂膏法﹑浸渍法等。
1.贴滤纸法﹕将浸有测试溶液的润湿纸贴于经预处理的被测试闰上﹐滤纸上的
试液渗入孔隙中与中间镀层或基体金属作用﹐生成具有物征颜色的斑点在滤纸
上显示。然后以滤纸上有色斑色的多少来评定镀层孔隙率。
2.涂膏法﹕将含有相应试液的膏状物涂覆于被测试样上﹐通过泥膏中的试液渗
入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或中间镀层作用﹐生成具有特征颜色的斑点﹐要据此斑
点来评定镀层的孔隙率。
3.浸渍法﹕将试样浸于相应试液中﹐通过试液渗入镀层孔隙与基体金属或中间
镀层作用﹐在镀层表面产生有色斑点﹐然后检查镀层表面有色斑点多少来评定
镀层的孔隙率。本法适用于检验钢铁﹑铜或铜合金和铝合金基体表面的阴极性镀
层的孔隙率。
第五节 镀层显微硬度的测定
一、硬度是镀层的重要机械性能之一。镀层的硬度决定于镀层金属的结晶组织。
为了消除基体材对镀层的影响和镀层厚度对压痕尺寸了限制﹐一般用显微硬度
法。即采用显微硬度计上特制的金刚石压头﹐在一定静负荷的作用下﹐压入试样
的镀层表面或剖面﹐获得相应正方角锥体压痕。然后用硬度上测微目镜将压痕放
大一定倍率﹐测量其对压痕对角线长度。
第六节
镀层内应力的测试
二、镀层内应力是指在没有外在载荷的情况下﹐镀层内部所具有的一种平衡应
力。用来测量镀层宏观应力的方法有﹕幻灯投影法﹑电阻应变仪法﹑螺旋收缩仪
法﹑X射线衍射法等多种。
第七节 电镀层脆性测试
三、镀层脆性是镀层物理性能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脆性的存在往往会导致镀层开
裂﹐结合力下降﹐乃至直接影响镀件的使用价值。
四、镀层脆性的测试﹐一般通过试样在外力作用下使之变形﹐直至镀层产生裂纹
﹐然后以镀层产生裂纹时的变形程度或挠度值大小﹐作为评定镀层脆性的依据。
五、测定镀层脆性的方法有杯突法﹑静压挠曲法等。测定镀层韧性的方法有心轴
变曲法等。
第八节
氢脆性的测试
金属材料在氢和应力联合作用下产生的早期脆断现象叫氢脆。测定氢脆的方法有
延迟破坏试验﹑缓慢弯曲试验等方法。
延迟破坏试验﹕此法适合于超高强度钢的氢脆试验﹐是一种灵敏而可靠的试验
方法。试验时﹐将做成的三根缺口棒状试样放在持久强度试验机或蠕变试验机上
﹐在材料脆断的时间﹐若三根平行试验的试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均不脆断﹐即为
合格。
缓慢弯曲试验﹕此法对低脆性材料比较灵敏。测试时应注意﹕试片在热处理后如
果变形﹐应静压校平﹔镀前应消除应力﹐镀扣要严格除氢﹔试前应选足够数量
的试样材料进行空白试验﹐便于分析试验结果和选择合适的折断轴直径。
挤压试验﹕将需检验的垫圈在同一直径的螺杆上﹐每一螺杆套10~~15个﹐螺
杆两端旋上螺母﹐然后夹在虎钳上﹐用扳手将螺母旋紧到垫圈开口处挤平。放置
24小时﹐然后松开﹐用5倍放大镜检查受试垫圈产生裂纹和断裂的结果以脆断
率表示
[脆断率=b/aX100(%),
(a-受试垫圈总数,b-产生裂纹或断裂数)
第九节
镀层焊接性能的测试
镀层焊接性是表示焊锡在欲焊在欲焊金属表面流动的难易程度。评定镀层焊接性
的方法有流布面积法﹑润湿时间法和蒸汽考验法。
流布面积法﹕本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焊料放在待测试样表面上﹐滴上几滴松香异
丙醇剂﹐放在加热板上加热至250OC﹐保持2分钟﹐取下试样﹐然后用面积仪
检查计算焊料涂布面积。评定方法﹕流布面积愈大﹐镀层焊接愈好。
润湿时间法﹕本法是通过熔融焊料对规定试样全部润湿的时间来区别焊接性。测
试时﹐将10块一定规格的试样先浸以松香丙醇焊剂﹐再浸入250 OC的熔融焊
料中﹐浸入时间根据10块不同编号的试样﹐分别控制1~~10S﹐然后立即取出。
冷却后后检查试样是否全部被润湿﹐取后以全部被润湿的试样的最短时间﹐评
定镀层焊接性能。一般以2S以内全部润湿以好﹐10S润湿为最差。
蒸汽考验法﹕本法是将试样放在连续的水面上部﹐溶器盖呈型﹐以防盖上的冷
凝水滴在试样表面而影响测试。试样与沸水相距100mm﹐与顶盖相距50mm。
经过240h后﹐不管试样变色与否﹐让试样在空气中干燥﹐然后用流布面积法或
润湿时间法测试﹐根据结果评定合格与否。